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季节性消费向好 铅蓄电池企业开工率达年内高位【SMM调研】

    》查看更多SMM铅产业链数据库         SMM11月1日讯:据调研,2024年10月26日—11月1日SMM五省铅蓄电池企业周度综合开工率为75.43%,较10月25日上升1.97个百分点。         据调研,铅蓄电池市场消费相对好转,生产企业开工积极性向好。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汽车蓄电池板块,国内整车及更换需求季节性消费上升,加上出口订单回暖,各大企业生产线开工率普遍上调,可达到80-100%。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市场虽终端消费好转有限,经销商惯例补库亦是带来部分增量,铅蓄电池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加,故周度开工率再度上升。        

  • 【SMM分析】三星SDI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纪要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1日讯: 近日,三星SDI召开了2024年第三季财报度电话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三季度的经营状况并进行了Q&A问答环节,以下是该会议主要内容: Q3财务表现: 第三季度收入为3.9万亿韩元,环比第二季度减少4%,同比23年第三季度下降30%,其中电池业务收入为3.67万亿韩元,环比下降5%,同比下降31%,主要受到小型电池市场需求放缓影响,其营业利润环比下降69%,同比下降85%。 最新进展: 美国新EV的销量在Q3有所增加,但由于欧盟需求放缓而导致盈利能力减弱,尽管EV电池和P6方形电池受到短期需求低迷的影响,但中长期增长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大多市场研究公司都维持着到2030年15%的复合年增长率的预测。SDI与通用汽车签订基于优质方形电池的合资合同,并赢得了欧洲和亚洲主要OEM订单。 ESS方面得益于美国不断增长的需求,盈利有所增加,预计第四季度ESS收益预期向好。小电池方面,尽管电动工具的销量略有增加,但市场复苏和库存调整仍在继续。 第四季度的圆柱形电池需求恢复具有挑战性,所以将扩大对主要客户的电动工具销售,以便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需求疲软影响。此外,为了实现中长期增长,将开发新的经济实惠的产品,以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并除了开拓两轮车在东南亚和西亚市场以外,还将继续推动进四轮车市场,目前正在与主要OEM进行讨论,以确保获得电动汽车订单,预计未来几年需求显著增长。 未来展望: SDI表示目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衰退以及主要国家取消补贴导致的需求低迷,但预计明年欧洲需求将有所改善,销售额将增加,OEM将需要生产比今年更多的电动汽车。到2025年欧洲需求将至少增长25%,这主要由于: 欧洲国家正在重新承诺为EV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欧洲最大市场德国正在努力扩大电动汽车的税收优惠和税收折扣。 随着近期欧盟确认对中国EV征收额外关税,这将对三星SDI产品的需求有增加趋势。       对于LFP电池方面,其表示公司一直在为引入LFP关键电池做准备,以扩大ESS业务增长,近期完成在韩国蔚山工厂建设生产线,目标是在2026年大规模生产和供应全球项目。三星的LFP带你参观i将利用菱柱形的优势,实现行业最大销售规模,考虑建立海外LFP生产基地,美国将作为优先考虑地点。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 【SMM分析】10月六氟磷酸锂价格变化分析

    2024年10月,电池行业核心原料碳酸锂价格在节后第一天延续节前的上涨情绪开始下跌。数据显示,10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77250元/吨下跌至73700元/吨,跌幅为4.5%。与此同时,工业级碳酸锂的价格也从73100元/吨下跌至69550元/吨,跌幅为4.8%。 但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并没有完全带动六氟磷酸锂价格的下调。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电池重要的电解质原料,因其原料氟化锂在月初价格处在高位加上六氟磷酸锂企业的强势挺价,其价格在10月也从54875元/吨上涨至55125元/吨,涨幅为0.45%。 尽管10月份市场价格略有上涨,但整体仍呈现小幅波动。这种波动反映了市场对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生产企业在价格调整上的谨慎态度。月初六氟磷酸锂受氟化锂处在高位的影响价格略有提升。月中氟化锂价格虽然开始下调,但六氟磷酸锂商家挺价情绪强烈,因此价格相对持稳。月末受无水氟化氢和五氯化磷涨价的影响,其价格略有上调,因此10月整体六氟磷酸锂价格呈上涨趋势,六氟磷酸锂在10月上涨了0.45%。 然而,后续价格走势仍需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行业供需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总的来看,但市场依然保持一定的弹性,应对未来可能的波动。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42(或加微信如下)任晓萱,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储能装机量增速显著,助力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工作,通过推动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强化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等措施,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报告中谈到新型储能持续快速发展,已投运装机超35GW。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GW/77.68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2%,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长超过210%。投运项目中,从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GW/99.06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超过50%,其中,西北地区27.3%,华北地区27.2%,华中地区15.3%,南方地区15.2%,华东地区14.6%,东北地区0.4%。 在2024年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前三季度的能源形势以及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会上,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对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GW/128GWh,较2023年底增长约86%。回顾国家能源局截至2023年底的数据统计: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66.87GWh;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为27.13GW/61.13GWh,几乎与截止2023年底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总规模相当。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别新增储能装机3.91GW/10.81GWh、9.14GW/21.38GWh,14.08GW/28.94GWh。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上海有色网 从地区来看,华东地区的新型储能发展尤为迅速,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超过9GW。各省份中,江苏、浙江和新疆的增长尤为显著,分别新增了约5、3和3GW,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储能应用方面,2024年1月至8月,全国新型储能的累计充放电量达到了约26000GWh,等效利用小时数约620小时。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内蒙古电力公司的储能贡献显著,分别达22000、3000和1000GWh。 新型储能在今年6-8月迎峰度夏期间表现突出,累计充放电量达11800GWh,占全年1-8月数据的45%。这有效地支撑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7月的调度试验中,国家电网区域内的储能最大可调功率达到了30.15GW,占并网储能规模的92%。 在电力紧张的地区如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内蒙古,新型储能的顶峰时段利用率均超过90%。例如,重庆市能够提供1.4GW顶峰能力,单次放电量为2.8GWh。广东则通过高频次的电网调度响应,加强了电力保障。 边广琦副司长还强调,未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完善新型储能的政策,引导其科学配置与合理调用,以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的建设。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 【SMM分析】储能市场订单交付火热 电芯价格小幅下滑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1日讯: 本周储能电芯价格出现小幅下滑。成本端来看,因碳酸锂价格回调,储能电芯理论成本较前期小幅下滑,截至上周五280Ah储能电芯理论成本在0.308元/Wh 。从近一个月成本来看,由于正极、铜箔以及其他电池辅料如NMP等价格回落,储能电芯成本下跌约1%左右。而目前储能虽然需求旺盛,但仍有部分企业为了冲量出现降价的情况,导致280、314Ah电芯的低幅价格小幅下滑。小电芯市场恢复较大储市场虽不够明显,但也到了50、100Ah电芯阶段性重新议价的周期,在前期成本下跌趋势下,价格也出现小幅下滑。后续来看,SMM认为在临近年末电芯去库趋势下,储能电芯价格仍有下滑风险。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 长安汽车将发布固态电池新技术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据太蓝新能源官微,太蓝新能源联合长安汽车,将于11月7日在重庆召开固态锂电池新技术发布会。今年8月,长安汽车入股太蓝新能源,作为国内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的企业,太蓝目前已经在部分细分市场实现产品的批量交付。此次与长安汽车联合举办技术发布会,太蓝会带来全新的固态锂电池技术,并与长安汽车进行业务合作,实现产品落地化应用。 山西证券肖索分析指出,固态电池理论上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热稳定性、更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是未来大容量二次电池发展方向。应用方面,固态电池在高端长续航车型、e-VTOL等方向有明确应用场景。中信建投预计,至2025年全球各类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达几十到上百GWh、千亿元规模。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紫建电子 已经取得了“一种满足高倍率充放电的固态电池”方面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司也在继续跟进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开发;若研发成功后,新技术将应用于产品之中。 金龙羽 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

  • 【11.1锂电快讯】天齐锂业泰利森第三期化学级锂精矿扩产项目干法区已接近完成

    》 2024 (第二届)欧洲锂电池峰会圆满落幕!全球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干货内容一览! 【天齐锂业:泰利森第三期化学级锂精矿扩产项目干法区已接近完成】 天齐锂业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截至目前,泰利森第三期化学级锂精矿扩产项目干法区已接近完成,湿法区结构钢安装正在进行中,后续将进行机械、管道等安装工程。该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关于具体的爬产时间,公司将综合评估各项因素。作为参考,泰利森的CGP2和TRP项目的爬产时间约为一年。 【天力锂能:拟通过收购推动产业转型】 天力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业属于锂电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锂电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和碳酸锂,近期公司拟通过收购有增长潜力的项目,逐步推动产业转型。 【机构:固态电池进入试产 2035年成本预计降至0.6-0.7元(人民币/Wh)】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丰田、日产、三星SDI等全球制造商已开始试制全固态电池,随着业者竞相量产,预估产量可于2027年前达GWh (吉瓦时)水平。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2030年后当全固态电池应用规模大于10GWh,电芯价格将降至1元人民币/Wh左右;2035年经过市场大规模快速推广,电芯价格将有机会降至0.6-0.7元人民币/Wh。 【尚太科技:北苏二期生产基地预计2024年末起陆续投产】 尚太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北苏二期生产基地土建部分接近尾声,预计在2024年末起陆续投产。公司表示,随着北苏二期的建成投产以及工艺技术上的改善和降本措施的提升,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提升。目前负极材料价格已处于相对低位,市场需求在稳步回升,价格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有限。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适用于“快充”和“超充”的新一代动力电池所需的负极材料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储能电池市场需求进入活跃周期,上述状况预计将于第四季度继续保持。 【长安汽车:正加快研究固态电池】 长安汽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下一代电池是技术变革方向,是技术赶超的机会,公司将积极布局、培育下一轮竞争优势,坚持技术自主研发和资本合作同向发力,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全球领先。体系能力上,公司已成立了先进电池研究院,已构建成熟完备的研发管理、产能管理、供应及营销管理体系,持续攻坚核心技术。公司将着力电芯技术的突破,深耕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全新电解质材料开发、关键工艺开发,基于整车需求,正向开发领先的固态电池。目前公司正加快研究固态电池,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用车体验。 【当升科技:已经同固态电池大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实现装车应用】 当升科技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已率先布局、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固态材料领域,公司已经同清陶、辉能、卫蓝、赣锋等业内领先的固态电池大客户建立了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并实现装车应用;磷酸(锰)铁锂领域,多款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持续向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批量销售;新型富锂锰基产品相关发明专利已在韩国获得授权,已向国内外多家头部电池客户实现批量导入。公司已经从技术、产品、产能、客户等各领域做好准备,不断增强公司在全球锂电行业竞争优势。 相关阅读: 【SMM分析】智能手机电池名字响亮 提升电池容量的关键竟是它? SMM:2020年到2030年全球储能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33%左右 需求逐年攀升 9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智利锂产品出口量回升 10月仍有期待?【SMM专题】 【SMM公告】深圳市杰成镍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SMM锂电池回收的采标单位! 【SMM分析】一韩企三元材料近况及公司战略目标规划已公布 【SMM分析】中国三元消费电芯市场需求旺盛,CR5竟达41%? 【SMM分析】出海欧洲压力较大 蜂巢能源终止欧洲公司运营 【SMM科普】提锂工艺科普 【SMM分析】独立电力生产商提议在马拉维建设50兆瓦风电及100兆瓦时电池储能项目 【SMM分析】对锂价失望?中国企业放弃对阿根廷盐湖的掌控 【SMM分析】9月海外需求弱势 针状焦出口减少 【SMM分析】需求增长避险备货 9月球化石墨出口增长 【SMM分析】机会与威胁并存!欧盟更新电池有关废弃物清单 【SMM分析】商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销量创新高

  • 9GW TOPCon电池制造项目终止!

    10月31日,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审慎决定,拟将炘皓新能源100%股权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绵阳市安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建投资”),并终止由炘皓新能源为实施主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同时将原通过“有息借款”方式投入该项目且尚未归还的募集资金15,177.46万元及其产生的利息186.45万元,合计15,363.92万元(尾差系四舍五入产生)变更为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对炘皓新能源增资,该议案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 根据公告,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含利息)23,212.49万元,用于建设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截至2024年10月28日,本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196.12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作基本全部完成,形成9GW产能,工厂正式生产销售,项目已实施的部分将随炘皓新能源共同出售给安建投资。 对于项目终止原因,公告指出,光伏行业整体出现供需错配,产业链竞争加剧,各环节产品销售价格迅速回落,整体盈利能力出现较大下滑。同时,公司的该项目尚处于建设完毕陆续投产阶段,产能尚未释放,并未形成规模效应。基于以上因素,该项目实施主体炘皓新能源从2023年至今持续出现较大亏损,导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麦迪科技表示,公司剥离亏损的光伏电池片业务,聚焦医疗信息化及医疗服务业务的发展,公司回笼资金,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增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维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据悉,麦迪科技是以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系列应用软件产品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控人为绵阳市国资。 2023年年初,麦迪科技422.98万元收购炘皓新能源,并以N型TOPCon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制造为切入点,正式进入新能源光伏行业。2023年2月,炘皓新能源与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计划总投资约18.62亿元建设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同年5月15日,TOPCon电池片项目第一条生产线贯通,该项目正式投产。 进入2024年,1月麦迪科技拿下赛拉弗77700万片n型TOPCon单晶电池片订单,7月麦迪科技获得控股股东四川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0,000万元的借款,以满足炘皓新能源业务开展对资金的需求。如今却以剥离光伏电池片业务、退出光伏行业草草收场。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答记者问

    问: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委会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欧方发布的公告。中方多次指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欧方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就价格承诺进行磋商。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也一直在为此做出最大努力。目前,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希望欧方以建设性态度与中方共同推进,按照“务实、平衡”的原则,相互照顾核心关切,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