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电占比达98%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据央视新闻,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今日在云南投产。宝池储能站占地面积有5个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度,相当于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

  • 明泰铝业与鹏辉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合作开展铝回收业务。该协议为框架性协议,具体合作细节将进一步协商确定,对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会产生影响。

  • 【欧盟电池法延后2年实施】5月2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提案,拟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Regulation (EU) 2023/1542)中关于经济运营商电池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的实施时间(原时间2025年8月18日)推迟两年,新生效日期定为2027年8月18日。欧盟委员会表示此举旨在为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更充足的准备时间,以应对供应链调整、第三方认证机制不足及新法规协调需求等挑战。

  • 目前,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钠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逐渐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在这个背景下,传统锂电正极和电芯企业纷纷推出自家的钠电新产品,而钠电初创企业也在加速产业化的落地进程。这一趋势表明,钠电产业链正在加速成熟,并且技术路线分化日益显著。 从产品展示的角度来看,焦磷酸磷酸铁钠(NFPP)正在成为主流的正极材料方向。这种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可逆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因此在钠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家企业已经初步研发出采用NFPP正极材料的钠电池产品,并在电源基站储能、电动自行车、数据中心等领域得到小规模示范应用。

  • 目前传统锂电正极、电芯都有推出自家钠电新产品,钠电初创企业在加速产业化的落地。钠电产业链正加速成熟,技术路线分化显著。从产品展示来看,焦磷酸磷酸铁钠NFPP正在成为主流正极材料方向。并且不断有高性能新产品推出,钠电产业链正在加速成熟,工艺路线分化日益显著。

  • 5月19日,昌意钠电(云南)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GWh钠离子储能电芯及1GWh钠离子电池PACK项目开工仪式在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举行。该项目已申报为云南省2025年二季度开工重大产业项目,也是普洱市二季度开工的代表性项目。

  • 2025 年 3 月,同兴科技位于安徽的钠离子电池生产项目正式投产,生产线年产能 200 兆瓦时,主要用于分布式储能市场。该钠电产品在 - 20℃的低温下能维持 85% 以上的容量保持率,在储能应用中竞争力较强。 2024 年第四季度,同兴科技已签署价值超过 1.2 亿元的工商业储能系统订单,项目覆盖江苏和浙江等工业园区。

  • 本周,钠电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湖州英钠聚阴离子万吨级生产线正式投产。该产线的顺利落地,不仅彰显了钠电技术产业化的重大突破,更为钠电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注入强劲动能。随着钠电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加速布局,正负极材料、电芯等关键环节的产线将陆续建成并实现量产。规模效应的显现将驱动钠电生产成本持续下探。与此同时,钠电池凭借与生俱来的高安全性、卓越的倍率性能等核心优势,在储能、低速交通等细分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重塑新能源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 【钠电总部基地项目在四川眉山开工】4月18日,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在甘眉工业园区南区正式开工。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2.5GWh硫酸铁钠电芯及5GWh硫酸铁钠电池PACK生产线。

  • 钠电企业中标储能项目:4 月 30 日,“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现货市场下多形式先进复合储能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证示范(全钒液流、磷酸铁锂、钠电池储能)项目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二次挂网】采购结果公示,溧阳钠电企业以 13531600 元的投标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