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594个
北方铜业6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省垣曲县铜矿峪铜矿深部接替资源详查报告》于近日通过了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的专家评审。 北方铜业公告《报告》通过专家评审的情况时提及:受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有关专家对提交的《报告》进行了审查,形成评审意见如下:1、本次铜矿峪铜矿深部接替资源详查报告是在1:2000水工环调查、地质钻探、水文孔、水文测井、岩矿测试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基本查明了80m标高以下矿体赋存位置、规模、产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成果可信度高,质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2、详细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3、矿体圈定基本合理,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正确,估算参数选取基本合理。4、《报告》正文章节、附图、附表齐全,符合编制要求。专家组同意《报告》评审通过。 对于资源量评审结果,北方铜业的公告显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铜矿峪矿区80m~-325m标高范围内累计查明工业矿体(5号)铜矿石资源量10371.8万t,品位0.84%,金属量869557t;其中控制矿石量4942.4万t,推断矿石量5429.4万t,控制资源量占比47.65%;伴生金金属量8930kg,平均品位0.09g/t;伴生钼金属量3727t,平均品位0.011%。另外圈定7个低品位矿,求得低品位铜矿石资源量3462.5万t,平均品位0.25%,金属量88215t。 详见下表: 北方铜业还公告了对公司的影响,并对风险进行了提示: 截至2024年底,山西北铜铜矿峪矿现有采矿权证范围内保有矿石量21270.8万吨,铜金属量129.8686万吨,现地下开采规模900万吨/年。本次详查报告新增资源储量标志着铜矿峪矿完成了现有采矿权深部勘查增储第一阶段工作,有利于增加铜资源储备,提升矿山资源价值,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强化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公司将根据铜矿峪铜矿开采进度做好深部勘探工作,形成最终勘探报告,并通过自然资源部门的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满足“探转采”的申报条件。 因勘查程度的有限性,本次详查资源储量无法做到准确预测,存在详查资源储量与后期评审备案资源储量及实际可采储量有差异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北方铜业此前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38亿元,同比增长23.56%;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57.29%;扣非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63.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7亿元,同比下降8.57%;报告期内,北方铜业基本每股收益为0.19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77%。 北方铜业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07亿元,同比增长156.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亿元,同比下降1.37%。 北方铜业在其2024年年报中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显示:公司主营铜金属的开采、选矿、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自有一座矿山铜矿峪矿,年处理矿量900万吨,两家冶炼厂,年处理铜精矿量130万吨。公司的业务覆盖铜业务主要产业链,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的有色金属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阴极铜、金锭、银锭、铜合金带材及压延铜箔,副产品为硫酸、海绵金、海绵钯等,其中阴极铜产能32万吨/年,硫酸产能122万吨/年,铜合金带材产能2.5万吨/年,压延铜箔产能5000吨/年。 北方铜业介绍2024年公司的主要产品产量为:铜精矿含铜4.36万吨,阴极铜31.32万吨,硫酸103.08万吨,金锭6.3吨,银锭57.96吨。 谈及2025年生产经营计划,北方铜业在其2024年年报中介绍了主要产品产量的目标: 矿山处理矿量900万吨,铜精矿含铜4.2万吨,阴极铜30万吨,硫酸88万吨,金锭6吨,银锭60吨。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将逐渐显现,美国经济或面临一定压力,美联储仍处于宽松周期,黄金的金融属性仍有支撑,但政策路径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或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此外,由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地缘局势等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短期金价波动或加剧。 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确定性较强,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未有实质性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或难以出现实质性缓和,黄金作为核心配置资产中长期上涨趋势不变。白银则需关注工业需求拐点,把握波段机会,持续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及风险事件等。 市场避险情绪仍存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局势、地缘局势仍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近期,地缘博弈有所升温,以伊紧张局势再度升级、美伊第六轮谈判破裂,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降温,全球股市大幅下挫。此外,目前,美国关税“对等”谈判进展缓慢,美国除了与英国达成正式协议外,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并不理想。日本首相石破茂重申,不急于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日本乐见与美国正在进行的关税谈判取得进展,但不会为了迅速达成协议而牺牲国家利益。自特朗普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以来,美日已经进行了多轮贸易谈判。除了与日本谈判外,6月9日—10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但目前双方并未达成正式协议,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暂缓90天期限临近,关税问题或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预计关税问题会对金价产生较强支撑。 美联储降息概率增加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尚未体现在通胀数据中。5月,美国CPI指数同比增长2.4%,高于前值2.3%,符合预期;环比增速为0.1%,低于0.2%的前值,也低于0.2%的预期值。核心CPI同比上涨2.8%,环比增长0.1%,低于各自的预期值2.9%和0.3%。5月,美国能源价格环比下跌1%,新车和二手车价格下跌0.3%和0.5%。当月主要拉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是食品和房价,环比均增长0.3%。5月,美国房价同比增长3.9%,为2021年年末以来的最慢增速。 此前,市场预期会因为美国关税政策而涨价的分项价格并未出现上涨,反而有所回落。但如果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确实产生了影响,最终会在未来几个月的通胀、就业、经济增速等数据中体现出来。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将在7月9日结束,在此之前,美联储不太可能仓促放松货币政策。 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美国消费者信心6个月来首次有所改善,潜在通胀飙升的悲观情绪也明显减轻。美国一年期通胀率预期从上月的6.6%下降至本月的5.1%,长期通胀预期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从5月的4.2%下降至4.1%,这两个指数都是3个月来的最低水平。由于美国通胀预期回落与消费者信心改善,市场对美联储今年9月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市场预计美联储在6月维持当前利率不变,投资者更关注美联储在6月更新的经济和利率预测将对未来降息路径释放出的信号。 金银比价温和修复 从金银比价走势来看,此前,在美国关税政策扰动、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等因素影响下,金银比价不断走高至105附近,这一水平接近2020年疫情期间的历史峰值123,且显著高于长期均值60~70。近期,金银比价持续修复至90附近,但处于较高水平,表明白银价格相对于黄金价格被低估,资金存在做空金银比的动力,从而也带来了交易层面的驱动差异。 本轮金银比价修复由白银价格上涨来驱动,白银作为交易属性和工业属性更强的金属,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价格向上的弹性更大。从资产配置方面来看,避险情绪驱动黄金价格上涨后,资金往往转向估值更低、弹性更高的白银,以捕捉补涨机会。此外,美联储政策分歧加剧美元信用波动,低利率预期可能降低持有非生息资产的机会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资金从黄金向白银轮动。 (作者单位:徽商期货)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日线资源公司(Dateline Resources)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县的科罗索姆(Colosseum)金-稀土矿项目已经开始地质工程采样工作,目的是为未来的钻探圈定靶区。 这家澳大利亚勘探公司在上周发布的新闻稿中称,其野外队正在整个项目范围内系统采集大约1200个样品,首先在最近地质填图和重力调查工作圈定的最优先靶区。 公司称,所有样品都将进行全元素实验室分析(包括全部稀土元素),以圈定地质化学异常和示踪元素,其结果将用于绘制详细的地球化学图,并确定可供下一步钻探的金或稀土靶区。 虽然初步结果最早在7月份即可获得,但在分析之前需要等待全部数据汇总之后才能进行。 除此之外,公司团队还将在土壤取样后期阶段进行一项大地电磁测量(MT),目的是可视化科罗索姆矿床的地质构造。公司还可能利用地面磁测来支撑MT调查。 恰逢其时 科罗索姆项目开始勘探正值金和稀土备受关注之时。 频繁震荡中的黄金成为今年表现最佳商品之一,4月份创下3500美元/盎司的新高。稀土也成为关税战的焦点。 几十年来,美国稀土一直依赖进口。目前,该国只有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一座在产稀土矿,位于科罗索姆以南大约10公里。 科罗索姆项目采金历史可追溯到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年代。该矿大规模采金始于1980年代,所有者为加拿大拉克矿产公司(LAC Minerals),1993年矿山关闭之前两个露天采坑共产金34.4万盎司。此后,该矿一直没有太多开采。其稀土潜力尚未探明。 “矿山最近一次运营期间金价不到350美元/盎司,并且很少有激励政策来开展后续的隐爆角砾岩勘探。在此期间,稀土元素不是重点,因此科罗索姆稀土的重要意义只是最近才注意到”,公司经理斯蒂芬·巴格达迪(Stephen Baghdadi)解释说。 “现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金价上涨而且稀土战略需求强劲,要求我们需要对科罗索姆的潜力进行系统野外调查”,他补充说。 该公司称,目前的勘探计划对于挖掘金稀土双重潜力非常关键。土壤采样和MT调查圈定的任何有意义的异常或靶区将作为下一步钻探计划的依据。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完成一项以稀土为重点的钻探计划。 内政部支持 科罗索姆最近获得了美国内政部的公开支持,因为它可能成为美国第二个稀土矿。 本月早些时候,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Doug Burgum)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称,加利福尼亚州科罗索姆山项目重启是扩大美国关键矿产供应的“关键一步”。 公司团队对历史数据的检查得出的结论是,科罗索姆与芒廷帕斯地质背景相似。芒廷帕斯于1952年投产,1960年代-90年代是全球稀土主要来源。 该项目目前没有估算稀土资源,只有符合JORC-2012标准的110万盎司金资源,其中约三分之二属于探明和推定级别。2024年8月的一项概略研究估算矿山寿命在8年以上,平均每年生产金7.5万盎司。
根据一项最新调查,越来越多的央行正考虑在外汇储备中减少美元,转而增持黄金、欧元和中国人民币。世界贸易体系的分裂和地缘政治动荡,促使各国央行做出了这一转变。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的报告显示,在剔除计划减持的情况后,受调查的央行中有三分之一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增持黄金,这是至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OMFIF于今年3月至5月对75家央行进行了调查,该调查反应了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推出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这项调查于当地时间周二公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动荡,并导致美元和美国国债这一传统避险资产大幅回落。 黄金此前已受到各国央行创纪录的买入力度支撑,预计长期将继续受益。调查显示,在未来十年内,有40%的央行计划进一步增持黄金储备。 OMFIF在报告中称:“在央行黄金购买量连续多年创下新高之后,储备管理机构正加倍投资黄金。” OMFIF指出,美元在去年的调查中是最受欢迎的货币,但今年跌至第七位,70%的受访央行表示,美国的政治环境让他们对投资美元感到犹豫,这一比例是去年的两倍以上。 在货币配置方面,欧元和人民币将是各国央行在去美元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受益者。 根据OMFIF的调查,有16%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持欧元,使其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货币,这一比例高于一年前的7%,紧随其后的是人民币。 不过从十年期的配置角度看,人民币更具吸引力。30%的央行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增持人民币,其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预计将翻三倍,达到6%。 据三位直接与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打交道的消息人士称,他们认为,欧元有望在2030年左右重新夺回其在2011年欧债危机后失去的储备份额。在美国“对等关税”出台之后,外汇储备管理者对欧元的态度明显转向积极。 若实现这一目标,欧元的储备占比将从目前的约20%回升至约25%。 OMFIF的调查显示,市场普遍预计到2035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降至52%,虽然仍可维持第一储备货币之位,但将低于目前的58%。
各会员单位: 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较多,为防范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请各会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继续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同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特此通知。 上海黄金交易所 2025年6月24日
据工信部网站,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做好《实施方案》贯彻实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黄金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兼具商品和货币属性,对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黄金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国。一是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2024年,我国矿产金产量377吨,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黄金消费量985吨,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二是科技攻关取得进展。金矿深井开采深度达到千米以上,氰渣绿色化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用新材料不断突破。但也要看到,我国黄金产业发展仍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难以满足需求等突出问题。出台《实施方案》,旨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我国黄金产业冶炼加工规模、经营管理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推动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方案》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加强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以资源安全保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标准提升为引领,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转型。一是明确功能定位。聚焦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有关要求,提出促进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二是坚持系统谋划。立足全产业链,强化资源多元化供给和绿色高效利用,做强做优做大企业集团,严格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加快转型升级。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用协同,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能力,以标准提升引领黄金产业转型升级。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保障能力和产业链创新水平明显提升。资源保障方面,黄金资源量增长5%-10%,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2000米以下深度的矿山开采、无氰提金等采选冶技术装备实现应用,黄金、白银高端新材料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方面,黄金矿石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的矿山产量占全国70%以上,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展望2035年,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四、《实施方案》如何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我国黄金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大型金矿较少,中小型金矿多,整体品位较低,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亟需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强化资源多元化供给能力。《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推进国内增储上产。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西部重点区域黄金资源勘查,推动现有大中型矿山深边部找矿,新增一批资源储量,推进在产矿山扩能、在建矿山投产、新建矿山建设。二是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低品位、难处理、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金、银及伴生有价元素回收率。三是强化二次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开发黄金尾矿库二次资源,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黄金、白银回收,完善黄金回收市场体系,规范黄金回收行为。 五、《实施方案》如何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目前,我国深井及超深井金矿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尚未完全突破,超高纯金(银)及合金材料等部分高端新材料仍不能满足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应用需求,绿色开采、新材料等主要领域标准供给不足,亟需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加快关键技术、装备、高端新材料突破,完善标准体系。《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强化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开展深井超深井勘探开采、绿色高效冶炼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超深开采、大型凿岩、高精度地压监测等关键装备攻关,推进中小型企业设备定制化开发。二是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等特定场景应用,攻关一批高端新材料“货架产品”;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联合下游用户开展应用评价,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和推广应用。三是强化标准引领作用。重点研制深井开采、绿色低碳、数字化赋能、新材料等标准,加强标准贯标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标准双向转化和互认,研究制定黄金产业负责任发展指引,推动国家黄金领域计量测试中心建设。 六、《实施方案》如何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当前,我国黄金企业“多、小、散”问题突出,资源集约化、绿色化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亟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支持重点黄金矿区资源整合。引导建设“区域矿山”,因地制宜开展“分散采选、集中冶炼”。二是提高企业选冶规模。鼓励新建黄金独立选矿厂、堆浸场、金精矿冶炼厂日处理规模分别不低于500吨、2000吨、200吨。三是培育优质企业。鼓励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开展整合,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培育黄金、白银新材料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七、《实施方案》如何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发展? 目前,我国部分矿山尾矿、冶炼氰渣等综合利用难度大,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足,深井超深井开采、尾矿库、采空区、冶炼等关键环节风险管理仍有待加强,亟需加快推进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强化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推动氰渣协同处置及全组分利用,支持氰化提金工艺改造、氰渣无害化充(回)填等技术改造示范。二是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支持黄金企业开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应用,推动三维模型精准化储量管理、选冶数智化感知与决策、矿山采掘运无人作业、无人选厂等智能化改造升级。三是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八、《实施方案》如何深化海外投资合作? 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境外黄金资源开发合作,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推动黄金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实现互利共赢。《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先进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共同“走出去”,加强国际互利合作。二是鼓励黄金企业与国外矿企签订长期供应合作协议,拓展黄金矿砂等初级矿产品进口来源。三是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投资国开展公益活动,建立互信互利社区关系,推动合作共赢。 九、如何推进《实施方案》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提出3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财政、金融、投资、进出口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指导重点省(区)将《实施方案》方案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列入本地区相关产业规划和重大项目清单,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黄金、白银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对黄金资源潜力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开展新一轮优化调整评估,探索自然保护区立体分层管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黄金矿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研究制定自律公约,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加强行业监测,引导企业理性投资、科学决策。完善信息统计、供需对接、计量测试、标准研制、科技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
翻看全球主要黄金储备国的排行榜,人们其实不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排名第五的俄罗斯,其黄金储备自始至终紧握在自己的手中,俄乌冲突后西方“强吞”其外汇储备的经历,更是令其吃一堑、长一智; 排名第四的法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便已经将大部分海外黄金储备转移回了巴黎,因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失去信心; 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德国与意大利,在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攻击美联储以及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之后,这两国国内浮现出的将黄金撤出纽约的呼声已经愈发高涨…… 至于排名第一的美国,现任政府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金库里究竟还有多少黄金…… (全球黄金储备排名,来源:Trading Economics) 显然,在黄金在资本市场上地位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这前五大黄金储备国针对黄金储备安全问题的最新动向,无疑是颇为值得令人玩味的——种种迹象表明,哪怕是传统意义上二战后美国的西方盟友们,如今对存放在美国的黄金也越来越感到不放心! 德国和意大利舆论愈发想“要回”黄金…… 前德国左翼党欧洲议会议员、现加入左翼民粹主义政党BSW的Fabio De Masi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 在“动荡时期”,有“强有力的理由”支持将更多黄金转移到欧洲或德国。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德国和意大利目前分别拥有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的黄金储备——储备量分别为3352吨和2452吨,仅次于美国。 同时,两国均高度依赖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储作为保管机构,各自将其超过三分之一的黄金储存于美国。据业内计算,它们在纽约联储存放的黄金的市场总价值,目前已超过了2450亿美元。 将黄金存放在远隔重洋的美国,这一方面主要源于二战后的历史原因,另一方面同时也反映了长期以来纽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黄金交易枢纽之一(与伦敦并列)的地位。 然而,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政策制定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动荡,近期已在这两个欧洲国家国内,引发了越来越多有关黄金储备安全性问题的公开辩论。 在德国,将黄金运回国内的提议,正获得左右两翼政党愈发广泛的支持。 基社盟的著名前保守派议员Peter Gauweiler近期就强调,德国央行在保护国家黄金储备时“绝不能走捷径”。 “我们需要解决过去十年,在海外存储黄金是否变得更加安全稳定的问题“,他补充称,“答案不言自明(是否定的),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已使世界变得更加不安全。” 据悉,欧洲纳税人协会近期也已致函德国和意大利的财政部及央行,敦促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依赖美联储作为其黄金托管人的做法。 “我们对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深表担忧,”欧洲纳税人协会主席Michael Jäger表示。 Jäger指出,“我们的建议是将德国和意大利的黄金运回国内,以确保欧洲央行在任何时候都能对黄金拥有完全控制权。” 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4月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之前,知名经济评论员Giorgia Meloni也在当地报刊《Il Fatto Quotidiano》上撰文写道,“将意大利43%的黄金储备留在美国不可靠的特朗普政府治下,对国家利益而言非常危险。” 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 事实上,长期以来,欧洲国家依赖美联储作为黄金托管机构的做法,就一直是一个争议点。 西欧国家在二战后头二十年的经济繁荣时期,积累了巨额黄金储备——当时它们对美国享有巨大的贸易顺差。而直至1971年前,美元都可在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下经由美联储兑换为黄金。将贵金属储存在大西洋彼岸,当时也被不少欧洲国家视为防范与苏联爆发潜在战争的对冲措施。 最先“觉醒”的似乎是法国。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将大部分海外黄金储备移回了巴黎,因时任总统戴高乐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失去了信心。 而在德国,这一切直至2010年起发起的“返还我们的黄金”(repatriate our gold)的草根运动,才彻底改变了德国央行的政策。2013年,德国央行正常决定将一半的黄金储备存放在国内,先后从巴黎和纽约运回了674吨黄金至法兰克福德国央行总部,此次高安全级别行动也耗资多达700万欧元。 然而目前,德国央行多达37%的黄金储备依然被存放在纽约联储。 对此,德国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AfD)议员、最初发起这项草根运动的Peter Boehringer表示,“当我们开始(提议运回黄金时)……我们曾被指控散布阴谋论”。 但对Boehringer来说,将黄金带回国的主要理由其实与现任美国政府无关。“黄金是各国央行的最后手段,因此需要在不受任何第三方风险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储存,在严重危机时期,真正重要的不仅是法律所有权,还有对黄金的实物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意大利,当梅洛尼领导的极右翼“意大利兄弟党”在2019年仍处于反对党地位时,该党就曾游说将意大利的黄金储备运回国内。梅洛尼当时还曾誓言,如果她的政党上台执政,将把意大利的黄金运回国内。 不过,自2022年底就任总理以来,梅洛尼迄今尚一直对此事保持沉默,这部分可能是源于她希望与特朗普保持友好关系,同时避免贸易战加剧。 因而, 对于德意两国而言,尽管目前从政坛到民间舆论,对将黄金储备运回本土的呼声持续高涨,但是否真的能落地成为切实行动,尚还存在着一定的悬念。 意大利兄弟会议员Fabio Rampelli近期就表示,该党目前的立场是,鉴于意大利黄金是由“历史朋友和盟友”保管的,其“地理位置”仅具有“相对重要性”。 德国资深投资家Bert Flossbach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论点:“现在大费周章地把黄金运回国,或将发出一个讯号,表明与美国的关系正在恶化。”
随着以伊冲突愈演愈烈、美国也卷入其中。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诚然,在全球动荡时期,黄金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但战争和地缘政治冲突通常不是金价的长期增长动力。 而事实上,自以色列开始空袭伊朗以来,金价在一周内下跌了2%。目前,国际金价徘徊在3400美元/盎司左右。 美银分析师预计,明年金价将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较目前水平上涨约19%。 他们写道:“虽然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战争总是会升级,但冲突通常不会持续推动金价上涨。因此,美国预算谈判的轨迹将至关重要,如果财政赤字不下降,其后果加上市场波动可能最终会吸引更多买家。” 不过就目前来看,市场似乎没有过度依赖黄金。美银估计,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只配置了3.5%的黄金。 近期,除了以伊冲突外,市场最担忧的无疑是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尽管参众两院的版本在成为法律之前存在关键分歧,但该法案的财政影响预计仍将使美国未来几年的赤字增加数万亿美元。 美国无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本周发布的一项更全面的分析显示,尽管特朗普总统力推的全面减税和支出法案将提振经济产出,但仍将导致未来10年联邦赤字增加2.8万亿美元。 美银分析师警告称, 无论国会最终如何改写预算法案,赤字都将保持在高位。 “因此,无论参议院的谈判结果如何,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都不太可能消退。利率波动和美元走弱应该会继续支撑黄金,尤其是如果美国财政部或美联储最终被迫介入并支持市场的话。”他们写道。 “大而美”法案于今年5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议程,涵盖税收、边境管控、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政策。该法案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以及全球对“即将发行的大量美国国债的需求”的担忧,这些国债将用于弥补所有赤字。 数据显示,仅自3月底以来,全球各国央行就已抛售了48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与此同时,各国央行仍在继续购买黄金,延续了几年前就开始的趋势。 世界黄金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贸易冲突,是新兴经济体央行以远快于发达经济体的速度转向黄金的主要原因。 美银现在估计, 各国央行的黄金持有量目前相当于美国未偿还公共债务的18%左右,高于十年前的13%。 “这一数字应该给美国政策制定者敲响警钟。 对贸易和美国财政赤字的持续担忧,很可能导致央行购买更多黄金,而非美国国债, ”分析师们警告称。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花旗集团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金价在创新高后将逐步降温,将跌至3000美元/盎司以下。 花旗认为,投资需求减弱、经济前景改善以及美国利率下调是主要原因。 在最近的报告中,以麦克斯·莱顿(Max Layton)为首的花旗集团分析师预计,2026年下半年,金价将跌至2500美元/盎司-2700美元/盎司。 这与其他主要金融机构的牛市预测截然相反。高盛预计,2025年晚些时候金价将达到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将达到4000美元/盎司,主要考虑到央行购金需求。同样,美洲银行预计明年金价将攀升到4000美元/盎司。 今年以来,金价已经上涨了30%。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和美国政策不稳的影响,4月份创历史新高。 然而,花旗相信,投资者信心恢复以及美国财政担忧减少可能削弱需求。 截止周二,黄金现价在3388美元/盎司左右,波动主要是因为中东局势紧张和美国外交政策转变。 在基准情形(即概率为60%)下,花旗预计下个季度金价稳定在3000美元/盎司以上,随后出现下跌。 该行预测的牛市情形(概率为20%)下,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稳持续,金价将创新高。 熊市情形(概率20%),即在关税冲突趋缓和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变,金价将下跌。 虽然报告内容主要是黄金的宏观经济方面,但花旗分析师还强调了其他金属的牛市前景,特别是铝和铜。
知名黄金生产商巴里克矿业(Barrick Mining)眼下正面临一桩越来越棘手的麻烦:公司与西非马里政府的纠纷在本周急剧升级,导致公司麾下第二大金矿的前景愈发迷茫。 作为背景,这场纠纷最早始于2023年,当时马里修订了矿业法规,提高特许权使用费以及政府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占比。随后,马里政府要求外国投资者补缴所谓的历史欠税,包括B2Gold、联合黄金公司等海外上市矿企已经与当局达成和解协议。 而巴里克矿业与马里政府的纠纷,则在过去大半年时间里持续升级。从去年11月开始,马里政府禁止巴里克矿业的卢洛-贡科托(Loulo-Gounkoto)矿区出口黄金,并扣押了3公吨的黄金库存以及4名巴里克管理人员。随后公司于今年1月暂停了矿区的生产。 本周马里商事法庭做出裁决,指定 该矿场接受为期6个月的临时管理 ,巴里克应将管理权移交政府指定的会计师,也是前卫生部长祖马纳·马卡吉。 公司位于卢洛区域的矿石加工厂,其运营许可证将在明年2月到期,恰好在临时管理期结束后不久。 公司发言人表示,已经于4个月前提交了续期申请,同时公司在贡科托地区的另一份许可证还有17年有效期。 根据巴里克2024财年年报, 位列全球十大金矿的卢洛-贡科托矿区去年产能达到72.3万盎司 ,按照股权比例(80%)计入57.8万盎司的产能。 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商,巴里克矿业2024年的黄金总产能为391万盎司,只有内华达州的旗舰卡林金矿在产量和收入方面超过卢洛-贡科托矿区。 (来源:巴里克矿业年报) 对于争端急剧升级, 公司回应称,仍致力于与马里政府协商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强调干预矿场的行为非法,并已经对本周的法院命令提起上诉。 与此同时,巴里克也将马里金矿的产能从2025财年的黄金产量预期中移除,最新的指引为315-350万盎司,因此今年有可能跌落成全球第三大黄金生产商。 与此同时,巴里克矿业正寄希望于国际仲裁介入争端。公司表示,已经全面启动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仲裁程序, 要求裁定其马里子公司持有的特许协议不受“马里法律或监管变更的影响” 。而马里方面回应称,有关维持卢洛矿区政策稳定的协定已经于2023年4月到期,因此新矿业法适用于该矿区。 在今年5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巴里克矿业也表示,类似的处境公司已经面临过很多次,例如坦桑尼亚的业务被叫停、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许可证未拿到续期等,通过不懈的努力,公司不仅克服了困境,还由此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巴里克矿业也披露,已经停产的马里金矿每月仍需要支出约1500万美元的运营成本,包括维持基础设施的运转以及保留全体员工。如果进入所谓的全面维护保养状态,即仅保留最基本的维护作业,预计成本能减少一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