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8个
中信金属5月27日晚间公告:为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公司部分投资价值,更好地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公司于2024年5月24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择机减持参股公司部分股票的议案》,同意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择机减持不超过25,390,428股艾芬豪股票,占艾芬豪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具体比例以实际减持为准,相关股票减持和披露需同时遵守加拿大证券法律)。 对于持股情况,中信金属的公告显示:中信金属通过全资子公司中信金属非洲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14,671,533股艾芬豪股票,占其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4.78%,前述股票不存在抵押、质押或者其他第三人权利,也不涉及争议、诉讼或仲裁事项及被查封、冻结等,以及妨碍权属转移的其他情况。 对于交易数量及方式,中信金属表示:通过加拿大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择机减持不超过25,390,428股股票,占艾芬豪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具体比例以实际减持为准)。 谈及减持目的,中信金属表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中信金属通过全资子公司中信金属非洲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14,671,533股艾芬豪股票,占其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4.78%,中信金属所持艾芬豪股票对应市值约为307亿元人民币(按照艾芬豪2024年4月30日股价测算),实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为释放公司部分投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拟在当前实现较好收益的减持窗口期进行本次股票减持交易。 中信金属还公告了本次减持对公司在艾芬豪股东权利的影响: 本次减持计划完成后,如按照最大减持数量测算,中信金属对艾芬豪持股数量为289,281,105股,比例仍超过20%(按艾芬豪目前的股本总额计算),对公司在艾芬豪的董事席位等股东相关权利无影响。 本次减持是公司综合考虑后的战略经济行为,不妨碍公司对艾芬豪长期以来的战略投资。 本次减持不影响公司聚焦上游资源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信金属将持续加强与艾芬豪的长期稳固战略合作。 对于艾芬豪的基本和财务情况:中信金属的公告显示:艾芬豪英文名IvanhoeMinesLtd.,成立于1993年4月29日,注册地为:Suite654-999CanadaPlace,Vancouver,BritishColumbia,CanadaV6C3E1,主营业务主要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于2012年10月2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TSX:IVN。根据2024年4月30日艾芬豪股价18.66加元/股测算,其总市值约为237亿加元(折合美元约为175亿美元)。艾芬豪主要股东构成如下:中信金属持股比例约24.78%,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13.03%,RobertM.Friedland持股比例约12.84%,其他基金、公众股东持股比例约49.35%。截至2023年12月31日,艾芬豪总资产50.00亿美元,净资产35.81亿美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3.19亿美元(2023年财务数据已经审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艾芬豪总资产50.76亿美元,净资产36.34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66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据mining的消息显示:艾芬豪公司目前与紫金集团共同拥有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amoa-Kakula大型铜矿综合体,该铜矿于2021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在其最后阶段,Kamoa-Kakula预计将成为全球前三大铜矿综合体,最高年产量可达70万吨。 中信金属此前披露登陆A股市场后的首份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9.99亿元,同比增长4.89%,其中黑色金属实现收入511.72亿元,有色金属实现收入736.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6亿元,同比增长34.88%。 2023, 公司海外重大项目提前投产,保障关键资源稳定供应;境内投资项目运营稳定,为公司贡献良好稳定收益。 艾芬豪矿业旗下重点项目建设顺利,为公司贡献权益利润5.82亿元。秘鲁邦巴斯铜矿全年生产铜精矿含铜30.2万吨,销售铜精矿含铜37.5万吨,为公司贡献权益利润3.19亿元。巴西矿冶公司生产运营情况稳定,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西部超导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在新领域的推广应用。 中信金属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铜业务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投资及贸易品种。投资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对艾芬豪矿业、秘鲁邦巴斯铜矿等世界级资产的账面价值约145亿元,当年为公司贡献权益利润约9亿元;贸易方面,公司引入新团队,积极拓展新品种,业务规模增长显著, 2023年铜业务年营收规模突破500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抓住市场机遇,积极营销,大力拓展渠道,铜业务业绩保持良好。 中信金属在其2023年年报中介绍:中信金属的主要业务聚焦金属矿产资源领域的大宗商品贸易和相关上游资源投资,主营的贸易品种主要包括铁矿石、钢材、锰矿、铬矿等黑色金属产品,以及铜、铝、铌、镍等有色金属产品;投资项目主要有艾芬豪矿业、秘鲁邦巴斯铜矿、巴西矿冶公司、西部超导、中博世金等。公司在黑色金属的铁矿石、有色金属的铜和铌等产品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已成为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公司拥有一批境内外优质投资项目,在金属矿产资源领域的资源投资,具有资源稀缺、储量大、潜能大、寿命长、品位高、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高等优势。
随着汽车制造电动化、轻量化的深入,智能走向融合,制造走向集成,正在成为新的技术热点。继S-in motion®之后,安赛乐米塔尔多零件集成解决方案(ArcelorMittal MPI)进一步创新突破,以其精简高效的特点,改变了汽车的制造方式和供应链模式,拓展了汽车性能和环保标准的潜能。2024年5月24日,一场聚焦多零件集成技术的盛会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揭开帷幕。作为国内汽车用钢解决方案的引领者,VAMA&GONVVAMA致力于推动汽车制造的变革与创新,带来了前沿的多零件集成技术和解决方案,与国内30余家汽车制造企业展开深入对话与广泛交流。SMM受邀参与了安赛乐米塔尔多零件集成技术的盛会。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多零件集成解决方案通过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热成形技术和激光拼焊技术的巧妙结合,多个零部件被整合到一个模块中,零部件的数量和装配步骤大幅减少,生产流程得以简化,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进一步降低了碳排放。为中国汽车行业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助力。 铝硅镀层热成形钢Usibor®和Ductibor®被称为超高强钢中的旗舰,Usibor®以其卓越的强度特性,为车身提供了坚固的抗侵入“硬区”;而Ductibor®则凭借出色的韧性,在碰撞时能够迅速吸收能量,有效减轻对乘客的冲击。除了已经量产的第一代Usibor®1500、Ductibor®500和第二代Usibor®2000、Ductibor®1000,安赛乐米塔尔在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材料研发上不断突破极限,第三代铝硅镀层热成形钢也即将面世,为汽车制造提供更广阔的设计空间。 激光拼焊技术的应用使零件的设计更加灵活。根据碰撞需求,可以将不同强度和韧性的材料进行组合,从而使一个零件能够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与此同时,采用激光拼焊技术还可以将不同厚度的钢板拼焊在一起,降低局部的钢板厚度,并减少料片重合部位的重量,从而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除此之外,激光拼焊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整车厂简化工序、提升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场地投入、人员投入和设备投入。 自2014年起,VAMA引入安赛乐米塔尔先期供应商介入机制,2017年,GONVVAMA带来先进的热成形钢激光拼焊解决方案。基于安赛乐米塔尔多零件集成解决方案,VAMA&GONVVAMA在车身研发的关键阶段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出一系列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集成化方案。现场展示的内外双门环和一体式后车体骨架是多零件集成技术革新的生动案例。其中,首次亮相于国内公众视野的内外双门门环展示样件,正是在上一代热成形激光拼焊内外门环和前后大门环的单侧双环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成四环结构,将整个乘员舱部位的侧围结构件,即A柱到C柱、门槛的合围区整合成一个超大型的一体结构,从根本上简化了车身侧围总成的供应链流程,也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全方位保护,使更安全的车辆可以成为更广泛用户的选择。 除了车身结构的多零件集成,电池包集成方案无疑也是电动化转型当下行业关注的重点,VAMA于2023年初成功试制的国内首款热成形托盘也在此次展示中,相较冷成形钢制电池包托盘,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高强度,热成形钢更优的几何精度也使得封闭式零件衔接更为紧密,与铝制相比还可大幅降本,为电动车的集成设计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 随着新材料和零部件概念的不断更新迭代,汽车制造业也朝着绿色、智能化迈向坚定步伐。我们能够预见,多零件集成技术将在未来汽车制造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在这股绿色、智能的浪潮中,未来的汽车也将更轻、更安全、更环保,为我们的出行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披露,5月中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113万吨,环比减少42万吨,下降3.6%,库存持续下降;比年初增加384万吨,上升52.7%;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万吨,上升1.7%。 5月中旬,分地区来看,七大区域除华北地区库存环比略有增长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具体情况为:东北减少11万吨,下降12.8%,为减量和降幅最大地区;华东减少7万吨,下降2.2%;华南减少8万吨,下降2.9%;西南减少5万吨,下降3.5%;华中减少5万吨,下降3.7%;西北库存环比减少7万吨,下降7.7%;华北增加1万吨,上升1.0%。 5月中旬,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中冷轧板卷环比上升,热轧板卷环比持平,其他品种环比下降,其中螺纹钢为减量最大品种,线材为降幅最大品种,具体见下表。 5月中旬,热轧板卷库存242万吨,环比持平;比年初增加98万吨,上升68.1%;比上年同期增加32万吨,上升15.2%。 5月中旬,冷轧板卷库存137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上升1.5%,库存由降转升;比年初增加34万吨,上升33.0%;比上年同期增加17万吨,上升14.2%。 5月中旬,中厚板库存129万吨,环比减少2万吨,下降1.5%,降幅有所收窄;比年初增加35万吨,上升37.2%;比上年同期增加32万吨,上升33.0%。 5月中旬,线材库存99万吨,环比减少9万吨,下降8.3%,库存持续下降;比年初增加16万吨,上升19.3%;比上年同期减少41万吨,下降29.3%。 5月中旬,螺纹钢库存506万吨,环比减少33万吨,下降6.1%,降幅略有扩大;比年初增加201万吨,上升65.9%;比上年同期减少21万吨,下降4.0%。
上期所5月22日公告,自2024年6月3日(即5月31日晚连续交易)起调整各品种申报费收费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A组包括白银、不锈钢、黄金、螺纹钢、铝、镍、铅、热轧卷板、燃料油、石油沥青、铜、天然橡胶、锌、锡和纸浆,共15个期货品种。B组包括白银期权、黄金期权、螺纹钢期权、铝期权、铜期权、天然橡胶期权、锌期权和丁二烯橡胶期权,共8个期权品种。C组包括丁二烯橡胶、线材和氧化铝,共3个期货品种。 原文如下: 上海期货交易所关于调整申报费收费标准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经研究决定,自2024年6月3日(即5月31日晚连续交易)起调整各品种申报费收费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注: A组包括白银、不锈钢、黄金、螺纹钢、铝、镍、铅、热轧卷板、燃料油、石油沥青、铜、天然橡胶、锌、锡和纸浆,共15个期货品种。B组包括白银期权、黄金期权、螺纹钢期权、铝期权、铜期权、天然橡胶期权、锌期权和丁二烯橡胶期权,共8个期权品种。C组包括丁二烯橡胶、线材和氧化铝,共3个期货品种。 期货公司会员应当切实加强客户交易行为管理,采取实际有效措施,防范客户出现因申报费透支导致资金不足的情形。 特此通知。 上海期货交易所 2024年5月22日 》点击查看通知详情:上海期货交易所关于调整申报费收费标准的通知
当地时间周三(5月22日),必和必拓对英美资源集团提出了第三次收购要约,但依旧遭到了后者拒绝,不过英美资源同意将提出收购要约的截止时间延后一周。 必和必拓对英美资源的最新报价为每股29.34英镑,总价值为386亿英镑(合491.8亿美元),这是必和必拓在不到一个月内第三次提出对英美资源的收购要约。 此前两次报价分别是分别是每股25.08英镑(总价值311亿英镑,合391亿美元)和每股27.53英镑(总价值340亿英镑,合427亿美元)。但英美资源均以公司价值被低估拒绝了必和必拓的收购。 根据英国的收购法规定,必和必拓提出收购要约的截止日期为5月22日,不过英美资源已同意将这一期限延迟一周。 必和必拓依旧坚持前两次报价提出的要求,即英美资源必须剥离其在南非的铂和铁矿石资产。英美资源此前认为这一条件难以执行,该公司于107年前成立于南非,在当地仍有着非常深厚的根基。 摩根大通分析师上周发布报告称,英美资源的合理收购价为每股32英镑,总价值达到了约395亿英镑(合500亿美元)。 必和必拓竞购英美资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后者在南美的铜矿资产,若收购成功,不仅将创下采矿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还将使必和必拓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占有约10%的市场份额。 作为一家全球性矿业巨头,英美资源目前的业务涵盖铜、铂族金属、炼钢煤炭以及镍,同时还在开发农作物营养素项目。 英美资源本月公布了一项重组计划,将分拆旗下铂金公司英美铂业,分拆或剥离旗下钻石部门戴比尔斯,并出售焦煤资产,这是该公司107年历史上最大的业务调整之一。
5月22日,世界钢铁协会公布2024年4月全球粗钢产量,2024年4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57亿吨,同比下降5.0%。 2024年4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80万吨,同比提高1.4%;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148亿吨,同比下降5.8%;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130万吨,同比提高1.1%;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2.6%;中东粗钢产量为460万吨,同比下降8.2%;北美粗钢产量为890万吨,同比下降5.2%;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740万吨,同比下降3.5%;南美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3.9%。 非洲: 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 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 欧盟 (27国): 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其他欧洲国家: 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 巴林、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 北美洲: 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 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4年4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594万吨,同比下降7.2%;印度粗钢产量为1210万吨,同比提高3.6%;日本粗钢产量为710万吨,同比下降2.5%;美国粗钢产量为670万吨,同比下降2.8%;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620万吨,同比下降5.7%;韩国粗钢产量为510万吨,同比下降10.4%;德国粗钢预估产量为340万吨,同比提高6.4%;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80万吨,同比提高4.5%;巴西粗钢预估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2.1%;伊朗粗钢预估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12.3%。
山西省工信厅等七部门发布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旨在推动全省制造业技术改造,重点实施设备更新和产品供给行动。目标是到2027年设备投资增长25%以上,数字化和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方案涉及淘汰落后设备、升级高端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广绿色装备和本质安全提升,并提出财税、金融、标准和创新等多方面支持措施。 原文如下: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财政厅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                                                                                                                          2024年5月17日 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设备更新决策部署,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规〔2024〕53号)和《山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晋政发〔2024〕10号)要求,推动全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中心任务,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以先进设备升级、数智深度赋能、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提升为重点,实施设备更新行动;以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为牵引,聚焦重点领域设备供给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产品,实施重点设备和产品供给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到2027年,全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为目标,推动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使用先进设备,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级和本质安全水平。 (一)先进设备升级 1.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传统装备制造业推动铸锻行业熔炼设备、环保设备升级替代,农机行业更新柔性剪切、成型、焊接装备,工程机械行业更新油压机、折弯机、检测设备,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轻工产业推动日用玻璃、日用陶瓷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广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纺织产业更新转杯纺纱机等短流程纺织设备,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棉纺设备。酒、醋等酿品领域推广发酵、熏醅、蒸馏等一体化酿造工艺,更新全自动发酵、罐装、包装等生产设备。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新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化喷涂和烘干设备、电动或气动装配设备、绝缘耐压测试仪、循环充放电测试仪等。(省工信厅) 2.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新兴产业加快更新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新车身焊接设备、涂装设备、装配设备、检测设备,开发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甲醇汽车等整车产品。航空行业开发航空仪表及相关传感器、航空机载气压测试设备、载人飞船黑匣子等高性能零部件。半导体产业更新单晶炉、气相外延炉、高温纯化炉、气相沉积炉等设备,发展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等产品。光伏产业更新大热场单晶炉、高线速小轴距多线切割机、多合一镀膜设备、超级光注入设备、大尺寸多主栅组件串焊机等先进设备。动力电池行业更新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注液机、分容柜等设备。生物发酵行业实施萃取提取工艺技改,更新蒸发器、离心机、新型干燥系统、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等。现代医药产业推广连续流生产工艺、低VOCs排放等设备,更新复杂注射剂微纳米化设备、制剂连续制造设备和控制系统等先进设备,推广应用大型生物反应器和蛋白纯化设备。(省工信厅) 3.试验检测设备更新升级。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先进装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设计验证环节重点更新模型制造设备、实验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测试验证环节重点更新机械测试、光学测试、环境测试等测试仪器。工艺验证环节重点更新环境适应性试验、可靠性试验等试验专用设备,以及专用制样、材料加工、电子组装、机械加工等样品制备和试生产设备。检验检测环节重点更新电子测量、无损检测、智能检测、光学检测等仪器设备。(省工信厅、省科技厅) (二)数智深度赋能 1.拓展智能设备软件应用。加大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投入,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面向制造全过程,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控制环节为重点,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通用设备更新,促进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化工、建材、消费品等行业成套装备更新迭代。集成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省工信厅) 2.培育打造智能车间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面向制造过程各个环节,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打造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打造智慧供应链。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工业领域适用性技术应用,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等改造,推动中小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升级。(省工信厅) 3.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算力资源供给能力,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企业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 (三)绿色装备推广 1.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 推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钢铁产业改造升级高炉、转炉等限制类装备,推广短流程炼钢、氢冶金、非高炉炼铁等工艺流程。有色产业重点推广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铜锍连续吹炼、蓄热式竖罐炼镁、再生金属冶炼等工艺技术。 建材产业推动水泥熟料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更新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装备。焦化产业加快大型焦炉升级改造。化工产业加快尿素固定床间歇式气化技术升级改造,聚氯乙烯离子膜电解槽进行零极距节能改造,密闭电石炉技术改造。(省工信厅) 2.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聚焦钢铁、焦化、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对标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大力推动烧结烟气内循环、干熄焦、低品位余热利用、焦炉自动加热、高效篦式冷却机改造、炉窑蓄热保温技术、捕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针对数据中心、机械、造纸、纺织、电子等行业主要用能环节和设备,推广应用关键共性节能降碳技术装备,鼓励企业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 3.加快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以《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为依据,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风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改造升级,更新改造后达到能效节能水平(能效2级),并力争达到能效先进水平(能效1级)。推动高效节能炉排、配套辅机、热网泵阀、储热器、能量计量系统等高效锅炉配套系统规模化应用。加快应用高效离心式风机、低速大转矩直驱、高速直驱、伺服驱动等技术,提高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效率和质量。(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4.推广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支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龙头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合作,研发推广一批复杂难用固废无害化利用、再生资源高效高值化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柔性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更新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面向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推广高效冷却和洗涤、高耗水工艺替代等先进工业节水工艺,应用全膜法处理中水回用装备、高性能水处理纳米反渗透薄膜等节水装备。(省工信厅、省水利厅) (四)本质安全提升 1.改造升级化工(危险化学品)行业。推动化工企业老旧装置综合技改。更新升级老旧煤气化炉、压缩机组、加热炉、换热器、反应器、反应釜、分离塔、泵阀管网、储存罐等设备设施,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推广应用无人化、连续化等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推进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流向等环节数字化改造,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省应急管理厅、省工信厅) 2.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生产设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轻量化新型个体防护装备、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等检测装备、安全隐患智能识别与实时监测预警装备、智能化虚拟化应急演练装备、少人无人化大功率灭火洗消等应急处理装备。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地震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紧急生命救护、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推广应用先进可靠安全装备。(省工信厅、省应急管理厅) 三、实施重点设备和产品供给行动 聚焦重点领域设备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产品,加强供需对接和精准推介,推动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设备产品质量,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充足优质设备产品供给。 (一)重点领域设备供给 1.工业领域。煤炭行业围绕智能矿山建设、智能装备开发、煤层气抽采,扩大“三机一架”、皮带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掘锚一体机、煤层长孔定向钻机、地质勘探钻机等高端装备供给,为大型矿山提供矿用自卸车、矿用挖掘机等拳头产品。电力行业提升风电整机、光伏组件、新型储能电池、循环流化床锅炉等产品供给能力。新能源行业提高大功率风电机组及光伏组件供给水平。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供给高效清洁燃烧锅炉、蓄热式电锅炉、空气热源泵等高效节能装备。化工、焦化、冶金、电子等重点行业,供给化工压力容器、焦炉设备、轧钢设备、半导体显示专用设备、半导体检测设备、半导体纯化设备、细纱机、精梳机、智能仓储、智能搬运机器人、桥式起重机等。(省工信厅、省能源局) 2.交通运输领域。轨道交通领域,供给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新能源机车、货车、铁路漏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以及电机、车轴、车轮、轮对、转辙机等零部件。通用航空领域,供给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轻型运动类直升机、航空机载装备等通用航空装备。(省工信厅、省交通厅) 3.建筑和市政领域。依托我省工程机械和市政车辆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比较优势,供给液压挖掘机、工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市政车辆等产品,助力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省工信厅) 4.农业机械领域。加快绿色、智能、复式、高效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动动力驱动耙、联合整地机械、高性能播种机、激光(卫星)平地机、高效植保机械、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高性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全程机械化类农机产品供给,推广适应我省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装备。(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 5.教育医疗领域。以各类应用场景为导向,培育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以及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增加设备供给门类,提高供给水平。(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 (二)消费品以旧换新产品供给 1.汽车供给。发挥我省能源转化优势和公路运力优势,推动甲醇重卡、燃料电池重卡等节能与新能源载重货车规模化生产,丰富产品谱系、提高产量规模,为全国公路货运车辆替代更新提供解决方案。提高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推动纯电乘用车抢占高中低端车型市场,箱式物流车服务农村地区以旧换新。(省工信厅) 2.家装供给。聚焦居民旧房装修、厨卫等改造工程大规模需求,提升家装产品供给能力。发挥平板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玻璃产品供给优势,加快大理石瓷砖、外墙砖、仿古砖、透水砖、壁画等陶瓷产品供给,保障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板材、轻质墙板、复合保温砌块以及满足装配式建筑功能的绿色墙材供给,强化功能化家具、擦窗、扫拖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推广应用。引导企业提高家装消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家装产品。(省工信厅、省商务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税支持。建立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省级技改资金加大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省级基本建设资金对工业领域项目固定资产贷款中用于设备更新改造的项目贷款部分给予贴息支持。落实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的税收优惠政策,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税务局) (二)突出标准引领。加强国家标准宣贯,加快国家标准推广实施。推动企业对标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等先进标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指导目录,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鼓励企业加强关键技术、设备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将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引领行业设备升级,增强市场话语权。(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省应急管理厅、省发展改革委) (三)强化创新支撑。在工信领域启动“揭榜挂帅”工作,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基础再造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数字技术赋能产业三个方向,支持具有引领性、系统集成性和产业链协同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加快设备更新迭代。(省工信厅) (四)优化金融扶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争取中央财政贴息支持,积极申报国家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推介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撬动作用, 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推出设备更新信贷产品,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行山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 (五)加强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加强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不新增用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承诺备案制,加快能评、环评等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省审批服务管理局) 点击查看通知详情: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山西省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
财联社5月17日消息,市场昨日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8478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67亿。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0.08%,深成指涨0.21%,创业板指涨0.29%。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中信建投认为,小盘行情已经进入尾声,预计A股市场将迎来一段大盘龙头占优的时期;中金公司表示,看好钢铁制造业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广发证券则提出,低空空管系统有望率先受益低空空域建设发展。 中信建投:预计A股市场将迎来一段大盘龙头占优的时期 中信建投认为,过去3年以来小盘风格占优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小盘行情已经进入尾声。短期看大小盘风格将趋于平衡,小盘风格仍有一定表现机会,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风格可能转变,建议投资者兑现业绩较差或估值过高的小微盘个股,低位布局市占率稳步提升或估值明显低估的大盘龙头。预计A股市场将迎来一段大盘龙头占优的时期。今年成功择机“小切大”有望成为未来数年投资的胜负手。建议重点关注下面两个方向大盘股的机会:高股息-价值型:此前长期被低估,受益于中长期资金增长的配置需求。供求改善型:供给收缩、需求抬升、行业出清环境下龙头市占率提升,龙头优势明显。 中金:看好钢铁制造业核心资产估值修复 中金公司表示,4月以来,随着下游制造业和建筑业积极信号释放,钢厂复产预期升温,铁水产量已经出现修复,1Q24负反馈的逻辑被打破,黑色系期限价格整体出现反弹。同时,钢材与炉料的剪刀差结束,钢企盈利修复:中金测算2Q24截至4月26日螺纹钢/热卷/中厚板/冷轧考虑一个月库存生产利润分别环比1Q24增加255/274/283/200元/吨至79/-6/-25/320元/吨。考虑到当前钢材库存去化速度仍较快,需求呈现韧性,看好2Q24钢铁制造业核心资产盈利环比改善。 广发证券:低空空管系统有望率先受益低空空域建设发展 广发证券提出,通信、导航、监视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传统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核心,面对未来低空飞行器大幅增长、飞行自主化以及低空复杂环境的挑战,低空空管系统有望率先受益低空空域建设发展。基于对传统民航空管系统与低空空管系统的对比,传统空管系统龙头或在强势业务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同时,解决低空空域管理痛点的新技术企业有望打开行业机会窗口。低空背景下,无人化、精细化、智能化是新一代空管的重要特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上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约1627.94 万吨,比上一旬(即4月下旬)增加39.84万吨、上升2.51%;比上月同旬减少197.44万吨、下降10.82%;比去年同旬减少133.18万吨、下降7.56%;比前年同旬减少246.90万吨、下降13.17%。
韩国浦项控股1月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其国内钢铁业务(韩国POSCO)的产能利用率从上年的84.1%上升至87.7%,粗钢产量(含碳钢与不锈钢)增长近4.3%至3568.5万吨,钢材产量增长约3.1%至3314.3万吨,高附加值WTP产品的销售占比提高约0.5个百分点至29.1%,销售收入下降约8.7%至38.97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因市场状况变差而下降约9.2%至2.08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5.3%,净利润增长近4.8%至1.18万亿韩元。2023年,尽管已从2022年遭受的水灾损害中恢复,且主要原料输入成本下降,但碳钢平均售价下降(且是逐季下降)等影响了营业利润。通过扩大高附加值WTP产品的销售(销量增加51.7万吨达919.9万吨),特别是在汽车领域的销售,减轻了营业利润的减少。 2023年,其国内不锈钢材产量累计达163.3万吨,较上年的147.7万吨增加了近10.6%。其中第四季的不锈钢材产量从前一季的39.3万吨回落近3.6%至年内季度最低的37.9万吨,但仍较上年同期的15.1万吨高了近151%。 2023年,其海外钢铁业务的销售收入下降近14.4%至20.49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下降近59.1%至1940亿韩元,净利润下降近225.7%至-1370亿韩元。 总的来看,2023年,浦项集团国内外钢铁业务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均有所下降,其中净利润从上年的1.235万亿韩元下降约15.5%至1.043万亿韩元。 包括非钢铁业务在内,浦项集团2023年的合并营业收入下降近9%至77.127万亿韩元,毛营业利润(EBITDA)下降约13.9%至7.355万亿韩元,毛营业利润率下降约0.6个百分点至9.5%,营业利润下降近27.2%至3.531万亿韩元,净利润下降约48.1%至1.846万亿韩元。 2024年第一季: 韩国POSCO的产能利用率从上年同期的78.5%上升至85.6%(低于前一季的88.0%),粗钢产量(含碳钢与不锈钢)同比增长约2.5%而环比下降近4%至866.1万吨,销量同比增长约0.8%而环比下降约1.2%至822.9万吨(其中,碳钢同比增长而环比下降至782.7万吨,不锈钢从上年同期的36万吨和前一季的38.5万吨增至40.2万吨,高级+产品的销售占比同环比分别提高2.9、2.4个百分点至30.5%),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近1.1%而环比增长约1.5%至9.520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在原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因售价提高、成本削减而同环比分别增长约17.5%和12.2%至2950亿韩元,营业利润率同环比分别提高0.5、0.3个百分点至3.1%,净利润同环比分别增长约0.4%和12.6倍至2310亿韩元。 该季,其海外钢铁业务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近6.2%而环比微增约0.3%至4.94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环比分别下降近79%和64%至40亿韩元,净损失同比扩大近62%而环比下降约19%至680亿韩元。 总的来看,浦项集团国内外钢铁业务该季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近2.1%而环比微增约0.1%至15.44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微增约0.3%而环比下降约2%至3390亿韩元,净利润同比下降近24%、环比增加3440亿韩元达2100亿韩元。 包括非钢铁业务在内,浦项集团该季的合并营业收入同环比下降至18.052万亿韩元,毛营业利润(EBITDA)同比下降而环比增长至1.544万亿韩元,毛营业利润率同环比分别提高约0.2、1.8个百分点至8.6%,营业利润同比下降而环比增长至5830亿韩元,净利润同比下降而环比增长至6190亿韩元。 原标题:《韩国浦项控股(POSCO)2023年年报及2024年1季度业绩披露》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