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SMM10月27日讯: 周内锂电回收市场受碳酸锂现货价格回落的情绪面影响,市场预期较弱。成交清淡。三元废料方面,部分企业近期存在小量补库的需求,且出于对碳酸锂价格下行和自身成本端的把控,下游采购意向价格与上游出货意向价之间仍旧存在明显价差。铁锂废料方面,一方面铁锂锂点价格继续弱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现有库存为较高价位补库,目前属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社会贸易渠道的贸易商对铁锂废旧电池一类挺价意向仍旧较强,暂不考虑降价谈单。致使铁锂整体市场需求继续低迷。回收企业采购意向出于对近期行情的忧虑心态而偏谨慎采购。梯次方面,受需求持续性低迷影响,下游存在一定特定型号的库存品放量且以相对较低价格在尝试进行洽谈中。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据报道,一种新型超微超级电容器展示了卓越的能量存储和设备电源的潜在革命。 印度科学研究所仪器与应用物理系(IAP)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微超级电容器,这是一种能够储存大量电荷的微小装置。它也比现有的超级电容器更小、更紧凑,可以潜在地用于从路灯到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医疗设备等许多设备。 目前,这些设备大多由电池供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电池会失去储存电量的能力,因此保质期有限。而电容器凭借其设计,可以存储更长时间的电荷。例如,一个工作电压为 5 伏的电容器在十年后仍能以相同的电压工作。但与电池不同的是,超级电容器不能持续放电,例如为手机供电。 超级电容器的优势 另一方面,超级电容器结合了电池和电容器的优点——它们可以储存和释放大量的能量,因此在下一代电子设备中备受追捧。 在最近发表在《ACS能源快报》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场效应晶体管(FET)作为电荷收集器来制造他们的超级电容器,而不是使用现有电容器中使用的金属电极。 IAP教授和该研究的通讯作者Abha Misra说:“使用FET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是调整电容器电荷的新方法。” 电容器设计的创新 目前的电容器通常使用基于金属氧化物的电极,但它们受到电子迁移率低的限制。因此,该团队决定制造混合型场效应晶体管,由二硫化钼(MoS2)和石墨烯的几原子厚层交替组成,以提高电子迁移率,然后与金触点相连。 然后,两个FET电极之间使用固体凝胶电解质,以构建固态超级电容器。整个结构建立在二氧化硅/硅基底上。 研究人员说,“设计是关键部分,因为你要整合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是两个场效应晶体管电极和凝胶电解质(一种离子介质),它们具有不同的电荷容量。制造这种装置以获得晶体管的所有理想特性具有挑战性。由于这些超级电容器非常小,没有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的,而且制造过程需要高精度和手眼协调。” 性能和未来计划 超级电容器制作完成后,研究人员就会通过施加各种电压测量了该装置的电化学电容或电荷保持能力。他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容量增加了3000%。相比之下,仅含有MoS2而不含石墨烯的电容器在相同条件下容量仅提高了18%。 未来,研究人员计划探索用其他材料替代MoS2能否进一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存储能力。他们补充说,他们的超级电容器功能齐全,可通过片上集成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等储能设备或任何小型化系统中。他们还计划为超级电容器申请专利。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0月27日讯:本周,电解液价格仍维持暂稳。成本端,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随碳酸锂价格的下跌而小幅下跌,溶剂与添加剂价格大体维稳,整体电解液成本微降。需求端,下游动力、储能市场没有明显增量,电芯厂维持去库的状态,对电解液采购以刚需为主。供应端,部分电解液厂仍处于产能爬坡,想要释放产量,但还是维持以销定产的状态,整体开工水平较低。由于电芯厂与电解液厂在前期议价时,对六氟价格进行了压价,因此市场上六氟价格的小幅波动对电解液定价影响较小。预期后市电解液价格将在持稳后微降。 本周电解液(三元动力用)价格为26000-36000元/吨,较上周持平。电解液(磷酸铁锂用)价格为20000-27000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电解液(钴酸锂用)价格为39000-62000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电解液(锰酸锂用)价格为18000-24000万元/吨,较上周持平。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林子雅 021-51666902
SMM10月27日讯: 【磷酸铁】本周月度谈单进行中,因需求减弱, 磷酸铁价格下行 。 本周,磷酸铁价格下行。磷酸铁锂企业开工率下行,对原料的采购量减少,导致价格下行。本周,部分原料价格稳中回落,企业生产成本下行。原料端,磷酸铁按订单生产,订单量少的企业有产线停产或检修。需求方面,终端需求没有任何起色,磷酸铁锂企业采购磷酸铁原料减少。预计, 下周磷酸铁价格仍将较弱。 本周五SMM磷酸铁价格为1.18-1.24万元/吨,均价1.21万元/吨,较上周五跌150元/吨。 【磷酸铁锂】磷酸铁锂价格下行,市场成交平淡,月底因订单变数较大,磷酸铁锂企业的排产计划在修改中。 本周内,磷酸铁锂(动力型)正极材料价格小幅下行。成本端,因主原料锂盐和磷酸铁价格下行,磷酸铁锂材料的制造成本紧跟走低。供应端,铁锂厂按计划排产,有个别企业因订单量减少而随时调整生产计划。需求端,动力电芯企业短期难有较大的需求增量,储能电芯需求收窄,对磷酸铁锂的需求量变少。 预估后市,随着锂盐价格变化,磷酸铁锂价格或仍将稳中下行 。本周五SMM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为5.95-6.30万元/吨,均价6.125万元/吨,较上周五跌1000元/吨。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能源体系脱碳化是目前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氢能有着来源广泛、清洁以及安全可控等特点,已经成为能源体系脱碳的重点,各国也在竟相加码氢能领域的投资建设。 在202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的落地刺激了相关产业高速增长,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聚焦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关键瓶颈技术,提升了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国产化水平。但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着成本较高、技术不够成熟、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全产业链参与进来共同促进氢能产业未来商业化发展和落地。 10月25-26日,于江苏无锡丽笙精选酒店SMM主办的 CHFC 2023(第三届)SMM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年会 聚焦在最新氢能技术进展,钢铁、化工、汽车等落地化的商业应用,行业市场动态以及政策解析。行业大咖、资深分析师、行业专家等全方位来分析氢能行业,为业内人士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机遇,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移动能源脱碳和工业能源高效利用的创新发展,助力国家“30·60”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氢能政策与实践专场视频直播 》氢能制加储运专场视频直播 》点击查看年会现场图片直播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SMM-CEO-范昕 》点击观看现场致辞视频 SMM氢能研究院成立仪式 在本次峰会上,上海有色网(SMM) CEO范昕 、 氢能研究院院长刘小磊 、 VP姜小波 正式宣布成立氢能研究院! 当前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逐渐受到了各国的青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力、工业等领域,氢能的应用潜力巨大。 上海有色网以成立氢能研究院为契机,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数据采集、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深厚积累,积极投身氢能产业的发展浪潮中,为氢能研究院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氢能产业的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SMM成立氢能研究院 助力中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10月26日 氢气应用专场-氢能助力交通和工业减碳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中国光储氢市场分析 中东地区氢能与CCUS协同发展机遇 发言嘉宾:SMM咨询顾问-郭一宽、丁若宇 SMM咨询顾问郭一宽、丁若宇分别对中国光储氢市场、中东氢能与CCUS协同发展机遇进行了解读。其中,郭一宽主要对中国光伏发展、光储能氢发展、光储氢未来市场展望等进行了解析;丁若宇分析了中东及北非地区的政策,介绍了中东及北非地区布局氢能优势、目前氢能的工艺技术发展等内容。 SMM咨询顾问-郭一宽 全球未来光伏市场规模预测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251.1GW,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69.9GW,同比增长47.3%。 基于政府的目标,光伏市场在2027年前都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装机需求也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巴西、中东和南非地区掌握着优渥的太阳资源,政策的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转型的推动下,同时南非市场严重缺电的背景下,预计该地区国家新增装机将有大幅增长。 中国光储氢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氢能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化建设,持续激励制氢价格下降,预计2050年制氢价格为1.3元/Nm³,较2022年下降52%;成本结构电费将下降至45%,度电成本将不再成为电解水制氢制约因素。 SMM咨询顾问-丁若宇 中东及北非地区布局氢能优势 (1)土地资源丰富:广阔的沙漠、大量无人居住的土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以发展可再生资源。 (2)可再生资源丰富:强烈日照、风力强劲,可再生资源的电费较低,以沙特为例,其电费仅为$0.0104/kwh。 (3)储存成本较低:具有储存潜力,25Gt的CO 2 。 (4)当地需求高:中东地区用于汽车行业、冶金行业等能源需求高。 (5)靠近亚洲和欧洲主要需要能源市场。 中东地区CCUS的潜在盈利模式:CCUS+碳资产开发或将成为可能 ►“碳抵消”是指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通过碳抵消项目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经过核证后成为碳减排量,可自由交易。控排企业或有志于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企业或组织的碳排放通过购买这些碳减排量来抵消自身碳排放,满足自身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碳抵消产生方式以及机制的管理方法,可将碳抵消机制分为三类: 国际性碳抵消机制:由国际气候条约制约的机制,由国际机构管理,如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等; 独立性碳抵消机制:不受任何国家法规或国际条约约束的机制,由独立第三方组织,通常是非政府组织管理,如黄金标准(GS)、核证碳标准(VCS)、全球碳委员会(GCC)等; 区域地方碳抵消机制:由各自辖区内立法机构管辖,各级政府进行管理的机制,如我国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普惠(PHCER)、FFCER、CQCER等。 》SMM:中国光储氢市场分析 中东地区氢能与CCUS协同发展机遇 发言主题:面向碳中和的吉利氢动力开发 发言嘉宾:浙江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新技术开发部-前瞻技术负责人-马俊杰 碳中和背景 改善环境是全球各国的诉求;各国已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 绿色能源碳排放 交通行业是碳排放的重头;在改善交通行业碳排放方案中,合成燃料是行业共同关注的主要方向之一;在众多的合成燃料方案里,氢的改善效果是最引人注目的。 全球氢能政策趋势 全球主要国家均出台了氢能发展政策,2020年基本确立了氢能的战略地位。 中国也于2022年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了国家发展氢能的决心。 氢内燃机的机遇 国家发展氢的决心给氢内燃机带来了机遇。 2023年8月国家把氢内燃机纳入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为氢内燃机应用出台了基础标准。 》技术分析:氢内燃机成本相比燃料电池有巨大竞争优势 发言主题:中石化氢能战略和实践 发言嘉宾: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荣峻峰 国内新能源年度产值有望从2020年的0.77万亿元成长到2060年的10万亿元水平。终端能源消费中电气化率须从当前27%提升至2030的40%,到2060达到80%。 石油炼化是目前氢气的最大应用,该领域全球每年消耗超过4,000万吨氢,约占总需求的42%。在碳中和的背景下,灰氢存在被绿氢逐渐取代的需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实现“工业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是氢能的“龙脉”。 燃料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专场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实践与技术展望 发言嘉宾: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姜峻岭 2023年1-9月,合计电解槽招标量达到1280MW,超过去年全年项目总和。随着绿氢产能和需求的增加,氢气供应量有望大幅提升,倒逼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进一步加速。 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建成加氢站379座,在营加氢站约200座,累计建成加氢站数量、在营加氢站数量、新建成加氢站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2022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5009辆,同比增长166.3%。2023年1-9月,燃料电池汽车主销城市为上海市、北京市和唐山市,销量分别为977辆、924辆和276辆,目前,燃料电池销量TOP10城市仍以城市群城市为主,同时武汉和成都等非示范城市也在积极发力推广。 发言主题:燃料电池无油涡电空压机的开发与应用 发言嘉宾:势加透博(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陶林 氢能与燃料电池 清洁能源–反应产物仅为水; 来源广泛–生物质能、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电解等; 燃料电池–高效率、低噪声。 进入电堆空气的流量、压力对电堆输出功率有重要影响 •提高进气压力 – 电堆效率提高,电堆输出功增大; •提高进气压力 – 空压机耗功增大。 》燃料电池无油涡电空压机的开发与应用 发言主题:用于碱性水电解制氢的迪诺拉电极 发言嘉宾:迪诺拉电极(苏州)有限公司-氢能业务经理-伍则霖 公司在电极和电池领域拥有100年的经验,在全球拥有大型项目。 公司产品的作用:以更紧凑的装置和更低的氢气成本,实现更高的氢气产量和更低的单位能耗。 发言主题:氢能关键材料标准化探索 发言嘉宾: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通用氢能销售部长-肖鹏永 》氢能关键材料标准化探索 10月25日 氢能政策与实践专场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国内氢能产业链痛点解析 发言嘉宾:SMM氢能研究院-院长-刘小磊 炼化工业锦上添花 吸附提纯技术成熟 我国是炼化大国,炼油、炼焦等产能均居世界第一,为副产制氢上量奠定基础。 工业副产制氢回收炼化过程中的富氢气体,通过变压吸附法(PSA)纯化氢气,该技术成熟,设备国产化程度高,成本低,无直接碳排放。 分技术路线制氢成本回顾及降本突破点 ►化石能源制氢成本基本定型,碳排放成本的上行,及CCUS技术的推广都将使得化石能源制氢(灰氢+蓝氢)成本上行。 ►化工副产制氢成本中等,直接碳排少,短期规模快速扩张,但化工过程本身排碳,成长天花板由化工产品产能限制。 ►绿氢(电解水)路线将是中长期的必然选择: 碱性电解槽规模化效应及PEM电解槽部件国产化替代;绿电价格仍有下降空间;长期国内碳排放费用达发达国家水平。 》SMM:中国特色煤制氢道路成熟 碳排放费用上行加速绿氢渗透 未来可再生氢行业规模如何? 发言主题:煤化工工业副产蓝氢产品到绿氢产品的转型之路 发言嘉宾:旭阳集团氢能研究所-氢能研究所副所长-陈昊 在“双碳” 背景下,氢能作为二次能源,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是实现动力燃料、工业、建筑和储能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之一,也将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汽油、柴油、LNG等能源燃烧系数核算,每公斤氢气折代柴油,能减碳9.38公斤;折代汽油,能减碳9公斤;折代LNG,能减碳6.65公斤。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氢能产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积极有序发展氢能源,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氢能。 氢能发展规划战略定位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绿氨示范项目 | 制氢耦合/集成技术创新示范暨未来氢能供给“局域网” 降低绿氢成本:当前绿氢制备普遍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拟采用电解水耦合氧化技术,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同时,降低绿氢能耗和成本。 降低储运难度:常规氢能储运加用较为困难。拟采用技术集成:绿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液氨/甲烷作为氢能介质与载体,降低储运加用难度。 优秀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在分布式、移动型和微型化应用场景下,解决、缓解常规氢能储运加用等环节难题的一种碳中和型解决方案。 推动商业化:形成可复制的商业化氢能供给模式,推动建设集绿氢制备、耦合和集成技术工艺于一体的样板工程。 》氢能发展背景及产业布局、未来展望 发言主题:中国华能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与示范 发言嘉宾:华能清洁技术研究院-氢能技术部副总工-张畅 “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氢能产业 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能源生产端和消费端助力深度脱碳。 氢能兼具能源属性与工业属性,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已初步掌握产业链的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 产业政策 氢能逐步成为全球新的战略竞争焦点,全球氢能产业政策加速落地。 氢能开发与利用被视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 发达国家积极在氢能产业进行布局,并相继制定了国家氢能发展规划,开始快速实施。 》绿氢市场需求巨大 国内目前需求总量超过2500万吨 氢能制加储运专场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及应用 发言嘉宾:氢枫(中国)-首席技术官-宣锋 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原理 镁基固态储运技术在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颠覆了传统高压气态的储运状态,转为常压状态,排除氢气储存过程中的高压爆炸风险,极大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时,与其他储氢技术相比,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储氢密度高,大幅提升了氢气的储存效率。 镁基固态储氢通过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与氢气的可逆反应实现,正向吸氢,逆向放氢,反应过程简单,无副产物。 创新性镁基固态储运氢解决方案 •凭借业界创新的的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经济、高效且安全的氢气储运解决方索。 •公司创新的镁基固态储氢罐装载公司独特的镁合金材料,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通过加氢和脱氢过程有效地吸收和释放氢气,进而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存储起来,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转移。 •公司创新的镁基固态储氢罐单个容量可达1吨或1.5吨,可根据场景需求组合达到更高的储氢容量,同时,能完美兼容公路、铁路或水路的大容量、高效率、高经济性运输,增强了其实用性和易用性。 》镁基固态储运氢解决方案优点及商业化应用 发言主题:AEM电解水制氢技术 助推行业绿色发展 发言嘉宾:卧龙电气驱动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氢能技术总监-周祖平 绿氢背景和产业现状 1.目前阶段电解水制氢占比仅有1%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氢气产能约4000万吨/年,产量3300万吨,各制氢技术占比分别为:煤制氢63.6%,天然气制氢13.8%,工业副产制氢21.2%,电解水1%(不都是绿电)。目前制氢业每年共排放约3.6亿吨二氧化碳。 2.大力发展零排放的绿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到2060年,我国氢能需求预计达1.3亿吨,其中工业需求占主导地位,占比约60%,交通运输领域将逐年扩大规模达到31%。在制氢端,2060年绿氢能源占比达70%。 3.发展绿氢,障国家能源安全。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氢能可以促进更高份额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有效减少我国对油气的进口依存度。 氢能储能和其他储能特性对比 氢储能的优点:功率范围跨度大,从kW级一直到GW级都可以实现;存储周期长,适合于从小时到数周的存储时间尺度。 》预计2060年我国氢能需求达1.3亿吨 绿氢能源占比为70% 发言主题:第三次氢能浪潮 发言嘉宾:中集集团-总裁战略顾问-郑贤玲 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光装机7.58亿kW,占全部装机量的29.56%。 •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 •2060年碳达峰光伏是现在的70倍,风电是现在的12倍。 •储能有很多种,但氢是唯一可以跨地区长时储能的解决方案。 趋势:氢能应用端与氢能供给端实现对接 2021年全球出货量458MW,2022年开始国内外电解槽订单爆发性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电解槽产量130GW;从2021年马士基宣布甲醇船,到目前全球甲醇船订单超过200艘;燃料电池汽车生态链建设越加成熟,超过7万辆,氢气储运、加氢站标准、及燃料电池核心配套趋于成熟。 》第三次氢能浪潮的运行逻辑 发言主题:西门子能源大型高效PEM电解水系统的优势与power-to-X案例分享 发言嘉宾: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可持续能源事业部市场及销售总监-胡大麟 Silyzer 300 production concept Silyzer 300 产品理念 ►标准制氢厂: •基础设计基于前期工程开发 •整体解决方案 •交钥匙工程 ►电解整机系统: •简化现场安装工作 •标准接口 •标准安装 》西门子能源大型高效PEM制氢系统与power-to-X案例分享 发言主题:电解水制氢设备在制加氢一体站的应用 发言嘉宾:北京氢氢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万良 氢能将是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氢能在能源供给和消费终端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氢能产业链供需交流会 会议签到 》点击查看更多现场花絮
SMM10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CHFC2023(第三届)SMM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年会-燃料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专场 上,势加透博(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陶林介绍了燃料电池无油涡电空压机、燃料电池应用--液滴冲蚀等内容。 氢能与燃料电池 清洁能源–反应产物仅为水; 来源广泛–生物质能、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电解等; 燃料电池–高效率、低噪声。 进入电堆空气的流量、压力对电堆输出功率有重要影响 •提高进气压力 – 电堆效率提高,电堆输出功增大; •提高进气压力 – 空压机耗功增大。 采用膨胀机回收电堆排气能量,大约可使空压机功耗降低20-30%。 功率数据 膨胀机回收功占空压机总功耗约18%-40%(与系统压损有关)。 电堆排气的液态水对膨胀机的影响 涡轮叶轮表面出现明显冲蚀损伤痕迹,伴随叶片变形和重量减轻。 燃料电池膨胀机入口液滴大小和运动速度 燃料电池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液滴的粒径、液滴和气流的速度比变化较小。 冲蚀率变化规律、冲蚀率与冲击速度的关系 冲蚀发生后不久,冲蚀率迅速增大,随后降低至相对稳定的值(即稳态冲蚀率)。 稳态冲蚀率随冲击速度的提高而增大,不同材料的稳态冲蚀率差异较大。 总结 •引入膨胀机回收电堆废气,空压机的功耗降低约18%-40%。 •提出了液滴的冲蚀损伤预测模型,可基于实测冲蚀函数和燃料电池运行周期内的水量进行评估。 •试验的两种材料在液滴冲蚀耐久试验中表现良好,冲蚀后空压机功耗略有上升,上升幅度在预计的衰减范围内。 •低温启动过程,引入吹扫控制策略防止冰粒冲击对膨胀机的损伤。
【工信部:提升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料标准】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消息,2023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指出,我国锂产业发展存在资源供给保障压力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高端电池材料性能有待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序参与海外锂资源开发,避免无序竞争;鼓励企业加大找矿勘查力度,进一步优化盐湖及矿石提锂工艺;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料标准。二是促进上下游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锂资源、锂盐企业于下游电池材料、电池企业建立利益长期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鼓励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合作研发,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三是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提升技术优势;加快开发锂电新材料;加强全固态电解质、锂离子导体复合隔膜等新型电池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引导企业完善新体系电池材料制备技术专利布局,促进我国锂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印度Ola Electric获3.85亿美元融资 用于扩大电动汽车业务和新建锂离子电池工厂】 印度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动两轮车公司Ola Electric当地时间10月26日宣布完成320亿印度卢比(约合3.85亿美元)融资。股权融资来自淡马锡牵头的投资者,债务融资则由印度国家银行提供。Ola Electric表示,资金将用于在泰米尔纳德邦建立公司首座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以及扩大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计划在推出电动摩托车后再推出电动汽车。 【澳大利亚总理:有意在关键矿物供应领域与美国合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周三称,澳大利亚有意在关键矿物和稀土供应及投资领域与美国发展合作。他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称:“澳大利亚关键矿物储量丰富,能保障我们国家未来百年的发展。我们希望美国市场、投资者与技术参与它们的开采。”阿尔马尼斯指出,澳大利亚拥有大量锂、钴、铜、钒和稀土的可采资源。 【天齐锂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0.89%】 天齐锂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76亿元,同比下降17.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下降70.89%。本报告期公司锂化合物产品销量和主要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 【车市“金九银十”即将兑现 全年表现有望超预期】 车市“金九银十”胜利在望。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前三周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增长19%,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今年汽车行业全年稳增长目标有望超预期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期今年车市“金九银十”效应将有充分的体现,并且全年汽车行业整体产销表现有望超出预期。“根据现有数据,基本可以确定今年车市表现将略超全年产销目标,出口市场的表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崔东树说。 【福特汽车高管: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增长 但增速较慢】 福特汽车高管表示,公司将继续盈利,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要在整个公司找到效率;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增长,但增速较慢;他们正在研究电动汽车产能的步伐;正在努力在价格、利润和电动汽车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目前电动汽车价格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 相关阅读: 澳大利亚锂矿商Azure同意智利SQM提出的10亿美元收购要约 【SMM分析】产能过剩需求不振 负极生产存减量预期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进口环比增加 出口价格仍在下滑 【SMM分析】9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环增57% 【SMM分析】Stellantis与Orano签署谅解备忘录 合作布局欧美地区锂电回收 【SMM分析】充电宝市场逆势增长 或给锰酸锂一丝转机 【SMM分析】瑞典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可高效回收锂电池金属 草酸提取减少金属损失 一则消息刺激钴价两日涨1.35万! 基本面是否支撑钴价持续坚挺?【SMM分析】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进口环比增加 出口价格仍在下滑 【SMM分析】中国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对全球企业影响最新解读 【SMM分析】尘埃落定?M+1? 四季度锂矿定价... 【SMM分析】Megapacks推动特斯拉储能利润率上升 【SMM分析】又一知名矿企官宣2万吨碳酸锂项目 【SMM分析】9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量环比增加28% 浙江仍为主要进口地 【SMM分析】9月中国钴矿进口量环比减少95% 【SMM分析】9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暴增 出口亦呈增加趋势 【SMM分析】三元材料9月进口环比大增124% 出口数据仍在下滑 【SMM分析】9月氢氧化锂出口量环比下滑2% 同比增43% 【SMM分析】9月碳酸锂进口量环比增加 进口价格环降 【SMM分析】9月锂辉石精矿进口大幅增加 后续定价仍在进行中 【SMM分析】ACE 与 NREL 携手解决废弃锂离子电池回收难题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周内行情回顾
动力电池行业竞争趋烈是不争的事实,但行业整体仍处成长区间。在可比同行公司三季度国内装车量、毛利率均有所修复的同时,欣旺达(300207.SZ)却未能跟上步伐。 欣旺达10月27日晚间披露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3.19亿元,同比下降6.19%;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16.89%(注:数据均为调整后)。 其中,公司Q3实现营收120.83亿元,同比下降18.72%;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5.74%。若以Q2实现归母净利润6.03亿元计算,公司Q3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超39%。 值得注意的是,欣旺达在Q3获得超1.25亿元的非经损益,占前三季度净利润的超64%,若以扣非净利润来比较,Q3的业绩表现则相对更不乐观。 欣旺达主要业务为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以2023年半年报为参考,其占公司的总营收分别为60%、23%及2%(另有其他业务约占15%)。 综合欣旺达前期表述显示,从消费电子市场来看,受到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消费市场上半年出货量有所下降。今年三季度以来,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需求有所恢复,产能利用率较高。 若消费电子市场如期恢复,则Q3业绩环比下滑的原因,或出在动力电池板块。若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来参考,欣旺达今年二、三季度的装车量分别为2.34GWh、2.1GWh,公司三季度装车量环比下降10%。 回顾三季度电池行业的销售情况,三季度基本环比持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销量为65.0GWh,环比增长13.3%;9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销量为71.6GWh,环比增长10.1%(7月份未统计销量情况,若参考产量,则同样环比增长)。 参考已披露三季报的同行可比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两者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业绩表现上,其中亿纬锂能Q3净利环比增长26%。 即使宁德时代确实遭遇上市以来首次Q3净利环比下降,但由于宁德时代Q3在动力电池端对车企客户有一些返利安排,且公司颇为激进的计提摊销策略,资本市场普遍认为其实际财务情况要更为健康。 而具体至毛利率方面,数据显示,欣旺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Q3的销售毛利率分别是14.36%、22.42%及18.34%。除了欣旺达Q3销售毛利率环比下降0.8pct之外,其他电池厂均环比不同程度有所修复。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亿纬锂能的毛利率得以修复,主要是储能板块的利润在明显增加。另有从资本市场处获悉的纪要显示,公司动力电池方面也有好的贡献,小圆柱电池三季度开始恢复正常出货,毛利得以修复。 不少声音提及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话题,并认为明年行业会有更大的波动。欣旺达近期拟分拆欣旺达动力上市,或正希望通过上市融资增强资金实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但从最新关于欣旺达动力的财报显示,该业务尚未实现盈利。
六氟磷酸锂价格同比大幅回调,去年“亮眼”的业绩难再是行业共性。但或受益于多氟多(002407.SZ)三季度出货量提升,在三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环比基本持平下,公司Q3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 多氟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Q3营业收入35.21亿元,同比增长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40.49%;环比增长22.60%。或主要受主营业务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影响,从Q3同比业绩来看,多氟多增收不增利。 但在三季度六氟价格环比几乎持平下,多氟多Q3净利润环比实现增长,兑现公司此前Q3销量环比增长的预期。据隆众资讯数据,今年二季度六氟磷酸锂均价为12.39万元/吨,三季度均价环增2%至12.64万元/吨,去年同期价格则在26万元/吨左右。 正如此前多氟多判断,碳酸锂价格下半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三、四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行压力比较大,但公司或得益于出货量的提升。多氟多前期表示,预计三、四季度各有1.2-1.3万吨之间的出货量,上半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则在1.6-1.7万吨之间。 在新建产能上,多氟多则放缓了脚步。多氟多财报显示,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7.96%,主要系报告期在建项目投资进度放缓所致。 多氟多在8月31日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透露,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市场需求比之前预期稍弱,因此公司整个投产节奏以及新建产能节奏较原计划有所放缓。下半年公司会持续进行新产能建设,预计会在明年6月份逐步释放新增产能。 截至2022年底,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达5.5万吨,规划今年新增产能4万吨。财联社记者获悉,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建项目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全部投产,年产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项目已完成1万吨。 据悉,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锂电池制造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年报来看,新材料营收占比为61.92%,据公司此前披露,新材料中六氟磷酸锂及其它新型锂盐营收占比70%左右,电子化学品营收占比30%左右。 对于六氟磷酸锂后市预测,隆众资讯最新分析,综合来看,短期内市场看空情绪较浓,市场价格或延续下跌趋势。其中需求端上,四季度终端有清理库存预期,整体需求偏弱,下游开工一般,延续刚需交投,需求支撑有限;供应端上,近期氟磷酸锂市场价格窄幅下调,业者多持谨慎心态,企业备货积极性不高,维持长协订单出货,行业整体开工维持低位,疲软氛围难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