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92

  • 统计局:中国12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4.3% 氧化铝产量同比增10.1%

    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24.2万吨,同比增加4.3%;全年精炼铜(电解铜)累计产量为1364.4万吨,同比增长4.1%。 中国12月氧化铝产量为750.8万吨,同比增长10.1%,全年氧化铝产量累计为8552.2万吨,同比增长3.9%。 金属产量数据如下 :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919万吨 同比增长4.3%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12月原铝(电解铝)产量为377万吨,同比增长4.2%。2024年原铝产量为4401万吨,同比增长4.6%。 数据亦显示,2024年12月,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690万吨,同比增长3.2%。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919万吨,同比增长4.3%。

  • 陕西有色:扬帆新航程 铸就“有色”辉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2024年,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有色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精准规划顶层战略,以创新驱动、前瞻布局促跨越发展,全力推动改革与高质量转型。 顶层规划: 确立转型目标 引领发展航向 陕西有色集团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明确主业定位。陕西有色集团坚持“首谋战新、先行防险、挺立技术、强优证券、融链生态”行动方针,确立了“材装并进、高端绿色”主业定位,构建了“传统产业并行升级、战新产业并行壮大、未来产业并行布局”发展框架,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培育新兴产业。陕西有色集团遵循“现代高端、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循环利用、数字智能”原则,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产业,选定铝镁轻质合金材料、钛合金、钼合金、钨合金为核心,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围绕五大战略方向,以“千百十一”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即千亿产值新增、百项“国之重器”突破、十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一流企业创建,打造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持续积蓄发展势能。 三是构建产业链群。陕西有色集团围绕新产业制造、提质增效、产品创新、成本优化、矿产收购存储及市场拓展“六大核心方向”,通过五级延链建群与五式产品创新集群策略,加速构建未来产业链与生态圈,引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2024年,陕西有色集团规划固定资产投资165项,总投资378亿元。其中,战新项目25项,投资额180亿元,占比高于传统产业升级项目;战新项目数量占谋划可研储备项目总量的69%,投资额占科研储备项目总投资的79%。 战略实施: “六大工程”并进 铸就发展基石 陕西有色集团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实施“六大工程”,拓宽国际合作,加速数智转型,强化人才战略,创新管理体系,丰富企业文化,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产业升级工程:锻造有色新引擎。 陕西有色集团聚焦“生存与发展”主题,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使命和“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核心任务,重点解决产业结构初级低端、经营结构造血不足、市场结构传统散弱、竞争结构滞步危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通过“升级迭代 换道造血”的路径,加速传统产业转型,让传统产业重焕生机。2024年,陕西有色集团新增高新产业制造加工类项目29项,总投资157.88亿元;新增产业制造加工类项目24项,总投资127.85亿元。 二是开放合作工程:扬帆出海拓新天。 在国际化战略驱动下,陕西有色集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携手国际知名企业,共同开发海外市场,整合全球资源。目前,陕西有色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启动了金矿勘查项目,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中亚代表处和矿产开发公司,对境外16个矿业权进行实地考察,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为未来产业国际化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数字绿色工程:智慧引领新未来。 陕西有色集团加速推进智慧矿山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物联网技术和设备,实现矿山开采的智能化升级。2024年,陕西有色集团成功实施了“绿色矿山”项目,有效降低了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启动了“智慧采矿平台”项目,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开采流程。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促进了陕西有色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人才强企工程:汇聚人才谱新篇。 陕西有色集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科研资源,成立秦创原联合创新中心,加速成果转化,推进高端新材料产业化和装备国产化;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聚焦碳硅产业等,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攻克技术难关。目前,陕西有色集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累计授权专利近千件,制订标准数百项。2024年9月,陕西有色集团召开第三届科技大会,重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者,总奖励金额2100万元,激励全员投身科技创新,推动陕西有色集团高质量发展。 五是管理创新工程:重塑管理新生态。 陕西有色集团紧扣“产业转型与管理提升”两大核心任务,聚焦主业,实施重组整合与剥离非主业,推动产业迈向规模化、高端化,加速金属精工、铅锌采选板块证券化;盘活5宗闲置土地资产,引入“新技术、新赛道”,确保企业稳健发展。在管理上,陕西有色集团加快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实施“八式”管理改进,涵盖安全环保、生产经营等多个方面;建立“月调度”常态化管理和重点任务“清单化”机制,推行“五个一”专项激励,激发内部活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是文化建设工程:凝聚力量展新姿。 陕西有色集团秉承“合规 创新”核心理念,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品牌塑造,通过参加国际工业博览会、行业高端论坛,展示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综合实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法治思维,以创新思维解决管理难题,如推行“合规管理年”活动,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传统管理难题,展现陕西有色集团的改革精神和创造力,凝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高质高效: 精准闭环管理 共绘发展蓝图 陕西有色集团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转型升级战略的有效落地。 组织是力量保障,高效组织管理。陕西有色集团建立健全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转型升级的组织保障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得到精准执行。 获取政策保障,高效制度执行。陕西有色集团积极与政府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政策,引导各级单位和员工积极参与改革与发展,形成全员参与、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融通是资金保障,高效投入机制。陕西有色集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引入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方式,为改革与发展项目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撑;加强资金监管,提升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筑牢安全保障,高效风险管控。陕西有色集团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对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有效防控,确保企业稳健前行。 优化机制保障,高效绩效考评。陕西有色集团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通过设立监督小组、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单位和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督促整改和问责处理,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有色集团将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的全面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构建有色金属工业现代产业体系。

  • 艾芬豪公布2025年生产指引 卡莫阿–卡库拉2024年再创纪录产43.7万吨铜

    据艾芬豪矿业消息:南非约翰内斯堡 — 艾芬豪矿业执行联席董事长罗伯特·弗里兰德 (Robert Friedland) 、联席董事长郝维宝 (Weibao Hao) 与总裁玛娜·克洛特 (Marna Cloete)1 月9日宣布, 公司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 (以下简称“刚果(金)”) 的卡莫阿–卡库拉 (Kamoa-Kakula) 铜矿项目及同样位于刚果(金)的基普什 (Kipushi) 超高品位锌矿项目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生产业绩,并公布卡莫阿–卡库拉及基普什2025年生产指导目标,以及2025年集团资本性开支的指导目标更新版。 卡莫阿–卡库拉2024年再创纪录共生产43.7万吨铜,同比增长12% 卡莫阿–卡库拉 III 期选厂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产量爬坡,2024年全年总产量达43.7万吨铜,创下全新纪录,同比增长12%。 2024年第四季度破纪录生产精矿含铜13.4万吨,比第三季度高出15%。第四季度期间,I 期和 II 期选厂表现强劲,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品位和回收率均有所提高,且 III 期选厂已实现并不时超过设计产能。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于12月份产铜4.7万吨,创下全新月度生产纪录。III 期选厂的年化处理能力达到570万吨/年,比设计产能高出13%,平均回收率 86.6%,达到设计指标。 卡莫阿–卡库拉地表已堆存约419万吨高品位和中品位矿石,平均铜品位约3.18%。截至2024年12月底,地表矿堆中含铜13.3万吨。 截至2024年底,约有3万吨铜库存待售,第三季度末则有1.6万吨铜库存待售,正在卢阿拉巴铜冶炼厂加工后出售,预计库存量于2025年第一季度将会减少。 火灾导致卡莫阿–卡库拉矿山现场部分备用电力系统损坏,目前正加快修复 2025年1月2日,卡库拉矿山附近的发电机组起火。卡莫阿–卡库拉应急小组迅速控制火势并将其扑灭,幸运的是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其它基础设施受损,对矿山运营也没有造成影响。 火灾发生之前,现场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约190兆瓦,作为国家电网和进口水电的补充电力。第四季度新增48 兆瓦柴发供电能力。 火灾导致卡莫阿–卡库拉矿山现场 36 兆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受损。初步估计,其中的34兆瓦机组可以修复,大约3至6个月后才能恢复运营。公司将根据现有保单提出偿付。预计未来数周内可完成全面的评估。 卡莫阿–卡库拉的工程团队正全面调查起火原因,以评估是否需要对发电机组增加额外预防措施,同时加强监控,包括在每个柴油发电分厂增设消防力量。 矿山现场仍可使用的备用电力约160兆瓦,向卡库拉和卡莫阿矿山现场供电。目前,卡莫阿–卡库拉使用来自国家电网及南部非洲进口的90兆瓦水电。卡莫阿–卡库拉的管理层正进行讨论,尽快增加境内和进口水电。即使在电网供电完全中断的极端情况下,矿山现场的备用供电系统仍能满足当前卡莫阿–卡库拉 I 期、 II 期和 III 期运营所需的电力需求,但不包括冶炼厂。 I 期、 II 期和 III 期选厂以及冶炼厂全面运行所需的总电力需求约240兆瓦。卡莫阿–卡库拉的冶炼厂运营团队正考虑将矿山现场铜冶炼厂推迟3个月点火烘炉,以全力修复受损的发电机组,以及增加境内或进口的水电供应。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将开展英加二期水电站5号涡轮机组 (178兆瓦) 的试车工作。卡莫阿–卡库拉将于第二季度先从电网增容70兆瓦水电,到电网升级改造完成后将逐渐增容至178兆瓦。 艾芬豪矿业正研究从安哥拉进口水电的方案 2024年7月4日,瑞士日内瓦托克集团及安哥拉罗安达ProMarks公司与安哥拉政府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就建设2,000兆瓦的高压电力“洲际输电项目” (高压直流输电线) 开展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研究;计划向刚果(金)铜矿带和赞比亚出口环保水电。通过该项目,安哥拉北部水电站生产的电力将可连接南部非洲电力联盟。ProMarks 和托克集团将成立合资企业,负责开发、融资、建设和运营 “洲际输电项目”,并计划通过股权资本和第三方债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投资。最终投资决策落实后,项目规划、审批和建设为期约四年。 基普什于投产第一年共生产5万吨锌,产量爬坡接近设计指标,于12 月份创下1.5万吨锌的月度生产纪录 基普什选厂于2024年共处理22.8万吨矿石,平均入选锌品位29%,生产精矿含锌5万吨,锌品位约50%。 第三季度的产量爬坡进度比预期缓慢,基普什选厂在第四季度奋起直追,创下多项处理纪录。第四季度共处理13.5万吨矿石,平均入选品位28%,破纪录生产3.2万吨锌,其中包括12月份破纪录生产1.5万吨锌,相当于年化17.5万吨锌的产能。 选厂于2024年12月31日创下单日累计产锌750吨的新纪录,超过设计产能。选厂于同日处理 2,200吨矿石,达到设计指标。预计基普什选厂将于第一季度持续实现设计指标。 截至12月底,基普什地表已堆存约34.4万吨高品位和中品位矿石,平均锌品位约23%,地表堆场矿石中含锌8万吨。 2025年生产指导目标 艾芬豪矿业2025年生产指导目标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假设和估算为基础,指导目标涉及对已知和未知风险、不确定性和其它因素的估计,可能与实际业绩出现重大差异。 赞比亚和莫桑比克最近几个月出现旱灾,对水力发电造成影响,卡莫阿–卡库拉进口的水电因而减少。虽然雨季已至,但赞比亚和莫桑比克的水电库将恢复到什么程度仍然是未知之数。鉴于这种不确定性,公司将于第二季度雨季结束时对2025 年的生产指导目标再作评估。 卡莫阿–卡库拉正进行发电和电网升级改造计划,同时实施优化方案将 I 期和 II 期选厂的回收率提高 (“项目95计划” )以及增加 III 期选厂的产能,旨在于2026年达到约60万吨/年的铜产量。 基普什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产量爬坡和扩产方案,旨在于2026年达到25万吨/年的锌产量。 艾芬豪矿业将在公司的2024年全年财报中提供 2025年的每磅计价铜及计价锌C1现金成本的指导目标。预计普拉特瑞夫 (Platreef) 项目在2025 年下半年实现产量爬坡后将提供生产及C1现金成本的指导目标。 艾芬豪矿业提供2025年资本性开支的指导目标更新版 公司资本性开支的指导目标更新版摘要如下﹕ 这些指导目标范围反映了卡莫阿–卡库拉 III 期扩建的时间点和普拉特瑞夫 II 期的资本在2024年至2025年两个历年期间存在的不确定性。2024年的指导目标保持不变,维持于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数值;其后预计到卡莫阿–卡库拉的资本性开支将处于2024年指导目标范围的上限,维持性资本将超过指导目标范围,而普拉特瑞夫的资本性开支将接近指导目标范围的下限。 卡莫阿–卡库拉 III 期选厂已于2024年5月26日竣工,预计冶炼厂项目也快将完工。 预计卡莫阿–卡库拉 I 期、II 期和 III 期运营将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加上合资企业的融资贷款,以当前铜价计算,将足以继续支撑项目的资本性开支。 普拉特瑞夫 I 期选厂如期于2024年7月竣工,带料试车和产能爬坡将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进行。普拉特瑞夫2024年的指导目标 (见上表) 保持不变,2025年的指导目标只是临时性,将在2025 年第一季度可行性研究完成后进行更新。预计 2025年的资本性开支将保持在指导目标范围之内 (见上表)。 基普什选厂已施工完成,并已实现产量爬坡达到设计产量。基普什2025年资本性开支的指导目标增加了2,000万美元,将用于选厂的扩产方案,预计从2025年第三季度起将处理能力提升约20%,以及增容矿山现场的备用电能。 艾芬豪矿业将在公司的2024年全年财报中提供 2026 年资本性开支的指导目标。 卡莫阿–卡库拉就矿山现场冶炼厂生产的阳极铜签署包销及预付款协议 中信金属有限公司及紫金矿业的子公司金山国际矿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金山”) 已与卡莫阿铜业签署包销合同,共承揽冶炼厂80%阳极铜产量的包销。包销合同为期三年,按公平竞争条款议定。冶炼厂实现爬坡达产后,预计年产50万吨 99.7%的阳极铜。包销合同包括标准的国际商业条款,以及基于年度行业基准的铜产品精炼费。 中信金属和金山将以FCA矿山交货 (货交承运人) 方式购买卡莫阿–卡库拉矿山的阳极铜。中信金属将委托艾芬豪旗下子公司(Ivanhoe Trading),承担阳极铜的内陆运输到非洲的装货港口。 此外,中信金属和金山已根据包销合同各提供2.5亿美元,共5亿美元的预付款,款项已全额收取,利息为SOFR +3.75%。 同时,卡莫阿铜业正在开展冶炼厂剩余 20% 产量的第三份包销合同的详细商谈,将于未来数周内完成谈判。 继2023年1月30日发布的综合开发方案之后,卡莫阿的工程团队正在编制2025年综合开发方案的更新版 (以下简称 “2025 IDP”),预计将于2025 年第二季度发表。2025 IDP将包括各项举措,旨在提升 I 期、II 期和 III 期选厂的处理回收率和产能,以及推进 IV 期扩建计划。 卡莫阿工程团队旨在通过“项目95计划”等举措,将 I 期和 II 期选厂以及 III 期选厂的回收率从87%和86%分别提升至95%和92%,并计划将I 期、II 期和III 期选厂的综合处理能力从当前1,420 万吨/年提升20%至1,700 万吨/年。 IV 期扩建计划包括将毗邻 III 期的磨矿和浮选设施处理能力翻倍。与 I 期当时进行 II 期扩建的情况相同,III 期前端流程的破碎车间已经预留足够冗余以配合 IV 期扩建的需求。 卡莫阿–卡库拉的新采区将实现产量爬坡,向IV 期选厂供矿,有关时间点将纳入2025 IDP的研究范围内。 普拉特瑞夫 II 期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报告更新版及 III 期初步经济评价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预计普拉特瑞夫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贵金属和基本金属生产商之一 艾芬豪的工程师于2023年已就普拉特瑞夫项目分期扩建计划完成了内部优化研究方案。在直径10米、提升能力800万吨/年的2号竖井投产之前,依靠提升能力100万吨/年的1号竖井支持地下开拓和采矿作业。研究显示,加快 II 期投产将为项目创造巨大的价值。 优化研究方案完成后,公司委托南非约翰内斯堡的 DRA Global 负责更新普拉特瑞夫 2022年可行性研究,涵盖优化方案和加快 II 期扩建的计划。研究工作即将完成,预计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发布报告。 艾芬豪正同步进行 II 期可行性研究更新版和 III 期扩建将项目综合处理产能提升至约1,000万吨/年的初步经济评价。III 期扩建将在 I 期和 II 期选厂附近建设两座330万吨/年的新选厂。预计 III 期扩建将使普拉特瑞夫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且成本最低的铂族金属、镍、铜和金生产商之一。III 期扩建完成后的综合处理产能高达1,000万吨/年,相比 I 期高出12.5倍,相比优化后的 II 期扩建高出2.5倍。III 期初步经济评价结果和 II 期可行性研究更新版将会同时发布。 艾芬豪矿业成功完成经洛比托走廊出口试运 2024年2月,卡莫阿铜业与洛大国际 (Lobito Atlantic Railway) 签署了保留承运协议的条款协议,约定了从洛比托大西洋铁路走廊出口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矿产品。2024年经洛比托走廊出口首批1万吨铜精矿完成试运后,条款协议约定卡莫阿–卡库拉从2025 年起至少五年,从洛比托走廊每年出口不少于12万吨及不超过24万吨精矿。2023年8月16日公布首批精矿试运,期后于2024 年4月30日追加至2万吨。 洛大国际是由全球领先的新加坡大宗商品贸易集团托克公司 (Trafigura Pte Ltd.)、葡萄牙建筑和基础设施管理公司 Mota-Engil 以及比利时Vecturis SA 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拥有洛比托走廊铁路服务和物流项目为期30年的特许经营权。洛大国际已承诺在安哥拉投资4.55亿美元,在刚果(金)投资多达1亿美元的资金,以改善洛比托走廊的铁路基础设施、承运能力和安全标准以及机车。 2024年12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向洛比托大西洋铁路注入5.6亿美元的额外资金,美国的总投资额达40亿美元以上,加上与七国集团合作伙伴和区域性开发银行的合作,洛比托走廊的国际投资额已超过60亿美元。白宫新闻稿详文﹕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4/12/03/fact-sheet-partnership-for-global-infrastructure-and-investment-in-the-lobito-trans-africa-corridor/ 洛大国际计划将年化承运能力从2025年的16万吨/年提高到2030年的200万吨/年,相当于每天行使六轮满载矿产品的列车。2024年至今试运期间,从卢韦齐到洛比托的平均行使时间为6至8 天,而卡车从陆路运输到南非德班则需要20至25 天。随着承运能力逐步提高,预计行使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洛大国际旨在将西行路程缩短至3.5 至4天。 此外,托克集团估计,从科卢韦齐经铁路行使 1,716公里到安哥拉洛比托港口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比卡车行使3,000公里到德班港的排放量显着减少。初步计量表示,运送每吨铜到港口的柴油消耗量(包括航运) 已从37.50公升(从科卢韦齐到德班) 下降到12.46公升(从科卢韦齐到洛比托),排放量减少了66%,相当于运送每吨铜的碳排放量下降至少75 公斤(未计卡车空转时间)。 关于艾芬豪矿业 艾芬豪矿业是一家加拿大的矿业公司,正在推进旗下位于南部非洲的三大旗舰项目:位于刚果(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扩产建设项目、位于南非的普拉特瑞夫 (Platreef) 顶级钯–镍–铂–铑–铜–金矿的建设项目;以及同样位于刚果(金)、久负盛名的基普什 (Kipushi) 超高品位锌–铜–锗–银矿的复产建设项目。 同时,艾芬豪矿业正在刚果(金)境内、毗邻卡莫阿–卡库拉铜矿项目的西部前沿 (Western Foreland) 探矿权内寻找新的铜矿资源。西部前沿探矿权由艾芬豪矿业持有60-100%权益,勘查前景可观的范围占地1,808平方公里。艾芬豪正寻找新的沉积铜矿资源,并计划扩大和圈定公司下一大型开发项目Makoko, Kiala及Kitoko高品位铜矿资源范围。

  • 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 正火热招商中!

    在全球有色金属与冶金工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江西作为有色金属资源大省和冶金工业强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实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蓬勃发展的创新活力,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如今,将于2025年3月28至30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正火热招商中!这场盛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目光,众多知名企业陆续报名参展,共同绘就产业发展的壮丽画卷。 江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多样,铜、钨、稀土等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历经多年发展,江西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已形成了从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到新材料研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次展览会正是立足江西产业优势,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的交流合作平台,汇聚全球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精英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随着招商工作的稳步推进,展览会已吸引了如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报名参展。这些企业涵盖了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贸易,冶金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研发等各个领域,他们将在展览会上全方位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例如,在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方面,参展企业将展示高效、清洁、智能化的冶炼新工艺,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在新材料研发应用领域,各类高性能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将精彩亮相,这些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冶金装备制造企业则将推出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的先进生产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次展览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的绝佳舞台,更为广大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创造了深入交流合作的宝贵机遇。展会期间,将举办多场高规格的论坛、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围绕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前沿发展趋势、市场动态等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参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进步。同时,展会还将组织丰富多样的商务洽谈活动,为参展企业与采购商、经销商搭建精准对接的桥梁,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25 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的举办,恰逢其时,又意义深远。它将进一步提升江西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为全球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的交流合作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目前,展览会招商工作仍在火热进行中,我们诚挚欢迎更多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加入这场盛会,携手共进,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产业热土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联系人:宋佳 150-9306-7551(微信同步)138-3921-4033(微信同步)

  • 全面掀起“大干60天”热潮 中国五矿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咬住目标不放松,确保年度任务圆满收官。坚持实干、干实作风,压茬推进、狠抓落实。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激发争先创优活力……”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上下以“弓满弦张、争分夺秒”的精神状态加压奋进,掀起“大干60天,冲刺全年旺”活动热潮,各级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亮点纷呈、金属矿业增储上产、重大项目建成落地,坚决扛起“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五矿勘查科研团队在前期成功开发出99.99996%超高纯石墨产品的基础上,攻克“长循环低成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等6套关键技术,建成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其中,“天然石墨高效球化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科研成果经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恩菲自主研发建成世界首条炭热还原烟气中二氧化硫制硫磺技术中试线,硫磺产量达到吨级,所产硫磺纯度达99.96%,品质达工业硫磺优等品标准,为有色、钢铁冶金过程副产含二氧化硫烟气处置提供了创新方法,进一步拓展至电力、建材等行业,为脱硫石膏大宗固废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12月12日,由中冶武勘投资建设的岩洞氢储能系统在湖北大冶开工。该系统不仅解决了规模化储氢难题,还能灵活适配工业用氢、交通能源、分布式供能等多种应用场景,为氢能产业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评价该项目实现了3个“全球领先”,即水平隧洞式岩洞储氢全球首例、单库储氢规模(5万标立方米)全球领先、洞室储氢全产业链集成全球领先。 由中冶京诚自主设计供货的周口钢铁5600毫米宽厚板粗轧机一次性热试成功。该套轧机各项技术参数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宽度超过5500毫米的轧机,打破了5000毫米级轧机设计被国外供货商垄断的局面。 金属矿业增储上产 11月26日,湖南有色黄沙坪矿业边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在湖南郴州开工,其中,新增投资8.9亿元,设计产能150万吨/年。长沙矿冶院、长沙矿山院、中国二十二冶、中国华冶共同参与项目选矿、竖井工程标段建设。该项目通过新建“两井、一道、一选厂”,有效解决资源接续问题,极大优化井下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机械化、智能化和本质安全水平。 湖南有色铜业公司持续挖潜增效,在延链、补链、升链、建链上下功夫,电解挖潜改造提升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比计划工期提前了63天。11月份,该公司实现阴极铜增产3308吨,质量全部达到A级铜标准。12月份,该公司与中国五矿所属锡矿山、远景钨业等共同入选2024年首批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五矿发展托管的五矿曹妃甸全力推进港口集约型绿色炉料基地建设,研发推出基于智能算法的混匀配料优化系统,推动企业精混产量逆势同比增长37%,再创历史新高;经过技术攻坚,推动“五矿标准粉”精矿回收率、精粉铁品位等核心质量指标达到同区域内行业领先水平;深化期现结合,在大连商品交易所I2501期货合约上顺利完成1万干吨“五矿标准粉”标准仓单期转现业务,成为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转现平台完成的首笔国产混矿标准仓单期转现业务。 中钨高新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管理提质,柿竹园公司万吨技改尾矿库项目于11月27日动工启动;香炉山钨业新增钨资源开发选矿厂建设项目总图爆破开工,新建一座产量2000吨/天的选矿厂,投资总额3.9亿元,达产后,各项工艺技术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金洲公司研发团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DIMS和齿科工具等新产品迭代升级,助力企业竞争力再提升。 五矿勘查连续在南岭地区老矿山边深部取得找矿突破,累计获取铅锌、金、银、钨、萤石、铜等资源,达到中大型规模。 重大项目建成落地 五矿矿业所属辽宁陈台沟铁矿项目建设取得超阶段目标进展,作为国内首批“铁资源开发计划”和首个超深井、超大规模开采“双超”铁矿山,该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高地温、长距离独头掘进距离长、大硐室施工温度高通风困难、冬季防冻等难点,为关键线路施工提供保障,建设工程量已超额完成计划。 五矿勘查石墨产业项目克服高寒地区低温天气,奋力推进生产建设,现已建成全球较大的绿色、低碳、智能石墨矿山,国内领先的选矿、球形、高纯石墨项目正在全力推进生产线试生产,各生产线开足马力冲刺全年任务目标。 锂项目技改三期是五矿盐湖将碳酸锂的生产方式从老卤转为原卤,最终形成15000吨/年碳酸锂产能,推动企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11月份以来,该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拉满建设进度条,目前,该项目车间的基础、钢构、彩板已全部完成。 11月5日,由上海宝冶承建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一标段)全面封顶。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级文化场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41760.1平方米,分为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两部分。该项目对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极高,建设各方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了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双控。 11月25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广西融从高速项目龙被底大桥全幅贯通,标志着项目38座桥梁全部贯通。该项目位于广西西北部,路线全长56公里,共设桥梁38座,隧道11座。该项目建成后,融从高速将成为贵州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至广东省最便捷的省际通道,也是贵州省经融水苗族自治县连接柳州市至北海市的出海通道。 11月20日,中冶长天首个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项目——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新2号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项目顺利投产,创目前国内外同级别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最短耗时纪录。该项目是北营炼铁总厂为响应国家超低排放号召,在新2号高炉炉顶采用双级引射系统,以实现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的目标,助力北营炼铁总厂节能环保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 四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分行业构建支撑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二是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三是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原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应急管理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有关行业协会、中央企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等要求,以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年12月13日 (此件有删减) 点击查看通知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做好《行动方案》贯彻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行动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行动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高度重视原材料工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近年来,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绿色智能转型进程加快,结构布局持续优化,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迈入了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推进新型工业化目标任务,原材料工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绿色化转型面临较大压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还不深入,优化升级任务仍然较为艰巨。 标准在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行动方案》,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切入口和发力点,发挥标准“指挥棒”作用,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坚实支撑。 二、《行动方案》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行动方案》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原材料工业决策部署,以标准“快、优、强”为导向,明确了原材料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一是坚持政策协同,强化标准引领。聚焦落实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碳达峰实施方案、数字化转型方案等,推动标准与战略、规划、政策同部署同落实,将标准化工作与行业管理紧密协同,从标准支撑向标准引领转变。二是服务转型需求,提升标准供给质量。以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新材料产业壮大为重点,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围绕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加快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提升保底线能力。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标准实施效能。建立健全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缺标补标、低标提标、优标转标、有标贯标”的工作体系,加强贯标推广和实施效果评估,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全过程落实相关标准要求。 三、《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分行业构建支撑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二是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三是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四、《行动方案》围绕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如何部署标准化工作? 一是围绕高端化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强化上下游协同,制定一批通用性强的先进基础材料标准,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转化成关键战略材料标准,聚焦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研制。实施“新材料标准创新工程”,到2027年发布并实施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标准。 二是围绕智能化发展,《行动方案》立足原材料行业流程工艺特点,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数据安全和装备智能化发展需要,部署数字技术与原材料工业深度融合相关标准制修订任务。实施“数字化标准提升工程”,到2027年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标准。 三是围绕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低碳技术,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绿电—绿氢—石化耦合等技术标准研制;聚焦碳减排工作,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等标准研制;聚焦绿色制造,开展绿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产品标准及绿色园区、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研制。实施“绿色化标准升级工程”,到2027年发布并实施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 五、《行动方案》落地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行动方案》提出三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上下游衔接和工作协同,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协作体系,研究建立新材料标准化统筹机制,及时解决标准制修订和实施中的问题。行业、地方、企业要加强协作,合力推进任务实施落地。二是加大资源投入。推动科研和产业化专项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质量安全等领域标准研究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鼓励重点企业提高标准化相关经费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标准化领域汇聚。三是强化人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标准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完善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原材料领域标准化高端人才。支持企业将标准化人才纳入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范围。建立标准化工作专家库。

  • ING:看空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 但黄金将一枝独秀

    文华财经据外电12月12日消息,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在其2025年大宗商品展望中表示,明年全球局势可能给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压力,而黄金前景依然光明。 该集团表示,美国新任总统的关税计划可能会扰乱包括石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市场。 该行分析师Warren Patterson和Ewa Manthey在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大部分局势复杂地区的大宗商品产量将下降,供需平衡则会相对较好。” 报告指出,虽然新任总统不太可能对美国的石油生产产生太大影响,但原油将受到非欧佩克国家供应强劲增长的压力,ING预计,布伦特原油明年将从目前的每桶74美元左右滑落至平均每桶71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新建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工厂可能会提振国内需求,同时使欧洲更容易抵消俄罗斯的供应终端,从而导致欧洲地区天然气价格下降,前提是冬季气温正常。 工业金属的前景也将更加黯淡,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动向和需求变化。到2025年,铜价将降至平均每吨8,900美元,而目前的水平为每吨9,200美元以上;在任何争端中,农产品也可能成为关键目标,而对天气的担忧继续给软大宗商品带来压力。 至于黄金的前景,ING维持了一贯的乐观态度。由于地缘政治担忧,黄金价格势将延续今年迭创新高的势头,2025年的平均价格将从目前的每盎司2,713美元左右升至2,760美元。多数买盘将来自希望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各国央行,而贸易和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可能会增加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 南通鸿劲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近日,由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鸿劲)、清华大学等单位一起申报的“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成形及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喜获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2001年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首批社会力量奖项,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全国性科技奖项,也是有色金属行业最高奖,因其专业性、严谨性、公正性得到业内的高度认可。南通鸿劲此次获奖证明公司在该领域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据国际研究机构试验表明,对于传统汽车,车辆每减重10%,油耗可下降6%-8%,CO2排放可减少约8.5g/km,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减重10%可使其续驶里程增加5%-8%。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众多创新技术和产品,其中一体化压铸技术引领了汽车行业的一系列变革。 一体化压铸的实现首先要有一体化压铸的免热处理材料,南通鸿劲自主研发了免热处理高韧性AISi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2210093634.0),这一成果投入使用后对材料开发、性能优化、制造工艺等方面有很大提升。不仅将再生铝循环利用,而且使其性能指标满足支架类、车身类(一体化压铸大型结构件)、底盘类及三电系统等零部件性能要求,可以实现场景化免热铝材料应用,打破了国外免热铝合金材料专利的限制。 南通鸿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瞪羚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建有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深度践行国家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持续在再生铝领域发力,聚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储能新材料、5G通讯新材料、消费电子新材料等领域。

  • 伦敦金属交易所表示2025年费用将平均提高4.7%

    据外电11月28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周四表示,该交易所计划明年将收费平均上调4.7%,但公开叫价场内交易的收费不会上涨。 费用上调幅度小于2024年,当年平均提高13%。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工业金属交易市场,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基础交易和清算费用将在2025年上涨0%至6.5%。 一份声明称:“LME集团将上调多项费用,以支持其在加强市场方面的持续投资……并继续反映通胀。” LME表示,不会提高场内交易费用以支持现货市场。LME是全球最后几个公开叫价交易大厅之一。 伦敦金属交易所在电池金属交易方面一直落后于竞争对手,延长了对锂和钴期货费用的豁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