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

  • 宝马CEO:欧盟2035年“禁燃令”是“重大错误”

    据外媒报道,宝马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近日在接受Politico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计划在2035年逐步淘汰燃油汽车是一个“重大错误”,他主张应采用涵盖车辆全供应链的排放核算体系来替代现行政策。 齐普策在采访中指出,为汽车行业转型设定一个固定日期,有可能会忽略汽车价值链各环节的实际碳排放情况,包括电池制造过程和能源获取过程产生的碳排放。 他敦促欧盟监管机构在2035年之后允许使用环保燃料,并称燃料生产商也必须承担责任。齐普策在采访中表示:“设定一个强制的最终期限要求所有产业必须按时完成转型,对我们自己没有好处。当前规则的荒谬之处在于,壳牌、英国石油等燃料生产商竟无需承担任何减排目标。” 在谈及公司销量目标时,齐普策表示,尽管欧洲汽车行业面临着美国更高的关税、市场需求疲软和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等挑战,但宝马仍有望在2025年销售超过250万辆汽车。他称,“截至今年8月份,我们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并指出欧洲市场的增长尤为明显。 无独有偶,8月初,宝马的竞争对手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首席执行官Ola Kaelleniu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批评了欧盟的燃油车禁令的计划。Kaellenius表示,“我们需要正视现实。否则,我们将会走向绝境。”他还称若该禁令实施,欧洲汽车市场可能会“崩盘”。 Kaellenius称,“当然,我们必须实现脱碳,但这必须以技术中立的方式进行,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自身的经济状况。” 欧洲2035年燃油车禁令将在2025年下半年面临关键审查,支持者称其对欧洲实现绿色转型目标至关重要,而反对者则表示,这将使本已面临需求萎缩、中国车企竞争和电动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等挑战的欧洲汽车业雪上加霜。

  • 一汽奔腾引战落地、增资超85亿 央企汽车集团进入混改“深水期”

    在首度完成混改二年后,中国一汽旗下一汽奔腾再次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合计超85亿元。 9月6日,财联社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于9月5日完成。其中,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7.1亿元,中国农业银行旗下投资平台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0亿元、5亿元和1亿元;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股份)同步增资52.4亿元。 以此计算,此次一汽奔腾合计募资金额达85.5亿元。增资完成后,中国一汽通过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持有一汽奔腾股份79.0394%,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悦达持股约10%,为第二大股东。 一汽方面表示,此次增资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等,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 今年4月30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信息显示,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彼时有消息称,新增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26.5%,原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73.5%。而在更早前的2023年,一汽奔腾迈出“混改”第一步。是年9月,悦达汽车集团对一汽奔腾增资1.6632亿元,获得后者1.9741%的股权,成为一汽奔腾的首个外部投资者。随后,一汽奔腾完成了由“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向“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并于2024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 “此番悦达汽车集团再度向一汽奔腾增资早有征兆。”有业内人士表示,在2023年9月完成入股一汽奔腾后,是年12月,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成立;次2月,一汽在盐城建设年产7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审查通过,该新能源基地总投资超过50亿元;2024年5月,一汽奔腾旗下奔腾小马车型在该工厂下线。“悦达作为盐城地方国资代表,深耕汽车产业多年,一直有着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意愿。” 及至今年8月,江苏悦达集团与一汽奔腾在吉林长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秉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宽合作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股权投资、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研发技术及销售服务等多维度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 除地方国资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电信及地平线等战略股东的引入,同样值得关注。其中,中国电信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具优势资源,地平线则智驾驾芯片与智驾解决方案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在一汽奔腾完成此次引战之前,同为央企的东风汽车集团,则已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计划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岚图汽车登陆港股。8月22日晚间,东风集团股份(0489.HK)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今年7月,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资产管理对岚图汽车进行增资,东风资产管理出资10亿元,认购约9497万元注册资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汽车产业智能电动化转型的深入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有汽车集团正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所有制和资本运作方式,以激活企业市场活力,参与市场竞争。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一汽奔腾整车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47.5%;新能源销量10.1万辆,同比增长233.9%,渗透率突破85%。

  • 上汽通用五菱牵手华为“三智” “多部件合作模式”首次曝光

    上汽通用五菱、华为“新合作”的升级,背后是华为“多部件合作模式”的首次曝光,以及华为乾崑品牌技术的持续下探。 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华为签署“三智”深化合作协议,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智”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全新车型。 “这次双方在车型方面的合作不是‘HI模式’,而是基于‘多部件模式’的合作。”有了解内情的行业人士透露,基于这一模式,上汽通用五菱将完整主导产品定义、工程开发、生产制造及全渠道服务,华为将提供包括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云等在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与上汽通用五菱自研的灵眸辅助驾驶、灵语座舱、灵犀动力、神炼电池四大技术体系深度融合。” 今年8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曾详解了华为车BU目前的对外合作模式,包括部件、单智、双智、全栈及深度全栈等。“华为乾崑提供了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变成了智能化的公共平台。”靳玉志表示,这一智能化公共平台包含了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以及乾崑车载光。 据悉,基于“多部件合作”模式打造的首款车型为宝骏汽车全新旗舰大六座SUV——宝骏华境S,新车将全系标配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与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并首批搭载华为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8月14日,财联社记者曾独家获悉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并落地宝骏品牌。业内普遍认为,宝骏华境S的推出,对于合作双方有重要意义——宝骏非常需要一款15万元以上的走量车型以提升品牌形象,而华为也需要通过宝骏进一步加大20万元以下市场的乾崑智驾、乾崑座舱等渗透率。 除产品侧,上汽通用五菱此次与华为的合作还包括生产侧的“智造”领域,即,以上汽通用五菱I²MS智能岛制造体系为核心,以华为大数据、AI为技术手段,构建“数据-信息-价值”的数据赋能与增值,将生产运营指标和风险的总体态势进行展现,实现动态感知、辅助决策和智能预警。 2023年10月,上汽通用五菱I²MS智能岛制造体系落成。有别于传统的“流水线”串联式生产模式,“装配岛”模式解构重组了制造工序,使装配更为柔性化。据了解,上汽通用五菱的智能岛式工厂能够兼容从A0级小车到大六座SUV,再到MPV 20个以上车型的生产需求。按照华为企业业务官网的介绍,自“装配岛”投产以来,上汽通用五菱已经实现单台汽车制造成本下降31%,底盘一致性达98%,错装率低至0,AGV等运输单元的智能调度0差错,有效地避免了停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用户需求升级、生态版图重构的深刻变革,产业内核已全面重塑。”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对这一变局,华为在ICT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疑将有助于其加速向汽车全产业链渗透。。 包括宝骏“三智”项目在内,华为近期在汽车业务版图的广度与深度上动作频频。9月4日,广汽、华为合作项目“华望汽车”最新进展出现在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网站。信息显示,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F03&F05车型焊装工装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包含F03&F05车型地板分总成线焊装工装设备等五项子包,据此前消息,华望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面世。稍早前,记者获悉,一汽红旗计划于明年推出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车型,功能包括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服务等,该合作将会率先围绕‘红旗9系’车型展开。 “无论是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还是主机厂与华为车BU的多种合作模式,在一系列新车即将问世、比拼产品‘含华量’愈发激烈的当下,各大合作主机厂均将迎来非常大的挑战,包括生产、交付、售后以及服务等多个维度。”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 科博达拟3.45亿元收购参股公司控制权 切入汽车智能化核心产品赛道

    汽车照明电子厂商科博达(603786.SH)计划斥资3.45亿元收购上海科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能科技”)股权,以此扩大公司智能化产品版图。 公司晚间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上海恪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恪石”)持有智能科技的60%股权,交易价格为3.45亿元。上海恪石是公司实控人柯桂华控制的企业,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智能科技是科博达持股比例20%的参股企业,本次交易完成后,科博达持股比例上升至80%。根据公告,以2025年7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智能科技100%股权的评估值为5.75亿元,本次评估增值率为653.25%。 科博达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智能科技将为公司开启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依托智能科技在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及相关域控制器产品上的积累,切入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核心产品赛道。” 智能科技聚焦汽车智能化技术领域,目前已开发出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产品,定点客户覆盖4家国内、国际主流品牌车企,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超200亿元。其中,国内两家主流品牌车企的相关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科技自成立以来仍处于亏损状态。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科技营收1.78亿元,净利润-4189.58万元;今年前7个月,智能科技营收2.99亿元,净利润-3518.55万元。截至2025年7月31日,智能科技资产总额7.79亿元,负债总额7.05亿元,净资产7481.7万元。 对此,公司表示,作为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智能科技自成立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2024年度研发费用率达43.62%,处于行业高位,叠加固定资产投入前置,导致阶段性亏损。 “随着2024年第三季度首款产品实现规模化交付,营收呈现跨越式增长,收入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摊薄效应已初步显现,当期研发费用率较上年优化22.83个百分点至20.79%。当前产品量产节奏持续加速,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规模经济效应推动经营质量向优发展。” 此次交易,上海恪石做出承诺,2025年8-12月、2026年至2030年度智能科技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6.3亿元;如若业绩不达标,将一次性对科博达进行现金补偿。 科博达由照明控制系统起家,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汽车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器与电子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各类光源控制器、氛围灯、中小电机控制系统、USB、底盘控制、车身域控制器、调光天幕控制器等产品。 2025年上半年,科博达实现营收30.47亿元,同比增长11.10%;归母净利润为4.51亿元,同比增长21.34%。

  • 特斯拉Robotaxi应用程序向公众开放!计划向更多州推广该服务

    特斯拉公司最新官宣,已向公众开放其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应用程序,这意味着该公司很快将把这项服务推广给更多人群。而在此之前,该服务主要面向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早期测试用户。 该公司旗下Tesla Robotaxi账号周四(9月4日)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布了一则消息,称这款应用程序“现已面向所有人开放”。 该帖子下方还附上了苹果应用商店中的关联应用程序,并指出用户可以下载该应用程序以加入等待名单。至于适用于安卓系统的应用程序,Robotaxi表示“即将推出”。 兑现成承诺 特斯拉于6月在奥斯汀市最先推出了这项服务,当时仅面向一小部分用户,使用了约10至20辆Model Y;此后又扩大规模,在旧金山湾区推出了这项服务。 投资者们也是在密切关注着该公司在奥斯汀市以外的其他地区迅速推广Robotaxi服务的进度,因为随着马斯克和特斯拉愈发将重点放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上,这一状况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来看,特斯拉并未让大众失望。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早些时候指出,这款应用程序将于9月向公众开放,而此次公开发布的时间与马斯克给出的预测相符。 除了公开发布应用程序外,特斯拉还公布了其所谓的“良好行为准则”,要求用户同意一系列条款,其中包括要求用户在车内“要像有妈妈在监督时那样表现”以及“保持干净”。此外,用户未满18岁不得独自乘车,而13岁以下者则不得乘坐此类车辆。 监管障碍 特斯拉是目前在奥斯汀市运营的第二家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公司,并与优步科技公司合作运营。该地区是包括大众子公司ADMT、初创公司Avride和亚马逊Zoox等公司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试验的试验场。 在特斯拉7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公司正考虑在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和内华达州进行未来扩张。 目前,特斯拉已经在亚利桑那州申请了测试和部署许可,并与内华达州的官员进行了初步沟通。只不过,该公司将在不同州面临着不同的监管障碍。 与此同时,在旧金山湾区,特斯拉的出租车服务目前使用的仍是全自动驾驶软件的监督版。这意味着该公司还需要获得加利福尼亚州机动车管理局和加利福尼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的许可,才能提供自动驾驶拼车服务。 而且,特斯拉在未来还计划推出无踏板和方向盘的专用Cybercab。在这一愿景实现之前,该公司还需要获得联邦方面的更多特许许可。

  • 光伏边框加工费持续承压 行业开工率呈现分化格局【SMM分析】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9月4日讯: 铝制光伏型材: 安徽、河北头部光伏型材企业周期内仍维持高开工率,主要系三季度出口抢装潮的延续,光伏组件退税取消的相关政策预计今年10月到明年1月会有正式通知;中小企业受此影响光伏型材方面新订单也有所增加,但因现阶段加工费承压,企业普遍接单情绪谨慎,其开工率保持低位。 原材料价格: 周期内(2025.9.1-2025.9.4)电解铝均价重心下行,SMM A00周均价在20667.5元/吨,较上期周均价下跌0.55%。综合来看,宏观仍维持利多氛围;基本面上,下游需求边际转好,铝水比例提高,铸锭量降低,但铝锭库存拐点未至,实际需求未出现大幅改善,下游企业成本向上空间有限,预计铝价上方仍承压于20900-21000元/吨,但降息预期叠加旺季预期仍存,预计铝价下方有所支撑。后续铝价仍需等待消费旺季兑现情况,预计下周沪铝运行区间为 20,400-20,800元/吨,伦铝运行区间为 2550-2650美元/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 8月新能源销量大洗牌:“创二代”不大好过 理想“跌落神坛”?

    近日,乘联会发文称,8月,新一批补贴资金到位后,各地以旧换新补贴陆续重启,多省份通过分领域、分时段资金规划细化补贴发放机制,叠加地方刺激政策协同加码,政策催化8月车市企稳向好。 进入9月,由于成都车展的推动,车市热度持续攀升,多家主流车企相继公布了8月新能源汽车交付及销量情况,整体来看,新势力车企变化加快,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日子也并不好过。 “蔚小零”再创交付新高 理想汽车连续三月下降 8月,零跑汽车全系交付再创历史新高,达57,066辆,同比增长超88%。产品方面,截至8月20日,零跑汽车全系累计交付量已突破90万辆。 8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7,709辆,同比增长169%,环比增长3%,单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1-8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71,615辆,同比增长252%。 8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1,305辆,同比增长55.2%,创历史新高。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0,525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6,434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4,346辆。截至目前,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838,036辆。其中,蔚来品牌累计交付新车748,448辆;乐道品牌累计交付新车75,033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累计交付新车14,555辆。 8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30,000辆。 8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8,529辆。截至2025年8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397,070辆。 8月,极石汽车交付新车1358辆,月销持续向上。 2025年以来,造车新势力销量数据愈发亮眼,逐渐拉开与部分传统车企新能源“创二代”的差距。 8月,零跑、小鹏、蔚来单月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零跑持续领跑,逼近6万交付量,拿下造车新势力单月最高交付数据指日可待(此前最高数据为理想汽车2024年12月单月交付58,513辆),并且零跑汽车已正式成为第二家单季度盈利造车新势力。 小鹏汽车交付也持续拉升,其中,MONA M03车型8月交付量超15,000辆,上市至今每月交付均超万辆。此外,小鹏G6/G7等车型交付量也持续增长,新改款车型P7仅7分钟大定突破万辆,创小鹏汽车新车上市最快破万纪录。 蔚来交付首月突破3万辆,其中乐道贡献过半,乐道品牌首款大型SUV L90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这也是自2022年10月以来,时隔34个月,蔚来月销首次超过理想。 小米汽车交付再次超过3万辆,稳定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米汽车交付周期过长,网传近期已有多位下定车主放弃5000元定金转购其它品牌新车,以小米YU7为例,新车交付周期已排到2026年,而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在2025年年末正式退坡,叠加同行新车不断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米汽车订单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交付数据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增程车型销量增速减缓,纯电产品表现不佳,叠加近期理想车主舆论事件,让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也陷入困境。消息显示,另一款纯电产品理想i6正在加紧路测,后期或将给到一个比较出色的价格用来打开纯电市场。 极石汽车作为石头科技创始人再下场创业的品牌,目前月销也在持续向上。此外,另一家从事家电行业的品牌追觅科技也于8月正式宣布下场造车,首款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吉利银河月销破11万辆 鸿蒙智行即将再迎“一界” 8月,吉利银河销量达110,666辆,同环比双增长,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173%。 8月,鸿蒙智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全系交付新车44,579辆,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8月,深蓝汽车全球交付新车28,235辆,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4%。 8月,广汽埃安销量达27,044辆。 8月,极氪科技集团销量达44,843辆,同环比双增长,其中,极氪销售新车17,626辆。 8月,岚图汽车交付13,505辆,同比增长119%。 8月,阿维塔销售新车10,565辆,同比增长185%,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 8月,北汽极狐销量达10,554辆;1-8月累计销售75,493辆。 8月,智己汽车交付6108辆。据官方发布的信息,新一代智己LS6小订已破5万,9月10日正式上市。 与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持续增长不同,作为传统车企的“创二代”新能源品牌来说,部分品牌表现差强人意。 8月,吉利银河销量再度拉升,同比暴增173%,凸显在细分市场的爆发力,并且由于定价与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车型接近,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部分比亚迪的市场。 鸿蒙智行的销量矩阵正在逐步打开,8月25日,鸿蒙智行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堪称“过年”,一口气宣布多款新车型的消息,其中问界、智界改款上市,小订数据十分亮眼;此外,预售价16.98万起售的尚界H5彻底引爆舆论,作为华为系便宜的车型,18小时小订数据就已破5万辆,正式上市叠加更低的售价,或将大幅拉升鸿蒙智行销量。 埃安、极氪销量近几月增长不算理想,其中埃安相较巅峰时期销量数据已“腰斩”,极氪销量比较稳定,但也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随着新款极氪001以及9X的发布上市,或将再度提升一下销量数据。 岚图、阿维塔等品牌同比翻倍增长的数据比较亮眼,并且交付量持续破万。7月底,新长安集团正式成立,是中国汽车工业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也为阿维塔的发展再添动力;东风汽车也是如此,近期公告显示,岚图汽车拟以介绍上市的方式前往港股上市,同时母公司东风集团股份拟从港交所退市,全力推动岚图汽车未来发展。 比亚迪出口数据持续提升 传统车企需加速转型 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3,626辆,其中,王朝丨海洋342,838辆,方程豹16,265辆,腾势11,993辆,仰望405辆。另外,8月比亚迪出口新能源汽车合计80,813辆。1-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863,876辆,同比增长23%。 8月,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达147,347辆,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95%,新能源销量占比达59%。 8月,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12.98万辆,同比增长49.89%。 8月,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80%。 8月,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71,218辆,同比增长53.1%。1-8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新能源车495,955辆,同比增长81.8%,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8月,长城汽车新能源车销量37,495辆。 8月,中国一汽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3.48万辆,同比增长66.9%。 8月,北汽新能源实现销量13,530辆;1-8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95,386辆。 在一众传统车企当中,转型最为迅速且果断的无疑是比亚迪,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1340万辆。目前,在稳定国内销量的情况下,比亚迪正在加快海外出口以及高端车型的研发上市,8月26日,仰望U9赛道版(工程测试车)在德国ATP测试场创造了472.41公里/小时 的惊人极速,一举打破全球纯电车型速度纪录,展现出强大的三电技术能力。 另外,今年以来,吉利新能源可谓是势头正盛,凭借更年轻大气以及量大管饱的设计,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拉升,转型效果显著。同时,领克极氪的合并,也为后续吉利新能源中高端品牌的发展再添动力。 新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all in新能源的态势更为明显,启源、深蓝、阿维塔在各自细分市场快速发力,并且携宁德时代、华为智驾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销量表现愈发向上。 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方面也正在加速发力,不过iCAR和星途销量表现不算特别理想,星途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星纪元也一直没有打开销量,目前与华为合作的智界迎来改款,放手由华为操刀,或许能提升高端车型销量表现。 上汽集团目前新能源仍然依赖上汽通用五菱以及合资品牌,不过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的尚界品牌即将迎来上市,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上汽集团整体新能源销量表现。 结语: 乘联会分析称,在国家“反内卷”号召下,8月初市场终端折扣有所回收,政策规范与行业自律协同效果显著,价格体系趋于稳健。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约为194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10万左右,渗透率56.7%。 从8月销量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趋势明显,造车新势力整体向好,且在理想、零跑实现盈利后,小鹏、小米包括蔚来都将盈利目标放在下半年;而大多数“创二代”还处于销量爬坡的阶段,距离达到盈利门槛还需继续努力。 从品牌结构看,市场正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而从鸿蒙智行的表现来看,智能化已经成为部分车主的重要购买因素,随着新车型的密集上市、智能化竞争加剧,以及智能驾驶和供应链能力成为新的分水岭,车市格局或将继续重塑。

  • 【直播】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形势及展望 汽车三电生态链探讨 固态电池展望

    9月3日到9月5日,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苏州市压铸技术协会主办,立中集团大会冠名、广东鸿劲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晚宴冠名,东风汽车、岚图汽车、蔚来汽车特邀支持,广东齐力澳美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 ASCC 2025年SMM(第七届)汽车供应链大会暨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 在中国·湖北·武汉联投丽笙酒店盛大开幕! 在9月3日首日, 汽车三电生态链论坛 和 商用车技术跃迁与全球化新机遇论坛 同时召开,本文是上述两个论坛的文字直播,直播内容实施更新,敬请刷新查看! SMM将全程对此次大会进行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直播,敬请关注!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直播 》点击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点击查看会议专题报道 汽车三电生态链论坛 发言主题:动力电池标准化发展趋势与思考 发言嘉宾: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电池总成设计高级主管工程师 杨 洁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发言主题:商用车兆瓦超充技术思考与实践 发言嘉宾: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博士、比亚迪电池全球商用车业务中心方案总监 邓庆明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发言主题:固态电池技术现状分析及创新路线展望 发言嘉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部项目主管 孙旭东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发言主题:三电协同——跨系统集成与成本分摊策略 发言嘉宾:上海博奇汽车技术有限公司CEO 王吉良 比亚迪电机集成进化路线 比亚迪电机系统不断进化,从最初的分体式逐步发展到电机、电控、减速器三合一,再到涵盖OBC、DC-DC、BMS等的八合一超级电驱。通过物理集成与多合一设计,比亚迪实现了 体积减小、重量降低、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 ,并推动电驱与电池、热管理等系统的协同发展,为整车平台化、高压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比亚迪8合1的电机 比亚迪8合1电机系统是物理集成与多合一设计的代表作,将电机、电控、减速器、OBC、DC-DC、PDU、VCU及BMS高度融合,实现了结构紧凑、重量减轻、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通过多系统共享冷却、结构复用和集中控制,整车能效与可靠性大幅提升。 动力电池CTC/CTB结构 去掉冗余,简化设计。 动力电池CTC/CTB结构通过取消传统模组, 直接将电芯集成到车身底盘或电池包结构中 ,实现物理集成与多合一设计,提升空间利用率与能量密度,减轻重量,增强车身刚度,并有效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图 从近些动力电池的发展来看:2024年前,动力电池电池能量密度逐年提升较为迅速。2024年开始,因为800V电压平台超级快充的推广以及整车成本的需求,动力电池发展趋势注重成本和能量密度并举。 》专家分享:三电协同——跨系统集成与成本策略 发言主题:电驱系统——高性能、低成本的达成路径 发言嘉宾: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专业总师 王 平 》电驱系统——高性能、低成本的达成路径 发言主题:新能源电驱动新材料与新工艺 发言嘉宾: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材料研发部专家 盛 飞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发言主题:新能源汽车三电高效热管理技术与成本优化 发言嘉宾: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陆国栋 商用车技术跃迁与全球化新机遇论坛 发言主题: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形势及展望 发言嘉宾:全国新能源商用车生态联席会(商联会)秘书长 卢华平 发言主题:商用车轻量化材料技术及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整车轻量化项目经理 刘成虎 实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 ① 结构优化: 消除冗余结构设计;拓扑优化设计;一体化集成设计。 ② 先进材料: 高强钢材料应用;超高强钢及热冲压应用;高强高韧球铁及ADI;铝合金、镁合金应用技术; 复合材料、以塑代钢。 ③ 先进工艺: 摩擦焊、激光焊等焊接技术;铆接、粘接、粘铆复合连接工艺;液压胀形、内高压成形工艺;柔性辊压工艺。 ④ 新技术: 锂电池启动电源;X型臂、楔块制动器;分体式悬架;采用EMB制动。 》商用车轻量化材料技术及发展趋势 圆桌论坛:商用车市场增长推动技术创新与环保升级 主持人:武汉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 俊 访谈嘉宾: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整车轻量化项目经理 刘成虎 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球采购经理 赵 龙 广东鸿劲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研发总监 程汉明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 陈韬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技术中心总监 杨志兵 发言主题:新能源重卡镁合金零部件的商用价值 发言嘉宾: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轻量化研发中心主任 张 龙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发言主题:商用车电驱桥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开发 发言嘉宾: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传动系统总工程师 方伟荣 会议签到 》点击查看更多现场花絮内容 9月4日,大会主论坛——企业家高层论坛、海外国际论坛、汽车底盘&车身论坛、低空经济论坛四大论坛也将同步召开,SMM将持续追踪报道,明日,精彩继续! 》点击查看 ASCC 2025年SMM(第七届)汽车供应链大会暨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 专题报道

  • 特斯拉打响大六座纯电SUV“反击战” 销售人员:Model Y L日均订单近万辆

    在传统品牌加速转型、新势力抢尽风头的当下,特斯拉亟待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Model Y L虽然价格贵了一些,但是空间更大,后排座椅也更加灵活,非常适合有孩子的家庭。”9月3日,在特斯拉Model Y L全国首批交付开启次日,位于北京的某特斯拉门店销售人员在尽力向顾客宣传最新上市的这款大六座SUV。“(Model Y L)卖得非常火爆,上市(8月19日)到现在已经订出去12万辆,差不多每天都有近1万辆的订单,第一批用户这两天开始交付了。”一位销售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业界普遍认为,面对明显的销量瓶颈,Model Y L将成为特斯拉非常关键的一步棋。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合计26.34万辆,较上年同期的27.83万辆同比下降约5.4%;市占率从2020年15%的峰值萎缩至7.6%。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预计为83,192辆,环比增幅超二成。 Model Y L上市即卖爆的背景下,特斯拉还在同步调整Model 3的价格体系。 9月1日,特斯拉中国将续航里程830公里Model 3售价下调至25.95万元,此前售价为26.95万元,距离该车款上市仅过去20天。“(降价1万元)主要是因为长续航后驱版要与售价28.55万元的长续航四驱版拉开价格差距,同时我们考虑到首批订车用户还没开始交付,所以这次降价不会影响相关权益。”前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目前特斯拉的购车政策除置换补贴外,还包括8000元车漆减免优惠(用车主引荐链接下单)、贷款5年0息0手续费、1299元购买充电福利包等,该政策将于9月30日截止。 “Model Y L在终端的热销,一方面表明大六座SUV有着很大潜力的市场需求。同时,特斯拉在承受中国市场本土品牌激烈竞争的背景之下,非常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凭借产业链低成本优势,特斯拉此前在销量与利润上遥遥领先,但随着“价格战”的加剧,本土品牌迅速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在配置、用户体验和价格上赶超特斯拉。“海外市场的持续承压,也是特斯拉加码布局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特斯拉在欧盟遭遇“黑色七月”,销量同比下滑超40%,连续第七个月呈下降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欧盟市场纯电动汽车7月销售量同比上升39%,但特斯拉仅售出6,600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465辆。

  • 特斯拉8月中国产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 环比增长22.6%

    据路透社报道,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市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对其老旧产品线进行更新换代。数据显示,继7月销量同比下降8.4%后,该公司8月中国产电动汽车销量又同比下降4%。 不过,中国乘联分会(CPCA)于9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包括出口至欧洲及其他市场的车辆),交付量环比增长22.6%,达83,192辆。 另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比亚迪,8月的本土销量(占该公司全球出货量近80%)已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虽然欧洲整体电动汽车销量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引发争议,特斯拉7月在欧洲市场(包括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的销量同比大跌40.2%至8,837辆,且销量不及比亚迪(同比暴涨225.3%至13,503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以今年第二季度销量计)。今年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推出了其畅销车型Model Y的改款版本。然而,该公司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起伏不定,前七个月的交付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为提振销量,特斯拉于9月1日在中国市场下调了续航里程达830公里(约合516英里)的Model 3后驱版售价,降幅为3.7%。此次降价距离该款车型在中国上市还不到一个月。 此外,特斯拉于9月2日开始交付首批新款六座Model Y L车型,据悉,该款车型的起售价为33.9万元。这款新款SUV的轴距比特斯拉畅销车型Model Y更长,其售价相比小米YU7 SUV的顶配版本高出2.7%。 小米首款SUV YU7于今年6月底上市后,不到一天时间内锁定订单便超过24万辆。自去年12月以来,小米SU7轿车的月销量已在中国市场超过特斯拉Model 3,而小米YU7则被视为特斯拉Model Y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