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24

  • 广州全面取消限购满月 新房成交量同比大涨44.3%

    广州9月29日出台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至今,新政实施已满月。 解除长达14年的住房限购政策,叠加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利好的带动效应,促使广州房地产市场回温明显,10月以来,广州新房及二手房市场成交均出现大幅上涨。 中指院数据监测显示,广州全面解除限购后,9月30日-10月27日期间,广州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8994套,网签面积95.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44.3%;环比9月全月住宅网签增长66.9%。国庆后三周周均网签套数超2700套,成交面积较9月周均增长131%。 从各区域表现来看,增城区、番禺区、白云区成交均超过1000套;环比9月成交涨幅较大的是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涨幅均超过120%,其中,白云区涨幅最高,达154%。中心区天河区表现较好,环比9月涨幅达99%。 另据合富研究院数据,10月1日-10月28日,白云区新房网签面积环比、同比分别增长212%、105%,天河区新房网签面积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96%、63%。 此外,据合富研究院对特定项目的认购监测数据,广州80个代表新盘认购套数环比(2024.9.1-9.28)增长180%,同比(2023.10.1-10.28)增长30%。 “广州9月底全面放开住房限购,楼市宽松政策力度持续加码,响应中央调控基调,且重点从需求端发力,全面支持居民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在政策持续发力及房企全力营销带动下,广州10月商品住宅成交表现超预期,同时也反映出市场正在筑底回升。”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表示。 事实上,广州所出楼市政策在一线城市中是力度最大的,也是一线城市中首个彻底退出限购政策的城市。 9月2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政策,该措施自2024年9月30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限购政策调整后,广州市户籍、非户籍居民家庭和单身人士在全市范围内购买住房的,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不再限制购房套数。 取消限购后,广州楼市明显回暖。克而瑞数据显示,在国庆黄金周,广州50个重点监测项目总来访量和认购量冲高至17275组和1204套,创近一年来高点。而国庆节后两周基本恢复到9月水平,周度来访量分别为6517组和7070组,认购量为330套和384套,绝对量仍显著高于8月周均(4890组,183套)和9月周均(6111组,243套)水平。 “一线城市出台利好新政已满月,从市场反馈来看,当前利好效应虽有转弱趋势,但绝对量仍好于8-9月水平。且北京、广州、深圳等新房前端指标,包括项目来访、认购稳步增长,意味着成交热度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克而瑞分析师表示。 陈雪强认为,对房企而言,当前广州房地产市场回温态势显著,居民观望情绪得到缓解,在政策强力支持和居民预期持续改善下,预计广州楼市有望加快走出周期底部,房企可借助新政利好及市场向好氛围持续加大营销力度,助力项目销售去化。

  • 开始“抢”项目 银行发力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支持

    根据安排,2024年底 “白名单” 房地产项目信贷规模要增加至4万亿元,财联社记者获悉,有银行加班加点加快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信贷审核进程的同时,也有银行近期进一步扩大“白名单”项目授权,缩短决策链条,支持“白名单”项目“快审快贷”,争相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9月底以来,多部门发布房地产一揽子宽松政策措施,市场表现超预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意在推动商业银行扩大房企信贷规模。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 “组合拳” 的实施,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缩短决策链条 支持“白名单”项目“快审快贷”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10月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的举措。他表示,“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2.23万亿元,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要增加至4万亿元。 银行加力落地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加快“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财联社记者从一家银行处获悉,在监管部门提出加快“白名单”项目投放的要求后,该行召开全行专班会议部署落实举措,在总行层面,对工作进度滞后项目和重点项目,一对一进行督导。同时, “一事一议”帮助分行加快放款进度。另外,在分行层面,对已审批通过的项目及时放款,避免“项目等钱”。 一家股份行某分行行长今日对财联社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比较积极,银行争抢助力“白名单”项目,加力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该分行存量的“白名单”项目已经完成盘活,截至目前已经没有太多风险。他还透露,昨天参加了相关会议,深入了解相关部门关于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的相关内容,包括分类分批将合规住房开发贷款项目统一纳入“白名单”等。 另外,财联社记者从另一家股份行处了解到,前期该行针对融资协调机制项目,建立审查审批“三个差异化”的绿色通道,在受理、审查、审批三个环节全力加快审批进度。近期,为落实金融监管总局要求,该行进一步扩大了“白名单”项目授权,缩短决策链条,支持“白名单”项目“快审快贷”。截至10月28日,该行对已批“白名单”项目的投放率超60%,较9月下旬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纳入“白名单”的保交房项目投放率近80%。 业内: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意图在于推动商业银行扩大房企信贷规模。展望下一个阶段,房地产市场有望触及阶段性底部后筑底企稳。销售及房价跌幅有望边际收窄,房企偿债压力减轻,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得以缓释,一线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可能先行边际回暖。 “9月底以来,多部门发布房地产一揽子宽松政策措施,市场表现超预期,一手房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上升。”开源证券分析师齐东认为,10月17日发布会宣布新增实施货币安置100万套住房改造,积极促进“白名单”范围划拨和贷款落地,控制新增协同盘活存量,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形成集成规模效应,增强精准适配性,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另外,“白名单”政策相关调整是继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 16 条”政策延期、支持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后,对房企融资的再一次支持。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称,9月房地产行业到位资金延续降幅收窄局面,资金压力边际改善。今年国内贷款政策相对宽松,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的融资机制,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各地加大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做到“应贷尽贷”,此外,销售端提振迹象明显,预计行业资金压力将会持续缓解。

  • “开发”23年 李嘉诚7.6折抛售北京一项目 房价较地价猛涨50倍

    李嘉诚旗下企业在北京“开发”长达23年的住宅项目,近日开始打折抛售了。 有市场消息称,李嘉诚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御翠园”项目于近日开盘,直接以7.6折的价格甩卖,特价房仅7.6万元/平方米,比附近二手房的价格还低。 对此,该项目售楼人员向记者表示,楼盘确实在近几日推出了50套特价房源,“特价房销售均价低至7.5万元/平方米-7.6万元/平方米,户型是140平方米、180平方米的大平层以及联排别墅,目前这几个户型都有房源在售”。 按照该项目此前9.07万元-9.97万元/平方米的备案价,此次特价房每平方米售价下降近1.5万元-2.4万元,由此计算,本次特价房销售价格较备案价最高价格,相当于打了7.6折。 “因为价格比周边二手房价格还要便宜,上周末来看房的客户特别多,都需要排号,甚至一个销售要带5个客户。”上述置业顾问告诉记者。 “虽然9.30政策之后,北京市场成交量出现比较明显的回暖,但从目前市场上在售项目价格行情来看,普遍在价格上给出力度比较大的折扣,在指导价基础上打七折的项目还是蛮多的。”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告诉记者。 其进一步表示,御翠园价格低开的方式契合当下市场环境,也真正起到了撬动市场需求、提升项目热度的作用,预计本次推出50套特价房之后,剩余继续销售的房源价格会有所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御翠园项目从拿地至今,已开发了23年,其也是当年李嘉诚进入北京的第一个住宅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御翠园”由长江实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北京朝阳)有限公司开发。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御翠园”所在的姚家园项目地块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由和记黄埔于2001年时以7亿元的价格拿下,楼面价仅1750元/平方米。 拿地4年后,长实开发的一期逸翠园才在2005年开盘,随后便陷入了漫长的马拉松式“开发”阶段。距离拿地20多年后,该项目二期御翠园才在今年开盘入市。 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御翠园于2023年7月18日获得预售证共有9栋,包括3栋高层、6栋联排别墅,准许销售面积达到9.32万平方米,共473套房,其中77套联排别墅,396套高层产品,拟售均价在9.07万元-9.97万元/平方米区间。除了这9栋住宅,御翠园还有5栋高层住宅及12栋联排别墅,未在本次销售之列。 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李嘉诚旗下企业也享受到土地升值带来的利好,御翠园销售备案价相比地价上涨了五十多倍。分析人士指出,即使按照7.6折的价格“降价”出售,相较于当时拿地的地价来看,售价也上涨了近50倍,其仍能大幅盈利。 事实上,在此之前,李嘉诚旗下在内地及香港推出的多个楼盘也通过打折方式销售,最高降幅曾达到5折。今年7月,李嘉诚旗下位于东莞的“海逸豪庭”项目以5折价格抛售在售房源,最低单价1.3万元/平方米,相较最高点时3万元/平方米的售价,相当于打了5折。 此外,李嘉诚旗下企业在香港开发的港岛南港铁站项目蓝色海岸(Blue Coast)于4月6日开盘,开盘价较同区域其他楼盘价格低了6000港元以上,这一价格被称为“捞底价”,与周边的二手房价相比,相当于打了7折,引发万人抢房潮;4月22日,长江实业位于香港沙田半山的豪宅项目名日·九肚山,单位定价也下调了23%至32%;5月19日,长江实业在香港新界洪水桥推出“#LYOS”住宅项目,包含14套分层单位和14套复式户,售价最高下调了25%和32%。 一家大型房产机构高层曾表示,当市场不明朗时,长实集团总是率先降价,作为开发商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当然希望尽快收回资金,同时也能获得利润。如果其选择持有库存,开发商在两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一是持有成本,二是现金可以产生的收入回报。 对于旗下项目频频降价的原因,长实集团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泽钜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楼盘的定价不可一概而论,定价是按照每个物业不同条件,包括所在位置、交通、周边环境,以及当时市场环境而厘定。”

  • 上海锌:锌价高位运行 现货升水小幅回落【SMM午评】

    SMM10月29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5150~25310元/吨,双燕主流报价在25490~2565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5080~25240元/吨。早盘市场均价(下月票)贴水10~20元/吨左右。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11合约升水20~35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11合约升水380元/吨。今日锌价高位运行,月差高位,贸易商以出当月票为主,下游订单不佳下,畏高慎采,整体成交较弱。  

  • 天津锌:盘面维持震荡  下游接货意愿不强【SMM午评】

    SMM10月29日讯: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5160~25390元/吨,紫金成交于25250~25410元/吨,1#锌锭成交于25010~25170元/吨附近,葫芦岛报在28660元/吨,0#锌普通对2411合约报升水40~110元/吨附近,紫金对2411合约报升水120~13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升60元/吨。截止午市收盘,普通品牌驰宏对11合约报升水90~100元/吨附近,新紫对11合约报100~110元/吨,西矿对11合约报升30~40元/吨,高价品牌紫金对11合约报升水120~130元/吨附近。今日盘面回升,下游畏高慎采,刚需补库为主,贸易商报价持稳,整体市场成交较昨日转差。

  • 4万亿“白名单”信贷落地进行时 房企:保交付就是稳信心

    住建部等五部门明确“白名单”信贷规模在年底前增至4万亿之后,多地加快了落实节奏。 江西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江西将加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优化存量方面,江西将全力以赴保交房,加大“白名单”工作推进力度,按序时进度完成交付目标。提高质量方面,江西将推动房地产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完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稳步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改革试点。 分析师认为,江西明确将全力保交房,并在提高质量方面提出现房销售改革试点,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这其中,“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如何,其加力扩围的进展如何,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存量市场,该机制对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指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白名单”信贷增至4万亿,被认为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项重要举措。 住建部部部长倪虹10月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 “‘白名单’机制在保交房以及改善企业资金环境,以及稳定市场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陈文静表示。 事实上,不仅是江西省,云南、广东、河南等地,均加大了“白名单”项目落地推进的力度。 云南于10月21日发布的18条房地产新政中,明确云南将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原则,确保将有融资需求的合规项目纳入 “白名单”,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形成推送—反馈—修复—纳入的工作闭环机制,加快问题项目修复并予以贷款支持。 在10月22日举行的广东银行业2024年三季度新闻通气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刘云海表示,广东辖内银行机构已为四批次房地产融资“白名单”的404个项目提供授信1350.18亿元,其中331个项目已落地,总金额达837.09亿元,落地金额居全国首位。 而据河南省政府官方网站10月26日披露的信息,河南省将加大“白名单”项目扩面,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助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 为此,河南将发挥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将合规项目纳入“白名单”管理,协调推动贷款加快落地,全省706个“白名单”项目已授信1101亿元、投放666亿元,授信、投放额度均居全国前列,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部分项目出现交付出现困难,可能会影响一部分购房者对新房市场信心。一些城市新房成交回落,这其中有房源位置、配套成熟度、价格等多重因素,但买家对于所购项目能否如期、保质交付的疑问,也是其当下购房时,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由此,保交楼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问题,还可能影响买家的信心与预期。”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 对此,上海一家中型房企管理层告诉记者,虽然今年新房市场销售下滑,但从其观察到的情况,以及第三方监测到的数据来看,新房市场中现房房源的销售情况,相对期房要好一些。 据中指院2024年三季报监测数据,2024年1-8月,全国重点100城商品房期房销售 4.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而现房销售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幅度达18.6%,表现明显好于期房。 从占比上看,2024年1-8月百城现房销售面积占总销售面积的比重为30.2%,较 2023年全年提升7.7个百分点。 “虽然这些‘现房’当中,可能有不少是因为销售放缓,由期房变成了现房,但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现房销售的市场表现,相对而言确实要好于期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认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此前部分项目延期交付问题,甚至是项目烂尾,对市场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稳定市场信心有多个方面与层次,而保交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说现房销售是更高的目标,那么白名单机制,业内认为是托底的重要举措,是为了确保项目能够交付,让购房者买得更加安心,这对于筑牢市场信心将发挥相当坚实的作用。”上述上海房企管理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也认为,“白名单”机制是当前房地产保交房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对房企而言,白名单机制可以很好解决房企保交付工作,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除了价格因素,房屋能否按时、保质交付,对于房地产市场行情非常关键。从近期各地举措,以及一些涨价项目和快速成交的项目可以看出,现房项目更受市场关注,去化状况非常好。从这个角度看,‘白名单’落地不断推进落地,将为购房信心增加,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因为房屋有明确的交付节点,购房信心才能真正增加,也才能真正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严跃进称。

  • 上海锌:市场有所挺价 升水小幅上行【SMM午评】

    SMM10月25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4940~25080元/吨,双燕主流报价在24870~2541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4870~25010元/吨。早盘市场均价(下月票)贴水10元/吨左右,跟盘对2411合约升水50元/吨附近,成交较少。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11合约升水40~5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11合约升水380元/吨。今日锌价回落,叠加月差扩大,贸易商有所挺价,升水上行,但实际成交受下游订单不佳影响,整体成交较为一般。  

  • 天津锌:盘面有所回落,升水持稳【SMM午评】

    SMM10月28日讯: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4930~25170元/吨,紫金成交于25030~25200元/吨,1#锌锭成交于24770~24940元/吨附近,葫芦岛报在28350元/吨,0#锌普通对2411合约报升水40~120元/吨附近,紫金对2411合约报升水140~15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升50元/吨。截止午市收盘,普通品牌驰宏对11合约报升水90~120元/吨附近,红烨对11合约暂无报价,新紫对11合约报100~110元/吨,百灵对11合约暂无报价,西矿对11合约报升40元/吨,高价品牌紫金对11合约报升水140~150元/吨附近。今日盘面小幅回落,但下游因环保因素限产停产较多,整体对于锌锭采购需求有所下降,但因环保问题运输受限市场流通货量相对偏少,贸易商有挺价心理,报价相对持稳,整体市场成交一般。

  • 2024年1-9月铜板带累计出口大增 净进口完全转负【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SMM10月25日讯:        2024年我国铜板带进出口市场增长迅速,截至2024年1-9月,海关数据显示铜板带进口累计增长17.59%,出口累计增长23.5%。而从净进口量来看自2023年1月起我国已经完全转为铜板带生产净出口国。造成市场结构变化的原因为何?以下为具体分析。        从进口结构来看,我国对外铜板带进口量虽有增长,但紫铜、黄铜板带进口量同比仅维持稳定甚至略有缩减。普带使用基本已完成国产替代,其增长主要来自于高端铜锡合金、铜镍硅等合金带,或是特殊镀层、特殊尺寸铜带。近年来随着我国铜板带行业集中度上升,品类分化趋势愈加明显,加上新能源产业对终端耗铜结构的改变,铜板带进口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从出口来看,我国2024年铜板带出口量大增,受AI、半导体产业增长影响,集成电路用铜带海外需求量增加,其中紫铜带出口增量明显。此外因国内房地产市场行业表现持续萎靡,“紫进黄退”现象持续。过剩黄铜带产能开始向东南亚地区释放。因国内加工费承压回落至基准线,加上出口比价窗口长期打开,未来我国铜板带市场出口仍将有扩大空间。

  • 北京楼市“9.30新政”后出现暖冬行情:10月二手房成交量或达2.5万套

    9.30新政后,北京楼市出现暖冬迹象。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今日公布的统计数据,10月1日-24日,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量达11699套,预计10月二手房网签量将超过1.6万套,有望达到近19个月以来最高值。 实际成交方面,10月1日-24日,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已经超过2万套,创近几年同期新高。分析师预计,北京10月市场成交量有望达到2.5万套,或创2017年以来10月同期最高值。 “2024年10月已经过去的24天,这期间北京楼市的成交量是近几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已经超过2万套,同比上涨幅度超过150%;新建住宅成交量,也接近翻倍上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 成交量大幅上升的同时,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也出现下降。 安居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跌破13.5万套,跌至13.3万套,成交量远大于新增挂牌量。 “北京10月二手房市场成交率先升温的,是总价在400万元以内的刚需住宅,特别是老破小,因为这类房源前期价格跌到位,所以成交较多。9.30政策主要影响了刚需首套房置业者,叠加最近的降息,整体市场热度依然在延续。”张大伟表示。 受益于成交量的上涨,北京二手房成交价格显现出止跌迹象。 张大伟表示,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实际成交情况整体上体现了量升价稳的走向。不过前期成交仍然以价换量为主,特别是新建住宅,大部分成交集中在少量价格明显调整的项目中。部分前期滞销的新建住宅房源,最近价格依然在明显调整。 分析师认为,综合新房、二手房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发布重磅楼市新政后,楼市“银十”已经来临。 9月30日晚间,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该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通知内容包括,落实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政策、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调减非京籍家庭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调整通州区住房限购政策、及时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政策措施。 其中,北京大力度优化限购政策,非京籍家庭社保年限五环内降至3年,五环外降至2年,高层次人才购房降至1年。 “总体来看,9月底以来从中央到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利好频频,加之近期中央也频繁发声稳定楼市。这些措施的确在短期内巩固了市场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克而瑞分析师指出。 其进一步表示,距一线城市9.30松绑“四限”等利好新政已过去20天有余,从市场反馈来看,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新房项目来访、认购等前端指标稳步增长,也意味着成交热度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二手房热度显著好于新房。 “不论是北京还是其他热点一二线城市,2024年楼市都有望出现一个暖冬。在政策影响下,成交量将在高位运行,成交价格依然以稳定为主。”张大伟称。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