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8个
近日经中国计量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稳态输出效率达到32.44%,时隔三个月再次刷新国内转换效率纪录。二级市场方面,今日早盘钙钛矿电池板块继续冲高,截至收盘,板块涨幅达2.08%,中来股份涨超8%领涨,万润股份涨超7%,隆华科技、杰普特、京山轻机等涨幅居前。 据了解,光伏电池技术路线较多,目前主流的有三种,分别是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和钙钛矿电池。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晶硅电池虽然是第一代光伏电池,但仍然占绝大多数,而钙钛矿电池则一直没有开启大规模商用。 当前,随着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日臻成熟,其光电转换效率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正基于此,业内不少企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潜力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作为极具市场前景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 钙钛矿电池已经迎来商业化发展的元年 ,2022年以来,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多家企业开始试生产。未来几年或将掀起光伏行业新一轮的技术变革。 相关数据显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3%,明显高于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而在叠层技术的加持下,其光电转换效率更是有望突破45%。 根据钙钛矿龙头企业协鑫光电的数据显示,其100MW中试线钙钛矿组件成本约为1元/W,较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晶硅组件15-2元/W的成本存在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随着未来产能大幅提升,钙钛矿组件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至0.5元/W,甚至更低。 凭借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等显著特点,钙钛矿电池在光伏降本增效的大变革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行业中试线扩产规模或达1000-1200MW,同比2022年的350MW增长接近两倍。 长江证券指出,当前钙钛矿整体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从量上看,当前扩产规模较小,但设备厂商提前与钙钛矿厂商进行合作研发、验证,将充分受益后续钙钛矿电池扩产放量,设备需求释放。建议持续关注钙钛矿产业化赛道,重点关注:1)在晶硅电池已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企业在钙钛矿领域的横向拓展;2)钙钛矿电池部分设备与电子、显示面板等行业涉材料工艺环节设备有一定共通性,关注切入钙钛矿领域的跨行业设备企业;3)新布局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的企业。 招商证券认为,产业化正在0-1的阶段。钙钛矿电池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实验室效率提升迅速,为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预计2023年钙钛矿行业规模有望达到GW级别,到2024-2025年有望有多家企业GW级产线陆续落地。 叠层电池近年的产业化发展也在提速。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可以为成熟的晶硅电池进一步增效,有希望成为未来钙钛矿产业化的主要路径之一。同时,全钙钛矿叠层被视为终极的叠层技术(最高的理论效率),随着未来钙钛矿核心瓶颈的突破,也有可能逐步应用。 招商证券建议关注在投入与布局钙钛矿的公司:协鑫科技(港股)、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爱旭股份、中来股份、杭萧钢构;TCO玻璃:金晶科技;POE封装材料:福斯特、激智科技、赛伍技术、海优新材等;钙钛矿设备: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帝尔激光、奥联电子、古鳌科技、奥来德等。 相关概念股: 京山轻机(000821.SZ):已有部分钙钛矿电池设备出货,并在积极布局其他钙钛矿电池设备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 万润股份(002643):公司现已有钙钛矿电池方面材料根据客户需求送样。公司将持续跟踪行业发展情况,积极开拓下游客户。该类材料发展主要取决于下游钙钛矿电池行业发展与客户需求。 宝馨科技(002514.SZ):与张春福教授、朱卫东副教授、安徽大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HJT-钙钛矿叠层、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技术开发及产品推广达成合作意向,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及成立合资公司。 捷佳伟创(300724):公司目前基于单结、叠层的钙钛矿整线设备已经开发完成。 金晶科技(600586.SH):产品TCO玻璃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率和高导电率,是光伏薄膜电池组件及钙钛矿电池组件的主要配件。
芯片行业巨头AMD周二公布其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营收和利润都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该股在周二盘后交易中上涨超过2%。 在截至去年12月的四季度中,AMD实现营收5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0.69美元,预期为0.67美元。2022年全年,AMD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4%。 不过该公司对今年第一季度的预期并不是特别乐观。AMD预计本季度销售额将同比下降10%,至53亿美元,略低于Refinitiv分析师预测的54.7亿美元。 数据中心业务强劲增长 AMD第四季度业绩主要归功于其数据中心业务和嵌入式事业部门的强劲增长。 得益于该公司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心芯片——第四代Epyc处理器,其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42%,至17亿美元。 AMD还预计数据中心业务今年将继续实现增长。 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数据中心部门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3%,至43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其最新处理器芯片Sapphire Rapids发布较晚,直到1月才正式推出。 这意味着AMD正在后起直追,从英特尔手中逐步夺下市场份额。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需求环境参差不齐,但我们仍有信心在2023年进一步获得市场份额,并基于我们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实现长期增长。” 此外,AMD在2020年以350亿美元收购Xilinx的操作也取得了成功。 第四季度,其嵌入式部门实现了14亿美元的销售额,年增长率达到1868%,而Xilinx生产的嵌入式处理器是该部门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该处理器主要执行加密或视频压缩等特殊任务。 PC芯片市场或长期放缓 不过,AMD的个人电脑芯片和图形处理器销售放缓, 其个人电脑芯片业务收入第四季度同比下降51%,并预计该业务将在本季度继续下滑 。 该公司补充道,其客户的芯片库存太多,这也是众多半导体制造商近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由于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下降、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零部件供应过剩等多重问题,此次财报季期间许多芯片制造商公布的业绩均显不佳。 AMD的主要竞争对手英特尔上周公布的季度报告非常之差,该公司还发布对2023年的疲弱展望,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同比下降40%。 英特尔的主要业务——包括PC芯片在内的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业务部门第四季度收入为66.3亿美元,同比下降36%,明显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6.8亿美元。 据分析师估计,全球PC市场正处于长期放缓之中。而苏姿丰预计, 2023年全球整体PC市场将下降约10% ,并表示 “第一季度将是我们个人电脑市场的底部” 。 出于未来经济不确定的原因,英特尔和AMD这两家芯片制造商都没有给出全年业绩指引。苏姿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考虑到宏观环境,我们显然希望在今年保持谨慎。”
1月31日部分胶膜厂报价上涨约10%,此前EVA光伏料报价持续上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为65.71GW,同比增长约88.7%。光大证券指出,在下游光伏装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的预期下, EVA、POE、光伏胶膜、纯碱等光伏产业上游原材料也将呈现较高的行业景气。 值得注意的是,经SMM调研,2022年12月国内EVA产量17.90万吨,环比增加26.02%, 而光伏级EVA产量却创全年新低,排产比例仅30.45%, 约为5.45万吨左右,环比减少7.63%。EVA光伏料库存已基本清空,部分库存已转移至贸易商。 SMM分析认为,12月光伏料排产创新低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2022年10月光伏级EVA排产量高但市场消化缓慢,且上下游普遍对12月及2023年1月持悲观态度,库存压力使得厂家大幅减产EVA光伏料。二是由于目前EVA发泡电缆料的流通性相对光伏料更好,粒子厂家为加快年底回笼资金12月排产则以发泡、电缆料这些相对流通性较高的牌号为主。 SMM表示,基于目前EVA厂家库存情况,叠加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降价对光伏中游需求的带动不久将体现,预计1月光伏料排产比例环比大幅提升,1月光伏级EVA排产量约为10.9万吨,环比将增加70%-100%。 上市公司方面,1月30日,绿康生化公告,拟60亿元投资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全部达成100条胶膜生产线,年销售额达100亿元, 1月17日,东方盛虹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EVA产能30万吨,光伏EVA权益产能排名全球第一,计划EVA新增产能75万吨,将在2024年底开始逐步投产。 1月13日,联泓新科在互动平台表示,1GW光伏组件对应EVA粒子需求约0.5万吨。未来两年新增产能有限,下游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2023年EVA光伏料供应仍处于偏紧状态。 据了解,2021年我国光伏胶膜行业市占率排名前四的企业分别为福斯特、斯威克、海优新材和赛伍技术,市占率合计达86%。其中福斯特市占率最高,达50%,其次为斯威克和海优新材,市占率分别为18%和13%。 国金证券表示,1月份EVA光伏料价格持续上涨,随着下游开工恢复,近期部分胶膜企业上调报价约10%。年后光伏地面电站需求明确,海外出货增长,预计胶膜及光伏EVA价格或将快速上涨,看好其在库存价格较低位置的盈利修复。另外, 2 022年起EVA新增产能较少,2023年光伏料供给增量较需求增量较少,预计光伏EVA树脂将出现阶段性紧张。 民生证券预计,全球2023年装机将超350GW,同比提升超40%。 光伏装机高增带动对胶膜需求高增, 保守、中性、乐观预期下,2023年光伏胶膜总需求量分别为37.6/38.8/39.9亿平米,2025年光伏胶膜市场需求有望超过60亿平。 推荐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激智科技。 相关概念股: 福斯特(603806.SH):光伏胶膜行业龙头,市占率超50%,除可转债项目滁州5亿平胶膜扩产外,公司在嘉兴扩产2.5亿平米胶膜与1.1亿平米背板;同时在拥有泰国胶膜项目的背景下根据海外市场需求进一步开展越南(年产2.5亿平)胶膜项目的建设。 联泓新科(003022.SZ):公司是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级EVA龙头,现有EVA产能15万吨,其中光伏级占80%。 赛伍技术(603212.SH):公司率先开发UV光转胶膜,助力HJT组件端提升发电效率1.5-2%,获得华晟10GW异质结HJT组件转光膜长单,有望受益于N型组件放量。 海优新材(688680.SH):公司为胶膜行业龙头,随着新增产能落地,叠加较好的粒子保供能力,有望强化优势地位。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光伏平价新周期,2023年高增长确定,储能配套加速,继续看好储能加持成长亮眼的逆变器【(阳光电源(300274.SZ)、锦浪科技(300763.SZ)、禾迈股份(688032.SH)、固德威(688390.SH)、德业股份(605117.SH)、昱能科技(688348.SH)】,当前估值低位明年量利双升的组件四大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TOPCon等电池新技术龙头【晶科能源(688223.SH)、钧达股份(002865.SZ)、爱旭股份(600732.SH)】,和格局稳定的辅材和硅料龙头【福斯特(603806.SH)、通威股份(600438.SH)、海优新材(688680.SH)、福莱特(601865.SH)、美畅股份(300861.SZ)、大全能源(688303.SH),关注聚和材料(688503.SH)、通灵股份(301168.SZ)、宇邦新材(301266.SZ)、快可电子(301278.SZ)等】。 东吴证券的主要观点如下: 硅料价格加速下跌至10万,下游需求向好,硅片价格应声止跌反弹。产业链中硅片产能最为过剩,最先开始降价对上游施压,开启了此轮价格下降周期。据草根调研,最新硅料由30万元/吨降至12万元左右,推动近期组件签单价降至1.7-1.75元/W,对应地面电站IRR超7%,需求随即快速启动。需求向好拉动组件排产并支撑硅片价格上涨,最新龙头硅片厂上调M10硅片自3.5元/片至3.8元+/片,上涨幅度和上涨时间节点均超市场预期,同时观望情绪减弱利于需求进一步提升!过往硅料超额收益主要来自组件和下游电站,在大幅降价中,下游盈利有望持续修复:1)组件环节受益于期货属性带来盈利提升,预计2022Q1将回归至2分+/W;2)下游电站采购的组件价格降低至1.7-1.85元/W,收益率回归7-10%。展望2023Q1,组件排产较先前计划上调趋势明确,同时在手预收款超400亿元,展望2023Q1预计组件CR4出货47.5-51.5GW,同增70%+ ,将充分享受产业链降价带来的盈利弹性,预计组件厂Q1业绩同比将达40%~250%增长。 硅料降价驱动需求高增,预计2023年全球装机达370-380GW。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内2022全年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增59.13%;海外新兴市场全面开花,美国UFLPA扣押组件开始放行,德国宣布取消2023年光伏VAT及所得税,2022全年组件出口量158.5GW,同增58%,逆变器出口金额89.8亿美元,同增75.4%。后续随着硅料产能持续释放,推动行业排产逐月提升,国内地面需求开始启动,海外欧洲假期结束,安装力提升,美国供给逐渐向好,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250GW左右,50%增长,2023年硅料降价带动需求保持45%以上增长,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370-380GW,继续看好光伏板块成长。 光伏板块22年4季度预告普遍超预期,上游降价刺激需求23Q1盈利向好。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固德威等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业绩普遍超出预期!科士达与大客户签订2023年储能订单;通威、晶澳、晶科扩张多环节产能;锦浪、固德威拟增资扩产;林洋、双良、福斯特投产新项目;东方日升与多家厂商签订保供保销售协议。2023年需求高增确定性强,各公司积极扩产+锁单以预备光伏成长新纪元。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电网消纳问题限制,光伏政策超预期变化等。
周一(1月30日)纽市盘初,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延续大跌势头。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日内一度跌约5%至2.61美元/百万英热,为2021年4月以来的低位。现有所反弹,跌幅缩窄至3.6%附近,报2.76美元/百万英热。 (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小时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这一美国地区的天然气基准价格曾一度升破10美元大关,录得10.03美元的14年高位。但之后该价格一路走低,目前已经较去年高位回落了超七成。 (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月线图) 媒体分析指出,美国气价在这几周持续承压,主要原因是市场愈发相信目前欧美地区的天然气储存量足够度过这个冬季,同时美国主要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商自由港“推迟至3月重启”的消息也被计入了价格。 近期,美国多地持续遭遇恶劣天气。上周在美国东南部地区,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地遭龙卷风侵袭。此外,降雪和寒冷天气还影响到阿肯色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等地。 气象学家预测,在2月5日前,大部分时间都将比历年冷一些,但2月14日之后可能会比平均气温暖和。随着温和天气的到来,市场预期届时对美国天然气的需求将明显减少。 上周,联邦监管机构授予自由港冷却输送管道和相关系统的许可,而重启液化系统还需要获得新的监管批准。多位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至少3月之前很难看到该工厂将大量的天然气投入生产。 美国顶级投行高盛认为,美国天然气市场或将在2023-2024年进入熊市周期。目前价格尚未形成坚硬的底部,天气变暖、取暖需求下降可能会推动气价进一步下跌。 高盛将2023年夏季美国天然气价格预期从之前的4.15美元/百万英热下调至3.7美元/百万英热,并将2023-2024年冬季天然气价格预期从4.05美元/百万英热下调至3.6美元/百万英热。
苹果、AMD、英伟达在AI领域竞争白热化,传出近期同步对台积电下急单,相关芯片将在4月后逐步产出。 业界提到,从算力来看,当前AI芯片最成功应用的ChatGPT已导入至少1万颗英伟达高端GPU;此外,苹果M2系列新芯片持续导入AI加速器设计;AMD也发表相关新品,其最受关的“Alveo V70”AI芯片。财通证券指出,ChatGPT开启AI新纪元,有望成为新的全行业生产力工具,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丰富度。部分行业如搜索引擎、文稿创作、艺术设计等可能出现行业格局与商业模式的骤变,全行业“AI+”浪潮已至。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北京君正 的AI技术已应用于T系列、A系列以及X系列的芯片产品中。 全志科技 新一代端侧AI视觉芯片V853已量产上市,V853可以支持包括机器视觉在内的AI视觉应用。
以盛衰周期著称的存储芯片行业此前不断改变其经营方式和模式,更严格的管理加上其产品涵盖的新市场(包括5G技术和云服务),试图确保公司提供更加可预测的利润水平。然而,在存储芯片公司做出这样的声明不到一年之后,这个价值1600亿美元的行业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溃败。公司仓库里积压了大量芯片,客户正在削减订单,产品价格也大幅下跌。 “存储芯片行业此前认为供应商将拥有更好的控制权,”TrendForce高级研究副总裁Avril Wu表示。“这次行业低迷证明,所有人都错了。” 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使得业界领军企业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MU.US)的现金流失殆尽,还动摇了其供应商的稳定性,打击了依赖科技出口的亚洲经济体,并迫使仅存的几家存储芯片厂商结成联盟,甚至考虑合并。 电子产品需求下降,三星电子等存储芯片公司遭重创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这与该行业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销售额激增相比,出现显著的下滑趋势。当时,消费者为家庭办公室添置电子设备,抢购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产品,推动了该行业的销售额激增。现在,消费者和企业都在推迟大型电子产品采购,以应对通货膨胀率和不断上升的利率。作为存储芯片的主要买家,PC等设备制造商突然陷入库存困境——市场需求急剧降温。 库存激增——存储芯片供应商的库存在2022年下半年迅速增长 三星电子及其竞争对手生产的每一个芯片产品几乎都在亏损,这些公司在今年的营业亏损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50亿美元。库存(存储芯片需求的一个关键指标)增长了两倍多,达到创纪录水平,达到3至4个月的总体供应量。 但是三星电子似乎是唯一一家相对毫发无损地逃脱危机的公司,这要归功于其规模和多元化的业务。不过,即使是这家韩国芯片巨头的芯片产品部门也在走向亏损。该公司将于本周公布季度利润,此前三星电子公布的第四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Q4营业利润4.30万亿韩元,同比下降69%,市场预期为6.65万亿韩元。 该行业正遭受一系列独特因素的影响——疫情遗留影响、俄乌冲突、历史性通胀和供应链中断——这些因素使此次衰退比常规周期性衰退严重得多。 美国仅存的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对需求和芯片产品价格暴跌做出了积极回应。该公司上个月底表示,除了减少产量外,还将削减新工厂和设备的预算规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桑杰·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表示,行业本身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该公司的同行采取类似行动的速度。“我们必须度过这个周期,”他表示。“我相信,跨周期增长和企业盈利的趋势仍然存在。” 周期性衰退——存储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面临历史性下跌 在韩国,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也削减了投资和产量。该公司库存过剩的部分原因是其收购了英特尔的闪存业务——该交易是在该行业衰退之前达成。 现在该行业分析师的目光几乎都集中在存储芯片之王三星电子身上,该公司迄今为止对该行业的近期前景几乎没有发表任何负面性质评论。这家全球最大规模芯片制造、智能手机和显示面板制造商将于周二公布第四季度业绩,随后将召开电话会议,分析师可能会在会议上质疑其产能管理计划。 存储芯片行业陷入困局——韩国芯片产量正在快速下降 这家韩国科技巨头通常会在经济低迷时期继续维持支出水平,希望在需求回升时以卓越的产量和更高的盈利能力摆脱低迷。这一次,市场一直在押注该巨头将收紧芯片供应,这在近几周推高了其股价。 芯片制造设备制造商拉姆研究(LRCX.US)在上周表示,由于存储芯片客户削减或推迟支出,订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减少。据了解,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不过该公司高管拒绝预测此类行动何时可能有助于存储市场反弹。 拉姆研究首席执行官Tim Archer 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看到存储市场采取了非常规的措施,这是我们25年来从未见过的水平。” 存储芯片以及其他芯片制造商一直很难应对需求的波动,主要因为新工厂上线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因此很难把握好精准的时机。 因此,这些风险促使该行业的公司对于预期变得更加保守。他们更关注盈利能力,而不是试图快速增长和获得市场份额。 NAND市场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Midas International 资产管理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Shin Jinho表示,对于DRAM存储芯片来说尤其如此,三星电子、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大主要供应商正在减少供应。他表示,存储市场的另一个主要部分NAND存储芯片更加分散化,随着众多竞争者为生存而战,它将经历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 五大NAND闪存厂商正在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Shin表示:“NAND市场正经历激烈的竞争,在DRAM市场复苏后一个季度,NAND市场将迎来恢复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更长时间,最终我们将看到NAND市场的一些整合现象。” 在之前的行业衰退中,存储行业也有合并,这次可能也不例外。知情人士本月透露,NAND闪存制造商西部数据(WDC.US)和铠侠的交易谈判正在取得进展。不过,两家公司已经谈及联合生产计划,因此合并并不一定会导致产量下降。 极其艰难的市场环境下,投资机遇也在同步孕育 更长期的问题是客户需求何时会反弹。HMC投资证券的科技研究主管Greg Roh表示,中国最近退出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限制措施,这可能是帮助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因为下游的电子设备制造商将能够让芯片厂商恢复正常节奏。 对于存储芯片行业的展望,Greg Roh表示:“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会逐渐释放,我们的观点是,存储芯片整体市场将在下半年迈入复苏期。”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目前市场普遍预计芯片企业业绩将于年中触底,随着企业逐渐清理积压的产品库存,下半年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往往提前半年左右定价和消化普遍预期,因此难得的投资机遇也在孕育之中。 彭博亚太半导体指数在上周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上涨趋势,达到五个月来的高点。亚洲芯片股近期持续上涨,另一大重要的原因在于投资者预计全球加息周期将见顶,同时仍对经济衰退持谨慎态度。此外,尽管三星电子此前公布了10年来最严重的营业利润下滑,但该公司股价近日持续摆脱坏消息影响,不断实现强势上涨。 LightStream Research的分析师Mio Kato表示:“可能的解读是,如果市场普遍预计芯片企业整体业绩将于今年年中将见底,那么一些投资者可能会选择现在整体较为疲弱的业绩时期作为一个良好的逢低切入点。” 全球最大规模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TSM.US)在本月早些时候曾警告称,近期销售疲软。但该芯片制造商预计,由于汽车芯片持续强劲,以及服务器芯片需求有望复苏,全年销售额总体将实现增长。
恩智浦将于1月30日美股盘后(北京时间1月31日清晨)公布其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恩智浦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在32亿美元至34亿美元之间,市场预期该公司的季度收入将达32.8亿美元,同比增长8%;每股收益预期为3.60美元,同比增长16.9%。 恩智浦在半导体传感、处理和控制应用方面的强劲势头可能有助于其第四季度在汽车终端市场业务的业绩表现。预计该公司汽车雷达系统、汽车电气化系统、汽车区域处理器的优势将成对其第四季度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该公司预计其汽车业务收入增速将达10%以上,市场对其第四季度汽车业务收入的预期为17.8亿美元,同比增加15.2%。 由于恩智浦在高功率射频领域市场的强势地位,以及市场5G基础设施对射频功率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将推动其在通信基础设施业务的季度收入增长。 对于第四季度,恩智浦预计其通信、基础设施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将迎来中位数增长。市场预期该业务收入为5.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 移动终端市场业务方面,该公司预计收入同比增长将在较低的个位数范围。该公司安全移动钱包、访问和识别业务方面的强劲势头可能继续推动其本季度的收入增长。市场对该公司移动业务收入的预期为3.85亿美元,同比增加2.9%。 另一方面,Android移动端市场业务的疲软预计对该公司第四季度业绩的影响将是负面的。 与去年同期的报告数字相比,该公司的工业和物联网业务收入预计将下降到两位数的低百分比范围。物联网消费领域的普遍疲软预计将影响恩智浦第四季度于工业和物联网市场业务的业绩。市场对该公司工业和物联网业务收入预期为7.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4%。此外,之前疫情流行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问题也可能会对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近期,公募基金相继披露2022年Q4持仓数据。综合券商统计数据, 半导体——特别是半导体设计公司已获基金增持,仓位环比上升 。 从整体板块配置变化来看,广发证券指出, 基金配置思路转变,热门高景气赛道降温,2023年环比改善领域更受关注 。具体来说,基金去年Q4已减仓新能源车、硅料硅片、军工等,转而流入2023年预期复苏的半导体设计、医药、数字经济、储能、风电等。 具体数据上,中金公司今日报告显示, 2022年Q4公募基金半导体仓位达5.56%,环比增长0.11个百分点,澜起科技、卓胜微等个股获增持较 多。值得一提的是,沪(深)港通方面,北上资金也已增持圣邦股份和澜起科技。 然而,并非半导体环节/子领域都能获得青睐增持—— 半导体板块内部仓位表现已出现分化,前期高配、但2023年预期降速且受海外影响影响较大的半导体设备/材料遭大幅减仓,获基金底部加仓布局的,主要是预期复苏的半导体设计板块 。 一方面,广发证券(考察对象为公募基金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数据显示,半导体材料、设备配置比例分别下滑0.2pct、0.6pct至0.3%、0.8%; 另一方面,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则获得大幅加仓,配置比例分别上行0.2pct、0.3pct至2.7%、1.2%,超配幅度分别为106.3%、191.2%。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师指出, 这也是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2022年以来的首度加仓 。 图片来源:广发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年初至今的区间涨跌幅来看,涨幅居前的也多为芯片设计公司。 为何公募选择加仓半导体设计? “行业下行周期接近尾声”或许是主要原因 。 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多家券商机构预计,2023年半导体有望率先周期触底反转,迈入上升通道。而如今,基金经理也给出了类似判断。 例如,诺安基金蔡嵩松表示,芯片板块的两大主要矛盾,景气度拐点与美国施压,都已到了临界拐点。因此他认为, 半导体板块目前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在当前的市场位置,积极布局,迎接即将到来的科技大行情。” 看好板块投资性价比的还有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其指出,当前半导体估值与盈利均位于历史底部,估值处于历史4%分位,盈利有望走向新一轮上升周期,长期看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 部分芯片设计公司已在去年Q3出现库存高点,那么,新一轮半导体周期上行的时间拐点何时将至?银华基金李晓华认为, 这还需取决于去库存进度,向上的弹性取决于需求恢复的力度,尚待跟踪 。 实际上,芯片设计环节的库存调整,也伴随着对其上游晶圆代工环节的订单收缩。 在需求收缩和新增产能持续开出的情况下,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松动的消息已频频传出。广发证券另一份报告指出, 这将迫使部分晶圆产线采取以价换量策略,或促进设计客户在获取产能过程中议价能力的提升,从而改善设计环节的成本压力和盈利能力 。综合而言,半导体行业,特别是设计环节,2023年上半年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落实到具体标的上,在周期性复苏逻辑下,分析师建议关注韦尔股份、卓胜微、兆易创新、晶晨股份、安路科技、恒玄科技等;产品渗透逻辑下,则看好澜起科技、聚辰股份、斯达半导、天岳先进、东微半导、宏微科技、三安光电、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等。
RBC Capital发表研报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将迎来艰难的一年,而其中,法拉利(RACE.US)是其在该行业的首选。 RBC的团队表示,法拉利预计将在今年推出Daytona和Purosangue车型,从而大幅提升销量。因此,随着高端品牌能够捍卫利润率,在价格上涨13%的支撑下,这家意大利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将较2022年增长14%。 RBC补充道,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定价能力不太可能像法拉利如此强大。 该行分析师表示,欧洲大陆的经济恶化和随之而来的消费者疲软可能会促使价格下降,就如北美和中国市场已经出现的降价现象。价格下降可能会冲击许多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加剧供应链瓶颈的现有阻力。 “我们预计,尤其是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欧洲可能会出现降价潮。在我们覆盖的个股中,受影响最大的将是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STLA.US)。不过,尽管我们下调了预期,使其低于普遍预期,并下调了目标价,但我们仍然认为奔驰和大众的股价较当前水平有上涨潜力,并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在RBC覆盖的个股中,唯一未被下调预期的汽车制造商只有法拉利和戴姆勒卡车公司(Daimler Truck)。 “我们继续看好戴姆勒卡车公司,主要是因为它与同行的估值明显脱节,”RBC的分析师解释道,“诚然,考虑到卡车行业的高周期性,投资者通常会在经济衰退期间避开该行业,但我们预计2023年的经济衰退不会像以往那么严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