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2

  • 哪里“油”便宜哪里就有它!印度暗示将转向价格更便宜的委内瑞拉石油

    自去年开始,印度一直是廉价俄罗斯石油的主要购买者之一,甚至多次置欧美的警告于不顾,坚定表达了印度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当下又有了新的适用场景。周三,印度石油部长Hardeep Singh Puri表示,如果价格便宜的话,印度可能会购买委内瑞拉的石油,印度炼油厂也能加工委内瑞拉的石油。 几天前,美国暂时取消了对委内瑞拉石油部门的制裁,为期六个月。美国炼油商已获准直接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购买石油,这意味着委内瑞拉的石油再次回到全球舞台。 标普全球原油市场执行董事Ha Nguyen指出,委内瑞拉的石油将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市场上与其它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重油品级进行竞争,其将加大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以获取现金。 而据历史数据显示,印度在2017年到2019年制裁期间,每天约进口30万桶委内瑞拉原油,其中信实工业和纳亚拉能源等私营炼油商是主要买家。 亚洲市场局势变化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80%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满足。Singh Puri表示,有更多供应进入市场总是好事,印度将从任何可以获得更便宜石油的地方购买原油。 Synergy Consulting公司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总经理拉Rajat Kapoor认为,印度进口的委内瑞拉原油会增加,因为印度必须在传统的中东供应商之外实现石油进口多样化。 他还指出,委内瑞拉原油为印度私营炼油厂带来了具有吸引力的炼油利润,因为委内瑞拉原油,尤其是重质和超重质原油的折扣往往比布伦特基准原油的折扣更大。 但这一前景对亚洲炼油商来说并不算是好消息。韩国的物流人士指出,过去委内瑞拉的原油大多流入中国,从而为亚洲其他炼油商腾出了足够的空间。 新加坡的原油贸易商解释称,若中国炼油厂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大量采购委内瑞拉原油,其可能转向采购中东的现货,从而抬高迪拜市场的价格,对其他地区的炼油商形成压力。 与此同时,韩国、泰国、日本等地的主要炼油商都表达了对委内瑞拉原油的兴致缺缺,其也没有进口委内瑞拉原油的过多经验。他们只是担心委内瑞拉原油出口改向是否会加剧沙特和阿联酋供应的涨价压力。

  • 明星原油交易员Andurand:油价涨到110美元前沙特不会放松减产

    当地时间周二,被誉为“沙漠达沃斯”的未来投资倡议(FII)大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 知名原油交易员,被一些媒体称为“原油交易之神”的皮埃尔·安杜兰(Pierre Andurand)也受邀参会,并发表了一番强烈看多原油的观点。 安杜兰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高盛和美国银行的商品交易团队,随后跳槽至知名商品贸易公司Vitol。从2007年开始创业,由于先后押中2008年油价暴涨和2020年的罕见暴跌而名声大噪。根据报道, 他旗下的安杜兰商品增强基金在2020至2022年间的回报率分别为154%、87%和59%。 周二在利雅得,安杜兰预期目前支撑油价表现的沙特减产因素,至少要维持到油价涨到110美元/桶。 安杜兰表示, 随着原油库存在未来几个月下降,市场到某个时间点会“祈求”更多的供应。沙特人将决定何时以及在哪个价位重新释放供应。在他看来,引发调整的价位是110美元/桶,所以接下来还有上涨的空间。 从今年7月开始,沙特在现有的OPEC+限产措施外额外自愿多减产100万桶/天(俄罗斯也跟着限产30万桶/天)。随后OPEC+的两大巨头也在10月初宣布将限产措施延长到今年年底。安杜兰强调,沙特的原油政策将始终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自那以后,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持续震荡上行。以布油为例,近期也曾摸到95美元/桶的年内高位。 (布油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安杜兰一直站在原油多头的立场上,曾在年初喊出过“2023年底涨到140美元”的惊人预测。不过随着上半年油价持续震荡下行,他的基金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腰斩跌幅”。 听听其他大佬怎么说..... 既然是在沙特主场开投资大会,自然也少不了众多石油产业的大佬出席。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在周二表示, 沙特管理能源市场的策略“正在起效” ,沙特必须“确保一个波动较小的石油市场,这将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另外他也提到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刚达成的巨额收购案,强调 这些美国市场的动向表明原油和天然气将继续存在 。 沙特阿美的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也提到, 他看到接下来石油需求大幅增加的背景 ,除了一些主要经济体复苏带来的需求外,航空燃油的需求仍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对于眼下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阿明也表示,“一刀切”式的能源转型是不可接受的,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成熟度。 出席同一场活动的道达尔能源CEO Patrick Pouyanne则强调 继续投资油气行业的必要性 ,因为这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和避免价格跳涨”,现在有一些批评能源供应投资的动向是错误的。

  • 四部门: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55%左右,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技术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到2030年,产能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化工原材料和特种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效和环保绩效达到标杆水平的炼油产能比例大幅提升,技术装备实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氢炼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完成工业化、规模化示范验证,建设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低碳标杆企业,支撑2030年前全国碳排放达峰。    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1.优化产能结构布局。 统筹发展与安全,系统考虑原油进口、成品油供应保障、已建成配套设施等因素,进一步优化有关区域炼油产能布局,推动新建炼油项目有序向石化产业基地集中,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并与乙烯、对二甲苯(PX)项目做好配套衔接。引导中小型炼厂向科技型方向发展,做精做特,满足区域市场、细分领域需求。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采用政府引导、地方推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研究推进地方炼油企业改革重组。统筹原油、成品油管网布局,优化完善炼油项目配套码头、油库、管道、运销体系。    2.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新建炼油及扩建一次炼油项目应纳入经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实行产能减量置换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环保满足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A级指标要求。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建炼厂的常减压装置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吨/年。强化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碳排放等指标约束,原则上不再新增燃煤自备电厂(锅炉)。    3.推进炼厂改造升级。 推进现有炼厂向组分炼油、分子炼油转变,优化炼油总流程。引导现有炼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清洁油品、特色油品、化工原料、化工产品的生产灵活性。鼓励已有炼厂改造升级、上优汰劣,稳妥有序推动企业实施产能优化整合,依托现有炼厂按照产能减量置换原则对已建常减压装置进行改扩建(不视为新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新建装置需配套建设密闭除焦设施,加快推进现有敞开式延迟焦化装置密闭化改造及效果评估。    4.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各地要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有序淘汰退出。对符合条件的以生产沥青等化工品为主、加工特种原油或废矿物油等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后允许保留,地方要做好后续全流程监管。对能效低于基准水平或环保治理水平低下,且通过节能降碳减污等改造升级,能效仍无法达到基准水平或污染物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2025年以前加快退出。    5.完善炼油行业管理。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对炼油企业的主要装置、产能、原油来源、能效水平等进行核查,建立炼油行业信息平台,健全行业数据报送机制。严禁以重油深加工、原料预处理、沥青、化工项目等名义违规核准或备案新建炼油及扩建一次炼油项目,加强对新建及扩建原油二次加工装置的管理,梳理具备原油二次加工能力的项目。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全国炼油规划方案,不断完善炼油产业政策。    (二)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6.加强能效水效管理。 各地组织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炼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重点核查,鼓励引导炼油企业提升能效,推广一批炼油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努力实现节能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能效达到或优于标杆水平、低于基准水平的企业,分别列为能效先进、落后企业,视情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推动企业建立完善水管理制度,加强废水循环利用,开展水效对标达标。    7.推动系统用能优化。 鼓励企业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应用力度,推进换热、蒸汽动力、余热余压、精馏等系统用能优化,开展蒸汽、电互供合作,实现热电资源互补和共享。推广可循环保温材料等绿色保温强化技术,减少炼油过程能量损失。    8.实施工艺装备升级。 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加快淘汰更新低效电动机等用电设施。鼓励对现有加热炉、换热器的热效率实施运行诊断和优化。鼓励企业加快推进大型反应器、高效加热炉、高效换热器、催化裂化高效烟机等关键设备的改造升级。    9.鼓励资源循环利用。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废塑料、废润滑油、废弃油脂、废弃生化污泥等废弃有机物与原油耦合加工。鼓励重点开发废塑料低能耗热解与净化预处理技术,开发低碳排放的废塑料油深加工成套技术,加快废塑料化学循环工程试点示范。鼓励炼油过程“三废”资源化利用。积极有序发展以废弃油脂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生物质液体燃料。    (三)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0.引导炼油过程降碳。 积极引导清洁能源、绿电替代,推进现有燃煤自备电厂(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积极探索研究太阳能供热在炼油过程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因地制宜优先采用公用电、集中供热、天然气、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方式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电源开发综合效益。鼓励应用短流程、反应过程强化、催化裂化余热发生超高压蒸汽技术等低碳生产工艺。加强甲烷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协同管控。    11.推进二氧化碳回收利用。 支持炼油企业加快CCUS示范应用,有效降低碳排放。探索开展制氢尾气及催化裂化烟气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二氧化碳和甲烷干重整、二氧化碳加氢制油品和化学品技术示范。    12.支持制氢用氢降碳。 推动炼油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建设绿氢炼化示范工程,推进绿氢替代,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鼓励强化加氢工艺选择性,实施氢气网络系统集成优化,降低制氢装置碳排放。    13.探索加强碳排放管理。 研究制定低碳炼油技术评价标准。探索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探索开展炼油企业碳排放计量、监测试点。研究建立炼油企业碳排放与产品碳足迹数据库。相关炼油企业应当依法披露环境信息。    (四)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14.优化创新体制机制。 健全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探索建立跨领域、跨学科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协同攻关合力。发挥好炼油行业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完善能源技术装备首台(套)等政策,推动行业创新成果示范应用。    15.加强软件开发应用。 加强过程模拟软件、流程优化软件自主开发应用,鼓励对精馏、反应、全厂流程模拟优化,提升炼油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自主化工业控制等软件应用,提升工业软件自主保障能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加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工业数据集成共享。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炼油行业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炼厂建设。开展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    16.开发新型炼油技术。 加快劣质渣油低碳深加工技术升级。开发以先进分离技术为基础的组分炼油、分子炼油以及原油(重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提升原油(重油)催化裂解、低碳烷烃脱氢、加氢裂化反应过程效率与选择性。推动绿色、高效、自主的炼油催化剂开发应用。    17.加快低碳技术研发。 加快研发一批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等主要炼油装置的节能降碳技术。开发智能化高效换热器、高效混合器、高效分离器、工程强化反应器等单体设备。推动二氧化碳转化、固化等技术开发和试点应用。鼓励大型电加热炉电气化技术研发和应用。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Allianz Trade称油价有可能触及140美元/桶

    据外电10月20日消息,总部位于巴黎的贸易公司Allianz Trade周五表示,原油价格可能升至高达每桶140美元。 Allianz trade经济研究主管Ana Boata周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东紧张局势以及巴以冲突为更广泛的地区冲突,可能推动原油价格飙升,升至每桶140美元。 Boata称:“油价上涨是直接影响。”他补充称,油价可能从目前的90美元上涨到140美元的峰值,甚至在2024年平均达到120美元。 Boata表示:“很明显,在目前的能源价格水平下,我们知道各国央行在降息之前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他补充称,这可能会令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经济增速将放缓至近2%,即收缩阈值。 即便是在巴以冲突发生前,石油行业分析师就上调了对2023年原油价格的预测,但在9月份接受外媒访问的分析师中,只有少数人认为原油价格将升至每桶100美元。

  • 美国计划回补600万桶石油储备 价格在79美元/桶或以下

    美国能源部周四表示,拜登政府希望购买600万桶原油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计划是在12月和明年1月各交付300万桶,同时继续实施补充紧急储备的计划。 据悉,能源部希望以79美元/桶或更低的价格签订合同,这一价格较早前的70美元/桶左右区间显著上升,但大幅低于目前WTI原油的90美元/桶价格。 去年,为了稳定油价,并打击俄罗斯的经济,美国从其战略石油储备中提取了1.8亿桶石油。而要重新填满这些油桶,如果真能实现的话,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自那以来,美国政府以平均每桶不到73美元的价格回购了仅仅480万桶石油。今年1月,美国能源部取消了一些石油公司补充至多300万桶石油的投标,声称收到的报价过高。 该部门将决定提交的投标是否可以接受,并认为其价格指导和每月招标将使其能够在购买机会出现时迅速采取行动。 美国能源部补充说,至少在2024年5月之前,它将继续通过每月招标来补充储备,具体数量尚未确定。 去年的1.8亿桶石油出售激怒了一些共和党人,他们指责拜登政府让美国的石油储备降至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供应缓冲不足,无法充分应对未来可能的短缺危机。 不过许多分析师认为,美国石油储备足以抵御供应冲击,尤其是考虑到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快速增长的页岩油产量,推动美国原油产量接近纪录高位。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量为3.51亿桶,还不到2010年以来的历史高点的一半。 美国能源部长珍妮弗·格兰霍姆上个月表示:“我一点也不担心石油储备水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储备。” 拜登政府曾表示,希望其回购策略将为纳税人带来良好回报,因为石油的售价在每桶95美元左右,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回购。 目前看来,油价短期内恐怕很难下滑,在中东冲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走高。

  • 普京:欧佩克+将继续协调行动 减产协议很可能会延长

    当地时间周三(10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欧佩克+将继续协调行动,以确保石油市场的可预测性,并且减产协议很有可能会延长。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普京周三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能源周”会议,他表示:“我相信欧佩克+合作伙伴将继续协调行动。这对于石油市场的预测性很重要,从根本上而言,对全人类的福祉也很重要。” 普京说,欧佩克+成员国将全面履行承诺,并成功应对所有挑战。 当被问及欧佩克+的减产协议是否会延长时,普京回答道:“很有可能,我们需要与同僚协商——我们的决定是协商一致做出的。” 普京警告称,如果没有之前的大幅削减供应,国际油价很可能会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 欧佩克+于去年底开始限制供应,以提振国际油价,并于6月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底。 今年2月,俄罗斯宣布从3月起将日均原油产量削减50万桶。4月,俄政府宣布将该减产计划实行至今年底。今年6月,俄罗斯决定将日均额外减产50万桶原油的措施延长至2024年底。 今年9月,俄宣布自愿额外削减石油日出口量30万桶至今年底,作为4月宣布减产措施的补充。 普京表示,西方精英在能源市场播下了混乱的种子,因此需要欧佩克+等负责任的市场参与者来确保稳定。 他说:“为了石油市场的稳定,主要供应国之间的互动是必要的,而且是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正是基于这种逻辑,俄罗斯在欧佩克框架内与合作伙伴合作。”

  • 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国际油价迎来“血色助攻” 美油、布油涨超5%

    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国际油价周一亚洲早盘飙升,NYMEX原油涨超5%。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令投资者感到不安。 截至9:20分,NYMEX原油期货上涨5.28%,报87.1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5.21%,报88.99美元/桶。 (截止9:20分市场行情)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天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这是数年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冲突目前仍在持续。根据最新报道,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1000人死亡。 尽管国际油价接近每桶10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但近2周连续收跌,上周更创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在中东地区局势突然升级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可能迎来一场“血色助攻”。 油价短期有望上涨 目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伊朗上,伊朗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也是哈马斯组织的主要支持者。哈马斯发言人周六声称,该组织对以色列的打击行动得到了伊朗的直接支持。 有投资人担心,如果以色列因此而报复伊朗(打击伊朗的基础设施),原油供应将受到影响。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至关重要的航运要道,世界上20%的原油运输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与此同时,这一事态发展也意味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可能得到更强有力的执行,因此伊朗石油的出口可能会减少。在更极端的情况下,伊朗可能会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来回应任何直接挑衅。 分析师表示,由于伊朗石油出口可能受到连锁反应,原油价格可能在短期内上涨,但该地缘政治事件对油市总体影响应该有限。 “随着中东火药桶再次点燃,油价将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而上涨,”SPI Asset Management的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周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应该预料到,随着利率驱动的衰退担忧让位给中东令人担忧的冲突升级,原油价格将继续动荡。” “风险在于油价上涨、股市暴跌以及波动性激增,这支撑了美元和日元,并削弱了‘风险’货币。”CBA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反应是石油供应和货币反应的不确定因素。” 不过,能源咨询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的中东董事总经理Iman Nasseri认为,除非我们看到双方之间的‘战争’迅速扩大为一场地区性战争,美国和伊朗以及双方的其他支持者直接参与,否则对油价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最新进展: 据巴勒斯坦媒体消息,当地时间8日晚间和9日凌晨,以色列军队出动战机轰炸了加沙地带的多处目标,并造成了人员伤亡。

  • 美债有望受提振?分析师:以色列遇袭或提升黄金等避险资产吸引力

    日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爆发了大规模冲突,这场冲突眼下还在持续。国际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此次地缘政治事件。分析师预计,此次事件可能促使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 当地时间7日清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不仅发射数千枚火箭弹,其武装人员还进入以色列境内与以军发生冲突。以色列军队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作为回应。截至目前,巴以此次大规模冲突已致双方超5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避险资产吸引力提升 分析师表示,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可能促使投资者买入黄金和美元等避险资产,并可能提振对近期遭受大举抛售的美国国债的需求。 “这是人们需要在投资组合中配置黄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抵御国际动荡的完美对冲工具。” 美国投行斯巴达资本证券(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的首席市场经济学家Peter Cardillo表示。 Cardillo还预测 美元也将受益 。 “只要出现国际动荡,美元就会走强。” 他表示。 最近几周,随着市场预期美国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上周五非农数据超预期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跃升至4.89%,创十六年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元则持续上涨。美股市场第三季度录得大幅下跌,但上周企稳。 “这是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时刻,取决于它(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多久以及其他国家是否被卷入冲突,”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Brian Jacobsen在谈到以色列局势时表示。 油价将受何影响? 在Jacobsen看来, 这场冲突将对石油价格造成多大影响尚不明朗 ,尽管伊朗一直在提高原油产量。 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受到伊朗和伊朗的黎巴嫩盟友真主党的公开赞扬。 “伊朗石油产量一直在增加,但他们在幕后与美国取得的任何进展都将因伊朗庆祝哈马斯的行动而受到严重破坏。” Jacobsen表示。他补充称,“可能的(石油)产量损失很重要,但不会是惊天动地的。” “ 最关键的是看看沙特阿拉伯如何反应 ,” Jacobsen称。华盛顿一直试图达成一项使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的协议。

  • 重磅就业报告前 美股反弹一日游 原油续创一个月新低 黄金九连跌

    在周三公布的“小非农”——私人部门ADP就业增长远逊预期后,次日公布的数据未能强化就业降温形势。 周四公布的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小幅回升3000至20.7万,较市场预期人数低3000,仍处于历史低位附近,体现劳动力市场韧性,令一些希望失业数据开始暗示劳动力市场受创、结束债市收益率上行打击美股的投资者失望。 失业数据公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短线攀升、刷新日高,后很快回落,基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首日未创2007年来盘中新高;美元指数短线拉升转涨,后重回跌势;美股低开,回吐周三ADP就业报告公布后的涨幅。 虽然长期美债收益率持续创多年新高的势头暂歇,但美股的反弹只是周三“一日游”。评论称,在本周五公布重磅月度非农就业报告前,交易员对大举押注犹豫不决,投资者急于了解周五的就业报告会不会强化美联储11月加息的预期。目前互换合约定价显示,市场预计11月加息的概率为四分之一。 有分析认为,周五的就业报告和下周将公布的CPI通胀数据将决定,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是会升到5%还是回落到4.5%。若报告显示就业人数高于预期,可能掀起又一波债券抛售和美元买盘。 汇市方面,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随着美元短线转涨,多种非美货币集体刷新日低,在美元回落后均反弹,日元未继续跌向周二盘中疑似日本政府出手而拉升前所创一年来低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在美国数据公布后曾跌破7.32接近日低,此后转涨,连续第二日盘中收复7.31,保住连日反弹的势头。 大宗商品中,尽管美元总体回落,黄金和国际原油仍反弹失利、盘中转跌。黄金期货将近两个月来首次连续九个交易日收跌。在周三因美国汽油库存意外猛增激化市场对高利率环境下的油需担忧后,原油期货进一步下探一个多月来低谷。有评论称,最近报道称美国和沙特可能达成包括能源在内的广泛协议,这可能也打击油市情绪。 道指五日内四日收跌 高乐氏所在板块领跌标普 芯片股指回落 中概指数四连跌 三大美国股指集体低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盘初短线转涨,后跌幅持续扩大,早盘尾声刷新日低时,标普跌近0.9%,纳指跌超1.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早盘保持跌势,午盘一度跌近190点、跌近0.6%,后跌幅持续收窄,午盘均曾转涨。 迷你标普500期货近几周总体持续下跌,周三反弹后,周四回落,但午盘跌幅收窄 最终,三大指数均在周三反弹后回落,继收跌超1%的周二后,本周第二日集体收跌。标普收跌0.13%,报4258.19点,未能继续告别周二刷新的6月1日以来低位。周三收涨1.35%的纳指收跌0.12%,报13219.83点,未能继续脱离周二刷新的5月31日以来低位。道指收跌9.98点,跌幅0.03%,报33119.57点,最近五个交易日内第四日收跌,但未接近周二刷新的5月31日以来收盘低位。 截至周四收盘,标普本周内累计下跌,势将连续第五周累跌,创去年5月以来最长连跌周。 标普恐连跌五周,创一年多来最长连跌 科技股为重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收跌0.36%,跑输大盘,开始跌向周二所创的9月26日以来低位。价值股为主的小盘股指罗素2000收涨0.14%,继续脱离周二连跌三日刷新的5月4日以来低位。 标普500各大板块中,周三只有四个收涨,房产涨近0.7%,医疗涨约0.5%,金融涨近0.4%,苹果和微软所在的IT涨近0.3%。收跌的七个板块中,高乐氏所在的必需消费品跌近2.1%,材料跌超1%,其他板块跌不足0.7%。 周三全线反弹的龙头科技股大多回落。周三收涨约6%创9月11日以来最大涨幅的特斯拉盘初转跌,早盘跌超1%,收跌0.4%,跌落周三反弹所创的9月20日以来高位。FAANMG六大科技股中,周三微幅收涨的奈飞收跌1.1%,回落至5月25日以来低位;亚马逊收跌0.8%,开始跌向周二跌近3.7%所创的6月9日以来低位;Facebook母公司Meta收跌近0.3%,未继续靠近周一反弹所创的9月14日以来高位;周三Pixel 8手机等新品发布会后反弹至9月19日以来高位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逾0.1%,而苹果收涨0.7%,两连涨至9月25日以来高位;微软收涨逾0.1%,继续靠近周一刷新的9月19日以来高位。 周三总体反弹的芯片股回落,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半导体行业ETF SOXX早盘跌超1%,均收跌约0.5%,未能继续靠近周一刷新的9月19日以来高位 。到收盘AMD、德州仪器、Arm跌超1%,英特尔跌0.1%,高通微跌,而美光科技涨超1%,英伟达也涨超1%,或将连续两日收涨。 AI概念股多数继续反弹。C3.ai(AI)收涨0.4%, SoundHound.ai(SOUN)收涨2.5%,Palantir(PLTR)涨0.5%,而BigBear.ai(BBAI)收平,Adobe(ADBE)收跌近0.4%。 银行股指数跑赢大盘,在两连跌后连续两日反弹。 周二刷新5月16日以来低位的整体银行业指标KBW银行指数(BKX)收涨0.5%; 周二均刷新6月23日以来低位的地区银行指数KBW Nasdaq Regional Banking Index(KRX)和地区银行股ETF SPDR标普地区银行ETF(KRE)分别收涨约2%和近1.7%。大银行普遍收涨,但涨幅都不足1%,富国银行涨近0.9%领跑。 银行股周四跑赢大盘,银行股指数连续两日反弹 热门中概股多数继续下跌。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早盘曾跌逾1%,收跌近0.3%,连跌四日,刷新7月6日以来低位。中概ETF KWEB和CQQQ分别收涨近0.5%和0.7%。收盘时理想汽车跌超2%,蔚来汽车跌近2%、B站跌超1%,阿里巴巴跌约0.5%,小鹏汽车跌0.1%,而百度和腾讯粉单涨超1%,京东涨0.9%,拼多多涨0.2%。网易涨不足0.1%。 波动较大的个股中,第一财季指引逊于预期、称受网络攻击影响的家庭清洁品生产商高乐氏(CLX)收跌5.2%;宣布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15亿美元、提供初步三季度营收指引大致符合华尔街预期后,电动汽车生产商Rivian(RIVN)收跌22.9%;而公布季度收入和盈利高于预期、且因需求稳健和定价环境有利而上调全财年指引后,麦当劳的炸薯条供应商Lamb Weston(LW)收涨8%;被BTIG将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认为其估值未反映利率可能企稳带来的上行空间后,贷款机构UWM Holdings(UWMC)收涨7.9%;开发癌症治疗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Mirati Therapeutics(MRTX)收涨88.5%。 欧股方面,欧美国债收益率回落,欧股抛压减少,泛欧股指扭转三日连跌,本周首次收涨。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结束连续三日创半年新低之势,但因周一和周二每日跌逾1%,本周仍将累跌。主要欧洲国家股指周四多数上涨,连跌三日的英意西股反弹,周三收平的法股微幅收涨,而周三勉强止住两连跌的德股回落。 各板块中,旅游板块收涨近1.5%,创将近两个月来最大涨幅,得益于原油下跌助推航空公司股走高,法航荷航集团(Air France-KLM)涨3.8%,英国航空母公司IAG涨2.5%;周三跌2.1%创近三个月最大日跌幅的油气板块大致收平。 其他个股中,上调增长目标、称公司对品牌和门店网络的投资收到回报后,珠宝零售商Pandora大涨12%,创一年半新高;在警告因加快生产和一些订单推迟而全年自由现金流将为负值后,经营电力及轨道基础设施的法国巨头阿尔斯通重挫37.6%,创逾十八年新低。 失业数据后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短线冲高后回落 本周首度未创2007年来新高 欧洲国债价格连续两日盘中反弹,收益率重演盘中转降,体现投资者现在接受央行长期保持高利率的预期,并面临债券供应增加的风险。 到债市尾盘,英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收报4.54%,日内降4个基点,远离10月4日周三升破4.66%所创的8月22日以来盘中高位;基准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收报2.88%,日内降4个基点,脱离周三升破3.02%所创的2011年7月以来高位;2年期德债收益率收报3.13%,日内降4个基点,美股盘中刷新9月14日以来低位。2年与10年期德债的息差周三曾收窄至-20.9个基点,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为3月20日以来最小。 公布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回升不及预期后,美国国债价格刷新日低,收益率短线冲高,但很快重拾回落势头。 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迅速接近4.78%刷新日高,日内升约4个基点,后很快回吐升幅,美股盘前下破4.70%刷新日低,日内跌逾3个基点,较周三逼近4.88%所创的2007年8月以来高位回落约18个基点,最近四日首次未创2007年来盘中新高,到债市尾盘时约为4.72%,日内降约1个基点,在连升两日且连续两日升幅超过10个基点后连降两日。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两周多来总体攀升,在周三盘中创2007年来新高后持续回落 对利率前景更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失业数据公布后升破5.06%刷新日高,美股早盘曾接近5.01%刷新日低,日内降约4个基点,较周三接近5.18%刷新的9月21日以来盘中高位回落将近17个基点,远离9月21日逼近5.20%刷新的2006年以来高位,到债市尾盘时约为5.02%,日内降约3个基点,在连升两日后连降两日。 美元指数继续跌离十个月高位 失业数据后短线转涨 追踪美元兑欧元等六种主要货币一篮子汇价的ICE美元指数(DXY)周四总体继续下行,在亚市和欧股盘中均曾短线转涨,欧股盘初刷新日高时涨破106.80,日内微涨,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前处于106.60下方,日内跌约0.2%,数据公布后迅速抹平跌幅转涨,很快又转跌,此后跌幅持续扩大,美股尾盘跌破106.40刷新日低,日内跌超0.4%,继续跌离周二涨破107.30刷新的去年11月22日盘中以来高位。 到周四美股收盘时,美元指数处于106.40下方,日内跌逾0.4%;追踪美元兑其他十种货币汇率的彭博美元现货指数跌约0.2%,继续跌离周二所创的去年11月29日以来十个月高位,和美元指数均在连涨两日后连跌两日。 非美货币中,日元反弹,美元兑日元全天回落,亚市早盘跌破148.30刷新日低,后持续回升,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短线涨破149.10刷新日高、抹平所有跌幅,但很快跌幅再度扩大,美股盘中保持跌势,未继续接近周二涨破150.10所创的11个月高位;欧元兑美元在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迅速下测1.0500刷新日低,后持续反弹,美股盘中上测1.0540刷新日高,远离周二跌破1.0450刷新的十个月低位;英镑兑美元在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曾跌破1.2110刷新日低,后很快重回涨势,美股盘中刷新日高时接近1.2190,脱离周三跌破1.2040而创的将近七个月来低位。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在欧股盘前转跌后欧股盘初曾跌至7.3243刷新日低,美股盘前曾短线转涨,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跌幅扩大,一度失守7.32、逼近日低,美股开盘后又转涨,午盘涨至7.3032刷新日高,连续两日盘中收复7.31,未靠近周二跌破7.33至7.3316刷新的9月11日跌至7.3637以来盘中低位。北京时间10月6日4点59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3064元,较周三纽约尾盘涨100点,在连跌三日后连涨两日。 比特币(BTC)在美股早盘曾涨破2.81万美元刷新日高,向周一涨破2.86万美元所创的8月17日以来六周多来高位靠近,后持续回落转跌,美股午盘曾跌破2.74万美元刷新日低,较日高跌超700美元、跌近3%,美股收盘时处于2.75万美元下方,最近24小时跌不足1%。 原油跌超2% 两日连创一个月新低 国际原油期货在欧股盘前转跌后总体保持跌势,美股早盘短线转涨,午盘刷新日低时,美国WTI原油跌至82.15美元,日内跌近2.5%,布伦特原油跌至83.84美元,日内跌近2.3%。 最终,原油连续两日、本周第三日收跌,跌幅较周三有所缓和,仍创一个月来新低。 周三收跌5.61%、创去年9月23日以来最大日跌幅的WTI 11月原油期货收跌2.27%,报82.31美元/桶,在周三收创8月31日以来新低后,刷新8月30日以来收盘低位;周三收跌5.62%、创去年7月12日以来最大日跌幅的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跌2.03%,报84.07美元/桶,在周三收创8月30日以来新低后,刷新8月23日以来低位。 美国WTI原油周三跌超5%创一年最大跌幅,周四跌幅减半 美国汽油和天然气期货连续三日涨跌各异。NYMEX 11月汽油期货收跌0.41%,报2.189美元/加仑,连续两日刷新去年12月19日以来低位,连跌三日;NYMEX 11月天然气期货收涨6.89%,报3.166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刷新1月23日以来收盘高位,连涨三日。 黄金近两月来首次九连跌 再创近七个月新低 伦铜四连跌至十个月低位 纽约黄金期货在亚市盘中涨至1843.5美元刷新日高,日内涨近0.5%,欧股盘中转跌后不止一次转涨,美国失业数据公布后,美股盘前刷新日低至1826.2美元,日内跌近0.5%。 最终,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跌0.16%,报1831.80美元/盎司,在连续两日收创3月10日以来新低、连续四日创3月9日以来新低后,又刷新3月8日以来收盘低位,继续创近七个月新低 ,自8月13日以来首次连续九个交易日收跌。 伦敦基本金属期货周四连续第三日多数下跌。伦铜、伦铝和伦锌连跌四日,连续三日创四个多月新低的伦铜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首次收盘跌破7900美元,伦铝跌至两周来低位,伦锌两日连创一周新低。伦镍连跌三日,刷新上周五所创的2021年10月以来低位。而周三收平的伦铅反弹,告别周二所创的8月中以来低位,伦锡连续三日反弹至一周高位。

  • 一夜崩跌!国际原油结算价双双跌超5.6% “需求破坏”正在发生?

    周三(10月4日),两大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双双跌超5美元,跌幅达5.6%。 具体行情显示,美国WTI原油期货11月合约结算价收跌5.61%,报84.22美元/桶,创去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布伦特原油期货12月合约结算价跌5.62%,报85.81美元/桶。 原油期货结算价已经在近5个交易日中下跌了4天,与上周的结算价相比,美、布两油已累跌约10美元。日内,美国汽油和取暖油期货也双双跌超5%。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当周的成品车用汽油供应量降至约800万桶/日,为今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分析指出,这一数据是需求端的关键指标。 另外,EIA的汽油库存增加了648.1万桶,远超市场预期的16.1万桶。与之相呼应的是,昨日美国石油协会(API)的数据也显示,汽油库存增加了394.6万桶,市场先前认为会减少21.2万桶。 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与往年同期相比,美国汽油的消费量正处于22年来的最低水平。他们写道,今年第三季度燃料的价格飙升了30%,导致需求端出现了“逆季节性”的暴跌。 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团队主管Natasha Kaneva在题为《需求破坏已经开始》的报告中写道,该行预计本季度原油的需求也将下降,“即使原油价格在9月份突破了每桶90美元,我们的年终目标仍然是86美元。” Kaneva指出,“高油价抑制需求”这一现象在美国、欧洲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变得尤其明显,“已经有迹象表明,消费者已经通过减少燃油消耗(对高油价)做出回应。” 除此以外,反映炼油利润率指标——裂解价差也一度跌至每桶20美元下方,为约一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 能源咨询公司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总裁Jim Ritterbusch表示,这种“自由落体式”的走势表明,高油价和高利率正在抑制对原油库存的购买,还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Ritterbusch强调,“这种需求端的疲软,沙特和俄罗斯是无法通过减产来应对的。” 日内早些时候,沙特能源部宣布将继续执行每日100万桶的石油减产措施至2023年12月底。而俄罗斯媒体报道称,该国可能准备在未来几天解除柴油出口禁令。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