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376

  • 芯片行业再迎利好?黄仁勋预告:本周访韩期间将宣布重大消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二表示, 他预计本周访问韩国期间,将与韩国企业共同宣布一些消息,这些消息会让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韩国都感到满意 。 这家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巨头此前透露,黄仁勋将出席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CEO峰会,期间计划与各国领导人及韩国企业高管会面。 “三星、SK、现代、LG、Naver,如果你看看整个韩国生态系统,每一家公司都是我的好朋友,也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黄仁勋周二在华盛顿举行的英伟达开发者大会间隙对记者表示。 “所以这次去(韩国),我希望能宣布一些消息,这些消息一定会让韩国民众非常开心,也会让特朗普总统非常开心,不过还要再等几天才会揭晓。” 他说道。 他还表示,英伟达正在“以多种方式”与三星电子和现代进行合作,并表示两家公司“将投资人工智能工厂”。 业界预测, 黄仁勋即将宣布的重大消息将和半导体行业有关 。英伟达与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 周二有市场消息称,黄仁勋将在本周访问韩国期间宣布与韩国主要公司签订新的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合同 。 消息称,相关协议包括与三星电子、现代汽车集团和SK集团的合作,从而帮助英伟达在一个关键市场(韩国)扩张。 作为AI浪潮的受益者,今年以来,英伟达、三星电子、SK海力士股价均强劲上涨。受黄仁勋在英伟达开发者大会的讲话刺激,周二,英伟达股价大涨近5%,报201美元,市值逼近5万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首家突破这一市值门槛的公司。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股价目前徘徊在历史高位附近,年内涨幅分别高达约87%和218%。

  • 存储强周期也带不动业绩?三倍股东芯股份前三季亏损1.46亿元

    昨日晚间,东芯股份(688110.SH)披露2025年Q3“成绩单”。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回升及下游需求回暖,公司单季度营收有一定增长、亏损收窄。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公司前三季度亏损却有所扩大。 东芯股份在财报中透露,公司Wi-Fi板块首颗产品仍在研发中,尚处于投入期。不过,公司在近期接受调研时亦透露,存储市场需求和价格在下半年处于持续改善中,公司第四季度能否延续Q3单季的业绩增势,值得关注。 财报显示,东芯股份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3%,较上季度环比增长14.35%;实现归母净利润-3521.58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00.41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997.54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额减少1358.77万元。 此外,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率为26.64%,较上年同期增加10.57个百分点。 针对单季业绩的改善,东芯股份方面称,主要系受益于半导体设计行业景气度回升,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有效推动了产品销售。与此同时,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上升。 至于未能实现单季盈利,东芯股份则表示,主要因素系公司以存储为核心,向“存、算、联”一体化领域布局,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公司Wi-Fi板块首颗产品仍在研发中,尚未达到产业化阶段。此外,公司对外投资砺算科技,第三季度确认投资亏损1583.63万元。 虽然单季业绩表现有所改善,但就前三季度整体来看,东芯股份的亏损有扩大的势头。整个前三季度,东芯股份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30亿元。研发投入来看,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35.34%,但今年则下降至28.38%。 事实上,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近期行情颇为强势。财联社记者日前报道显示,截至目前,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已持续超过半年,进入四季度,其涨势非但没有趋缓,反而因多重因素叠加而进一步加剧。 受此影响,多只存储概念股在二级市场备受追捧。年初至今,东芯股份累计涨幅也已超过三倍,但何时在盈利能力上给出足够的说服力,仍是摆在东芯股份面前的一道难题。 东芯股份在10月20日的一则调研纪要中表示,SLCNAND Flash自二季度起需求逐步回暖,价格呈现回升趋势,预计下半年随终端需求的持续复苏,价格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NOR Flash方面,公司采取跟随策略,若头部厂商启动调价,公司将同步跟进;DRAM方面,公司现有量产的DDR3产品受DDR4涨价带动,已出现小幅提价,预计下半年随整体需求改善,价格有望延续上涨态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4年度,东芯股份亏损额为1.67亿元。对比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情况(1.46亿元)来看,若要保证今年净利润表现较去年有所提升,则第四季度对东芯股份来说显得尤为关键。

  • 试图颠覆半导体产业链的高中毕业生 完成1亿美元创业融资

    周二的最新消息显示,在半导体产业的嗤笑和嘲讽声中,一家名为Substrate的旧金山光刻机创业公司完成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对应估值超过10亿美元。 这家公司引发外界关注的原因有二:近乎天方夜谭的“颠覆式创新”愿景,以及公司联创詹姆斯·普劳德是首批“蒂尔奖金”的获得者——拿这笔钱的前提是不能上大学。 这次融资也使得Substrate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投资人包括彼得·蒂尔的Founders Fund,以及General Catalyst等顶级风投机构。 简单来讲,这家公司的志向是利用新型激光技术,颠覆半导体晶圆加工业务的现有格局——相当于要抢阿斯麦和台积电的“饭碗”。Substrate表示,按照现有的光刻技术路线推算,到2030年建设一座先进半导体工厂的费用将达到500亿美元,生产一块先进芯片(晶圆)的成本将达到10万美元。鉴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先进芯片的指数级需求增长,这样的经济模型是行不通的。 普劳德3年前创立了Substrat。他的目标是使用新技术打造“媲美阿斯麦最先进光刻机”的设备,同时在本十年末将每片先进芯片晶圆的生产成本压到1万美元。 作为背景,阿斯麦花了近25年和超过100亿美元开发极紫外(EUV)光刻技术,使得大规模生产集成更多、更小晶体管的先进芯片成为可能。这样的一台设备,定价就能超过3.5亿美元。 尽管获得了投资,这家初创公司仍面临几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质疑:他们能否在鼓吹的三年时间表内,重做先进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步骤。 Substrat声称,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垂直整合晶圆代工厂,利用粒子加速器产生光束,从而实现一种新的先进X光光刻方法。普劳德表示,公司试验中的机器已经能产生与阿斯麦最先进机器相当的结果。为证明这种说法,公司展示了“X光光刻机”在纳米尺度上印制的图像。 不过有行业专家分析称,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印刻只是制造芯片的难题之一。对于先进半导体制造而言,还必须在更大面积的晶圆上保持同样的精度并高速运行。Substrate的光刻工艺也放弃了所谓的多重图形化,即在晶圆上进行反复曝光以制造超越当前设备光学极限的特征。 有知情人士称,在拜登政府期间,普劳德与CHIPS办公室曾会面讨论过Substrate,但一些官员认为他的计划不会成功。 当然,即便Substrat取得成功也并非没有先例。马斯克就是通过特斯拉、SpaceX颠覆了电动车和火箭行业的复杂先例,才当上了世界首富。 正如前文所述,Substrat的野心不只是打破阿斯麦的垄断,还要挑战台积电。该公司表示,与其把设备卖给代工厂或晶圆厂,不如自己建立一张配备其光刻机的晶圆厂网络,力争在2028年前开始生产芯片。 普劳德表示,现在制造一个先进晶圆厂起价就要200亿美元,有时花费可能还要翻一倍。Substrate将通过使用自产的廉价设备,将在美国建设晶圆厂的花销控制在“数十亿美元”。

  • 宏观新闻 1、昨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建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昨日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提问称,欧盟和中国的代表团将在布鲁塞尔进行贸易协定的会谈,并且讨论稀土的相关问题,中方是否打算放松对稀土的出口管制?郭嘉昆表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们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不要动辄采取限制性的措施,而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 3、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记者提问,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否已经生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中方相关措施是对出口管制体系的规范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目的是更好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方愿同各国加强出口管制的对话交流,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4、202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潘功胜表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健全稳市机制。 5、美国参议院第13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美政府“停摆”仍将继续。政府“停摆”致暂停食品援助,美多州提起诉讼。 6、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与英伟达、甲骨文合作,建造七台新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行业新闻 1、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昨天公布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领域常用药品。 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10月28日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农产品“三品一标”品质提升推进会,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农产品“三品一标”数量规模大幅增长,质量体系持续优化,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品牌影响日益提升,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8.7万个,成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主渠道。 3、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经过多年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初步建立,创新应用和场景建设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9月末,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达14.2万亿元。 4、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工信部对App、SDK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治理,通报42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5、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28日全面投产发电,长三角地区再添一座大型清洁能源“调节器”。 6、财联社记者获悉,广汽携手京东、宁德时代推出的埃安UT supe,将定位10万级市场,并计划于11月9日京东平台首发。此次与京东的合作,埃安负责整车研发制造,京东侧重用户洞察与销售渠道,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形成优势互补。 7、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OpenAI签约购买额外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而微软将不再拥有成为OpenAI算力提供商的优先选择权。OpenAI现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产品,与第三方合作的API产品仍为Azure独占,非API产品可部署于任何云平台。 公司新闻 1、上纬新材公告,智元恒岳要约收购期满,股票停牌一日。 2、华胜天成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4%,主要系泰凌微和紫光股份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3、海大集团公告,拟10亿元至1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4、中国银行公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 5、赣锋锂业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64%。 6、中国电影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63%,主导或参与出品电影累计实现票房123亿元。 7、兆易创新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DRAM行业供给格局持续改善。 8、豪威集团公告,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5.15%,汽车智能驾驶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且全景与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终端应用市场显著扩张。 9、苏利股份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50%,百菌清等原药产品及农药制剂销量增长。 10、中国卫星公告,前三季度净利润1481.14万元,宇航部组件产品等业务订单同比增长。 11、*ST正平公告,公司股票交易存在异常波动,将停牌核查。 12、开山股份公告,拟投资59.96亿元建设肯尼亚绿色化肥及配套地热电站项目。 13、阳光电源公告,前三季度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6%。 14、生益电子公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98%。 15、澜起科技公告,股东中电投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16、华钰矿业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15%,产品销量增长及价格上涨。 17、吉比特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8%,拟10派60元。 18、复星医药公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 19、中航成飞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12.56亿元,同比增长170%。 环球市场 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续创新高。纳指涨0.8%,道指涨0.34%,标普500指数涨0.23%。英伟达涨约5%,续创新高,总市值逼近5万亿美元。微软涨约2%,总市值重新站上4万亿美元。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23%。欧洲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2%,续创新高。 2、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近2%。WTI原油期货跌1.89%,布伦特原油期货跌1.86%。 3、COMEX黄金期货跌1.28%,COMEX白银期货涨0.78%。 4、微软与OpenAI宣布签署新协议,支持OpenAI完成资本重组。OpenAI追加2500亿美元微软Azure云服务订单。 5、英伟达在GTC大会上推出NVQLink系统、全新BlueField-4处理器、NVIDIA ARC计算平台等多款产品,同时黄仁勋宣布与Palantir、CrowdStrike等多家AI应用公司合作。 投资机会参考 1、冰雪经济热度持续走高,相关预订已经开始“起量” 随着各地气温走低,2025-2026新雪季陆续开启,室内外滑雪场的热度猛增,“冰雪”热度持续走高。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多个室外滑雪地的机票和酒店的预订已经开始“起量”。进入10月后,各地的滑雪场、室内滑雪场门票预订量也增幅明显。 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已经从小众运动消费逐步迈向大众化消费,同时旅行+滑雪相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和度假方式,成为了冬季旅游生活全新的体验。江海证券指出,冰雪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冰雪资源开发、装备生产,到中游冰雪服务与运营,再到下游的冰雪消费及衍生经济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企业分别在冰雪产业的上中下游中均有所布局。冰雪经济未来或将成为我国内需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产业链上中下游将迎来发展机遇。 2、机构称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近日,量子精密测量企业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兴泰资本。国仪量子成立于2016年,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专注于高端科学仪器研发与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增强型量子传感器、分析测试装备及行业解决方案。公司此前历经多轮融资,曾获高瓴创投、IDG资本、合肥产投集团等知名机构投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场景及市场布局。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6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根据IBM和中国信通院报告来看,量子计算目前还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预计未来5到10年有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量子安全在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量子测量产业当前则已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 最高涨幅90%!这一半导体气体即将涨价 三星、海力士已接到通知

    随着钨价飙升,WF6供应商已经向韩国半导体制造企业提出大幅涨价要求。 据The Elec消息, SK Specialties、Foosung、日本关东电化(Kanto Denka)等主要WF6生产企业,近期已向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东部高科、麦格纳等韩国半导体制造商表示,自明年起供应单价将上调70%-90%。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钨价在短短五个月内上涨一倍,原料成本压力显著增加,这是涨价的主要原因。日本系气体企业还以汇率等因素为由,要求涨价约90%。”该人士还指出,“由于半导体厂商也清楚钨价暴涨的现状,因此大多觉得可能不得不接受涨价。” “WF6价格暴涨并非暂时性冲击,而是供应结构变化的直接反映。”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本轮涨价。 作为氟与钨形成的无机化合物,WF6是密度最大的气体之一。半导体制造中,WF6主要用于电子工业中金属钨化学气象积淀工业(CVD)工艺,其可在晶圆表面沉积钨金属,填补通道与孔洞,形成芯片内的导电连接层, 是制作逻辑芯片、DRAM和3D NAND的关键材料。 招商银行研究院指出,2022年以来我国含氟特气的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国产化率达到50%。 用量最大的三氟化氮和WF6方面,国内已有中船特气、南大光电、昊华科技等企业陆续向台积电、中芯国际供货。

  • 新一代HBM发布前夕 又传三星降价老款抢占市场 但恐难撼动DRAM存储行情

    据Digitimes报道,存储龙头三星电子将针对12层HBM3E推出30%的降价策略,以试图抢占市场。 “价格战”背后的逻辑是三星产品良率爬坡速度缓慢导致的市场份额落后。直到今年9月,三星12层HBM3E产品才通过英伟达测试,并正式开始供应,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将达到数万片。 三星HBM3E出货时间仍然明显落后于SK海力士、美光等存储厂商。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4年,SK海力士便已通过良率测试,并确定向英伟达供应HBM3E产品,今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16层HBM3E的量产供货;另有消息称,今年6月,美光HBM3E的良率已提高至70%以上,且预计出货量超过8层HBM3E。 在良率与市场份额明显落后的局面下,三星于今年7月被传出将针对部分客户提出HBM3E的降价提案,以促成商用合作 。彼时的三星提醒,HBM3E的供应增长速度将超过需求增长速度,预计供需关系将发生变化。短期内市场价格也可能受到影响。 不过,就产品迭代趋势而言,HBM3E仅仅是高带宽内存系列中的第五代产品。站在当下时点,高带宽内存系列第六代产品——HBM4或即将全面推出。 本月消息称,三星正在加紧推进HBM4的研发,其计划于10月27日至31日在2025年三星科技展上发布第六代12层HBM4,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量产。其他存储厂商方面,今年9月,SK海力士表示已完成全球首款HBM4的开发工作,已为量产做好准备。 在HBM4全面接棒老款产品的背后,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对AI芯片架构的全面升级。早在去年,黄仁勋就预告推出Blackwell Ultra AI芯片,且将采用HBM4内存。 而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近期英伟达积极要求Vera Rubin server rack的关键零组件供应商提高产品规格,包括HBM4的Speed per Pin须调升至10Gbps。值此背景,预计SK海力士在HBM4量产初期将维持其最大供应商的优势。 从价格趋势来看,TrendForce预测,2025年HBM的平均销售单价将同比上涨20.8%,达到1.80美元/Gb,盈利能力可观。另有机构预计明年上市的12层HBM4产品单价将达到500美元,比售价约300美元的12层HBM3e高出60%以上。 目前来看, 三星发动的HBM价格战,传导到DRAM等传统存储芯片的概率较低 。根据此前韩国KB证券研究主管Jeff Kim预计,若DRAM当前涨势持续,明年非HBM内存芯片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将超越HBM。据其估算,三星7-9月期间标准DRAM业务运营利润率约为40%,HBM业务则达60%。 另据日前消息,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存储厂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针对传统内存继续向客户调整报价,包括DRAM和NAND在内存储产品价格将上调高达30%,从而顺应AI驱动的存储芯片需求激增趋势。

  • 深耕AI产业!SK海力士公布下一代NAND存储产品策略

    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周一(10月27日)表示,该公司在“2025 OCP全球峰会”中展示了针对人工智能行业定制的下一代NAND存储产品的策略。 SK海力士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推理市场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那些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的NAND存储产品的需求也正在急剧增长。” 该公司指出,其将通过推出AI-NAND(AIN)系列的产品线来满足客户需求,这些产品是“为人工智能时代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AIN产品线 具体来看,AIN系列产品在性能(Performance)、带宽(Bandwidth)、容量(Density)三方面分别优化了NAND闪存解决方案产品,旨在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并实现存储容量最大化。 其中,AIN P是一款专为大规模人工智能推理环境中海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而打造的高效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将AI运算与存储之间的瓶颈尽量减少,显著提升了处理速度与能效。为此,公司正在以全新架构重新设计NAND闪存与控制器,并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样品。 而AIN D则是一款旨在以低功耗、低成本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高容量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人工智能数据的存储。相较于现有基于QLC的TB级的SSD,AIN D可将存储容量提升至最高PB级,同时兼顾SSD的高速性能与HDD的经济性,成为一种中间层存储产品。 最后,AIN B是一款通过堆叠NAND闪存以扩大带宽的解决方案产品。该产品采用了公司名为HBF的技术。据悉,HBF(高带宽闪存,High Bandwidth Flash)与堆叠DRAM芯片的HBM(高带宽存储器)相似,是一种通过堆叠NAND闪存而制成的产品。 SK海力士的首席开发官Ahn Hyun表示,“在下一代NAND存储市场中,SK海力士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参与者。”

  • 芯原股份Q3营收创历史新高 AI订单占比超六成但亏损持续

    受益于AI算力领域的高速增长,芯原股份(688521.SH)第三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达65%,但在“亮眼成绩单”背后,公司仍尚未摆脱亏损。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国产芯片企业在业绩大增的情况下,面临着盈利考验,企业盈利拐点仍尚待市场检验。 公司昨日晚间发布公告,随着近两年订单的不断转化,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8.38%,环比增长119.26%;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2.55亿元,同比增长36.64%,营收规模持续扩大。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芯片设计业务收入4.28亿元,环比增长290.82%,同比增长80.23%;实现量产业务收入6.09亿元,环比增长132.77%,同比增长157.84%;此外,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15.93亿元,其中AI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约65%。 公司方面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32.4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水平,其中来自系统厂商、大型互联网公司、云服务提供商和车企等客户群体的订单占比达到83.52%。在今年三季度末的在手订单中,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在手订单占比近90%,预计一年内转化比例约为80%。 不过在“亮眼成绩单”背后,公司仍尚未摆脱亏损。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85万元。虽然单季度亏损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收窄,分别收窄8420.27万元、7265.40万元,但公司自2023年三季度开始,亏损一直在持续。 事实上,芯原股份并非个例。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益于AI算力领域的高速增长,不少国产芯片企业在业绩大增的情况下,依旧面临盈利考验。 而这背后,与芯片行业技术壁垒高、需要研发投入的“烧钱”相关。正如公司在财报中表示,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需要坚持高研发投入以打造高竞争壁垒。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9.91亿元,占比43.94%,第三季度研发投入3.51亿元,占收入比重为27.39%,同比下降15.99%。 当前,AI 大模型、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下游应用加速渗透,算力芯片及配套IC的定制化需求持续释放。IDC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到8000亿美元,较2024年的6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不过财通证券也同时分析指出,目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主要受汽车、工业等应用的高需求带动,如果未来行业增长趋势放缓或行业出现负增长,可能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需求下降的情况,对公司业绩及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一度暴涨20%!高通入局AI芯片市场 相关合作伙伴有望站上风口

    高通推出人工智能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与英伟达展开竞争。高通AI200和AI250预计分别于2026年和2027年投入商业使用。高通涨幅一度扩大至20%,创2019年以来最大日内涨幅。 高通在公告中宣布,推出高通AI200和AI250芯片和机架产品,这些产品均采用公司的神经处理单元(NPU)技术。其中,预定于2026年上市的AI200单卡支持768GB的LPDDR内存(低功耗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而将于2027年上市的AI250解决方案将首发一种基于“近存储计算(near-memory computing)”的创新内存架构,为AI推理工作负载带来“跨代的效率与性能飞跃”。高通声称,这款芯片在有效内存带宽方面提升超过10倍,同时显著降低功耗。 银河证券指出,在算力紧张的局面下,科技巨头对AI芯片资源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激烈。相较美国科技巨头,中国科技企业摆脱算力依赖的需求更加强烈。展望未来,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持续提升,同时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AI芯片国产化进程将持续加速。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顺络电子 一体成型功率电感性能表现优秀,目前已成功进入高通认证方案当中,为国内首发。 长电科技 曾表示旗下不同的工厂与高通之间都有紧密的合作。其中集团子公司星科金朋韩国有限公司(SCK)2022年被高通授予“卓越供应商奖”。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