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个
中曼石油(603619) 事件:2023年1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34~4.84亿元,同比增长655.96%~731.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9~5.4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35~4.85亿元,同比增长689.88%~769.10%。 22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8~1.78亿元。据公告测算,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8~1.78亿元,同比增长482.40%~709.09%,环比三季度变化-19.27%~27.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1.77亿元,同比增长469.06%~693.10%,环比三季度变化-20.95%~24.12%。 原油量价高增,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2年,WTI原油均价为94.40美元/桶,较2021年上涨38.86%;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8.60美元/桶,较2021年上涨39.25%。受益于油价高增,公司原油价格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加快温宿项目油气增储上产,持续加大投资开发力度,积极做好新井投产、原油销售和新区勘探工作,2022年公司温宿项目实现原油产量43.4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6.40万吨,同比增长155.29%,相比股权激励目标——产量不低于38.5万吨,仅温宿区块目标达成率就为112.73%。 国内外油田勘探开发继续提速,公司成长性可观。国内方面,温宿区块于2022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产油19.79和23.61万吨,主要是其中的温7区块开发上产速度较快,其他区块目前勘探进程稳步推进。国外方面,公司于2022年9月获得坚戈区块控制权,2021年该油田产量为8.95万吨,2022年1-7月产量为3.65万吨,未来公司将加大该区块的开发力度,产量存在较高的释放空间。 油服业务逐步恢复,业务利润有望扭亏为盈。2022上半年公司钻井工程服务毛利率为-2.78%,主要是受海外疫情影响,油服业务难以顺利进行,同时设备折旧额较高,导致该业务出现亏损。下半年以来,公司海外油服业务快速恢复,海外钻井项目签订合同金额合计14.25亿元,同比增长119.91%。全年来看,公司国内外钻井项目和设备销售租赁签订合同金额合计为28.85亿元,同比增长21.22%。未来随着业务的逐步推进,预计油服业务毛利率有望转正。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9.43/13.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4/2.36/3.42元/股,对应2023年1月1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4倍、8倍、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降风险;勘探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海外疫情反复影响海外油田作业的风险。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七天的春节小长假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然离去,而不少企业也在临近春节假期之前火速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力争为2022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锂电产业链更是留下惊鸿一瞥!据SMM了解,在2023年春节前夕,有包括盛新锂能、融捷股份以及天华超净等在内的多家锂矿企业纷纷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其表现一家更比一家更“惊艳”,甚至有企业预增超37倍! SMM具体整理如下: 融捷股份: 作为目前发布业绩预告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存在,据融捷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2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 暴增3121.58%~3707.33% 。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融捷股份表示,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 锂电池行业上游材料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锂电材料和锂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 公司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加 ;此外,经营锂盐业务的联营企业大幅盈利,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且报告期内,随着联营企业耗用锂精矿产出锂盐并销售,上年度未实现的锂精矿内部交易利润同步实现。 》融捷股份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超3100% 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营收及利润大幅增加 天齐锂业: 据天齐锂业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31亿元-256亿元之间,同比 大增1011.19%-1131.45% 。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天齐锂业表示,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 2022 年度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 2021 年度均明显增长。 》天齐锂业2022净利预增1011%-1131% 主要锂产品量价齐升 天华超净: 天华超净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亿元-68亿元,同比 大增602.76%-646.68% 。 提及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天华超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的二期年产2.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项目顺利达产,公司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且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和锂盐市场旺盛需求的双重驱动, 公司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出货数量及销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为公司带来了较大利润贡献。 》氢氧化锂出货量及销售额大增 天华超净2022年预盈超64亿元 盛新锂能: 据盛新锂能公告显示,其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4亿元-58亿元,同比 大增534.81%-581.83% 。 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盛新锂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遂宁盛新3万吨锂盐项目建成投产,公司锂盐产品产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且 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 》锂盐产品量价齐升!盛新锂能2022年净利同比大涨超500% 中矿资源: 中矿资源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盈利32.5亿元至37.5亿元, 同比大增482.21%至571.78%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长显著, 公司主要产品锂盐、铯盐业务生产经营良好 ;公司 2.5 万吨锂盐生产线于 2021 年 11 月达产,6000 吨LiF生产线改扩建完成, 新建产能的释放和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 且公司锂盐生产线的原料端已于 2022 年开始使用自有矿山供应的锂精矿,自有矿的使用比例在逐步提高,公司采选冶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已初见成效。 》中矿资源2022年净利预增482.21%~571.78% 锂盐、铯盐业务生产经营良好 雅化集团: 雅化集团(002497.SZ)公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亿元-47亿元,同比 大增380.45%-401.80% 。 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雅化集团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动力电池市场对锂盐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期内, 公司加大锂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营业绩大幅度提升。 》锂盐价格高企助力 雅化集团2022年净利预增380.45%-401.80% 西藏矿业: 西藏矿业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在6.5亿元-9.5亿元, 同比大增363.76%-577.8% 。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西藏矿业表示,2022年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紧紧抓住锂盐市场上涨趋势, 加大产品(锂盐产品、铬铁矿)的销售力度,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此外,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同时狠抓三降两增工作,使得公司本年实现增产\增效\创新降本约5,425.60万元、管理降本约3,000.00万元,致使公司本年利润增加。 》西藏矿业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363.76%-577.8% 锂盐产品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盐湖股份: 1月11日,盐湖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156亿元,同比 增长234.94%–248.33% 。 提及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盐湖股份表示,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580万吨,销量约493万吨;碳酸锂产量约3.10万吨,销量约3.03万吨。且在报告期内, 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公司业绩较2021年同期大幅上升。 》2022年锂盐价格飞涨 上游吃肉中游喝汤? 业绩报见分晓!【SMM专题】 川能动力: 1月16日,川能动力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亿元~7.3亿元,同比 增长72.55% ~109.94% 。 关于业绩变动原因,川能动力表示,公司本期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 锂盐、锂矿(基建矿)产品销售价格、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所致。 》川能动力2022年净利预增72.55% ~109.94% 锂盐、锂矿等售价大幅上涨 锂盐价格高企 中下游为控成本向上”兼并“ 从以上企业的业绩预告解释中不难看出,对于锂矿企业而言,其2022年业绩同比大增与2022年锂盐需求攀升以及锂盐价格相较2021年同比大幅增长密不可分。 从锂盐价格方面来看,据SMM分析,除了在2022年4月份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导致碳酸锂价格被短暂按下暂停键外,2022年整体锂盐价格因终端动力、储能需求拉涨以及下游产能扩张而持续走高,并于11月9日冲至历史高位56.75万元/吨。随后,在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碳酸锂现货报价在年底迎来小幅回调,但是依旧处于相对高位。 》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历史价格 截止2022年12月30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报51.2万元/吨,较2021年年底的27.5万元/吨上涨23.7万元/吨,涨幅高达86.18%。因此整体而言,2022年碳酸锂现货报价相较2021年的最高位27.5万元/吨上涨明显,锂盐企业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下自然获益颇丰。而这一点,也显现在了上述锂矿企业的业绩报告之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虽然对于矿企而言是皆大欢喜,但是中下游企业却有不少被迫沦落至“喝汤”的境地。SMM此前也对中游电池企业的业绩预告进行汇总,具体可查看“ 2022年锂盐价格飞涨 上游吃肉中游喝汤? 业绩报见分晓!【SMM专题】 ”一文。 而下游新能源车企更是在2022年年底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为保证利润轮番发布涨价通知。 同时,为了更好地把控成本,不少中游电池企业及下游车企纷纷开始向上游锂矿方面布局。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便在近期频频发布其在锂矿方面的举措,譬如近日关于玻利维亚政府最终选择由中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牵头的企业联合体开发当地锂矿的传闻。据悉,玻利维亚的锂储量居世界首位。 此外,国内此前闹得轰轰烈烈的“天价锂矿”——斯诺威也被宁德时代收入囊中。据此前公开消息显示,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案被表决通过,宁德时代作为斯诺威的重整投资人,抛出逾64亿元重整计划,已经获得全票通过。 而斯诺威拥有四川省雅江县德扯弄巴锂矿、石英岩矿详查探矿权,德扯弄巴矿属于特大型锂矿,可实现生产规模100万吨/年,露天开采选矿厂日处理原矿5000吨,达产后甚至能形成年产30万吨锂精矿的产能。 而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在锂矿方面也早有布局。2022年5月,有媒体透露,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并均已达成收购意向,据悉该6座锂矿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 此外,在2022年8月,比亚迪还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30GWh的动力电池项目,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锂行业长期高景气成共识 短期锂价表现如何? 目前,考虑到国家在政策面上屡屡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予以大力支持,市场长期而言对锂行业依旧持看好态度。 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等个人消费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点击查看详情 同日,山西省商务厅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全面落实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补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停车费减免、通行便利、路权保障等支持政策。 》点击查看详情 中原证券近期表示,中原证券表示,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修复,房地产、家电、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稳增长促消费举措不断实施落实,金属需求有望逐步修复,建议关注铜、铝、锂、稀土和黄金板块的投资机会。 而提及锂市场基本面的情况,平安证券研报预测,2022-2023年全球锂资源有较为确定的供需缺口,2024年或仍将存在一个供需小缺口。其认为,受开发环境限制、当地采矿政策收紧等多重因素干扰,相对低品位锂矿和盐湖提锂的建设进程或将不及预期,部分项目实际投产时点可能延后;而中下游需求端,锂电池的增产周期短,扩产和实际投产的不确定因素少,因此供给侧的不确定性远大于刚性需求侧。 短期碳酸锂价格方面,据SMM预测,春节后锂盐厂库存增多,或存在出货压力,但盐厂挺价意愿较强,预计正极材料厂年后询单意向增加,市场会有回暖迹象,预计年后碳酸锂价格短期内持稳或以小幅下跌为主。 》点击查看详情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芯能科技此前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亿元至1.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54.53%到72.71%。扣除非经常行损益净利润为1.67亿元到1.87亿元,同比增加79.72%到101.24%。 作为光伏运营龙头企业,芯能科技的福利储能业务具有先发优势,其表示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及毛利大幅提高带来的。 此前,新能科技光伏发电度电收入紧跟大工业电价同步而动。受“分时电价”、“电力市场化”政策驱动,自2021年下半年起,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陆续上调大工业电价,电价上调的积极影响得以体现,光伏发电业务综合收入及利润进一步增强。 此外,芯能科技贯彻“聚焦自持分布式电站”的发展战略,自持“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工商业屋顶分布式电站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前度自持电站实现光伏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和毛利随着发电量的增加而同步提高。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2023年1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396~14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93~733亿元,同比增长约99%~10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83~14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01~741亿元,同比增长约103%~109%。 22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8.32~348.32亿元。据公告测算,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08.32~348.32亿元,同比增长76.35%~99.23%,环比三季度下降5.56%~16.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15~350.15亿元,同比增长85.96%~109.95%,环比三季度下降3.74%~14.74%。 油气量价齐升驱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公司公告显示,2022年公司净产量预计将达到约620百万桶油当量,超过目标产量600~610百万桶油当量,实现同比增速约8.22%。此外,2022年因俄乌冲突影响,油价加速上涨,全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8.60美元/桶,较2021年上涨39.25%;亨利中心交割天然气现货价均价为6.4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2021年上涨65.54%。公司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价格和产量的快速上涨推动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2025年净产量目标730-740百万桶油当量,产量成长性高。公司2023-2025年公司净产量目标分别为650-660、690-700、730-740百万桶油当量,2021-2025年净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6.25%~6.61%,产量具有高成长性。 2022年年末股息将不低于1.174元/股。公司承诺,2022-2024年的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且无论公司经营表现如何,股息绝对值都将不低于0.7港元/股。据公告测算,2022年公司每股收益为2.93~3.02元/股,预计年末股息将不低于1.174元/股。 投资建议:公司储产空间高,成本优势强,且高油价背景下业绩弹性较大,兼具成长性和高分红的特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4.23/1441.23/1445.75亿元,EPS分别为2.97/3.03/3.04元/股,对应2023年1月19日的PE均为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油气勘探建设不及预期,国际局势变动对原油价格造成冲击,疫情反复导致原油需求不及预期,能源政策变动风险。
均胜电子(600699) 核心观点 事件:2023年1月19日,均胜电子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将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3.21亿元-3.61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加40.74亿元-41.14亿元;预计2022年商誉不存在减值迹象。 业绩持续向好,2022年无商誉减值迹象。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97亿元,同比增长约9%,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53亿元,同比增长约15%;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344亿元,同比增长约6%。单季度看,公司2022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0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实现约1.90-2.30亿元,与2022三季度相比略有下滑(2.36亿元),或源于2022年末国内疫情反复导致的汽车销量下降。此外2022年公司没有商誉减值迹象,印证公司安全业务持续向好。 客户结构优越,在手订单充足。公司客户以如大众、宝马、戴姆勒等国际车厂为主,2021年公司75%的收入来自国外,我们认为,单一国家的车市或经济情况对公司影响相对较小,公司优越的客户结构存能够抵御中国汽车降价趋势对上游利润率的影响。订单方面,公司2022年新增订单750亿元,同比增长43%,且来自新能源车的订单占比超过60%。此外,公司安全业务整合已进入尾声,伴随费用管控的持续向好,我们预计公司安全业务将在2023年开始逐步贡献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汽车安全业务进入整合尾声,业务发展边际向好;汽车电子业务伴随智能化、电动化的产业趋势,业务合作与下游订单均处于高景气期;营收与业绩端触底反弹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497.1、541.4、59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10.1、16.2亿元,对应当前PE估值分别为61x、21x、1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汽车安全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和运费大幅上涨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福田汽车(600166) 福田汽车发布2022年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 2023年1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盈公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5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2021年宝沃相关资产减值增加及宝沃确认投资亏损等事项影响,宝沃相关事项影响2022年利润总额同比+50.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总额影响同比减少主要系2021年产生广东工厂资产处置收益所致。单季度看,2022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22四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我们下调2022年盈利预测,维持2023/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8)/13.4/25.0亿元,EPS为0.01(-0.04)/0.17/0.3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445.6/18.7/10.1倍,未来伴随轻卡、重卡销量修复,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轻卡行业回暖可期,公司作为轻卡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回升趋势 2022年轻卡行业销量实现161.8万辆,为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较2021年下降49.2万辆。中短期看,扩大内需政策支持下,经济及物流需求回暖,轻卡消费需求有望回升,叠加国四轻卡有望逐步迎来淘汰周期,新一轮更换需求有望释放。此外,大吨小标及蓝牌新规治理下,轻卡单车运力下滑,轻卡保有量及销量中枢有望上移,单车盈利能力亦有望回暖。我们预计2023年轻卡行业销量将迎来修复,福田汽车作为轻卡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回升趋势。 国产奔驰重卡有望助力公司重卡业绩增长 公司国产奔驰重卡Actros和ActrosC于2022年12月正式上市,售价定位51.88-69.98万元,低于同配置进口重卡,具备高性价比优势。依托梅赛德斯-奔驰卡车Actros技术平台,产品具备可靠品质、领先节油、智能安全、舒适驾乘竞争力。欧曼和国产奔驰重卡加持叠加行业回暖下,公司重卡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开工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市场拓展不达预期等。
大全能源1月20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根据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大全能源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亿元至192亿元,同比增长231.94%到235.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90.5亿元到192.5亿元,同比增长233.82%到237.32%。 根据此前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50.8亿元,单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3.12亿元、52.13亿元、55.60亿元,据此推算四季度净利润为39.2亿元至41.2亿元,相较于此前三季度出现较大下滑。 大全能源表示,2022年,光伏产品已经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实现平价上网,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碳减排的有效能源解决方案。此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全球整体光伏产品需求保持旺盛。 光伏产业其它环节扩产提速,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依然供应紧缺,造成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前期的扩产战略效应逐步体现。大全能源表示2022年,在持续满负荷生产前提下,产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增加,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价格自2022年11月出现迅速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营收。根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多晶硅致密料报价相较于10月份的309元/吨的高位,跌幅高达38.83%。 大全能源其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主要产品以高纯多晶硅。2022年大全能源年产能为10.5万吨/年,进入2022年,大全能源在产能扩张上持续发力,并与诸多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根据SMM不完全统计,2022年大全能源共计披露9次重大合同签订公告,设计多晶硅相关产品共计超过3800亿元。 2022年2月底,大全能源表示与某客户签订长单合同,2022年至2026年客户预计共采购3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预计总销售额为72.6亿元。 2022年10月份,大全能源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买方预计向卖方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 同月,与某客户签订《硅料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7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9.99亿元。 此外,大全能源还与某客户签订《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32,000吨原生多晶硅(太阳能级免洗硅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08.96亿元。 2022年11月初,大全能源与某客户签订《多晶硅采购合作协议》,合同约定2022年10月至2027年12月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57,6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46.96亿元。 同时,大全能源表示与某客户签订《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11月至2027年12月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137,000吨多晶硅一级免洗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15.11亿元。 12月份,与某客户签订《采购协议》,合同约定2023年1月至2027年12月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采购148,800吨太阳能级一级品免洗块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50.86亿元。以及与某客户签订《多晶硅购销框架协议》,合同约定2023年1月至2027年12月买方预计共向卖方采购27,600吨原生多晶硅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83.35亿元。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签订的《采购协议》,合同约定2023年5月至2027年12月买方预计向卖方采购多晶硅料共251,280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758.87亿元。 但可以发现,已公示的采购协议中,超半数是自2023年开始的长协订单。 随着订单量增加,大全能源也在积极拓展产能。早在2021年大全能源与包头市人民政府签订《包头市人民政府、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约定公司拟投资332.5亿元人民币在包头市投资建设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2.1万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项目。 2022年7月份,大全能源发布公告表示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和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以下简称“高纯工业硅及有机硅项目”)在包头市固阳县辖区内的“包头金山工业园区”投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预计于2023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二期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项目建设将依据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即,在包头市九原区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的第二期)进度建设开工。三期建设年产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待项目满足相关产业政策条件及项目投资条件后开工建设。 12月份,大全能源表示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和2.1万吨/年半导体多晶硅项目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分两期建成。目前该项目中的二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已完成能评批复手续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此外,该二期项目中的半导体多晶硅项目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推进。二期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预计总投资91.85亿元,计划将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实施达产后,累计年产能可实现30.5万吨。 同月,大全能源发布公告表示同意以自有或自筹资金24.99亿元人民币向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材料进行增资,用于内蒙古大全新材料在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和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近日,永兴材料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盈利630,000.00万元-660,000.00万元,增幅为610.19%-644.0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态势,下游客户对锂盐保持强劲需求,带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实现全面达产,锂电新能源业务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业绩增长明显。
近日,永兴材料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630,000.00万元-660,000.00万元,同比增610.19%-644.0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态势,下游客户对锂盐保持强劲需求,带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实现全面达产,锂电新能源业务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业绩增长明显。
黔源电力(002039) 事件概述:1月19日,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9亿元到4.64亿元,同比增长55%到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00亿元到4.78亿元,同比增长55%到85%。 四季度水电表现好于预期:2022年,公司9座水电站发电量合计88.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其中,北盘江流域3座电站表现优异,累计发电量6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考虑到四季度贵州省内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公司水电出力提振,水电发电量合计8.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北盘江流域3座电站合计发电量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6%。 光伏运行稳定,有望贡献正收益:2022年,公司光伏电站发电量合计7.34亿千瓦时,其中,四季度完成发电量1.35亿千瓦时。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光伏装机75万千瓦,在建装机20万千瓦,已核准项目计划装机20万千瓦,新能源转型顺利,随着在建、待建项目投产并网,增量电量有望进一步提振新能源业务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四季度水电出力好于预期,全年业绩释放。在央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政策推动上市平台资源优化整合,或带来潜在的发展新机遇。根据电量、电价变化,调整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EPS分别为1.02/1.37/1.50元(前值1.21/1.37/1.50元),对应1月19日收盘价PE分别14.6/10.9/9.9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3年14倍PE,目标价19.1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自然条件变化;2)电量消纳不足;3)补贴发放延迟;4)设备价格上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