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

  • 近日,湘潭电化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盈利40,000万元 -47,000万元,增幅为68.24%-97.6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2022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本期公司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上升,销售毛利率同比增加;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 中矿资源(002738) 核心观点: 投资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37.5亿元,同比增长482.21%-571.78%;预计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5-36.95亿元,同比增长492.10%-584.76%。公司预计2022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7.77亿元,同比增长424.42%-501.85%。 公司自有锂矿使用比例提升促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长显著,公司主要产品锂盐、铯盐业务生产经营良好。2022四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均价达到56.35万元/吨、55.36万元/吨,分别同比上涨169.40%、174.75%,环比上涨14.44%、11.87%。公司2.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新建产能等的释放,叠加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而随着公司自有锂矿山加拿大Tanco锂辉石精矿与津巴布韦Bikita透锂长石精矿运回国内,公司锂盐生产线的原料端开始使用自有矿山供应的锂精矿,且在2022四季度进一步大幅提升自有矿的使用比例,使公司锂盐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2022四季度单季度业绩环比增长64.06%-132.65%。 新建产能进展顺利,锂产业链采选冶一体化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加拿大Tanco矿山自2021年10月恢复锂辉石采选系统后,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了18万吨矿石/年生产线改扩建。此外,在公司2022年收购津巴布韦Bikita锂矿100%权益后,Bikita锂矿现有70万吨透锂长石产能扩产至120万吨的改扩建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200万吨锂辉石新建项目预计将于2023Q2底建成投产,这将进一步保障公司自有锂矿的供应能力。冶炼方面,为配套公司自有锂矿的扩产,提升公司采选冶一体化的锂产业链优势,公司新建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预计也将于2023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公司有望在2023年年底形成6万吨LCE的锂盐产能与6万吨LCE以上的锂矿自给产能。 投资建议:公司锂盐生产线的原料端开始使用自有矿山供应的锂精矿,公司自有矿供应占比的逐步提升,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业绩高弹性释放。而随着公司2023年Bikita锂矿与Tanco锂矿的新建、扩产项目的投产,公司自有锂矿产量与锂资源自给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望驱动公司业绩继续高增长。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51、57.62、108.39亿元,考虑增发摊薄对应2022-2024年PE为11x、9x、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锂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锂盐价格大幅下跌;3)公司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4)公司自有锂精矿产量供应不足;5)铯铷盐价格大幅下跌。

  • 晶盛机电(300316) 投资要点 2022年业绩预告:同比增长60%-80%;业绩、订单高增 1)2022营收:预计101-113亿元,同比增长70%-90%;其中单四季度营收26.7-38.6亿元,同比增长36-96%、环比变化-14%~25%。 2)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7.4-30.8亿元,同比增长60-80%;其中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7.3-10.7亿元,同比增长21-78%、环比变化-9%~34%。 3)在手订单:截至2022年9月30日达237.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半导体在手订单提速、达24.6亿元,同比增长239%。公司2022年计划实现半导体设备新增订单超30亿(含税)。 4)半导体设备:顺应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公司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光伏设备:积极开发光伏创新性设备、提升技术服务品质,强化公司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光伏耗材:加速推进高纯度石英坩埚、及新一代金刚线等扩产。 长晶设备龙头,向光伏+半导体设备/耗材、碳化硅+蓝宝石材料齐发力 1)光伏设备:公司为光伏长晶炉龙头、市占率龙头领先。同时,公司向光伏石英坩埚(市占率龙头领先)、金刚线耗材领域延伸,打开光伏业务第二成长点。 2)半导体设备:随着过去几年公司半导体设备在下游客户验证、形成销售,2022年公司目标实现半导体设备及服务新签订单超30亿元(含税),将成为未来订单重要增长点。公司半导体大硅片设备领域,在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等环节已基本实现8英寸设备全覆盖,12英寸长晶、切片、研磨、抛光等设备也已实现批量销售,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3)碳化硅:技术端:公司首颗8英寸N型SiC晶体成功出炉。客户端:公司已与客户A形成采购意向(公司公告),2022年-2025年将优先向其提供碳化硅衬底合计不低于23万片。产能端:公司计划在宁夏银川建设年产40万片6英寸以上导电+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产能,计划于2022年试生产。设备端:目前公司已组建原料合成+长晶+切磨抛的中试产线,完成6-8英寸长晶热场和设备开发。 4)蓝宝石:技术端:已生长出全球领先700Kg级蓝宝石晶体,实现300Kg级及以上规模量产。产能端:推进子公司宁夏鑫晶盛项目产能提升,强化规模优势。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蓝宝石、碳化硅领域未来业绩接力放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8/37.3/48.1亿元,同比增长63%/33%/29%,对应PE为31/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设备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光伏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 川能动力2022年净利预增72.55% ~109.94% 锂盐、锂矿等售价大幅上涨

    1月16日,川能动力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亿元~7.3亿元,同比增长72.55% ~109.94%。 另外,川能动力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5.5亿元~6.9亿元,同比增长137.22%~197.61%;基本每股收益为0.4065元/股~0.4946元/股。 关于业绩变动原因,川能动力表示,公司本期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锂盐、锂矿(基建矿)产品销售价格、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所致。 据了解,川能动力在积极关注锂电产业优质资源,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标的资产情况以及公司自身情况统筹考虑,有序推进锂电产业发展。一方面,川能动力在建的李家沟锂矿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工艺先进、绿色环保等特征,打造“绿色矿山、环保矿山”,在项目开发方面积累开发经验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川能动力作为四川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将充分利用区位、资本等优势,紧抓战略机遇,积极跟进并争取优质资源。

  • 广东鸿图(00210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1-4.81亿元,同比增长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3.43-3.77亿元,同比增长23-35%。 点评: 克服疫情、限电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业绩实现高增。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4.51-4.81亿元,以中枢4.66亿元计,同比+55%;四季度归母净利润0.93-1.23亿元,以中枢1.08亿元计,同比持平,环比-21%。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1)宝龙汽车股权转让及收购四维尔丸井其他股东股权对业绩产生正向影响;2)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上做好前沿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着力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加快产品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3)狠抓提质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实,克服了新冠疫情、局部限电、能源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出资0.86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加码压铸、机加工业务。8月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与奥兴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的议案》,公司出资8600万持有合资公司奥兴科技66%股权,并通过合资公司持有柳州奥兴(主营压铸业务)51%股权、德润汇创(主营机加工业务)85%股权,其中柳州奥兴2021年度营业收入7亿元,净利润875万元。本次交易将获得目标公司成都和柳州的产能基地及所拥有的熔炼、能耗指标,快速实现公司在西南区域产能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定增募资22亿元,助力公司长期发展。1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募集22亿元,用于大型一体化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科技园二期(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汽车轻量化智能制造华北基地一期项目、企业技术中心升级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我们认为定增完成后公司铸件制造业务的规模和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公司快速响应下游客户需求,巩固领先地位,增强盈利能力,突破高端轻量化零部件关键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成为“汽车轻量化与智能化科技引领者”。 出资1.26亿元参股凯天电子,增强双方协作。12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1.26亿元持有凯天电子5.92%的股权,本次投资后,公司将作为凯天电子的产业投资者,双方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感知控制、大型一体化压铸成形技术发展趋势,共同在涵盖传感器采集、读取、系统控制,装备、成型技术等新能源乘用车智能、安全、高效应用的产品技术开发、系统解决方案及全产业链服务开展合作。 盈利预测:公司是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龙头,前瞻布局一体化压铸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汽车电动化与轻量化进程下汽车铝材需求的增长。暂不考虑定增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63、5.41、6.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21、17倍。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 川能动力2022年净利预增72.55% ~109.94% 锂盐、锂矿等售价大幅上涨

    1月16日,川能动力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亿元~7.3亿元,同比增长72.55% ~109.94%。 另外,川能动力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5.5亿元~6.9亿元,同比增长137.22%~197.61%;基本每股收益为0.4065元/股~0.4946元/股。 关于业绩变动原因,川能动力表示,公司本期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锂盐、锂矿(基建矿)产品销售价格、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所致。 据了解,川能动力在积极关注锂电产业优质资源,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标的资产情况以及公司自身情况统筹考虑,有序推进锂电产业发展。一方面,川能动力在建的李家沟锂矿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工艺先进、绿色环保等特征,打造“绿色矿山、环保矿山”,在项目开发方面积累开发经验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川能动力作为四川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将充分利用区位、资本等优势,紧抓战略机遇,积极跟进并争取优质资源。

  • 格林美: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30.00%-60.00% 印尼镍资源项目一期成功投产

    近日,格林美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盈利120,026.78 万元—147,725.26万元,增幅为30.00%-60.00%。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2年,公司坚持“新能源材料制造+城市矿山开采”的双轨驱动业务的产业基础,全面聚焦发展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与动力电池回收等业务,实施创新倍增计划、数字化升级与出海战略,在战略资本、镍资源、关键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公司代表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上市,开启中国绿色企业为欧洲绿色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的模式。公司印尼镍资源项目一期成功投产,建成“科技+智慧+绿色”的高技术园区,以“产业、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成为中国印尼合作的亮点工程。在新能源与双碳的大频道背景下,公司顺势坐上了新能源高铁,乘上了双碳时代东风,公司销售与业绩创历史新高,走上“产能大释放,业绩大增长”的新发展阶段,推动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新能源业务领跑增长,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超过14万吨,大幅增长,三元前驱体全面转向8系及8系以上高镍产品的升级并以9系超高镍为主导的高技术制造,主流供应SAMSUNGSDI供应链、ECOPRO、CATL供应链、厦钨新能源等全球优质客户,成为世界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优质关键原料,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8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实现大规模供应国际市场,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首次批量商用化,在全球新一代高镍前驱体制造技术与商用化速度领域领跑行业,全面稳固全球行业核心地位。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业务增长强劲,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全面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化与商用化阶段。2022年,公司核心产品产能大释放,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预计202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约在9,000万元至11,000万元之间,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司外汇远期合约交割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等。

  • 西藏矿业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363.76%-577.8% 锂盐产品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西藏矿业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在6.5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363.76%-577.8%。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西藏矿业表示,2022年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紧紧抓住锂盐市场上涨趋势,加大产品(锂盐产品、铬铁矿)的销售力度,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此外,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同时狠抓三降两增工作,使得公司本年实现增产\增效\创新降本约5,425.60万元、管理降本约3,000.00万元,致使公司本年利润增加。

  • 西藏矿业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363.76%-577.8% 锂盐产品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西藏矿业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在6.5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363.76%-577.8%。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西藏矿业表示,2022年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紧紧抓住锂盐市场上涨趋势,加大产品(锂盐产品、铬铁矿)的销售力度,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此外,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同时狠抓三降两增工作,使得公司本年实现增产\增效\创新降本约5,425.60万元、管理降本约3,000.00万元,致使公司本年利润增加。

  • 中伟股份: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60.82% - 67.21% 产业链供需有效增强

    近日,中伟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增60.82% - 67.21%,盈利151,000.00万元 -157,000.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终端需求高增,产业链供需有效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超过22万吨。报告期内,公司产能持续释放,管理提升降本增效,叠加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逐步提高,共同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38亿元,主要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等。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