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41个
宁德时代(300750.SZ)于昨晚披露半年报,其上半年营收同比缩减逾一成,但净利润同比增长一成。根据财联社记者获得的半年报业绩解读会材料,在昨晚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锂电池行业陷入“内卷”的当下,公司营收下降却仍能保持利润增长的原因,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和项目进展。 减收增利 单位毛利平稳 昨晚,宁德时代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67.7亿元,同比下降11.88%,归母净利润228.7亿元,同比增长10.37%,创上市以来新高。其中,Q1归母净利润为105.1亿元,Q2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环比增长17.6%。 财联社记者与多位资本市场人士交流获悉, 宁德时代Q2表现符合预期 。 从行业来看,二季度电池行业销售环比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2.6GWh,累计同比增长40.3%。其中,1-3月为164.3GWh,据此测算Q2销量为238.3GWh,环比增长45%。 在市场价格剧烈竞争下,随着上游材料价格下滑,电池价格随之下跌。据国信证券7月12日研报数据,动力电池方形磷酸铁锂动力电芯价格今年年初以来跌幅达4.65%,同比则下跌36.92%。原材料跌幅更甚,作为电芯成本占比最高的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同比跌超七成。 受价格影响,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20%,但营业成本同比跌幅更大,达25.84%,这也让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毛利率提高6.55pct至26.9%。 宁德时代在电池价格下跌背景下如何保持高毛利,也是投资人主要关注的问题。 公司高管表示,“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电池单价下降,成本也在快速下降,所以单位毛利比较稳健,看起来毛利率提升了,其实没在单位毛利上有多赚钱。”此外,公司会在一些项目上考虑到合作伙伴的支持和竞争关系,会给到一定的返利支持,但最大影响因素是来自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 从产量来看,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达323GWh,产量211GWh,产能利用率65.33%。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在电话会上披露,二季度动力加储能电池出货11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接近25%,增速同比增加45%;动力电池中,神行电池与麒麟电池出货量在三至四成左右。 目前,产能利用率亦未达到行业高峰状态时的90%以上,而宁德时代仍在扩产。蒋理表示,今年中报披露,公司在建产能超过150GWh,“实际上我们感觉需求还是非常强劲,海外和国内产能建设,我们都加快了速度,我们觉得未来几年还是稳定的(增)速。” 对于三季度排产预期,蒋理则表示,半年报显示在建产能超过150GWh,因为我们看到的需求非常饱满,接下来的订单是非常饱和的,“大家都非常辛苦,都在加班。” 海外市场仍是关注重点 在电话会上,海外市场是资本市场对锂电池未来预期的关注焦点,尤其是储能市场。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境外收入为505.3亿元(主要产品是电池系统),同比下滑24.77%,占总营收的约30.3%。尽管营收下滑,宁德时代海外业务却维持29.65%的高毛利,同比增加8.16pct,蒋理表示,海外盈利水平高一些,海外售后要求也高一些,总体合理稳健。 在电话会中,蒋理披露,半年报中的153GWh在建产能,其中包括欧洲匈牙利工厂前两期项目,差不多70GWh。这意味着,在建产能至少近一半在海外,宁德时代海外市场重心逐渐明显。 半年报显示,海外方面,宁德时代德国工厂获得了大众汽车集团模组测试实验室及电芯测试实验室双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大众集团模组认证、欧洲首家获得大众集团电芯认证的电池制造商,匈牙利工厂已完成部分厂房封顶及设备调试,相关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蒋理表示,德国工厂还在爬坡状态,全年的目标是能够“打平”;匈牙利方面,“匈牙利成本比在德国有优势,吸取了德国的经营,成本有比较好的优势,未来订单也比较饱满,未来需求也很好,我们期待未来的表现。” 在海外市场重心上,宁德时代高管表示, 目前美国出货量不大,重点还是在欧洲市场 。对于欧洲市场,蒋理表示,欧洲其实曾有一段时间电动化速度很快,但这两年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导致今年的欧洲市场处于相当持平的状态。 对于未来,蒋理认为,欧洲市场可能今年或者明年有一点挑战,可能到2026年,随着欧洲本地车企学习曲线也在往上提升,如果有新的有竞争力的车型出来,相信当地的需求也会相应地起来,“其实,从我们自己拿到的订单数据来看,我们觉得还是蛮乐观的。” 在美国市场上,对于此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多次提及的LRS(License,Royalty,Service)合作模式,蒋理则表示,“我们在LRS的方面,坚定不移的往后推(动),寻找共赢、分享的方式,我们(视情况)看怎么去合作。” 另有高管补充表示,(美国市场)储能比较强劲,美国上半年储能出货量有明显增长,后续有变化公司还是会跟合作伙伴一起落地,不排除LRS的模式。 据悉,2023年2月,福特汽车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将在密歇根州投资35亿美元建立一家新的电池制造厂,福特公司将全权拥有并运营,宁德时代则提供专利许可、技术与服务支持。与福特合作的这种模式被宁德时代称为“LRS”模式。
西部矿业7月26日晚间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49.8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3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44%,实现净利润27.4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5%,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本期铜精矿产量、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13%。 西部矿业表示:根据公司2024年度财务预算,计划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利润总额39亿元,公司上半年收入及利润均完成了半年度预算。上半年, 公司所属矿山按照生产经营计划稳步运营,铜精矿产量较上年同比增长42%,钼精矿较上年同比增长39%,铁精粉较上年同比增长17%,精矿含银产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4%。冶炼单位全面优化升级冶炼系统,报告期内,电解铜产量121,548吨,较上年同比增长44.12%,其中,青海铜业生产电解铜85,324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3.95%,西部铜材生产电解铜34,022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9.26%。锌锭产量60,620吨,较上年同比增长6%。盐湖化工企业积极投身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生产高纯氢氧化镁58,919吨,完成计划的58.92%。各单位选矿回收率总体完成较好,大部分单位的选矿回收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四川鑫源呷村银多金属矿一选厂铜铅锌综合回收率提升2.44个百分点,金回收率提升2.73个百分点,银回收率提升4.19个百分点。西藏玉龙铜矿一车间钼回收率提升0.98个百分点,二车间投产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标准。新疆瑞伦铜镍矿镍回收率提升2.61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升2.69个百分点。各项技术指标的有效提升为推动公司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 西部矿业在半年报中介绍矿山河冶炼情况时提及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计拥有保有资源储量为铜金属量593万吨、铅金属量154万吨、锌金属量266万吨、钼金属量37万吨、五氧化二钒64万吨、镍金属量27万吨、金金属量13吨、银金属量2,052吨,铁(矿石量)29,649万吨,氯化镁3,046万吨。经过多年创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板块实施了一批产业升级改造重大项目,2024年末将形成电解铜30万吨/年、电解铅20万吨/年、金锭6吨/年、银锭430吨/年、锌锭10万吨/年、锌粉1万吨/年、偏钒酸铵2,000吨/年的产能规模,行业发展比较优势明显。 回顾西部矿业发布的2023年年报可以看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27.48亿元,同比增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9亿元,同比减18%。 (部分产品未完成全年计划产量的原因如下:1.铁精粉:主要是计划性停产。2.精矿含金:主要是原矿品位低于计划指标。3.电解铜:主要是受市场原料供给影响。) 西部矿业介绍: 2023年,公司矿山单位全年完成采矿量2,978万吨,完成年预算的98.92%;出矿量3,114万吨,完成年预算的100.31%;选矿处理量3,009万吨,完成年预算的97.37%。生产铅金属6万吨,增幅17%;锌金属12万吨,增幅7.4%;铜金属13.1万吨;钼金属3,401吨,增幅1.9%;偏钒酸铵1,425吨,增幅24.5%;铁精粉119万吨。冶炼单位全年生产电解铜(含玉龙湿法铜)18.3万吨,增幅10.53%;电铅9万吨,增幅21.78%;锌锭11.9万吨,增幅37.14%;金锭1.8吨,增幅9.6%;银锭131.7吨。盐湖化工单位全年生产高纯氢氧化镁12.8万吨,增幅33%;高纯氧化镁55,438吨,增幅74%。 西部矿业提及铜精矿的量价齐升是其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回顾今年上半年的铜价走势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宏观、基本面以及资金面等多种因素共振,带动铜价飞升,三大铜期货均在5月创下历史新高,沪铜半年线的涨幅为13.63%、伦铜半年线涨幅为12%、COMEX铜的半年线涨幅为12.4%。 》点击查看SMM金属铜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以SMM1#电解铜的价格走势为例:SMM1#电解铜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69230元/吨,2024年6月28日的均价为77615元/吨,其均价半年上涨了8385元/吨,半年度涨幅为12.11%。 铜价近来在经历了八连跌之后出现反弹,据SMM最新报价显示,7月26日,SMM1#电解铜的均价为7429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1090元/吨,涨幅为1.49%。 展望下半年的铜价走势,铜市场的交易对宏观风向变化十分敏感。倘若美联储9月如期降息,这将使得市场对铜等大宗商品的风险偏好上声,将支撑铜价。市场也期待国内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下半年还需关注海内外重要的宏观数据、货币政策以及美国大选相关变动等。此外还需关注俄乌、中东地区等地缘政治冲突的情况。近期铜价的调整主要是市场对欧美等多国经济数据不佳带来的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从而使得铜价承压。 下半年铜海内外库存的基本面变化情况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影响着市场对铜需求前景的判断。此外铜精矿的供应,以及市场是否会再度提前交易铜短缺均是关注的重点。 推荐阅读: 》宏观不佳 伦铜盘中跌破9000美元 沪铜八连跌 铜价何时告别“跌跌不休”?【SMM评论】 》上半年锑涨幅遥遥领先 锡和银位列前三 下半年哪些金属能交出理想“答卷”?【SMM专题】 》多利好共振 上半年电解铜涨12.11% 下半年铜价能否继续谱写走强篇章?【SMM分析】
近日,甬金股份发布2024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000.00万元至45,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8,648.39万元到23,648.39万元,同比增长87.34%到110.76%。 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000.00万元至32,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8,199.54万元到12,699.54万元,同比增长41.41%到64.14%。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一)主营业务影响主要为: 1、去年下半年投产的广东甬金“年加工35万吨宽幅精密不锈钢板带技术改造项目”、浙江甬金“年加工19.5万吨超薄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新增产能释放; 2、越南甬金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为:本期确认浙江本部A区搬迁补偿净收益10,890万元。 》点击了解:2024 SMM(第九届)亚太镍铬锰不锈钢大会
7月26日晚,宁德时代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的业绩。 尽管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和产品销量一直在维持增长态势,但在残酷价格战下,龙头也难以幸免,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但好在,优秀的成本控制成功抵消了产品单价下降的负面影响,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毛利率在二季度创下近三年新高,超预市场预期。 未来,随着电池价格越发接近成本线,以及部分终端车企不堪压力甚至宣布退出价格战,后续电池价格战的力度或将有所软化。下半年电池价格战有望从“卷价格”转为“卷品质”。 2024年第二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870亿元,同比降低13.18%,环比增长9.0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为123.6亿元,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17.56%,超出市场预期的110亿元;毛利率达到26.64%,同比增长4.6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2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73%,同比提升4.6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 1、海内外动力电池市场同步高增长,但海外业务明显更“香” 与去年国内市场份额下降,跌破50%甚至向40%大关滑去的趋势不同,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不仅海外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提升明显,国内的市占率也重回涨势。 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高达93.31GWh,同比增长41.3%,整体市场份额上升2.97个百分点至46.38%。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也处于持续开拓状态中,今年1-5月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4.9GWh左右,同比增长11.4%,市场份额反超LG新能源拿下海外装机量冠军宝座达到26.9%。 尽管,上半年由于海外新能源车补贴下降、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下滑(同比增长13.2%,低于国内销量增长32%),导致海外电池装机量整体增长速度低于国内水平,宁德时代额海外收入占比也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至30.3%。 但从毛利率水平来看,海外业务明显更“香”。主要原因在于,相较国内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大打价格战,海外电池市场的价格降幅还是相对温和。以储能电池为例,去年至今,国内储能系统价格降幅超50%以上,而同期的海外储能系统报价只下降不到35%。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境外业务毛利率达到29.65%,同比大幅度提高8.16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境内业务的毛利率25.18%,毛利率水平更是处于近三年新高。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海外大客户特斯拉的Model 3重获IRA补贴,这意味着美国那部分特斯拉产品的动力电池将无法使用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对于宁德时代海外出口有消极影响。不过,后续随着宁德时代和美国多家车企如福特等,通过技术授权模式建厂的模式走通,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 2、电池价格下滑不可避免,但优秀的成本控制抵消部分负面影响 今年二季度,在总体产品装机量和销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的营收仍然出现同比下滑。可见,在残酷的价格战下,作为龙头的宁德时代也难以避免出现产品单价的下滑。 具体来看,国内磷酸铁锂电芯(动力型)的均价降至0.4元/Wh,三元锂电芯(动力型)的均价跌到0.48元/Wh,同比下滑幅度都近乎腰斩。 好在,宁德时代的成本控制做的相当优秀,抵消了部分负面影响,总体盈利表现依然出色,净利润依然维持正增长,同时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都创下近三年新高。 今年二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成本为638.2亿元,同比降低18.4%。宁德时代营业成本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降低水平(13.18%)。 主要原因在于宁德时代的重要原材料采购成本,相比电池售价有更大的下滑幅度。毕竟电池原材料价格下滑的边际效应虽然也在同步出现减弱,但是幅度相对电芯产品还是高出不少。今年二季度,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降至10万元/吨,降价幅度近60%。 同时,宁德时代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也在二季度,首度出现同步增速转负,分别下滑4.37%、21.53%和18.19%,三费在二季度总共降低了16.8亿元,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利润。 3、四大业务剖析 宁德时代主要的业务按营收从高到低排序,包括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储能系统业务、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和电池矿产资源业务。 (1)动力电池系统业务 受益于动力电池产品的销量增长,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业务营业收入达到1126亿元,同比降低19.2%;但在优秀成本控制下,毛利率水平反而有所提升,增长6.55个百分点至26.9%。 而且,从宁德时代二季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合同负债来看,整体电池的订单水平和行业地位在二季度都有所回升,结束了此前连跌三个季度的合同负债和三年新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困境。 2024年二季度,宁德时代的合同负债为224.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3亿元,相较一季度增长18.6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69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相较一季度则近乎翻番。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加速的产能扩张,再一次让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跌破70%大关。可见在电池残酷竞争下,连龙头也难以幸免。 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实际产能达到323GWh,同比增长27.2%;在建产能增长到153GWh,大幅增长53%(其中70GWh是欧洲匈牙利工厂产能,如果后续欧洲市场需求爆发,该产能扩张倒是合情合理);上半年产量为211GWh,增长了37%,由于产量增速与国内装机量水平相差不大(40%),但是远大于海外装机量增速(海外装机量占比为32%,增速为11%,),还是导致库存依然有所积累;最终产能利用率再次跌下70%大关来到65.33%。 (2)储能系统业务 储能系统业务是宁德时代的第二大业务,在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增长表现上都超过动力电池系统业务。一季度和二季度,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分别是19 GWh和27.5GWh,占比总电池出货量的20%和25%。储能电池出货量占比的逐步提升,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略显乏力的时候,潜力更大且需求不减的储能业务将逐步为宁德时代提供营收增量。 与动力电池价格战类似,储能行业同样面临降价抢市场的困境。自2023年年初至今,2023年年初至今,国内储能系统和电芯的平均价格分别从1.43元/Wh和1元/Wh降至0.67元/Wh和0.4元/Wh,整体的降幅达到53%和60%。 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储能营业收入为288.2亿元,同比增长3%,营收占比提升2.49个百分点至17.28%;毛利率也增长7.55个百分点达到28.87%,依然位于公司四大业务领域之首。 (3)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 宁德时代的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主要支持电池生产的关键资源和材料供应。2024年上半年,受到三元前驱体、锂、磷酸铁等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该业务毛利率出现下降。 2024年上半年,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143.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59%,同比增长13.02%;毛利率为8.21%,同比降低8.74个百分点。 (4)电池矿产资源 宁德时代的电池矿产业务目前规模极小,而且宁德时代江西矿山的碳酸锂都是自产自销,该业务全是对外销售的情况,所以自然随着锂盐价格下跌而受影响。 随着锂盐和锂精矿价格的持续下滑,该业务增速已经转负,毛利率也出现下滑。不过,考虑到宁德时代对上游锂资源的此前的布局也逐步到了收获的时点,预计后续该业务规模还是会维持一定程度的增长。 2024年上半年,电池矿产资源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26.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58%,同比减少7.84%;毛利率为7.81%,同比降低4.12个百分点。 4、未来电池价格战有望从“卷价格”到“卷品质” 此前国内新能源车企之间的价格战,降成本压力逐步传导至动力电池厂商,倒逼厂商降价、不少二三线和尾部的老牌动力电池厂商例如捷威动力和天津力神等,都因为难以承受价格战强度和成本压力,被迫减停产乃至出局。 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汽车价格战烈度出现明显放缓。7月不仅价格屠夫特斯拉不再继续维持降价促销的策略,转而选择0首付0利息测;而且以宝马为首的豪华车品牌也开始陆续退出价格战,选择降量保价。这对于已经贴近成本线的动力电池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可以喘口气不再需要被迫降价来抢占市场。 此外今年下半年,众多热门车型如问界M8、享界S9、仰望U7、阿维塔07和极氪MIX等都将陆续上市,并都选择搭载目前最新款的高品质动力电池,例如仰望U7就将搭载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容量高达135KWh)。 这意味着下半年,动力电池市场有望摆脱持续已久的价格战侵袭,从卷价格转为卷技术和品质。而在这一点上,宁德时代显然占据一定优势。 2024年,宁德时代主推的麒麟电池和神行电池等已经在多款车型上完成首发装载,例如麒麟电池在极氪009车型上装载,神行电池在哪吒L车型上装载,后续的M3P电池和凝聚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也有望继续得到市场和车企的认可和使用。 综上,今年上半年,电池价格战成为众多电池厂商头上的阴霾,但是龙头宁德时代凭借着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依旧创出了超预期的利润回报。本季度产能利用率再次跌破70%的问题,有望在下半年车市旺季得到改善。
在持续承压三年之后,本月光伏板块终于有了起色。在其他板块基本上走弱的背景下,光伏板块开始走强,主要原因一方面为逆变器行业的德业股份及锦浪科技发布好于市场预期的中期业绩预告,且在调研纪要中,锦浪科技表示对下半年光伏行业比较乐观;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积极支持电解铝企业扩大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应用,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既有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电解铝企业通过绿证绿电交易、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等方式,积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两大利好因素的催化下,光伏逆变器板块率先上涨,产业链中的各环节随后轮番上涨。硅料作为整个光伏行业的最上游环节,在光伏板块持续上涨时,业绩最为丰厚,目前逆变器环节基本面已触底,那么硅料行业是否也迎来反转? 硅料供给依旧大于需求,反转仍需等待 和逆变器相比,组件产业链的上涨似乎还要等一等。2021、2022 年多晶硅高盈利吸引行业大规模扩大产能,行业供给迅速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2023 年我国多晶硅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76.33%。2024 年,仅考虑头部上市公司就有通威股份的云南20万吨及内蒙古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大全新能源的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将陆续投产,进一步增加行业供给。 在本就产能过剩的基础上,2024年新产能的投产,硅料价格继续承压。3月底以来,硅料价格再次进入快速下降通道。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近期硅料价格快速下降,主要系行业库存快速积累。 当前硅料价格水平下,除颗粒硅以外的其他厂商均已开始亏损现金成本。因此不少企业开始停工检修。 从消耗端来看,根据券商统计,2024年6月组件出口27.02亿美元,按0.114美元/W估算,出口23.68GW,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42.2%。1-6月组件累计出口128.7GW,累计同比增长28.85%。目前,欧洲方面不管是组件还是逆变器,库存基本消耗至合理范围,叠加欧洲降息影响,后续出货量还将继续走高。亚非拉方向,今年以来出货量增速较好,锦浪、德业都表示看好这些国家持续性。 国内装机方面,在2023年大量装机的基础上,2024年6月装机量继续大增,装机23.33GW,同比增长35.6%。 合计来看,6月国内加国外,共47.01GW需求。而按照2.1克/W计算,15万吨硅料可以生产约70GW组件,即便考虑融配比等因素,硅料依然供大于求。 不过,也有一些乐观的消息。7月24日,硅业分会表示,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6月份多晶硅进口量3761.6吨,环比下降7.31%,多晶硅进口均价为23.73美元/千克,环比上涨43.64%。多晶硅出口量3683.9吨,环比上涨23.02%,多晶硅出口均价为7.31美元/千克,环比上涨8.58%。 总得来看,虽然现在组件国内和国外的销量都很不错,但是由于组件产业链供给过剩,所以组件产业链反转要晚于逆变器和其他辅材,如此来看,硅料的反转还需等待。 盲目扩产,业绩骤降近9成 不过市场上各个环节已经有所异动,硅料中的大全新能源(DQ.US)股价已经从本月初的底部累计上涨18%。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大全新能源是一家高纯多晶硅公司,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其业绩与光伏行业变化息息相关。2020年至2022年,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度提升,硅料价格大幅上涨,期内大全新能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亿元、57.24亿元和191.21亿元。 而随着光伏产业的竞争加剧,多晶硅产能过剩,硅料价格大跌,大全的业绩也出现大幅度下降,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骤降近7成至57.63亿元;2024年一季度降幅更是接近90%,至3.31亿元。 在硅料价格大降的情况下,大全新能源却大规模扩张,2023年12月,大全新能源公布了投资150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的计划。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20万支圆硅芯项目;二期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00万支圆硅芯项目。 由于2021年和2022年多晶硅高盈利吸引行业大规模扩大产能,仅2023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143万吨,同比增长76.33%。供给大幅增加,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拥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作为深耕硅料环节多年的龙头企业,大全新能源在市场份额与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也不可忽视。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超143万吨,而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硅产量为19.78万吨,约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3%,规模在业内处于第一梯队。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数据显示,2023Q1至2024Q1大全新能源多晶硅生产成本分别为53.45、50.34、47.77、46.25和45.99元/千克,呈持续降低趋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相比之下,二线企业的硅料成本价大概在超过5万元/吨接近6万元/吨的区间。 综上来看,尽管目前光伏行业部分环节已触底,但硅料行业尚未迎来反转,仍需等待。不过一方面,目前多晶硅料价格下跌至大部分企业现金成本,行业普遍亏损将减缓新增产能投放进度,高成本产能将加速退出;另一方面,企业检修有序开展,多晶硅供应量也会有所减少,因此硅料价格或难再大跌,短期内亦难言上涨。
船厂订单饱满,已基本排产至2028年,建造提速之外,提高产能也是船企当下主要的布局方向。 今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SH)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昌造船拟以自有资金10.44亿元购买武船投资持有的武船航融100%股权;全资子公司大连造船之全资子公司中船天津拟40.44亿元购买天津港船重工临港厂区部分资产。 针对前述购买资产的原因,中国重工在其公告中表示,购买武船航融是为了优化调整能力布局,实现总装建造转型升级,提高产能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填平补齐生产能力短板。购买天津港船重工是为了优化环渤海地区造修船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能力布局,有效增加中船天津造船核心产能,满足中船天津向高附加值船型转型,全面提升效率效益。 根据公告,当前,中船天津、武昌造船手持订单均饱满,生产计划已排至2028年。 通过本次收购武船航融,可有效补齐武昌造船高技术产品和高端船舶分段建造产能短板。交易完成后,武昌造船土地厂房等生产设施有效扩大,相关产业全部集聚在双柳厂区实现集约化协同发展,能够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舰船总装建造转型升级,将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本次交易完成后,武昌造船将减少租用武船航融相关资产,减少公司与武船航融之间的关联交易。 本次中船天津收购上述船舶建造重要生产资源后,将持续在该部分资产基础上开展转型升级能力建设,打造可满足高附加值船舶批量建造需求的现代化船厂,有效保障其手持订单的顺利交付和主建船型的未来市场需求。经测算,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船天津造船年产能增加240万载重吨。此外,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船天津将无需租用港船重工相关资产,减少公司与港船重工之间的关联交易。 同日,公司还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拟将所持有的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以1.14亿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公司关联股东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中国重工此举意在剥离亏损资产。中国重工在公告中表示,渤船重工持续多年亏损,自2016年以来累计亏损金额超过34亿元,严重拖累公司经营业绩。本次转让可有效终止渤船重工持续亏损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次交易完成后,渤船重工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预计本次交易将给公司2024年业绩带来正面影响,初步测算,公司2024年将获得股权转让收益约3.06亿元(未考虑交割日与评估基准日之间的过渡期间损益) 今年以来,中国船企订单接单持续火爆。 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经营情况来看,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沪东中华合计实现完工交船38艘、经营接单65艘,中高端船型占比达90%以上。三大船企均完成了全年生产经营指标的一半以上,完工与接单总量全面超越去年同期。目前,上海三大船企在建民用船舶近80艘,生产任务饱满。 中国重工方面,旗下大连造船今年上半年交工船海产品13艘,完成年度计划的50%;签约并生效船海产品24艘,超额完成全年承接任务,生产计划已经排到202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 近日,沪东中华还获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1+1艘186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建造订单。此次生效的订单是沪东中华至今累计承接的第100艘LNG运输装备订单,同时,也使得今年以来沪东中华承接的新船订单量达到23+1艘。 此外,中集安瑞科(03899.HK)相关负责人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今年2个船台及1个船坞生产均排满,与去年相比,产能和交付量都有提升,今年上半年交付3艘船,预计今年全年主力船型能交8艘。此外,今年上半年4万方的MGC船、LNG运输加注船等主力船型签了十多艘新造船订单。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上半年国内稀土价格一直下跌,请问稀土价格的下跌对贵公司有何影响?”横店东磁7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磁性材料以铁氧体材料为主,稀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影响不大。 被问及“在目前光伏去库存和很多大公司亏本倾销的大环境下,得知公司2季度的光伏产销都非常不错,请问公司2季度的光伏是否还盈利?”横店东磁7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二季度光伏组件产品仍有盈利。 对于“公司年初计划几个投资项目(外国光伏厂、连云港光伏电站、宜宾二期6G瓦光伏电池项目),请问具体进展如何?另外,公司的储能产品是否已经在欧洲市场正常销售了?”横店东磁7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东南亚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另二个项目均在有序推进中,预计下半年会完成部分投资,具体请关注公司的相关公告。另外, 储能产品目前在欧洲市场已有所销售,但销量尚不大。 此前被问及“公司二季度光伏出货情况?锂电产业是否有好转?”横店东磁6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光伏产品二季度出货预计环比增长20%左右,锂电产业环比一季度也有明显的改善。 此前被问及“二季度及全年盈利趋势?”,横店东磁4月25日公告的接受机构调研的记录显示:基于公司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我们的盈利水平会比行业平均水平要好些。从目前二季度订单,以及成本改善对冲价格下降,预计二季度单位盈利差不多能维持住一季度的水平。下半年可能会有进一步修复。 对于"磁材Q1出货、盈利超预期的原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横店东磁4月25日公告的接受机构调研的记录显示:公司年初制订今年磁材板块目标是稳步增长,目前看Q1出货、盈利均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25%,盈利能力也增长不错, 主要是受益于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文件,下游家电、汽车部件客户加大排产,带动磁材,特别是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出货增加,软磁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领域的突破也在持续提升。 预计二季度还能延续一季度情况,随着后续行业相关政策落地,还要看以旧换新的效果。东磁作为这一市场的龙头企业,预计后续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显现,东磁作为铁氧体磁性材料的龙头企业,市占率在稳步提升。 鉴于横店东磁尚未发布半年度的业绩情况,回顾其一季度业绩报可以看出,横店东磁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3亿元,净利润3.53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8.6%和39.4%。 横店东磁3月8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21亿元,同比增长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6亿元,同比增长8.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26.58%。至此,公司年度净利润已连续增长8年,且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业绩的增加,横店东磁表示主要系: 公司主营业务光伏板块盈利同比实现了高速增长,磁材板块盈利保持稳定,锂电板块盈利有所下降。 此外,公司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对以PERC电池产线为主的部分设备进行了资产处置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对存在减值情形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6,147.87万元;对逾期无法赎回的理财产品28,625.00万元全额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更加客观、公允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横店东磁介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具有年产23.8万吨磁性材料(包括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和塑磁等)生产能力,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公司光伏产业具有年产14G瓦光伏电池、12G瓦光伏组件的内部生产能力。 横店东磁在2023年年报中介绍2024年的 经营目标:2024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和盈利双增长。光伏产品出货力争同比增长50%、锂电出货力争同比增长50%,磁材产业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深度国际化。 横店东磁谈及,公司磁性材料以铁氧体材料为主,上半年稀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影响不大。而其近日还表示了光伏组件产品仍有盈利。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报价显示,7月26日,组件市场TOPCon组件-182mm(分布式)成交价格为0.77-0.85元/瓦,均价为0.81元/瓦。以其上半年均价的历史价格走势为例,其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1.04元/瓦,其2024年6月28日的均价为0.85元/瓦,半年的时间里下跌了0.19元/瓦,跌幅为18.27%。 回顾光伏组件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到:今年年初组件价格在低迷需求背景下毫无起色,依旧有部分零星低价投标价出现,主流成交价范围企稳。正值P-N技术转型加速期,N型组件溢价逐渐消失,TOPCon组件也在3月正式跌破1元/瓦大关。今年二季度光伏组件排产大增,组件价格出现推涨的情绪,但是由于上游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终端对涨价接受度偏弱,组件价格上涨无法得到上下两端支撑,最终组件主流成交价范围再度出现下降。 对于组件价格的后市,SMM预计组件价格或将持续下行,主因国内外组件库存积压,而2024年下半年需求提升幅度有限,组件库存消化周期较长,企业间价格竞争比较激烈。年底终端抢装期组件价格或出现短暂企稳。 SMM光伏产业分析师王雯绮在由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联合主办的 2024SMM第十二届小金属产业大会——主论坛 上对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现状及趋势进行展望时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达444GW。2025年欧洲市场的光伏组件需求预计在120-140GW左右,2027年欧洲光伏组件需求预计在190-220GW左右。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需求预测2030年达2700GW左右。
华西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海外季报:Lynas 2024Q2稀土氧化物总产量同比下降51%至2188吨,稀土氧化物总销售量同比下降20%至3231吨》的研报显示: Lynas季报重点内容: 生产经营情况 1)上游:继2024年3月与Carey Group签署5年采矿合同后,Mt Weld的采矿作业于Q2重新开始。作为新采矿合同的一部分,Carey Mining已将新一代设备车队带到现场,包括一台PC1250挖掘机和小松785自卸卡车。 2)下游:2024Q2,Kalgoorlie工厂继续提升产能,第一批混合碳酸稀土(MREC)已运往马来西亚。虽然由于工艺稳定,产量仍然很低,但产能提升正在按计划进行。2024Q2,稀土氧化物(REO)总产量为2,188吨,镨钕产量为1,504吨,分别同比下降51%和19%,环比下降38%和13%。 产量下降反映了两个主要挑战。4月份,全球航运业受到干扰,导致精矿接收延迟。随着航运形势趋于稳定,其中一个窑的主轴承出现故障,需要停产维护一个多月。 由于我们开展了马来西亚Lynas公司的基本维护工作,使产量低于前几个季度。完工后,我们继续提高下游生产,以达到镨钕年产量9000吨的中期目标。为了逐步达到年产10,500吨镨钕的目标,我们对马来西亚Lynas公司进行了工艺性能改造。 正如2024年6月27日宣布的那样,Lynas马来西亚公司的目标是在2025年首次生产两种分离的重稀土(HRE)产品。新工艺将使马来西亚Lynas公司首次生产分离的镝(Dy)和铽(Tb),补充Lyna公司现有的轻稀土产品系列。 Lynas马来西亚公司的一个溶剂萃取回路的重新配置将促进镝和铽的生产。新回路的设计能每年分离1,500吨SEGH(SEGH是一种混合重稀土化合物,含有混合的钐、铕、钆、钬、镝和铽)。前端工程设计(FEED)已经完成,详细工程设计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投产。该项目约2500万澳元的资本支出将纳入之前披露的Lynas马来西亚工业计划。 由于从SEGH化合物中分离出了镝和铽,Lynas的HRE产品种类将增加到5种:镝、铽、未分离的钐/铕/钆、钬精矿和未分离的SEGH。 财务表现 本季度销售收入1.366亿澳元,收到客户款项1.175亿澳元,反映出本季度NdPr平均价格较低(不含增值税,每公斤46美元)。尽管中国的国内需求略有改善,但市场价格仍然较低。Lynas继续专注于满足签约客户的需求并坚持不在现货市场销售的策略。尽管市场价格普遍下降,但我们通过把握销售时机提高了本季度的平均销售价格,特别是在本季度价格波动较大的重稀土。 Lynas成长项目 Kalgoorlie项目 经过最后的调试活动,混合碳酸稀土(MREC)已经开始生产,第一批混合碳酸稀土已发往马拉西亚Lynas公司。 Kalgoorlie工厂的产能提升继续按计划进行,并根据Mt Weld和马来西亚莱纳斯的产量增加以及市场需求进行管理。 2024年7月12日,Lynas更新了Kalgoorlie的酸供应安排,此前必和必拓于2024年7月11日宣布,必和必拓的西澳大利亚镍业将从2024年10月起暂停。Lynas与必和必拓镍业西部签订了合同,从Kalgoorlie镍冶炼厂或进口来源向Kalgoorlie稀土工厂供应硫酸。必和必拓从Kalgoorlie镍冶炼厂供应酸的能力将受到必和必拓公告的影响,根据供应合同条款,必和必拓已确认将尽合理努力向Lynas供应进口酸。Lynas和必和必拓一直在为继续向Kalgoorlie供应酸的应急措施共同努力,这些计划现在将最终确定并实施。 Mt Weld扩建工程 第一阶段(精矿脱水)的施工已经完成,调试工作已经开始。脱水配电室、浓缩机和过滤回路现已通电。新的精矿脱水回路已与现有工厂相连,一旦投入使用,将在新工厂其余部分建设的同时消除现有运营的瓶颈。第一阶段(精矿脱水)的调试工作预计将于2024年9月底完成。 第二阶段(选矿厂其余部分)的施工继续加速进行,所有长周期设备均已进场。破碎、研磨和浮选回路的结构、机械和管道安装工作正在推进,尾矿库(TSF)的建设也已开始。第二阶段(选矿厂其余部分)目前预计将于2025财年末完工。 随着各个回路的完工,第二阶段的调试活动将与施工同步进行。高压配电、TSF、破碎和水处理回路的调试于2024年度开始,磨矿、浮选、浸出和试剂回路的调试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 正如2024年7月22日宣布的那样,Lynas已与Zenith Energy签订了合同,由位于Mt Weld的天然气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站供应电力。该混合发电站的设计旨在提供高达约70%的年均可再生能源以及可靠的基本负荷热能。根据2023年签署的早期工程协议,早期工程正在进行中。 美国 本季度,Lynas继续推进其计划中的美国稀土加工厂的开工前活动。Lynas马来西亚公司和计划中的美国稀土加工厂的设计都是为了在投产后接受第三方原料。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量增速不及预期;2)中国稀土指标增长超预期;3)全球在产矿山产量超预期;4)全球在建项目进度超预期;5)地缘政治风险。
SMM 7 月26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持平为19400元/吨,再生精铅持货商主流含税出厂报价对SMM1#铅均价升水0-50元/吨,个别货源贴水50-100元/吨出厂。今日不含税精铅出厂价格报18400元/吨-18600元/吨 不等。 下游主要电池生产企业接货态度尚可,其他中小型电池生产企业持观望态度,刚需拿货 ,今日成交较昨日变化不大。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商务部:6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达72.9%】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5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有24个地方出台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20个地方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文件。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36.4万份,单日新增已超过1万份。上半年,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277.8万辆,同比增长27.6%。尤其在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后,汽车报废量迅猛增长。5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55.6%,6月份同比增长达72.9%,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政策的认可和支持。(财联社) 【两部门: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推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6万元。(财联社) 》点击查看详情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 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设有专业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致力于不断推进产品技术革新,以保持公司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公司半固态电池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财联社) 【中信证券: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超预期落地 商用车尤为受益】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是以旧换新政策的重要支持领域。本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超市场预期,有望对行业销量形成较明显的拉动,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推荐超配汽车板块。(财联社) 【流通协会郎学红: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将对下半年车市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持】 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今日对记者表示,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将带来更大的刺激作用,该政策出台的非常及时,会对下半年车市的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持。(财联社) 【本田将关停两家合资工厂 创日系品牌在华减产规模之最】 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在面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之际,该公司将关闭在中国的一家工厂,同时暂停另一家工厂的车辆生产。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加快中国生产布局的调整,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加速电动车生产。具体来看,本田将关闭广汽集团合资的其中一个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10月关闭。该工厂开业近二十年,年产能为5万辆车,主要生产为中型车雅阁。随后的11月,本田将暂停与东风合资的其中一个工厂,该工厂的年产能为24万辆。(财联社) 相关阅读: 能源金属板块早间快速拉涨 融捷股份涨停 广期所氢氧化锂期货研发再被提及?【热股】 【SMM分析】美国储能正在经历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新增装机将超过14GW 【SMM分析】花开花落会有时 2024年H1锂电终端及主要材料市场盘点及未来展望 【SMM分析】市场热度提升 6月人造石墨出口量回升 6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环比降超20% 7月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或减量?【SMM专题】 【SMM分析】近期储能变流器PCS市场情况分析(2024年7月) 【SMM分析】2024年H1储能电芯产量盘点!行业终将披荆斩棘抵达光明 【SMM分析】“走过半生 归来还是9万”——碳酸锂为您送上2024年H1汇报答卷 【SMM分析】6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9%进口环减11% 【SMM分析】2024年6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6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分析】2024年6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6月电解钴出口量维持增量 【SMM分析】6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小幅上涨 进口量有所下滑 【SMM分析】6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下降 2024年6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47吨 环比下滑17%【SMM分析】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