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6个
据外电1月22日消息,伦敦期铜周一下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仓库中的铜库存流出和美元走软提供了支撑。 伦敦时间1月22日17:00(北京时间1月23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小幅收跌5.50美元,或0.07%,收报每吨8,345.50美元。 LME期铝场内交易中跌至每吨2,153.30美元,为2023年12月14日以来最低,因交易商预计会出现供应过剩,部分原因是尽管天气原因限制了中国西南部地区的铝产量,但产量仍创下纪录新高。 LME三个月期铝尾盘跌0.32%,报每吨2,159美元。 美元走软,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更便宜,这可能会刺激需求。美元周一力图保住涨势,日本和欧洲的央行即将做出决议,再加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摇摆不定,美元上周末受数据刺激而出现的涨势被迫暂停。 **更多铜流出LME系统** 自去年10月中以来,LME注册仓库的铜库存累计下降18%,至15.675万吨。注销仓单--指定用于交割的金属--占总库存的21%,1月11日为12%,这表明将有更多的铜流出LME系统。 **其它市场方面消息**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在最新发布的月报中称,2023年11月全球精炼铜市场短缺11.90万吨,10月短缺为4.8万吨。 2023年11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26万吨,消费量为238万吨。 ICSG表示,根据中国保税仓库的库存变化进行调整后,11月供应缺口为12.80万吨,10月短缺为7万吨。 业集团Eramet旗下的新喀里多尼亚镍生产商SLN周一表示,在上周末发生电力事故导致当地停电后,该公司正在减少产能。 SLN在声明中称,该公司位于新喀里多尼亚的Doniambo工厂的生产过程因几个熔炉阴极破裂而中断,进而破坏了电网的稳定,并导致周六停电约两个小时。
进口方面:据SMM统计,2023年12月中国不锈钢进口总量为28.86万吨,环比增幅85%,同比增幅约为5.0%。自印尼进口的不锈钢量为24.11 万吨(不含废不锈钢进口量),环比增幅约129.62%,同比增幅约27.08%。分型态来看,12月不锈钢锭及其他初级形状的不锈钢为15.09万吨,环比增幅约560%,同比增幅约65.2%,增幅最高;其次是不锈钢窄带为0.28万吨,环比增加约8%,同比降幅约13.9%。12月进口量恢复至前期水平,主因11月海关受船期的影响,进口量数据较之前有所下滑。12月进口主要来自于印尼,自10月开始印尼德龙产线逐步恢复,产量爬坡的同时回流国内,主要以不锈钢钢坯为主,12月进口来自印尼占总量的84%,达到年内新高,随着印尼不锈钢产量爬坡,以中国为主要出口国回流幅度预计在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 出口方面,据SMM统计,2023年12月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为35.39万吨,环比降幅约8 %,同比降幅约24.7%。2023年1~12月,累计出口不锈钢为458万吨,同比降幅约15.66%。分国别来看,12月出口至印度的不锈钢占比15.74%,占比仍处于首位。出口前十国家累计占总量约60%,较上月提高1%。出口国家来看,亚洲方面,越南出口量11月环比下滑1.05%,为亚洲地区下滑首位,虽12月稍有下滑但年内越南不锈钢消费量较为乐观,出口至越南2023年共33.32万吨。欧洲方面,12月红海船只遭袭频发,多家国际航运企业陆续宣布暂停在红海航行,不锈钢出口至欧洲成本增加但由于不锈钢出口至欧洲总量较小影响有限,12月环比下滑微弱仅0.08%。预计随红海紧张局势升级,不排除全球航运冲击持续发酵引发出口航运时间、船司保险、邮费等因素拖累国际订单导致出口总量继续下滑。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数据库
科力远表示,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在镍氢业务方面主要以开辟新兴市场,争做细分龙头,保持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在锂电业务方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新型技术研发,作为新的业绩引擎;储能业务作为公司未来战略业务,我们将积极扩大产业联合体和储能基金规模,深化各方合作,快速拓展市场,实现公司长远发展计划。 目前公司业绩结构还是以镍氢业务为主,2023年主要是公司新兴业务的建设周期,同时因为市场综合因素,导致业绩体现不明显;但随着公司碳酸锂项目逐步放量、储能创新模式得到验证和发展,公司的业绩重心将逐步过渡至锂电、储能业务,完成企业升级转型,实现宏伟目标。 储能产品产品的竞争优势 公司在镍氢电池的生产研发上有深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根据镍氢电池高功率、宽温域、长寿命等显著特点,我们推出了混合储能系统产品,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科学结合,充分利用两种电池的不同特性,用镍氢电池承担高功率的瞬时充放电,用锂电池储存能量,相较目前市面上的传统锂电储能柜而言,科力远混合储能系统产品安全性能高,环境适应性强,在新能源发电侧配储、电网调频调峰等方面的应用都有显著优势。 公司三季报业绩不佳的原因 2023年是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我们新业务的开发与建设周期。公司于2022年底收购了一条锂卤水产线,用于碳酸锂产能建设,同时也可以即时进行锂卤水产销,根据公司预计,在2023年初的碳酸锂价格高位时期,该产线能为公司带来不错的业绩体现,但是因为行业突发的环保问题,导致地区性生产整顿,公司碳酸锂业务产能未能良好释放。同时,公司三季报业绩不佳,也有受镍价波动影响,第三季度主营业务毛利下降,同时对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有所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公司碳酸锂1万吨产能已完成产能爬坡,随着公司碳酸锂项目逐步放量、储能创新模式得到验证和发展,公司对于明年的经营表现充满信心。
1、供给:中国镍矿到港量增加30万吨至47万吨;港口库存减少41万湿吨至881万湿吨。 2、需求:不锈钢方面,截止1.18日,社会库存81.8万吨,周环比上升2.7%,同比往年仍处偏高水平;1月国内不锈钢粗钢排产273.7万吨,环比增加0.3%,同比增加14.7%;1月印尼粗钢排产40万吨,月环比减少1.2%,同比增加41.3%;前期原材料价格下跌,生产利润好转;终端需求,2023年12月地产数据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不同程度下降,竣工面积同比增加;2023年12月我国汽车产量30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2%。新能源汽车方面,乘联会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 220 万辆左右,环比-6.5%,受去年年初超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长 70.2%。新能源零售预计 80 万辆左右,环比-15.3%,渗透率回落至 36.4%,符合常规季节性表现。 3、库存:1.19日LME库存增加564吨至69576吨;沪镍库存减少82吨至14111吨,社会库存增加280吨至19198吨,保税区库存维持3500吨。 4、观点:供需格局来看,边际上供强需弱格局不改,尽管1月生产环比预计小幅走弱,但社会库存和仓单库存延续累库,价格也饱受压力。需求方面,年关将至,生产预计仍将放缓,据smm,春节前后放假/检修累计影响产量58.8万吨,其中200系18.5万吨,300系32.8万吨,400系7.5万吨,但需要注意的是下游需求仍偏弱,整体向上动力不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需求方面,在部分正极厂有提前生产的动作的情况下,正极厂排产环比依旧有所下降,尽管春节有备货意愿,但预计提货量较为有限,对后市需求仍偏悲观。强驱动未显,短期内反弹后仍可关注沽空机会。
据外电1月19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五上涨,受技术因素和可用库存较低推动,从上一交易日触及的六周低位回升,不过中国春节前交投谨慎抑制铜价涨幅。 伦敦时间1月19日17:00(北京时间1月20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41美元,或0.49%,收报每吨8,351美元。周线上涨0.1%,结束此前连续三周的跌势。周四曾触及8,245美元的12月6日以来最低。 三个月期铝上涨2.5美元,或0.12%,收报每吨2,166美元。盘中触及12月14日以来最低的2,158.5美元;三个月期锡下跌59美元,或0.23%,至每吨25,298美元,此前曾触及12月28日以来最高的25,710美元。 技术面和低库存支撑铜价 经纪商Marex的Al Munro说:“从目前来看,更广泛的风险市场和一些金属都呈现出超卖的技术图形,出现了一些短期买入信号。”他补充说,未来几个交易日涨势可能不会持续。 LME每日数据显示,在新的仓单取消后,LME注册仓库中的有仓单铜库存降至四个月最低。 Munro说:“在类似的看跌宏观形势下,官方交易所库存比历史水平低得多。” 技术面上,铜价阻力位在200日移动均线切入位的8,373美元,支撑位在100日移动均线切入位的8,288美元。 中国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加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16.9万吨,同比增加16.6%。2023年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298.8万吨,同比增加13.5%。 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658.8万吨,同比增长7.3%;1-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469.8万吨,同比增长7.1%。 12月氧化铝产量为684.4万吨,同比增长5.1%,1-12月氧化铝产量为8244.1万吨,同比增长1.4%。 美元周线势将攀升带来压力 美元上涨,周线也势将攀升,这使得以美元定价的金属对于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美国经济显露强韧迹象,而且央行官员们对降息持谨慎态度,这使得交易员们调整对利率迅速大幅下行的预期。 周四公布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强劲,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近一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增加了市场押注降息的压力。美联储理事沃勒周二表示,美国经济的强劲给了决策者“谨慎而渐进”行动的灵活性。交易员认为这降低了利率迅速下降的可能性。 市场预期刺激政策支撑金属价格 BMI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金属市场都在等待中国大陆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并评估全球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的程度......我们预计今年全年基本面与宏观因素驱动的情绪之间将出现激烈的拉锯战。” 另一交易商表示:“市场开始预期(来自中国的)一些金融刺激措施将支持(金属)价格。”
近日,华越镍钴(印尼)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成功获得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 19790),是印尼首家获得“粗氢氧化镍CNAS认证”的实验室。 2023年10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委派评审组对华越实验室进行了国家认可实验室线上评审,对华越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设施环境、依据标准、重要仪器设备、测量溯源及内部校准、质量控制的情况、技术能力确认等8个方面进行仔细审查,一致认为华越实验室在管理体系、硬件设施、质量保证、技术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认可的准则要求,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公信力。 此次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华越检测中心具有了国际认可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将进一步保障公司产品质量,强化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未来,华越检测中心将始终秉持严谨、专业的态度,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用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提供更好的产品,夯实发展支撑,蓄积发展动能,以实际行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质进位、再创佳绩。 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英文缩写为:CNCA)批准成立并确定的认可机构,统一实施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其认可活动已经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通过CNAS认可制度的检测可在国际认可论坛(IAF)(全球 54 个经济体的 59 个认可机构)、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全球 70 个经济体 85 个认可机构)得到互认。
1月10日,冶金公司承建的印尼MMP RKEF镍冶炼项目1号电炉基础浇筑完成,为下一步结构和设备安装奠定了良好基础。该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共分为A、B两个标段,冶金公司承担A标段的施工建设任务,主要内容为新建两条48MVA圆形电炉生产线及转炉硫化生产线,生产的主要产品为高冰镍,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2万吨镍金属。正值印度尼西亚雨季,项目部采用搭设雨棚的保护措施,严格确保雨天电炉基础砼浇筑质量,最终历时21个小时顺利完成电炉基础浇筑。 冶金公司将持续拉紧质量准绳、筑牢安全防线、紧盯工程进度,高质量完成生产线建设任务,为在印度尼西亚建设性能可靠、有竞争力、绿色、安全、环保的镍冶炼厂,打造镍冶炼领域新标杆,助力当地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发展贡献中国企业力量。
据MiningWeekly网站报道,咨询机构基准矿物情报公司(BMI)1月17日发布了本年度采矿和金属工业主要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强调由于全球经济增速趋缓,该行业正在温和回升。 BMI首席商品分析师萨宾·乔杜里(Sarbin Chowdhury)称,该机构总体看好今年金属价格,可能平均略高于2023,并高于2020年以前水平。然而,不会重回2022年的高点。 虽然可能有一些因素阻碍金属价格上涨,但与近些年相比价格更趋稳定。 乔杜里预计铜将领涨金属市场,原因是届时供应紧张,而铁矿石将领涨黑色金属市场。 另外,BMI乐观地认为,美国利率下调和回购利率下降也会提振贵金属价格。 BMI预计,美国经济下行速度略低于预期,可能支持金属价格回升,尽管不是反弹。 总体上看,BMI认为今年市场将寻求基本面和信心之间平衡,大多数金属市场将在2024年趋紧,这是该机构看好价格预期的原因。 电力和建筑行业将继续推动各种金属需求,然而,家庭支出仍然受到限制,不会带来大幅度的需求增长。 关键矿产 BMI商品分析师阿米莉亚·海恩斯(Amelia Haines)称,铜、锂、镍和钴等矿产对于电动化极为重要,因此该机构预测今年这些行业将呈现显著增长。 锂铜新建项目与现有项目比例创历史新高。 海恩斯解释称,重要的是,国际上越来越担心供应链对外依赖。 目前,(清洁能源)转型所需矿产采选地理分布高度集中,给全球供应链稳定带来了下行风险。 为此,BMI希望能看到,一些重要的经济体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关键矿产开发生产,包括鼓励生产回归,以及与资源丰富国家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 反过来,矿产丰富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同。 海恩斯称,随着人们追求从自然资源中获得更大收益,资源民族主义将加剧。这涉及到监管增多和政策变化,以及税收上升,更多项目可能停工,总体上看监管趋紧,将对投资信心带来负面影响。 该机构还预计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上升,原因是该行业受关注越来越多。 政府参与采矿业可能对本国矿业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海恩斯预计,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同国家进行合作共同避免运营中断。 交易活动 BMI高级商品分析师奥尔加·萨维纳(Olga Savina)预计,在全球能源转型和行业整合推动下,今年采矿和金属公司并购依然热度不减。 整合也是企业为弥补关键矿产供需缺口所做的努力之一。 她说,虽然并购案件与2022年相比变化不大,但2023年矿业公司并购额已经接近于过去10年的最高水平。 萨维纳预计,锂等电池金属大规模投资以及铜工业并购活动的势头将继续。 ESG 海恩斯说,大多数矿企都在努力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许多矿企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运营矿山数量的增加,矿山脱碳势在必行,尤其是为了保持竞争力。 脱碳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采用可再生能源为矿山提供电力以及使用以电池为动力的运载车辆。 海恩斯希望银行和其他投资者能够给矿企施加更多压力,使其实施更严格的安全监管。 要获得资金,企业必须提高ESG信誉。投资者更青睐拥有强大绿色金属投资组合和已采取措施减少排放的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上升将改变2024年投资趋势”,海恩斯称。 BMI解释说,未能提高ESG信誉的企业将面临投资吸引力下降和失去经营许可证的风险。 矿业企业也将不断采用现代技术,例如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辆和无人机以提高效率和安全以及竞争力。 在这方面,萨维纳预计,随着新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技术进步将成为核心。BMI预计,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和无人机的使用将显著增加。 对深海采矿的兴趣将上升,特别是铜、钴和锂。 BMI表示,围绕海底采矿监管的讨论正面临一个备受期待的解决方案的边缘,首个深海采矿商业许可有望获得批准。 负责监管深海采矿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预计将在7月底最终确定相关法规,但几次讨论将通过时间推迟到2025年。 然而,这留下了一个所谓的“两年规则”的法律漏洞,将使得矿企可在今年申请商业许可。 例如,梅塔斯(Metals)公司打算在今年7月ISA会议后提交深海采矿申请,并计划2025年底投产。
宏观方面,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出现了下降,但降息预期提供了乐观情绪,预计镍价在降息交易下或将获得支撑。纯镍方面,日内现货成交清淡,采买多以刚需为主,但全球库存仍是持续累积;消息面上必和必拓正在评估镍价下跌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硫酸镍方面,市场需求未见好转,企业维持减产。 镍铁方面,供应端维持宽松,近期镍铁成交稍有回暖,下游钢厂预计将启动2月备货,对市场情绪有所支撑,不过预计反弹空间有限;近期印尼冶炼厂运营中导致的安全问题、污染问题正在受到舆论关注。不锈钢方面,现货成交有转好趋势,市场信心有所增加,出货积极性提高;本周不锈钢刚需成交略有好转但量级不大,且下游节前备货基本完成,导致不锈钢继续累库。操作上,沪镍区间操作,不锈钢多单继续持有,未入场者观望。
据外电1月18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四从六周低点回升,因美国初请失业金数据强劲,且中国的金属需求具韧性。 伦敦时间1月18日17:00(北京时间1月19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42美元,或0.51%,收报每吨8310美元。在数据显示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022年底以来最低后,铜价应声上涨。 截至1月19日08:01分隔夜LME金属收盘行情: 今年以来铜价面临逆风 铜价周三一度跌至12月7日以来最低8,258美元,本周仍有望连续第四周下跌。 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公司的研究主Dan Smith说:“2023年末,在降息预期的支持下市场出现了看涨情绪,并消化了这一预期。” “今年年初以来,市场面临更多不利因素,美国和英国的通胀率仍然相当高,中国的数据也未提供支撑。” 美国初请失业金数据强劲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022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暗示1月就业增长可能保持稳健。 美国劳工部周四表示,截至1月13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1.6万,经季节性调整后为18.7万,为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金属需求具有韧性 周四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未锻轧铝及铝材(包括原铝、未锻轧铝和合金铝)进口量为306万吨,跳增28%,因强劲的需求及价格高涨推动更多货物进入该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市场。 2023年,中国铝土矿进口量增长12.9%,至1.4138亿吨。12月铝土矿进口量为1,187万吨,同比增长17.5%。 期铝触及逾一个月低位 LME三个月期铝下跌14.5美元,或0.67%,收报每吨2,163.5美元,触及12月14日以来最低。 自12月14日以来,LME铝库存已跃升25%,表明建筑和运输领域广泛使用的铝供应健康。 美元指数走强,兑一篮子主要货币持于一个月高位。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