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6个
据外电1月17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三跌至逾一个月新低,投资者开始接受美联储推迟降息的前景。 伦敦时间1月17日17:00(北京时间1月18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86.5美元,或1.04%,收报每吨8268美元。盘中触及12月7日以来最低8,258美元。 其他金属多数走低,铝和锌均触及逾一个月最低水平。LME三个月期锌下跌81美元,或3.18%,至每吨2,466美元。LME三个月期铝下跌36美元,或1.63%,收报每吨2178美元。 2023年,中国包括铜、铝、铅、锌和镍在内的10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7.1%,达到7,470万吨,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延迟降息预期提振美元 美元走强也对市场造成了影响,因为美元走强使得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购买以美元计价商品的成本更高。 美元指数创一个月新高,在数据显示美国12月零售销售超预期后延续涨势,数据进一步打压了3月降息的预期。 美联储理事沃勒周二表示,美国距离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近在咫尺”,但在较低的通胀率将持续下去变得明确之前,美联储不应急于下调指标利率。 智利铜产量料在2029年见顶 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周三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在建项目推迟,智利铜产量在本十年的增长速度将低于去年的估计。铜产量预期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至688万吨,低于前次报告中的2030年达到714万吨的最高值。 “智利铜产量预期在2034年达到643万吨,从2023年起年均增速为1.7%。”报告补充说,2023年产量将总计为533万吨。Cochilco研究主管Patricia Gamboa称,2034年的产量数据应当能够使智利维持其全球产量占比在25%。 投行对金属价格预估 汇丰银行(HSBC)周三表示,将2024年至2027年铜价预估上调1-7%,因预期同时期的供应过剩将减少;下调2024-27年镍均价预估1-12%,并将2028年镍价预估定为每磅8.45美元;LME铝价将保持在去年内交投,维持2024/25年LME铝价预估为每吨2,300和2,400美元;下调2024年锌价预估3%,至每磅1.27美元,之前预估为每磅1.31美元。2025-27年价格预估保持不变,并预计2028年的价格为每磅1.30美元。
据外电1月16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二下跌,受累于美元走强,但对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国中国采取更多刺激措施的新希望限制铜价跌幅。 伦敦时间1月16日17:00(北京时间1月17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26.5美元,或0.32%,收报每吨8354.5美元。 欧洲央行讲话推动美元指数攀升 中国需求希望带来支撑 盛宝银行(Saxo Bank)驻哥本哈根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欧洲央行决策者昨天的讲话在一定程度上让市场感到不安,这些讲话强调通胀风险将导致该行降息的幅度不会达到市场消化的程度。” 这些讲话扶助美元指数攀升至一个月高点,因为投资者降低了降息预期。 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昂贵。 Hansen补充道,“面对这些不利因素,铜的表现看起来还算不错。我认为是对中国将出台刺激措施的臆测给市场造成了一些影响。” 宏观环境不佳 铜价连续下跌 LME期铜自12月28日触及近五个月新高后已累计下跌4%,Hansen说,市场需要收在8,400美元以上才能吸引新的买盘动力。 “投资者需要承认,2024年可能是2020年以来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同步放缓的第一年。”金属情报中心(Metal Intelligence Centre)董事Sandeep Daga表示:“那些希望参与宏观经济放缓故事的基金,对金属的看跌押注将增加。” 其他铜供应消息 印尼一位矿业部官员周二表示,印尼已经批准了铜矿商自由港印尼(Freeport Indonesia)公司未来三年总计2.198亿吨铜矿石的采矿配额。矿业部高级官员Bambang Suswantono对记者表示,自由港将在2024年开采6,316万吨、2025年开采7,752万吨、2026年开采7,912万吨。 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 Ltd)公布2024年生产指导。2024年铜产量预期大幅增至465,000-540,000吨。Quebrada Blanca产量料为230,000-275,000吨。2024年锌精矿产量预期为565,000-630,000吨。 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表示,智利的铜产量有望迅速复苏,到2025年前达到纪录高位,此前在2023年产量降至15年最低水平。根据该委员会的最新报告,今年智利铜产量将增长5.7%,至563.6万吨,2025年产量将增长6.4%,达到接近600万吨。 印尼镍铁产量未达目标 印尼矿业部官员周二对记者表示,印尼在2023年生产了535,200吨镍铁和71,400吨高冰镍,均未到达目标,同时今年目标镍矿石产量增长5%-10%。印尼能源及矿产资源部高级官员Bambang Suswantono称,2023年的镍铁产量年度增长3.6%,但低于当年设定的628,600吨目标。2023年高冰镍产量年度下滑6%,亦低于政府设定的75,000吨的目标。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公布数据显示,自11月7日伦镍库存降至阶段性新低后,库存进入上行通道,上周伦镍库存继续累积,1月12日库存增至逾一年新高69,108吨,本周一库存小幅回落,最新库存水平为69,012吨。 上期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12日当周,沪镍库存有所回升,周度库存增加5.41%至14,193吨,刷新近三年新高。 注:一般来说,国内外交易所库存不断下降将对期价形成支撑,反之,则对期价有所利空。 2021年以来LME和上期所镍库存对比 以下为2023年12月以来LME和上期所镍库存数据:(单位:吨)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2日,中伟印尼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纳德思科镍业公司(NNI)首条冰镍产线投产仪式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伟全球第三个海外产业基地正式投产,为公司2024年的良好开局和全年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伟股份高级副总裁、印尼大区总裁廖恒星,印尼德龙镍业董事长周渊,中伟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NNI公司总经理陈海雷以及中伟印尼大区、印尼德龙园区、NNI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嘉宾出席活动。 再创海外投产新速度 打响新年投产第一枪 上午9时19分,投产仪式正式开始。首先,陈海雷代表基地、NNI公司致辞,对所有参建、参与NNI项目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表示,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NNI公司冰镍厂区8号产线仅用八个半月的时间便率先建成投产,为接下来的产线达产、公司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紧接着,合资方代表周渊发表致辞,回顾了中伟、德龙两家企业的合作历程,他从互利共赢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双方未来合作的期许。他表示,NNI公司首条RKEF产线的成功投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世界速度,将为双方保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廖恒星以“把握机遇、拥抱未来”为主题作总结讲话。他分别从“坚定强大信念,拥抱未来”“坚持正确理念,践行价值观”“坚守基本底线,抓好EHS融合融入”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和期望,他强调“同心者同路、同路者同行、同行者同未来”,只要我们“共担、共创、共赢”,就一定会“发展、破局、落地”,团队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为社会发展、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持续助力。 进入“三基地生产时代” 印尼大区迈上新台阶 作为中伟股份在印尼投建的第四个产业基地,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位于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北莫罗瓦利县,该地区是印尼镍含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NNI公司规划建设8条RKEF产线,设计年产能8万吨镍金属当量低冰镍,将成为公司原料自供以及海外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此,中伟股份在印尼投建的莫罗瓦利产业基地、纬达贝产业基地、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均进入“生产阶段”,并完全掌握OESBF、RKEF两种红土镍矿制备冰镍的技术工艺,标志着中伟印尼大区迈入“三基地生产时代”,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印尼作为中伟股份开启全球化的第一站,对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尼大区已成为中伟“全球化战略关键一局、重要一环”,是“立足于东南亚、服务全球的重要基地”。2024年开年之际,印尼大区进入“三基地生产时代”,为公司在竞争持续加剧的行业调整中、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中赢得主动权,为中伟的全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年新开局,开年即开跑。2024年,中伟股份秉承“材料至善 科技致伟”的使命,坚持以“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为引领,迎接挑战,抢占机遇,全面夯实提质国内产业基地发展,加快印尼、韩国、摩洛哥、芬兰等国际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力促产线投产、达产,充分尊重文化、提倡融合、注重EHS和ESG,不断满足和服务好全球客户,致力于提供零废、低碳、可循环的新能源材料,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2023年11月27日,沪镍主力合约下探至121880元/吨,刷新两年新低,与2022年12月底相比累计跌幅超过40%。近日,镍价出现反弹,引发市场关注。不过,从供需格局来看,镍价中长期运行逻辑依然偏空。 [需求][不锈钢需求增速放缓三元电池为关键变量] 镍的需求主要分布于不锈钢、三元电池、合金及电镀领域。 不锈钢方面,供应端,据SMM的数据,2023年国内不锈钢产量为3563.9万吨,2024年及其之后,中国和印尼还有1704万吨新增产能等待建设,不锈钢产能仍有增量。然而,需求端,2023年国内不锈钢需求量为3306.5万吨,同比增长6.5%,体现出需求增速的缓慢。展望2024年,不锈钢领域依然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基建托底作用显现,地产触底恢复,不锈钢需求将边际好转,但需求增量难以消化供应增量,不锈钢市场过剩格局不改。 三元电池方面,三元电池在我国原生镍需求结构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3%提升至2022年的18%。2021年和2022年在政策鼓励和市场创新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高景气度,刺激镍资源需求放量,三元电池成为镍需求增量的最大贡献者。 2023年,三元电池需求遭遇瓶颈,三元前驱体订单不佳,企业无奈减产。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背负材料库存压力;二是磷酸铁锂电池竞争优势明显。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场、全球经济疲弱、车企低价竞争等多重因素,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显著放缓。然而,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处在产能扩张热潮,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在这种供需矛盾之下,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未来仍需继续消化库存。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的优势,其对三元电池的影响明显。 展望2024年,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镍需求继续聚焦于新能源领域,三元电池的高镍化趋势明晰,这意味着镍的需求强度边际提升,但三元电池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且磷酸铁锂电池在经济性优势下将持续挤压三元电池市场份额,三元电池需求增速瓶颈难消,对镍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 合金方面,三元电池和不锈钢两大镍消费终端对精炼镍的需求已被镍铁和中间品等二级镍逐步取代,合金成为精炼镍需求领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2023年,合金领域镍需求向好发展。据SMM的数据,2023年,合金领域耗镍量为12.43万镍吨,同比增长21.51%。合金可以细分为军用合金和民用合金,军用合金订单具有刚性,为精炼镍的消费起到支撑作用,而民用合金在经济弱势复苏、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表现偏弱。展望后市,合金市场维持对镍的刚性需求,2024年耗镍量预计提升至14.3万镍吨,但不足以扭转镍供过于求格局。 电镀方面,终端消费主要分布在阀门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石油工业、航空工业。电镀领域的镍需求一直平稳,据SMM的数据,近5年来电镀年耗镍量都处在5万—6万镍吨。 [供应][电积镍显著过剩印尼政策存不确定性] 红土镍矿成为矿端主要供应增量,全球70%以上的镍产品来自红土镍矿。2023年镍供应的主题可以总结为实现镍元素全面过剩,而这种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尼充足又价廉的红土镍矿资源支撑印尼企业迅速扩张镍产品产能。印尼政府官员表示,2023年印尼原生镍产量在165万—175万吨,产能达到220万吨。 未来镍产品供应是否如期走入更大量级的过剩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尼政策。印尼镍矿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印尼有可能设定镍产品高额关税或者减少镍矿供应,早在2022年年底,印尼政府曾召开关税初步协商会议,对镍铁出口关税政策展开讨论,但当时并未达成一致。此外,印尼镍矿资源持续性也受到挑战。据USGS的推测,2023年印尼镍矿消耗量达到2亿湿吨,以此速度,印尼镍矿资源将在13年后枯竭。2024年印尼大选于2月14日得出票选结果,届时新总统是否改变镍业政策存在变数。 上周镍价和不锈钢期价反弹正是受到印尼消息的影响:一是印尼大选的第三号候选人表示,如果当选,那么将暂停镍铁冶炼厂建设,但此事尚有诸多不确定性;二是由于行政问题,部分印尼镍矿RKAB被退回,但印尼矿业协会表示将在1月底前继续完成多份申请。 镍铁方面,主流工艺中,镍铁在不锈钢原料中的占比超过60%,为不锈钢最主要的生产原料。印尼镍铁生产规模大幅扩张,产能不断释放。 硫酸镍方面,产能显著过剩,供不应求已是过去式,这主要是因为原料供应充足,而需求受三元电池去库压力制约。纯镍曾是硫酸镍最主要的原料,但随着印尼中间品产能的大量释放和纯镍自溶的持续亏损,硫酸镍对纯镍的需求已逐步被经济性更优的中间品取代。就中间品而言,供应维持高增长,2023年1—11月,印尼镍湿法中间品产量为16.3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86.33%;印尼高冰镍产量为22.58万金属吨,同比增长36%。 印尼中间品供应增加,我国中间品进口量也大幅提升。2023年1—11月,我国镍锍进口总量为25.92万吨,同比增长67.04%。与此同时,我国镍湿法冶炼中间品总量为118.58万吨,同比增长45.88%。展望后市,全球中间品新增产能基本都来自印尼。据SMM的数据,格林美、华山钴镍等在印尼的项目将继续投建新条线,2024—2025年镍湿法中间品新增产能将达到33.2万金属吨、高冰镍新增产能约为25万金属吨、印尼中间品产能进一步扩大。 精炼镍方面,2023年以来,电积镍供应在利润驱动下显著增加,加上需求未有明显起色,精炼镍结构性短缺矛盾已然消失。 此外,在持续性供增需弱格局下,国内外镍库存呈现趋势性累积。截至2024年1月12日,国内精炼镍社会库存为22357吨,同比增长47%;沪镍库存为11580吨,为近3年历史高位,同比增长570%;LME镍库存为69108吨,为近1年半来的高位,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29.4%。往前看,在镍供应过剩压力下,2024年镍累库趋势难改。 在供应过剩格局清晰的情况下,电积镍成本是锚定镍价的关键因素。电积镍的主流工艺为镍湿法中间品/高冰镍—硫酸镍—电积镍,未来印尼中间品产能不断释放,意味着硫酸镍原料供应宽绰,再考虑到硫酸镍需求在三元电池去库压力下增速缓和,预计硫酸镍基本面较弱,硫酸镍价格存在继续下行压力,这将为电积镍成本打开一定的下跌空间,镍成本支撑将动态下移。然而,若硫酸镍与电积镍的价差明显收敛甚至转向,则工厂对硫酸镍转产电积镍的积极性将不足,电积镍供应势必放缓,进而为镍价带来一定修复动能。 [展望][精炼镍产能扩张后市镍价将孱弱运行] 短线来看,印尼大选第三号候选人倾向于暂停镍铁厂建设的消息和印尼部分RKAB被退回的消息预计对盘面的影响有限;精炼镍供应尚有增量,而下游需求未见明显起色,加上国内外库存皆累积,镍价弱势难改。不过,近期湿法中间品在供应边际缩减情况下价格有所回升,镍成本支撑随之上移,加上金川镍现货资源偏紧,镍价并不具备深跌基础,预计以偏弱振荡为主。 中长线来看,作为交割品的精炼镍产能将进一步扩张,镍元素全面过剩格局更加深刻,叠加原料价格在供应宽松状态下易跌难涨,镍价也将进一步下行。值得注意的是,电积镍成本成为锚定镍价的一个关键因素,若硫酸镍与电积镍的价差明显收敛甚至转向,则硫酸镍转产电积镍的积极性将不足,电积镍供应势必放缓,从而为镍价带来一定修复动力。因此,镍价下方在硫酸镍成本处具有支撑。此外,镍元素全面过剩根本上源自镍矿端的丰富供给,但印尼镍业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镍价具有潜在利多。具体操作上,整体持偏空思路,逢高沽空。
隔夜市场伦镍震荡走低,收于16140美元/吨,跌110美元或下跌0.68%,沪镍主力合约下跌700元/吨至127020元/吨或下跌0.55%。基本面供应全面过剩格局不改,外采原料产电积镍盈利尚可,国内电积镍产量后期维持高位,纯镍海内外库存仍持续累库;硫酸镍产业链负反馈价格仍受压制,硫酸镍及中间品供应宽松且持续累库;印尼镍铁及菲律宾镍矿逼近成本价格有所企稳,但镍铁和不锈钢过剩压力仍大。镍价长期供给过剩的下行通道尚未走完,短期镍价仍在镍金属持续全面过剩及成本端跟随镍铁价格、信息端受印尼政策预期影响而维持区间波动,锚定长期外采原料转产电积镍利润充足逢高沽空,企稳关注纯镍库存变化及原料让价空间。 投资策略:待沪镍反弹至135000元/吨上方抛空。 风险提示:印尼产业政策动向,其它重点国际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2日,中伟印尼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纳德思科镍业公司(NNI)首条冰镍产线投产仪式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伟全球第三个海外产业基地正式投产,为公司2024年的良好开局和全年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伟股份高级副总裁、印尼大区总裁廖恒星,印尼德龙镍业董事长周渊,中伟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NNI公司总经理陈海雷以及中伟印尼大区、印尼德龙园区、NNI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嘉宾出席活动。 再创海外投产新速度 打响新年投产第一枪 上午9时19分,投产仪式正式开始。首先,陈海雷代表基地、NNI公司致辞,对所有参建、参与NNI项目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表示,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NNI公司冰镍厂区8号产线仅用八个半月的时间便率先建成投产,为接下来的产线达产、公司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紧接着,合资方代表周渊发表致辞,回顾了中伟、德龙两家企业的合作历程,他从互利共赢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双方未来合作的期许。他表示,NNI公司首条RKEF产线的成功投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世界速度,将为双方保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廖恒星以“把握机遇、拥抱未来”为主题作总结讲话。他分别从“坚定强大信念,拥抱未来”“坚持正确理念,践行价值观”“坚守基本底线,抓好EHS融合融入”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和期望,他强调“同心者同路、同路者同行、同行者同未来”,只要我们“共担、共创、共赢”,就一定会“发展、破局、落地”,团队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为社会发展、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持续助力。 进入“三基地生产时代” 印尼大区迈上新台阶 作为中伟股份在印尼投建的第四个产业基地,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位于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北莫罗瓦利县,该地区是印尼镍含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NNI公司规划建设8条RKEF产线,设计年产能8万吨镍金属当量低冰镍,将成为公司原料自供以及海外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此,中伟股份在印尼投建的莫罗瓦利产业基地、纬达贝产业基地、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均进入“生产阶段”,并完全掌握OESBF、RKEF两种红土镍矿制备冰镍的技术工艺,标志着中伟印尼大区迈入“三基地生产时代”,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印尼作为中伟股份开启全球化的第一站,对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尼大区已成为中伟“全球化战略关键一局、重要一环”,是“立足于东南亚、服务全球的重要基地”。2024年开年之际,印尼大区进入“三基地生产时代”,为公司在竞争持续加剧的行业调整中、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中赢得主动权,为中伟的全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年新开局,开年即开跑。2024年,中伟股份秉承“材料至善 科技致伟”的使命,坚持以“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为引领,迎接挑战,抢占机遇,全面夯实提质国内产业基地发展,加快印尼、韩国、摩洛哥、芬兰等国际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力促产线投产、达产,充分尊重文化、提倡融合、注重EHS和ESG,不断满足和服务好全球客户,致力于提供零废、低碳、可循环的新能源材料,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2023年11月27日,沪镍主力合约下探至121880元/吨,刷新两年新低,与2022年12月底相比累计跌幅超过40%。近日,镍价出现反弹,引发市场关注。不过,从供需格局来看,镍价中长期运行逻辑依然偏空。 [需求][不锈钢需求增速放缓三元电池为关键变量] 镍的需求主要分布于不锈钢、三元电池、合金及电镀领域。 不锈钢方面,供应端,据SMM的数据,2023年国内不锈钢产量为3563.9万吨,2024年及其之后,中国和印尼还有1704万吨新增产能等待建设,不锈钢产能仍有增量。然而,需求端,2023年国内不锈钢需求量为3306.5万吨,同比增长6.5%,体现出需求增速的缓慢。展望2024年,不锈钢领域依然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基建托底作用显现,地产触底恢复,不锈钢需求将边际好转,但需求增量难以消化供应增量,不锈钢市场过剩格局不改。 三元电池方面,三元电池在我国原生镍需求结构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3%提升至2022年的18%。2021年和2022年在政策鼓励和市场创新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高景气度,刺激镍资源需求放量,三元电池成为镍需求增量的最大贡献者。 2023年,三元电池需求遭遇瓶颈,三元前驱体订单不佳,企业无奈减产。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背负材料库存压力;二是磷酸铁锂电池竞争优势明显。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场、全球经济疲弱、车企低价竞争等多重因素,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显著放缓。然而,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处在产能扩张热潮,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在这种供需矛盾之下,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未来仍需继续消化库存。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的优势,其对三元电池的影响明显。 展望2024年,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镍需求继续聚焦于新能源领域,三元电池的高镍化趋势明晰,这意味着镍的需求强度边际提升,但三元电池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且磷酸铁锂电池在经济性优势下将持续挤压三元电池市场份额,三元电池需求增速瓶颈难消,对镍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 合金方面,三元电池和不锈钢两大镍消费终端对精炼镍的需求已被镍铁和中间品等二级镍逐步取代,合金成为精炼镍需求领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2023年,合金领域镍需求向好发展。据SMM的数据,2023年,合金领域耗镍量为12.43万镍吨,同比增长21.51%。合金可以细分为军用合金和民用合金,军用合金订单具有刚性,为精炼镍的消费起到支撑作用,而民用合金在经济弱势复苏、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表现偏弱。展望后市,合金市场维持对镍的刚性需求,2024年耗镍量预计提升至14.3万镍吨,但不足以扭转镍供过于求格局。 电镀方面,终端消费主要分布在阀门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石油工业、航空工业。电镀领域的镍需求一直平稳,据SMM的数据,近5年来电镀年耗镍量都处在5万—6万镍吨。 [供应][电积镍显著过剩印尼政策存不确定性] 红土镍矿成为矿端主要供应增量,全球70%以上的镍产品来自红土镍矿。2023年镍供应的主题可以总结为实现镍元素全面过剩,而这种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尼充足又价廉的红土镍矿资源支撑印尼企业迅速扩张镍产品产能。印尼政府官员表示,2023年印尼原生镍产量在165万—175万吨,产能达到220万吨。 未来镍产品供应是否如期走入更大量级的过剩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尼政策。印尼镍矿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印尼有可能设定镍产品高额关税或者减少镍矿供应,早在2022年年底,印尼政府曾召开关税初步协商会议,对镍铁出口关税政策展开讨论,但当时并未达成一致。此外,印尼镍矿资源持续性也受到挑战。据USGS的推测,2023年印尼镍矿消耗量达到2亿湿吨,以此速度,印尼镍矿资源将在13年后枯竭。2024年印尼大选于2月14日得出票选结果,届时新总统是否改变镍业政策存在变数。 上周镍价和不锈钢期价反弹正是受到印尼消息的影响:一是印尼大选的第三号候选人表示,如果当选,那么将暂停镍铁冶炼厂建设,但此事尚有诸多不确定性;二是由于行政问题,部分印尼镍矿RKAB被退回,但印尼矿业协会表示将在1月底前继续完成多份申请。 镍铁方面,主流工艺中,镍铁在不锈钢原料中的占比超过60%,为不锈钢最主要的生产原料。印尼镍铁生产规模大幅扩张,产能不断释放。 硫酸镍方面,产能显著过剩,供不应求已是过去式,这主要是因为原料供应充足,而需求受三元电池去库压力制约。纯镍曾是硫酸镍最主要的原料,但随着印尼中间品产能的大量释放和纯镍自溶的持续亏损,硫酸镍对纯镍的需求已逐步被经济性更优的中间品取代。就中间品而言,供应维持高增长,2023年1—11月,印尼镍湿法中间品产量为16.3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86.33%;印尼高冰镍产量为22.58万金属吨,同比增长36%。 印尼中间品供应增加,我国中间品进口量也大幅提升。2023年1—11月,我国镍锍进口总量为25.92万吨,同比增长67.04%。与此同时,我国镍湿法冶炼中间品总量为118.58万吨,同比增长45.88%。展望后市,全球中间品新增产能基本都来自印尼。据SMM的数据,格林美、华山钴镍等在印尼的项目将继续投建新条线,2024—2025年镍湿法中间品新增产能将达到33.2万金属吨、高冰镍新增产能约为25万金属吨、印尼中间品产能进一步扩大。 精炼镍方面,2023年以来,电积镍供应在利润驱动下显著增加,加上需求未有明显起色,精炼镍结构性短缺矛盾已然消失。 此外,在持续性供增需弱格局下,国内外镍库存呈现趋势性累积。截至2024年1月12日,国内精炼镍社会库存为22357吨,同比增长47%;沪镍库存为11580吨,为近3年历史高位,同比增长570%;LME镍库存为69108吨,为近1年半来的高位,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29.4%。往前看,在镍供应过剩压力下,2024年镍累库趋势难改。 在供应过剩格局清晰的情况下,电积镍成本是锚定镍价的关键因素。电积镍的主流工艺为镍湿法中间品/高冰镍—硫酸镍—电积镍,未来印尼中间品产能不断释放,意味着硫酸镍原料供应宽绰,再考虑到硫酸镍需求在三元电池去库压力下增速缓和,预计硫酸镍基本面较弱,硫酸镍价格存在继续下行压力,这将为电积镍成本打开一定的下跌空间,镍成本支撑将动态下移。然而,若硫酸镍与电积镍的价差明显收敛甚至转向,则工厂对硫酸镍转产电积镍的积极性将不足,电积镍供应势必放缓,进而为镍价带来一定修复动能。 [展望][精炼镍产能扩张后市镍价将孱弱运行] 短线来看,印尼大选第三号候选人倾向于暂停镍铁厂建设的消息和印尼部分RKAB被退回的消息预计对盘面的影响有限;精炼镍供应尚有增量,而下游需求未见明显起色,加上国内外库存皆累积,镍价弱势难改。不过,近期湿法中间品在供应边际缩减情况下价格有所回升,镍成本支撑随之上移,加上金川镍现货资源偏紧,镍价并不具备深跌基础,预计以偏弱振荡为主。 中长线来看,作为交割品的精炼镍产能将进一步扩张,镍元素全面过剩格局更加深刻,叠加原料价格在供应宽松状态下易跌难涨,镍价也将进一步下行。值得注意的是,电积镍成本成为锚定镍价的一个关键因素,若硫酸镍与电积镍的价差明显收敛甚至转向,则硫酸镍转产电积镍的积极性将不足,电积镍供应势必放缓,从而为镍价带来一定修复动力。因此,镍价下方在硫酸镍成本处具有支撑。此外,镍元素全面过剩根本上源自镍矿端的丰富供给,但印尼镍业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镍价具有潜在利多。具体操作上,整体持偏空思路,逢高沽空。
宏观方面,国内降息预期落空,市场情绪承压。 纯镍方面,镍市累库压力不减,需求端合金板块因备货完成导致采购偏弱,不锈钢因年前检修,预计需求也有所回落。硫酸镍方面,部分前驱体企业透支2月需求,导致盐厂挺价心态较浓,不过整体看需求仍未有大的好转,硫酸镍价格企稳为主。 镍铁方面,印尼RKAB审批消息的炒作力度减弱,供应端宽松预期不改,需求端钢厂对于铁价接受度略有好转,但供强需弱下预计铁价反弹幅度有限。不锈钢方面,商家稳价出货为主,现货商补库力度有限,下游看空情绪较浓。操作上,镍及不锈钢轻仓做空。
据外电1月15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一承压,因美元走强。 伦敦时间1月15日17:00(北京时间1月16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42美元,或0.5%,收报每吨8,381美元。盘中一度跌至8,308美元。 MLF超额平价续作 中国央行周一维持中期政策利率不变,这与市场的降息预期相反。 人民银行1月15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人民银行开展8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99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为1.80%、2.50%,与此前持平。 由于本月有7790亿元MLF到期,本次MLF操作实现超额平价续作。自2023年8月7天期逆回购和MLF利率分别下调10个和15个基点以来,两项利率已连续5个月未作调整。 美元 交易商称,期铜在欧洲午后走强,因基金削减空头头寸,因为铜价逼近8,390美元阻力位,50日和200日移动均线在此交汇。 美元周一下跌,因投资者重拾对美联储提前降息的押注。 一位铜交易商说, “美元是基本(金属)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央行按兵不动,令市场感到失望。”他补充称,由于美国周一为公共假期,市场交投清淡。 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更加昂贵,这可能会抑制需求。 铜市前景预测 惠誉旗下的市场研究组织BMI将今年平均铜价预估维持在每吨8,800美元。在铜市场概述中,BMI表示,该公司预计今年价格将略有改善。在长期前景方面,BMI预计铜市场将处于持续的供应短缺,因绿色转型加速,带来了包括铜在内的“绿色”金属的需求。 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周一表示,将2024年铜价预测从每磅3.75美元上调至3.85美元。上调原因有“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因素”,但主要是由于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的需求。报告说,“所有这些都是使我们对价格有良好预期的有利条件,”并补充说,预计2025年平均价格为3.90美元。 Nyrstar冶炼业务暂停提振锌价 LME三个月期锌上涨44.5美元,或1.77%,至每吨2,558.5美元。盘中跳升至每吨2,615美元,为1月3日以来最高,此前Nyrstar表示将在1月下半月暂停其荷兰布德尔工厂的锌冶炼业务。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锌市场供应缺口扩大至71,600吨,10月份缺口为62,500吨。2023年1-11月,全球锌市场供应过剩211,000吨,2022年同期则为供应短缺86,000吨。 镍供应基本面 加拿大矿业公司第一量子(First Quantum Minerals)周一表示,将减少其在澳大利亚镍矿的运营活动,暂停Shoemaker Levy矿体的采矿业务。该公司补充说,这一决定是2023年镍价“大幅”下跌的结果。 印尼矿业部长周一表示,印尼2023年镍矿石产量为1.93亿吨。 本周关注中国数据 基本金属市场正在等待中国周三公布的投资、工业产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房价数据,以寻找世界最大金属消费国未来需求前景的线索。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