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74个
兖煤澳大利亚(03668)公布,自2023年3月13日起,兖煤澳洲的股票将被纳入港股通具有交易资格的股票名单。 港股通利用相互市场准入模式,让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可以直接进入对方市场。 港股通分为南向和北向两个部分。兖煤澳洲将参与的南向部分,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国内地投资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SSE)和深圳证券交易所(SZSE)直接投资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SEHK)上市的股票。 于2023年3月13日扩大港股通合格股票名单后,兖煤澳洲将加入合格中国大陆投资者可以交易的独特国际公司行列。 公告称,兖煤澳洲被纳入港股通是继其最近确认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之后。
在上证指数收复3300点的过程中,北向资金也加了把力,本周净买入66.18亿元。虽然整体净买入规模不算大,但从行业板块视角看,还是有不少“精彩内容”。 其中, 电子板块为本周北向资金加仓额第一 ,接近20亿元;细分行业里,半导体及元件获净买入逾20亿元,消费电子则遭净卖出逾5亿元。在收到网传“ 持仓劝降书 ”的新能源领域,本周北向资金明显“意志动摇”,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周净流出规模超过28亿元,居于首位,隆基绿能单周净卖出额超11亿元,“绿”到冠绝A股。 据悉,电子板块本周的 重磅消息是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3月2日在北京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在此之前,周二(2月28日),隶属半导体板块的紫光国微获北向资金净买入2.78亿元, 为该股去年6月13日以来北向资金单日净买额之最 ;周一(2月27日)同板块的复旦微电获北向资金净买入2.75亿元, 创该公司上市以来北向资金单日净买额之最 。 再将所有沪深股通标的按本周(2月27日至3月3日)累计净买额排序, 周净买额超过2亿元的个股有32只(见下表) 。其中,4只属于半导体板块,除复旦微电、紫光国微外,还有北方华创、斯达半导。 其他板块方面,上述32只个股中,还有4只银行股(平安银行、工行、农行、宁波银行),3只白酒股(茅五泸),以及两只自动化设备龙头股,即上周提到的汇川技术、中控技术,本周分别涨3.6%、4.14%。 卖出一侧,本周19只个股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额超2亿元(见下表) 。其中,各有3只个股上榜的是白色家电(格力、美的、海尔)、电池(先导智能、恩捷股份、宁德时代)、光伏设备(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隆基绿能本周惨遭北向资金净卖出11.67亿元,居沪深A股之首。 从各行业的资金流向看 ,周净买额超15亿元的四个板块是电子、公用事业(电力)、银行、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周净卖出额超20亿元的两个板块是电力设备(新能源)、医药生物。 分市场板块看 ,本周沪市主板整体净买入66.68亿元,深市主板获净买入24.31亿元、创业板遭净卖出22.76亿元。市值分布看,中证200、中证500各获净买入约25亿元,中证100指数成分股标的净买入17.71亿元,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标的遭净卖出18.12亿元。
港股中资地产相关板块周三(3月1日)集体走强,中介龙头贝壳-W(02423.HK)一度涨超10%,龙湖集团(00960.HK)等开发商的股价亦不断上涨。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 对于新公布的PMI指数,中泰国际分析认为,2月PMI数据超预期,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逐步复苏阶段,其中小型企业PMI是自21年4月以来首次重上扩张线,提振了近期积弱的投资者信心。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都是主因,而春节后地产销售、工业生产、地产基建复工的明显推进,反映出中国经济景气度明显回升。 另一方面,近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热度明显回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南京等多个热点城市相继传来楼市升温的消息,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交易量都有明显改善。 截至午间收盘,港股内房板块全部走高,保利置业集团(00119.HK)涨超7%,龙湖集团(00960.HK)涨超6%。 以贝壳为首的地产代理板块亦同时上涨。 国内楼市回暖 去年下半年起。“三箭齐发”等政策提升了房企在信贷、债券、股权方面融资能力。2022年11月8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宣布,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11 月 23 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要求“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各大地产公司开始发行新债,融资困局被逐步打开。11月28日,证监会表示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政策禁令至此基本全面解开,优质民营企业已经获准进行融资。万科等龙头房企也开始发行股票来筹集更多资金。 再加上各地房贷利率陆续下调。数据显示,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2月份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主流利率平均为4.04%,环比下降6基准点。2月份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同比分别回落143基准点和84基准点。 在政策持续发力后,2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1月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为36个和13个,较上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北京、上海、合肥、杭州等热点城市新房同环比全面反弹。 中达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月份过去的三周里,监测的42个主要城市新房销售保持正增长的态势,成交面积环比涨幅分别为1181%、19%、14%。 对于今日明星股贝壳,大和证券稍早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贝壳“买入”评级,目标价63港元。该行预计,政府的积极政策,将有利于被视为内房销量复苏投资标的贝壳。 报告提到,贝壳在过去两年中改善效率,该行和市场对集团今年盈利预测有上升空间,主因房屋交易量复苏带来的经营杠杆优于预期,而对贝壳今年每股盈利预测为同比增长182%。
》查看SMM光伏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27日讯:全球装机需求大增预期提振光伏产业链表现回暖,截止日间收盘,光伏设备板块跃居榜首,均达股份涨超5%,欧晶科技、东方日升、晶澳科技等多股跟涨;TOPCon电池股方向,北京科锐涨停;有机硅方向,兴发集团以8.58%领涨。 》点击查看SMM期货行情走势 消息面上,据机构预计 2023 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大幅提升,新增装机需求可达 351 GW,同比增长 53.4%。其中,亚太地区、欧洲、美洲2023 年新增装机需求预估 202.5GW、68.6GW、64.6GW,分别同比增长约 55.4%、39.7%、65.2%;中东非地区光伏市场呈现稳步增长,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达 14.9 GW,同比增长约 49.5%。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装机量持续增长 光伏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具备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全球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 2020年、2021年、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39.6GW、164.7GW、228.5GW,同比增长分别为25.9%、18.0%、38.7%。 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同样迅猛。 据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48.2GW,其中,分布式新增32.68GW;集中式新增15.52GW。 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54.88GW ,同比增长13.9%,占所有电源装机量的31%。其中分布式新增 29.28GW ,占比53.4%,历史上首次突破 50% 。 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 前景展望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已逐渐成为全球统一意志,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国光伏装机目标显著提升,零碳路径上,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光伏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凸显,全球需求有望充分释放。 在2月16日召开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95GW,乐观预测为12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280GW,乐观预测为330GW。 国际能源署(IEA)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提出,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装机容量。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500GW,年均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国内市场方面,风光大基地稳步推进,2023地面电站有望起量。国内已批复两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批约97GW,第二批约455GW项目持续推进,其中第一批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并网,2023年光伏地面电站项目具备支撑。目前第三批项目正在审查中。同时,随着整县推进的逐步建设,国内分布式也将持续发展,成为国内光伏装机的重要支撑。我们预计2023-2025年年国内有望实现光伏新增装机130/170GW/205GW,同比增速分别为49%/31%/21%。全球市场来看,因中长期碳中和推动,光伏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预计2023-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350/450/550GW,同比分别增长53%/29%/22%。考虑到光伏项目的投资属性,随着产业链成本的下降,光伏项目的收益率将提升,动态角度看,潜在光伏需求有望发力,预计光伏需求将持续高增。 中银证券认为,供给宽松降低产业链成本,经济性提升是明年需求释放的核心逻辑。分市场来看,欧洲光伏电站经济性有望改善,光伏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分布式需求有望保持强劲;美国贸易限制边际改善,项目储备充足,光伏需求空间无忧;国内地面电站招标、开工密集推进,电站需求蓄势待发,分布式需求持续推进。其预计2023-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分别约340GW、450GW,同比增速分别约42%、32%,其中国内需求分别为130GW、170GW,同比增速分别为44%、31%。产业链利润有望迎来再分配,关注产业链中下游与电站环节:硅料供给增加有望带动硅料价格下降,产业链利润或迎来再分配,供需关系与竞争格局为关键因素。新型电池技术有望为光伏行业创造新空间、新格局。 据SMM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350GW,同比增长40%左右,反观国内硅料及硅片产能将分别达到244万吨、780GW。同比增长125%、41%。SMM认为,尽管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升级背景下,光伏需求高景气有望持续,但从近两年企业扩产情况看,产业链各环节过剩的预期已经显现。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根据供需关系来看,考虑容配比及各环节损耗,SMM计算2023年光伏对硅片需求量约为437GW,对硅料需求量约为115万吨,硅料及硅片产能均严重过剩。组件方面,据机构此前不完全统计,2022年行业新建组件扩产项目规模已超400GW,龙头大手笔扩产加上新秀跨界延伸,光伏组件总产能预计超过800GW,远超终端需求。可以预见,光伏火爆的扩产潮之下,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市场过剩风险逐渐增大。 ► 狂飙的光伏产业全景:2022四大制造端并肩发力 政策大势仍在指引!【收藏干货】
2月27日,受央行、银保监会发文提出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消息影响,A股房地产板块异动拉升,截至上午10时22分,中新集团冲高逼近涨停,城建发展、荣安地产、金地集团、深物业、大悦城、天房发展、万科A等股拉升上涨。 2月2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见稿》围绕住房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以商业可持续为基本前提,重点支持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共17条,意见反馈时间截至3月26日。内容涉及加强住房租赁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和加强和完善住房租赁金融管理等重要内容。 中国银河研报指:拟出台的“金融17条”让金融机构在支持住房租赁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和创新的空间,对于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有积极意义。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是我国住房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围绕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此次《意见稿》的发布,为下一阶段落实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将调整首次置业印花税。午后地产股拉升,绿景中国地产(00095)一度涨超19%,新鸿基地产(00016)、九龙仓集团(00004)、越秀地产(00123)等跟涨。 2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去年购置住宅物业人士当中,超过9成属首次置业,考虑到买卖或转让住宅及非住宅物业,须缴付从价印花税的税阶自2010年都未有调整,决定作出调整,主要目的是减轻一般家庭首次置业的负担,特别是中小单位,但1000万港元以上的从价印花税维持不变。有关调整即日生效,预计这项措施将会令37000名买家受惠,政府每年因而少收约19亿港元。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宣布调整印花税,绝对属“意外之喜”,反映政府有聆听业界的意见,助有需要的首次置业人士上车,减轻入市置业负担,更 释放利好楼市的讯号 ,令已火热的楼市“火上加油”,加快入市决定,刺激新盘及二手交投。 政策的宽松将刺激香港楼市加速回暖,要知道,2022年被成为近年来楼市最惨淡的一年。香港特区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1月27日公布,2022年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下跌约15.6%,结束连续13年升势,创下199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 实际上, 在“通关”和经济复苏等因素带动下,2023年香港楼市已经迎来初步反弹。 自通关之后,楼市一二手成交齐升。当中1月新盘成交量重上500宗水平,而2月表现进一步向好,前19日录510宗,已超越1月全月,并暂创5个月新高;二手交投亦显着增加,今年初至今七星期的35大屋苑成交合共700宗,较前七周的548宗亦高出近28%。 布少明表示,随着2月起新盘投入战场,预计可带动楼市气氛,一二手持续价量齐升,预计首季新盘成交将重返4200宗水平,按季大幅反弹约3.9倍;期内二手成交则有望达1.4万宗,按季亦大升约68%。 戴德梁行指出,支持政府对首置印花税作出调整,透过扩阔从价印花税(第二标准税率)税阶以减轻一般家庭及首置买家的负担,相信此措施亦有助支持住宅市场成交量回升,特别是一千万以下的中小型单位。虽然香港楼价在过去三年受疫情及外围因素影响而反复下调,然而随着今年香港与内地回复全面通关,预期无论宏观经济或买家气氛将会转好,该行亦留意到最近市场上的住宅看楼量及成交数目已逐渐回稳,现再加上政府调整从价印花税阶,将有助楼价进一步反弹, 预计2023年上半年度整体楼价有望回升5-10%。 相关概念股: 新鸿基地产(00016):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公司之一,主要核心业务为发展物业供销售及投资,以及经营多项地产相关业务。 新世界发展(00017):最早一批进入内地的港企,持续聚焦深耕大湾区。2022财年集团综合收入约682亿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业绩强劲增长8%。 信和置业(00083):星展预计,信置与招商局置地的土瓜湾市区重建项目,以现时销售价格计算,税前利润率或高于30%,而信置今年预计将推出5个住宅项目,包括4个邻近港铁站的合资项目,交通便利将利好销情。 太古地产(01972):于2022年第四季度,已落成投资物业方面,中国香港整体办公楼租用率达96%。
昨日(2月21日),特高压板块盘中表现活跃,个股也普遍走强。截至收盘,金冠电气近乎20cm涨停,杭州柯林涨超8%,安靠智电、华明装备、硅宝科技、特变电工等股涨幅居前。其中,金冠电气昨日时隔近一年录得最大单日涨幅,且股价成功刷新历史新高。 注:特高压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2月21日收盘) 金冠电气历史新高,三家机构联袂入场 消息面,国家电网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日前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计划2025年建成投运。根据国网规划,特高压线路投资额有望超过1000亿元,2023年预计核准"5直2交",开工"6直2交",特高压直流开工规模为历史最高值。受消息提振,特高压概念股昨日再度活跃,其中,金冠电气领涨于板块且盘中一度20cm涨停。 据悉,金冠电气近日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国家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避雷器业务在特高压投资加速的背景下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此外,公司近日发布年报快报,其2022年去年营收同比增长近1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6.8%。由于受特高压景气度高增叠加业绩表现向好,金冠电气昨日一举刷新历史新高,且同时成为昨日市场为数不多的近20cm涨幅个股。 注:金冠电气昨日刷新历史新高(截至2月21日收盘) 从资金面看,金冠电气昨日登上龙虎榜,为本月以来的第二次,其昨日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近2.7亿元,且单日净买入额近4000万元。买入榜前五席位中,三家机构累计共净买入近6400万元,此外,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量化基金)净买入近900万元,安信证券深圳深南大道华侨城大厦净买入近560万元。卖出榜前五席位中,国海证券北京第一分公司净卖出超千万元。 注:金冠电气2月21日龙虎榜数据 特高压建设拟提速,关注景气龙头个股 随着各地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对于电网的相关建设也日益迫切,同时,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致使配网运行复杂程度加剧,特高压配套工程和智能化需求拉动配网侧投资需求高增。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近期表示,2022年,在电网投资方面,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金额为5012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将加大投资,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 中信证券指出,特高压建设经历了2022年的放缓后,有望在2023年迎来全年提速。国网2023年计划电网投资再创新高,聚焦特高压、智能化与数字化等重点建设领域。预计电网板块2023年一季度将受益政策频发与高弹性释放,建议围绕特高压等电网重点建设方向、多元化受益标的和2022年疫情影响下低基数等三重维度,优选行业龙头。 可关注的特高压标的方面,已披露年报预告的公司中,超7成个股去年全年业绩(归母净利润下限)实现盈利,近46%的个股业绩实现正增长。其中,中天科技、高澜股份、通达股份、平高电气、长园集团、尚纬股份业绩增速居前,其同比增长值均在1.5倍以上。从机构关注度上看,亿嘉和、思源电气、亨通光电、硅宝科技、安靠智电、恒华科技年内机构来访接待量相比较高。 注:2022年业绩增速居前的特高压概念股(截至2月21日收盘) 注:今年机构来访接待量居前的特高压概念股(截至2月21日收盘)
港股建材水泥股持续走高,截止今日14时15分,华润水泥控股(01313.HK)涨近7%,中国建材(03323.HK)涨近6%,海螺水泥(00914.HK)涨超5%,金隅集团(02009.HK)、华新水泥(06655.HK)跟涨。 消息面上,地产、基建等水泥下游主要需求方向均出现复苏势头。 基建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发力扩大投资。截至2月12日,全国多地发布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合计已达21.5万亿元。 天风证券指出,近期全国水泥价格开启恢复性上涨,上半年水泥需求主要依靠基建提振,下半年地产需求有望逐步恢复。近期全国30城地产销售景气度有所改善,预计2023年全年水泥需求需求增速或呈现前低后高,前弱后强的特点。 此外,中信证券认为,2023年年初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10%-15%的高增速,实物工作量有望实现更加显著的提升。 东莞证券发布则研报称,近期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场出现回暖,全国各地多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市场需求向好,水泥价格回升,随着气温逐渐变暖,外部施工条件向好,基建开工加速,后续行情有望持续拉涨。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银证券此前的研究显示,基建、地产是水泥重要的需求来源。其中,基建占水泥需求比约30%-40%,房地产占比约25%-35%。 可以看到,基建和地产合计占到水泥总需求的55%-75%,两大关键下游行业的复苏势头有可能向上传导,令上游水泥受益反转。 来自汇丰研究也补充称,建筑材料行业获重新评级,目前行业需求复苏预期仍然低企,相信将有更多上行空间。建材股的股价应会继续对任何房屋销售数据的复苏作出积极反应。
中国冷轧成型钢型材制造商宏力集团(HLP.US)周五下调了其即将进行的美股IPO交易规模。这家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的公司现在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250万股股票,拟筹集1300万美元。该公司最初申请发行500万股,于上一年9月将发行量增加到550万股,最近一次发行规模变更是在12月将发行量减少到400万股。按照修订后的条款,宏力集团计划筹集的资金将比此前预期少38%。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收入为2200万美元,计划以股票代码“HLP”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 据悉,宏力集团是一家离岸控股公司,通过可变利益实体山东宏力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山东宏力是中国领先的冷轧成型钢型材制造商。该实体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各种行业的机械设备的定制型材的设计、生产、深加工和销售,包括但不限于采矿和挖掘、建筑、农业和运输行业。EF Hutton是该交易的唯一账簿管理人。
随着优质页岩油田快速走向枯竭,市场预计美国石油生产商正掀起一场并购浪潮。据报道,银行家和律师报告称,由于整个行业的买家和卖家纷纷动员团队,以进行一连串的交易撮合,近几周交易活动大幅上升。 Jefferies全球能源主管Pete Bowden表示:“今年将出现大量并购交易。他们正在抢购更多的(油田)存量土地。我们的生意又回到了以真实估值将二叠纪的优质土地出售给巨型企业上。” 根据咨询公司Enverus的数据,石油行业2022年仅成交了160笔并购交易,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去年并购交易总价值为580亿美元,同比下降13%,而较疫情前的水平下降五分之一。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大型交易陆续落地。 其中,去年的主要交易包括美国Diamondback能源(FANG.US)以约22亿美元收购Rattler Middstream,并于去年11月同意以586万股普通股和7.75亿美元现金收购FireBird Energy的所有租赁权益和相关资产。 此外,去年11月,马拉松石油(MRO.US)同意以30亿美元的价格从Ensign Natural Resources手中收购德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的资产,这使得其在该盆地附近的资产几乎翻了一番。上个月,全球最大的独立石油交易商维多(Vitol)击败众多知名能源企业,收购了特拉华盆地资源公司(Delaware Bay Resources)。 据上述报道称,预计第二季度买方和卖方活动将增加,尤其是私募股权公司。该报告称,最有可能的目标预计将是市场规模低于100亿美元的公开上市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 上个月,Permian Resources (PR.US)同意以98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新墨西哥州的土地,并出售7000万美元的资产。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