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价格回顾 元旦节前铅价在下游积极备库的节奏中一路走高,沪铅主力触及16200元/吨目标位刷新四季度高位,伦铅也短暂站上2300美元/吨目标位。元旦节后,美联储发表“最鹰派”会议纪要,有色金属普遍承压回落,期铅也在此氛围中迎来下行行情。 社会库存变化 供需方面,春节前夕国内铅市场将逐渐走入供需两淡行情。另近期铅锭出口窗口持续打开,期间存在部分铅锭出口前向社会仓库转移,故铅锭库存呈缓慢累库状态。据SMM调研,截止1月6日,SMM五地铅锭库存总量至4.13万吨,较上周五(12月30日)小幅累增3000余吨。 而据SMM春节放假情况初步调研,下游备库将于下周进入尾声,部分中小规模企业陆续减产放假。而多数原生铅冶炼厂春节期间维持正常生产,再生精铅预计将于除夕当周集中放假,供需减量更侧重于消费的情况下,春节前夕精铅库存预计延续累增趋势。 原生、再生精铅价差情况 对于铅价而言,下跌行情中,市场普遍会关注再生精铅成本支撑,当再生精铅贴水明显收窄挺价惜售时,往往意味着止跌信号的出现。本周铅价回落后,再生精铅对SMM1#铅贴水自400元/吨小幅收窄至250元/吨附近,尽管再生精铅冶炼厂库存水平较高,但多以长单发货为主,本周铅价下跌后暂未出现维持大贴水甩货的情况,下周若出现铅价超跌,则需关注再生精铅是否继续收窄贴水挺价惜售。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进出口方面 铅精矿进口方面,据SMM调研了解,冶炼厂原料方面仍以定量不定价为主要长单签订方式,加工费价格按月或按季度议价。进口铅精矿方面,由于比价等因素,贸易市场报价偏低,部分富含较好的铜锌银矿长单加工费较去年同期几乎腰斩甚至更低,冶炼厂普遍观望。据贸易商表示,2023年进口铅矿长单签订总量或将有所下滑,部分订单仍在议价协商,与2022年相比,国内铅冶炼厂约30%需求的进口铅矿或将面临更高的原料成本。 12月沪伦比值持续下滑,元旦节后期铅仍维持外强内弱,铅精矿进口窗口关闭的同时,精铅出口窗口已悄然开启。本周LME升水继续小幅上调至50美元/吨,铅锭出口已有一定盈利,贸易市场表现活跃。考虑到临近春节物流运输及疫情影响,部分出口货源或将短暂存放于社会仓库,后续仍需关注精铅出口对国内供需平衡的影响。 小结 元旦节后,有色金属在美联储发表“最鹰派”会议纪要中普遍承压回落,沪铅录得六连阴进入下行通道。国内市场因春节将至,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开启放假模式,现货市场上精铅供需双降,但消费减量更为突出。尽管近期铅锭出口机会被普遍关注,但下周社会库存或仍有继续累增预期,不排除铅价短暂企稳后再度下行的可能。考虑到废电瓶及铅精矿成本易涨难跌,铅价成本支撑或有小幅上移,若铅价出现超跌则仍需关注出口预期兑现情况及再生精铅贴水是否再度收窄。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据SMM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414.818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191.818吨),1#白银产量环比增加3.2%,整体产量小幅增加。本月白银产量增加的企业有豫光金铅、江铜铅锌、云铜、金利金铅、蒙自、贵研铂业、方圆、中原黄金、赤峰山金银等企业。产量增加的原因是12月铜、铅产量增加,白银伴生量增加;同时12月白银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冶炼企业也对出白银意愿较高;年末赶进度等。减少的厂家有广州金业、振兴、云锡、紫金矿业、金隆铜业。减少的原因有停产检修;年度计划已经完成,不必赶计划等原因。产量增加的厂家以及幅度都比减少的多,因此12月白银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临近春节,部分冶炼厂将进行春节放假,因此SMM预计1月白银产量将有小幅降低。 宏观方面:1月5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会议纪的内容相对鹰派;美国12月ADP就业人数公布值为23.5万人,高于前值12,7万人和预期值15万人,利空白银;美国至12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的公布值为20.4万人,低于前值和预期值的22.5万人,利空白银;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为银价造成一定的上升阻力,近期白银价格呈现下探趋势。 说明: SMM自2021年2月起,公布SMM全国白银产量。白银多伴生于铜铅锌矿,得益于SMM基本金属高覆盖率,SMM白银生产企业调研总数45家,分布于全国17个省份,总样本产能24,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白银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2中国国际白银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国白银市场应用研讨会
钛精矿 本周钛精矿市场报价维持稳定,截至本周五攀西地区钛精矿(TiO2≥46%)主流报价为2050 -2100元/吨;攀西地区钛精矿(TiO2≥47%)主流报价为2300 -2350元/吨。目前国内中矿资源紧缺,矿商惜售情绪较浓,钛矿价格普遍持稳,考虑到临近春节,下游备货需求增加,预计后续钛矿价格维持坚挺运行。 高钛渣 本周钛渣市场维持稳定,受前期北方招标价格上涨影响,钛渣企业报价普遍坚挺,普渣成交价在9200元/吨附近。目前进口钛矿市场供应持续紧张,港口现货偏少,高钛渣成本支撑较强,预计近期钛渣价格维持高位坚挺。 钛白粉 本周钛白粉市场整体持稳,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主流报价14000 -160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主流报价13000 -14000元/吨。正值冬季,钛白粉终端建筑行业开工低位,市场需求普遍较弱,部分钛白粉企业透露在需求走弱的情况下计划进行检修,受原材料高位运行,氯化钛白粉企业选择上调旗下产品价格500-1000元/吨。考虑到临近春节,下游备货积极性较高,预计近期钛白粉市场成交氛围有望改善,预计后续钛白粉价格维持坚挺运行。 四氯化钛 本周四氯化钛报价整体持稳,四氯化钛(99.9%)市场主流报价调整为为7500-8000元/吨。从部分四氯化钛企业了解,节前四氯化钛企业供需较为稳定,氯气钛矿原材料价格支撑有所恢复,预计后续四氯化钛价格维持稳定运行。 海绵钛 目前1级海绵钛价格较为稳定,市场主流报价8万/吨。本周镁价维持稳定,海绵钛企业成本压力较低,由于节前海绵钛市场变化不大,供需关系较为稳定,预计后续海绵钛价格维持稳定运行。 》查看SMM钛每日报价
SMM1月6 日讯,本周镁市小幅回暖,截至本周五,府谷地区90#镁锭市场成交价格上行至21600-21700元/吨,较上周五上调100元/吨,镁厂挺价情绪较为高涨。 由于今年春节假期较早,元旦以后留给下游采购的窗口期较短,下游询盘积极性高,镁厂顺势挺价,市场成交价有小幅上扬。 从主产区镁厂了解,近期市场偏强运行,成交主要以国内刚需备货为主,一方面留给下游春节备货的时间较短,疫情扩散导致市场物流进一步紧张,部分下游为了抢物流选择进场采购。另一方面,经历元旦节前采购,镁厂库存压力得到减轻,市场盼涨情绪高涨,下游为了避免集中采购期,采购需求得以提前释放,市场交投氛围有所改善。 SMM分析认为,疫情影响,节前市场货运收紧的情况或较往年提前,迫使部分下游选择提前进场采购,考虑到目前工厂资金较为充裕,下游正值采购窗口期,镁价易涨难跌,预计下周镁价维持偏强运行,SMM将持续关注春节前市场成交的变化情况。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历史价格
根据SMM调研,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9.7%,周环比增加2.8个百分点,其中山西地区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9.5%,周环比增加3.1个百分点。 从盈利角度来看,焦企盈利大幅收缩,但焦煤价格正在下跌,或修复焦企盈利,焦企生产积极性暂时较好,小幅提产,焦炭供应增加;从库存角度来看,钢厂整体需求仍较好,但焦企提产叠加部分钢厂控制到货,整体焦炭库存小幅累库。 钢厂焦炭库存已经处于合理水平,对焦炭采购积极性一般,但焦企库存良好,利润有望得到修复,下周焦炉产能利用率或小幅增加。
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5.7万吨,环比增加0.6万吨,增幅1.7%;钢厂焦炭库存284.3万吨,环比增加11.2万吨,增幅4.1%;焦企焦煤库存417.1万吨,环比增加8.8万吨,增幅1.3%;港口焦炭库存166万吨,环比减少4万吨,降幅2.4% 。 本周焦企盈利有修复预期,焦炭产量再度小幅增加,但部分钢厂控制到货,焦企焦炭库存略有累积;钢厂铁水产量没有下降,对焦炭仍有需求,仅有少部分钢厂开始控制到货,钢厂焦炭库存整体还是处于增加状态。目前焦企生产积极性没有下降,焦炭供应仍有增加,但钢厂焦炭库存状态良好,对焦炭有压价意向,补库节奏或放缓,所以下周焦企或继续小幅累库,钢厂焦炭库存或继续增加。 安全检查仍是煤矿的工作重点,但煤矿有新的年度生产任务,焦煤产量相比之前有所增加,叠加下游库存状态有所改善,亦是放缓采购节奏,故预计下周焦企焦煤库存或小幅增加。 焦炭供需逐渐趋于平衡,叠加焦煤成交价格涨跌互现,焦企心态转弱,焦炭价格稳中偏弱,但后续钢厂可能有冬储需求,部分贸易商囤货居奇,故预计下周两港焦炭库存或增加。
据SMM统计,目前国内较明确的电池箔/双零箔新增项目共15个,产能合计约122万吨,将在2025年之前先后落地(按企业宣传,大部分产能是在2024之前落地,但实际投产时间可能会晚于企业预计时间)。而目前国内正运行电池箔产能约45万吨,即2025年国内电池箔产能或在165—170万吨之间。电池铝箔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当下市场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 但SMM认为,2025年电池箔未必会出现供大于求现象。主因2021年至今,国内多家铝箔企业掌握了双零箔——电池箔产线互相转换的工艺,双零铝箔市场,可以为电池铝箔提供“缓冲垫”功能。 双零箔用途主要为包装,如乳制品包装(利乐包)、烟箔等,其终端市场具有一定刚需支撑,相对稳定但也难以快速扩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牛奶、酸奶等产品需求旺盛,而双零铝箔生产难度较高,全国产能不足100万吨。之前数年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022年,电池箔市场供不应求且聚焦热点,双零箔便发挥缓其冲垫作用为电池箔“输血”。据SMM调研统计,2022年中国双零箔产量预计为70.5万吨,同比下降17%,大幅下降主因电池箔市场火热,鼎胜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将自身双零箔产能转而生产电池箔,侵占双零箔产能。 步入2023年,有较强双零箔转产电池箔意愿的企业普遍已在2021—2022年转产完毕。南山、厦顺、神火等均表示大概率不会将更多双零箔产能转产电池箔。仅鼎胜仍有一定转产预期,但鼎胜2022年双零箔产量预计仅9—10万吨,再考虑到其不可能完全舍弃双零箔市场,故鼎胜可供转产的双零箔产能亦十分有限。除非出现钠电池快速替代锂电池等事件拉动电池铝箔需求再度飙升,国内双零箔转产电池箔风潮基本告一段落。 SMM认为,随着双零箔转产电池箔逐渐结束及电池箔新增产能逐渐落地。双零箔市场将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发挥缓冲垫作用:分担部分电池铝箔产能,延后电池箔市场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不考虑PET铝箔快速扩张)。 那么,双零箔能给提供多大的缓冲空间,分担多少电池箔产能呢?分担后电池箔市场供大于求预期是否依然强烈呢? 随着全球经济下行,虽然牛奶、香烟等产品需求较为刚性,但大部分双零箔企业对未来表示不容乐观,2022年下半年开始便陆续有双零箔企业反馈海内外客户下单减少。且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经济低迷将维持数年之久,双零箔需求纵使相对稳定减幅有限,也难以再有大幅增长。 因此SMM认为,2025年中国双零箔产量至多为95万吨,这已比之前历史峰值,2021年的85万吨高出10万吨,较2022年增加24万吨左右。按80%开工率计算,即相比2022年,2025年双零箔市场最多可分担30万吨电池箔产能。即,有约92万吨新增产能涌入电池箔市场,即2025年电池箔产能将超137万吨,按70%出货率计算,则产量约为96万吨,与目前市场普遍认可的“2025年电池箔产量达百万吨”预期相符。 综上所述,SMM认为,不考虑钠电池、PET铝箔快速普及等目前不确定性较强的事件。依靠双零箔提供的缓冲垫作用,电池铝箔市场2025年之前大概率不会出现严重的供需矛盾,行业继续健康发展。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据SMM统计,12月中国原生铝合金行业开工率为42.67%。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1个百分点。 12月依然是行业传统淡季,叠加元旦春节接踵而至,部分下游企业已提前放假,原生铝合金市场更加清淡。许多合金企业反馈,由于需求疲弱订单不足,企业已被迫下调开工率。 而对于订单何时才能恢复,市场普遍持悲观态度。95%以上的原生铝合金最终用于汽车行业,原生铝合金需求旺盛与否汽车行业兴衰高度挂钩。但目前看,汽车行业芯片短缺问题迟迟未能解决,新能源汽车虽蓬勃发展,但新能源汽车过小的基数仍难以带动汽车整体消费回暖。 因此原生铝合金行业开工率暂无大幅回暖预期,3月传统旺季到来或可有所提振,但提振幅度预计将较小。需求仍是开工率的最大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12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大增,据SMM统计,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12月产量为625吨,环比增长6.3%,国内硝酸银12月总产量约为658吨。其中,华中地区厂家产量环比增加2%,由于银粉需求增加带动;西北地区厂家产量环比增加22.2%,主要原因是银粉厂家下游备货需求增加;华南地区厂家产量环比增加23.5%,主要原因是下游备货需求以及市场占有率有小幅增加;华东地区厂家产量环比减少16.7%,主要原因是12月检修原因有段时间停产。虽然各地区硝酸银产量有增有减,但增加的产量多于减少产量,因此12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增加。 临近春节,由于下游企业春节期间仍在生产,因此备货需求较高,同时部分企业生产部门放假,也需要提前备货,因此SMM预计1月硝酸银需求仍增加。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白银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2中国国际白银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国白银市场应用研讨会
周三,有市场传闻称,国家发改委于本周二与部分电力和钢铁企业开会,讨论了恢复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一事。计划将首先允许宝武、大唐、华能、和国能四家企业自澳进口煤炭,并且禁令可能最早于4月1日撤销。 对于近日澳煤开放的传闻,有投资者向宝钢提问,公司湛江基地距离澳洲较近,如果中国放开对澳洲煤炭进口限制,是否对公司业绩有一定利好消息?宝钢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暂未从澳洲进口煤炭,后续会保持关注。 市场相关研报则表示,短期进口或难放量,对市场影响更多的是在情绪上。目前国内煤焦市场偏空情绪浓厚,预计煤焦期价或呈现震荡偏弱格局。 国企大力增产,期价低位徘徊 在澳煤未进口的这段时期内,煤炭国企充当了重要角色,根据1月4日报道显示,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煤炭日均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华电全年完成煤炭生产近5000万吨,同比增长2.1%。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2家企业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自产煤合同签约率达93.6%、履约率近100%,2021年以来累计让利超2400亿元。 而国内相应的煤炭期货价格则出现持续的低位震荡,焦煤主连持续在2270元/吨至1756元/吨区间内震荡,该行情已持续了5个月之久。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财联社整理 焦炭主连也出现相应的走势,持续数月在3000元/吨至2367元/吨区间内震荡。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财联社整理 国内煤焦市场偏空情绪浓厚,预计煤焦期价或呈现震荡偏弱格局 对于国内煤炭的走势,中钢期货研报指出,近期以来,中澳两国高层领导会晤频率增加,市场对于澳煤进口放开的预期持续升温,双焦走势明显弱于钢矿,受昨日消息刺激,则进一步强化了焦煤下跌预期,带动焦炭等品种价格走弱。 研报还表示,进一步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澳煤进口量实现清零,2021年及2022年仅有少量前期滞港澳煤通关。在实行禁令之前,澳大利亚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年进口量达8000万吨左右,其中炼焦煤3000~3500万吨,澳焦煤总体性价比相对较高,受到国内用煤企业的青睐,待进口放开后,低价澳煤将对国内焦煤市场造成冲击,不过因我国煤炭进口以及澳煤出口均已形成新的格局,在贸易格局重构存在摩擦成本情况下,短期进口或难放量,对市场影响更多的是在情绪上。目前国内煤焦市场偏空情绪浓厚,预计煤焦期价或呈现震荡偏弱格局,考虑到盘面贴水现货,建议谨慎参与。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