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4个
最常见的“特朗普交易”有哪些? 对于这一话题,不同领域的投资者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美股投资者会脱口而出众多金融、能源、医疗保健股的名字,汇市交易员则会力挺强势美元,甚至于币圈玩家也会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再度“炒上一波”…… 不过,若论眼下最为稳妥的交易,相信许多人的目光还是会聚焦于美国债市。 事实上,我们在上周就 曾提到过 ,无论是美联储降息还是特朗普上台,有一类交易都将注定成为赢家——那就是押注美债收益率曲线趋陡。 而 曲线“趋陡”下的第一步,无疑便是有望结束过去两年美债收益率历史性的倒挂状况。 这一幕在本周一已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 ——特朗普胜选概率飙升带来的动能,在隔夜已迅速令长期美债承压,推高了长债收益率。市场的盘算是:特朗普的减税和提高关税计划将激发通胀并使美国财政状况恶化,若共和党横扫国会则更将如此。 这也令那些押注短债收益率超过长债的“不寻常状况”会恢复正常的投资者,得到了回报。 行情数据显示,除2年期国债收益率微跌外,其他期限美债收益率隔夜基本收涨。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2个基点报4.464%,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6个基点报4.14%,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4个基点报4.236%,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个基点报4.465%。 注: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变化趋势,橙色为30年期美债收益率 值得留意的是,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自1月31日以来首次超过了2年期美债收益率,就此结束了该段曲线长期倒挂的局面。 与此同时, 最受业内关注的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线的倒挂程度也出现了明显收窄 ——两者间的倒挂幅度在隔夜缩小至了-23个基点,为1月份以来最小的倒挂幅度。 过去两年来,美国债券市场长期陷入了所谓预示经济衰退的收益率曲线倒挂状态——即2年期等中短期国债收益率“反常地”高于了10年期等长期国债收益率。道琼斯市场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7月5日以来,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就处于“倒挂”,这一“倒挂”现象的持续时间也创下1980年5月1日之后的最长纪录。 许多人几乎在同样长的时间里一直在押注倒挂情况会有所逆转,但最终却屡屡事与愿违。但现在,情况似乎终于发生了变化。 不少投资者预计,潜在的第二个特朗普政府任期将以加征关税和减税为特色,这可能再次引发通胀。Conning北美首席投资官Cindy Beaulieu近期就表示,通胀和财政政策造成的收益率曲线趋陡可能会继续下去。 渣打银行驻纽约的策略师Steven Englander指出,考虑到投资者此前在做空债券交易中的遭遇,他们可能希望在再次做空固定收益资产之前,确保特朗普交易成为主导交易。 曲线陡峭化交易已经有一段时间表现不是很好了,但这个月它表现得非常出色。而一旦它动起来,往往就真的动起来了。 他预计,两年期美债与30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将从当前这里开始果断转正,并最终扩大200个基点之多。 当然,收益率曲线趋陡或者说结束倒挂状态的交易,在接下来是否能取得更多“胜果”,还有一个关键点将在于美联储。 在今年下半年,需要美联储尽快启动降息,才能让这种交易真正守住阵地——货币政策的宽松应该能为收益率曲线短端的持续下滑奠定基础。 而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一切形势的发展显然较为乐观。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一的最新讲话中再度流露了较为鸽派的一面。鲍威尔表示,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让决策者对通胀可持续的向2%目标迈进变得更有信心。他的此番表态可能为美联储近期内降息铺平道路。 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是,在高盛最新表示美联储有7月降息的“坚实理由”之后,交易员已加大了对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三次的押注。目前,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了2024年两次各25个基点的降息的预期。而掉期合约暗示的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在周一也达到了60%左右。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新港滩的资产管理公司LongTail Alpha创始人Vineer Bhansali,近来就一直在增加押注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头寸。他表示,“我认为鲍威尔现在真的想降息,这是前端(收益率下行)的驱动力。至于后端,市场似乎认为现在几乎没有人能与特朗普竞争。”
周一,就在纽交所多只股票股价“清零”般的重大故障、以及“咆哮小猫”再掀散户爆炒股狂潮吸引了所有人目光之际,很多业内人士可能会容易忽视掉: 宏观领域的市场风向,也在一夜间发生了重大转变。 本周是不少市场人士已经预料到的欧洲央行“降息周”,而在这个全球宽松大潮有望彻底席卷而来的关键时刻,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利率定价似乎也正在发生转变…… 周一,多个期限的美债收益率出现了两位数基点的单日暴跌。 截止纽约时段尾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7.1个基点报4.814%,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0.9个基点报4.409%,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1.8个基点报4.391%,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1.8个基点报4.538%。 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反向,这意味隔夜美债价格全面反弹。 从行情走势看,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已跌至了两周低点。债市的买盘在隔夜似乎正陡然涌现。 与此同时,美元周一则跌至三周低点。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价值的ICE美元指数尾盘下跌0.4%至104.14,盘中曾跌至104.13,为5月中来最低点。现货黄金则上涨0.9%,收报约每盎司2347.12美元。 从消息面看,隔夜美元大跌、美债黄金齐涨的局面,似乎与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有着莫大的关联……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当天的一份报告显示, 5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超预期下降至48.5,为19个月来第18次萎缩。美国制造业的疲软迹象似乎已愈发凸显:新商品订单指数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大降幅,同时衡量投入通胀的指标——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从2022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回落。 当天公布的另一组数据也显示,由于非住宅活动减少,4月份美国建筑支出也意外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FHN Financial宏观策略师Will Compernolle说:“这(制造业数据)是又一项似乎显示悲观情绪和经济活动疲软的调查。该数据出炉的背景是,我们上周已看到个人支出放缓,以及一系列其它数据显示经济活动出现疲软迹象”。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眼下美国经济增长尚未放缓到令政策制定者担忧的程度,但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美国商务部上周五公布了一大批数据,投资者的注意力最初集中在个人消费支出价格(PCE)指数上。因为这是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将帮助官员们决定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前是否降息。数据显示,4月份PCE指数同比增长2.7%,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增幅与此前一个月持平。 不过,当时一同公布的总体经济活动数据似乎最终更为引人关注。不少交易员称,值得格外注意的是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收入环比增长0.3%,符合预期,升幅低于3月份的0.5%。个人支出仅增长0.2%,不及预期,较3月份0.7%的增速放缓。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均下降0.1%。 这些数据似乎显示,多年来通胀的累积影响似乎终于开始波及消费者,并侵蚀了他们的储蓄。 同样在上周五,5月份芝加哥商业景气指数从4月份的37.9降至35.4。该指数又称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衡量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指标。虽然地区性PMI数据的重要性不应被夸大,但芝加哥指数向来比其他大多数指数更值得注意。根据FactSet的数据,该指数已触及2020年5月疫情封锁时期以来的最低。 而在所有这些数据出炉前,上周四美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折合年率被下修至了1.3%,低于初值的1.6%。这主要是因为消费预估数据降低,再次表明消费者信心低迷。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预计美国第二季度经济仅增长1.2%,低于几周前预计的2.7%。 毫无疑问,一而再再而三不及预期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已经令不少业内人士对美国经济例外论产生了质疑。 “投资者和市场开始相信,美国表现优异的主题正在开始减弱,”支付公司Convera全球宏观策略师Boris Kovacevic表示。他指的是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优异表现。 “这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市场现在正在质疑美国表现优异的主题还能持续多久,”他补充称。 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交易商目前认为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概率已超过60%,较上周出现了明显回升。 本周的主要美国经济数据将是周五的5月份非农就业数据,6月12日的美国5月CPI报告则将是下一个主要焦点。本周的其他就业数据还包括了周二的4月份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JOLTS)报告,以及周三的5月份“小非农”ADP数据。
当地时间周三(5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3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随着美债价格在一季度大跌,美国主要海外“债主”在3月纷纷增加了对美国国债的持仓力度。不过,作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的中国,在当月仍选择进一步减持,总持仓规模已降至了15年新低! 报告显示,中国3月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了76亿美元,至7674亿美元,这是继2024年1月以来的连续第三个月持仓下降。 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而在最新的3月减持过后,中国的美债总持仓规模已跌破了去年10月的低位7696亿美元,进一步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 回溯历史,中国持有美债规模的高点还要追溯到2013年11月,当时曾达到过1.32万亿美元。与这一历史峰值相比,目前中国美债持仓金额已下降了5493亿元,降幅高达42%。 分析人士表示,减少美债持仓的举措,符合中国海外资产配置多元化的大趋势。 一组对比显示,在减持美债的同时,中国央行正在连续大手笔买入黄金。 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规模已达7280万盎司,环比上升6万盎司,连续18个月增加。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此前的报告,去年以来全球央行对购金浪潮成为了推动金价上涨的一大关键因素。而其中,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规模的增加,在已披露相关信息的央行中首屈一指。 美国海外“债主”整体美债持仓规模续创纪录 整体来看,若涵盖所有美国海外“债主”,2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仍出现了连续第六个月攀升,达到了8.091万亿美元,高于2月修正后的7.971万亿美元,同时也再度创下了纪录新高。 道明证券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这是美国国债买需相当强劲的一个月——出现了三个月来最大的海外买盘。在连续两个月的美债收益率走高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些稳定迹象。这鼓励了大量买盘。” 具体来看,日本3月增持了19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了11878亿美元,为2022年8月以来最高,继续稳坐美国第一大海外债主宝座。 市场参与者近来一直在关注日本的国债持有量,因为该国货币当局威胁要进行干预,以支撑日元汇率,日元兑美元汇率在4月29日曾一度跌至160.24的34年低点。代表日本财务省行事的日本央行最终在本月初进行了干预,以阻止日元汇率下滑,不过本月的相关干预是否动用了其美债持仓,尚有待两个月后公布的数据才能揭晓。 在美国前十大海外“债主”中,除中国外,在3月仅有比利时和法国出现了减持。英国3月增持268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281亿美元,持仓规模仍位列第三。 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3月初报约4.182%,月末则为4.194%,仅小幅上升了1.2个基点——几乎持平,这显示出美债年初的抛售行情在当月已有所缓和。相比之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月底时曾比当月初上涨了近39个基点。 TIC报告的其他亮点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内容还显示,3月份所有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流入额为1021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资金净流入为303亿美元,外国官方资金净流入717亿美元。 3月份,外国居民增加了对美国长期证券的持有量——净买入为1784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投资者的净买入额为1522亿美元,而外国官方机构的净买入额为262亿美元。美国居民也增加了他们对长期外国证券的持有量,净购买额达780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海外3月对美国长期证券的净购买额为1005亿美元。 外国居民3月增加了6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持有量,外国居民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短期美国证券和其他托管负债减少了237亿美元。美国银行系统自身对外国居民的美元计价的净负债增加了253亿美元。
美国国债总额在今年年初首次突破了34万亿美元大关。而在这天量举债规模的背后,美国财政部的利息支付也在高利率的环境下,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去年,投资者从美国政府债务中获得了近9000亿美元的年利息,这是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 由于目前几乎所有期限的国债收益率都在4%以上,这一数字接下来显然还将进一步上升。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今年2月的估算,今年光是支付给个人投资者的利息和红利就将增至3270亿美元,是2010年代中期的两倍多,而且在未来十年中还将逐年增加。 仅在3月份,美国财政部就向国债持有人支付了约890亿美元的利息。换算下来,大约每分钟付息的规模就能达到200万美元…… 毫无疑问的是,在某种程度上,上述天文数字般的付息规模背后,也是美国基准利率在两年内从0%跃升至5%以上的必然结果。 而最近,有两个经济趋势预示着高利率时代依然不会很快结束: 首先,尽管通胀正在逐渐接近美联储可能考虑降息的临界点,但最近,美国CPI朝着2%目标挺进的进展却停滞不前。这使得降息预期至少已推迟到了今年秋季。 其次,或许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经济仍在保持良好势头——尽管劳动力市场在4月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表明美联储在开始宽松周期时也并不需要大幅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维持利率不变后的讲话中,便强调了这种对利率变动路径的观望态度,而市场交易员目前也预计到年底只会进行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美国利率策略主管Blake Gwinn表示,眼下已没有人再关注如果经济下滑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且每过一个月,就意味着又有一个月没有降息。 美债投资吸引力正持续增强? 很显然,在高收益率的诱惑下,自近一代人以来,“固定收益资产”也正首次在美国市场上变得名符其实起来——在被零利率政策“挟持绑架”了近20年后,美国国债终于恢复了其在经济中的传统作用。 换言之,美国国债重新成为了一种投资者可以年复一年地在未来锁定和依赖的收入来源。 Guggenheim Partners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Anne Walsh表示,“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帮助下,投资者确实正将收入重新投入于固定收益资产。对于固收投资者来说,眼下可以从更高的收益率中获益。这是一件好事。” 一组数据显示,上个月,投资于短期票据(如国库券)的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膨胀至了创纪录的6.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根据EPFR的数据,债券基金在2023年和今年迄今分别吸纳了3000亿美元和1910亿美元的资金,扭转了2022年的创纪录资金外流。 此外,直接面向个人销售的美国国债规模也大幅增加。美联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22年初以来,家庭和非营利组织持有的债务总额激增了90%,达到创纪录的5.7万亿美元。 PIMCO首席投资官Dan Ivascyn表示,从国债到公司债,各类优质债务的收益率重置将对收购公司、对冲基金经理和私人信贷公司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公司在利率处于谷底低点时曾吸纳了数千亿美元的资金。 他还指出, 与股票相比,债券现在正浮现出“巨大的价值”。 根据一种被称为Fed model的估值模型衡量标准,美债目前相对于美股的吸引力比2002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 “我们看到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问询比过去近15年看到的要多得多,”Ivascyn表示,“投资者在问自己:当我可以从债券中轻易获得6%、7%、8%的收益时,为什么我还要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去进行其他风险投资)?所以这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买家群体”。 持有美国政府债券的全部意义在于,这些债券按常理不至于会出现违约,波动性也比股票小,并将提供高于通胀的固定回报率。 当然,若说全无风险,也并非必然。无论如何,美国的巨额赤字很可能将持续扩大,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将通过永无止境的新债券供应来融资。也许这一债务泡沫短期内还无破裂的风险,但终有一天可能会得到所有人的正视。
美债收益率本周一波动不大,在美国财政部本周晚些时候规模高达1830亿美元的国债标售潮前,投资者正处于观望之中。此外,许多交易员也在等待PCE数据提供有关美联储可能何时开始降息的新线索。 行情数据显示,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盘尾微跌1个基点报约4.614%,略低于4月16日达到的4.696%,如果突破该水平,将创下11月初以来的新高。 其他各期限收益率也整体波澜不惊。截止纽约时段尾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报4.98%,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9个基点报4.656%,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0.3个基点报4.716%。 多个期限收益率在本月早些时候已纷纷触及五个月最高,因此前公布的3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数据全面高于预期,令人们对1月和2月物价上涨只是反常现象的希望破灭,并引发了对通胀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粘性的担忧。 包括主席鲍威尔在内的美联储决策者上周在噤声期前的讲话,也没有就何时降息提供任何鸽派指引,而是表示货币政策需要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限制性。 本周在经济数据方面的主要看点,将是周四公布的美国一季度GDP数据和周五的3月PCE物价指数。市场预计3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料将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7%。 道明证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在本周晚些时候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数据公布之前,债券市场将试图划出一些新的区间,而在此之前唯一需要关注的是供应问题。” 美国财政部周二将标售690亿美元两年期国债,周三将标售700亿美元五年期国债,周四将标售440亿美元七年期国债,届时市场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面临考验。 此次两年期和五年期国债的标售规模均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当然,尽管近来债市抛售浪潮汹涌,但如果本周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近期收益率的上涨也可能使其容易出现大幅回调。 “最近市场对经济数据有点热情过度,”Goldberg称。“但市场面临的风险是,由于我们已经划出了这些新的区间,经济数据一旦出现任何疲软,实际上都可能相当猛烈地逆转近期的走势。” 贝莱德预计美联储今年有降息两次的空间 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的最新定价,交易员们现在认为美联储今年将仅降息40个基点,并认为首次降息最有可能在9月或11月。他们之前的预期是从6月开始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 美联储官员目前正处于4月30日至5月1日议息会议前的噤声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来降息预期的骤减,令美联储年内是否能实现两次降息都已是一件摇摆不定的事。但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仍预计,随着未来几个月通胀放缓,美联储今年依然有望降息两次。 Rieder认为,近一个月来被收益率上升折腾得苦不堪言的债券投资者,可能很快可以从走缓的通胀及美联储寻到一些慰藉。他在周一表示,“美联储越来越不容易做到这一点(降息两次),但我仍然认为他们最终可以做到。” Rieder还指出,贝莱德已经削减了自身的利率风险敞口,将投资比重更多地转向期限较短的投资。 考虑到现有的高收益率,这使得该公司能够赚取收益,而不必担心与较长期限投资相关的波动。Rieder周一将这一策略形容为 “夹住息票日子就挺好过”。 但在他看来,一旦看到几份不错的通胀报告和就业放缓的证据,人们也许就可以开始拉长久期了。
近期,国际金价的大涨几乎吸引了全世界投资者的目光。而在狂热的金市买盘背后,而另一避险资产美国国债,则呈现了完全不同的一幕萧条场景。 一系列疲软的美国国债拍卖表现,已激起了投资者的担忧——他们愈发担心市场将难以吸收大量发行的国债。 过去一周,在规模达390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乏力之后,由美国3月CPI高于预期所引发的债市抛售潮愈演愈烈。投资者对三年期和30年期的美债标售,也同样兴趣寥寥。 在债市投资者愈发谨慎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美国通胀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美联储将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内把利率维持在数十年来的高位。 从抵押贷款到企业贷款的借贷利率定价基准——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收于了4.5%附近,接近去年10月份所触及5%关口的高位水平。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准备在5月份再出售规模达386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华尔街预计,无论谁在11月的总统大选中获胜,美国政府都会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虽然很少有人担心这些债券标售会彻底陷入失败,但不少人已开始担心,国债供应过剩将动摇美国市场的其他领域,提高政府借贷成本并最终损害经济。 Sierra Mutual Funds首席投资官James St. Aubin表示,“市场的说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PI报告改变了大家对美联储政策走向的看法。” 天量美债发行愈发难维系? 美国政府通过定期拍卖,向投资者和交易商标售美国国债这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债券”,来为其日常运作提供资金。而 自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爆发以来,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在过去几年一直在激增。 在2024年的前三个月,美国政府总计发售了7.2万亿美元的国债,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季度总额——甚至超过了疫情初期2020年第二季度,当时政府正急于为新冠刺激计划提供资金。而这一数字也是在去年创纪录地发行了23万亿美元国债的基础上录得的,在对到期债券进行偿还后,美国政府去年总计额外筹集了2.4万亿美元资金。 随着整体美债市场规模的扩大,标售规模也在扩大。在去年年底的一系列拍卖中,需求不佳便已经令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美国财政部通过转向以短期债务发行为主的模式为美国的赤字融资,缓解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因为美联储同时发出了转向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 降息很快就会到来的希望,让投资者对财政部的策略放心不少。 但现在,这些希望正在减弱,预计财政部将在4月底公布第三季度借款计划。 据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未来十年,赤字将从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6%增加到6.1%。届时,公众持有的债券规模将从28万亿美元增加到48万亿美元,远高于10年前的13万亿美元。 华尔街预计,美国财政部在明年之前不会提高较长期债券和债券的拍卖规模。但政府还必须为其大部分债券进行再融资。根据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的数据,创纪录的8.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将于2024年到期,约占美国未偿债务的三分之一。 投资者也在关注未来几周税收季的收入能如何提振美国国库。Strategas固定收益研究主管Thomas Tzitzouris表示,“随着个人和企业拿出资金纳税,我们一直在失去流动性。我们正处于一个让债券市场更自由地浮动、收益率上升的气囊中。” 未来何去何从? 当然,也有一些人眼下依然认为,美债市场尚未彻底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例如,美联储就可能会提供“支持”。上周公布的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显示,政策制定者正寻求放缓美联储为提振经济而积累的大量债券的减持步伐。自2022年年中以来,美联储每月允许至多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到期不续,以缩减其资产负债表。一些投行已预计美联储将会把国债的QT速度减半,降至每月300亿美元。 随着美联储准备放缓QT,乃至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彻底停止该计划,投资者未来可能只需吸收更小的美国国债净份额。这可能会支撑债券价格,并消除收益率的一些上行压力。 另一个可能有望支撑美国国债的因素是:全球投资者有大量储蓄,但几乎没有可行的投资选择。 欧元区和日本都有经常项目盈余,这意味着它们从贸易中获得的资金超过了进口支出。美国国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存放现金的地方,并能获得超过4%的收益率。它还提供了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来投资与美国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的收入。 目前,欧元和日元相对于美元都在贬值,部分原因是日本央行仍将利率维持在低位,同时投资者预计欧洲央行很快就会大幅降息。这可能会增加对美国债券的需求——美国国债收益率相对于全球其他债券的收益率仍处于高位。 这让不少债市多头认为,只要通胀继续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发展,美国国债收益率就会保持在5%以下。 但与此同时,一些人也依然担心,新发行国债的大量涌入将加剧本已动荡的市场,特别是在通胀保持粘性的情况下。 在上周三CPI报告和疲软的美债标售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跃升了约20个基点。 Sierra的St. Aubin表示,“如果我们继续看到火热的通胀数据,这会让很多人保持观望。”
周三晚间,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3月CPI同比增3.5%,高于预期的3.4%,同时也高出前值3.2%。美国3月CPI环比增0.4%,超过预期的0.3%,持平前值。 数据公布后,互换合约显示,目前市场定价美联储年内仅降息不足50个基点。 股市应声走低,美股三大指数期货跌幅扩大,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9%,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超1%。美股“七姐妹”盘前全数由横盘转跌,跌幅均超1%,英伟达跌1.39%,特斯拉跌逾2%。明星科技股中,业绩盈喜的台积电盘前同样转跌,现跌0.3%,此前曾涨超1%。 中概涨势收窄,阿里涨约2%,此前曾涨超3%,拼多多涨幅收窄至不足1%。 美元指数短线飙升约50点,暂报104.53。日元继续走低,美元/日元涨0.43%,现报1美元兑152.43日元,突破日本财务省的干预警戒线152,为1990年7月以来首次。 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线拉升约12个基点,报4.485%,创出年内新高。对利率敏感的两年期美债飙升19个基点。 现货黄金短线下挫逾15美元,暂报2332.07美元盎司。 比特币短线走低1000美元,跌破68000美元/枚。 ---- 以下为19:17更新内容: 4月10日周三,重磅美国CPI通胀公布前夕,欧美股市普涨,债市变动不大,黄金、原油继续走高,日元兑美元再度下行,逼近日本财务省可能出手干预的152警戒线。 华尔街一致预期显示,市场预计3月份美国CPI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4%。若CPI通胀超预期顽固,可能会令市场排除6月降息的可能性、导致美元及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在数据公布前,交易员判定6月会议降息概率在60%左右,高于周一的51%,此外,市场也将关注周四欧洲央行的议息会议,寻找关于降息节点的线索。 美股盘前七姐妹中仅英伟达下跌 中概普涨 阿里涨超3% 盘前美国股指期货均上涨,但涨幅较为有限。纳指100期货涨0.17%,道指期货涨0.11%,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2%。 七姐妹除英伟达盘前微跌0.5%外,其余全数上涨,但涨幅均未超过1%。其他明星科技股中,台积电涨超1%,AMD微跌,英特尔微涨。 消息面上,此前台积电公布3月份营收1952.1亿元台币,同比劲增34%。 中概盘前普涨,阿里涨超3%,拼多多涨近3%,百度涨超1%,小鹏汽车涨超2%,哔哩哔哩、贝壳涨近2%。 消息面上,阿里创始人马云今日在阿里内网发表题为 《致改革 致创新》 的帖子,肯定蔡崇信和吴泳铭组成的新管理层的变革,称阿里巴巴已重回健康成长轨道,并支持继续改革。据悉,这是退休后的马云五年来首次长篇幅分享对公司改革创新及未来前景的思考。 马云在信中指出: “三、五年的时间跨度对于互联网领域而言,犹如一个世纪之久,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AI时代刚刚到来,一切才刚开始,我们正当其时!” 欧股普涨,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涨超0.6%,其中科技板块涨幅超1.1%。 各国主要股指均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涨超0.5%,中东危机导致的油价上行推动石油和天然气板块上涨1%。个股中,该国最大的零售商乐购(Tesco)攀升了1%,公司预测在需求强劲和新客户增加的情况下,新财年的利润将进一步增长。 欧股11罗汉多数上行,LVMH集团涨近1%,诺和诺德微跌。 主要债券变化不大 CPI公布前夕,债市振幅不大。基准美债收益率持平,十年期英债小幅上行1个基点,十年期德债下跌1个基点。 日元继续走软 逼近152警戒线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今日再次强调不会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汇市的疲软,日元继续徘徊于34年低位,CPI公布前跌至1美元兑151.86日元,逼近日本财务省可能出手干预的152警戒线。 若美国通胀超预期顽固,支撑美元走强,日元可能会继续承压。 欧元兑美元持稳于1.08附近,波动不大,欧元兑英镑下跌近0.01%,报1欧元兑0.855英镑。 油价上冲90美元 金价继续走高 布油在90美元关口附近震荡,日内涨0.13%,报89.45美元/桶。 消息面上,中东危机近期有加剧趋势,市场担忧如果伊朗卷入巴以冲突,石油供应或受影响。 强劲央行买盘及避险需求推动金价走高,现货黄金日内微涨0.44%,报2354美元/盎司。 伦锡涨超6%,现报33045美元/吨,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每周数据显示,在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之际,利用借来资金放大回报的杠杆基金两个月来首次增加了美国国债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投资者也加大了对现货市场的看跌押注,摩根大通最新的客户调查显示,截至4月8日,空头头寸增加,使客户的净头寸变为中性,而非净多头头寸,这是近一年来的首次。 美国国债收益率本周触及年内高点,此前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走强,加上各大央行行长的谨慎言论,导致交易员不断降低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上周五和周一的交易时段均显示,基于未平仓合约的变化,空头仓位增加,反映出交易商在对冲美国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不过,在今晚关键的通胀报告出炉之前,美国国债交易员已经大举押注空头头寸,以至于他们可能受到不及预期通胀带来的轧空。周二,美国国债收复了近期的部分失地,收益率从高点小幅回落。现在,交易员们正在等待将于周三晚些公布的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磅报告,这份报告将会引起美国国债上重新定价。 经济学家预测,美国3月份整体和核心CPI均环比上涨0.3%。富国银行的分析师在4月5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市场定位如此悲观,疲软的数据有可能引发更剧烈的反应。他们写道:“在债券市场最近表现不佳之后,我们认为,如果核心CPI低于预期的0.3%,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反应将比核心CPI上升时更剧烈。” 已经有迹象表明,一些投资者可能正在考虑在数据公布前平仓。短期利率期货创纪录的大宗交易大幅提振了短期证券周二的涨势,这似乎与一位直接买家的行为相符。 在收益率处于年内高点的情况下,大规模交易可能是一些人认为债券市场空头过度紧张的早期迹象。此外,CFTC的数据显示,一些资产管理公司最近愿意承担更多的利率风险。 以下是利率市场最新仓位指标的概述: 做空美国国债 摩根大通对美国国债客户的最新调查显示,空头头寸上升2个百分点,令其客户的净头寸自2023年4月17日以来首次为中性。以直接仓位计,空头仓位仍为年初以来最大,而直接多头仓位则为2月以来最低。 对冲基金重建期货空头 CFTC涵盖截至4月2日一周的最新数据显示,杠杆基金自1月底以来首次扩大净空头头寸。新增的空头仓位相当于约17.1万份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等价物,其中大部分净空头被延长至5年期美国国债合约,每基点的风险权重为680万美元。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以去年8月以来最大的幅度重建了长期仓位,增加了约22.2万份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的净多头仓位。 对冲债券抛售成本高昂 为对冲公债抛售而支付的溢价仍居高不下,在本周所有期限公债收益率均上升的情况下,长期公债期货的所谓看跌/买入偏态溢价最高。本周期权市场的流动反映了这种看跌情绪,包括周一出现的一系列以5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5%为目标的交易。 SOFR期权交易活跃 周二,美国短期利率期货的大宗交易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并推动美国国债市场上涨。数据显示,7.5万份2024年12月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期货通过大宗交易易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证实,这是迄今为止该产品交易量最大的一次。 SOFR期货于2018年5月推出,已成为对美联储设定的利率进行押注的主要工具。大宗交易是私下协商的、单一价格的、满足最低规模门槛的交易。期货价格随后上涨,暗示交易是由买方发起的,美债收益率则进一步跌向日低。 过去一周最活跃的SOFR期权执行是95.0625和94.9375,上周的活动包括买入6月24日94.9375/95.0625/95.1875的看涨期权和9月24日94.9375/95.0625/95.1875的看涨期权。在6月24日的94.875/94.9375/95.00/95.0625看涨区间也有大量买盘。 SOFR热选图 在12月24日期限债券中,SOFR最多的是95.50,目标收益率为4.5%,在6月24日看涨期权、9月24日看涨期权和12月24日看跌期权中可以看到大量风险。其他密集的行权包括95.00、95.25和94.875水平,6月24日的看涨和看跌都非常密集。
周五公布的重磅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3月非农就业新增人口增长30.3万,较华尔街预期中值多增8.9万,创将近一年最大月增幅,1月和2月就业人数合计上修2.2万;3月失业率如期小幅下降至3.8%;3月劳动力参与率升至62.7%,略高于预期的62.6%;3月平均时薪如期增长放缓,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4.1%创将近三年最低增速。 报告公布后,期货市场交易显示,投资者预计联储6月或7月降息的概率下降,今年更有可能合计降息不足三次、降息幅度约65个基点,低于上月美联储公布的自身预期中值75个基点。有评论称,就业增长格外强劲对债市可能是坏消息,因为美联储更早、更频繁降息的可能性下降,联储可能要到7月才开始降息,但对股市可能是好消息。数据体现经济没有出现放缓的迹象,消费者支出应该能在近期内保持坚挺。 到周五,市场预计的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又跌回不足70个基点 强劲的就业增长让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进一步推迟降息,6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向50%靠近。互换合约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 预计9月可能才首次降息 。报告公布后,美国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拉升,基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较日低回升10个基点,开始靠近周三所创的四个月高位;美元指数盘中跳涨;而主要美股指高开。 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市场预计的6月降息概率降至接近50% 午盘时段,美联储理事鲍曼称,通胀下降的进展已停滞,除非重回下行,否则不会放心降息,若通胀居高不下,可能需要再一次加息。鲍曼讲话后,美股指曾回吐部分涨幅。对利率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升幅进一步扩大。 美联储理事鲍曼称通胀下行进展停滞后,美股指曾回吐部分涨幅 美国股债汇二季度首周均“开门黑”。本周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重申今年内降息的预期 曾短暂提振美股大盘,但因 联储官员放鹰暗示今年可能不降息 后周四 大跳水 ,周五反弹未能扭转主要股指的累计跌势,道指创 一年前硅谷银行倒闭当周 以来最惨周跌。有市场人士认为,在第一季度录得强劲回报后,短期内股市可能出现一些盘整。 本周公布的ISM制造业指数等经济数据向好,打压市场的降息预期,美债收益率累计回升。周五反弹也没能挽回美元本周跌势,美元本周前两日盘中连创四个多月新高,此后回落,周四失业数据超预期增长后跌至两周低位。但有分析认为,市场已经在定价9月之后降息。这应该会继续支撑美元整体走强。 大宗商品成为二季度首周的大赢家。制造业PMI等中美经济数据向好,工业金属全线累涨至少逾3%。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后,黄金短线转跌,后随着美元涨势消减,现货和期货黄金涨幅扩大到将近2%,再度齐创盘中历史新高。世界黄金协会的分析师指出,黄金的期权市场活动相比股市和债市异常活跃,意味着目前投资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黄金。一些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开始降息会激发那些观望的投资者的需求,金价将测试新高。 部分得益于地缘政治风险增加,黄金本周创 去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当周 以来最佳单周表现。国际原油也继续在地缘局势的助推下延续创五个多月来新高之势。本周以色列空袭OPEC第三大产油国伊朗驻叙利亚的使馆后,两国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增加。据央视报道,周五以色列临时关闭28个驻外使馆。此外,媒体援引北约官员周四讲话称,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设施的持续袭击可能已干扰超过15%的俄方产能,打击燃油产出。 标普纳指涨超1%仍全周累跌 道指一周跌逾2% 科技“七姐妹”仅特斯拉跌 芯片股指反弹 三大美国股指连续第二日集体高开并保持涨势。午盘刷新日高时,早盘已涨超1%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逾1.7%,标普500指数涨近1.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超440点、涨逾1.1%,尾盘涨幅有所收窄,本周首度集体收涨。 道指收涨307.06点,涨幅0.8%,报38904.04点,告别连跌四日刷新的3月5日以来收盘低位。周四回落至3月15日以来收盘低位的标普和纳指反弹。标普收涨1.11%,自3月12日以来首次涨超1%,报5204.34点。纳指收涨1.24%,也创3月12日以来最大收盘涨幅,报16248.52点。 价值股为主的小盘股指罗素2000低开后盘初转涨,收涨0.47%,在回落到3月19日以来收盘低位后反弹。科技股为重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收涨1.28%,衡量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科技业成份股表现的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NDXTMC)收涨1.55%,本周累跌0.18%,和纳斯达克100均在周四回落至3月15日以来收盘低位后反弹。 因周四普遍跌超1%,本周主要美股指均累跌。道指、标普、罗素2000均在连涨两周后回落。道指累跌2.27%,创2023年3月10日一周、即硅谷银行倒闭当周以来最大周跌幅。标普累跌0.95%,创仅次于新年首周的年内第二大周跌幅,开年14周内第五周累跌。罗素2000累跌2.87%。纳指和纳斯达克100均累跌0.8%、连跌两周,开年第六周累跌。 主要美股指本周齐累跌,道指跌超2%,小盘股指跌近3% 周四齐跌的标普500各大板块均反弹,Meta所在的通信服务涨1.6%领涨,工业涨逾1.4%,英伟达等芯片股所在的IT涨近1.4%,能源涨近1.1%,必需消费品涨逾0.2%,涨幅最小。本周只有涨近2.5%的通信服务和涨3.9%的能源两个板块累涨,医疗累跌近3.1%领跌,房产跌近3%,必需消费品跌近2.7%,非必需消费品跌近1.9%,金融跌1.4%,IT跌1%。 各板块中能源本周表现最好,能源板块相关ETF累涨近4% 包括微软、苹果、英伟达、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Facebook母公司Meta、特斯拉在内,科技巨头“七姐妹”中,只有特斯拉日内始终未曾上涨。 低开的特斯拉盘初跌逾2%,媒体称特斯拉取消推出廉价汽车的计划后,股价跌幅迅速扩大,早盘曾跌6.2%,后CEO马斯克评论称媒体的报道是谎言,股价跌幅迅速收窄到3%以内,收跌3.6%,在连续两日收涨超1%后回落至3月15日以来低位,因周二公布一季度交付量远逊预期后收跌近5%、创3月4日以来最大跌幅,本周累跌约6.2%,止步两周连涨。 FAANMG六大科技股中,除了Alphabet以外均高开,Meta收涨3.1%,连涨五日,创收盘历史新高;亚马逊收涨2.8%,反弹至2021年7月以来收盘高位;周四连跌三日至3月18日以来收盘低位的微软收涨1.8%;周四回落至2023年10月27日以来低位的苹果收涨近0.5%;周四回落至一周低位的Alphabet盘初转涨,收涨1.3%;奈飞收涨近3.1%,刷新周三所创的2021年11月以来高位。 本周这六只科技股中仅苹果累跌,跌约1.1%,Meta累涨8.6%领跑,奈飞涨近4.8%,亚马逊涨2.6%,微软和Alphabet涨约1.1%。 芯片股总体反弹,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半导体行业ETF SOXX盘初短线转跌,后保持涨势,分别收涨1.3%和1.2%,脱离周四跌约3%所创的3月19日以来收盘低位,本周分别累跌1.7%和1.9%。芯片股中,连跌三日至3月11日以来收盘低位的英伟达午盘曾涨3%,收涨近2.5%,本周仍累跌2.6%;周四跌超8%创11个月最大跌幅的AMD午盘曾涨超4%,收涨近2.8%,本周累跌近5.6%;收盘时,博通和台积电美股涨超1%,而英特尔跌超2%,美光科技跌0.4%。因公布晶圆代工业务去年巨亏70亿美元后周三一日跌超8%,英特尔本周累跌12.4%。 特斯拉、英伟达、Meta等七大科技股本周总体小幅累涨 AI概念股涨跌互见。收盘时,Palantir(PLTR)和被称为“小英伟达”、出售数据中心互连芯片的Astera Labs(ALAB)均涨超2%,BigBear.ai(BBAI)涨1%,甲骨文(ORCL)涨0.6%,C3.ai(AI)涨近0.6%;而超微电脑(SMCI)跌1%,SoundHound.ai(SOUN)跌近2%,Adobe(ADBE)跌0.4%。 热门中概股总体继续下挫。低开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盘初曾跌逾0.5%,后收窄跌幅,收跌近0.2%,在连涨四日至3月20日以来收盘高位后连跌三日,本周仍累涨近0.4%、在连跌两周后反弹、进入龙年以来八周内第五周累涨。中概ETF KWEB盘初跌近0.5%后早盘抹平跌幅,CQQQ早盘跌不足1%。三家造车新势力未齐涨,收盘理想汽车涨近0.7%,而蔚来汽车跌超2%,小鹏汽车跌0.4%,此外,上周发售首款车SU7订单火爆的小米粉单早盘曾跌约2%,收跌0.8%。其他个股中,到收盘,百度、B站跌近2%,阿里巴巴、京东跌约0.4%,而网易涨近0.8%,拼多多涨0.3%,腾讯粉单微涨。 银行股指数。周四连跌四日至3月20日以来低位的整体银行业指标KBW银行指数(BKX)收涨近0.5%,本周累跌2.8%;地区银行指数KBW Nasdaq Regional Banking Index(KRX)收涨近0.2%,在连跌三日至3月19日以来低位后连续两日小幅反弹,本周累跌近4%;连跌四日至3月19日以来低位的地区银行股ETF SPDR标普地区银行ETF(KRE)收涨不足0.1%,本周累跌4.1%。 波动较大的个股中,被富国银行将评级下调至减持、怀疑其并购前进后,有线电视公司Altice USA(ATUS)盘中曾跌超10%,收跌近5.1%;被花旗因公司流动性有限而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认为美国市场的趋势较上一季度走软后,光伏股Enphase Energy(ENPH)收跌近7.1%;而被Piper Sandler将评级上调至超配、看好其上周公布的同麦当劳合作前景后,甜甜圈连锁店Krispy Kreme(DNUT)收涨7.3%。 欧股方面,美联储官员意外放鹰、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美国经济数据打压降息预期,多重打击下,连续两日反弹的泛欧股指回落。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刷新3月20日以来收盘低位。主要欧洲国家股指齐跌,欧元区四大经济体德法意西股均跌超1%,德英法西股回落,意股连跌两日。各板块中,公用事业跌逾2%领跌,零售跌约2%紧随其后,而得到原油走高支持的油气板块微幅收涨。 本周斯托克600指数累跌超1%,创1月19日一周以来最大周跌幅,终结十周连涨。各国股指集体累跌,领跌的意股跌超2%,意股、德股、西股和英股分别结束九周、八周、四周和三周连涨,上周反弹的法股也回落。 各板块中,上周涨超5%领涨的零售因周五下跌而累跌近4%,公用事业也受周五下跌拖累,本周累跌逾2%,对利率敏感的房产本周跌3.5%,而油气累涨约3.7%,周五跌超1%的矿业股所在板块基础资源全周仍涨2.8%,凸显原油和工业金属这类商品的强势。 就业报告后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10个基点、靠近四个月高位 欧洲国债价格总体反弹,收益率追随美债在美国就业报告后拉升并刷新日高。到债市尾盘,英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约为4.07%,日内升约5个基点;2年期英债收益率约为4.21%,日内升约4个基点;基准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约为2.40%,日内升约4个基点;2年期德债收益率约为2.87%,日内升约1个基点。 本周欧债收益率可能齐升,上周累计无升降的10年期英债收益率累计升约14个基点;连降两周的同期德债收益率本周升约10个基点。 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在亚市早盘曾下破4.30%刷新日低,后震荡回升,美股盘前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迅速略为升破4.40%刷新日高,较日低回升10个基点,开始靠近周三上测4.43%刷新的2023年11月27日以来高位,美股早盘曾下破4.34%有所回落,午盘升幅又扩大,到债市尾盘时约为4.40%,日内升约9个基点,在周四回落后反弹,在累计无升降后本周累计升约20个基点,最近七周内第二周攀升。 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本周齐升,长债的收益率升幅居首 对利率前景更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亚市早盘下破4.64%刷新日低,就业报告后迅速重上4.70%,美股午盘美联储理事鲍曼讲话后加速上行,尾盘升破4.75%,刷新周三所创的3月18日以来高位,到债市尾盘时约为4.75%,日内升约10个基点,连降三日后回升,本周累计升约13个基点,连升两周。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收盘处于去年11月以来同时段高位 就业报告后 美元指数刷新日高 比特币较日高回落近3000美元、下测6.6万关口 追踪美元兑欧元等六种主要货币一篮子汇价的ICE美元指数(DXY)全天保持涨势,亚市早盘刷新日低时处于104.10上方,美国非弄就业报告公布后,迅速从数据公布前的接近104.20升至104.50上方,美股盘前曾逼近104.70刷新日高,脱离周四逼近103.92刷新的3月21日以来盘中低位,日内涨超0.5%,美股开盘后逐步回吐过半涨幅。 到周五美股收盘时,美元指数略低于104.30,日内涨近0.2%,在连跌三日后反弹,本周累跌近0.2%,在连涨三周后回落;追踪美元兑其他十种货币汇率的彭博美元现货指数持平周四同时段水平,继续企稳于3月21日以来同时段低位,本周跌约0.2%,连跌两周。 就业报告公布后,彭博美元现货指数盘中跳涨,美股开盘后逐步涨幅 非美货币中,日元盘中转跌,重回151.00下方,美元兑日元在亚市早盘逼近150.80刷新日低,美国就业报告后跳涨,美股盘前涨破151.70刷新日高,开始靠近上周四上测152.00所创的1990年中以来高位;美国就业报告后,美股盘前欧元兑美元曾下逼1.0790刷新日低,英镑兑美元跌破1.2580刷新日低,日内分别跌0.4%和逾0.5%,美股开盘后持续反弹,美股收盘时,欧元日内微涨、英镑微跌。 美国就业报告公布前,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在美股盘前曾接近涨破7.24、刷新上周二以来高位至7.2401,报告公布后迅速转跌,美股早盘刷日低至7.2548,较日内高位回落147点,后反弹,美股早盘尾声时转涨,午盘回吐多数涨幅。北京时间4月6日4点59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2478元,较周四纽约尾盘涨14点,在周四止步两连阳后反弹,本周累涨94点,连涨两周,进入龙年以来八周内第五周累涨。 比特币(BTC)在亚市早盘曾涨破6.87万美元刷新日高,后震荡回落,美国就业报告公布后短线下测6.6万美元刷新日低,较日内高位跌近3000美元、跌近4%,但还未逼近周三跌破6.46万美元刷新的3月24日以来低位,后逐步收窄涨幅,美股早盘曾重上6.85万美元,午盘又跌回6.8万美元下方,美股收盘时处于6.74万美元上方,最近24小时跌超1%,最近七日跌超3%,在上周大涨超9%后回落。 比特币本周总体回落,在6.5万美元一线找到支撑 原油五日齐创五个月新高 一周涨近5% 国际原油期货在欧股盘前和欧股盘中几度转跌,美股早盘也曾转跌,但跌幅均较小。刷新日低时,美国WTI原油接近86.30美元,日内跌0.3%,布伦特原油跌破90.60美元,日内跌不足0.1%,美股早盘转涨后保持涨势,午盘刷新日高时,美油涨破87.60美元,日内涨1.2%,布油涨破91.90美元,日内涨近1.4%。 最终,原油连续六个交易日收涨,连续五日齐收创五个月来新高。WTI 5月原油期货收涨0.32美元,涨幅0.37%,报86.91美元/桶;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涨0.52美元,涨幅0.57%,报91.17美元/桶,均在连日创2023年10月27日以来新高后、连续两日刷新同年10月20日以来即月合约收盘高位。 地缘局势紧张助推,美国WTI原油周五盘中曾涨至87美元上方 本周美油累涨约4.5%,布油累涨约4.8%,连涨两周,最近12周内第七周累涨,也是巴以冲突爆发以来26周内第12周累涨,在一季度累计大涨超10%后,二季度首周开门红。 美国汽油和天然气期货继续涨跌各异。连涨三日的的NYMEX 5月汽油期货收跌0.2%,报2.7886美元/加仑,暂别周四刷新的2023年8月以来高位,本周累涨约2.5%,连涨两周;两连跌的NYMEX 5月天然气期货收涨0.62%,报1.7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未继续跌离周二刷新的3月6日以来高位,本周累涨约0.6%,在上周回落后反弹。 伦铜暂别近两年高位 全周涨超5% 就业报告后黄金短线转跌 后创历史新高 伦敦基本金属期货周五涨跌不一。伦铝和伦镍连涨五日,伦铝连续三日创去年2月下旬以来新高;伦镍创将近三周新高。伦锡连涨四日,创去年7月以来八个多月新高。而连涨四日的伦铜和伦锌分别跌离将近两年来和去年末以来收盘高位。连涨两日至三周来高位的伦铅也回落。 本周这些金属均累涨,领涨的伦锌累涨8.2%,伦锡涨近5%,均在连跌两周后强劲反弹。上周回落的伦镍涨超6%。上周大致累计持平的伦铜累涨5.2%,最近三周首度累涨。伦铝涨近5%,连涨四周,伦铅涨超3%,连涨两周。 纽约黄金期货在亚市早盘转跌后刷新日低至2286.20美元,日内跌近1%,欧股盘前转涨后基本保持涨势,仅在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后曾短线转跌。现货黄金同样在报告后很快短线转跌。 美股开盘后黄金涨势持续扩大,期金午盘涨至2350美元,现货黄金涨至2330美元上方,均连续六个交易日创盘中历史新高,日内分别涨约1.8%和约1.7%。最终,周四收跌的期金和现货黄金刷新收盘纪录高位,最近八个交易日内第七日创收盘最高纪录。 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涨1.6%,报2345.4美元/盎司,本周累涨4.78%,刷新3月8日一周所创的2023年10月13日一周以来最大周涨幅,连涨两周,巴以冲突爆发以来26周内第18周累涨。现货黄金到美股收盘时处于2320美元上方,日内涨约1.4%,连涨三周。 纽约期银连涨七个交易日,COMEX 5月白银期货收涨0.94%,报27.503美元/盎司,连续三日刷新2021年6月以来收盘高位,本周累涨约10.4%,连涨两周。 现货黄金本周五日持续创盘中历史新高,最近十个交易日内九日上涨、最近七周共六周累涨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简称CBO)周三警告称,美国政府不断膨胀的债务负担的利息成本明年将达到创纪录高位,之后还会继续攀升。 在最新的联邦预算展望报告中,CBO写道,未来10年美国赤字将飙升,预计从今年的1.6万亿美元增加到2034年的2.6万亿美元。 该机构预计,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2024年为5.6%,然后在2025年跳升到6.1%,至2034年还将保持在该水平。CBO指出,除了经济危机期间,赤字占GDP比例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时。 CBO还称,明年净利息支出将攀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1%,为19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后在2034年达到3.9%。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Phillip Swage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净利息成本是赤字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增幅相当于2024年至2034年赤字增幅的四分之三左右。” 不断上升的成本可能会加剧人们对联邦借贷增速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表示,美国政府毫无疑问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财政道路上。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二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被问及她是否担心美国的借贷能力时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准备下一财年的预算,“其中将包含有关确保我们在财政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Mike Johnson周三在一份声明中把不断膨胀的联邦债务水平归咎于“支出问题,而不是收入问题”。由于在支出水平和优先事项上存在分歧,共和党领导的众议院和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迄今未能通过2024财年的预算。 具体预测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最新预测,到2033年,美国公众持有的债务预计将达到45.7万亿美元,占GDP的114%。这实际上低于一年前发布的2033年118%的预测。 但该机构也预测,未来10年,美国政府支付的债务平均利率将从去年预测的3%升至3.4%。 预算监督机构彼得森基金会(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的负责人Michael A. Peterson在一份声明中说,“仅仅在过去三年里,利息成本就增加了一倍多,今年达到了每天20多亿美元。到明年,我们在利息上的支出将超过国防和几乎所有其他国家优先事项的支出。” 在CBO的展望中,强制性支出是导致赤字的另一大因素。医疗保险支出占GDP的比例预计将从2023年的3.1%增长到2034年的4.2%,社会保障支出将从去年的5%增长到5.9%。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