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1个
10月9日(周四),阿根廷主要行业组织周四表示,不稳定和不明确的政策信号正在导致项目开发延迟。 阿根廷矿企商会(CAEM)主席Roberto Cacciola称,“近期,没有矿企会做出任何决定。这是显而易见的。” 他表示,政府必须恢复与省长的对话,省长根据阿根廷法律控制矿产资源,以恢复投资者信心并确保治理能力。 阿根廷是黄金、白银和锂的主要生产国,同时还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铜储量。 CAEM估计,2025年阿根廷矿业出口将创50.9亿美元的纪录高位,较2024年大幅增长14%(其中80%来自黄金,14%来自锂。) 然而,预计该国今年黄金产量料同比下降10%,较2018年水平则大幅下降39%。 预计该国今年锂产量料增加54%,出口量料增长43%,尽管全球供应过剩和国内成本上升导致一些项目开发进度放缓。 “价格下跌正在推迟一些计划项目的建设,有重组的早期迹象。” 他还呼吁该国政府取消对黄金、锂和白银的出口关税以及对黄金和白银的预扣税,并敦促明确一项法律,确定要保护的冰川范围和基础设施投资,以提高行业竞争力。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最新研究表明,约640万吨铜产能因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陷入停滞或暂停状态,相当于全球矿产总产量的25%以上。 GEM矿业咨询分析师指出,与地质或技术障碍不同,这些瓶颈可通过强化治理、深化社区参与及推行可持续实践来解决。该研究发布之际,电气化、可再生能源增长及数字经济正持续推升铜需求。 智利、秘鲁和美国等国目前拥有大量未投入市场的铜储量。GEM经济学负责人Patricio Faúndez指出,即使仅开发其中一小部分项目,也能缓解能源转型期间迫在眉睫的供应短缺问题。 秘鲁未开发铜矿储量占比最高,约31%或180万吨,其次是美国80万吨、智利70万吨,阿根廷和巴布亚新几内亚(PNG)各约60万吨。 秘鲁当前停产的铜矿产量几乎等同于其年产量。研究指出,若这些产能得以释放,秘鲁年产量将突破400万吨,超越刚果民主共和国重夺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国地位。 在美国,重启搁置项目可缩小国内产量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缺口,增强供应保障并降低进口依赖。 智利方面,这些滞留的铜矿产能有望终结该国长达数十年的年产量550万吨天花板,推动产量突破600万吨,巩固其全球供应主导地位。 在33个因ESG因素停滞的项目中,秘鲁La Granja、美国Resolution铜矿及阿根廷El Pachón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由力拓和第一量子矿业共同持有的La Granja项目,自2006年起因涉嫌污染和土地使用问题遭遇阻力。尽管获得监管批准,这个全球第五大铜矿床项目仍因公众不信任而停滞。 在亚利桑那州,力拓的Resolution铜矿项目因原住民及环保组织反对已停滞逾二十年。 嘉能可旗下阿根廷El Pachón铜矿因冰川保护法规及许可障碍延误开发,但政府的新激励措施或将重启项目。 GEM报告未提及自2023年11月停产至今的标志性铜矿:第一量子矿业的巴拿马铜矿。在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该矿运营合同违宪并强制关闭前,其曾位列全球最大铜矿生产商之列,2022年(最后完整运营年)产量达35万吨。该矿贡献了巴拿马约5%的GDP。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赞比亚今年有望创下铜产量新高,在铜价飙升、需求持续增长之际,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主要供应国的地位。 主要矿山频发事故和停产挤压供应,推动铜价今年上涨逾20%,而赞比亚作为少数产量持续攀升的地区尤为引人注目。若能在竞争对手受挫之际实现增产,这个财政紧张的国家或将收获意外之财。 赞比亚计划抓住机遇扩大产量。巴里克黄金公司和第一量子矿业公司等企业正投入约100亿美元提升产能。 全球工业电气化、交通电气化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转型,将支撑铜需求持续攀升。铜在电网、电池和建筑领域的应用,使其成为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关键金属。 高盛集团等金融机构预计,随着本十年后期市场转为供不应求,铜价将进一步攀升。该行在10月6日报告中将2026年铜价预测上调5%。这意味着赞比亚矿商若能提升产量,将获得难得的机会借高价提升利润。 此轮涨势主要源于接连不断的供应冲击。今年早些时候,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座大型铜矿遭遇洪水侵袭,智利则发生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矿难。上月,全球第二大铜矿发生泥石流,迫使运营商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大幅下调今年及明年的产量预期。本周,泰克资源公司亦下调其智利旗舰铜矿的产量预期。 赞比亚是非洲第二大铜生产国,仅次于邻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数据显示,矿企已宣布逾100亿美元投资计划,预计到2030年将使年产量增加约120万吨,而去年产量为82.1万吨。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锂矿: 节后首个交易日,碳酸锂价格仍在节前区间内窄幅波动,矿价随之震荡。 海外矿商挺价意愿不减,固定价报盘寥寥;国内持货商则因成本等原因惜售情绪持续。下游盐厂虽有询价,但面对高报价多选择观望,现货成交清淡。 9 月来看,某一体化矿山停产导致锂云母产量折损,不过新增产线投料及时补位,国内锂云母自给率略好于预期;锂辉石在产矿山开工平稳,全国锂矿总产量环比变化不大。 碳酸锂: 本周碳酸锂价格波动幅度有限,重心与上周基本持平。 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73446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降42元/吨;电池级碳酸锂7.29-7.42万元/吨,均价7.355万元/吨,与上一工作日持平;工业级碳酸锂7.07-7.19万元/吨,均价7.13万元/吨,与上一工作日持平。节后首个工作日上下游持观望态度。期货市场方面,价格延续震荡走势,主力合约处在7.26-7.53万元/吨之间震荡。供应方面,锂辉石端和盐湖端均有新产线投产,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仍具备增长潜力。需求方面,动力市场新能源汽车商用乘用同时快速增长;储能市场供需两旺。整体来看,10月供应虽稳步增长,但动力与储能领域的强劲需求将推动市场进入大幅去库阶段,预计形成阶段性供应偏紧态势。 氢氧化锂: 节后首周,氢氧化锂价格延续节前区间窄幅震荡。 盐厂库存低位,捂盘惜售情绪浓;下游节前已提前备库,节后仅以询盘为主,现货成交寥寥,价格弹性不足。 9 月来看,上游产线复产带动产量环比增幅显著,下游需求方因终端车市旺季叠加年终冲量令订单超预期。叠加氢氧化锂出口小幅回暖预期,氢氧化锂预期将持续上月紧缺幅度。预计 10 月缺口难补,价格支撑力度继续强化。 电解钴: 本周电解钴现货价格延续上行趋势。 国庆假期期间海外电解钴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节后复工首日国内价格跟涨。供应方面,冶炼厂受制于原料库存偏紧,叠加对后市看涨预期增强,普遍暂缓报价;贸易商则多跟随国内盘面走势,抬升现货报价。需求方面,受电解钴价格快速上涨影响,合金、磁材等传统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价格传导不畅,多维持刚需采购策略,市场实际成交仍显清淡。短期来看,市场普遍关注10月15日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的最终落地情况。在该政策明确之前,买卖双方预计将保持谨慎观望态度,整体成交活跃度有限,价格或延续偏强态势。 中间品 : 本周钴中间品现货价格继续保持上行趋势。 供应端方面,主流矿山企业和贸易商普遍预期未来中国钴原料供应将持续偏紧,继续暂停报价,市场可流通货源有限。需求端方面,部分钴冶炼企业面临原料库存紧张局面,加之钴盐及电解钴价格快速上涨,外购中间品生产利润小幅修复,下游询盘价格逐步上移。然而受制于上游持货商强势挺价且惜售情绪明显,市场实际成交清淡,整体呈现“有价无市”格局。在刚果(金)出口禁令延期近一个月、且执行50%出口配额限制的政策背景下,预计未来中国钴原料供应将维持结构性偏紧,钴中间品价格仍具备进一步上行动力。 钴盐(硫酸钴及氯化钴): 本周硫酸钴现货价格大幅上涨。 供给方面,国庆期间海外钴价持续走强,国内冶炼厂看涨后市,多暂缓报价并进一步上调意向出货价格。其中,中间品制硫酸钴企业意向价已上调至8.0万元/吨左右,MHP及回收企业意向价也普遍上移至7.5万元/吨附近。需求方面,部分下游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企业担忧未来出现供应缺口,近期采购意愿有所提升。但由于自身下游订单尚未完全锁定,加之对刚果(金)配额分配政策仍存不确定性,实际采购行为仍偏谨慎,市场成交仍显清淡。整体上,在原料成本持续上行与下游阶段性备货需求的共同推动下,预计硫酸钴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偏强运行态势。 节后,部分氯化钴生产企业暂停报价,另有部分企业报价已上调至9.0–9.5万元/吨,实际成交价格也推高至约9万元/吨。当前,上游冶炼企业因原料库存持续消耗,整体观望情绪较浓,少数企业报价持续走高。贸易商方面惜售心态明显,当前报价普遍已抬升至9万元/吨以上。下游四氧化三钴企业采购相对谨慎,成交更多来源于正极材料厂、电芯厂以及化工企业。基于对明年原料供应趋紧的预期,下游企业备货积极性增强。预计短期内氯化钴价格仍具备较强上行动力,实际成交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9.5万元/吨左右。 钴盐(四氧化三钴): 节后,四氧化三钴企业普遍暂停报价,其价格走势高度依赖氯化钴等上游原料价格变化。 随着氯化钴成交价格不断走高,四氧化三钴成本支撑显著增强,但上游企业操作趋于谨慎,市场观望氛围加剧。在刚果(金)出口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成本端支撑持续强化,然而目前实际成交仍显清淡。预计近期四氧化三钴价格或将上行至30万元/吨水平。 硫酸镍: 截至本周四,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8128/吨,电池级硫酸镍的报价区间为28160-28360元/吨,过去三个交易日均价进一步上涨。 从需求端来看,动力市场仍处旺季,下游部分厂商有较大原料采购需求,对镍盐价格的接受度有所上浮;供应端来看,镍盐厂现货供应较少,叠加高价原材料成本压力,支撑镍盐报价维持高位。展望后市,当前硫酸镍现货供应依旧紧俏,预计镍盐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库存方面,本周上游镍盐厂库存指数维持4.5天,下游前驱厂库存指数由8.9天下滑至9.1天,买卖双方库存水平整体偏低,一体化企业库存指数维持6.2天;买卖强弱方面,本周上游镍盐厂出货情绪因子维持1.7,下游前驱厂采购情绪因子由3.3下降至3.0,月末采购节点过后成交情绪略有回落,一体化企业情绪因子维持3.0。(历史数据可登录数据库查询) 三元前驱体: 节后,三元前驱体价格在硫酸钴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继续呈现强劲上涨态势。 在原材料成本快速大幅走高的背景下,部分前驱体厂商暂停报价,或维持较高报价水平,明显超出下游当前可接受的心理预期。市场普遍预期价格仍将延续涨势,节后初期整体观望情绪较浓,成交表现相对谨慎。10月三元市场需求延续9月良好态势,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增长。在此情况下,排产较满的下游正极材料厂商仍存在三元前驱体的采购需求。目前正极厂主要依托原有长协订单,以背靠背绑定原材料折扣的方式达成交易,后续折扣系数预计存在上调可能。海外方面,节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对三元前驱体出口实施限制,相关出口商须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出口许可。该政策短期内或对三元前驱体海外订单产生进一步抑制,但长期来讲,三元前驱体产能海外转移、海外厂商供应链本土化的趋势依旧延续。 三元材料: 节后三元正极材料价格延续大幅上涨态势。 当前价格上涨主要受硫酸钴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硫酸镍与硫酸锰价格虽暂时持稳,但在硫酸钴带动下,后续仍存上涨预期。近期锂盐价格整体平稳,碳酸锂持稳,氢氧化锂则延续小幅下行。综合来看,预计下周三元材料价格仍将保持较强上涨势头。目前硫酸盐环节的价格上涨尚未完全传导至下游电芯厂,电芯厂对三元材料上涨接受度非常有限。在成本压力下,三元正极厂对上游三元前驱体折扣系数上调的接受度也较为有限。节后市场整体观望情绪较浓,成交趋于谨慎,仍需关注上游成交情况的进一步传导。需求方面,10月三元市场预计将延续9月的良好态势,主要受国内动力市场需求带动,其中中高镍材料订单增长较为明显。海外市场方面,受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四季度对美终端市场预期趋于谨慎;欧洲市场需求则有望存在一定恢复。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价格相对稳定,碳酸锂价格在本周未出现变化。 生产方面,材料厂在本周整体生产积极,随着在纯电重卡项目不断推进以及传统车销旺季“金九银十”到来,材料厂本月订单增长明显。本次增量主要来源于头部电芯厂,由于需求增量明显,电芯厂积极与材料厂协商增加订单,但部分头部材料厂已满负荷,订单流向中小企业。但有个别材料厂在本周有减产的情况,这主要跟下游电芯厂供应链结构调整有关,以及其他电芯厂的生产进度有关。9月磷酸铁锂材料整体需求向好,整体增量约13%,预计10月仍有明显增量,增速有望维持5%以上。 磷酸铁: 国庆假期过后,国内磷酸铁市场整体呈现向好态势,行业运行节奏平稳有序。 目前,多数磷酸铁生产企业均按照 9 月底敲定的订单计划稳步推进生产工作,产品价格也延续了月底协商确定的水平,短期内未出现波动调整,市场供需双方在订单与价格层面保持着良好的履约稳定性。从市场预期来看,随着下游需求端的逐步回暖,10 月份磷酸铁市场需求有望较 9 月实现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需求景气度将得到改善。在此背景下,部分具备产能释放条件的磷酸铁企业,计划在 10 月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预计产量将实现阶段性突破,为市场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钴酸锂: 钴酸锂方面,主流生产企业多数暂停报价,少数企业常规型号产品成交价已触及32.0万元/吨。 本轮价格上行主要受上游氯化钴、四氧化三钴价格传导以及电芯企业备货推动。目前,正极材料与电芯企业库存相对充足,对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形成一定缓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紧急补库需求。预计钴酸锂价格近期将保持坚挺,并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 负极: 近期,国内人造石墨市场价格保持平稳运行。 成本端,原料价格出现上行;供需维度,“金九银十” 旺季带动国内外需求保持旺盛状态,然而在此背景下,负极行业整体开工率依旧处于偏低水平,受此影响,本周人造石墨价格始终处于僵持阶段。展望后续,成本端原料价格和下游需求量级有望延续上涨,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受限于产能过剩,预计价格大概率将维持平稳。 近期,国内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无波动。成本端,前期上游原材料价格走低,但成本影响暂未传导至当前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定价。展望后市,气温下降或将影响矿端开采,部分下游企业或将在此前陆续备货,后续或将进入供应收紧格局,但季节性备货终难以改变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因此,预计后续天然石墨负极价格仍缺明显上涨动力。 隔膜 : 2025年9月,锂电隔膜产量环比增长7.50%。 分工艺看,湿法隔膜产量环比增长8.50%;干法隔膜产量环比增长3.08%。 从市场供需来看,9月锂电隔膜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复苏和储能需求的稳步增长,下游电芯厂对隔膜的需求明显提升,尤其是湿法隔膜因性能优势更受青睐,带动其产量增幅较高。同时,隔膜价格在经过前期的激烈竞争和调整后,逐渐趋于稳定,企业盈利空间有所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市场整体开工率呈上行趋势。此外,部分隔膜企业为应对第四季度的预期需求,主动调整库存策略,加大生产力度,进一步推动了产量环比增长。10月,预计下游需求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锂电隔膜产量增幅可能收窄,环比增长约1%。 电解液 近期电解液价格有所上涨。 从成本端来看,六氟磷酸锂及部分添加剂受供应偏紧影响价格持续上涨,电解液生产成本随之承压。经过一段时间传导后,成本压力转化为价格推力,推动电解液价格上涨。需求端来看,随着 “金九银十” 行业传统旺季的到来,动力与储能两大核心市场需求同步释放。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车销表现良好,带动电池厂商提升产能利用率;储能领域,国内外需求持续回暖,拉动储能电池采购量增长。需求增量向上传导至电解液环节,直接推动电解液整体需求上行。供应端方面,下游需求增长拉动电解液企业开工率提升,但行业长期产能过剩格局未改,竞争依旧激烈。不过原材料价格显著上涨,短期预计对电解液价格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钠电: 国庆假期过后,国内钠电市场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从市场需求端来看,订单需求保持稳步释放节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生产端方面,行业整体生产节奏始终维持稳健水平,未出现明显波动,供需两端的良性互动为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回收: 国庆节后,本周硫酸钴等盐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而因假期刚结束,多数回收企业本周不报价,但因钴盐上涨幅度较大,因此三元、钴酸锂黑粉黑粉系数均有小幅上涨。而铁锂黑粉锂点本周价格维持稳定,以铁锂极片黑粉为例,现阶段铁锂极片黑粉价格为2650-2800元/锂点。而拿三元黑粉为例:现阶段三元极片黑粉现阶段镍钴系数为74-75.5%,较上周环比上涨0.5%,而锂系数在69-72%,基本环比持平。主因利润端口,现阶段外采铁锂黑粉生产碳酸锂持续亏损,利润率在-5%-6%,除了今年新投产的几家铁锂湿法企业,多数铁锂回收企业多具备其他原料生产碳酸锂的产线,因此即使在碳酸锂价格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在面临亏损时也选择停采停产。而三元湿法端情况类似,利润基本在1-3%上下徘徊,钴酸锂湿法端略优于铁锂及三元企业,在3%左右,且随着钴盐价格飞涨,三元及钴酸锂端利润都进一步回升。而供应端,在镍钴锂涨价以后,上游回收企业对钴酸锂电池及铁锂等电池、极片价格跟涨迅速,黑粉也有一定程度涨价。但在需求端,由于此次碳酸锂的涨价和中美贸易、焦煤等其他因素挂钩,多数企业在利润倒挂的情况下仍以观望为主,多数铁锂湿法厂维持B端代工。 下游与终端: 本周,直流侧电池舱的价格波动幅度小,5MWh直流侧平均价格为保持小幅下行至0.423元/Wh,3.4/3.72MWh价格相对稳定0.432元/Wh。 25Q4行业内头部电芯长将保持满产满销状态,集成商在稳定国内出货同时需兼顾海外项目交付节点来临,预计储能市场交付旺势持续至26Q1,电池舱价格整体波动较小。 9月29日,龙源电力龙源电力集团共享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第五批储能电站储能液冷电池系统标段1、标段2框架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其中,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投标报价27138万元预中标标段1,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报价31104.262万元预中标标段2。 具体中标候选人情况如下: 标段1:600MWh液冷电池系统,电芯≥314Ah 第一中标候选人: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7138万元,折合单价0.452元/Wh; 第二中标候选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4000万元,折合单价0.400元/Wh。 标段2:700MWh液冷电池系统,电芯≥314Ah 第一中标候选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1104.262万元,折合单价0.444元/Wh; 第二中标候选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8000万元,折合单价0.400元/Wh 》订购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 新能源 产业链数据库 新闻: 【工信部等三部门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2026年1月1日(含)起,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提出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新方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方向。但其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制约应用。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材料。该材料兼具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抗弯折性能优异,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用作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该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思路。(财联社) 【意大利大型储能竞价投标价创纪录低点 彰显电池成本快速下降】据报道,意大利首次大型储能竞价的投标价创下纪录低点,仅为每年12,000-19,000欧元(13,300-21,000美元)/MWh,远低于预期,彰显电池成本正大幅下降。在全球供应格局变化和价格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开发商似乎愿意接受接近于零的回报底线,以确保长期合同。(财联社)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林子雅 86-215166690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 021-51666711 王子涵 021-51666914 王杰 021-51595902 张浩瀚 021-51666752 陈泊霖 021-51666836 徐萌琪 021-20707868
电解钴: 本周电解钴现货价格延续上行趋势。 国庆假期期间海外电解钴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节后复工首日国内价格跟涨。供应方面,冶炼厂受制于原料库存偏紧,叠加对后市看涨预期增强,普遍暂缓报价;贸易商则多跟随国内盘面走势,抬升现货报价。需求方面,受电解钴价格快速上涨影响,合金、磁材等传统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价格传导不畅,多维持刚需采购策略,市场实际成交仍显清淡。短期来看,市场普遍关注10月15日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的最终落地情况。在该政策明确之前,买卖双方预计将保持谨慎观望态度,整体成交活跃度有限,价格或延续偏强态势。 中间品 : 本周钴中间品现货价格继续保持上行趋势。 供应端方面,主流矿山企业和贸易商普遍预期未来中国钴原料供应将持续偏紧,继续暂停报价,市场可流通货源有限。需求端方面,部分钴冶炼企业面临原料库存紧张局面,加之钴盐及电解钴价格快速上涨,外购中间品生产利润小幅修复,下游询盘价格逐步上移。然而受制于上游持货商强势挺价且惜售情绪明显,市场实际成交清淡,整体呈现“有价无市”格局。在刚果(金)出口禁令延期近一个月、且执行50%出口配额限制的政策背景下,预计未来中国钴原料供应将维持结构性偏紧,钴中间品价格仍具备进一步上行动力。 硫酸钴: 本周硫酸钴现货价格大幅上涨。 供给方面,国庆期间海外钴价持续走强,国内冶炼厂看涨后市,多暂缓报价并进一步上调意向出货价格。其中,中间品制硫酸钴企业意向价已上调至8.0万元/吨左右,MHP及回收企业意向价也普遍上移至7.5万元/吨附近。需求方面,部分下游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企业担忧未来出现供应缺口,近期采购意愿有所提升。但由于自身下游订单尚未完全锁定,加之对刚果(金)配额分配政策仍存不确定性,实际采购行为仍偏谨慎,市场成交仍显清淡。整体上,在原料成本持续上行与下游阶段性备货需求的共同推动下,预计硫酸钴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偏强运行态势。 氯化钴: 节后,部分氯化钴生产企业暂停报价,另有部分企业报价已上调至9.0–9.5万元/吨,实际成交价格也推高至约9万元/吨。 当前,上游冶炼企业因原料库存持续消耗,整体观望情绪较浓,少数企业报价持续走高。贸易商方面惜售心态明显,当前报价普遍已抬升至9万元/吨以上。下游四氧化三钴企业采购相对谨慎,成交更多来源于正极材料厂、电芯厂以及化工企业。基于对明年原料供应趋紧的预期,下游企业备货积极性增强。预计短期内氯化钴价格仍具备较强上行动力,实际成交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9.5万元/吨左右。 钴盐(四氧化三钴): 节后,四氧化三钴企业普遍暂停报价,其价格走势高度依赖氯化钴等上游原料价格变化。 随着氯化钴成交价格不断走高,四氧化三钴成本支撑显著增强,但上游企业操作趋于谨慎,市场观望氛围加剧。在刚果(金)出口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成本端支撑持续强化,然而目前实际成交仍显清淡。预计近期四氧化三钴价格或将上行至30万元/吨水平。 钴粉及其他: 国庆假期过后,国内钴粉市场报价呈现上调态势。 回溯节前市场,钴粉价格已提前攀升至高位区间,受此影响,下游合金企业的采购积极性受到明显抑制,实际采购量较为有限。从成交情况来看,当前仅在吨级订单规模下,才存在高价成交的现象,整体市场交易活跃度处于较低水平。从市场基本面来看,钴原料供应紧张的核心难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这一关键因素将持续对钴粉价格形成支撑。基于此,市场普遍预期,后续钴粉价格仍将保持上行趋势,短期内回落压力较小。 三元前驱体: 节后,三元前驱体价格在硫酸钴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继续呈现强劲上涨态势。 在原材料成本快速大幅走高的背景下,部分前驱体厂商暂停报价,或维持较高报价水平,明显超出下游当前可接受的心理预期。市场普遍预期价格仍将延续涨势,节后初期整体观望情绪较浓,成交表现相对谨慎。10月三元市场需求延续9月良好态势,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增长。在此情况下,排产较满的下游正极材料厂商仍存在三元前驱体的采购需求。目前正极厂主要依托原有长协订单,以背靠背绑定原材料折扣的方式达成交易,后续折扣系数预计存在上调可能。海外方面,节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对三元前驱体出口实施限制,相关出口商须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出口许可。该政策短期内或对三元前驱体海外订单产生进一步抑制,但长期来讲,三元前驱体产能海外转移、海外厂商供应链本土化的趋势依旧延续。 三元材料: 节后三元正极材料价格延续大幅上涨态势。 当前价格上涨主要受硫酸钴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硫酸镍与硫酸锰价格虽暂时持稳,但在硫酸钴带动下,后续仍存上涨预期。近期锂盐价格整体平稳,碳酸锂持稳,氢氧化锂则延续小幅下行。综合来看,预计下周三元材料价格仍将保持较强上涨势头。目前硫酸盐环节的价格上涨尚未完全传导至下游电芯厂,电芯厂对三元材料上涨接受度非常有限。在成本压力下,三元正极厂对上游三元前驱体折扣系数上调的接受度也较为有限。节后市场整体观望情绪较浓,成交趋于谨慎,仍需关注上游成交情况的进一步传导。需求方面,10月三元市场预计将延续9月的良好态势,主要受国内动力市场需求带动,其中中高镍材料订单增长较为明显。海外市场方面,受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四季度对美终端市场预期趋于谨慎;欧洲市场需求则有望存在一定恢复。 钴酸锂: 钴酸锂方面,主流生产企业多数暂停报价,少数企业常规型号产品成交价已触及32.0万元/吨。 本轮价格上行主要受上游氯化钴、四氧化三钴价格传导以及电芯企业备货推动。目前,正极材料与电芯企业库存相对充足,对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形成一定缓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紧急补库需求。预计钴酸锂价格近期将保持坚挺,并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 》订购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 新能源 产业链数据库 新闻: 【工信部等三部门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2026年1月1日(含)起,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提出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新方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方向。但其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制约应用。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材料。该材料兼具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抗弯折性能优异,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用作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该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思路。(财联社) 【意大利大型储能竞价投标价创纪录低点 彰显电池成本快速下降】据报道,意大利首次大型储能竞价的投标价创下纪录低点,仅为每年12,000-19,000欧元(13,300-21,000美元)/MWh,远低于预期,彰显电池成本正大幅下降。在全球供应格局变化和价格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开发商似乎愿意接受接近于零的回报底线,以确保长期合同。(财联社)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林子雅 86-215166690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 021-51666711 王子涵 021-51666914 王杰 021-51595902 张浩瀚 021-51666752 陈泊霖 021-51666836 徐萌琪 021-20707868
据洛阳钼业官微消息:近日,铜标志组织(The Copper Mark)正式通知洛阳钼业在刚果(金)运营的TFM铜钴矿通过The Copper Mark铜标志再审审计,目前所有领域被评判为“完全满足”。TFM由此成为非洲首个获得铜标志认证的矿山,也是非洲第一家完成铜标志所有标准“完全满足”的矿山。 铜标志是业界一个领先的审验体系,旨在满足国际上日益增长的负责任采购和生产的要求,促进铜、钼、镍和锌价值链中的负责任实践。铜标志对矿山和冶炼厂开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以验证各个生产场所是否符合负责任生产实践要求。铜标志的要求涵盖所有主要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获得铜标志的铜生产商将能自动满足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负责任采购要求中的所有三项要求,即负责任采购、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 洛阳钼业ESG副总裁梁玮介绍,铜标志是一项面向所有行业成员的自愿计划,2024年初,TFM通过了铜标志的初次审计。2025年8月,TFM完成了铜标志的再审工作。铜标志的审验流程使用负责任矿产倡议(RMI)的《风险准备评估》(RRA)的32项不同的标准进行,包括法律合规、劳工关系、环境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水管理、闭矿和复垦、社区发展、申诉机制、利益相关方沟通、矿产供应链尽职调查等议题,涵盖铜钴产品从采矿、选矿到冶炼的生产全流程。 “铜标志认证是洛阳钼业践行高标准ESG理念、实现持续改进的重点工作,也是向客户、投资者、政府、社区、员工等利益相关方展示负责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手段。” 梁玮说,“获得铜标志认证也有利于产品获得优质市场客户的认可,实现溢价。” 目前全球共有52座矿山、32家冶炼精炼企业和11家金属制造商获得了铜标志。在刚果(金),获得铜标志的矿山包括洛阳钼业的TFM以及嘉能可的KCC和MUMI。 TFM是全球第五大铜矿山,也是全球第二大钴矿山,拥有5条铜钴生产线,形成了45万吨的年产铜能力。今年以来,TFM持续挖潜,提效运营和管理,铜产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作为面向未来的金属,铜在全球迈向清洁能源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力需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资本开支不足、传统矿山品位下降,全球铜矿新增供应相对紧张。随着TFM和另一处在刚果(金)的世界级项目KFM完成4条新生产线的建设,洛阳钼业成为近年来全球大型矿企中少数持续保持铜产量高速增长的企业,并于2024年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产铜商之列。2025年上半年,洛阳钼业产铜量达到35.36万吨,再次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将继续成为全球矿业行业的产铜“稳定剂”。
一、全球镍资源结构演变:红土镍矿主导地位持续强化 从2018年至2030年(预计),全球镍矿石生产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预计硫化镍矿的份额从2018年的32%下降至2030年的12%,红土镍矿的份额显著上升,从68%升至88%,成为最主要的镍矿来源。 但2023年开始,红土镍矿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开始,2023年火法矿的占比70%,湿法矿的占比仅为10%, 预计到2030年,火法矿占比降低至61%,湿法矿占比则提升至27%。 湿法冶炼占比的提升,主因当前全球高品位镍矿资源正逐渐枯竭,产业为开发储量巨大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同时,湿法工艺凭借其在生产成本、综合回收、环保低碳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完美契合了产业对低成本、大规模、绿色化镍原料的需求。 镍矿供应分国别来看,印尼的份额从2018年的约26%飙升至2030年的近80%,菲律宾的份额从约41%下降至约8%,印尼在全球镍资源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二、印尼凭借MHP重塑全球镍供应链格局 印尼已成为全球镍中间品,特别是MHP的绝对增长点。其成本优势正在挤压其他地区和高成本工艺中间品高冰镍的市场空间。 全球MHP供应量在2021年仅20.8万镍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至135.3万镍吨,印尼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全球份额也从2021年的6% 飙升至2030年预计的86%。 与MHP的激增相比,印尼的镍硫供应增长显得尤为平缓。从2021年到2030年,镍锍供应量预计仅从约6.8万镍吨增长至31.2万镍吨,增速远低于MHP。主要因其冶炼成本相对较高,且下游相对更为集中,应用领域小。 三、供应端:NPI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硫酸镍增速放缓,精炼镍保持稳定 (1)NPI:成本优势驱动的产业革命 作为不锈钢厂镍原料来源之一,NPI在2018年镍原料中占比约40%,当时其经济性相较电解镍相对较小。随着NPI经济性反超电镍,下游不锈钢冶炼企业逐步将NPI作为主要镍原料来源,其占比提升至2024年的70%。 当前NPI价格已跌至历史低位,多数冶炼厂面临持续性利润倒挂,在成本支撑下,NPI价格易涨难跌。 (2)精炼镍:独特的“金融属性”构筑护城河 精炼镍作为“标准品”,其下游应用广泛,既是生产硫酸镍的原料之一,也用于高端不锈钢和特种合金及电镀。同时精炼镍可在LME和SHFE进行交割,这种金融属性支撑了其生产和需求的刚性,使其摆脱了单纯作为工业金属的波动。 中长期来看,低成本MHP作为原料来生产精炼镍,将进一步增强其经济性,促使产量增长。 四、需求端:不锈钢需求基本盘稳固,电池增长进入平台期 (1)2015-2020年:不锈钢绝对主导期 2015年,不锈钢消耗了近70%的原生镍,电池仅占2%。此时新能源市场尚在萌芽,对镍需求总量较小。 (2)2020-2025E: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期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能源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三元电池的需求占比突破10%。这一时期,电池是需求增量的主要贡献者,但不锈钢的份额仍高达68%。 (3)2025E-2030E:电池增速放缓,不锈钢维持稳定 动力电池方面,三元电池市场持续受到磷酸铁锂电池的挤压,其自身增长率随之下降。在下一代技术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之前,镍在电池中的需求增长空间受限。而全球不锈钢需求预计将保持温和增长,由于其体量巨大,仍将维持70%左右的原生镍需求占比。 五、短期镍价逻辑:过剩与支撑并存下的复杂博弈 (1)成本支撑坚实:自2024年底以来,由NPI转产的高冰镍正持续被MHP侵蚀市场份额,但短期内未有新MHP项目投产。刚果(金)政策导致钴供应紧张,提升MHP中钴价值并引发投机性囤货,进一步加剧MHP紧缺态势。 MHP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以其为原料的精炼镍生产成本高企,镍价下跌空间有限。 (2)金融属性提供缓冲:精炼镍是LME上市的交易品种,具有强烈的金融属性。 在美联储降息和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充裕,对镍等有色金属价格形成宏观托底。 (3)印尼政策扰动: 印尼的镍矿政策持续偏紧,2025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正式公布《2025年第17号部长条例》,将原先三年期的RKAB审批制度调整回年度制,自2026年起重新实施。 冶炼厂出于对未来矿石供应短缺的担忧,提前进行原料囤货,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和需求。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斯特里克兰金属公司(STRICKLAND Metals)宣布,其在塞尔维亚的罗戈兹纳(Rogozna)项目再次见到“厚大”矿体。 此次见矿是在该项目最小外围矿床铜谷(Copper Canyon)。 主要见矿情况为: 在4.8米深处见矿191.2米,铜品位0.5%,金品位0.5克/吨。其中包括110.5米厚、金品位0.6克/吨、铜品位0.6%,25.9米厚、金1.2克/吨和铜1.1%,以及20米厚、金0.5克/吨和铜1%的矿体。 真厚度尚不清楚。 公司经理保罗·勒皮尼埃(Paul L'Herpiniere)称,此次见矿凸显了铜谷矿床的潜力,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成为罗戈兹纳项目的后备对象。 “铜谷是罗戈兹纳项目最初发现和圈定的矿床之一,但近些年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沙纳克(Shanac)、梅德诺瓦茨(Medenovac)和格拉迪纳(Gradina)等矿床进展更为突出”,勒皮尼埃称。 “本次钻探结果清楚表明,铜谷矿床资源量很有可能超过目前81万盎司当量,扩大了罗戈兹纳项目开发潜力”。 2024年4月,斯特里克兰公司以3700万澳元购买了罗戈兹纳项目,随后加大了勘查力度。 公司称,目前项目部署了7台钻机,3个部署在格拉迪纳矿床,计划在今年底前发布首个资源量。 6月份以4500万澳元转让西澳州延达尔(Yandal)金矿项目后,公司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塞尔维亚的项目。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路透社3日报道称,美国政府据说有意购买克里蒂卡尔金属公司(Critical Metals,CM)股权,这也是特朗普当局加强对世界关键矿产供应控制战略的一部分。 这些协议如果签署,美国将直接控制格陵兰南部的坦布利兹(Tanbreez)项目权益,该矿是世界最大稀土矿床之一。路透社的此篇报道之前,CM公司已经将其在该项目的股权从42%增持至92.5%,几乎完全控制。 此前,美国政府已经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收购拥有项目或矿山的企业的股份,这些公司可能成为美国关键矿产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上个月,美国政府购买了美洲锂业(Lithium Americas)5%的股份,该公司在内华达州的项目将成为西半球电池级锂的最大供应来源。两个月前,美国国防部(现称战争部)以4亿美元购买了芒廷帕斯材料公司(MP Materials,MPM)15%的股份,MPM目前为美国唯一稀土生产商。 美国政府一名官员在回应路透社置评请求时透露,CM公司是拥有关键矿产项目而向美国政府寻求投资的“数百家企业”之一。 另外一名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双方谈判已经长达6周,包括将该公司获得的5000万美元美国政府资助转化为股权,这笔资金是6月份申请的。如果CM公司接受此提议,那么美国政府将持有CM公司及其在格陵兰南部坦布里兹稀土项目8%的股权。 据路透社报道,任何股权投资都与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6月份宣布的1.2亿美元贷款无关。 路透社还报道称,由于美国政府重点放在美洲锂业交易上,对CM公司的股权投资谈判已经推迟。 大型稀土项目 根据CM公司估算,坦布里兹矿床资源量至少4500万吨,赋存在巨量的条纹霞正长岩中,截至目前也基本上没有勘探。其中三分之一的资源量属于“重”稀土,能够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和国防工业,价值远高于更为常见的“轻”稀土。 CM公司称,坦布里兹稀土矿范围为8公里×5公里,仅占47亿吨围岩的1%。目前,勘探正在进行,目的是扩大资源量,为贷款可行性研究做准备。 年初,这家来自纽约的矿企发布了坦布里兹稀土矿依据现有资源量进行的初步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其净现值(NPV)为30亿美元(按照15%和12.5%的折现率分别为28亿美元和36亿美元,税前),内部收益率(IRR)为180%。 此研究提出分阶段开发策略,初步阶段年产稀土氧化物大约8.5万吨,最早于2026年投产,经过模块化开发后产能扩大到42.5万吨/年。 该公司此前曾称,坦布里兹项目投产需要投资2.9亿美元,初期工程由EXIM贷款资助。 格陵兰利益 由于资源和关键矿产极其丰富,格陵兰的经济价值吸引美国关注最早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官员最近一次访问努克是在去年11月份,目的是对该岛的矿业进行私人投资。 据路透社报道,当时,拜登政府成功游说坦布里兹所有权人不要把该项目卖给中国一家开发商,相反以更加便宜的价格卖给了CM公司。 现任总统特朗普毫不掩饰其“拥有”丹麦这片领土的渴望。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总统万斯对格陵兰进行短暂访问,宣传特朗普的主张。 尽管吸引了更多关注,但格陵兰矿业近些年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兴趣不大、审批漫长以及环境担忧。目前,格陵兰只有两家小型矿山。 对于CM公司来说,仍然需要建设加工设施,其代表称目标是在美国国内加工。 但另据彭博通讯社6日报道,美国白宫一名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目前并没有考虑签署购买CM公司股份的协议。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