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SMM12月2日讯:近期,国内电解液、磷酸铁巨头天赐新材在宜昌的30万吨磷酸铁项目投产仪式在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区举行。 据悉,此次投产的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可年产30万吨磷酸铁及5万吨磷酸铁锂回收,是目前全球首个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 从具体规划上而言,本次宜昌天赐的30万吨磷酸铁项目总投资13.88亿元,项目位于枝江经济开发区姚家港化工园区,其中一期将投建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产线及30万吨产能配套设施,二期建设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装置,三期5万吨电池材料回收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磷酸铁行业的产能正处于快速扩张期,2020年前磷酸铁行业在上一轮周期的尾部,彼时磷酸铁锂电池在终端应用占比较低,对上游材料及前驱体需求处于相对低位,市场景气程度低,落后产能持续出清。至2020年四季度起,终端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对铁锂需求的飙升致磷酸铁扩产不及,行业供需错配出现,磷酸铁陷入长期的供不应求的境地,一度成为制约磷酸铁锂产能放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因此,钛白粉、磷化工企业今年也多有入局磷酸铁赛道,磷酸铁行业产能在过去的一年中持续走高。据SMM测算,2022年预计磷酸铁材料产能将达14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1万吨,同比大增304%。产能快速扩张之下,行业竞争格局也发生些许变化,在当前的行业磷酸铁市场格局中,湖南裕能稳居第一梯队,湖北万润、七星光电、湖南雅城等形成明显的第二梯队,而作为老牌磷酸铁企业的天赐新材此前则受限于产能问题,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的稀释。但随着本次宜昌天赐10万吨磷酸铁产线的投产释放,天赐新材的产能将可跃升至行业前三。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SMM 12月2日讯:昨日,鞍重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孙公司江西领能锂业有限公司为配合上高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嘉美路改造工程),拟临时停产进行设备检修及设施维护。此次停产的生产线是公司于2022年年初启动投建的一期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此前经过两个月的设备调试之后,已投产运行。截止目前,领能锂业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持续运行良好,产品已形成销售。 本次公司对设备进行停产检修维护,预计每天折合碳酸锂当量减产约为20吨,营收影响约为1100万元/天,总体营收及财务影响目前尚无法精确预测。 此外,公司还提到,当前领能锂业的成品库存不会影响到已签署销售合同的供货。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9日的午时,另一家公司——永兴材料子公司永兴新能源的碳酸锂生产线也陷入临时停产的局面,不过此二者停产的原因却有些南辕北辙。永兴新材料是因配合环保调查而停产。据悉,事情的起因是江西省高安市在日常监测中发现锦江水源水质异常,生态环境部门正在上下游开展调查工作。 据公告显示,2022年1-9月,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实现碳酸锂销量13770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2亿元。永兴材料表示,鉴于目前尚无法确定碳酸锂冶炼生产线恢复生产的具体时间,此次临时停产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尚无法预测。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考虑到子公司在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中高达95%的占比,一旦暴雷就可能会危及公司的发展前景。 此停产公告午间一出,当日下午永兴材料股价直线跳水,盘中一度跌停。11月30日,深交所对永兴材料发布关注函,要求永兴材料详细说明事件发生背景、具体原因、最新进展,并量化分析永兴新能源临时停产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预计复产时间等内容。但截止发稿,永兴材料暂未对其做出相关回复。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止12月2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维持于55.8~57.5万元/吨的高位,均价报56.65万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虽然近日因下游需求高峰期已过,碳酸锂价格相比此前56.75万元/吨的高位略有回落,但是市场对锂矿的布局依旧是异常火爆,跨界布局锂产业链的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业内人员分析称,跟风跨界抢矿并非明智之举,在当前锂资源紧缺,锂矿隐含的巨大利润背后,其开发周期较长、相关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点对于一些技术不成熟的公司而言,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企业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资金流和技术水平,量力而行。 对于未来锂价走势,中信期货也表示,综合来看,12月锂供需依旧面临较为紧张的局面,虽然需求端因备货结束和锂价高企有所回落,但锂价格因供给短缺仍维持上涨势头,中期将呈震荡偏强走势。 华西证券则认为,青海盐湖提锂处于减产状态,叠加下游厂家库存普遍不高,春节临近面临刚性备库需求,短期内供不应求格局或将持续,支撑锂盐价格走势,看好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价格维持高位。 而SMM此前也预计中长期的锂价走势,SMM认为2022年全球锂资源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过进入2023年,随着锂资源逐步释放缓解,供需关系将迎来转折点。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也将明显回调。 相关阅读: 【突发】永兴材料子公司碳酸锂冶炼生产线为配合环保调查临时停产!
12月1日晚间,科达利(002850)公告,2022年11月30日,公司与法国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简称“ACC”)基于双方合作意愿签订《Purchasing Agreement》,约定2024年至2030年期间,ACC预计向科达利批量采购约1亿套方形锂电池壳体和盖板,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关于ACC 说到ACC,也许大家并不是很熟悉,但其实际上来头不小。ACC成立于2020年6月,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和多元化能源公司道达尔为其三大股东,分别持有ACC三分之一的股权。 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是在2021年9月成为ACC股东的。根据彼时的协议,梅赛德斯-奔驰将于2022年向ACC投入数千乃至上亿欧元的资金,总投资预计将低于10亿欧元。ACC将从2025年开始为梅赛德斯-奔驰提供电池技术。 同时,随着梅赛德斯-奔驰的加入,Stellantis集团和道达尔承诺到2030年将ACC的电池产能至少提高到120GWh,接近原来的两倍。目前,ACC专注于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电芯及模组,总投资额约为70亿欧元。 产能布局方面,ACC正在法国和德国建造超级工厂,并于今年5月宣布将在意大利建造第三座超级工厂。 产业链布控方面,今年4月,赢合科技宣布获ACC新锂电设备订单,将为其13GWh的法国超级电池工厂提供前段量产设备。 5月5日,优美科宣布,与ACC签署了长期战略供应协议,将向后者欧洲电池工厂供应下一代高镍正极材料。 该长期协议包括每年承购可供应13GWh电池的正极材料。如果按照1GWh电池对应高镍三元正极1500吨来计算,13GWh电池对应的正极材料需求将达1.95万吨。 优美科还表示,由于公司及ACC均有意向进一步推进双方合作关系,该供应量可能在2030年前增加至46GWh或以上,相当于每年为至少50万辆电动汽车供电。 关于科达利 资料显示,科达利创立于1996年,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汽车结构件两大类,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结构件供应商。研究数据显示,按2020年动力电池结构件行业52亿元(国内30亿、海外22亿)市场规模测算,科达利在国内市场份额高达63%,全球达36%。 科达利几乎绑定了全球知名动力电池及汽车制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LG、松下、特斯拉、Northvolt、三星SDI、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力神、瑞浦能源、蜂巢能源、广汽集团等。其中,科达利是宁德时代电芯外壳第一大供应商。 现在,科达利又拿下拥有强大股东背景的法国电池制造商ACC,客户群进一步扩容壮大,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制造版图逐渐完善。 今年以来,科达利加快结构件产能扩充步伐,年内相继签约落地了南昌、江门、枣庄、厦门四个新生产基地。同时还在积极扩充其江苏、宜宾、惠州以及海外生产基地的结构件产能。 截至目前,科达利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已达16个,分别为国内13个(溧阳、宁德、惠州、西安、宜宾、大连、荆门、上海、深圳、南昌、江门、枣庄、厦门),欧洲3个(德国、瑞典、匈牙利)。 在扩产提速的背后,科达利遵循的一贯逻辑是“就近配套”:在客户产地附近配套建设生产基地,可以有效地辐射周边客户,稳定供应链合作关系并降低生产成本。而这套逻辑,在当前全球电动化加速推进,动力电池厂商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新建产能的背景下,毫无疑问将有助于提升科达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产能扩张的背后,是科达利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产销量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科达利实现营收59.7亿元,同比增长99.86%;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58.45%。 值得一提的是,科达利今年9月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具备生产4680电池结构件的技术积累和能力,且已经获得国内外大客户定点,主要供给欧美客户。 总结 结构件锂电池的重要材料,包括盖板、壳体两个主体部分,以及起抗震作用的软连接,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但锂电池结构件产品并不具备统一标准,反而是高度定制化产品。这就意味着在锂电池结构件行业,马太效应被放大,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公司会存在品牌溢价。 科达利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涵盖方形电池与圆柱电池(软包电池使用铝塑膜,不需要结构件),且几乎配套了全球顶尖客户,积累了深厚的多品类开发经验。随着未来4680电池及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渐爆发,科达利结构件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级市场上,截至12月2日收盘,科达利报106.82元,上涨4.17元或4.06%,总市值250.37亿元。
据枝江发布消息,11月30日,宜昌天赐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投产仪式在湖北省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举行。 该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3.88亿元,可年产30万吨磷酸铁及5万吨磷酸铁锂回收,是目前全球首个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 此外,宜昌天赐投资的年产40万吨锂电池材料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预计将在今年12月开工建设。 资料显示,宜昌天赐成立于2021年7月1日,注册资本4亿元,法人代表为史利涛,由天赐材料100%持股。 今年上半年,天赐材料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天赐材料实现营收103.63亿元,同比增长180.13%;实现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增长271.32%。其中锂离子电池材料实现营收96.27亿元,同比增长206.42%,占总营收92.90%,同比上升7.97%。 仅半年的时间,天赐材料的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22.08亿元),创历史新高。而且还是在电解液及相关材料价格大跌的情况下“逆势”增长。 今年上半年,电解液核心溶质六氟磷酸锂的价格经历了一轮暴跌,从年初的56.5万元/吨降到6月底的24.5万元/吨,半年时间跌幅超过56%。电解液的价格也因此持续走低。 而天赐材料盈利大增的主要原因为电解液产品量价、正极材料销售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据东吴证券研报数据,天赐材料2022年上半年出货量超12万吨,同比翻倍增长。东吴证券还预计,天赐材料2022年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33万吨,同比增长129%。这也意味着天赐材料今年下半年电解液出货量有望继续大幅度增长。 此外,维科网锂电注意到,目前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自供比例超过95%,这也是其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增的重要原因。 产能方面,目前天赐材料全球规划总产能达203.9万吨。其中,海外总产能达41.4万吨,设厂地点分别在德国、比利时和美国;国内方面,天津工厂规划产能3万吨,溧阳工厂规划产能40万吨,凤凰工厂规划产能9.6万吨,龙山工厂规划产能15万吨,宁德工厂规划产能45万吨,江门工厂规划产能20万吨,四川零碳工厂规划产能30万吨。 国际化布局方面,11月24日,天赐材料公告,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本次发行GDR所募集的资金拟用于公司拓展主营业务,推动公司国际化布局,提升公司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能力,偿还公司债务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
12月1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日前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根据公告,宝马计划召回三款进口电动汽车,均是由于电池存在起火风险。 具体情况如下: 1、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为2021年9月28日至2022年6月10日的部分进口宝马iX及i4电动汽车,共计38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制造失误,动力电池单元内可能混入了异物。这会引起电池内部短路,严重时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2、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为2019年2月7日至2019年8月29日的部分进口宝马旧款i3电动汽车,共计3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动力电池因电芯生产制造过程异常,可能会造成动力电池过度自放电。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动力电池模组过热,不能排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宝马中国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检查,免费更换存在缺陷的电池模组,以消除安全隐患。 宝马电动汽车全球召回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2021年,宝马在全球范围内都召回过电动汽车,而召回原因也如出一辙,即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在中国,2021年12月24日,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消息显示,华晨宝马计划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1年4月30日到2021年8月27日的国产iX3电动汽车,共计1974台。 具体召回原因为,动力电池内部触点系统插接口针脚处焊接质量不良,可能导致温度/电压实际值和测量值出现偏差。当偏差值超过设定的安全值后,车辆会启动电池系统失效保护模式,出现故障码或报警提示信息,并切断动力电池输出,造成车辆行驶中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而在华晨宝马决定召回之前,iX3就已经受到了车主的集中投诉,而且不仅仅只是动力电池故障,还包括电动机故障、发动机故障灯亮、制动系统刹车失灵等问题。 在韩国,2021年11月1日,有报道称,宝马宣布在韩国召回BMW 330e、BMW 530e、BMW 530e iPerformance Luxury、BMW 745e iPerformance、BMW 745Le iPerformance、BMW X5 xDrive45e iPerformance共计115辆。 具体召回原因为,高压电池制造过程中内部异物(焊接飞散物)未清除干净,造成高压电池短路的可能,进而引发火灾。 在日本,2021年10月22日,有报道称,宝马330E、宝马530e iPerformance、宝马745E、宝马745le xDrive、宝马X3 xDrive30e、宝马X5 xDrive45e、MINI Cooper SE Crossover A4车型在日本宣布召回,共计199辆。 其召回原因为,由于高压蓄电池的制造工序不正确,电池模块中可能混入了杂物。因此,电瓶电路短路,流入并放出异常电流,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火灾。 大众、沃尔沃召回近1.5万辆 今年9月底及10月,因电池问题,沃尔沃和大众分别在中国和德国合计召回了14850辆电动汽车。 9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消息显示,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大庆沃尔沃、浙江豪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召回旗下电动汽车,共计4720辆。 本次召回原因为,范围内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因动力电池模组电芯存在内短路,当动力电池处于高能量状态时可能出现电池模组过热,极端情况下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10月,大众对媒体关于“大众ID.3和ID.4 SUV的高压电池组存在问题”的报道做出回应。大众在声明中表示,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这些电动汽车的电池单元可能存在制造缺陷,导致它们“显示出增加的自放电”。 据了解,大众汽车首先从总部位于德国的电动汽车租赁公司NextMove那里了解到这一潜在的电池问题。此次涉及的问题车辆为2020年生产的大约10130辆大众ID.3和ID.4。 不过,这一召回仅限于欧洲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早之前的4月份,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大众集团将在全球召回超10万辆插混车型,召回原因是车辆电池的绝缘层存在隐患,有起火风险。 据悉,这10万辆车型不仅包含了大众品牌车型,还有西雅特、斯柯达、奥迪等品牌车型。 其中大众品牌将召回42300辆,包含了帕萨特、高尔夫、途观和Arteon车型;而奥迪品牌将召回24400辆。 不过,大众方面尚未对媒体报道的召回事件做出回应。 总结 汽车因有缺陷而被召回是一种正常现象。今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61个召回公告,涉及31个品牌,共计254.86万辆。 因电池问题而召回的电动汽车,只是当中极少的一部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曾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出现的问题基本围绕各系统间的衔接,并未出现事关安全和设计缺陷的大问题,且召回制度是纠错和改进的机制保障,就新能源汽车整体而言,其安全性能并不差,加之电动化智能化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消费者依然可以放心地选购新能源汽车。”
SMM 12月2日讯:12月1日13:00,已经先后经历三次熔断的斯诺威股权拍卖再度开启其第四轮的拍卖。据拍卖网站信息显示,第四轮拍卖起拍价为8亿元,拍卖的保证金已经提升至1.6亿,每次叫价的加价幅度提升至400万元或400万元的整数倍,封顶价10亿。 在此轮拍卖中,共有3人报名,但是出价的只有两人,由竞买号为“V3074”的买家开启首轮叫价,在竞买号为“F2782”的买家出价8.04亿之后,竞买号为“V3074”的买家单次加价1.96亿,出价至10亿元,直接触发熔断机制结束此轮竞拍。 据拍卖信息显示,下一轮拍卖将在12月3日16时开启,竞价周期依旧是一天。起拍价为前一次的熔断价格10亿元,保证金提升至2亿,加价幅度500万或者500万的整数倍,封顶价为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单次加价1.96亿的“V3074”号买家的操作,与第三轮拍卖中竞买号为“O6829”的竞拍方的操作有几分相似。在第三轮拍卖中,共有三人报名,经历六轮较为谨慎的拍卖出价之后,第七轮竞买号为“O6829”的竞拍方直接在原本6.18亿元出价的基础上,单次加价1.82亿元,直接加价至8亿元结束第三轮拍卖。 不过目前考虑到参与竞拍的人实际身份不明,也不能妄加揣测。在此次斯诺威股权拍卖开始前,盛新锂能、天华超净子公司天宜锂业确认参与,协鑫能科更是在成为斯诺威公司备选重整投资人的同时,还持有斯诺威公司共计10.71亿元的债权以及45.71%的股权,也在努力争取获得斯诺威的控股权。 而11月28日,宁德时代直接“空降”斯诺威重症投资人席位的情况,更是让原本就已经众说纷纭的抢矿局面“火上浇油”。一时间,关于斯诺威重整投资人以及其余54.2857%股权的归属更是扑朔迷离。 不过,考虑到今年9月19日,宁德时代和协鑫集团还曾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情况,或许看似是竞争对手的协鑫能科和宁德时代,或许并不一定是分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关系,共同相中这一“天价锂矿”的双方,未来也不排除有合作的可能性。 资料显示,斯诺威拥有四川省雅江县德扯弄巴锂矿、石英岩矿详查探矿权,该锂矿锂辉石矿资源储量和品位可靠性高,勘探共估算探矿权内查明工业矿石量1814.3万吨,属中大型锂辉石矿。根据其此前的评估价值来看,“四川省雅江县德扯弄巴锂矿、石英岩矿详查探矿权”在2021年6月30日评估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9.74亿元。 这也意味着,如今10亿元的拍卖价格已经超过了2021年时的评估价值,且还存在探矿权已经到期,能否成功延期尚有不确定性以及在在探矿权证取得及增补矿种阶段还涉嫌存在违法、违规事由,相关行政部门正在组织调查工作,因此不排除探矿权保留工作推进缓慢且存在探矿权灭失风险的相关漏洞。 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终斯诺威股权的成交价依旧十分值得期待,华安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许勇其对此评论称,斯诺威矿业股权竞争激烈背后,反映市场对于锂资源价格预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关企业非常重视锂资源,并尽可能地补齐短板。 据SMM调研预计,2022年,全球锂资源将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而据SMM历史价格显示,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 现货报价持续攀升,截止12月2日,其现货价格已经涨至5480美元/吨,较2021年年初上涨5062.5美元/吨,涨幅高达121.26%。 而电池级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现货报价也在此前屡刷历史高位。截止12月2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维持在55.8~57.5万元/吨,均价报56.65万元/吨,处于此前创下的历史高位附近。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近期,多企业跨界布局锂矿资源等的消息也让市场争议再起,虽说锂矿潜力巨大,在锂价高企的当下,锂矿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但是还是有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对于一些相关技术经验不成熟的公司而言,跨界入局锂矿的风险不容小觑。锂矿开发不仅需要技术保障,也需要资金长期支持,这对于入局锂矿企业来说,可谓双重考验。
近日,有股友在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处理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工艺是什么?是自主创新研发的还是引进的?处理后的废渣是否能做到资源回收利用和无害化? 12月2日,旺能环境表示,公司采用湿法技术提取废旧三元锂电池中的钴镍锂等,萃取的过程是自主设计的。
近日,有股友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高吗,对公司的业绩增长有多大帮助? 12月1日,湖南海利表示,目前公司锂电锰酸锂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国内排名前八,后续随着锂电公司产能扩张,将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SMM12月2日讯: 近日Canalys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低迷导致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2年三季度同比下降4%,跌至2350万部,自2020年以来,该地区的最低水平。 三星出货量达到590万部,市场份额占比25%,处于领先地位。OPPO位列第二,出货量达到450万部,市场份额占比19%。vivo排名第三, 出货量达到350万部。小米出货量达到310万部,排名第四,realme则以21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第五。 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受阻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重大风险,对消费者信心和智能手机厂商的运营成本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库存压力、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导致智能手机出货重心重回超低端市场。 各大厂商也在第三季度推出了各种新型的低端产品,将其作为一种防御性策略,进可攻退可守,以在市场受到需求下降的影响时保住市场份额。但OPPO始终坚持摒弃其超低端产品的战略,将投资重点放在增强渠道信心和升级品牌上。 反观在高端产品领域,三星也在积极利用线上营销,大力推广可折叠产品系列,其出货量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时。苹果iPhone 14在新加坡和泰国推出后,市场对其Pro系列产品的需求仍很强劲,二者在高端市场仍有品牌优势。 尽管存在短期宏观经济受阻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问题,SMM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应对宏观经济挑战、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以及控制政治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东南亚表现一直较为稳定,并证明了其拥有控制货币和通胀风险的能力。数码市场领先企业将寻求利用该地区在生产和贸易方面的地缘政治优势,同时与地方政府和电信公司建立联系,以确保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因此,他们创造了一条战略性增长路径,以触达新消费者并建立品牌信任。从长期来看,通过利用投资者和技术供应链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智能手机厂商的投资将会获得回报。 而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预测报告,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同比下降 10%。跌势将持续到 2023 年,但跌幅将提高到同比下降 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创下 2014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因为新冠疫情复苏而导致的生产中断、整个行业正在进行的库存调整、地缘政治问题以及黯淡的宏观经济前景,对数码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说是非常艰难的时期。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