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拓邦股份:磷酸锰铁锂电池上半年已经中试

    近日,拓邦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 磷酸锰铁锂电池上半年已经在子公司宁辉锂电进行了中试试产,能量密度有所提升 ,效果符合预期,量产进度将视供应链上下游情况决定。 据介绍,拓邦股份在惠州、泰兴等地均有锂电池电芯自产产线,是公司目前电芯产能的主要生产地,处于满产状态;同时,公司已规划通过南通市政府过渡性厂房及自建厂房等进行产能补充,过渡性厂房有望年底前投产,自建厂房预计明年年底前投产。 拓邦股份透露,截至目前,公司 现有电芯产能约2GWh。公司的电池以方形为主,也有圆柱形和软包 ,用途不同,方形主要应用在储能领域,圆柱主要用于二三轮车、软包主要用于轻型车和电动工具等方向。 “3-5 年后,新能源业务会成为公司重要的一个业务板块。这个领域产品品类不仅包括锂电池,还有控制器、电源及解决方案,应用的领域也比较广泛,成长空间很大。”拓邦股份称。在新能源板块,公司布局的产品线齐全,应用领域有优势,也加大了对这个领域的投入,该领域也将会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来源。 拓邦股份表示,新能源板块是公司的第三增长曲线,2022 年上半年增速超过60%,目前定单稳定,未来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单季的实际交付情况与客户结构及外部环境相关,具体以定期报告披露为准。不过,公司也坦言,今年锂电池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较大,短期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资料显示,其 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即以电控、电机、电池、电源、物联网平台 的“四电一网”技术为核心,面向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和智能解决方案等行业提供各种定制化解决方案。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智能控制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 欧洲电池产业迎挑战 本土企业“揭竿而逃”

    作为欧洲乃至全球汽车龙头,大众汽车在电动化转型上可谓破釜沉舟,2021年3月在其“Power Day”上宣布,到2030年要在欧洲本土建设240GWh动力电池产能。 然而,过去一年发生在欧洲,由地缘冲突引发的一系列“魔幻事件”,似乎让大众打消了“240GWh”的念头。 据外媒报道,近日,大众品牌CEO施文韬表示,“如果欧盟的决策者不能长期控制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那么该公司对德国和欧盟电池工厂等工业项目的投资将无法进行。” 此前大众已经规划好旗下电池产业在欧洲的布局,计划到 2030 年在欧洲建成 6 座电池工厂,总产能为240GWh。今年7月,大众汽车成立了电池业务公司PowerCo,并计划投资203.8亿美元用于推动上述目标实现。但从目前情况看,欧洲高企的能源价格下,大众可能被迫延缓甚至暂停该项计划,并将电池厂的选址目标转移至欧洲以外的地方。 “今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发生较大变化,局势动荡,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现在欧洲电价高企,用能成本很高。”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表示,此外,锂电产业供应链不完整,原材料短缺,材料回收产业欠缺等也影响了欧洲发展电池产业的积极性。 一边是持续飙涨的能源价格,一边是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诱惑”,及中国完备的锂电产业链和市场空间,今年以来欧洲本土多家车企、电池材料企业“出走”,给欧洲本土产业形成了不小压力。 今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本土投资建厂给予了丰厚的政策补贴支持,同时由于美国能源价格远低于欧洲,美国成为欧洲企业生产线外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今年10月,宝马公司表示,他们将投资 17 亿美元在美国生产电动汽车。宝马公司表示,他们正在对位于南卡罗莱纳州的斯帕坦堡工厂进行 10 亿美元的新投资,为电动车生产做准备,并将花费 7 亿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伍德拉夫附近建立一个新的高压电池组装厂。宝马集团CEO齐普策(Oliver Zipse)表示,“未来,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工厂也将成为我们电动化战略的主要驱动力。到2030年,我们将在这里生产至少6款纯电动宝马X车型。 此外,宝马集团还宣布将从远景动力采购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而远景动力将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新建一座零碳电池工厂为宝马提供产品,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2026年投产。 今年6月,大众集团在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工厂启动了一个电池实验室,该公司到2027年将在北美总共投资7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本土电池龙头——Northvolt,此前几乎敲定在德国建造一座锂离子电池工厂,参与德国电动车全产业链的建设。但随着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刺激,Northvolt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仍在德国设厂。 Northvolt首席执行官Peter Carlsson表示,根据《通胀削减法案》,Northvolt在美国设电池厂可以得到高达8亿欧元的政府援助,而这相当于德国补贴的四倍。此外,美国还能提供更便宜的能源,因此公司正在考虑推迟在德国北部的建厂计划,“现在可能会优先考虑在美国扩张,而不是在欧洲。” 中国同样是欧洲车企、材料企业“出走”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今年9月,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0亿欧元,也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对外投资。整体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11月11日,宝马集团宣布,将在中国沈阳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的大规模项目扩建。此外,宝马还决定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计划在2023年底前将生产线搬迁到中国工厂。 据电池中国了解,目前,宝马在全球共有10家工厂拥有新能源车产线,但生产电池的工厂只有三座,分别位于德国本土、美国和中国沈阳。而今年宝马只选择在中国和美国进行电池产线扩建。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所建的电池厂均只生产电池模组,电芯依然依靠上游供应商供货,且无自主生产电芯的规划。宝马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曾表示,宝马将继续从供应商处采购电芯,或投资电池企业,但不会直接生产电芯。电池中国获悉,宝马集团沈阳动力电池基地电芯合作伙伴已经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两家企业。 事实上,除了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劳动力短缺也是欧洲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锂电产业不仅重资产重技术,而且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50GWh产能的电池生产基地需要几千名员工,而欧洲人口本来就偏少,用工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且劳动力成本要比亚洲国家高很多。”张雨补充道。 今年1-8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83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38.6%,欧洲市场份额为27.2%。同时,在禁售燃油车目标倒逼下,欧洲主流车企纷纷向电动化转型,未来欧洲地区又将是动力电池新的大市场。 一边是欧洲电池产业发展正面临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另一边是欧洲电池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诱惑。 与欧洲本土电池、整车企业“出走”不同的是,鉴于欧洲巨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及客户本地化配套需求,今年以来,中国多家电池企业还是蜂拥而至,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国内主流电池企业相继在欧洲建设大型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张雨表示,国内产业链企业去欧洲建厂,“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必然的。但同时她也提醒道,去欧洲建厂未来用工会是一个大问题;此外,政策方面,欧盟对外商审查、原产地法规、电池法、碳边境税等,都需要计划赴欧洲投资的电池产业链企业认真考量,“谋而后动”。

  • 西藏矿业:因疫情影响 西藏扎布耶盐湖氢氧化锂中试项目力争在明年12月底前结题

    SMM 12月1日:今日盘后,西藏矿业发布关于其西藏扎布耶盐湖100吨氢氧化锂中试科研项目的相关进展。公告提到,公司西藏扎布耶盐湖100吨/年氢氧化锂中试科研项目原计划在2022年底结题,但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特别是2022年8月份,西藏多地爆发的疫情导致物流交通中断,项目设备、材料运输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且在疫情期间,项目施工现场也为落实当地防疫管控要求而一度暂停项目施工,施工时间因此被拉长,导致项目无法按照原本的预计时间结题。 截止目前,上述项目已经完成中试厂房基础施工,公司在与久吾高科和项目施工方共同探讨后决定将项目实施进度的截止日期延后至2023年12月底,争取在明年年底前结题。 而在11月26日,公司还刚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喀则锂业”)拟与宝武清能就上述项目签订《供能服务合同》。 在7月26日,西藏矿业曾确定宝武清能成为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供能项目的中标单位。据悉,该项目是在日喀则市仲巴县以北扎布耶盐湖东南侧建有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供能项目,由于该项目所在地周边能源公辅配套不健全,需要配套建设BOO项目,以满足碳酸锂项目生产用电和蒸汽等能源公辅需求。 根据公告规定,宝武清能需要为碳酸锂厂提供孤网运行、电网应急、综合能源等一揽子调度运行服务。年等效供电供汽满发运行小时数为8000小时,供能能力需确保甲方碳酸锂生产的安全、稳定、可靠综合能源供应。 此前,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活动采访时表示,截止9月30日,公司碳酸锂库存量为494.5吨,没有氢氧化锂库存。 此外,西藏矿业也一直在积极布局其盐湖方面的布局,11月14日,西藏矿业还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万华化学集团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倍杰特联合成立西藏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旨在结合三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基于西藏矿业矿产资源与应用场景,针对盐湖资源与环境研究、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开展盐湖提锂与稀有元素研究。 无独有偶,金圆股份也在11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万德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投资设立锂业研究院,联合开展盐湖提锂吸附+膜法系统解决方案与油气田采出水提锂技术的研发、装备制造、推广与应用工作。 作为盐湖领域的知名企业,西藏矿业关于盐湖方面的动态也时刻牵动着业内的目光,其对氢氧化锂方面的布局也是其提升公司锂行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止12月1日,国产 电池级氢氧化锂 现货报价维持于55.1~56.9万元/吨,均价报56万元/吨,处于其历史高位。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此前调研显示,上游锂盐厂自身库存仍处低位,且此前贸易商氢氧化锂交易量较低,目前市场氢氧化锂现货以刚需成交为主,但随着下游电池厂减产,三元需求不如预期,SMM预计后市氢氧化锂价格以持稳为主。

  • 六氟磷酸锂行业原料技术指标及单耗揭秘【SMM分析】

    SMM12月1日讯: 六氟磷酸锂目前是最常用的电解液锂盐,在锂电池中起到传导锂离子的作用。 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主流合成工艺以LiF、HF、PCl₅主要原料 。SMM通过调研,对六氟磷酸锂主要原料生产所需单耗及采购标准做了整理。 目前六氟磷酸锂厂家采购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具备配套LiF产线 ,可以外购碳酸锂自制LiF生产六氟,通常厂家产线具备纯化装置,碳酸锂品质在工业级即可, 生产一吨六氟所需工业级碳酸锂在0.28-0.33吨 ,工业级碳酸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图;另一种是 未具备配套LiF产线 ,直接外购LiF, 生产一吨六氟所需FLi在0.18-0.19吨 ,采购 LiF品质要求在电池级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图: 生产一吨六氟所 需HF为1.48吨左右, 对于HF品质 要求在优等品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图: 生产 一吨六氟所需PCl₅为1.68-1.7吨 左右, 品质要求为优等品 ,PCl₅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图: 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由于各家采用的工艺路线不同,对于原料采购标准及原料单耗会有所不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本田2024年开始在美国生产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1月30日,本田汽车公司宣布,从2024年开始,该公司将在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Marysville, Ohio)的性能制造中心(Performance Manufacturing Center,或PMC)生产第六代CR-V车型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版本。 车辆采用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快速补能并且续航里程更长。除了燃料电池技术之外,CR-V燃料电池车还将配备插头,进而车主可以为车载电池充电,以便为城市附近的行程提供电力。 本田并没有透露CR-V燃料电池汽车的规划产量,但是该工厂仅组装产量较低的产品和特殊性能的汽车,如混合动力版讴歌NSX超级跑车,而该工厂已于本月停产该车型。 本田计划在2050年之前实现运营和产品的碳中和,其中包括到2040年实现汽车产品的完全电气化。美国本田汽车公司负责汽车规划和战略的副总裁Gary Robinson表示,在美国生产燃料电池汽车将帮助本田“进一步挖掘这些汽车作为可持续交通未来组成部分的巨大潜力”。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氢能源网络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尤其是在加利福尼亚州。本田表示,该公司已投资1400万美元支持加州的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自2013年以来,本田一直是美国H2USA氢能源计划的一份子,与其他汽车制造商、氢燃料供应商和燃料电池行业合作,寻找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建立基础设施,在美国提供价格合理、清洁的氢燃料。

  • 开市1周年!13家锂电领域公司冲刺北交所IPO最新动态一览

    2022年是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成立10周年,也是北交所开市1周年。 11月23日,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北交所将努力打造成为公开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渠道,成为中小企业上市优选地、首选地。推动常态化发行上市,加快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是目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电池网注意到,自2021年11月开市一年来,北交所锂电股不断扩容。最新的消息是,11月29日,锂电池模组生产商天宏锂电(873152)成功过会。 资料显示,天宏锂电成立于2015年3月,主要产品包括动力型锂电池模组、以及储能型锂电池模组等,主要用于电动助力车、电动滑板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车领域和电动搬运车等工业领域以及便携式UPS电源。 本次IPO,天宏锂电拟募资1.95亿元用于电池模组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其中,电池模组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实现年产120万组小动力电池模组及0.5GWH大动力电池模组产能。 另据电池网梳理,目前,北交所锂电领域上市公司有6家,分别为正负极材料生产商贝特瑞(835185)、锂电企业长虹能源(836239)及德瑞锂电(833523)、锂电池隔膜涂覆材料生产商天马新材(838971)、锂微型一次电池生产商力佳科技(835237)、锂电池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生产商远航精密(833914)。 除了天宏锂电,还有锂电池中间体生产商松石科技(870303)、BMS生产商科列技术(832432)、磷酸铁锂生产商安达科技(830809)、石墨生产商宁新新材(839719)等新三板公司也正在冲刺北交所IPO。 不过,也有两家公司北交所IPO中途折戟:今年10月,天丰电源(832283)宣布终止北交所上市辅导,其表示,鉴于自身经营情况及战略发展规划,并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最新动态,拟对上市计划进行调整,10月13日辅导机构华西证券已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终止辅导的申请材料。公司主要产品涵盖起动用锂离子电池、动力用锂离子电池及其他锂离子电池等。 更早一些时候(2021年12月),同为新三板锂电池生产商的恒泰科技(838804)也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请,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14日,主营业务为可充电消费类微小锂离子电池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另据“北交所发布”的消息,截至10月31日,北交所121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三季报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07亿元,同比增长33.25%;实现归母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23亿元,同比增长21.30%,整体业绩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北交所110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9成,67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11家公司增幅超过50%,10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5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4家公司增幅超过50%,9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 电池网整理发现,贝特瑞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在12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依旧稳坐榜首,分别为175.68亿元、13.58亿元;长虹能源营收位居第五,达24.51亿元;净利润排名第7,达1.41亿元。且在总市值方面,贝特瑞高居北交所榜首,截止11月30日收盘,贝特瑞总市值高达326.76亿元,长虹能源总市值为34.44亿元,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排名第8位。 此外,11月21日,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上线;11月25日,8家头部基金公司上报的首批北交所指数基金——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即获批;11月29日,8只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同日发售,多只基金设置5亿元的募集上限,大多在12月中旬结束募集。 资料显示,北证50是北交所首只指数,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指数成份股覆盖16个细分领域,且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等科技属性和成长性较为突出的行业。 最新北证50样本股名单中,锂电股贝特瑞、长虹能源、德瑞锂电均在列。 总体而言,随着北交所深化改革系列举措加速推出,北交所投融资吸引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对于锂电池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未来北交所锂电股扩容也有望迎来提速。

  • 开市1周年!13家锂电领域公司冲刺北交所IPO最新动态一览

    2022年是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成立10周年,也是北交所开市1周年。 11月23日,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北交所将努力打造成为公开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渠道,成为中小企业上市优选地、首选地。推动常态化发行上市,加快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是目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电池网注意到,自2021年11月开市一年来,北交所锂电股不断扩容。最新的消息是,11月29日,锂电池模组生产商天宏锂电(873152)成功过会。 资料显示,天宏锂电成立于2015年3月,主要产品包括动力型锂电池模组、以及储能型锂电池模组等,主要用于电动助力车、电动滑板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车领域和电动搬运车等工业领域以及便携式UPS电源。 本次IPO,天宏锂电拟募资1.95亿元用于电池模组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其中,电池模组扩产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实现年产120万组小动力电池模组及0.5GWH大动力电池模组产能。 另据电池网梳理,目前,北交所锂电领域上市公司有6家,分别为正负极材料生产商贝特瑞(835185)、锂电企业长虹能源(836239)及德瑞锂电(833523)、锂电池隔膜涂覆材料生产商天马新材(838971)、锂微型一次电池生产商力佳科技(835237)、锂电池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生产商远航精密(833914)。 除了天宏锂电,还有锂电池中间体生产商松石科技(870303)、BMS生产商科列技术(832432)、磷酸铁锂生产商安达科技(830809)、石墨生产商宁新新材(839719)等新三板公司也正在冲刺北交所IPO。 不过,也有两家公司北交所IPO中途折戟:今年10月,天丰电源(832283)宣布终止北交所上市辅导,其表示,鉴于自身经营情况及战略发展规划,并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最新动态,拟对上市计划进行调整,10月13日辅导机构华西证券已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终止辅导的申请材料。公司主要产品涵盖起动用锂离子电池、动力用锂离子电池及其他锂离子电池等。 更早一些时候(2021年12月),同为新三板锂电池生产商的恒泰科技(838804)也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请,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14日,主营业务为可充电消费类微小锂离子电池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另据“北交所发布”的消息,截至10月31日,北交所121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三季报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32.07亿元,同比增长33.25%;实现归母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19.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23亿元,同比增长21.30%,整体业绩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北交所110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9成,67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11家公司增幅超过50%,10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5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4家公司增幅超过50%,9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 电池网整理发现,贝特瑞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在12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依旧稳坐榜首,分别为175.68亿元、13.58亿元;长虹能源营收位居第五,达24.51亿元;净利润排名第7,达1.41亿元。且在总市值方面,贝特瑞高居北交所榜首,截止11月30日收盘,贝特瑞总市值高达326.76亿元,长虹能源总市值为34.44亿元,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排名第8位。 此外,11月21日,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上线;11月25日,8家头部基金公司上报的首批北交所指数基金——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即获批;11月29日,8只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同日发售,多只基金设置5亿元的募集上限,大多在12月中旬结束募集。 资料显示,北证50是北交所首只指数,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指数成份股覆盖16个细分领域,且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等科技属性和成长性较为突出的行业。 最新北证50样本股名单中,锂电股贝特瑞、长虹能源、德瑞锂电均在列。 总体而言,随着北交所深化改革系列举措加速推出,北交所投融资吸引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对于锂电池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未来北交所锂电股扩容也有望迎来提速。

  • 负极石墨化进入产能释放期 价格已进入下行阶段【SMM分析】

    SMM12月1日讯: 据SMM 数据显示,进入三季度以来,由于 产能的释放 , 石墨化价格进入下行阶段 ,目前负极石墨化均价在1.9万元/吨, 较今年上半年价格下滑32% 。 负极石墨化为人造石墨加工中关键性工序, 其有效产能影响人造石墨实际供应 量,由于石墨化属于高能耗环节,产能 多分布在电价较为便宜的内蒙、四川等 地,2021年由于国家双控及限电政策,石墨化主要产区内蒙等地产能受损,供应增速远小于下游需求增速,导致石墨化供给出现严重缺口,石墨化加工费高涨。据SMM调研, 石墨化价格三季度以来价格不断回调,主因2022年下半年以来石墨化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石墨化供应缺口逐渐缩小 。SMM预计, 2022年石墨化规划产能达到146万吨,2023年达到231万吨 。主要石墨化产地2022-2023年产能规划如下: 内蒙古:新增产能集中于 2022年 投放。 2022年石墨化有效产能预计为45万吨,2023年规划产能为70万吨 。 四川:新增产能集中于 2022-2023 年投放。2022年 石墨化有效产能预计为14万吨,2023年规划产能为33万吨 。 贵州:新增产能集中于 2022-2023 年投放。2022年 石墨化有效产能预计为18万吨,2023年规划产能为28万吨。 从SMM目前统计的项目来看,未来 新增负极产能多以人造石墨一体化为主 ,多集中在四川、云南、内蒙等地。SMM预计2022-2023年石墨化已进入产能释放期, 未来有望不再限制人造石墨产量,价格继续回归合理 。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有磷酸锰铁锂电池量产吗? 11月30日,拓邦股份表示,磷酸锰铁锂电池上半年已经在子公司宁辉锂电进行了中试试产,能量密度有所提升,效果符合预期,量产进度将视供应链上下游情况决定。

  • 持续加码!电力央企纷纷出手 加注储能市场!

    近两年,储能受到各方资本热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上百家储能相关新公司成立,注册金额高达423亿元,其中有43家储能技术服务新公司、54电池新公司和7家抽水蓄能新公司注册成立,具体情况如下: 需求旺盛,各路资本纷纷加码 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开始逐步建立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张,以及利好政策的不断加持,不仅初创企业和上市公司投资布局,各大私企、央企也纷纷步入储能这一价值蓝海。在2022年至今新成立的企业中,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能建、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央企参与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3家储能技术服务新公司注册成立,注册金额高达84亿元。 电池供不应求, 龙头企业加速扩产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的大力推广,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迅速攀升,导致电池市场长时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部分企业苦不堪言。为应对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情况,电池企业开始加速提升产能。宁德时代相继成立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建时代(上海)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时代三江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三一集团在长沙成立三一锂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进入锂电与储能赛道。协鑫在四川成立协鑫能科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加入激烈的锂资源争夺战。 央国主导 抽水蓄能 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抽水蓄能的建设随之进入快车道。根据抽水蓄能行业分会数据,2022年,仅用10个月,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已达31.3吉瓦,接近目前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总规模。从2022年至今新成立的抽水蓄能企业中可以看出,央国企在抽水蓄能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6月22日,国家电网、皖能集团、申能集团、宁国市国资委共同投资成立安徽宁国抽水蓄能有限公司。6月21日,浙江松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6亿元,该公司由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绿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