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近期,芳源股份在接受相关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芳源新能源建设的“年产3.6万吨高品质NCA/NCM前驱体”项目已于2020年年底建成并投产;通过全资子公司芳源循环实施的募投项目,其中“年产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产能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进入设备调试状态,“1万吨电池氢氧化锂”产能项目因产线优化升级需要,预计将于2023年6月建成投产。 此外,芳源股份通过控股子公司芳源锂能开展的“年产2.5万吨高品质NCA/NCM三元前驱体和6千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以及通过控股子公司广西芳源飞南开展的年产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项目,均在按进度积极推进当中。 芳源股份提到,公司的氢氧化锂产线立项较早,当时设计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提锂方式。后续随着公司在锂回收方面的技术研发创新,为了提高锂的提取率和回收率,公司对氢氧化锂产线进行优化升级,以达到更好的萃取效果。 在锂资源回收方面,芳源股份目前主要还是以电池回收料为主。公司在2018年时已经跟威立雅和贝特瑞合作做电池回收拆解项目,预计威立雅新能源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明年会成为公司的电池回收料供应商之一。 芳源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产销,具有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一体化研发和制造能力,已建立起从镍钴原料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的出货量中NCA约占70%,NCM约占 30%。 据了解,芳源股份的主要产品NCA三元前驱体的出口量连续三年国内排名第一,与松下、贝特瑞、杉杉能源、比亚迪、当升科技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或正极材料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根据芳源股份发布的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5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 69.64%;扣非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下降 70.41%。
近期,芳源股份在接受相关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芳源新能源建设的“年产3.6万吨高品质NCA/NCM前驱体”项目已于2020年年底建成并投产;通过全资子公司芳源循环实施的募投项目,其中“年产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产能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进入设备调试状态,“1万吨电池氢氧化锂”产能项目因产线优化升级需要,预计将于2023年6月建成投产。 此外,芳源股份通过控股子公司芳源锂能开展的“年产2.5万吨高品质NCA/NCM三元前驱体和6千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以及通过控股子公司广西芳源飞南开展的年产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项目,均在按进度积极推进当中。 芳源股份提到,公司的氢氧化锂产线立项较早,当时设计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提锂方式。后续随着公司在锂回收方面的技术研发创新,为了提高锂的提取率和回收率,公司对氢氧化锂产线进行优化升级,以达到更好的萃取效果。 在锂资源回收方面,芳源股份目前主要还是以电池回收料为主。公司在2018年时已经跟威立雅和贝特瑞合作做电池回收拆解项目,预计威立雅新能源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明年会成为公司的电池回收料供应商之一。 芳源股份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产销,具有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一体化研发和制造能力,已建立起从镍钴原料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的出货量中NCA约占70%,NCM约占 30%。 据了解,芳源股份的主要产品NCA三元前驱体的出口量连续三年国内排名第一,与松下、贝特瑞、杉杉能源、比亚迪、当升科技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或正极材料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根据芳源股份发布的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5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 69.64%;扣非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下降 70.41%。
12月5日珠海冠宇披露的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纪要显示,在储能和动力项目规划和进展方面,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冠宇”)规划建设的年产2.5GWh电池产线开始量产供货,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端的需求情况有序推进后续生产运营。浙江冠宇另有规划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正在建设中。 同时,重庆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亿元人民币,拟建设6条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智能化生产线,未来将形成年产15GWh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产能规模,目前处于前期规划中。 据了解,珠海冠宇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是全球消费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也布局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 产品方面,主要为锂离子电池。据介绍,珠海冠宇锂离子电池产品具有充电速度快、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满足下游市场要求。 珠海冠宇的电池产品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类电池和动力、储能类电池,其消费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及 PACK,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动力、储能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及 PACK,主要应用于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储能、农业无人机等领域。 订单方面,珠海冠宇表示,公司已陆续获得客户2023年Q1订单。 动力和储能业务市场拓展方面,珠海冠宇目前已与豪爵、康明斯、中华汽车、上汽、通用、中兴、Sonnen等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珠海冠宇还表示,未来将在保持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领域行业领先地位基础上,根据新开拓的动力类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动力类电池订单情况,循序渐进地扩大产能,丰富产品品类,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以增加市场竞争力。并将在继续夯实农业无人机电池、电动摩托车电池业务基础上,从低压启停电池逐步延伸至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从家庭储能、通讯备用电池逐步延伸至工商业储能等领域,最终实现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的全面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12月5日珠海冠宇披露的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纪要显示,在储能和动力项目规划和进展方面,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冠宇”)规划建设的年产2.5GWh电池产线开始量产供货,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端的需求情况有序推进后续生产运营。浙江冠宇另有规划年产1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正在建设中。 同时,重庆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亿元人民币,拟建设6条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智能化生产线,未来将形成年产15GWh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产能规模,目前处于前期规划中。 据了解,珠海冠宇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是全球消费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也布局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 产品方面,主要为锂离子电池。据介绍,珠海冠宇锂离子电池产品具有充电速度快、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满足下游市场要求。 珠海冠宇的电池产品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类电池和动力、储能类电池,其消费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及 PACK,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动力、储能类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及 PACK,主要应用于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储能、农业无人机等领域。 订单方面,珠海冠宇表示,公司已陆续获得客户2023年Q1订单。 动力和储能业务市场拓展方面,珠海冠宇目前已与豪爵、康明斯、中华汽车、上汽、通用、中兴、Sonnen等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珠海冠宇还表示,未来将在保持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领域行业领先地位基础上,根据新开拓的动力类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动力类电池订单情况,循序渐进地扩大产能,丰富产品品类,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以增加市场竞争力。并将在继续夯实农业无人机电池、电动摩托车电池业务基础上,从低压启停电池逐步延伸至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从家庭储能、通讯备用电池逐步延伸至工商业储能等领域,最终实现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的全面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近日,安达科技(830809)发布公告,因生产经营及战略发展需要,公司与广西省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省横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战略投资合作协议》。 据悉,安达科技将在广西省横州市东部新城六景工业园区电池新能源产业园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投资额约为40亿元。 安达科技表示,本次签订的协议是基于公司长远发展作出的决策,且与相关政府部门展开合作,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公司整体综合实力。 资料显示,安达科技是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生产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成为比亚迪(002594)、中创新航(03931.HK)、宁德时代(300750)、派能科技(688063)等众多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业绩方面,2022年上半年,安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555.74%,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增长2013.72%。 另据北交所消息,北交所上市委定于12月9日召开2022年第79次审议会议,其中安达科技将上会。据悉,安达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额14.44亿元,主要用于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偿还银行借款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11月25日,安达科技公告,因北交所上市、战略发展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公司拟受让贵州省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开阳安达科技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阳安达”)30.19%的股权,受让股权价款为3.12亿元,价款支付日期为2023年1月31日前。 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安达科技将持有开阳安达100.00%的股权。本次交易系为优化公司整体战略布局,提高公司竞争力,保障公司未来的产业战略顺利实施,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12月4日晚间,普利特(002324)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使用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投资建设年产1.3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数字化工厂项目,项目总投资额2.18亿元。 公告显示,年产1.3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数字化工厂项目建设周期为7个月(最终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项目利用现有厂房及危化品仓库,新建3000平方米智能仓储用房,购置激光模切分条一体机、卷绕一体机、全自动组装线、负压化成及分容系统、自动物流线及智能立体库WMS系统、MES系统、ERP系统等,建设一条兼容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新增年产1.3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 据悉,普利特已于2022年8月完成了对海四达的战略重组,正式完成了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战略部署。重组完成后,海四达在上市公司与战略资源的加持下,储能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先后签署了多项储能业务订单。随着海四达近期业务量的快速提升,公司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本次电池产能扩建项目旨在为海四达快速增加1.3GWh的主营业务的生产能力,以缓解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压力,满足户用储能市场下游客户需求,保持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也为上市公司“年产12GWh方型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年产6GWh)”储能项目数字化工厂建设积累经验,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扩大公司销售规模,有利公司后续产能的大规模建设。 随着新能源配储趋势的发展,钠离子电池凭借在安全性、快充性、放电性和更好工作温度等特点的优势上,高度贴合储能场景需求。并在资源约束、技术迭代、储能市场跃迁等因素的驱动下,以及钠离子电池技术性和经济性进一步刺激产业链不断优化完善和市场应用加速,将促使钠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 因此,普利特在应用于小动力和储能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业务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布局了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公司一直积极探索和研发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路线,目前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在本次投资建设的1.3GWh电池产线的设计和规划上,公司将建设成一条兼容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以便在生产储能锂电池的基础上,同步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中试和量产。该产线的建设也为公司提前布局、充分把握市场机遇和快速推进钠离子电池的量产,投产后将重点面向备用电源、小型储能及特种车辆等市场领域。 普利特表示,本投资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能力,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订单以及多元化市场需求,有效增强公司竞争力,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期。该项目的建设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同日,普利特还公告,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并顺利推动本次非公开发行事项,决定将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4亿元”调整为“不超过18.95亿元”,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相应调整。
受全球钢铁行业疲软的影响,电池供应链中的石墨价格今年没有太大变化。但常被忽视的阳极材料可能处于突破的边缘。据一份分析报告显示,电动汽车明年将成为石墨需求的主要来源。 对于锂而言,这一变化出现在2018年,一方面显示了电动汽车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电动汽车的额外需求将对原材料价格产生多大的影响。 中国动力电池主要锂盐之一的碳酸锂价格在11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逼近每吨8万美元。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国产 电池级氢氧化锂 现货均价2022年累计上涨151.24%。碳酸锂现货报价涨幅也十分可观,年内涨幅达103.42%。尽管镍和硫酸钴的价格远低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高点,但自第三季度触及2022年低点以来,价格也有所回升。 》订购查看SMM钴锂现货历史价格 正极成本攀升 由于锂的价格上涨,磷酸铁锂(LFP)电池与使用主要镍钴锰(NCM)化学物质的三元正极相比,失去了一些成本竞争力。 根据基准公司正极价格评估,镍含量高的NCM 811正极(8部分镍,钴和锰各一个)在今年10月的现货市场上可以以每千瓦时78.64美元的价格买到。今年迄今为止,这一数字增长了近18%,自2021年1月以来翻了一番。 目前LFP的价格接近50美元/千瓦时,但在2021年1月的价格仅为12.79美元/千瓦时,这意味着LFP正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288%。 据分析报告显示,受电池组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LFP的总体正极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23%攀升至今年的近42%,电池组克服了该化学物质在能量强度方面的一些缺点。 正极CAGR超过40% 据业内人员表示,自2017年以来,全球正极产量以4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今年将超过200万吨。但即便如此惊人的增长也不足以满足电动汽车迅猛增长的需求,其表示,自2020年以来,随着中国、欧洲和美国的激励和法规导致汽车销售和电池制造能力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得到真正加速。 在截至2020年的四年里,以千瓦时计算的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了约23%,但在过去两年里,复合增长率攀升至略低于45%。 而中国在正极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在慢慢被削弱,不过尽管欧洲和北美不断宣布数十亿美元的电池工厂项目,但中国依旧控制着全球78%的正极产量(阳极产量为91%)和70%的电池产量。 上述人员表示,西方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已经为美国电池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今年下半年,美国宣布的新电池产能已超过欧洲。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的电池储备已接近1太瓦时。
【互动】临海联化电池化学品项目主要处于项目设计阶段 投资者提问:请问子公司联化科技年产20万吨电解液、2万吨LT612项目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总投资额多少? 董秘回答,您好!临海联化电池化学品项目主要处于项目设计阶段,未来公司可能会视市场环境情况对项目进行调整,总投资额尚具有不确定性 。谢谢! 【互动】永太科技:公司能够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生产合适的电解液产品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电解液的配方是自研还是与电池厂合作研发? 永太科技12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能够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生产合适的电解液产品。 【公司】华盛锂电:与宁德时代等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11月28日,华盛锂电董事长沈锦良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公司订单稳定充足,生产有序,目前现有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能5000吨/年,募投项目9000吨/年预计2023年一季度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公司总产能预计达到14000吨/年,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处于合理区间并保持稳定。另外,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天赐材料等下游客户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互动】钒钛股份计划年内建电解液产线 钒钛股份11月2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成立了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后续双方将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建设更大规模产线。 【融资】青海聚之源获丰元股份投资 11月28日晚间,丰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刘炳生、蔡显威、天域生态、青海聚之源签订了《股权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增资方式对青海聚之源进行投资。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预计持有青海聚之源35%的股权,青海聚之源将成为公司的参股子公司。 【互动】丰山全诺一期5万吨电解液预计明年投产 11月23日,丰山集团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丰山全诺一期5万吨的电解液预计可于明年7月份左右投产。 六氟磷酸钠目前系外购,公司与头部的电解质厂有合作,保证供应和价格;未来,公司规划自产,着重于新技术的开发,进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钠电池尚在量产前期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六氟磷酸钠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电解液也是一样,包括人工等都较高。 随着规模化后钠电池的成本优势将凸显出来。 【互动】江苏卓邦拟建电解液项目 利民股份11月2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江苏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用电解质盐、功能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投资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年产2万吨双氟电解质(LiFSI)、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年产5千吨功能添加剂、年产10万吨电解液)。
【互动】临海联化电池化学品项目主要处于项目设计阶段 投资者提问:请问子公司联化科技年产20万吨电解液、2万吨LT612项目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总投资额多少? 董秘回答,您好!临海联化电池化学品项目主要处于项目设计阶段,未来公司可能会视市场环境情况对项目进行调整,总投资额尚具有不确定性 。谢谢! 【互动】永太科技:公司能够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生产合适的电解液产品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电解液的配方是自研还是与电池厂合作研发? 永太科技12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能够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生产合适的电解液产品。 【公司】华盛锂电:与宁德时代等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11月28日,华盛锂电董事长沈锦良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公司订单稳定充足,生产有序,目前现有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能5000吨/年,募投项目9000吨/年预计2023年一季度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公司总产能预计达到14000吨/年,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处于合理区间并保持稳定。另外,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天赐材料等下游客户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互动】钒钛股份计划年内建电解液产线 钒钛股份11月2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成立了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后续双方将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建设更大规模产线。 【融资】青海聚之源获丰元股份投资 11月28日晚间,丰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刘炳生、蔡显威、天域生态、青海聚之源签订了《股权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增资方式对青海聚之源进行投资。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预计持有青海聚之源35%的股权,青海聚之源将成为公司的参股子公司。 【互动】丰山全诺一期5万吨电解液预计明年投产 11月23日,丰山集团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丰山全诺一期5万吨的电解液预计可于明年7月份左右投产。 六氟磷酸钠目前系外购,公司与头部的电解质厂有合作,保证供应和价格;未来,公司规划自产,着重于新技术的开发,进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钠电池尚在量产前期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六氟磷酸钠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电解液也是一样,包括人工等都较高。 随着规模化后钠电池的成本优势将凸显出来。 【互动】江苏卓邦拟建电解液项目 利民股份11月2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江苏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用电解质盐、功能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投资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年产2万吨双氟电解质(LiFSI)、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年产5千吨功能添加剂、年产10万吨电解液)。
【*ST必康:目前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板块业务在手订单充足 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ST必康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板块业务在手订单充足,正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芳源股份:氢氧化锂产线预计明年6月投产 公司主要参与邦普外购订单】 芳源股份调研纪要显示,“年产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产能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进入设备调试状态, “1万吨电池氢氧化锂”产能项目因产线优化升级需要,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此外,邦普是宁德时代的前驱体供应商,由于宁德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邦普在自产的同时,一部分会采用外购,目前公司主要是参与外购的订单。 【江西宜春多家锂企停产 锂盐绿色安全生产再拉警报】 近日,江西宜春多家锂盐企业先后宣布停产,背后的环保诱因引发外界关注。12月5日,宜春上高县政府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局方面并未向位于上高县的锂盐公司出具停产文件,两家控股公司也表示情况以公告为准。但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此次宜春多家锂盐公司一并停产,最大的可能原因仍然是宜春所辖高安市的锦江水质近期出现严重金属污染(钽元素超标),而位于锦江上游的锂盐企业为配合环保调查,被一并要求临时停产。 【业内人士:近期锂盐价格出现回调 主因是前期驱动锂盐价格上行的动能边际转弱】 近日,锂盐价格连续多日出现下滑。与此同时,锂电产业链扩产热度不减。12月5日,国轩高科公告称,子公司宜春国轩矿业成功取得江西省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段瓷土(含锂)矿采矿权,这是国轩高科在宜春获得的第二个矿权。此外,天齐锂业、当升科技等锂电产业链企业纷纷宣布加码扩产。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锂盐价格出现回调,主因是前期驱动锂盐价格上行的动能边际转弱,锂盐价格暂失上行动能,短期内或维持高位震荡。 【阳光电源:公司储能业务明年整体预计大幅增长】 阳光电源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全球储能市场今年预计50GWh,明年预计超过100GWh,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其中户储装机至少翻倍,如果考虑到渠道铺货,户储发货量会更多。公司大储出货今年符合预期,明年预期会在15GWh左右。公司储能业务明年整体预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也会非常不错。市场预计碳酸锂的价格在明年二季度会下跌,明年储能的盈利状况会改善,进一步促进储能市场发展,公司也会重点管理好库存。与年初预判相比,由于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导致户储上量节奏滞后,出货预期在一定范围内有些调整很正常,户储去年3000套,今年预期由8-10万套调整为6-7万套,明年预期由40-50万套调整为30-40万套,还是呈爆发式增长的。户用储能逆变器今年预期12-15万台,明年预期由80-100万台调整为70-90万台。户用储能逆变器加上户用储能明年出货预期还是很可观的,调整10-20%属于正常调整,且户储在储能业务中占比小,今年前三季度户储收入占储能收入约10%,户储出货量的微调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机构:2022年锂电池关键材料市场规模达598亿美元 同比增41%】 据日本市场调查机构矢野经济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报告,因车用锂电池市场持续攀升,带动锂电池4大关键材料市场持续扩大,预估2022年市场规模将同比增40.8%达598.09亿美元,且之后每年皆将呈现增长,预估2025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899.75亿美元。 相关阅读: 五度熔断!“天价锂矿”两轮叫价飙至12亿!单次加价2亿【SMM热点】 一周三家碳酸锂冶炼厂停产! 影响多大?锂盐价格还要降?【SMM专题】 电芯主流正极材料梳理【SMM分析】 本周钴锂报价多下跌 六氟磷酸锂单周跌1.2万!【新能源产业周度观察】 本周钴锂市场报价多下跌 | “天价锂矿”一周五度熔断 封顶价已达12亿!【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退补”倒计时 车企或将迎来真正考验【SMM分析】 当升科技再布局30万吨磷酸(锰)铁锂及20万吨三元正极 正极老兵不断焕发新活力【SMM分析】 电解液新型锂盐系列一:LiFSI产能盘点 布局企业竟多达30家?【SMM分析】 再来10万吨!电解液龙头宜昌10万吨磷酸铁产线正式投产!【SMM分析】 电池界“新宠” 吐故钠新之路还有多远【SMM分析】 隔膜工艺应用(二)湿法隔膜工艺【SMM分析】 隔膜工艺应用(一)干法隔膜工艺【SMM分析】 浅谈中国锂云母提锂的格局及现状【SMM分析】 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三季度同比降4% 数码市场跌势或将延续至2023年【SMM分析】 哪吒、赛力斯问界交付齐暴跌!蔚来理想强势崛起重铸老牌新势力荣光?【SMM分析】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