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更稳定更耐用!新工艺使钙钛矿光伏电池可与硅相媲美 商业化有望

    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科研机构Exciton Science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制造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方法,可以使电池缺陷更少,最终有可能与硅的耐用性相媲美。 通过去除溶剂二甲基亚砜,并引入二甲氯化铵作为结晶剂,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钙钛矿结晶过程的中间阶段,从而获得质量更好的薄膜,缺陷减少,从而增强稳定性。 据悉,研究人员共制作了多达138个样品设备,并在高温和真实条件下进行了严格的加速老化和测试过程。结果显示,使用新工艺制造出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并表现出抗热、耐湿和延缓光降解。 这使其朝着其对标商用硅电池的稳定性又迈出一大步,并使钙钛矿光伏电池成为主导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更有力候选者。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自然材料》杂志上。 在测试过程中,最好的设备在65°C的模拟阳光下,在T80阈值以上运行了1400多个小时。T80是太阳能电池降低到初始效率80%所需的时间,是研究领域的一个常见基准。 超过1600小时后,使用传统二甲亚砜方法制造的控制装置停止工作,而采用改进设计的控制装置在加速老化条件下仍能保持70%的原始效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85°C的高温下,对一组设备进行了相同的降解研究,新电池再次优于对照组。他们说,“我认为我们与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加速衰老的研究。我们在65°C和85°C的全光谱下对电池进行了老化测试。” 研究中使用的设备数量也很可观,许多其他钙钛矿研究项目仅限于一两个原型。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工作将鼓励更多地关注钙钛矿结晶的中间阶段,这是实现更高稳定性和商业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动力电池装机量出炉 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SMM专题】

    SMM 12月9日讯: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8.6万辆和23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2%和7.1%,同比均下降7.9%。与去年和前年相比,汽车产销略显疲态,并未出现往年的年底翘尾现象。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1-11月增速比1-10月有明显的下降,较1-10月分别收窄1.8和1.3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方面,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到33.8%。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 中汽协预计,2022年汽车总销量为268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同比增长9.4%;商用车330万辆,同比下降35.3%;新能源汽车670万辆,同比增长90.3%。中汽协预测2023年汽车总销量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乘用车2380万辆,同比增长1.3%;商用车380万辆,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900万辆,同比增长35%。 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曾公开表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今年1-10月,汽车企业出口245.6万辆,今年全年汽车出口量可能达到300万辆。同时,他还强调,中国汽车出口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要关注在产品大规模出口的情况下,国外市场可能采取国际贸易方面措施;此外,中国汽车出口目前以直接出口为主,在海外建厂等其他竞争力方面有待观察,不要盲目乐观。 动力电池装车量方面,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4.3GWh,同比增长64.5%,环比增长12.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1.0 GWh,占总装车量32.2%,同比增长19.5%,环比增长2.0%;磷酸铁理电池装车量23.1GWh,占总装车量67.4%,同比增99.5%,环比增长17.4%。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58.5GWh,累计同比增长101.5%。 此外,中汽协方面还表示,当前,汽车行业批发端增速放缓,国内终端市场增长乏力,汽车市场整体承压明显,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窗口期,消费市场的平稳健康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汽协建议,汽车市场仍需要持续不断的政策促进,包括建议2023年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及地方相关促消费政策等能够继续延续,深入挖掘并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带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目前市场关注颇多的莫过于将于今年年底结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话题,而近段时间,也有包括比亚迪、吉利、广汽埃安等在内的多家车企宣布明年涨价通知,具体可见“”一文中的详细报道。 SMM认为,“退补”后企业将承受的价格优势不再,反而因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承受不小的成本压力。补贴完全取消将刺激新一轮的行业洗牌,这对过度依赖补贴的企业极为不利。涨价潮确实会对新能源汽车短期销量造成一定影响,对于部分企业来说,降低成本可能是明年的主要任务。 据SMM历史价格显示,自2022年至今,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从年初的27.8万元/吨涨至56.4万元/吨,涨幅高达102.88%。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不看好电解液业务?出售衢州杉杉51%股权 杉杉股份:聚焦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

    锂电池材料巨头杉杉股份(600884.SH)继续业务“瘦身”。针对杉杉股份转让衢州杉杉51%股权事件,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电解液价格持续下跌,目前电解液价格较去年同期接近“腰斩”,加上市场需求不佳,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12月8日晚间,杉杉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甬湶投资有限公司(甬湶投资)将其所持衢州杉杉51%的股权,作价7.04亿元转让给新亚制程(002388.SZ)。交易完成后,杉杉股份对衢州杉杉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82.25%降至31.25%,杉杉股份不再对衢州杉杉实施控制,衢州杉杉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电解液业务主要是衢州杉杉在做。电解液业务在我们整个业务占比中不是很大,如果要继续把它做大做强,后续投入会比较大。今年之前我们电解液业务都是亏损的,公司打算以后把钱都投在负极业务上,所以趁着这一波行情赶紧把它卖掉。”杉杉股份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衢州杉杉主营业务为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研发、生产、销售。除了甬湶投资,巨化股份(600160.SH)和洛阳森蓝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15.91%和1.84%股权。 数据显示,2021年,衢州杉杉营收约11.11亿元,净利为3.76亿元;2022年1-8月份,衢州杉杉营收为6.29亿元,净利为1.1亿元。截至今年8月,衢州杉杉净资产为6.41亿元。在此次股权转让中,衢州杉杉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13.71亿元,增值率为113.85%。 杉杉股份2022年中报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在2021年持续上涨,今年价格虽有所下滑,但同比去年同期仍处于较高位置,公司自产六氟磷酸锂仍具备成本优势,电解液单吨毛利同比提升。另据中报,杉杉股份2022年上半年新建的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项目进展顺利,预计第三季度可以实现试产,届时将有效提升公司电解液的原料供应水平。 杉杉股份从西服等服装产业起家,逐步过渡到锂电材料,一度发展为锂电材料+偏光片+充电桩、储能、光伏组件等其他业务。目前,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电解液业务的主要产品有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两年,杉杉股份持续开展一系列“瘦身”动作,先后出售了湖南杉杉正极材料和充电桩、储能、光伏组件等其他业务。据悉,“瘦身”后的杉杉股份将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 杉杉股份出售电解液业务不是没有先兆。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8.4亿元,同比增长0.82%;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20.36%。杉杉股份曾表示,业绩下滑原因主要是正极和电解液两块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明显,导致利润出现下滑。 此次交易的接盘方新亚制程,主要从事电子制程方案研发推广和电子制程产品系统供应服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9亿元,同比下降27%;对应净利为2843万元,同比下降29%。

  • 不看好电解液业务?出售衢州杉杉51%股权 杉杉股份:聚焦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

    锂电池材料巨头杉杉股份(600884.SH)继续业务“瘦身”。针对杉杉股份转让衢州杉杉51%股权事件,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电解液价格持续下跌,目前电解液价格较去年同期接近“腰斩”,加上市场需求不佳,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12月8日晚间,杉杉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甬湶投资有限公司(甬湶投资)将其所持衢州杉杉51%的股权,作价7.04亿元转让给新亚制程(002388.SZ)。交易完成后,杉杉股份对衢州杉杉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82.25%降至31.25%,杉杉股份不再对衢州杉杉实施控制,衢州杉杉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电解液业务主要是衢州杉杉在做。电解液业务在我们整个业务占比中不是很大,如果要继续把它做大做强,后续投入会比较大。今年之前我们电解液业务都是亏损的,公司打算以后把钱都投在负极业务上,所以趁着这一波行情赶紧把它卖掉。”杉杉股份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衢州杉杉主营业务为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研发、生产、销售。除了甬湶投资,巨化股份(600160.SH)和洛阳森蓝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15.91%和1.84%股权。 数据显示,2021年,衢州杉杉营收约11.11亿元,净利为3.76亿元;2022年1-8月份,衢州杉杉营收为6.29亿元,净利为1.1亿元。截至今年8月,衢州杉杉净资产为6.41亿元。在此次股权转让中,衢州杉杉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13.71亿元,增值率为113.85%。 杉杉股份2022年中报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在2021年持续上涨,今年价格虽有所下滑,但同比去年同期仍处于较高位置,公司自产六氟磷酸锂仍具备成本优势,电解液单吨毛利同比提升。另据中报,杉杉股份2022年上半年新建的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项目进展顺利,预计第三季度可以实现试产,届时将有效提升公司电解液的原料供应水平。 杉杉股份从西服等服装产业起家,逐步过渡到锂电材料,一度发展为锂电材料+偏光片+充电桩、储能、光伏组件等其他业务。目前,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电解液业务的主要产品有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两年,杉杉股份持续开展一系列“瘦身”动作,先后出售了湖南杉杉正极材料和充电桩、储能、光伏组件等其他业务。据悉,“瘦身”后的杉杉股份将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 杉杉股份出售电解液业务不是没有先兆。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8.4亿元,同比增长0.82%;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20.36%。杉杉股份曾表示,业绩下滑原因主要是正极和电解液两块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明显,导致利润出现下滑。 此次交易的接盘方新亚制程,主要从事电子制程方案研发推广和电子制程产品系统供应服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9亿元,同比下降27%;对应净利为2843万元,同比下降29%。

  • 超2300万 蜂巢能源拟投资澳大利亚锂矿商ST GEORGE

    12月8日,有消息称,蜂巢能源拟向澳大利亚上市锂矿商ST GEORGE投资近5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347.7万元),协助开发该矿商位于西澳的MtAlexande锂辉石矿项目,并将获得此项目25%的锂矿包销权。蜂巢能源表示,双方前日签署了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双方也在探讨其他锂矿项目的合作机会。 事实上,为了避免动力电池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等带来的业务风险,动力电池企业开拓国内外原材料市场的新闻已屡见不鲜。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一众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密集的跑马圈地。 有数据统计,电池级碳酸锂在2021年初的价格仅为5.3万元/吨,而今年的价格已涨到60万元/吨,涨幅超十倍。对于上游企业来说,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是丰厚的利润,而对诸如蜂巢能源这样的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则意味着要不得不承受利润下滑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打通原材料这一必要环节,对于蜂巢能源而言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蜂巢能源还在积极开拓下游市场。招股书显示,除长城外,目前蜂巢能源的客户还有吉利汽车、零跑、东风汽车、小鹏、理想、光束、赛力斯、合众等整车企业。国际车企方面,其与PSA(Stellantis)也有合作业务。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蜂巢能源装车量为5.05GWh,市场份额占比2.25%,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第七。

  • 比亚迪考虑在美国建电池厂 暂不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

    12月6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Stella L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正考虑在美国建立一家电池厂,但目前没有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 “我们目前不打算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下一步是什么,”Stella说道。“我们将继续投资电动校车和电池组件,但对于消费类乘用汽车,我们还没有做出决定。” 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该法案正推动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北美生产更多汽车,并在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获得关键矿产的供应。作为一家拥有强大制造能力和垂直整合供应链(包括电池和芯片等)的汽车制造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不利于比亚迪的发展。 Stella表示,尽管她尊重美国想要加强自身供应链的意愿和举措,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威胁到了美国普及电动汽车。《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已受到欧洲、中国、韩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广泛批评。Stella坦言道,希望美国能够“修改一些措辞,至少允许中国供应商参与”某些流程。 受消费者对清洁能源汽车强劲需求的推动,比亚迪正寻求在美国建立一个专用电池生产基地。但Stella认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要求从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采购原材料“令人困惑”。 Stella还透露,比亚迪正在智利谈判一个采矿项目,并申请将锂加工成电池阴极的许可。尽管比亚迪知道非洲的基础设施不足,但该公司也在寻求投资非洲的锂项目。

  • 【最新动态】江西宜春此前停产的碳酸锂冶炼企业今起全部复产完毕!

    SMM 12月9日讯:12月9日早间消息,永兴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永兴新能源生产设施排查检修已完成,于2022年12月9日(今日)恢复生产。 11月29日午间,公司曾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永兴新材料因配合环保调查需要临时停产,12月6日,宜春人民政府发布通报称,宜春市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前期在对锦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全指标监测分析中发现铊浓度异常。经持续监测,数据显示水源地水质铊浓度已稳定达标。目前,现场处置工作已结束。 彼时,永兴材料表示,为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永兴新能源制定了碳酸锂冶炼生产线临时停产期间工作方案,利用临时停产的时间进行设备检修等工作,如今相关调查和检修都已完成,公司正常于今日恢复生产。 资料显示,在2021年全年中,永兴新能源锂电新能源业务共实现碳酸锂销量11235.20吨。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共销售13770吨碳酸锂。 因此事市场关注度颇高,且对当日永兴材料股价造成了不小的拖累,深交所在11月30日向公司发布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该临时停产事件的具体影响,永兴新能源随后发布公告称申请将回复时间延期至2022年12月9日前完成。SMM也将持续关注公司公告。 此外,12月1日宣布发布临时停产通知的鞍重股份也早在12月8日便发布公告称,此前因上高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嘉美路改造工程)的公司控股子公司领能锂业,在上高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嘉美路管线迁移和管网改造工作已初步完成,具备复工复产条件,且已完成设备设施运行检验的情况下,自2022年12月8日起恢复正常生产。 此前公司在临时停产的公告中提到,预计此次停产每天折合碳酸锂当量减产约20吨,营收影响约为1100万元/天。 随后的12月3日,康隆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成锂业和协成锂业因进行设备检修及设施维护,同时配合上高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嘉美路改造工程),拟临时停产。 不过作为上述公司中最晚停产的存在,康隆达却最早发布了恢复生产的通知。12月7日,康隆达发布公告称,目前上高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嘉美路管线迁移和管网改造工作已初步完成,具备复工复产条件,控股子公司设备检修及设施维护已完成,拟于2022年12月7日恢复正常生产。 据公司此前公告显示,天成锂业在2022年前九个月折合碳酸锂当量产量为2930吨;而永兴新材料作为在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中高达95%占比的存在,其在2022年前九个月中碳酸锂销量达13770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2亿元。 SMM昨发布了最新的11月碳酸锂产量数据,据SMM数据显示,11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6,651吨,环比增加7%,同比增加71%。 SMM调研显示,本月,部分企业由于疫情原因减产,且盐湖季节性持续减产,月末,部分江西云母冶炼企业也因环保或园区修路问题减产,造成碳酸锂产量一定下滑;但是,本月部分大厂从检修中恢复,且增产明显,加上一些企业产能爬坡,本月整体供应环增7%。 》点击查看详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整体呈现稳中回落到态势,据SMM调研显示,近期大型锂盐厂给出心理预期价格微调,但贸易商恐慌性抛货情绪重,碳酸锂成交价格相对较低。下游三元和铁锂厂的采购意愿不高,且意愿采购价格有所下调。整体上碳酸锂市场情绪和预期价格均走弱。 截止12月8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在55.6~57.3  万元/吨,均价报56.45万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考虑到上述江西锂云母企业停产预计对12月碳酸锂整体产量有一定影响,SMM预计后续锂盐价格在短期内以持稳为主或有小幅回落。

  • 成本高位+供应量调整 六氟价格或有止跌维稳趋势【SMM分析】

    SMM12月9日讯: 据SMM价格显示,本周六氟磷酸锂价格继续下调,目前市场主流均价为25.6万元/吨。 从成本结构来看, 六氟磷酸锂直接原料为LiF、HF、PCl₅ ,但厂家有是否配备LiF产能区分,部分六氟厂家也可采购工业级碳酸锂来进行加工。按目前价格来看,成本结构中, PCl₅、HF占比约10%、8%左右,碳酸锂占比接近60%,碳酸锂的价格直接影响到六氟磷酸锂的成本变化 。据SMM 调研,近期碳酸锂价格有所回落,大型锂盐厂给出心理预期价格微调,但贸易商恐慌性抛货情绪重, 碳酸锂成交价格相对较低 。下游三元和铁锂厂的采购意愿不高,且意愿采购价格有所下调, 碳酸锂整体市场情绪和预期价格均走弱 。 从需求来看,随着时间逐渐逼近2022年年末,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终止日期也即将到,终端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受到一定冲击,并且临近春节,电芯厂持去库态势,下游需求偏弱运行 ;而从目前六氟供应来看, 11月部分厂家虽有微调负荷,但市场整体供应较为充足,叠加下游对于后续六氟价格悲观预期,市场观望情绪严重,六氟价格近期出现持续下滑。 对于后续六氟价格走势, SMM 认为目前碳酸锂现货价格虽有小幅下滑,但碳酸锂供需缺口仍在,价格拐点未止,碳酸锂、LiF价格仍处于高位,对于六氟价格有一定支撑;并且在下游需求减弱的情况下,目前六氟厂家也有调整自己生产计划以减轻库存压力,SMM预计,后续六氟价格或将止跌维稳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全球最大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投产 光伏电池“明日之星”前景广大

    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极电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正式在江苏省无锡市投产运行。据了解,该产线是全球目前已投产且产能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 钙钛矿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远高于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达31%,多结电池理论效率达45%,转换效率随着钙钛矿材料的叠加使用,转换效率不断提升至新的高度。机构认为,钙钛矿光伏行业处于工艺“萌芽期”,多条试验线即将落地,2022年行业新增产能开工近1GW,现有规划超27GW,处于从概念提出到中试线落地的成长初期,与N型晶硅电池的“萌芽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关上市公司中: 金晶科技 产品TCO玻璃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率和高导电率,是光伏薄膜电池组件及钙钛矿电池组件的主要配件。 京山轻机 在钙钛矿领域,可提供PVD镀膜设备、团簇型多腔蒸镀设备、ITO玻璃清洗机等产品,已有部分钙钛矿电池设备出货。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