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6月8日讯: 2023年5月,中国负极材料 产量109,980吨,环比上涨6%,同比上涨1% 。需求方面:前期因原料价格不稳及对于后续终端需求恢复的不确定性仍在, 下游电池厂持续去库 。而进入5月,随锂价止跌反弹 下游补库需求 进一步增加叠加 终端需求逐渐恢复 ,带动负极需求有所转好且 新增订单多集中于头部企业 ,部分企业也 存在为后续订单提前备库情况 ,但 由于前期负极市场库存水平较高,5月产量仅小幅增长。 6月,终端 动力及储能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带动负极产量 仍呈增长态势 ,预计6月中国负极材料 产量125,115吨,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6%。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智利国家铜业:有能力为锂矿项目进行融资】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董事会主席表示,公司有能力为其锂矿项目进行融资。 【力拓和天齐锂业已经与智利的Enami就锂业务举行会谈】 为了在一种新的公私合作模式下提高锂这种关键电池金属的产量,智利国有矿业公司Enami已经与包括力拓集团和天齐锂业在内的潜在合作伙伴举行了会谈。根据Enami旗下新的锂业务子公司负责人Nancy Perez向议员的介绍,与Enami对话的矿业公司名单还包括全球第二大锂供应商SQM和法国的Eramet。 【旭化成旗下公司Celgard与Lithion结成电池战略联盟】 Polypore旗下子公司Celgard当地时间6月7日宣布与Lithion结成新的战略联盟,根据该联盟,两家公司将联合开发电池隔膜,用于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通过该协议,Celgard将向Lithion提供100%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长期供应,用于其位于内华达州亨德森的工厂,以及未来的7GWh Gigafactory,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主要用于ESS应用。此外,Celgard的母公司旭化成也可能支持Lithion的电池制造要求。 【大为股份:子公司拟25亿元投建年产4万吨碳酸锂冶炼加工项目】 大为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桂阳大为新材料签署项目入园合同书,桂阳大为新材料拟将年产4万吨碳酸锂冶炼加工项目落户桂阳县有色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 【金石资源:预计江西项目达产达标后锂云母成本降至2000元/吨左右】 在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锂云母成本问题,金石资源管理层回复称:“5月份测算成本不到3000元/吨,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成本会在2000元/吨左右。”据悉,公司宜春尾泥回收锂云母项目已产生近6000吨锂云母产品,品位最高能达到2.9%。 【江苏:支持南京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优化扩容 指导苏州尽快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培育扩大汽车行业出口。发挥汽车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扩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支持常州、南京等地新能源汽车品牌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尽快形成新增长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推进有关口岸提升锂电池等危化品运输储存条件,拓宽物流渠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支持南京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优化扩容,指导苏州尽快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稳步扩大二手车出口。 相关阅读: 【SMM分析】5月磷酸铁产量创历史新高 【SMM分析】5月中国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产量超预期 【SMM分析】头部企业新增产能释放 5月锰酸锂产量破万 【SMM分析】5月隔膜市场回暖明显 隔膜产量重回11亿大关 BKPM:到2040年全球电动车需求或超5500万辆 锂电池需求或将超500GWh【印尼镍钴大会】 官方消息利好频出!电池回收板块异动拉升 天奇股份盘中涨停 【热股】 【SMM分析】锂矿拍卖风云再起 IEA指导意见欲推出 海外电解钴价拉涨 国内钴系报价普遍回暖 下周走势如何? 【钴市周度观察】 海内外锂矿动态频频惹热议 | 国常会称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SMM分析】澳大利亚Covalent Lithium公司正在敲定2024年锂辉石收入的临时销售策略 【SMM分析】锂盐价格小幅上行 废旧锂电回收购销双方博弈持续 【SMM分析】人造石墨价格延续弱势 下游动力及储能需求向好 【SMM分析】中国铁塔2.94GWh磷酸铁锂电池集采开标 【SMM分析】电解液核心添加剂VC重现六氟困境 主动减产以作应对 【SMM分析】电解液市场一周快讯总览 【SMM周评】锂电产业一周要点速览 【SMM分析】5月车市交付回暖 比亚迪一骑绝尘理想杀出重围! “锂矿仍香”?“锂王”溢价增资非洲矿 海外多国爆锂矿新动态!【SMM专题】
红星发展表示,公司目前已向部分下游磷酸锰铁锂材料生产企业小批量送样,供下游客户进行测试,未来的市场进展尚存在不确定性,具体情况请以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为准。
凭借4000年酿酒史,宜宾以“中国酒都”为人们所熟知。 但出乎意料的是,宜宾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即打造出“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片,并将该产业链发展成全市第一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交替的背后,与宜宾市深入分析现有产能需求结构、捕获产业发展风口信息密不可分。 除了坚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契合宜宾产业发展方向“两向”逻辑之外,宜宾市成功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关键,还在于其对产业链话语权的深刻理解,通过引入宁德时代,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从缺到全”完善了一批重点产业链。 如今,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这意味着,全国每100块动力电池,超过15块来自宜宾! 电池产业从0到1 过去,宜宾一直以“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被人们熟知,而自2021年起,新能源产业链受资本市场所追捧,这座城市再次以“动力电池之都”的身份被聚焦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宜宾的动力电池之路,需追溯至2016年,在传统产业对工业增长支撑放缓下,为寻找新的增长点,宜宾市大刀阔斧,从“一黑一白”产业,即白酒与煤炭,转向“一蓝一绿”,即绿色新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新蓝海。 这一变革在新能源发展初期或难免显得激进,但从现今回顾,或没有人不惊叹宜宾的决心与对发展机会的精准判断。但更重要的,或是宜宾的执行力与务实。 2017年5月,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两个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生产项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产业领域。2019年,通过633天苦追宁德时代,在与众多一二线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世界第一龙头电芯企业落子宜宾。 宁德时代的“落户”,与宜宾市堪称是“双向奔赴的结合”。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四川时代总经理特别助理、外联部长杨伟平表示,一是宁德时代西南布局与宜宾不谋而合;二是绿电优势;三是宜宾地理位置既可以辐射川滇黔渝汽车产业,又可以远销欧亚市场;四是宜宾市的服务理念,让企业能够迅速落地、发展。 对于宜宾而言,在电池产业链中,话语权分布在两端,分别是上游锂资源及下游电池,宜宾引入四川时代,相对于引入“链主”。 强强联合的效果显而易见,数据显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经过过去三年的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18亿元发展到2022年达889亿元,跃居全市第一大产业。 其中,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装车量的24.4%。这意味着,中国每100辆新能源车,就有超过24辆的动力电池来自于宜宾。 2020年至2021年,宁德时代持续扩大在宜投资,陆续签约四川时代3-10期项目和时代吉利项目,累计总投资达64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达295GWh;2023年签约引进克能新能源,全市规划建设年产能达305GWh。 千亿产业链呼之欲出 手握四川时代“链主”,宜宾显然不满足于动力电池这一环,而是凭借宜宾当地优势及四川时代的产业话语权,在国内率先建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 宜宾通过市县联动、创新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吸引天华超净、德方纳米、贝特瑞、中材锂膜、江西铜博、香河昆仑、大族激光、科达利等110余家行业龙头、知名上市企业纷纷落户建厂,总投资超270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2022年6月至今,宜宾全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近250个,协议总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1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主要包括广东高景、安徽英发、横店东磁、中材锂膜、江西铜博、青海丽豪等;在签约引进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超2100亿元,占总投资的85%以上。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宜宾2022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2023年动力电池目标产值1200亿元以上。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成为四川制造强省试点“地标产业”和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成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前夕,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正加紧产能建设。其中,四川时代7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中材锂膜一期厂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震裕一期等电池配套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四川宏杉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修复材料产能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10月实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如今,宜宾已构建起以三江新区为核心,辐射各区县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产业领域覆盖上游氢氧化锂、磷酸铁、导电剂等基础原材料到中游正、负极材料、集流体(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6大组件和电芯生产装备、环保装备,以及物流、仓储服务,下游的动力电池电芯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等。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是当地企业的共同感受,具体至企业,带来的是实打实的降本增效。 凯翼汽车是四川唯一一家正常生产运行的拥有双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其新能源产品部经理周映双表示,宜宾产业链的本土化越来越成熟,对于公司来说,最直接的收益是电池成本的显著下降。 上述人士称,一方面本地化配套的运输成本大幅减少,另外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优势也会传导到整车企业。“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6万辆销量,其中3万辆销往海外,实现产值45亿元。” 宜宾背后的决心 宜宾锂宝党组织总书记邓萍表示,“宜宾这几年发展很快的一个核心,是因为思想开放,所以才会引进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宜宾市在面对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找到一个很好产业集群,为宜宾打开大门。” 正如邓萍所述,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宜宾市瞄准全球前沿科技、聚焦新动能培育,突出新兴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招引拥有重要地位的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前瞻布局。 而宜宾招商引资的成功,不得不提宜宾“高位推动、分级调度”的创新体系机制。据了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市县区领导分级分类调度机制。除此以外,宜宾还把重点产业招引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一手抓招引、一手抓落地。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促使宜宾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2022年6月至今,全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近250个,协议总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1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 如今,宜宾已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以相邻工业园区为支撑的“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即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布局动力电池电芯及核心配套项目,翠屏区长江工业园区布局部分动力电池电芯、隔膜、结构件等核心配套项目,南溪区、江安经开区、珙县、屏山县、高县、长宁经开区、叙州区分别以各区优势和定位发展进行相关布局。 除了产业链拓展,在技术上,宜宾也在全力以赴。对技术的重视,或是宜宾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底气。 在宜宾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双轮驱动”重大战略支持下,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于2020年落地宜宾,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旨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并以院士工作站为基础,建立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 据了解,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将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地区科技进步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这亦意味着,前沿技术与产业资本将进一步在宜宾连结。‍ 据宜宾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宜宾市今年重点工作包括全力打造全球前列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力争全产业链实现营收1200亿元以上,新增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对于未来,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翔公开表示,宜宾坚定2030年3000亿元、2027年5000亿元目标不动摇,将全力推进签约项目建设和投产,力争3年内培育产值千亿元级企业1户,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
凭借4000年酿酒史,宜宾以“中国酒都”为人们所熟知。 但出乎意料的是,宜宾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即打造出“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片,并将该产业链发展成全市第一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交替的背后,与宜宾市深入分析现有产能需求结构、捕获产业发展风口信息密不可分。 除了坚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契合宜宾产业发展方向“两向”逻辑之外,宜宾市成功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关键,还在于其对产业链话语权的深刻理解,通过引入宁德时代,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从缺到全”完善了一批重点产业链。 如今,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这意味着,全国每100块动力电池,超过15块来自宜宾! 电池产业从0到1 过去,宜宾一直以“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被人们熟知,而自2021年起,新能源产业链受资本市场所追捧,这座城市再次以“动力电池之都”的身份被聚焦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宜宾的动力电池之路,需追溯至2016年,在传统产业对工业增长支撑放缓下,为寻找新的增长点,宜宾市大刀阔斧,从“一黑一白”产业,即白酒与煤炭,转向“一蓝一绿”,即绿色新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新蓝海。 这一变革在新能源发展初期或难免显得激进,但从现今回顾,或没有人不惊叹宜宾的决心与对发展机会的精准判断。但更重要的,或是宜宾的执行力与务实。 2017年5月,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两个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生产项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产业领域。2019年,通过633天苦追宁德时代,在与众多一二线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世界第一龙头电芯企业落子宜宾。 宁德时代的“落户”,与宜宾市堪称是“双向奔赴的结合”。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四川时代总经理特别助理、外联部长杨伟平表示,一是宁德时代西南布局与宜宾不谋而合;二是绿电优势;三是宜宾地理位置既可以辐射川滇黔渝汽车产业,又可以远销欧亚市场;四是宜宾市的服务理念,让企业能够迅速落地、发展。 对于宜宾而言,在电池产业链中,话语权分布在两端,分别是上游锂资源及下游电池,宜宾引入四川时代,相对于引入“链主”。 强强联合的效果显而易见,数据显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经过过去三年的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18亿元发展到2022年达889亿元,跃居全市第一大产业。 其中,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装车量的24.4%。这意味着,中国每100辆新能源车,就有超过24辆的动力电池来自于宜宾。 2020年至2021年,宁德时代持续扩大在宜投资,陆续签约四川时代3-10期项目和时代吉利项目,累计总投资达64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达295GWh;2023年签约引进克能新能源,全市规划建设年产能达305GWh。 千亿产业链呼之欲出 手握四川时代“链主”,宜宾显然不满足于动力电池这一环,而是凭借宜宾当地优势及四川时代的产业话语权,在国内率先建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 宜宾通过市县联动、创新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吸引天华超净、德方纳米、贝特瑞、中材锂膜、江西铜博、香河昆仑、大族激光、科达利等110余家行业龙头、知名上市企业纷纷落户建厂,总投资超270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2022年6月至今,宜宾全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近250个,协议总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1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主要包括广东高景、安徽英发、横店东磁、中材锂膜、江西铜博、青海丽豪等;在签约引进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超2100亿元,占总投资的85%以上。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宜宾2022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2023年动力电池目标产值1200亿元以上。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成为四川制造强省试点“地标产业”和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成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前夕,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正加紧产能建设。其中,四川时代7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中材锂膜一期厂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震裕一期等电池配套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四川宏杉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修复材料产能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10月实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如今,宜宾已构建起以三江新区为核心,辐射各区县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产业领域覆盖上游氢氧化锂、磷酸铁、导电剂等基础原材料到中游正、负极材料、集流体(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6大组件和电芯生产装备、环保装备,以及物流、仓储服务,下游的动力电池电芯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等。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是当地企业的共同感受,具体至企业,带来的是实打实的降本增效。 凯翼汽车是四川唯一一家正常生产运行的拥有双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其新能源产品部经理周映双表示,宜宾产业链的本土化越来越成熟,对于公司来说,最直接的收益是电池成本的显著下降。 上述人士称,一方面本地化配套的运输成本大幅减少,另外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优势也会传导到整车企业。“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6万辆销量,其中3万辆销往海外,实现产值45亿元。” 宜宾背后的决心 宜宾锂宝党组织总书记邓萍表示,“宜宾这几年发展很快的一个核心,是因为思想开放,所以才会引进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宜宾市在面对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找到一个很好产业集群,为宜宾打开大门。” 正如邓萍所述,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宜宾市瞄准全球前沿科技、聚焦新动能培育,突出新兴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招引拥有重要地位的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前瞻布局。 而宜宾招商引资的成功,不得不提宜宾“高位推动、分级调度”的创新体系机制。据了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市县区领导分级分类调度机制。除此以外,宜宾还把重点产业招引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一手抓招引、一手抓落地。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促使宜宾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2022年6月至今,全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近250个,协议总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1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 如今,宜宾已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以相邻工业园区为支撑的“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即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布局动力电池电芯及核心配套项目,翠屏区长江工业园区布局部分动力电池电芯、隔膜、结构件等核心配套项目,南溪区、江安经开区、珙县、屏山县、高县、长宁经开区、叙州区分别以各区优势和定位发展进行相关布局。 除了产业链拓展,在技术上,宜宾也在全力以赴。对技术的重视,或是宜宾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底气。 在宜宾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双轮驱动”重大战略支持下,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于2020年落地宜宾,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旨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并以院士工作站为基础,建立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 据了解,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将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地区科技进步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这亦意味着,前沿技术与产业资本将进一步在宜宾连结。‍ 据宜宾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宜宾市今年重点工作包括全力打造全球前列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力争全产业链实现营收1200亿元以上,新增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对于未来,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翔公开表示,宜宾坚定2030年3000亿元、2027年5000亿元目标不动摇,将全力推进签约项目建设和投产,力争3年内培育产值千亿元级企业1户,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
5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97,857吨 ,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119%,累计同比增长96%, 月度产量创历史新高 。 市场方面,本月磷酸铁产销走高,缓解了前期的库存压力,去库较快。终端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小幅回暖;储能领域随着年中并网时点将近和部分省市峰谷电价拉大,刺激整体需求,提货情况好转,带动上游原材料的销量。下游磷酸铁锂产量为11.1万吨,较4月有较大幅度增长(环比增长38%),拉升前驱体磷酸铁的消耗量,中大型磷酸铁企业生产积极性向好,产量较大。 成本方面,磷化工市场原料价格弱中趋稳,成本有所降低。虽然整体利润微薄,目前产能过剩严重,但中大型企业仍然利用销售渠道、技术优势,提高产量,提前锁定下游大单,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开工率维持高位;中型企业生产相对稳定,而部分小企业小幅减量甚至暂时停产静观行情变化。 6月份,当前原料成本较低,新投产企业产量持续爬坡;叠加尚在持续小幅恢复中,整体市场预期稳中向好,月签订单量增加。预计2023年6月磷酸铁产量达120,510吨(磷酸铁锂产量12.8万吨),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31%。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或扫微信)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SMM6月7日讯,5月中国隔膜产量约118,646万平方米。环增42%,同增35%。 整体来看,5月隔膜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供应端,近期部分大厂产线逐步释放、爬坡,行业总体产能有所增加。需求端,此前数月,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较为疲软,电芯企业原料端持续去库,对上游隔膜采购、提货有所放缓,隔膜企业排产出货亦受到一定冲击,产量持续下滑。至5月时,电芯端隔膜库存逐步降至相对低位,叠加动力、储能市场需求快速恢复,电芯排产上行,带动隔膜方面需求快速恢复。SMM预计,至6月时,中国隔膜产量约127,70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8%,同比上涨44%。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6月7日讯: 电解液产量: 5月,中国电解液产量84,660吨,环增28%,同增23%。电芯企业前期去库较多,原料及成品库存处于较低水平。5月动力、储能、数码等终端需求均环比上行,带动电芯产量上升。终端需求增长叠加碳酸锂原料价格上涨,电芯企业在原料端及生产端存在不同程度的补库行为,电解液总产量上行。 6月,因618冲刺已过,数码端预期微降,但动力、储能预期增长,预期中国电解液97,570吨。环增15%。 六氟磷酸锂产量: 5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8,300吨,环增71%,同增16%。因前期3、4月六氟企业大面积亏损主动减停产,故4月产量基数较低。5月随下游需求增量叠加六氟企业陆续复工,行业开工率提升,产量上行。 6月,碳酸锂、氟化锂等生产原料价格未稳且供应量偏紧,6月六氟厂家对于生产节奏的观望情绪仍在,预期产量10,010吨,环增21%。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SMM6月7日讯:在SMM举办的 印尼镍钴产业链大会 上,中苏拉威西省区域秘书处经济和发展助理Mr. Dr. H.Rudi Dewanto S.E M.M介绍了中苏拉威西省的投资表现、镍矿开采、基本金属工业、镍行业的投资潜力等内容。 2020年-2022年中苏拉威西省的投资表现 中苏拉威西省拥有从种植园、海洋和渔业到采矿等大量自然资源潜力,这使得印尼东部成为国内外的投资天堂。 在过去的3年里,根据中央政府给出的投资实现目标,中苏拉威西省的投资实现率总是超过目标。 中苏拉威西省的镍矿开采 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数据签发的镍矿开采商业许可证数量:113IUP。 基于镍矿业投资的实现,2020年至2022年投资部数据:Rp.863.705.440.810。 根据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的数据颁发的镍矿区营业执照:259.88公顷。 印尼镍矿业劳动力数量,根据投资部2020年-2022年的数据:3796人。 中苏拉威西省的基本金属工业 据投资部2020年-2022年的数据,基本金属行业商业参与者数量:53个商业行为者。 基础金属工业部门的投资实现,基于投资部2020年-2022年的数据:Rp.113.252.532.587.786。 基本金属行业商业行为者的投资状况,基于投资部2020年-2022年的数据:4 PMDN 49 PMA。 据2020年-2022年投资部的数据,印尼基础金属行业的劳动力数量:14861人。 中苏拉威西省镍行业的投资潜力 Banggai县有21家镍矿业公司,IUP面积为61,752公顷,具有潜力的Banggai县还没有基础金属加工工业区,因此镍矿产品被送往莫罗瓦利县、北莫罗瓦利县和北马鲁古省。 中苏拉威西省镍含量≤1.5%的镍矿潜力巨大。 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是在莫罗瓦利县的工业区创建的,利于电池行业的投资,推动苏拉威西滕加镍行业下游的发展。 中苏拉威西省政府的努力 鼓励地区/城市创建公共服务购物中心,作为优化该地区商业发展的一种形式,今年落成的莫罗瓦利县是其中之一。 通过投资部和中苏拉威西省政府的教育培训,改善在地区/城市实施商业许可的设备资源。 为了实现有利的投资环境,中苏拉威西省政府通过以下机构实施投资管理:通过培训从商人员在整个中苏拉威西岛的地区/城市,可持续进行商业活动,并促进从商人员将面临问题的解决。通过定期检查对从商人员进行持续的监督管理。 开发中苏拉威西省的区域潜力,促进国内外的投资活动。 》2023 SMM印尼国际镍钴产业链大会详细日程 》查看本次峰会图片直播
据盐湖股份消息,6月6日上午,公司在青海湖区举行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开工仪式。 据悉,该项目是推动盐湖股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一环,总投资70.98亿元,分两年建成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2万吨氯化锂。项目采用吸附法提取老卤中的氯化锂,分为盐田及储池、吸附提锂、膜精制浓缩、反应沉锂及氯化锂等五个工艺单元。 近日,盐湖股份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针对第一季度碳酸锂的市场变化,第二季度公司加强产销对接,积极与下游客户互通,拓展销售渠道,加大销售力度,4月份碳酸锂产品销售已回暖,将努力完成全年销售计划。 浙商证券日前研报分析,盐湖股份目前旗下子公司蓝科锂业现有碳酸锂产能3万吨/年,此外与比亚迪合作计划3万吨/年产能,目前正在中试阶段。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预计2024年投产。公司未来有望形成锂盐产能1+2+3+4万吨/年(1万吨工业级在产、2万吨电池级达产、3万吨处于中试阶段、4万吨处于规划建设阶段),远期成长可期。 另据盐湖股份日前发布的消息,目前公司碳酸锂日产量已提升至100吨以上,随着气温回升,碳酸锂产量会逐步提升。同时公司在碳酸锂提锂装置后端沉锂母液回收环节增加萃取装置,将进一步提升氯化锂回收率,增加产量。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