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4000年酿酒史,宜宾以“中国酒都”为人们所熟知。
但出乎意料的是,宜宾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即打造出“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片,并将该产业链发展成全市第一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交替的背后,与宜宾市深入分析现有产能需求结构、捕获产业发展风口信息密不可分。
除了坚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契合宜宾产业发展方向“两向”逻辑之外,宜宾市成功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关键,还在于其对产业链话语权的深刻理解,通过引入宁德时代,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从缺到全”完善了一批重点产业链。
如今,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已成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这意味着,全国每100块动力电池,超过15块来自宜宾!
电池产业从0到1
过去,宜宾一直以“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被人们熟知,而自2021年起,新能源产业链受资本市场所追捧,这座城市再次以“动力电池之都”的身份被聚焦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宜宾的动力电池之路,需追溯至2016年,在传统产业对工业增长支撑放缓下,为寻找新的增长点,宜宾市大刀阔斧,从“一黑一白”产业,即白酒与煤炭,转向“一蓝一绿”,即绿色新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新蓝海。
这一变革在新能源发展初期或难免显得激进,但从现今回顾,或没有人不惊叹宜宾的决心与对发展机会的精准判断。但更重要的,或是宜宾的执行力与务实。
2017年5月,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两个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生产项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产业领域。2019年,通过633天苦追宁德时代,在与众多一二线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世界第一龙头电芯企业落子宜宾。
宁德时代的“落户”,与宜宾市堪称是“双向奔赴的结合”。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四川时代总经理特别助理、外联部长杨伟平表示,一是宁德时代西南布局与宜宾不谋而合;二是绿电优势;三是宜宾地理位置既可以辐射川滇黔渝汽车产业,又可以远销欧亚市场;四是宜宾市的服务理念,让企业能够迅速落地、发展。
对于宜宾而言,在电池产业链中,话语权分布在两端,分别是上游锂资源及下游电池,宜宾引入四川时代,相对于引入“链主”。
强强联合的效果显而易见,数据显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经过过去三年的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18亿元发展到2022年达889亿元,跃居全市第一大产业。
其中,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装车量的24.4%。这意味着,中国每100辆新能源车,就有超过24辆的动力电池来自于宜宾。
2020年至2021年,宁德时代持续扩大在宜投资,陆续签约四川时代3-10期项目和时代吉利项目,累计总投资达64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达295GWh;2023年签约引进克能新能源,全市规划建设年产能达305GWh。
千亿产业链呼之欲出
手握四川时代“链主”,宜宾显然不满足于动力电池这一环,而是凭借宜宾当地优势及四川时代的产业话语权,在国内率先建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
宜宾通过市县联动、创新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吸引天华超净、德方纳米、贝特瑞、中材锂膜、江西铜博、香河昆仑、大族激光、科达利等110余家行业龙头、知名上市企业纷纷落户建厂,总投资超270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2022年6月至今,宜宾全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近250个,协议总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1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主要包括广东高景、安徽英发、横店东磁、中材锂膜、江西铜博、青海丽豪等;在签约引进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超2100亿元,占总投资的85%以上。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宜宾2022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2023年动力电池目标产值1200亿元以上。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成为四川制造强省试点“地标产业”和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成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前夕,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正加紧产能建设。其中,四川时代7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中材锂膜一期厂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震裕一期等电池配套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四川宏杉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修复材料产能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10月实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如今,宜宾已构建起以三江新区为核心,辐射各区县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产业领域覆盖上游氢氧化锂、磷酸铁、导电剂等基础原材料到中游正、负极材料、集流体(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6大组件和电芯生产装备、环保装备,以及物流、仓储服务,下游的动力电池电芯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等。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是当地企业的共同感受,具体至企业,带来的是实打实的降本增效。
凯翼汽车是四川唯一一家正常生产运行的拥有双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其新能源产品部经理周映双表示,宜宾产业链的本土化越来越成熟,对于公司来说,最直接的收益是电池成本的显著下降。
上述人士称,一方面本地化配套的运输成本大幅减少,另外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优势也会传导到整车企业。“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6万辆销量,其中3万辆销往海外,实现产值45亿元。”
宜宾背后的决心
宜宾锂宝党组织总书记邓萍表示,“宜宾这几年发展很快的一个核心,是因为思想开放,所以才会引进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宜宾市在面对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找到一个很好产业集群,为宜宾打开大门。”
正如邓萍所述,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宜宾市瞄准全球前沿科技、聚焦新动能培育,突出新兴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招引拥有重要地位的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前瞻布局。
而宜宾招商引资的成功,不得不提宜宾“高位推动、分级调度”的创新体系机制。据了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市县区领导分级分类调度机制。除此以外,宜宾还把重点产业招引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一手抓招引、一手抓落地。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促使宜宾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2022年6月至今,全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近250个,协议总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1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7个。
如今,宜宾已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以相邻工业园区为支撑的“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即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布局动力电池电芯及核心配套项目,翠屏区长江工业园区布局部分动力电池电芯、隔膜、结构件等核心配套项目,南溪区、江安经开区、珙县、屏山县、高县、长宁经开区、叙州区分别以各区优势和定位发展进行相关布局。
除了产业链拓展,在技术上,宜宾也在全力以赴。对技术的重视,或是宜宾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底气。
在宜宾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双轮驱动”重大战略支持下,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于2020年落地宜宾,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旨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并以院士工作站为基础,建立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
据了解,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将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地区科技进步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这亦意味着,前沿技术与产业资本将进一步在宜宾连结。
据宜宾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宜宾市今年重点工作包括全力打造全球前列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力争全产业链实现营收1200亿元以上,新增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对于未来,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翔公开表示,宜宾坚定2030年3000亿元、2027年5000亿元目标不动摇,将全力推进签约项目建设和投产,力争3年内培育产值千亿元级企业1户,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