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总投资超百亿元!湖南郴州三大新能源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郴州发布”消息显示,9月8日上午,创普斯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高新区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其中,创普斯(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储能器件及其材料基础研究直至产业化的新兴技术企业。在郴州高新区投资的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由公司投资96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320亩,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0亿元人民币,是我市今年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新材料产业园由郴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分二期建设。重点发展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及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型企业,对银、锂、铂、钯、铑、铋、碲、铟等应用材料进行研发及生产。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可实现年税收3亿元以上。 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重点发展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制造设备及新能源终端等领域。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可实现年税收1亿元以上。

  • Stellantis高管:目标是开发重量减轻50%的电动汽车电池

    当地时间周五(9月8日),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技术主管Ned Curic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开发更轻的电动汽车电池,将重量减少一半,以提高可持续性。 Stellantis周五在意大利都灵举行其电池技术中心的落成典礼,Curic在活动上称,目前的电动汽车电池太重了,使得车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Curic说:“因此,在我的设想中,到2030年,我的团队面临的一个艰巨的目标是将电池重量减轻至少50%。” 然而,在提出了一个颇具雄心的目标后,Curic紧接着就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电池会是什么样子。 Curic解释称:“我们必须考虑全新的材料、新的化学物质和新的方法,将非常重的材料替换成更轻的材料。” Stellantis向其都灵电池技术中心投资了4000万欧元,该中心将专注于为即将推出的车型进行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内部测试和开发。 据悉,Stellantis正在加拿大温莎建造一个类似的设施。 Curic透露,Stellantis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款非常实惠的汽车。他补充道:“一辆我们社会中几乎任何成员都买得起的车。”不过,Curic没有透露这款车型的具体价格。 Curic还表示:“我们在现有系统中消耗了大量碳基能源,因此转向电动汽车系统确实可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 根据此前发布的业绩报告,Stellantis今年上半年净营收达984亿欧元,同比增长12%;调整后经营利润达141亿欧元,同比增长11%;集团净利润109亿欧元,同比增长37%。

  • 钴系产品价格连跌一个多月后反弹! 下周仍偏强?【SMM周度观察】

    SMM 9月8日讯:在经历此前接连多周的下跌之后,本周钴系产品价格在自7月26日持续下行之后,终于迎来一波反弹。其中尤以电解钴涨价幅度最大,单周累计上涨0.55万元/吨……SMM整理了本周钴市场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电解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 电解钴 分别在第一个交易日和第四个交易日出现上调,首个交易日更是一度调涨3500元/吨,截止9月8日, 电解钴 现货报价涨至23.9~27.1万元/吨,均价报25.5万元/吨,较9月1日的24.95万元/吨上涨5500元/吨,涨幅达2.2%。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对于电解钴价格上涨的原因,SMM调研显示,主要是受交储以及贸易商囤货行为,导致现货可流通低价货源呈现减少趋势推动。但是具体从供需面来看,本周冶炼厂产量较为稳定,不过由于冶炼厂库存较低,货物多集中于贸易商手中,因此挺价情绪较浓;而虽然下游需求端,游磁材以及高温合金需求依旧寡淡甚至有走弱趋势,但在上游供应端挺价的背景下,下游刚需采买依旧不可避免地拉高了现货价格,带动电解钴价格走高。 不过从具体供需面的表现来看,在供应端冶炼厂产量稳定,而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预计短期社会库存在内的供需关系仍略偏过剩。 价格方面,考虑到在电解钴货源集中度较高的前提下,现货价格受情绪指引,预计电解钴价格短期或维持偏强运行。 硫酸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在本周最后三个交易日, 硫酸钴 现货报价接连上涨3个交易日,截止9月8日, 硫酸钴 现货报价涨至3.65~3.7万元/吨,均价报3.675万元/吨,较9月1日上涨1500元/吨,涨幅高达4.26%。 据SMM调研显示,从供应端来看,由于前期硫酸钴价格已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随着下游询单增加,原生料及回收企业报价均走高,捂货惜售;需求端方面,自7月中旬硫酸钴跌价以来,下游均处于去库状态,近期硫酸钴价格企稳,下游刚需补库询单增加。部分一体化三元前驱企业由于钴原料到港预期的暂时性错配,外买需求暂时增加。 对于硫酸钴后市预期,SMM预计,未来硫酸钴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四氧化三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 四氧化三钴 现货价格在首个交易日下调之后,在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接连上涨,顺利抹平首个交易日的跌幅,并且顺利实现上涨。截止9月8日, 四氧化三钴 现货报价涨至14~14.6万元/吨,均价报14.3万元/吨,较9月1日上涨500元/吨,涨幅达0.35%。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调研显示,前期部分厂家低价抢订单使得四氧化三钴价格存在超跌,随着钴盐价格小幅反弹,对四氧化三钴成本支撑走强,四钴厂家挺价情绪走高。至于需求端,部分电池厂给到钴酸锂企业备货预期,市场抄底囤买四氧化三钴的情绪有所走高。 在成本支撑以及下游备货的双重刺激下,SMM预计后续四氧化三钴的价格或仍有上涨空间。 消息面上,五矿资源此前发布其半年报数据,其中提到了公司钴业务的相关情况,其表示,公司于Kinsevere扩建项目(KEP)的钴厂房的建设正稳步推进,大部分结构及机械安装已于六月底前完成。 预期将于 2023 年首次生产钴。 且 Kinsevere 下一阶段的开发将使 Kinsevere 的矿山年限延长至少 13 年,若是全面投产,将达成年总产量电解铜约 80,000 吨及氢氧化钴含钴介乎 4,000 至 6,000 吨。 提及对2023年矿山成本展望,五矿资源预计,Kinsevere2023年的C1成本预期介乎3.15美元至3.35美元/磅。 与原有指导相比增加主要由于钴价低于预期、电力供应不稳定导致选矿量减少及对第叁方矿石依赖增加以抵销已开采氧化矿的减少。 此外,中国中铁也在其财报中透露了公司上半年钴金属产量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公司钴金属产量总计0.25 万吨,同比减少 5.25%。其中华刚公司铜钴矿生产1,981钴吨,绿纱公司生产364钴吨,MKM 公司生产169钴吨。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营生产和销售的主要矿产品包括铜、钴、钼、铅、锌等品种的精矿、阴极铜和氢氧化钴。目前,公司铜、钴、钼保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中国中冶方面,资源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镍、钴、铜、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公司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瑞木镍钴矿项目报告期内,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128万吨、钴资源量14万吨。2023年上半年平均达产率103%,累计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16,800吨、含钴1,514吨。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16,991吨、含钴1,495吨。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2023年上半年钴价相较于2022年同期明显下滑,截止2023年6月30日, 电解钴 现货均价报29.3万元/吨,相较2022年年底的32.3万元/吨下跌3万元/吨。对比2022年上半年同期价格更为明显,2023年上半年 电解钴 现货均价报28.48万元/吨,相较2022年上半年同期的51.25万元/吨下跌22.77万元/吨,跌幅达44.23%。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值得一提的是,受上半年钴价同比下跌明显影响,2023年上半年多家钴企业业绩同比有所下滑,其中尤以腾远钴业和寒锐钴业“感触颇深”,寒锐钴业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78.39%,腾远钴业上半年净利润下滑85.24%。 而金川集团更是因为上半年钴价下跌而采取减慢出售,累积更多钴存货,等待钴价回稳再出售的措施,借此减少上半年损失。 腾远钴业在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钴价已经接近矿山成本,预计后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价格趋于稳定,对于市场、对于公司都是好事,下游可以大方用钴,公司也可充分发挥产能和冶炼优势。

  • 【SMM分析】动力电池巨头连发三大重磅公告 将在北美建电池产线

    SMM9月7日讯,近日,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亿纬锂能连续发布三大重磅公告,其内容涉及获得海外定点通知及将在美国投建电池工厂等内容。 在《关于子公司与Rimac签订谅解备忘录的公告》中,亿纬锂能宣布其子公司,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与RIMAC TECHNOLOGY d.o.o.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约定,RImac定点亿纬动力在约定项目中批量生产和供应用于生产电动车电池的电池,并且亿纬动力已接受该定点。 而在另一份《关于子公司收到GM定点通知的公告》得公告中,亿纬锂能透露,当前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收到General Motors Co.(通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GM”) 的定点通知,将为GM提供汽车用的12V锂电池系统。 亿纬锂能表示,本次收到通用汽车的定点通知,是对亿纬动力相关产品性能和供货资格的认可,或将有效提升公司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拓展力、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 不过另一方面,亿纬锂能同样也表示,当前项目其实仍存一定的不确定性,收到定点通知并不意味着实际的订单,实际供货及对将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仍需以正式的销售订单为准。 除了上述两份定点公告外,在稍早时候亿纬锂能发布的《关于孙公司拟与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PACCAR设立合资公司及亿纬动力提供担保的公告》中,亿纬锂能全资孙公司亿纬美国拟与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和PACCAR签订投资协议,多方拟将共同出资,共同在美国设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投资建设电池产能。其中,协议规定,合资公司各股东出自上线为26.4亿美元,其中亿纬美国现金出资上线为1.5亿美元,占合资公司10%的股权,剩余三方现金出资不得超过8.3亿美元,各持公司股份的30%。 此外,协议还规定,Electrified Power、Daimler Truck和PACCAR三方将购买合资公司生产的全部或大部分电池产品。公司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同意对亿纬美国履行相关协议和交易文件项下的义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的合作方也并非等闲之辈。 其中Electrified Power的母公司康明斯是一家设计、制造、分销多元的动力解决方案,并提供服务支持的全球电力技术领导者,Electrified Power是其为投资该合资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第二合作方,Daimler Truck主要业务为商用车的设计与制造,其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Daimler Truck AG。 第三合作方PACCAR 是一家设计、制造高质量轻型、中型和重型卡车,并提供客户服务支持的全球技术领导者。 从合作成员来看,Daimler Truck与PACCAR的业务多集中在商用车领域,而本次的合资公司的生产的电池亦主要应用于北美的商用车领域,各方之间的战略合作拟定将产生多重效益,包括降低产品的开发费用和生产费用,同时合作伙伴(及其关联方)将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客户,并将购买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2019 年,当锂价格跌至矿石开采成本高于售价时,Alita Resources进行了破产申请。 随后,一家美国锂矿开采公司Austroid计划对该公司进行收购。然而,澳大利亚财政部长Jim Chalmers在今年早些时候根据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建议阻止了此次交易。 造成这一决定的原因是Austroid与中国某一家锂电池制造商有所关联,而FIRB认定这可能会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造成潜在威胁。据悉,Austroid的一位董事是中国这家锂电池制造商的一个主要股东的儿子。 最近一周,有传言称嘉能可秘密对Alita的所有债务提出收购要约,目的是以达18亿美元的价位重新上市。 然后在几天前,有消息称该矿山即将被卖给一个不愿透露身份的买家。 这个买家经证实,即为澳洲锂矿巨头MinRes。 MinRes已经与Alita的管理员签订了一份实施协议,用于收购Bald Hill。然而,管理员首先必须成功地向西澳大利亚最高法院申请将Alita进行清算。 MinRes表示:“目前,最高法院的诉讼结果尚不确定,没有保证交易能够进行,具体详情目前仍受到交易方的商业保密。” 如果公司通过这一难关,MinRes将能够偿还Alita的债务并收购锂矿产权。

  • 【SMM分析】147亿!国轩北美超级电池工厂计划敲定了!

    SMM9月7日讯,近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之一的国轩高科位于美国的工厂选址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据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消息显示,伊利诺伊州州长JB Pritzker与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等于当地时间9月8日共同宣布,国轩高科斥资20亿元(约合146亿元人民币)的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最终将落户于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地区。 据目前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后续将专注于锂离子电芯、与储能系统集成的生产,一旦建设完毕将形成10Gwh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锂离子电芯的生产能力。 对此,伊利诺伊州州长表示,国轩高科本次超级工厂项目一旦投产,将创造超过2600个就业岗位,因此该项目堪称该州数十年以来最重要的制造业投资项目,而作为回应,该州政府也将为其提供总价值5.36亿美元的政策激励,其中包括一项总价值2.13亿美元的30年期税收优惠政策。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分析】终端需求恢复弱 电解液及六氟8月产量微增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9月8日讯: 据SMM调研,8月中国电解液产量110,875吨,环增7.7%,同增33%。2023年1-8月累计同增39%。 电解液需求端:下游电芯总产量微增,部分电芯企业因其下游客户增量、或电芯企业本身冲量行为,导致自身产量增幅较高。但多数电芯企业产量持平或微降。 库存:由于电解液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持续下行,电解液成品库存以及六氟原料库存基本降至低点。 低库存情况下,电解液的产量与电芯产量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且产量变动传导较快。 由于终端需求恢复弱,预计9月电解液产量111,540吨,环增2.4%。   8月中国六氟产量15,010吨。环增2.3%,同增34%,2023年1-8月累计同增20%。 主流老牌六氟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六氟今年整体售价较贴近企业成本线,部分小体量企业效益不佳导致停产,部分停产时间甚至接近半年。 当前六氟实际有效产出较需求而言,处于偏紧平稳的状态,有少量盈余。 六氟市场对下游需求以及价格观望情绪较浓,基于对9月六氟价格走势偏悲观的情况下,9月或有小幅减产。9月六氟总体产量14,750吨,环减1.7%。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麦格纳预计2027年电动车电池外壳销售额将达到25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国际在9月7日表示,预计到2027年,其电动汽车电池外壳的年收入将达到25亿美元,相比2022年的1亿美元实现大幅增长。 电池外壳可容纳高压电池和其他重要的电动汽车组件,被麦格纳视为其主要业务增长领域,该公司计划在众多车企纷纷推出新型电动汽车的同时,让自己也在电动汽车大潮中取得成功。今年,该公司承诺投入约7亿美元,分别在美国密歇根和加拿大安大略两座工厂内提高电池外壳的产量,为雪佛兰Silverado电动汽车和福特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提供电池外壳。 麦格纳预计,2027年时其电池外壳销售额将达到25亿美元,远高于该公司在去年估计的15亿美元。麦格纳预计,今年其电池外壳收入将在4亿至5亿美元之间,并在2025年提升到16亿至17亿美元之间。 麦格纳首席执行官Swamy Kotagiri对投资者表示,电池外壳业务的表现“超过了最初的预期,我们正在主要生产地区建立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并打造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模式,这一战略类似于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美地区启动的卡车车架业务”。 此外,麦格纳还更新了2023年和2025年的财务预期,以反映今年对维宁尔主动安全业务(Veoneer Active Safety)的收购。该公司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在419亿至435亿美元之间,高于之前预计的402亿至418亿美元。该公司还预计,2025年的销售额将从此前预计的447亿至472亿美元增至467亿至492亿美元。这一财务预期的调整仅反映对维宁尔主动安全业务的收购,所有其他假设保持不变。 预计这笔收购将推动麦格纳整体主动安全业务的增长,到2027年,该业务的销售额将从2022年的约6亿美元增至约42.5亿美元。 麦格纳还预计,其电动动力总成的销售额将以每年约35%的速度增长,并在2027年达到约4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该公司这部分业务的销售额约为8亿美元。 由于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推出更经济、更环保的车型,麦格纳预计其生产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零部件的部门今年的销售额将大约翻一番。 麦格纳宣称,该公司正在加大力度利用自动化和其他智能制造方式,帮助降低通胀不利因素带来的成本。该公司还表示,预计其与LG电子的合资企业将在今年实现盈利。两家公司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这家向车企供应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合资企业将于2025年在匈牙利开设第四座工厂。

  • 变废为宝!报废光伏电池中的硅可被轻松回收 用来生产锂电

    近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从报废的太阳能电池板中回收高纯度硅的有效方法,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这有助于满足全球对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高纯度硅构成了太阳能电池的大部分,但它们通常在25至30年的使用寿命结束时被丢弃。一直以来,将硅与其他太阳能电池组件(如铝、铜、银、铅和塑料)分离是一项挑战。此外,再生硅有杂质和缺陷,使其不适合其他硅基技术。 此外,现有的回收高纯度硅的方法是能源密集型的,而且涉及剧毒的化学物质,成本高昂,限制了它们在回收商中的广泛采用。 在最新研究中,NTU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种使用磷酸的新提取方法克服了这些挑战,磷酸是一种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常用的物质。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杂志上。 据悉,NTU方法比现有的硅回收技术具有更高的回收率和纯度。这个过程也更有效率,只需要一种试剂(即磷酸),而传统的方法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化学物质(强酸性和高碱性)。 具体而言,他们首先将报废的太阳能电池浸泡在热稀释的磷酸中30分钟,以去除其表面的金属(铝和银)。再重复此过程,使用新鲜磷酸以确保完全去除金属,最终会得到纯硅晶片。 不仅如此,当回收的硅被升级为锂离子电池的阳极并测试其效率时,它的性能与全新硅几乎差不多。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务长兼能源研究所集群主任Nripan Mathews副教授说,“我们的硅回收方法既高效又有效。我们不必使用多种化学品,减少了化学废物后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实现了与能源密集型提取技术相当的高回收率。”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们利用先进的光谱分析来评估回收硅片的元素含量,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样品回收率为98.9%,纯度为99.2%,与目前可用方法回收的硅相当。 虽然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攀升,但太阳能电池板的有限寿命为30年,这意味着到2050年将有7800万吨太阳能电池板即将报废。 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认为,他们的硅回收方法可以通过保持资源循环来潜在地解决日益严重的太阳能电池板浪费问题。 “我们设想,我们更快、更便宜的硅回收方法将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了电动汽车,还有热电设备等潜在应用。”他们补充说。

  • 【SMM分析】中国企业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中欧新能源合作成瞩目亮点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9月8日讯:      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车展)于9月5日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汽车行业盛会聚焦移动出行的未来发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整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公司等各类企业,众多知名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展示汽车、自行车等领域的未来移动出行产品与创新技术。 中国车企正在欧洲市场取得新突破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密集发布了新车型、新技术,展现对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视和决心。     比亚迪本次展台规模超过了梅赛德斯-奔驰,面积达到了915平方米,是所有参展厂商最大的。同时携6款新能源车亮相,包括比亚迪海豹(海外命名为SEAL)、宋PLUSEV冠军版(海外命名为SEAL U)、元PLUS(海外命名为ATTO 3)、海豹、汉以及腾势D9。目前比亚迪正在海外,特别是欧洲地区,大范围推进经销网点数量。     零跑汽车4日在车展举行发布会,展示首款全球车型C10,并将慕尼黑车展称为该企业“全球化战略的起点”。     由长安汽车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阿维塔也在车展期间发布了旗下的新车型阿维塔12,该车型由位于慕尼黑的设计中心设计,也是该品牌首次在欧洲发布的车型。据介绍,该品牌正着手准备海外市场的车辆销售。     小鹏汽车也携小鹏G9、国际版P7i首次登上这一享誉全球的国际车展,并宣布将于2024年登陆德国市场以及更多全球化战略规划。就在今年7月26日,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达成战略技术合作的消息轰动全球,引发强烈关注。     作为在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上汽MG自然也不会错失大展拳脚的机会,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携三款重磅新车亮相,分别是MG Cyberster、MG4 Electric XPOWER性能版和电动SUV Marvel R。     除了中国的车企参展,还有电池领域企业参展,包含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孚能科技等13家企业。    在智能汽车软硬件方面,则包含地平线、亿咖通、轻舟智航、亮道智能、元戎启行、加特兰微电子、商汤、纵目科技等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或激光雷达等智能驾驶硬件提供商。    根据慕尼黑车展官方发布的参展商资料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企业大概50多家,可以大概分为整车出海、电池电驱电控以及充电和智能汽车电子以及软件三大类。 中欧新能源紧密合作创造互利共赢     在中欧新能源汽车合作领域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宁德时代同欧洲老牌车企的合作。据介绍,宁德时代从2011年成立后很快就和德国宝马建立了合作。当时宝马希望找到中国的电池供应商,随后宁德时代就顺应宝马的需求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宝马的供应商后,宁德时代还和大众、戴姆勒、标致雪铁龙集团建立了合作。     不仅是电池领域,车用零部件也是中欧企业合作的热门。采埃孚集团的车身控制系统也应用在中国车企的多款车型上。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柯皓哲4日也表示,中国在其集团内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业务的发展为采埃孚业务的全球扩张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也非常乐于向中国市场投放我们最新的创新成果,同时和我们中国的同行共同开展研发。”     SMM认为,在电动化产业变革浪潮引领下,目前我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上已开始领先欧洲车企,若想保持这种领先,我们中国新能源产业仍需在技术与创新继续保持活力。随着中国品牌汽车全球化战略的提速、出口成绩的不断刷新,相信未来,我们将在国际舞台上看到更多中国企业的身影。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