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近日,一份抬头为“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寨嘉悦”)文件”的停产通知引发市场关注,文件显示该公司于3月5日起停产,计划6月1日开始复工,停工对象为职级四级(含四级)以下员工,文件底部盖有公司公章。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金寨嘉悦系聆达股份(300125.SZ)下属全资子公司。3月13日,聆达股份工作人员向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网传停工内容有瑕疵,经与该子公司核实,其内部不存在这份盖有公章的材料,目前正与发布(上述消息的)媒体进行交涉。 对于子公司目前真实生产经营状况,该工作人员昨日未作正面回应,转而表示,“企业的经营是根据市场行情、客户的实际订单、公司的排产计划等多方面原因来进行决策。” 今日,财联社记者来到金寨嘉悦工厂所在地实地探访。 经现场多方求证,该子公司目前已停产,金寨嘉悦二期N型电池产能建设项目在去年底已停工,疑似存在工程款拖欠情况。 当地出租车司机表示,曾有基层员工于今年正月进厂,后因迟迟未能开工而选择离开。 另有接近上市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该厂区在去年就已经逐渐降低开工率,(产线)年前就已经陆续停了。 财联社记者再次联系聆达股份证券部,询问金寨嘉悦工厂何时能复产复工等问题,工作人员未回应,表示具体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公告披露为准。 金寨嘉悦工厂已停产 财联社记者今日前往金寨县,这里位于安徽西南地区,山地为主,丛林茂密。金寨嘉悦新能源工厂距离金寨高铁站约15公里车程。在记者说明行程目的地后,出租车司机脱口而出:“去嘉悦吗,那里不是已经停了?” 出租车司机表示:上周刚拉过一位乘客,那名小伙在正月被公司通知进厂,但在工厂等了半个多月一直未开工,只好离开。 抵达金寨嘉悦工厂所在地后,财联社记者询问门口保安是否停产,得到对方肯定回答。另外,财联社记者从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公司实际在去年就已经开始降低开工率,(产线)年前就已经陆续停了。”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金寨嘉悦工厂一期生产的是P型电池,销售那边基本接不到订单,新客户没有,老客户也在买其他的N型电池,六月份能否复工不好说。” 疑拖欠工程款 公开资料显示,金寨嘉悦于2019年在安徽成立,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2020年8月股权收购完成后,现已成为聆达股份全资控股子公司,目前主营 PERC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2019年,金寨嘉悦宣布拟投资40亿元建设10GW光伏电池产能,项目分三期建设。在嘉悦新能源官网,至今仍保留对于项目扩建的规划描述:“(金寨项目)二期项目投资 17.8 亿元,拟建成 5GW TOPCon 高效光伏电池生产线,预计 2023 年底正式完工。三期异质结项目预计 2024 年正式投入建设,2025 年全部三期项目完工。” 聆达股份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该10GW光伏电池项目一期3.5GW高效PERC电池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二期5GW TOPCon项目预计在2023年底投产;三期项目视市场情况规划。但截至目前,二期TOPCon项目未有实质性进展信息披露。 二期TOPCon项目建设情况究竟如何?根据现场项目牌,该工程建设单位为金寨嘉悦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建筑面积45000平方,工程造价2.8亿。 财联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没有施工迹象,紧邻的生活区也鲜有工人走动,不过项目办公室有值班人员留守。该工作人员表示,二期项目在去年底已经停工,具体复工的时间目前尚无计划。 值班人员并称,部分工程款被拖欠,工人的工资还没有发放完毕。他表示,具体数额等问题不知晓,不过有关单位已经在跟进解决。 财联社记者在金寨嘉悦新能源二期5.0GW高效电池片(TOPCon)生产项目建设工地现场看到,项目于2023年7月23日被主管部门评定为B类,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较大,并在门口处悬挂黄牌警示。 铜陵项目建设进度未达预期 聆达股份的电池产能基地布局不仅在金寨。3月4日,聆达股份发布《关于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建设进展的公告》。公告显示,2023年6月聆达股份拟与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协调的有关基金共同出资新设立项目公司为投资主体,在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约91.50亿元(最终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建设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 据了解,上述“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建设年产10GW-Topcon高效电池片产线;项目二期建设年产5GW-Topcon高效电池片产线及5GW-hjt电池片产线,项目二期待项目一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适时建设。 但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建设同样尚未完成。聆达股份表示,因铜陵项目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等特点,项目建设易受地方相关政策、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设进度未达公司预期。公司称将持续与铜陵项目相关方积极推进项目一期后续相关工作。 聆达股份还在公告中表示,近期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价格下滑,短期内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同时多种因素影响下致公司铜陵项目一期建设进度目前未达公司预期,公司将根据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公司经营、融资环境等情况,妥善安排并推进铜陵项目一期建设。
根据infolink统计数据,钧达股份(002865.SZ)在2023年N型电池出货排名领先。在今日进行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表示,在2024年以TOPCon为主的N型电池组件的渗透率可能会达到70%左右,行业正在快速实现P型向N型技术转换。 财联社记者从业绩会上获悉,钧达股份目前仍将坚持专业化电池业务布局。截至2023年底,钧达股份拥有P型PERC电池产能9.5GW,N型TOPCon电池产能约40GW,产能结构以N型为主(占比达80%以上)。 在TOPCon效率提升方面,据有关的负责人介绍,今年目标主要包括金属复合降低,钝化性能提升,以及硅材料体寿命改善等。通过边缘钝化技术提升,预计会有0.15%效率的提升。同时,叠加0BB技术降低银浆的湿重,2024年TOPCon单片银浆湿重有望从接近100mg基础上降低10-20mg。预计这些改善提效0.5%以上。 去年以来,光伏行业制造端出现的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现象,压缩各环节利润,特别是在去年四季度,多家上市公司利润出现环比下滑情况。今年一季度,该状况持续。 围绕产能过剩等话题,管理层在交流中表示,在电池端主要反映P型产能过剩的。目前行业中电池产能以P型为主,但考虑到其快速退出的背景,N型产能有可能还处于供求关系比较好的状态。 交流中,管理层表示,春节后开始感受到市场需求复苏迹象,公司N型产品经过两次调价,目前电池产品单瓦盈利大约在2到3分钱,最新电池价格在0.48到0.49元/W之间。后续,公司可能会采取阶梯定价的策略,高效电池会有一定溢价,较低的部分产品则有优惠策略。 在经营方面,管理层也透露,随着下游利润有修复,预计二季度盈利会好于一季度。 财报显示,公司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6.57亿元,同比增长60.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13.77%。出货方面,公司去年电池总出货29.96GW,同比增长179.48%;其中N型出货量达20.58GW。 与年报同时发布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显示,公司表示在充分评估后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额10.04亿元,其中P型电池相关固定资产减值8.94亿元。 对此,管理层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进一步表示,目前PERC效率和降本都已经到极限,经过资产减值测试,预计能收回价值和账面价值有差异,已体现在资产减值方面。在技改方面,管理层认为投资较大、改造之后运营成本较高,且新建产线在运营指标上也有差异,因此将PERC产线升级意愿不高。不过,具体还要看后期产业发展状况。
来自“武义发布”的消息显示,2月28日,零跑汽车武义县新能源研发科创中心建设项目-研发科创中心一期举行开工仪式。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3亿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新建研发实验室、科创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等。 此次开工标段为其中研发科创中心一期,总投资2.6亿元,建成后形成年产38.4万套电池(14.4万套车载电池+12万套储能电池+12万套低压电池)的能力,新增车载模组线、车载PACK线、储能模组线、储能PACK线等关键生产线及设备。 武义一期项目的开建,也代表零跑汽车正式入局自造电池。 前脚获国资入股 1月19日,零跑汽车(09863.HK)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分别与金华市产业基金、武义金投订立H股及内资股认购协议,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6.59亿港元。 据悉,这两家战略投资者,均来自浙江省金华市地方国资。其中,金华市产业基金由金华市金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0%权益,并通过全资子公司金华市金融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5%权益。而金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财政厅分别最终持有金华市金投约93.61%和6.39%权益。 武义金投由中国政府机关金华市武义县财政局全资持股,主要从事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融资担保、转贷服务及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投资等。 这也是零跑汽车继去年获得Stellantis集团战投之后,再度获得地方国资加持。 去年10月26日,Stellantis计划投资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收购零跑汽车约20%的股份,并在董事会获得2个席位,同时双方确定成立合资公司,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同年11月,该合作交易便交割完成。 低价者得零跑订单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大华股份的共同创始人朱江明、傅利泉联合发起。2023年,零跑累计交付14.42万辆,同比增长超29%,新势力排名第三。今年1-2月,共交付18866辆。 多年来,零跑汽车一直坚持走全域自研路线,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已覆盖整车成本70%。显然,零跑汽车也不打算“放过”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此次开工的研发科创中心一期项目,或是零跑汽车的小试牛刀,而成本或是重要考量因素。 维科网锂电了解到,为了把控议价权,零跑汽车早就开始“对电池进行标品化采购,不同的供应商供应同款标品电芯,每月对电池供应商进行比价,价低者得,以此来获得成本议价权”。 今年1月,零跑副总裁曹力接受采访时表示,零跑汽车的铁锂电芯采购价,已经做到了0.4元/Wh。不过,这个价格还不够让曹力满意,其同时表示,动力电池的价格可以压缩到0.32元/Wh。 除了动力电池,零跑汽车还自研了CTC(cell-to-chassi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目前已迭代至2.0版本。 今年1月10日,2024零跑汽车全域自研开放日在杭州举行。在活动上,零跑发布了包括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在内的六大核心技术的最新成果。 据悉,零跑CTC2.0技术,创新采用无电池包、无模组技术,取消电池上盖,电池与底盘更加极致融为一体,零部件减少10%,重量减少5%,具备兼容800V的能力。同时,CTC2.0技术还实现了720min无热扩散。 总结 此次武义项目的开工,可以说是补全了零跑汽车“全栈自研”的又一块拼图。但眼下摆在零跑眼前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亏损。 据2023年三季报显示,零跑汽车在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6.56亿元,同比增长31.9%;净亏损9.86亿元,同环比虽收窄,但仍未扭亏。 根据东吴证券预测,零跑汽车2023-2025年营收为189/401/720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2.7/-33.5/4.8亿元。有媒体报道称,如果按照2023年-42.7亿元的净利,以及14.4万辆的年销量计算,“零跑汽车每卖一台车亏损近3万元”。 一边是不断亏损,一边是相继获得Stellantis与金华、武义政府的战投“输血”,说明零跑汽车依然缺钱。接下来能否继续融资,于零跑而言,至关重要。
SMM3月14日讯: 2024年是充满着预期,也是行业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的一年。1月开局拉满预期,经过短暂的春节假期调整后,磷酸铁锂行业的开工率迅速拉升。 2024年重点关注内容有行业增速、出口情况、海外布局、在建产能进展、资金链安全等。 一、磷酸铁锂的10年: 负重远行的蜕变 在10年周期内,中国磷酸铁锂产量发生着巨大变化: 从面向中国到布局全球,从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再到优势资源的沉淀和负重远行的蜕变! 图1:2018-2027E中国磷酸铁锂产量变化 图2:2018-2027F中国磷酸铁锂产能变化 2023年开始产能严重过剩,2024年过剩态势持续,导致后续新建项目延迟或者取消 。产能方面,2023-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2024年产量增速23%,产量增速放缓。 二、磷酸铁锂的2023年: 三快,产能扩张快、产品迭代快、利润收缩快 2023年的十大现状: 热极而衰(投资转冷)、赛道拥挤(企业众多)、透支未来(产能过剩)、营利困难(利润微薄)、互相踩踏(低价占位)、瞬息万变(迭代快速)、回款变慢(账期延长)、寡头效应(二八原则)、契约黯淡(诚信缺失)、集体过冬(未来可期)。 这也使得未来的基本趋势是投资更谨慎、经营更精细、速度更快、竞争更激烈。 原料情况: 行情和价格变化快 。 2023年,磷酸铁锂行业占成本比例较大的碳酸锂价格变化大。原料价格变化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供需,价格下行过快,行业观望情绪较重。磷酸铁锂企业为降低风险,压缩原料和成品库存,备货谨慎。 成本情况: 成本高企、营利困难 。 2023年磷酸铁锂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外采前驱体磷酸铁企业的成本全年几乎在倒挂。在二季度需求向好期间,有少许营利;四季度随着磷酸铁原料的价格下行(此价格下行是产能过剩所致)。 1、2023年的产能和产量 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127万吨,较2022年增加30%。2023年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预期过高,产能增速远超需求增速101%,产能由2022年底的212万吨到2023年底的427万吨。产能增速101%远大于产量增速30%,需求的窗口开放速度低于预期,赛道拥挤,弯道多。头部企业中,部分企业2023年的产能增速高达300%。 2023年全年增速不及预期。2023年Q1-Q4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40%、61%、19%和-15%,Q2-Q3是需求的旺季,增速较快。 图3: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月度产量变化 2023年中国 磷酸铁锂产能为427万吨,同增101% ,主要是来自裕能、德方、万润、融通、锂源、国轩、安达、先行和富临等众多企业的增量。多家企业在2022年底和2023年上半年产线已完成建设,并陆续投产。产能较大的地区:四川100万吨以上、贵州和云南各50万吨、山东40万吨、贵州30万吨以上。山东是有出口便利和基础化工的原料优势,其他地区在资源集中地、有成本优势。 图4:地区产能变化(月度产能) 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产能扩张: 四川、湖北、云南是扩张较快地区,各地区出现“地区速度”:从规划建设到投产速度快! 图4:头部企业产能情况 2、2023磷酸铁锂企业产量情况: 格局发生变化 磷酸铁锂企业的 CR5集中度:63%, CR10集中度:86% 图5:2023年磷酸铁锂企业产量情况 整体市场呈现湖 南裕能一马当先,整体市占率遥遥领先,市占率高;裕能仍在积极进行扩产准备,预计2024-2025年产能或将达到80万吨。 第二梯队 德方纳米整体产量维持18万吨 。 第三梯队 万润、锂源、友山、融通、国轩整体产量为7-12万吨级别,万润和锂源在向第二梯队迈进。 三、磷酸铁锂的2024: 精细化管理、压缩成本、提升竞争力 2024年磷酸铁锂情况:在2023年经历着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状态。在2024年,磷酸铁锂企业在市场角逐中,对内苦练基本功、压缩成本,对外积极进展以极大的信心拓展客户。 1、头企业的销售目标: 高远! 图6:2024年磷酸铁锂头部企业销量目标(单位:万吨) 磷酸铁锂企业都做好了2024年的冲刺计划: 2024Q1运筹帷幄小试牛刀,2024Q2背水一搏加速冲刺,2024Q3总结复盘加速2.0,2024Q4收官收获颗粒收仓。一般企业期望维持50%以上的开工率,让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营销投入在市场上经过验证而得到认可,锁定胜局。 2、磷酸铁锂的价格: 受压制 图7:2023年磷酸铁锂价格与产量情况 2023年头部的大厂招标和谈单使得磷酸铁锂价格被压制到成本线下。 让利是保持一定竞争力的生存方式,是一个卡赛道让过剩产能快速迭代的好催化剂。 3、磷酸铁锂2024充满的期待: 新能源的长期可行性支撑整个行业的基石 图8:行业客户对2024年的期待 4、海外市场: 避险、寻找机会、复制 短期来看,国内市场已经过度饱和而竞争激烈,需要点时间,等烟消云散后方可有逐利的空间。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加速发展,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游到海外开拓市场、避开内卷环境、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追逐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企业近几年来着手探索的领域。角逐海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出口成本或半成品:磷酸铁锂电池出口,二是在海外建厂铺设产线,快速复制国内成熟的供应链:建设磷酸铁锂-电池一体化工厂。 图9:部分企业的出海规划 2024年:磷酸铁锂行业发展会更理性、更快、更实际! 磷酸锰铁锂是否有突破、 4C或5C快充装车落地速度如何 、出海步伐是否加快……都是行业的重点内容。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国务院: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等,支持家电等领域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实施好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利用中央财政安排的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用好用足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资金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点击查看详情 【美国将向锂生产商Lithium Americans在内华达的项目提供逾20亿美元贷款】 据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将宣布向美国锂生产商Lithium Americas Corp.提供逾20亿美元贷款的计划。该公司正在内华达州开发美国最大的锂矿床。知情人士称,有条件的贷款承诺最早可能在周四出台。该知情人士称,美国能源部将把这笔贷款提供给该公司的子公司Lithium Nevada Corp.,以用于建设一家碳酸锂加工厂。 【雅化集团:签署锂辉石精矿承购和销售协议】 雅化集团公告,3月12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雅化国际”)与Electramin DMCC(简称“DMCC公司”)签订《承购和销售协议》,雅化国际将在2024年至2028年期间向DMCC公司采购锂辉石精矿。协议约定,2024年交付第一批产品,数量不少于1.5万吨锂辉石精矿,将在第四季度发运;2025年至2028年每年交付的数量均不少于12.5万吨锂辉石精矿。产品价格根据双方约定的定价方式计算确定。 【耶伦:面对中国出口增长 美国的目标是让国内电动汽车行业成功】 据环球网方面消息,针对所谓“中国电动汽车威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表态了。据路透社报道,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出口量和所谓的政府补贴,耶伦当地时间13日表示,拜登政府正采取措施,目标是确保美国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取得成功。美国近来把焦点放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对美国传统车企带来的挑战,动辄摆起架势针对中国产业,中方已作出提醒,希望美方能以实际行动维护开放、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报道说,当被问及美国是否需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时,耶伦在肯塔基州一家新电池材料工厂告诉记者,“我不想过早去说些什么,但拜登总统已经做出了承诺……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内产业取得成功。” 【乘联会崔东树: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对车市有巨大促进作用 有利于新车销售、二手车流通】 针对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对汽车市场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尤其是推动报废更新的发展,可使汽车全生命周期链条实现有效完整的流转。通过严格标准,实现更便利化的报备更新,使更多的老旧车辆顺利被淘汰出市场,同样有利于整个新车的销售和二手车流通。“尤其是顺畅二手车出口贸易,可有效分流国内市场,实现购买新车,车龄相对比较年轻化的消费。这样对推动中国车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销售增量带来很好的促进,尤其2027年新能源车要达到1400万辆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其潜力极其巨大。” 【信宇人:中标4.4亿元锂电池产业基地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 信宇人公告,公司中标安徽新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50Gwh锂电池产业基地(新能源电池标准化厂房)一期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第一标段”的项目,此次项目采购正、负极高速分散搅拌;正、负极涂布机;正、负极分辊分一体机;极耳压平;接触式真空烘烤箱等全极耳5GWH设备等。项目金额合计4.4亿元。合同签订之日起18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等全部工作。 相关阅读: 【SMM分析】2023年中国碳酸锂市场供应情况速览 【SMM分析】2023年中国氢氧化锂市场供应情况速览 【SMM分析】受春节影响 电解液产量环比降低19% 前两个月汽车产销双增 3月有望增长迅猛 车企价格战或贯穿全年?【SMM专题】 【SMM分析】鞭炮声后繁华落地 2024年2月中国磷酸铁产量出炉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假期后回暖究竟有几分 【SMM分析】春节锂电市场供需双弱 市场回暖仍需静等3月 2月钴锂市场月度产量出炉 | 全球锂、储能行业展望 两会新能源汽车焦点一览【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钴盐厂即期成本较高 硫酸钴价格周度涨超2% 3月产量增长或不及预期?【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短期供应偏紧叠加节后复工 3月电钴产量环比增加 【SMM分析】前期订单较多 四钴企业节后产量逐步恢复 【SMM分析】生产成本上升 硫酸钴价格小幅反弹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周度行情评述 【SMM分析】春节假期钴盐厂正常检修 3月产量有何表现? 【SMM分析】2月国内碳酸锂产量3.2万吨 预期3月环增31%至4.2万吨 【SMM分析】万物复苏?碳酸锂价格抬涨带动上下游市场询盘活跃 【SMM分析】2024年2月氢氧化锂产量环降21% 【SMM分析】春节淡季铁锂产量下滑 市场冷静观望静待春天 【SMM分析】供需双弱 2月隔膜产量环降14% 【SMM分析】2月市场全面转淡 负极价格弱稳运行 【SMM分析】2024年3月预期三元正极产量环比增幅32% 一季度三元材料表现同比增幅24% 【SMM分析】2024年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降幅20% 3月国内订单增量拉动前驱排产增幅16%
近日,在韩国规模最大的电池展“Inter Battery 2024”上,电池网了解到,三大韩系电池巨头竞相公布其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46系列圆柱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快充电池、无钴电池等电池方面的研发生产最新进展。 LG新能源: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本次电池展上,LG新能源首次展示了CTP(CelltoPack)技术,采用轻量化的软包电池,通过减少构成电池组的零件数量并简化工艺,可降低电池包的成本,提高能量密度。 同时,LG新能源提到,为了更好地接近主流市场,高电压中镍产品是核心,为了降低其成本,要引入干法电极,目前已进入中试批量生产阶段。 LG新能源还宣布,公司计划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虽然比其他公司会晚一些,但技术上追求更高的目标。 此外,LG新能源也把锂硫电池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来积极开发,计划2027年开始投入量产。锂硫电池成本低且重量也轻,可以大幅提高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能达到现有锂电池的两倍水平,可适用于高空飞机和城市航运交通(UAM)等领域,但目前其寿命比较短,尚需要加大开发力度。 电池网还注意到,3月10日,LG新能源宣布将与高通合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诊断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合作,LG新能源计划将其BMS诊断软件与高通骁龙数字底盘的特定功能集成,从而开发更先进的BMS解决方案。 与在低规格硬件上运行的现有BMS软件不同,LG新能源提出的解决方案利用高性能骁龙SoC的计算性能,这一改进使得计算力提高80多倍,从而可以实时执行更复杂的电池算法,并在无需与服务器通信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先进的BMS功能。 LG新能源表示,以往的电池诊断算法大多数是预测,而不是根据实际电池数据提取,其适用性较低,实际使用环境下可能会出现错误。 LG新能源新开发的技术基于针对10万辆电动汽车数据的交叉分析,以及暴露在真实使用环境中的1万多个电池的直接分析,从而获得了独特的电池分析算法技术。 三星SDI: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投入量产 三星SDI在本次电池展上首次公开了其全固态电池路线图,将在2027年投入量产,能量密度可达900Wh/L,比现有的电池提高了40%左右。 据电池网了解,三星SDI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包括2023年已在首尔南部水原市研发中心建立了一条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目前正在生产原型样品。 三星SDI同时宣布,公司46系列的圆柱电池目前已具备量产条件。据悉,这种46系列的圆柱电池相比现有的21700电池拥有五倍的容量和六倍的功率输出,代表了下一代电池技术水平。在经过量产前的具体准备之后,三星SDI计划2025年初正式量产。 此外,在快充电池方面,三星SDI计划到2026年投入量产。该公司研发的快充电池可以在9分钟之内从8%充电到80%,可行驶600公里,只要充电5分钟也可以行驶300公里,可满足大部分驾驶者的需求。 SK On:低温性能强的磷酸铁锂电池将于2026年量产 另一韩系电池巨头SK On在本次电池展上宣布,其低温性能强的磷酸铁锂电池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除了磷酸铁锂电池,该公司同时还在开发低钴电池和无钴电池等来降低成本。 在快充电池方面,SK On计划到2030年完成10分钟快充电池的开发,其中,到2026年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700公里,到2027年则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800公里的目标。这个过程中,电池能量密度也会从目前的720Wh/L会提升到770Wh/L和820Wh/L。 有业内人士告诉电池网,根据SK On的规划,该公司到2025年要在全球建设15个电池工厂,产能达到238GWh/年以上。 在装机量方面 ,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其中,三大韩系电池巨头2023年全球综合市场份额为23.1%,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但总体使用量仍保持上升趋势。 其中,2023年,LG新能源以95.8GWh的装车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长33.8%;SK On以34.4GWh的装车量排名第五,同比增长14.4%;三星SDI以32.6GWh的装车量排名第七,同比增长36.1%。 2024年1月,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51.5GWh,较去年同期增长60.6%。 2024年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公司中,三大韩系电池巨头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0.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但三家公司的电池用量均呈现增长。 其中,LG新能源装车量为5.9GWh,同比增长34.3%,位居第3位;三星SDI装车量2.5GWh,同比增长44.3%,排名第5位;SK On装车量2.1GWh,同比增长19.1%,排名第6位。 在业绩方面 ,2023年,SK On母公司SKInnovation销售额为77.2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9万亿韩元。与2022年相比,销售额减少了7,684亿韩元,营业利润减少了20,134亿韩元。LG新能源销售额达到33.7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16万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1.8%和78.2%。三星SDI销售额为22.7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63万亿韩元。与2022年相比,三星SDI销售额增加了2.58万亿韩元,实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销售业绩,但营业利润减少1,746亿韩元。三星SDI汽车电池业务销售额较2022年增长40%,营业利润较上年增长93%。
3月13日讯 : 据SMM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全年氢氧化锂产量约为28.3万吨,相较2022年同期增长15%。而2021年至2023年的氢氧化锂产量分别为11.2万吨、17.8万吨及24.5万吨,三年增速分别为32%、59%、38%,整体来看,氢氧化锂产量增速在2021年达到了阶段高点的59%后,近年来增速有所收窄。而锂盐价格进入下行周期、需求端以欧美市场为代表的海外高镍车型销量增长疲软迟缓等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从市场份额来看,而从市场份额来看,据SMM统计,2023年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中,CR3为53%左右,集中度相较去年小幅抬升,CR10为81%,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赣锋锂业,天宜锂业与雅保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第一集团,而雅化、致远、利文特等企业则稳居二线,随着其中部分企业产线的逐步释放,后市市场份额格局或仍存较大变数。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进口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氧化锂生产国,对海外氢氧化锂需求以来度较低,其中2021年至2023年我国分别进口氢氧化锂3655吨、3086吨及3804吨,分别同增594%、-16%与23%。而出口方面,2021年至2023年我国分别出口氢氧化锂73628吨、93379吨及129954吨,分别同增30%、27%与39%。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3月13日讯: 2 月中国电解液产量为59,050吨,环比降低19%,同比降低27%。 多数电解液厂春节按法定节假日正常放假,并于2月中下旬逐渐恢复生产,少部分电解液厂因需求不振或延缓复工时间,但因春节期间的危化品运输受限叠加部分电芯厂的二月订单前置,电解液厂二月开工率进一步下降。 3月,随着春节及元宵假期的结束,终端需求市场逐渐回暖,电芯企业对电解液的需求开始逐步提升。电解液企业也维持以销定产的趋势, 预期3月中国电解液产量为78,430吨 。3月,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上涨,电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小幅上涨,但由于价格从六氟传导到电解液端需要一定时间,同时上下游正处于谈价僵持中,预计3月中后旬随着产量的逐步回升,电解液价格将暂偏强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林子雅 021-51666902
SMM 3月13日讯:3月13日,汽车整车板块接连多日震荡走高,13日盘中更是一度拉涨超3%,盘中最高冲至1327.23的高位,刷新2023年12月以来的新高。个股方面,北汽蓝谷涨停,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 中汽协发布1~2月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汽车产销双增,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1.9万辆和4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市场占有率达到30%。 》前两个月汽车产销双增 3月有望增长迅猛 车企价格战或贯穿全年?【SMM专题】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方面也有消息称,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预计,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1300万辆,渗透率超过40%。 出口将达到180万辆,占整车出口比例30%。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个交易日,小米汽车屡屡引发市场热议,3月12日早间,小米汽车便开始官宣小米SU7将于3月28日正式发布,全国59家门店同步开启预约,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首次消息刺激,3月12日小米汽车港股盘中一度升至15港元/股关口上方,创近2个月来高位。 3月13日午间,小米集团CEO雷军又发布微博称,在前一天官宣小米SU7将于3月28日发布,预约到店的人一天之内增加了10万多人。此外,雷军还表示,SU7是小米集团的心血之作,若是有问题,欢迎指出,会认真听取并努力改进,请“轻喷”。 而众所周知,小米汽车诞生的时间点,国内恰逢汽车市场价格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期,面对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小米方面回应媒体称,已经为价格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表示,小米汽车的从0到1与小米手机不完全相同,小米汽车需要做出点更不一样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智能科技,满足大众对小米、对新能源车的真正期待。 对于当前汽车价格战的情况,乘联会此前提醒道,动车价格竞争是新技术领域充分的市场竞争体现,是消费者的福音。但同时企业也需要理性平衡企业降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谨防降价带来的行业利润率下滑过快、研发投入压力加大、消费者价格观望增强、国际竞争担忧加剧等不确定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下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依旧打得火热,但国内各地区对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依旧“绵延不绝”。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当前已经有包括合肥、沈阳、浙江义乌、武汉、北京大兴南京、广东等多个地区均通过积极发放消费补贴,消费券等方式来促进当地汽车消费。 提及当前的汽车市场,天风证券评论称,政策端&供给端发力,布局板块超跌行情。中央牵头推进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政策催化下需求悲观预期纠偏。同时伴随着理想纯电平台首款新车Mega和小米SU7上市以及北京车展预热,供给端强势发力。电动化后半场客户维度自主全面崛起,有望带动结构性增长机会。 长江证券也表示,新能源需求向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时代份额持续提升,同时乘用车均价持续提升。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快速扩容,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有望超5万亿,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零部件格局有望重塑,中国将涌现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展望后续,零部件受益于国产化率、全球化、品类扩张、机器人四大发展动力仍将持续快速成长。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