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今日(3月11日),新能源赛道大幅活跃,个股普遍迎来上涨。截至午间收盘,亿能电力、领湃科技、海科新源、信德新材等20余股封板涨停。同时,宁德时代也涨势凌厉,大涨近14%,半日成交额达91亿元,此外,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新能源龙头股也涨幅居前。 注:新能源相关板块今日涨幅居前(截至3月11日午间收盘) 宁王股价发力大涨,北向持股下降明显 作为新能源板块巨头,宁德时代的消息和动向倍受市场所关注。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14%至210元,且上调公司评级至超配,并选为行业首选。受此提振,宁德时代今日股价爆发,截至午间收盘,其涨幅报收近14%,刷新2021年1月4日以来单日涨幅记录,股价也创去年11月以来高点。在“宁王”的带动下,锂电池、新能源车等相关板块和个股也一并活跃。 注:宁德时代近期股价走势(截至3月11日午间收盘) 从资金面来看,宁德时代近日获融资客减仓后再度加仓,而北向资金则在近日持续减持宁德时代。具体数据上,截至3月8日,宁德时代目前融资余额近81.37亿元,较之近日低点(3月6日:80.06亿元)增加近1.3亿元,增幅近2%。但从全年角度看,其融资余额年内整体下降近8.5亿元。北向资金方面,宁德时代目前持股数量近4.18亿股,较年初下降近1.2%。 注:宁德时代近期融资余额(截至3月8日数据) 注:宁德时代近期北向持股量(截至3月8日数据) 新能源ETF大爆发,两成月内份额增长 受新能源股今日爆发影响,其相关ETF也集体活跃,截至午间收盘,涨幅居前的20只ETF中尽数均与新能源概念相关。分跟踪指数来看,在这20只ETF中,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ETF数量最多,其各有5只,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也有4只,另外,还涵盖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绿色能源指数、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指数等。 注:今日涨幅居前的ETF(截至3月11日午间收盘) 从基金份额上看,筛选新能源相关(新能源、电池、新能源车、光伏)的32只ETF,截至3月8日数据,累计共有5只ETF月内份额实现增长,占比近16%。其中,跟踪CS新能车指数的西藏东财基金新能源车龙头ETF份额上升最为明显,增幅近4.9%。而易方达基金新能源ETF易方达、浦银安盛基金光伏龙头ETF、平安基金光伏ETF等基金月内份额明显下降。 注:新能源相关的23只ETF基金份额情况(截至3月8日数据)
储能方面项目涉及规模持续增大 【淮南“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电站”获批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1MW/1MWh钠电池储能电站项目顺利投运】 【河南理工力强钠离子电池储能产业基地项目招标】 【山西阳泉基于钠离子电池的模块化储能柜研发项目升压逆变一体仓、PCS、EMS采购】 【美特新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EPC招标,含钠离子电池系统】 【中钠储能与天津力神签约】 其他项目 【先导智能与Tiamat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华纳新能源钠电池30亿元投资项目签约山东临沂】 【钠电池产业项目来了!达州签下龙年首单115亿重大项目】 【投资5亿元!陕西一钠电池材料项目开工】 行业其他消息 【天钠科技融资落地,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已建成】 【孚能科技:预计今年会推出第二代钠电池产品 性能会有进一步提高】 【钠科新材完成pre-A轮投资】 【印度总部位于海得拉巴的Sodion Energy推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钠离子(Na+离子)电池】 【科恒股份申请钠离子电池用铜铁锰前驱体、正极材料专利】 【中自科技取得一项钠离子电池制备方法专利】 【宁德时代公布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浦士达申请木质硬炭材料专利,该专利技术可用于组装钠离子电池】 【涉钠离子新能源电池相关重大项目不再继续开展事项披露不及时等,科翔股份及董事长等收深交所监管函】 【科翔股份:未终止钠离子电池项目】 【力神电池推出160Wh/kg圆柱钠离子电池】 【振华新材: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车端应用】 【北京:实现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 【格林美公布国际专利申请:“一种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 【厦钨新能申请两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 【普钠时代23年实现了钠离子电池18650等型号电芯首代的成功研发与销售】 【德创环保:将加速在钠电材料领域布局,与德升新能源有一定协同】 【宁德时代:公司正在研发第二代钠离子电池】 【自贡市“真金白银”支持钠电产业发展】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黄梦丹 021-51666920
近日,格林美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动力再生(下称“甲方”)分别与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五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美华新材料(湖北)有限公司(下称“乙方”)于3月8日签署了《关于共同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内容显示,合作期限内,根据市场行情,每个乙方主体交付甲方不低于1万吨电池及电池废料进行绿色循环处理,用于生产制造电池原材料,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车回收—动力电池回收—镍钴锂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落实,共同构建新能源碳足迹体系与ESG绿色价值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提及该协议对协议对公司的影响,格林美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动力再生下设武汉、天津、无锡、荆门、深汕5个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绿色工厂以及武汉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荆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程试验中心,同时在韩国、印尼、欧洲布局建设海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 本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充分发挥甲乙双方优势,实现对报废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及其废料的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实现锂镍钴的定向循环,推动公司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的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回收—动力电池回收—镍钴锂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提升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顺利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天赐材料:计划对年产3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线进行停产检修】 天赐材料公告,根据化工企业生产装置运行周期的要求,为保障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生产,公司计划于2024年3月11日开始对年产3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线进行停产检修,预计检修时间不超过30天。针对此次停产检修,公司已做好相关产品的供应预案,确保现有订单的安全稳定供应,不会对公司经营情况造成较大影响。 【格林美:控股子公司签署共同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格林美公告,控股子公司动力再生(下称“甲方”)分别与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五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美华新材料(湖北)有限公司(下称“乙方”)于3月8日签署了《关于共同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期限内,根据市场行情,每个乙方主体交付甲方不低于1万吨电池及电池废料进行绿色循环处理,用于生产制造电池原材料,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车回收—动力电池回收—镍钴锂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落实,共同构建新能源碳足迹体系与ESG绿色价值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乘联会: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仍在延续】 乘联会发文表示,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仍在延续。从燃油车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电同价”给燃油车厂商带来巨大压力,燃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赖于优惠的价格和市场资源投放力度来持续吸引客户;从新能源车的角度来看,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有所下降,且随着新能源市场高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产品拥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但同时整车环节的成本下降并伴生电池回收业务带来的盈利能力持续承压,随着新购车规模的上升和补能痛点在部分场景和时间段仍旧存在,现阶段企业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建设规模,呼吁市场对车企的经营状况保持更加宽容的舆论环境。电动车价格竞争是新技术领域充分的市场竞争体现,是消费者的福音。但同时企业也需要理性平衡企业降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谨防降价带来的行业利润率下滑过快、研发投入压力加大、消费者价格观望增强、国际竞争担忧加剧等不确定风险。 【比亚迪储能:2023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8.4GWh 累计出货达40.4GWh】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市场营总监侯铎表示,2023年比亚迪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8.4Gwh,累计出货量达40.4Gwh,业务覆盖107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4 同比下降9.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4年2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2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4,环比上升26.1%,同比下降9.8%,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 【乘联会:2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9万辆 同比增长0.1%】 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9万辆,同比增长0.1%,环比下降20.0%,占乘用车出口26.4%,较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81.4%,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自主新能源出口的53%。2月厂商出口方面,特斯拉中国30,224辆、比亚迪汽车23,291辆、上汽通用五菱2,872辆、上汽乘用车2,407辆、奇瑞汽车2,387辆、智马达汽车2,220辆、吉利汽车2,144辆、哪吒汽车1,695辆、长安汽车1,486辆、广汽传祺1,314辆、广汽埃安1,296辆、华晨宝马1,201辆、长城汽车1,058辆、江淮汽车1,001辆、赛力斯汽车898辆、东风本田792辆、极星汽车774辆、小鹏汽车708辆。 相关阅读: 2月钴锂市场月度产量出炉 | 全球锂、储能行业展望 两会新能源汽车焦点一览【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钴盐厂即期成本较高 硫酸钴价格周度涨超2% 3月产量增长或不及预期?【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短期供应偏紧叠加节后复工 3月电钴产量环比增加 【SMM分析】前期订单较多 四钴企业节后产量逐步恢复 【SMM分析】生产成本上升 硫酸钴价格小幅反弹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周度行情评述 【SMM分析】春节假期钴盐厂正常检修 3月产量有何表现? 【SMM分析】2月国内碳酸锂产量3.2万吨 预期3月环增31%至4.2万吨 【SMM分析】万物复苏?碳酸锂价格抬涨带动上下游市场询盘活跃 【SMM分析】2024年2月氢氧化锂产量环降21% 【SMM分析】春节淡季铁锂产量下滑 市场冷静观望静待春天 【SMM分析】供需双弱 2月隔膜产量环降14% 【SMM分析】2月市场全面转淡 负极价格弱稳运行 【SMM分析】2024年3月预期三元正极产量环比增幅32% 一季度三元材料表现同比增幅24% 【SMM分析】2024年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降幅20% 3月国内订单增量拉动前驱排产增幅16% 【SMM分析】春节假期叠加市场淡季 2月负极产量继续下降 【SMM分析】人大代表、时代电气董事长李东林:加快完善新型储能行业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 【SMM分析】2023年外售磷酸铁企业的盈亏估测 SMM:2024-2026年全球锂资源或延续过剩 短期碳酸锂供需如何?【光储峰会】 SMM:2024年全球储能需求或超200GWh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挑战【光储峰会】 SMM分析】双方博弈加剧 日益承压的磷酸铁该何去何从? 【SMM科普】PVDF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 【SMM分析】2024年阳春3月磷酸铁锂价格会大幅上涨吗
SMM3月11日讯: 碳酸锂 2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约32,475吨,环比-21.8%,同比5.4%;1-2月国内碳酸锂累计产量73,998吨,累计同比10.9%。分原料情况看,由于前期行情低迷部分外购锂矿的锂盐企业几无利润,且其中多数企业于年后未签订长协订单,多数外购原料的中小型锂盐企业于1月开始陆续减、停产,并持续至2月下旬陆续恢复生产。叠加部分较大的锂盐企业于2月春节前后进行年度例行检修,2月国内以锂云母、锂辉石和回收料为原料的碳酸锂产量明显下滑。不过,山东地区的锂盐企业得益于代工订单增加和通过采购海外辉石矿解决原料困扰,为国内锂辉石产碳酸锂的产量提供部分补充。盐湖企业受2月生产天数减少和冬季生产效率较低的影响,产量再度下滑。 进入3月,虽然个别锂盐企业部分基地轮换检修,江西地区环保因素拖累当地中小型锂盐企业的复产进度,但目前并未对当地大型锂盐企业的生产造成实质,且江西地区外的锂盐企业已逐渐恢复正常生产,行情回暖也将引导部分锂盐企业的生产节奏,预期国内原矿和回收料的碳酸锂产量将明显恢复;而盐湖企业生产效率也将随气温回升而逐渐增量。预计3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约42,403吨,环比30.6%,同比41.6%,较1月碳酸锂产量整体增加约2.1%。 氢氧化锂 2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达17,692吨,环比下滑21%,同比下滑27%。从分原料类型来看,2月当月冶炼法氢氧化锂产量达15,622吨,环比下滑20%,苛化法产量达2,070吨,环比下滑30%。主因氢氧化锂价格与碳酸锂持续倒挂,苛化法经济性依旧偏低,致部分企业生产积极性偏低所致。从累计产量来看,2024年1-2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达40,142吨,相较去年同期同比下滑12%。从市场整体来看,2月当月氢氧化锂排产存在明显的下行,主因2月自身生产天数较低,且多数冶炼端企业在春节期间存在减产、检修计划,已将2月订单提前生产。而这也致使部分企业自2月初时生产便已逐步降速、停产,至当月下旬方才缓慢恢复。即便在近月氢氧化锂处于深度去库状态,部分厂商自身库存在持续的消耗下已处于相对低点,氢氧化锂市场供需相对偏紧状态,且价格上行的大背景下,复产、开工意愿较为积极,但当月行业总供应依旧下行。预计3月时,随着下游订单的持续转暖及部分企业新增产线的爬坡,3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或将达27,150吨,环比上涨54%,同比上涨14%。 硫酸钴 2月,中国硫酸钴产量为4,058金吨,环比减少27%,同比减少45%。本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国内春节假期的影响,钴盐企业正常检修;另一边方面,二月本身自然月偏少;因此产量下滑明显。 预计3月,春节假期结束,部分冶炼厂逐步复产;但同时由于原料价格高企,回收企业成本较高,复工有所延迟。因此预计产量增量或不及预期,约为4,831金吨,环比增加19%,同比减少45%。 四氧化三钴 2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6,476吨,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70%。本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2月自然月偏少;另一方面,虽大厂需求较高,假期按照排产生产,但部分中小厂春节假期仍常规性短暂检修。因此2月产量出现下行趋势。 预计3月,随着需求的小幅恢复以及各家订单交付的缘故,节后生产逐步恢复,产量增加。预计3月四氧化三钴产量为7,191吨,环比增加11%,同比增加28%。 三元前驱体 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约61,590吨,环比降幅20%,同比减幅7%。 供应端,2月为传统淡季,前驱企业以销定产,生产下行,叠加部分前驱企业基地停产检修带动总产量降低。此外,部分为了满足正极订单的一体化企业和主做海外订单的前驱企业假期也维持开工。需求端,国内多数正极企业1月提前消耗2月前驱的备货需求,2月需求下行。国内需求表现仍佳的是头部电芯厂的6系材料。海外需求方面,海外正极产能缓慢爬坡,然而海外前驱产能有限,因此对中国部分前驱企业仍给到一定的订单增量预期,因此2月海外需求还是较稳。 2024年3月,需求端来看,动力市场国内中高镍材料仍有较好的增量预期,对三元前驱体需求上行;消费市场,由于镍价处于上行通道,下游对前驱采买存在一定的囤货想法。供应端来看,虽然三元市场总体处在回暖中,但是企业的生产情况会有所分化。部分镍资源一体化的企业排产随订单上行,排产有较好的增量预期;然而也有前驱企业将考虑原料成本与售价的倒挂情况,对部分粘性不强的自由市场进行选择性接单,排产小幅下行。 预期2024年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71,606吨,环比增幅16%,同比增加32%。 三元材料 2月,国内三元正极产量为47,102吨,环比下滑15%,同比增幅2%。 供应端来看,数码和小动力市场,头部厂家在为前期锁定的订单正常开工生产,小厂家处于多数清线停产。动力市场,由于2月为传统淡季,正极厂家总体开工率不佳。从材料占比来看,5系占比有较大幅度的下行,8系占比小幅下行,6系占比上行达到33%。需求端,电芯厂2月围绕法定节假日及订单情况安排放假,部分企业1月已完成备货,对正极提货需求下行。 2024年3月,供应端来看,3月企业排产总体存在较大的环比增量,但是市场有所分化,中高镍头部厂家开工率较高,主做海外市场企业生产未见明显改善。需求端来看,消费和小动力方面部分企业海外市场存在一定增量,部分电芯厂家考虑低价锁订单。动力电芯市场需求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头部电芯厂三元需求增量可观,二三线电芯厂3月三元需求总体较稳,但是部分厂家由于下游车销预期不佳对材料需求有减弱趋势。 预期3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 62,011 吨,环比增幅32%,同比增幅35%。 磷酸铁 2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59,600吨,环比减21%,同比减14%。2月因春节假期,磷酸铁企业开工率降低,产量下行。市场供应减量,优先以去库为主。成本方面,2月原料价格上行,成本倒挂严重。磷酸铁企业挺价情绪较浓,年后价格有所上行,刺激磷酸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叠加3月下游需求有所恢复,需求增加,磷酸铁企业的开工率上升。预计2024年3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10,100吨,环比同比分别增85%和59%。 磷酸铁锂 2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80,550吨,环比下降19%,同比增加13%,累计同比增32%。原料端,碳酸锂、磷酸铁价格处于低位,铁锂成本波动较小。2月因春节假期、传统淡季的缘故,大部分铁锂企业有1-2周的假期或者停部分产线,铁锂正极供应出现明显下滑。节前因物流停运,生产放假等原因,市场以冷静观望为主;节后产线陆续开通,生产复工,根据排产计划生产,控制成品库存,2月整体以去库为主。需求端,节前动力、储能市场需求清淡;节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打响与储能端330并网信息推动,市场活跃度较节前恢复;但因不少电芯企业延后开工时间,致使磷酸铁锂提货稍显缓慢。预计3月市场需求转暖后,磷酸铁锂订单量将会有所提升。预计2024年3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26,860吨,环比大增58%,同比大增80%。 钴酸锂 2月,中国钴酸锂产量为4,400吨,环比减幅41%,同比增加1%。 成本端来看,碳酸锂价格上行带动钴酸锂制造成本上行,但是零单市场对于上涨价格接受无力,长单市场联动金属价格进行调涨。供应端来看,一季度为消费市场淡季叠加春节假期,厂家大多数均有放假计划,极少数可以维持产线不停的状态。头部厂家假期过后恢复生产,部分小厂由于订单不佳2月维持停产状态。从需求端来看,倍率型市场表现不佳,高电压市场需求平稳。 预计3月排产预测为6,070吨,环比增幅38%,同比增幅16%。供应端,3月钴酸锂厂家生产在节后迎来一定的增量复苏。需求端,由于上半年暂无热门机型发布计划,电芯厂对二季度市场需求增量态度较保守,即使锂价上行,也基本以销定产,按需采买。 。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全国人大代表、国轩高科试制工程院机加部总监姚金健,在今年“两会”上,聚焦新能源产业,提出了“加快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和“修订新能源重卡相关国标”两个建议,获得了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两会建议1】多措并举加快发展电化学储能产业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化学储能产业,已经位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从业者,姚金健经过调研后发现,我国的电化学储能存在国际标准创制滞后、产业链不完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尚需推进储能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原材料存在瓶颈限制、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和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或改善,电化学储能作为未来的主流储能技术,其发展受掣肘。 为此姚金健建议:我国要加快电化学储能的标准创制,提升行业话语权,通过“补链”“强链”加快国产替代,加强新型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并尽快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锂资源安全。以系列举措推动电化学产业规范化与良性化发展,促进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两会建议2】因地制宜调整新能源重卡车长和载重限值 商用车作为我国碳排放大户以及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是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姚金健调研后发现,以传统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是油耗和使用频率高、污染排放量大的主体。因此,加快实现新能源重卡的普及对于“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姚金健建议,结合实际,要尽快修订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中的汽车及挂车的最大允许轴荷以及最大总质量和长度限值。 考虑新能源货车的技术特点,对采用换电模式汽车列车(铰接列车)整车长度限值补充规定为18.5m,以满足换电模式在新能源货车上快速推广应用。 考虑换电模式在新能源货车上的电池重量,建议六轴汽车列车最大总质量限值由49吨提升至60吨,这样既可以满足电动货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也可以充分体现电动货车的优势,有利于新能源货车的快速推广应用。 谈两会参会感受:荣誉感满满,责任沉甸甸 今年是姚金健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在上一年“两会”上,他提出了搭建公共新能源产品出口平台和降低新能源产品出口关税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采纳和推进。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 谈及参会感受,尽管有了上一年的参会经验,姚金健仍然难掩心中的兴奋与荣誉感:“能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将广大基层的声音传递到国家决策过程中,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经历之一。希望这两个建议能够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可,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也感谢国轩高科这个平台,给了我深入参与新能源产业变革的机会。” 今年他的建议再次聚焦新能源产业,是因为新能源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最佳代表,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球“双碳”目标。他建议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整合技术研发资源,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二是加快相关标准在国际层面互认互通,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出口。三是加强新能源人才培养。高校、科研院所要和企业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桥梁,实现新能源人才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不断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近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披露数据,2024年1月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总用量约为319.4GWh ,较去年同期增长43.2% 。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在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企业排名中,宁德时代终于不再追赶,也不再持平,而是超越LGES,以5.7GWh的装车量、25.8%的市占率登上冠军宝座,同比增长28.5%。 SNE指出,宁德时代的电池在非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包括特斯拉Model 3/Y(中国制造的欧洲、北美和亚洲出口量),还安装在宝马、名爵、奔驰、沃尔沃等主要整车厂的车辆上,以及特斯拉Model 3/Y (国产)中国并出口到欧洲、北美和亚洲。近期,现代新款Kona和起亚Ray电动汽车也配备了宁德时代电池,中国企业在韩国市场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 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虽然LGES在2024年1月的装车量同比增长速度与宁德时代一致,为28.5%,但其装车量为5.4GWh,比宁德时代少0.3GWh,市占率为24.4%,下降一名,位列第二。 日本松下依然排名第三,1月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市占率为13.6%,虽然装车量为3GWh,但其却是TOP10中唯一一家同比增长呈负数的企业,同比减少9.5%。不过,SNE分析,松下是特斯拉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特别是北美市场的Model Y搭载的电池使用量在松下的全部电池使用量中占很大比例。据了解,松下还将推出改进后的2170和4680电池,未来有望依托特斯拉扩大市场份额。 韩国电池企业三星SDI和SK On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位,装机量分别为2.5GWh和2.1GWh,同比分别增长44.2%、19.5%,市场份额分别为11.1% 和9.2 %。SNE分析,韩国三大电池公司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自公司配备电池车型的强劲销售。 中国另外一家头部电池供应商比亚迪(002594)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TOP 10公司(中国以外市场)第六位,2024年海外装机量为1.2GWh,同比大增261.7%,市占率达5.2%。 另外,中国电池企业孚能科技在海外电池市场装机也快速上量,以同比增长247.5%的速度,装机达0.4GWh,市占率升至2%,位列第八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之一的中创新航在1月份也登上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TOP 10企业(中国以外市场),同比增长594.3%,成为新一任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TOP 10公司(中国以外市场)中增幅最大的一家,1月装车量0.3GWh,市占率1.2%。 此外,丰田与松下合资电池公司PPES、PEVE分别排名第七位和第十位,装机量分别为0.5GWh和0.2GWh,市场份额分别为2.2%、1.1%,其中,PPES在2024年1月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同比增长150.3%,PEVE同比增长34%。 除了海外电池装车量数据,此前,SNE还公布了2024年1月全球(包括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1月,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51.5GWh ,较去年同期增长60.6%。从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公司来看,2024年1月,中国公司依然占据6席,市占率合计达64.7%。其中,宁德时代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装车量达20.5GWh,同比增长88.1%。 SNE强调,随着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增速大幅放缓,“电动汽车调速论”愈演愈烈,汽车/电池公司正密切关注美国和欧洲的局势变化。福特、通用、雷诺、大众等都在减少或推迟电动汽车相关投资计划,电池及材料公司也被迫跟随车企调整节奏。与此相反,车企正在计划增加内燃机、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虽然从中长期来看向电动汽车的转型是毫无疑问的,但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在短期内将表现强劲。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本周,阿根廷矿业代表团在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PDAC)年会上积极吸引外国投资,涉及项目180个、总投资额290亿美元。 在多伦多举办的一次活动中,阿根廷矿业企业家协会(CAEM)特别鼓励该国勘查投资。CAEM经济师纳达维·拉伊曼(Nadav Rajzman)称,2023年全球128亿美元的勘查预算中阿根廷仅占4.26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萨尔塔省能矿部们主管罗米纳·塞萨里尼(Romina Sassarini)强调,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并制定为投资者提供法律保障以及促进项目开发的政策。 尽管面临经济低迷和能矿部人员调整,行业代表仍坚持吸引新的参与者。 去年,阿根廷矿产品出口额达到40.2亿美元,增长4%,明显低于2022年19%的增幅。 阿根廷代表团的数据显示,该国目前有普查项目29个,详查项目49个,勘探项目45个,初步经济评价项目12个,预可研项目4个,可行性研究项目12个,建设项目7个,以及在产项目22个。 以上项目中,有50个为锂矿项目。阿根廷希望成为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产锂国。 项目详细目录可访问:https://www.argentina.gob.ar/sites/default/files/portfolio_mining_projects_2024.pptx.pdf
据Mining.com援引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周一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快推进关键矿产采选冶炼方面的共同优先事项。 这一声明是在多伦多举办的加拿大勘探与开发协会(PDAC)年度会议间隙发布的。 未来几十年,随着世界向清洁能源转型,电池用关键矿产需求将大幅增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通过他们所谓的无法律约束谅解备忘录,两国将寻求研发合作机会,并支持双方在采矿及服务行业的贸易和投资。 声明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将推动提高关键矿产供应链透明度,并提倡在全球供应链中建立良好的ESG信誉。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和澳大利亚关键矿产办公室将牵头关键矿产联合工作并协调政策和投资事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