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85

  • 年处置40万吨!江西新余一锂渣综合利用项目更新动态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生态环境局正式对新余市加裕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置40万吨锂渣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了拟受理公示。 该项目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工业园区县城片区—城东工业平台建设南路南侧,总投资为1.3亿元,建设内容涵盖制浆车间、压滤车间、烘干车间、球磨车间、综合办公楼、原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等多个功能区。项目以锂渣(含水率约25.5%)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生产工艺,包括进料、制浆、压滤、输送、烘干、中转、球磨、入库和分装等步骤,最终生产出锂渣微粉和锂渣干粉(未球磨)。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处置40万吨锂渣的生产规模。 新余市加裕科技有限公司由分宜县利万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分宜县鸿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500万元人民币。

  • 48.5GWh!5大央企接连发布储能领域招标公告

    12月10日,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储能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发布。 公告信息显示,本次储能系统(包含配套储能与共享储能)集中招标总容量为12GWh,不区分风冷/液冷,适用于共享/配套储能,包括2h(0.5C倍率)及4h(0.25C倍率)方案。 其中,储能系统所需全套设备的供货,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双向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汇流设备、变压器、集装箱体、集装箱内的配套设施(含环境监测、配电、消防、安防、照明、视频监视等)和通信线缆及相关电力电缆(含电池预制舱内部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电池预制舱与PCS之间的连接线缆,不包含升压站内35KV开关柜至储能系统升压变压器35KV电缆及储能变压器间35KV连接电缆);与储能系统自身相关的电气一、二次设备、通讯机柜、网络安全设备、满足电网要求的自动控制系统(满足新能源储能项目的自动控制及通讯等);并结合升压站侧保护定值,出具PCS及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和保护装置的保护定值。 本次集采拟采用直流1500V储能系统设计方案,并网电压等级为35KV(根据具体项目可调整设计)。储能系统能够与光伏或风电配合实现光/风储融合,能量搬移、具备一次调频的能力、并具备自动发电(AGC)功能、无功支撑、短路容量,对构网型储能系统还应具有黑启动、虚拟惯量、阻尼等应用,同时独立/共享/构网型储能系统可接受电网调度,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满足当地电网和消防验收要求。 投标人根据自身方案和设备特性,确定储能系统配置容量与集成方式。投标人应提供储能电池系统满足持续0.25C/0.5C充放电工况下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铁锂电池成组方案、BMS电池管理系统方案、热管理方案和消防系统方案等。 此外,投标人自2023年6月1日起应具有至少2个单体项目容量100MWh及以上或1个单体项目容量200MWh及以上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设备的投产运行业绩(至少包含电室/舱、BMS、PCS),且累计合同业绩不低于1GWh(至少包含电池室/舱、BMS、PCS,单个合同容量20MWh及以上)。 电池网注意到,加上中核汇能,近期还有中国能建、中国华能、中国电建、中广核等央企发布了储能领域招标公告,招标规模总计48.5GWh。 11月28日,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科技”)2025年度电芯框架招标投标公告发布,预计采购数量为6GWh。 中储科技本次招标将分为两个标包进行:标包1为2025年度电芯0.5C及0.25C,共5GW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尺寸约207*174*72mm。标包2为2025年度电芯1C共1GW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尺寸不限,各厂家根据各自的产品投标。 11月26日,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发布。本招标项目划分为两个包件共7个标段,采购总规模为10.5GWh,其中,标段1-3为构网型储能,合计规模4.5GWh;标段4-7为跟网型储能,合计规模6GWh。 11月20日,中国华能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协议采购招标发布,招标人为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中心)。本次框架协议预估采购总容量4000MWh,分2个标段,其中标段1为集中控制式电化学储能系统,预估容量3000MWh(1h、2h、4h系统);标段2为分散式模块化、组串式电化学储能系统预估容量1000MWh(2h、4h系统)。 11月13日,中国电建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框架入围集中采购招标发布。本次招标采购不分包件,采购总量预计为16GWh。本次招标将确定集团公司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入围供应商(入围供应商数量根据实际投标人数量确定),并签订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有效期至下一年度集中采购结果正式公布为止。在框架采购有效期内,实际采购量有可能超过预估规模,但采购结果仍适用,至框架采购有效期为止。

  • 11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5出炉:三元电池份额退守至两成

    12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1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显示,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67.2GWh,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49.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3.6GWh,占总装车量20.2%,环比增长11.6%,同比下降13.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3.6GWh,占总装车量79.7%,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84.0%。 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73.0GWh,累计同比增长39.2%。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4.7GWh,占总装车量26.4%,累计同比增长13.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348.0GWh,占总装车量73.6%,累计同比增长51.5%。 市场集中度方面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50.0GWh、55.9GWh和63.8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4.5%、83.3%和94.9%,前10家占比较去年同期降低1.3个百分点。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4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增加6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61.5GWh、398.3GWh和452.4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6.4%、84.2%和95.6%。 企业方面 ,1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爱尔集新能源、极电新能源、因湃电池、多氟多、孚能科技、耀宁新能源。 1-1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爱尔集新能源、极电新能源、孚能科技、多氟多、因湃电池、耀宁新能源。 动力电池类型方面 ,电池网注意到,磷酸铁锂电池正凭借较低的成本、长循环寿命以及较高的安全性,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快速上升。 2023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61.0GWh,占动力电池总装车量的67.3%。 今年4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达25.5GWh,占动力电池总装车量71.9%。这是时隔8年,继2016年以来,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首次重回七成份额。 随后的5月至11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分别为74%、74%、72.5%、74.2%、75.8%、79.4%、79.7%。 其中,10月及11月,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磷酸铁锂电池已占据近八成份额。 仅从10月与11月份来看,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已接近三元锂电池装车量的四倍,三元电池份额退守至两成。 电池材料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用三元材料4.3万吨,磷酸铁锂材料22.1万吨;负极材料13.6万吨;隔膜17.6亿平方米;三元电池用电解液2.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用电解液12.1万吨。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用三元材料43.9万吨,磷酸铁锂材料169.2万吨;负极材料111.8万吨;隔膜144.5亿平方米;三元电池用电解液20.2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用电解液92.8万吨。

  • 我国新能源车月销首破150万辆大关 今年电池产量将超1TWh

    12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继续实现双增长,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乘用车市场表现持续走强,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疲弱,新能源汽车继续较快增长,起到较强支撑作用。 11月新能源车销售首破150万辆大关 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5.6%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6%。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具体来看,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2.9万辆,同比增长53.8%,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6%;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37.2万辆,同比增长55.5%,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3.1%;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20.6%,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3.4%。 1-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12.1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4.8%;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965.9万辆,同比增长40.8%,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5%;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31.1%,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17.2%。 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64.1万辆,同比增长35.5%,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5.6%,低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 新能源乘用车级别方面,1-11月,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D级涨幅最大。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累计销量分别完成324.9万辆和36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79.2%。 新能源乘用车价格方面,1-11月,除40-50万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外,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其中50万以上价格区间涨幅最大。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296.6万辆,同比增长18%。 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35.2%,同比下降14.1%,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8万辆,环比下降43.8%,同比下降29.2%;插混汽车出口2.5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4.3%。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89.4万辆,同比下降10.8%;插混汽车出口24.6万辆,同比增长1.8倍。 据中汽协分析,伴随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最后一月收尾冲刺,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汽车产销全年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 政策层面,中汽协表示,明年政策环境依然偏暖,有利于汽车行业保持健康发展。呼吁相关促汽车消费政策明年继续延续,并及早出台。 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近144万辆 自主品牌渗透率64.7% 据乘联分会12月9日发布的数据,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48.1万辆,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7.1%。1-11月生产1,072.7万辆,同比增长37.0%。 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43.8万辆,同比增长49.6%,环比增长4.9%;1-11月批发1,071.6万辆,同比增长38.1%。 其中,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8.9%,较2023年11月37%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8%。 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5.9%;1-11月零售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 其中,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2.3%,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1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 出口方面,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0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33.3%;占乘用车出口20%,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73%,作为核心焦点的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49%(去年同期57%)。 1-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16.8万辆,同比增长24.6%。 乘联分会表示,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自主插混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前景光明。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965.3GWh 今年累计产量将超1TWh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1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显示, 产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7.8GWh,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33.3%。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965.3GWh,累计同比增长37.7%。到2024年年底,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将超1TWh。 销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7.2%,同比增长40.1%。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8GWh,占总销量74.2%,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29.7%;其他电池销量为30.5GWh,占总销量25.8%,环比下降2.2%,同比增长82.3%。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914.3GWh,累计同比增长42.8%。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92.3GWh,占总销量75.7%,累计同比增长27.1%;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22.0GWh,占总销量24.3%,累计同比增长132.5%。 出口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1.9GWh,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23.5%,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5%。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2.5GWh,占总出口量57.0%,环比增长15.3%,同比下降2.2%;其他电池出口量为9.4GWh,占总出口量43.0%,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90.0%。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67.9GWh,累计同比增长26.1%,合计累计出口占前11月累计销量18.4%。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15.8GWh,占总出口量的69.0%,累计同比增长2.1%;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52.1GWh,占总出口量的31.0%,累计同比增长164.5%。 装车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67.2GWh,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49.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3.6GWh,占总装车量20.2%,环比增长11.6%,同比下降13.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3.6GWh,占总装车量79.7%,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84.0%。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73.0GWh,累计同比增长39.2%。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4.7GWh,占总装车量26.4%,累计同比增长13.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348.0GWh,占总装车量73.6%,累计同比增长51.5%。 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375.6万台 桩车增量比1: 2.7 12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11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4年11月比2024年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6.9万台,11月同比增长31.8%。截至2024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46.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57.5万台、交流充电桩188.5万台。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0万台。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方面,2024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0%。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73.4万台,同比下降11.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302.2万台,同比上升35.7%。截止2024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方面,2024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12.1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 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 厦钨新能与欣旺达动力签署固态电池合作协议 公司回应相关进展

    12月12日盘后,厦钨新能公告,公司与欣旺达动力于2024年12月11日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厦钨新能证券部,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固态电池材料还在研发阶段, 目前双方处于互相‘琢磨’技术的交流阶段,具体项目合作内容需要再签具体协议,商业化相关布局则取决于今后的合作契机。 ” 据悉,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电解质及其相关材料的开发,以及固态电池合作开发。该协议为双方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 欣旺达动力将基于厦钨新能提供的新型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等原料,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具体包括复合正极离子、电子导电网络构建、高稳定电解质薄膜开发、无锂枝晶高库仑效率锂金属负极开发等,以满足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需求。 正极材料方面,在宜宾锂宝副主任工程师周宇环看来,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几何外形和尺寸应该根据所用电解质形态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与电解质的紧密配合。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需要朝着更加致密、无裂纹、零应变方向开发。正极材料表面包覆需要更加精准的控制,要求包覆均匀且厚度可控、需要开发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新型包覆工艺。 就该方面,厦钨新能工作人员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新款NL结构材料更适合用在固态电池上,各项性能都相对较好。” 据介绍,该公司NL结构材料的结构比较稳定,层间距更宽,锂离子脱放过程中,形变较小,使得固态电池固-固界面不容易被破坏,且该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 有关NL结构正极材料的成本,厦钨新能方面表示, 其目前处于产业化初期,成本较高,但由于其结构更稳定,可用廉价金属元素逐渐替代贵重金属,未来有较大的降本空间。 固态电解质方面,厦钨新能在氧化物路线和硫化物路线均有布局。据悉,氧化物路线技术工艺与钴酸锂及三元材料相似。硫化物技术路线部分痛点主要在于硫化锂,由于其合成工艺比较复杂,价格昂贵。该公司已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 从目前小试、中试结果来看,技术指标良好,降本空间较大。

  • 联合开发固态电池 欣旺达牵手厦钨新能

    为联合开发固态电池用系列新能源电池材料,欣旺达(300207.SZ)牵手厦钨新能 (688778.SH),将聚焦于固态电池电解质及其相关材料的研发等。 欣旺达晚间公告,子公司欣旺达动力与厦钨新能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各自发展战略,就固态电池用系列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量产、市场开发等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内容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开发、 固态电池用电解质及其相关材料的开发、固态电池合作开发及产业化合作。 其中,公告中提到,欣旺达动力将依托其在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方面的深厚研发和制造技术积累, 基于厦钨新能提供的新型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等原料,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 。 具体包括复合正极离子、电子导电网络构建、高稳定电解质薄膜开发、无锂枝晶高库仑效率锂金属负极开发等,以 满足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需求 。 从目前欣旺达固态电池的开发进展来看,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动力类固态电池已经处于实验室阶段 ,正在积极对接相关领域的客户。目前已经通过负极使用锂金属进一步 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目前已经有实验室原型样品。 预计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大于700Wh/kg全固态电池实验室样品制作 。 欣旺达还在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具备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相关的技术储备 。而在固态电解质方面, 厦钨新能有氧化物和硫化物两个技术路线的布局 。据悉,目前固态电解质材料以氧化物路线为主,硫化物则是未来主流方向。 厦钨新能11月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氧化物路线技术工艺与钴酸锂及三元材料相似。 硫化物技术路线部分痛点主要在于硫化锂 ,由于其合成工艺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公司 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目前从小试、中试结果来看,技术指标良好,降本空间较大 。 正极材料方面,厦钨新能表示, 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 ;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与知名电池企业合作研发的 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 ,其结构比较稳定,层间距更宽,锂离子脱放过程中,形变很小,使得固态电池固-固界面不容易被破坏,且该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是比较适合用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正极材料。 从固态电池行业来看,尽管业界对固态电池前景充满期待,但其大规模商业化进程仍遭遇多重挑战。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导电性能、界面稳定性以及成本效益是目前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有业内专家指出,固态电池的生产需要对现有锂电池生产线进行大幅度改造,同时还需解决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界面的兼容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

  • 豪掷超190亿元 国轩高科拟投建两大海外生产基地

    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持续增长,中国产业链企业海外布局步伐加速。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002074.SZ)计划分别在斯洛伐克和摩洛哥投建年产20GWh的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 总投资额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2亿元) 。 国轩高科晚间披露的两则公告显示,公司拟以自有和自筹资金分别在斯洛伐克、摩洛哥 投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 ,项目总投资分别为不超过12.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亿元)、不超过1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 公司货币资金为142.2亿元,资产负债率74.31% 。 国轩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摩洛哥建设电池生产基地,系基于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以及 摩洛哥良好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 ;在斯洛伐克建设电池生产基地,致力于实现动力电池本地自主供应, 覆盖欧盟市场 。 事实上,海外布局一直是公司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国轩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亚太、美洲和欧非三大区域板块。 基地建设方面,德国、泰国、美国硅谷等Pack工厂已经投产。此外,美国伊利诺伊州锂电池项目将按照公司海外战略规划有序实施 。 纵观锂电产业链,今年以来,相关企业出海建厂规划频现。宁德时代(300750.SZ)本周二又现欧洲建厂大动作,牵手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投资超40亿欧元建设西班牙动力电池工厂;8月,赣锋锂业(002460.SZ)公告拟在土耳其建设电池厂;7月,继匈牙利、摩洛哥等海外投资计划之后,欣旺达(300207.SZ)拟在越南建设首个消费电池厂;亿纬锂能(300014.SZ)拟投资30亿到马来西亚建设储能电池及消费类电池制造项目;6月,恩捷股份(002812.SZ)公告将在匈牙利再建新一期工厂;3月,多氟多(002407.SZ)宣布拟与韩国企业合资在韩国建设六氟磷酸锂产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晚间,国轩高科还披露 战略股东大众中国继续放弃表决权 。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国轩控股、李缜及李晨(合称“创始股东方”)与公司战略股东大众中国签订了《关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东协议之补充协议》,大众中国同意延长放弃表决权承诺期限,即自非公开发行和股份转让涉及的公司相关股份均登记至大众中国名下起72个月内,或大众中国自行决定的更长期间内,其将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的表决权,以使大众中国的表决权比例比创始股东方的表决权比例低至少5%。大众中国本次延长放弃表决权承诺期限,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李缜先生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 【SMM分析】磷酸锰铁锂产量环比下行 11月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SMM12月12日讯: 在11月,磷酸锰铁锂市场的需求未达预期。虽然汽车制造商在LMFP材料方面的活动较为活跃,但短期内未出现显著的需求增长。整体来看,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尽管锂价有所波动,但由于需求依然疲软,价格总体仍是下行。在生产方面,11月的磷酸锰铁锂产量略有减少。 价格方面,11月LMFP的市场价格略有波动,平均价格已降至5万元以下,预计在12月价格将继续走弱下行。 汽车行磷酸锰铁锂LMFP市场供需方面:普通压实产品供应大于需求,压实高的产能不足,需求市场尚未放量。 磷酸锰铁锂(LMFP)市场供需情况 普通压实产品:供应:充足,需求:相对较低,市场状态:供大于求。 高压实产品:供应:产能不足;需求:潜在需求高;市场状态:供不应求。 整体市场趋势: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行业趋势: 磷酸锰铁锂市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扩张将持续推动对磷酸锰铁锂的需求。然而,目前LMFP电池仅在少数车型中应用,并且通常以约30%的比例混合使用。部分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提高其在电池中的比例,甚至达到70%。目前,磷酸锰铁锂主要用于小型动力市场。 2024年有关磷酸锰铁锂的市场动态(部分): 【磷酸锰铁锂:容百已完成1万吨磷酸锰铁锂固相产能项目建设】2024年12月12日,容百科技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国内产能:已完成1万吨磷酸锰铁锂固相产能项目建设,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在行业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海外扩张:韩国已完成2万吨产能项目论证,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欧洲正在规划配套磷酸(锰)铁锂产能。 【10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项目即将投产】位于山西省长治高新区的锂电产业园制造基地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自今年2月份开工以来,加紧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的95%。 【江西格派磷酸锰铁锂生产项目顺利完成投料仪式】11月11日上午,江西格派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锰铁锂项目的中试线投料仪式在基地内隆重举行。本次投料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了阶段性完成的重要里程碑,进一步推进了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发展。 【LMFP专利:湖南裕能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2024年10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由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该专利名为“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公开号为CN 118754089 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使用高温焙烧塔,包括高温焙烧炉和烧结炉。高温焙烧炉装有喷雾器、加热器和粒径调节器。具体步骤如下: (1)将铁源、磷源与盐酸混合制成第一溶液; (2)将锰源与盐酸生成第二溶液; (3)将第一、第二溶液与分散剂混合形成第三溶液,并在高温焙烧炉中处理以制备具有至少两种预设粒径的磷酸锰铁前驱体。 (4)将前驱体与第一碳源在第一烧结区进行初次烧结以形成煅烧体; (5)将煅烧体与锂源、掺杂剂及第二碳源在第二烧结区进行二次烧结,获得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 该方法通过调整液滴在加热区的悬浮时间来控制前驱体的粒径,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磷酸锰铁锂:英国Integrals Power公司宣布LMFP有突破性进展】2024年10月14日,英国初创公司Integrals Power宣布在磷酸锰铁锂(LMFP)正极材料的研发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具体而言,材料中的锰含量提升至80%,比容量达到150mAh/g,工作电压达到4.1V。 【磷酸锰铁锂:裕能二期16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预计在2024年四季度陆续投产】湖南裕能在2024年10月10日的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中宣布,公司目前产销两旺,随着新产线陆续投产,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云南裕能二期16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预计在2024年四季度陆续投产。此外,公司表示,其正极材料能够应用于固态电池,并且正在积极对接固态电池厂商,专注于符合固态电池性能的正极材料的研发和储备。【磷酸锰铁锂:裕能在云南基地规划布局了磷酸锰铁锂】裕能公司在磷酸锰铁锂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积极与客户进行对接。同时,公司已在云南基地规划布局了磷酸锰铁锂的生产。在其生产线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与磷酸铁锂生产的兼容性,这将有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 【磷酸锰铁锂:锂源LMFP研发项目立项】2024年9月25日消息,锂源科技的子公司贝特瑞(天津)纳米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宣布,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及天津理工大学合作的《高功率型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项目,已成功获得院市合作项目的立项。 【磷酸铁锂:容百科技透露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的下一代升级产品】容百科技(688005.SH)在9月23日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的下一代升级产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以及更优异的低温性能。目前,公司多款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已实现动力、两轮、储能和消费等领域的销售。新一代低成本产品的开发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获得了终端客户的认可。混合使用体系已通过国内两款车型的工信部备案,纯用体系也获得了海外电芯客户的指定认证。预计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锰铁锂的出货量将大幅提升,同比增幅超过160%,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将继续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磷酸锰铁锂电池:力神展示两款锰铁锂电池】在7月15日的科技展上,力神电池展示了两款新产品:三元锰铁锂电池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力神的三元锰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接近传统三元电池,但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和更强的成本竞争力,支持纯电动乘用车实现900公里以上的续航,可完全替代现有的三元电池产品。力神的磷酸锰铁锂电池相比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能力提升了15%,能够满足800公里以上车型的续航需求,并在低温性能方面表现更佳。 【磷酸锰铁锂LMFP:万润磷酸锰铁锂正处于试生产和验证阶段】2024年7月18日万润新能源(股票代码:688275.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虽然磷酸锰铁锂(LMFP)理论上具有比磷酸铁锂(LFP)更高的能量密度,但目前LMFP的实际性能指标仍显著低于LFP。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LMFP的性能有望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与LFP的互补和部分替代。万润的磷酸锰铁锂产品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生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现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磷酸锰铁锂LMFP:湖南裕能磷酸锰铁锂产品的研在锰溶出等性能方面取得较大突破】2024年7月19日湖南裕能(301358.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成功推出多款磷酸铁锂LFP新产品。首先,公司的CN-5系列新产品主要用于储能领域。经前期推广和客户试用,这款产品在循环寿命、能效、能量密度方面展示了显著优势,部分指标优于先前产品。其次,YN-9系列产品以高能量密度为主要特点,专用于动力电池,并已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此外,公司在磷酸锰铁锂(LMFP)产品的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锰溶出、高温循环和压实密度等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持续优化其他重要性能。 【磷酸锰铁锂:国轩高科展示磷酸锰铁锂电池】近日,国轩高科公司签订了一份总量达2GWh的储能项目订单,这标志着其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在展会上,国轩高科展示了其创新的5MWh液冷大储产品Gotion Grid、磷酸锰铁锂电池以及46系列圆柱电池产品。 【百利工程公告之特瓦时10万吨磷酸锰铁锂EPC合同执行:项目未启动】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所发布的监管问询函进行了回复,并特此公告。公司于2024年1月9日与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西特瓦时”)签订了《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合同》,合同暂定金额为8.38亿元。截至目前(2024年6月25日),该项目还未启动,公司也未收到项目预付款,亦未支付任何采购预付款。山西特瓦时的实际控制人为孙琦,内蒙古乾运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山西特瓦时同为孙琦实际控制。 【磷酸锰铁锂:投资3亿的1.5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签约】晶石公司计划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人民政府签订《年产1.5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项目投资协议》,将控股子公司“四川晶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在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的磷酸锰铁锂生产线,总投资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 【磷酸锰铁锂:万润磷酸锰铁锂与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共用】6月11日消息,万润新能表示,公司目前开发的第二代高比容量磷酸锰铁锂产品采用更精准的大小颗粒级配,碳层更薄、更均匀的原位立体碳包覆技术和多元离子体相掺杂技术,有效增强离子扩散和电子导电能力。此产品可以与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共用,转产所需资金和时间较长。 【年产1万吨!珩创纳米磷酸锰铁锂项目试生产】珩创纳米年产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已开启试生产,项目第一批产品于5月29日正式下线。据悉,珩创年产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于2023年启动建设,建成后珩创盐城基地将拥有年产1.5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新增岗位百余个。目前,珩创纳米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5亿元。拥有全球磷酸锰铁锂核心组分的唯一企业。到目前为止,珩创纳米开发出的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已在两轮电动车及消费电子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应用。2023年,珩创销售收入近亿元,出货量超千吨。2024年出货量预计会逆势强劲增长,相比2023年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 【欣旺达:已顺利实现向海外知名车厂量产交付HEV产品】欣旺达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研发的HEV产品,具有高功率、长寿命、高安全等特点,满足HEV电池的高门槛技术要求。目前与国内主要HEV整车厂商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顺利实现向海外知名车厂量产交付HEV产品。公司秉承着“聚焦+差异化”策略,除聚焦方形铝壳电池外,还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覆盖BEV、PHEV/EREV动力和储能两大应用市场。公司在新技术方面保持持续投入,在持续研发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硅负极高比能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 【磷酸(锰)铁锂:富临精工(江西升华)江西基地现有磷酸铁锂年产能14万吨】富临精工(300432.SZ)5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现有磷酸铁锂年产能14万吨,公司依托现有的产品及技术体系支撑可满足客户和市场对高压实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的多元化需求。 【磷酸铁锂:当升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当升科技5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 【磷酸铁项目签约:规模未知】5月13日,九墨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在长沙成功签约,将落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经开区。主要开发一种全球领先的新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为磷铁正极厂商提供下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的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所需的核心关键原材料。当前,长沙已经有磷酸铁企业:如湖南雅城,产能11万吨。 格林美磷酸锰铁锂已经进入产线吨级调试阶段,正在与下游客户进行认证中。 【容百海外磷酸锰铁锂进展:韩国基地二期项目中的2万吨LMFP加速推进建设】容百在韩国JS基地已有一期项目年产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目前已达到每月百吨级批量出货,JS二期产能规划包含年产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和2万吨磷酸盐材料,目前正加速推进建设。预计一期项目在今年的三、四季度产能会逐渐爬坡,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迎来大规模量产公司一季度向海外客户累计交付产品近5000吨,占总出货量比例约20%下半年随着韩国基地量产规模提升,加之国内基地向海外客户的销量增长,两者均会带来海外客户销量占比的大幅提升,带动全年销量和利润的增长。 【久辰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LMFP)项目开工奠基】总投资40亿元的新疆久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开工奠基,地点新疆伊犁霍城县。项目一期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2条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并投产;二期计划2025年建成2条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及2条前驱体生产线并投产。相较于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提升约25%,成本只增加约5%,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 【鹏辉能源申请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产品形貌和粒径可控】2024年4月16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17894960A,申请日期为2024年1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锰盐化合物、铁盐化合物、锂盐化合物和磷源化合物混合后经水/溶剂热反应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分离后得到的沉淀物质洗涤干燥后得到亚微米前驱体;对亚微米前驱体干燥并进行一次烧结得到一次烧结物料;加入去离子水、碳源和导电剂,混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预处理前驱体颗粒;经二次烧结后即得。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和控制,产品形貌和粒径可控,极易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通过该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磷酸锰铁锂的缺点:电子电导率低、离子电导率低、锰溶出,有望助推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推广应用。 【星恒推出磷酸锰铁锂LMFP电池】高容量、高密度,星恒推出24Ah磷酸锰铁锂体系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星恒24Ah磷酸锰铁锂体系的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主要参数: 型号:IMP17/119/129(24)EA; 额定容量:24000mAh@0.5C; 标称电压:3.75V;标称能量:90Wh; 交流内阻:≤4mΩ。 【德方纳米:公司补锂剂产品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 已在部分客户中实际应用】德方纳米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不生产电池。公司现有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及补锂剂等高性能辅助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公司的补锂剂产品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目前已经开始在部分客户中实际应用。按照测算,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对补锂剂的添加量和比例均大于目前的液态电池体系。此外,公司在固态电池电解质及其他添加剂材料方面也有技术储备和专利布局。相关事项如达到披露标准,公司将会及时对外披露。 【德方纳米:磷酸锰铁锂产品已率先上车应用 出货量逐渐增加】德方纳米在互动平台表示,磷酸锰铁锂作为新一代正极材料,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2023年,首款搭载“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的车型智界S7上市,2024年,陆续新增了星途瑶光、享界S9、智界R7等新车型,磷酸锰铁锂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公司的磷酸锰铁锂产品已率先上车应用,产品性能和产能规模行业领先,具备大规模供货应用能力,出货量根据客户需求节奏逐渐增加。   磷酸锰铁锂资讯和行业分析: 【SMM分析】“磷酸锰铁锂+三元”开辟正极材料新路径 【SMM分析】2024H1低速陪跑 磷酸锰铁锂在动力汽车上的应用回顾 【SMM分析】电池技术迭代焕新--磷酸锰铁锂的未来还有多远? 【SMM分析】从容百全球战略发布会看磷酸锰铁锂的市场情况 中国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产能汇总表(不断更新中……)【SMM分析】 新秀将落地Model 3  磷酸锰铁锂电池到底有多猛【SMM分析】 高纯硫酸锰的更多应用——磷酸锰铁锂【SMM分析】 磷酸锰铁锂的锰原料居然这么多!快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75吕彦霖,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数据】2024年11月电解液开工率上行

    11月份,电解液的整体开工率约为43.48%,相比10月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终端市场在11月的需求增速有所提升,整体需求上涨,因此电解液工厂的开工率有所上调。展望12月,预计终端需求可能会略有下滑,从而推动电解液的需求小幅回落,预计12月开工率将达到约42.42%。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42(或加微信如下)任晓萱,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分析】本周动力电芯价格小幅下跌 年末新能源汽车冲量效果显著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2月12日讯: 本周,动力电芯价格出现小幅下跌趋势。根据SMM测算数据,截至上周五,523方形三元电芯的理论成本为0.41元/Wh,而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则维持在0.34元/Wh。近期,由于年底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升和海外市场备货需求影响,动力电芯的产销仍然保持在高位水平。在细分市场中,磷酸铁锂电芯因具备高性价比,其装机量持续增长,进一步对三元电芯的市场份额构成挑战。后续来看,电池主要材料价格仍可能继续下降,终端产品的成本降低压力也在不断向上游传导。考虑到部分企业年末的库存压力,预计动力电芯价格可能会继续下探。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