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85

  • 瑞浦兰钧拟斥资约3000万元认购中力股份A股IPO战略配售的股份

    瑞浦兰钧(00666)公布,该公司与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力股份)订立了一份有关战略配售的股份认购协议,据此,中力股份有条件地同意向该公司发行且该公司有条件地同意参与战略配售,以认购中力股份首次公开发行A股中的约147.64万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人民币20.32元,总认购金额为约人民币3000万元。 认购完成后,该公司将持有中力股份经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约0.37%。中力股份在A股IPO中所发行的股份将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认购股份限售期限为自中力股份A股IPO并上市之日起12个月。限售期届满后,该公司对认购股份的减持适用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关于股份减持的有关规定。 据悉,中力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电动叉车等机动工业车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于本公告日期,该集团是中力股份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供应商。在集团“创新智慧能源,点亮绿色未来”愿景的指引下,董事会认为,认购符合集团通过业务发展及对外投资等方式,持续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能进一步加强与中力股份的业务关系。

  • 瑞浦兰钧最高涨超10% 公司积极部署前瞻固态电池技术

    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政策和固态电池技术催化频发,带动板块情绪。瑞浦兰钧(00666)最高涨超10%,截至发稿,股价上涨2.61%,现报13.38港元,成交额73.77万港元。 近日,瑞浦兰钧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长寿命、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项目成功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名单,该项目将推动公司全固态电池研发进一步提速和深化。在全固态电池领域,通过“尖兵领雁+X”科技项目,公司制作的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预计超过400Wh/kg以上,产品将广泛应用于乘用车以及低空飞行器等新型应用领域。 公司积极部署前瞻固态电池技术,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瑞浦兰钧已相继开发半固态凝胶电解质、相关固态包覆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复合应用、相关封装工艺等,基于高镍和高硅碳体系研发了新一代的半固态电芯,方形电芯质量能量密度达到300-350Wh/kg,与国内外主流车企实现合作开发和送样测试。

  • “点刹”中前行!11月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大盘点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11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投资扩产新项目20个,其中有16个公布投资金额,共计264.49亿元。相较10月份14个项目160.58亿元的投资额来说,11月投资扩产算得上轻微踩了下油门。 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突破千万大关,1-11月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向好态势下,2024年全年产销或有望突破1200万辆。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965.3GWh,累计同比增长37.7%。到2024年年底,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将超1TWh。 电池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但阶段性产能过剩带来的深度调整仍未结束,细数下半年以来的新项目投资总额,7月809.07亿元、8月244.76亿元、9月433.41亿元、10月160.58亿元,企业扩产动力不足,新项目落地也犹如在行车时点刹,缓慢前行。 在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下,11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投资扩产新项目20个,其中16个公布投资金额,共计264.49亿元。相较10月份14个项目160.58亿元的投资额来说,11月投资扩产也算得上轻踩了下油门。 从投资扩产的新项目内容梳理来看,11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依然谨慎,但与前几个月不同的是,头部企业再现大动作,锂资源层面蠢蠢欲动,抢矿情景再现,价格战已逐步向价值战转变,电池技术进一步向新求变。 头部企业引领 大手笔扩产持续落地 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虽然从未停止扩产的脚步,但是主角却有所不同。11月,从大项目来看,以头部企业为首的扩产项目持续上马。11月28日消息,宁德时代联合体(CBC)与玻利维亚国家锂业公司(YLB)于11月26日签署《乌尤尼盐湖碳酸锂生产服务合同》,合同价值10亿美元,宁德时代联合体将在玻利维亚西南部建造两座碳酸锂生产厂。 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4亿元,可谓大手笔加码锂资源项目。而从项目落地的大环境来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副会长张江峰在ABEC 2024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澳洲的一些矿山对明年生产计划做了调整,除了极个别还在扩产外,大多数都采取了减产措施。“如果碳酸锂价格在每吨8万元以下,我想很多企业会考虑矿山要不要开。”其进一步表示。 中信证券分析,澳洲锂矿的集中减产表明当前锂价已危及企业现金成本,后续不排除有更多锂矿减产。 在此背景下,宁德时代仍然大手一挥扩产的背后,或来自头部企业的底气。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11月,宁德时代以211.72GWh持续引领国内动力电池装车,市占率达45.02%;SNE数据也显示,1-10月,宁德时代全球和海外动力电池装车量依旧坐稳冠军首位,市占率分别为36.8%和26.4%。 宁德时代三季报还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2.78亿元,同比减少超12%;净利润131.36亿元,同比增长25.97%。据测算,三季度公司日赚超1.4亿元。 不止宁德时代,比亚迪也有足够底气,公司在11月19日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签约,宣布将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四期项目。据公开消息,比亚迪深汕四期项目的重点在于扩大电芯等关键组件的生产规模,以支持更多高性能电动车型的推出。虽然四期项目并未公开投资金额,但从此前一二三期365亿的投资金额来看,四期项目金额也足够可观。官方消息还显示,随着三期和四期项目的建成并投入运营,预计整个园区的年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鹏辉能源在接连公布多个扩产项目后,11月份也再次官宣新项目,拟总投资50亿元,在安徽广德投建10GWh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及独立共享储能研发基地项目。短短4个月内,鹏辉能源3次公布扩产计划,总投资额已达83亿元。 从上述投资扩产项目来看,电池新能源产业的大额扩产项目正呈现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而从长远来看,有产能保障的头部企业在经历周期调整之后,发展也将更加扎实。 钠电持续上量 新电池技术同步发力 从11月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来看,钠电池产业项目频频落地。统计在内的20个新项目中,明确涉及钠电产业的就有7个。 钠电池项目陆续落地,背后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跃升不容忽视。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特色城市十强研究报告(2025年)》预计,2024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将超过2GWh,远高于2023年的0.7GWh,且业界企业披露的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已经达到230Wh/kg,并且已经有企业以0.45元/wh的价格对外销售。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均将钠离子电池产业作为重要的下一代电池体系展开规划研究和招商。 可以说,在经历了碳酸锂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挑战后,钠电池已找准赛道,并进入新增量周期。 11月17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研发完成,计划于2025年推向市场。此前,宁德时代推出了具有4C超充能力的“骁遥”增混电池,采用了“锂钠混搭”的AB电池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在快充性能上具有优势,还在电池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不止钠离子电池项目快速上量,固态电池项目也在持续落地。11月11日,艾塔新能源新型固态钠离子电池制造项目在辽宁朝阳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42亿元,建成后主要生产年产12GWh电芯及12GWh集成PACK智能制造产品。 项目落地的同时,新型电池技术演进也在同步发力。11月11日,法恩莱特与湖南宁乡高新区正式完成全球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共同推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的商业化发展与市场化应用。11月10日,华发集团还与卫蓝新能源签订项目,卫蓝新能源和广东卫蓝将在珠海开展固态电池领域生产制造,并拟在珠海或横琴成立子公司,打造固态电池研发中心、海外业务总部。 结语: 从近几月电池新能源赛道的投资扩产项目来看,千军万马大扩产时代已过,伴随扩产门槛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 企业有了更为清晰的产业化计划,电池新能源演进也从外生性增长向内生性发展转变,赛道玩家不再执着于对产能的急速扩充,而是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技术创新高地上。 近日,一则宁德时代致供应商合作伙伴的信称,宁德时代愿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与供应商开放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电池创新。此举一出,瞬时让业内看到了头部企业发力技术创新的决心和诚心。在其带动下,技术竞速或将快速开启电池新能源产业新一轮发展热潮。

  • 传LG新能源与印度JSW洽谈建电池合资公司

    据路透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表示,韩国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与印度JSW能源(JSW Energy)公司就建立电池合资企业进行谈判。 路透社的报道称,双方的合资公司将需要超过1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业务生产电池。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两家公司已签署初步合作协议,LG新能源将提供制造电池的技术和设备,JSW将进行资本投资。 两位知情人士称,双方讨论的内容包括在印度建立一家总产能为10GWh的工厂,其中70%的产能将被JSW用于储能和电动汽车,剩下的产能将被LG新能源使用。第二位知情人士表示:“LG新能源希望在印度找到合作伙伴,JSW对此很感兴趣,因为它将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首先是公共汽车和卡车,然后是轿车。”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该协议不具约束力,两家公司希望合资工厂能在2026年底前投入运营,并预计将在未来大约3-4个月内做出最终决定。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JSW向LG新能源提出了一份25年的协议”,不过这家印度公司也在继续与其他电池公司接洽。 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探索各种潜在的商业可能性,并密切关注市场形势。”不过,该公司称其目前没有任何针对印度市场的具体计划。对此报道,JSW拒绝置评。 去年,路透社曾报道称,LG新能源和JSW正就在印度共同生产电池进行初步谈判。对于LG新能源而言,与JSW建立合资企业可以帮助其在印度市场拥有制造基地,而且也降低了在电动汽车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印度市场制造产品的风险性。对于JSW来说,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其能源业务确保在当地的供应并降低电动汽车成本。

  • 今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或超8万亿元 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 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24年1-11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超硬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规模居世界前列。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新材料规上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同时培育一大批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领域新材料企业国际影响力持续彰显。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建设了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资源共享等30余个新材料重点平台,今年印发了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指南,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7.2万家,提供超过2000次关键材料应用验证、100万次测试评价服务。部分领域科技成果率先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全球首次应用于商业化运营地铁列车关键承载部件,高温超导材料支撑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连续稳定供电超1000天。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黄瑜表示,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涵盖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7个领域,“十四五”以来发布了原材料领域国家标准1500余项、行业标准1800余项、重点团体标准1100余项,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底线日益夯实。 按照“应强尽强、能强则强”,将电梯用钢丝绳、热轧带肋钢筋等推荐性国家标准转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通用硅酸盐水泥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关键领域标准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发布锂离子电池材料、民机铝材等548项新材料行业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发布钢铁行业智能工厂评价等15项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围绕碳排放碳核算、绿色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等,发布水泥、电解铝等产品碳足迹,绿色建材产品评价,稀土靶材回收料等496项绿色低碳行业标准。 三是标准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推动优势产品、优势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已主导发布142项,立项212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 特斯拉美国得州锂盐工厂投运 可满足年产50GWh电池需求

    近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锂盐工厂已正式投入运营,成为美国首座大型电池级锂盐工厂,也是无酸锂精炼技术的首次工业规模应用。 电池网注意到,2023年5月,特斯拉宣布,计划投资3.75亿美元开建这座工厂,有助于确保其在美国国内的氢氧化锂的供应。 据悉,该工厂全面投产后,每年可满足生产约50GWh的电池所需的锂盐,从而满足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 除了自产锂盐,特斯拉还大量外采,保障锂盐供应。 其中,今年6月,雅化集团(002497)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与美国特斯拉公司签订了《生产定价协议》,约定从2025年至2027年,特斯拉向雅安锂业采购碳酸锂产品,产品价格根据双方协议约定的方式确定。 根据雅化集团定期报告,此前与特斯拉的合作是向其提供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分别为“2021年-2025年合同总金额561,061.6万元”“2023-2030年20.7万吨-30.1万吨”。 截至2023年末,雅化集团向特斯拉供货确认的销售收入已达51.37亿元。其中,2023年,雅化集团来自特斯拉的销售收入为29.53亿元,占公司当期锂盐业务总收入的35.5%。

  • 【12.18锂电快讯】中汽协称11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中汽协:11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0.9万辆和300.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9%和9%,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5.2%。2024年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5.9万辆和244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和5%。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11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地和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年底冲刺,助力乘用车市场持续走强,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 【亿纬锂能60GWh超级储能工厂一期暨Mr.Big正式投产】 亿纬锂能官微12月17日消息,亿纬锂能60GWh超级储能工厂一期暨Mr.Big正式投产,工厂单线产能超过15GWh,为单体规模最大的储能工厂。 【北京:1-11月全市总消费额同比增长2.1%】 据北京市统计局,1-11月,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2.1%。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65.9亿元,下降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304.1亿元,增长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1705.3亿元,下降2.5%,餐饮收入1160.6亿元,下降5.1%;主要商品类别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增长9.2%,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0%,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4.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5.5%。 【印尼1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 印度尼西亚汽车行业协会Gaikindo汇编的批发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印尼新车销量从去年同期的84,390辆下降至74,347辆,同比降幅达12%。 【独家 | 知情人士:华为车BU拟于2025年1月1日并入引望】 财联社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车BU预计将在2025年1月1日并入引望,规模将达到数千人。目前长安汽车和赛力斯分别以115亿元购买由华为持有的引望公司10%股权。据悉,当下华为车BU处于业务高速增长期,未来的签约将会以引望的形式出现。 【马鲁蒂铃木:年产突破200万辆汽车】 印度汽车制造商马鲁蒂铃木17日宣布,在其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单日历年生产200万辆汽车的里程碑,这使玛鲁蒂铃木成为印度唯一一家在乘用车生产方面达到这一重要里程碑的汽车制造商。 相关阅读: 投产、转让、新增!国内锂矿近期动态频出 这些企业仍看好锂中长期需求?【热议】 【SMM分析】赣锋锂业又一电池回收项目新进展公式 钴系产品跌势放缓 钴盐价格依旧难掩颓势 12月产量预期如何?【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三部门推动开展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健康评估工作 【SMM分析】国轩高科宣布两项重大海外投资计划 加速全球锂电池产能布局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12月第二周行情分析 【SMM分析】12月第二周三元材料市场价格情况分析 【SMM分析】成本需求多重支撑 11月负极价格稳定运行 【SMM分析】下游市场持续升温 11月隔膜价格弱稳运行 【SMM分析】12月磷酸铁锂市场高景气持续 年度加工费调整仍需等待 【SMM分析】散单采买需求较弱 成本倒挂下 硫酸钴价格下跌空间或有限 【SMM分析】提升电池回收资源最大化利用 【SMM分析】500Ah+时代:储能大电芯的快速叠代 【SMM分析】力拓计划投资25亿美元到Ricon盐湖项目 【SMM分析】EVLO宣布成功交付12.8兆瓦/64兆瓦时电池储能系统,用于首个加州项目 【SMM分析】磷酸锰铁锂产量环比下行 11月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SMM分析】储能直流侧电池舱的价格保持稳定 【SMM分析】本周钴酸锂价格维持稳定,预计12月产量小幅下行 【SMM分析】动力PACK价格暂时维稳,厂家利润水平较低

  • 澳企获美能源部7亿贷款支持 将建北美首座大型合成石墨工厂

    周一(12月16日)美股收盘后,澳大利亚电池材料生产商NOVONIX Limited在官网宣布,公司获得了美国能源部7.54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用于在美国田纳西州新建合成石墨制造厂。 Novonix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股票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受这一消息的影响,Novonix美股在周一盘后一度涨超10%;在澳大利亚上市的股票周二收涨3.42%。 根据新闻稿的说法,美国能源部贷款项目办公室将根据“先进技术汽车制造”(ATVM)贷款计划,向Novonix提供7.548亿美元的直接贷款(6.92亿美元的本金+6280万美元资本化利息)。 来源:Novonix官网 这笔贷款将用于资助Novonix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新工厂的建设,工厂主要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合成石墨。媒体分析称, 建成后将成为北美首个大型合成石墨工厂。 新工厂预计将在2028年底达到满负荷生产,预计将创造450个全职运营工作岗位和500个建筑岗位。在满负荷的情况下,预计每年可生产约3.15万吨合成石墨,支持约32.5万辆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 Novonix首席执行官、前特斯拉高级研究工程师克里斯·伯恩斯(Chris Burns)在声明中写道,“这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我们阳极材料业务实现北美15万吨/年产量目标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伯恩斯师从世界级锂电技术专家杰夫·达恩(Jeff Dahn),达恩自2015年开始就与特斯拉有着深度合作。目前,达恩还担任Novonix的首席科学顾问。 “政府承诺投资我们的新工厂,继续强调对电池供应链关键材料本地化的关注。与强大合作伙伴达成的承购协议加强了我们在北美合成石墨供应链本土化和支持美国能源独立道路上的领导地位。” 新闻稿提到,Novonix年内签署了多份具有约束力的承购协议,为松下能源、Stellantis和PowerCo供应合成石墨。 石墨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可以从矿床中自然开采,这种称为“天然石墨”,也可以由石油产品“针状焦”处理得到。对于美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无论哪种石墨,很大比例都是从海外进口获得。 Novonix的合成石墨,虽然价格较高,但可以帮助电池更快充电、使用寿命更长,越来越受到车企的青睐。伯恩斯告诉媒体,“如果你排除噪音,我们将继续看到电池和关键矿物行业将得到支持。” 周一(12月16日)有消息称,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建议进行全面改革,取消对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支持。不过,过渡团队建议对全球 “所有电池材料” 征收关税,以提高美国自身产量。 媒体看到的文件还显示,过渡团队呼吁收回拜登政府75亿美元充电站建设计划中剩余的所有资金,转而用于 “电池矿物加工” 和“国防供应链及关键基础设施”。

  • 印尼将为比亚迪和埃安等电动车企提供税收优惠

    据外媒报道,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经济协调部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印尼工业部长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表示,印尼将向雪铁龙、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等几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销售税收优惠。据悉,这三大车企已承诺在印尼建设生产设施,将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在印尼享受0%进口关税和15%豪华物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此举将促进电动汽车在印尼的生产和销售。 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表示,上述举措向全球投资者和汽车制造商展示了印尼具有竞争力的监管环境,目前,印尼政府正将该国打造成东盟地区(ASEAN)纯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印尼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利用其丰富的镍储量,建设印尼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镍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为了吸引世界各地的电动汽车相关投资,印尼政府一直在提供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据悉,今年7月份,韩国企业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在印尼的首家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工厂已开始投产,两家企业在该工厂的投资金额共11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作为海外扩张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也在印尼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宣布在印尼投资13亿美元,包括在印尼西爪哇省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1月开始运营,年产量可高达15万辆汽车。据悉,今年1月份,比亚迪已成功进军印尼市场。 今年4月份,广汽集团旗下的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子公司广汽埃安宣布,将向印尼扩张,并与印尼当地经销商Indomobil Group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汽埃安在其泰国工厂于今年7月份开始投产后,当前正在印尼建设一家生产工厂。据报道,广汽集团印尼子公司Aion Indonesia的首席执行官Andry Ciu表示,该工厂的目标是,到2027年,至少40%的汽车零部件在印尼本土生产,之后实现80%汽车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 据悉,到2030年,印尼计划生产约60万辆电动汽车,是去年上半年印尼电动汽车销量的100多倍。

  • 【电解液周报】两大六氟磷酸锂项目迎新进展!百亿级添加剂项目传新动态

    【看点】51.8亿元!一六氟磷酸锂项目取得新进展! 据“中建安装”消息,近日,浙江健立化学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建设施工项目顺利竣工。 据了解,浙江健立化学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归属浙江健立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六氟磷酸锂、5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2000吨碳酸亚乙烯酯、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新能源材料建设项目,建设地址为浙江台州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 该项目整体总投资518,000万元,项目分二期建设实施,其中第一期建设内容为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线及其配套公用工程(设施),其余部分均在第二期实施。(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总投资超10亿!多氟多六氟磷酸锂项目验收 12月11日,多氟多(002407)3万吨/年超净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二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该项目总投资100,105万元,分三期建设,每期主要通过对现有氢氟酸生产设施进行改造扩能,增加HF产能8428吨/年;新建1套1万吨/年的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一期、二期利用副产盐酸制备氯化钙,同时配套新建部分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等。(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总投资百亿!这一碳酸乙烯酯、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传新动态 据“投资达州”消息,达州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系香港上市公司玖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现阶段主要配备了年产40万吨合成氨和年产45万吨尿素两套生产装置,在当前四季度冲刺订单的关键时期,公司两套装置已经实现满负荷运行,5条包装线马力全开,全力进行产品备货和发货工作。 与此同时,玖源化工(集团)计划依托现有资源和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及锂钾资源发展配套优势,向下游延链发展,规划建设碳酸乙烯酯和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装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据悉,此前,玖源化工(集团)与四川达州签约,计划在达州高新区分三期建设新材料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碳酸乙烯酯、12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线。 “目前达州玖源新材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一期工程建设,合成氨装置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的方案已确定,设计院正在进行工程化设计,前期三评手续已完成,为后续碳酸乙烯酯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产品打好‘前站’。”达州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明沙表示。(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技术】中国一汽: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近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一项固态电池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包括三维复合支撑膜以及负载于该支撑膜的卤化物电解质;其中,三维复合支撑膜包括锂化聚合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无机填料。该专利通过以无机填料掺杂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填充于锂化聚合物中,以静电纺丝制得三维复合支撑膜骨架,并通过溶液浸泡法复合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形成一体化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结构。该专利的电解质薄膜厚度低、离子电导率高,还拥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柔性表面,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从根本上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短路,安全性良好。(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宏源药业:固态硫化物电解质已完成公斤级实验 近日,宏源药业(301246)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固态硫化物电解质虽已完成公斤级实验,但处于研发阶段。(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12月预计电解液需求小幅回落 日前,SMM分析称,11月份,电解液的整体开工率约为43.48%,相比10月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终端市场在11月的需求增速有所提升,整体需求上涨,因此电解液工厂的开工率有所上调。展望12月,预计终端需求可能会略有下滑,从而推动电解液的需求小幅回落,预计12月开工率将达到约42.42%。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