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9个
SMM12月23日讯:据SMM调研,截至12月23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5.62万吨,较12月16日减少0.24万吨;较12月19日减少0.23万吨。 据调研,近期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纷纷发布大气雾霾预警,同时湖南地区又逢环保检查,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均出现减停产的情况,铅锭供应收紧,导致下游企业刚需转向消耗社会仓库库存,铅锭社库降幅扩大。另今日安徽、河南等地区再次发布大气污染预警,铅冶炼企业生产及运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月23日,胜利精密股价出现下跌,截至12月23日11:02分,胜利精密跌3.49%,报3.32元/股。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董秘贵公司与特斯拉合作相关业务是否包含相关机器人产业链?”胜利精密12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业务,为3C消费电子行业客户提供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等产品,同时也为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提供车载中控屏、车载结构件等产品。 胜利精密12月10日晚间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业务,为3C消费电子行业客户提供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等产品,同时也为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提供车载中控屏、车载结构件等产品;此外,公司复合集流体项目仍处于研发、试产、送样阶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胜利精密10月31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7亿元,同比增长7.17%;归母净利润亏损2864.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4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05.7万元,同比下降59.36%;报告期内,胜利精密基本每股收益为-0.008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5%。 胜利精密在2024年半年报中介绍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时提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 1、消费电子产品业务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结构模组、塑胶结构件及结构模组等,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等3C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近千亩,主要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舒城。当前消费电子行业处于周期回暖阶段,公司会争取稳固市场份额,保持公司传统精密业务稳步发展。 2、汽车零部件业务 : 汽车零部件业务以光学玻璃盖板、复合材料显示盖板和镁合金结构件为主要产品,主要包括玻璃加工、复合板加工、AG/AR/AF镀膜、干法AG/AR/AFFilm制造及贴膜、3D热弯玻璃、镁合金组件,以及全贴合等业务,为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厂商及其核心供应商提供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结构件等产品,可应用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随着汽车智能化、功能多样化,车内显示屏幕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对显示器需求量的增加,该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对象。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主业,在保持笔电等传统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的稳步发展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品业务结构,积极开拓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大车载屏幕尺寸和轻量化镁合金结构件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基于未来整体发展规划,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复合铜箔项目,复合铜箔为新型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相较传统电解铜箔具有高密度、低成本、安全性高等特点,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5G通讯等领域,目前产品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项目,目前公司PP复合铜箔产品已经取得头部企业的供应商代码以及少量订单,复合铝箔项目处于送样检测阶段。
【璞泰来: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璞泰来公告,12月18日,公司收到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通知,因公司不能完全同意其根据瑞典《外国直接投资法》对公司计划开展的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项目提出的条件,故对该投资未予以批准,鉴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前述决定,公司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的实施。鉴于该项目尚未开工建设,故对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无重大影响。 【久吾高科:中标锂项目工艺提升技改三期及技术提升配套工程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吸附剂供货、装填及相关服务采购】 久吾高科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五矿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为中国五冶五矿盐湖有限公司锂项目工艺提升技改三期及技术提升配套工程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吸附剂供货、装填及相关服务采购的中标人。中标金额为1.25亿元,其中公司按供应总量75%的吸附剂供货、装填及相关服务签订吸附剂采购合同,拟签订合同金额为9399.48万元。本项目签订正式合同并顺利履行后,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公司已收到《中标通知书》,尚未签署正式合同。 【国城矿业:全资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国城矿业公告,全资子公司四川国城锂业有限公司拟与参股子公司马尔康金鑫矿业有限公司签署《关于锂辉石精矿长期供销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锂辉石精矿供销事宜达成业务合作,推动各方资源互补与协同,实现合作共赢。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 龙蟠科技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印尼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下属公司INA拟以现金出资1.5亿美元,联合投资人Aisis拟以现金出资5000万美元,分别取得锂源(亚太)约32.97%和10.99%的股权。现有股东常州锂源及其关联方拟以现金出资3000万美元。交易完成后,锂源(亚太)注册资本增加至1.51亿美元,常州锂源持股比例下降至56.04%,仍为控股股东。 【楚江新材:顶立科技废旧动力电池预处理成套装备已在多家企业成功应用】 楚江新材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控股子公司顶立科技研制的废旧动力电池预处理成套装备已在多家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头部企业成功应用。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电动汽车是匈牙利经济发展重心】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1日在布达佩斯举行年度国际记者招待会。在谈及国内经济发展时,欧尔班指出,匈牙利经济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是电动汽车以及相关产业。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向,是匈牙利产业发展的关键。他还着重提到,中国电动汽车工厂将在匈牙利南部投产。 相关阅读: 市场供大于求延续 钴系产品报价“跌跌不休” 个别钴盐冶炼厂迫于压力低价出货 【SMM分析】11月锂精矿进口量约48万吨 环比减少4.3% 【SMM分析】2024年11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11月氢氧化锂出口量再创新低 仅5494吨 【SMM分析】2024年11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环比增加12% 【SMM分析】11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环比大增 进口均价波动不大 【SMM分析】西澳大利亚经济监管局确定2027/28年度峰值及灵活基准储备容量价格 【SMM分析】推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回收,或是行业新机遇? 【SMM分析】下游客户需求有限 11月人造石墨出口继续下行 【SMM分析】磷酸铁锂周度价格分析 2024年11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334吨 出口量环比小幅增加【SMM分析】 【SMM分析】11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 进口量环减32%,出口环增12% 【SMM科普】一文简述回收料来源及电池结构 【SMM分析】中国车企如何应对出海挑战 【SMM分析】又又又跌! 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回落 【SMM分析】氢氧化锂:试图走出一条跟碳酸锂不同的路 【SMM分析】磷酸铁市场行情分析:价格小幅上行,生产保持稳定 【SMM分析】钴酸锂现货市场价格回升压力较大 【SMM分析】锂矿价格真的还能再涨吗? 【SMM分析】12月第三周三元材料市场行情分析 【SMM分析】12.11-12.18,本周储能直流侧电池舱价格暂稳 【SMM分析】动力电芯价格维持稳定,供需情况向好 【SMM分析】市场供需情况良好 本周隔膜价格持稳运行 【SMM分析】12月12日至18日电解液价格变化分析 【SMM分析】年末需求未见疲弱 本周储能电芯价格延续下跌趋势 【SMM热点】 格派钴业“GREATPOWER”品牌电解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成功 投产、转让、新增!国内锂矿近期动态频出 这些企业仍看好锂中长期需求?【热议】 【SMM分析】赣锋锂业又一电池回收项目新进展公式
SMM12月21日讯:本周锂电回收产废价格稳中有跌。从材料端看,本周受临近年底市场需求影响,碳酸锂现货价格出现连续走弱,虽在周五出现价格回升,但对废料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弱;同样在需求端影响下镍价格相对提高,钴价格持续走低。而在材料端价格相对震荡和下游市场需求年底走弱的两方面影响下,铁锂极片粉多数成交价格从上周的2900元-3000元/锂点来到2800元-2900元,/锂点,三元产废方面受几种材料的震荡下,系数基本持稳。从实际成交来看,由于临近年底,储能与动力电池抢装热潮已基本度过,同时由于对明年一季度市场偏向看空,回收企业备库较少,整体市场成交情况清淡。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贺021-20707850
随着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YU7无伪装实车动态测试的图片流出,小米汽车的产能情况再度引发行业关注。此前市场有消息称,东风汽车或将为小米汽车进行代工。 12月20日,财联社记者就这一传闻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东风为小米代工)这个事情不太清楚,也没权力回答。” 传闻中的代工工厂为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云峰大道8号的东风汽车云峰工厂。12月19日,财联社记者实地探访该工厂时看到,不时有尚未上牌的新车进出。多位厂区工人证实,目前东风汽车云峰工厂同时生产东风日产和东风岚图两大品牌。 据悉,云峰工厂项目建设名称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扩建项目”,具备燃油车、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多车型生产能力,年产能30万辆。这一工厂在建设之初规划生产东风日产旗下的奇骏、奇骏e-Power 以及艾睿雅(ARIYA)等车型,但由于东风日产市场销量萎靡,产能出现闲置。同时,鉴于岚图现有工厂产线要满足其他在售车型生产,岚图知音被安排在了云峰工厂生产。 “有消息说要为小米代工,但我们内部还没有听说。”有云峰工厂工人向记者表示。 前述代工传闻的出现,源自目前小米汽车自建工厂的产能严重不足。12月9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YU7预计于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工信部第39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小米YU7产品型号为XMA6500LBEVA1,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在小米YU7被正式披露的同时,有关小米汽车第三款车型“昆仑”的传闻也纷至沓来。相关消息称“昆仑”为一款“增程式家用SUV”,或将交由武汉东风汽车进行代工生产,甚至有可能是收购并改造东风的现有工厂。 从小米汽车目前的实际产能和交付情况看,小米汽车一期工厂额定年产能为15万辆,月产能约1.25万辆,而近两个月实际交付量连续突破两万辆,已远远超出这一数字。目前该工厂实行24小时双班生产,除必要的产线停机维护外,其他时间均在赶工。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设计产能同为15万辆,目前正在施工当中。据悉,小米二期工厂将于明年6月中旬竣工,最快于7月投产。 记者从一家位于武汉的小米汽车门店了解到,尽管已加足马力生产,但小米SU7最长交付周期仍达到24周。这意味着第二款新车上市后,小米汽车依旧将面临交付周期过长的问题。“小米YU7明年6、7月上市的话,实际交付的时间可能还要再等三四个月。”一位销售人员称。 “作为行业新兵,小米汽车在230天内实现了10万辆的交付量。目前若下单小米汽车,等待时间约为4-5个月,为此小米正积极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小米汽车的交付现状,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认小米汽车第三款车型的生产属地,但代工传闻中的东风云峰工厂已在进一步强化生产能力。11月22日,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项目在东风云峰工厂启动。这一项目涵盖后地板总成、电池壳体等部件,预计2026年6月量产。项目一期拟投建10000 吨、16000 吨压铸产线各一条,年产20万件;项目二期拟投建四条产线,两期合计可实现年产60万件。 此外,一份名为“小米汽车研发试验验证中心变更项目”、公示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18日的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对“汽车尾气”的处理。这表明,小米汽车研发试验验证中心已为搭载内燃机的后续车型的相关试验做好了准备。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可能会筹集至少50亿美元,或成为2021年初以来香港最大的上市交易。据悉,当前宁德时代正与潜在顾问沟通,最早或于2025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 不过,知情人士也表示,宁德时代仍在考虑,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因此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计划也可能会改变。同时,宁德时代在香港二次上市也仍需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 杰富瑞香港有限公司的分析师Johnson Wan表示:“宁德时代计划通过在香港二次上市筹资50亿美元,并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可转换债券,从而为其提供美元收益,以帮助宁德时代加速海外扩张。如果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我预计外国仅做多投资者会有强烈的兴趣。” 针对上述报道,宁德时代的代表拒绝置评。 宁德时代总部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目前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为1.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640亿美元)。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了65%,这得益于今年9月底股市在政府激励计划的推动下大幅跃升。 另外,自今年1月初以来,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已上涨约15%,结束了历经四年的下跌趋势。据悉,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是友邦人寿保险(AIA Group Ltd.)于2010年进行的IPO,当时该公司募资超过了200亿美元。 今年9月份,美的集团(Midea Group Co.)通过在香港IPO筹集了46亿美元,这是自2021年初快手科技(Kuaishou Technology)在香港筹资62亿美元以来,香港最大的股票发行。据悉,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在三个月内上涨了近40%。
据外媒报道,中国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Gotion High Tech Co.)计划在斯洛伐克的Surany市建设其在欧洲的第二家工厂。 国轩高科表示,其与斯洛伐克电池制造商InoBat的合资企业Gotion InoBat Batteries(GIB)计划投资高达12.3亿欧元,分阶段建造斯洛伐克工厂。据悉,该工厂将在三年内完工,且其初期锂离子电池的年产能将达到20千兆瓦时,并逐步扩大到60千兆瓦时。根据GIB去年发布的信息,该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初步投产,并于2027年实现“全面”生产。 另外,国轩高科还计划投资12.8亿欧元在非洲摩洛哥建设一座年产能为20千兆瓦时的电池制造工厂。根据国轩高科的公告,斯洛伐克和摩洛哥项目目前都仍处于筹备阶段,投资金额和时间表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国轩高科在德国哥廷根的第一家欧洲工厂已于2023年9月投产。当时国轩高科表示,其哥廷根工厂建成后,每年将能够生产20千兆瓦时的锂离子电池。 国轩高科是本月第二家在欧洲扩大生产的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12月10日表示,已与Stellantis达成协议,将投资高达41亿欧元在西班牙Zaragoza共同建设一家大型磷酸铁锂电池厂。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将成为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第三个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基地。宁德时代位于德国Thuringia的工厂已于2023年1月投产,且位于匈牙利Debrecen的一家工厂也正在建设中。
日前,乘联分会发布12月销量预测数据,预计该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270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4.8%,环比上月增长11.4%,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40万辆,渗透率约51.9%。 市场持续升温,全年总量预计将达2295.7万辆 近几月,乘用车市场上升态势明显。 其中11月,在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双政策的大力拉动下,乘用车市场维持高平台增长。数据显示,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42.4万辆,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7.2%,市场保持环比快速增长。 进入12月,乘用车市场继续升温。 乘联分会指出,随着年末临近,各企业发力冲击年度目标,汽车市场不断升温,即将在12月底截止的“双新”补贴对车市也会在到期前对车市带来一波强力拉动,另外由于2025年春节时间在1月底,一部分春节前购车需求也会在今年12月提前释放,“以上各因素叠加,共同促进今年12月购车需求增加。” 分周来看,12月车市开局表现强劲。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6.2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0.6%;第二周车市继续升温,日均零售达8.3万辆,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16.5%;第三周预计日均零售9.14万辆,同比增长16.4%,环比增长19.8%。 不过第四周,预计乘用车日均销量为10.86万辆,同比下滑1.7%,环比下滑5.8%。对此,乘联分会表示,由于“双新”补贴政策年底到期,今年12月消费节奏相较同期前移。 由此,该机构初步推算,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270万辆,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11.4%,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40万,渗透率约51.9%。 结合此前数据,今年1-11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2025.7万辆,因此今年全年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量预计将达到2295.7万辆,较2023年的2,169.9万辆增长约6%,符合乘联分会本月初给出的预期。 具体到新能源板块来看,今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959.4万辆,因此今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预计将达到1099.4万辆,较2023年的773.6万辆增长约42%。 政策定调,2025年乘用车市场依旧值得期待 按照乘联分会的说法,2024年是车市消费的特大年,2025年属于车市消费的特小年。 具体来讲,2025年春节在1月28日,较2024年早13天,叠加企业、税务、车管所等的设备维护和假期安排,导致部分春节前购车在2024年底完成。由此预计今年头部企业的销量完成率较好。 基于此,乘联分会预计,12月部分厂商销量转移至明年1月的规模很大,对岁末年初的销量有很好的平衡效果。 行业周知,今年车市的良好表现,离不开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双政策的大力拉动。 乘联分会指出,2024年的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很好,估计今年报废更新近300万辆,以旧换新近400万辆,合计近700万辆总补贴量。预计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的合力拉动车市增量在150万辆以上,带来2400亿元的销售额增长。由此带来的税收和利润的增长也是很好的反哺政策支出。 也因此,该机构此前便表示,期待国家能够提早明确接续补贴政策,及早稳定消费心态,实现消费的平稳可持续。“考虑到2025年的年初的小年压力,期待1月就开始实施针对首购群体的燃油车车购税减半政策,平衡换购群体和首购群体购车的政策的受益,让中低收入的首购群体买车也能享受到政策优惠。” 而在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并要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同时,会议上还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收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将增强消费者对于汽车市场的信心,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提升。 除此之外,会议还明确了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有利于为汽车产业创造更加开放、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 由此来看,2025年的乘用车市场,依旧值得期待。
据外媒报道,美国环保局(EPA)在12月18日表示,已批准加利福尼亚州的里程碑式计划——到2035年停止销售汽油车。 在EPA宣布这一决定之际,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誓言将撤销EPA此前允许加州实施的更加严格的电动汽车和排放标准。 EPA局长Michael Regan根据《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向加州授予了豁免权,允许其实施于2020年首次宣布的计划,即要求到2035年车企售出的新车中至少80%为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比例不超过20%。加州的规定已被其他11个州采纳,包括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和俄勒冈州等。 EPA还批准了加州实施“全方位”低氮氧化物(NOx)法规,该法规适用于重型公路和越野车辆及发动机,同时还有六项申请正在等待审批。 加州州长Gavin Newsom表示:“清洁汽车将持续存在。像当选总统特朗普这样的反对者宁愿站在石油行业一边,而不是站在消费者和美国汽车制造商一边,但加州将继续在市场上推动新的创新。” Newsom在上个月表示,如果特朗普取消7,500美元的联邦电动汽车税收减免,他将提议制定新版的州清洁汽车退税计划(Clean Vehicle Rebate Program)。 代表通用汽车、大众、丰田和其他汽车制造商的行业组织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表示,他们预计特朗普将在明年撤销豁免,并认为加州的规定 “将抑制经济活动、增加成本并限制汽车选择”,同时将强制汽车制造商在12个州销售更少的汽车以符合规定。 汽车创新联盟表示:“大多数紧随加州的州还没有准备好满足这些要求。在当前的市场现实下,实现这样的销量目标需要一个奇迹。我们需要保持平衡,一些州应该退出该计划。” 加州的规定要求,在2026款汽车中,35%的汽车必须是零排放车型,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68%。加州表示,该规定对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减少形成雾霾的污染物至关重要。 EPA于2022年3月恢复了加州在2025年前自行制定尾气排放限制和零排放汽车规则的豁免权,此举推翻了特朗普首届政府在2019年做出的决定。
12月19日,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布微博称:“大家都在传的宋厂长(宋钢)确实很好,不过我们小米汽车工厂的季厂长(季国伟)也很优秀,足矣!” 据悉,王化的上述言论,是在回应近日的一则市场传闻。该传闻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副总裁宋钢将加入小米汽车。 据了解,早在2018年,特斯拉作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宣布落户上海时,宋钢便加入了特斯拉,此前他曾任职于福特和上汽通用。 加入特斯拉后,宋钢带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一年之内实现Model 3的本地化生产;2020年又开始领导特斯拉上海二期工厂的投产工作;今年年初,宋钢称希望把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打造成世界标杆。 12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制造副总裁、上海工厂厂长宋钢数月前已提交辞呈,12月18日是他的最后工作日期。 截至目前,特斯拉还未正式任命新的上海工厂厂长。且对于宋钢离职一事,特斯拉中国方面并未向媒体方面作出回应。 业内盛传宋钢加入小米汽车的原因部分在于小米汽车正面临产能爬坡。 12月16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央视等机构举办的ESG年度活动上透露,小米汽车正全力加速产能扩张,以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 他提到,作为车界“新兵”,小米汽车仅用230天就完成了超过10万辆的交付。不过,现在下单的小米车主得耐心等待4到5个月才能提车。为了缩短大家的等待时间,小米集团正在马不停蹄地提升生产效率,力求让更多用户早日开上新车。 其实,小米扩大产能不单为了小米SU7,明年小米第二款车型YU7也会上市交付,届时生产和交付压力会更大。据了解,小米YU7预计会在2025年6-7月正式上市,中间还有半年的预热期。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