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23

  • 降准官宣后LPR“按兵不动” 锚定利率不变是主因 报价行下调动力也略有不足

    随着央行于上周宣布降准后,引发市场对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的猜想。今日发布的1年期LPR报3.65%,5年期以上LPR报4.3%,自去年8月以来均处于相同水平。 综合市场观点来看,3月LPR继续“按兵不动”,其直接原因在于当月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同时,随着市场利率快速上行,也使银行负债成本抬升,叠加资负两端作用下银行净息差承压,LPR并未相应下调基础和空间。 对于此次降准的影响,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主要是稳增长,稳定中小微企业经营预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宽裕的资金环境。随着当下经济复苏修复良好,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在这样的条件下,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降息的必要性下降。 降准幅度未推动LPR单次5基点调整 央行此前宣布,将于3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市场对于后续LPR调降的预期也有所升温。不过,多位市场人士指出,此次降准的力度尚不能推动LPR进一步打开下调空间。 从降准对成本节约的角度来看,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分析称,降准释放的大约5250亿元准备金可直接为银行体系节约57.75亿元成本,如果从降准推升货币乘数派生贷款的角度测算,降准0.25个百分点或可为银行体系节约大约135亿元。 “上述两项合计等同于贷款余额大约0.85个基点(BP),即便加上2022年两次全面降准,达到触发LPR直接下调最小步长5BP的难度也较大。”芦哲表示,对银行体系而言,降准的直接效应或还在于调低银行体系的计息负债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此次降准的幅度尚不足以达到LPR报价单次5BP的调整步长。“后续LPR的调降,仍有赖于MLF利率下调和银行负债端成本节约的累积效应;且央行认为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已较为合适,短期继续引导LPR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他进一步表示。 资金成本抬头及息差压力削弱加点动力 对于3月LPR未下调,商业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走高也是重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报价行压缩LPR加点的动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受年初贷款高增、经济回暖预期升温等影响,近一段时间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已升至接近1年期MLF操作利率水平。“这意味着近期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报价行压缩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从资金面来看,3月以来,DR007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度接近2.2%一线,高于2.0%的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 另一方面,从银行息差角度看,温彬认为,在资负两端叠加作用下,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LPR继续调降的空间和动力不足。去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至1.91%的历史低位,企业贷款利率首次降至4%以下,预计一季度或将进一步收窄。 此外,温彬还指出,随着当前国内基本面企稳向好、宽信用加快推进,在企业融资意愿增强、房地产筑底企稳下,短期内降息和调降LPR的必要性不高。尤其是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许多城市已放开房贷利率下限,随着差异化定向降息下,以LPR下调推动房贷利率下调的必要性下降。 展望后续,王青表示,此次降准将为银行每年节约资金成本56至60亿,叠加去年12月降准、以及去年9月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过程,有望抵消近期市场利率上行带来的影响,为报价行在必要时压缩LPR报价加点积累动能。

  • 惠誉:抵押贷款利率波动将导致2023年美国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恶化

    惠誉评级表示,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22年放缓之后预计将在2023年进一步恶化,因为抵押贷款利率的更大波动预计将削弱购房者需求和建筑商信心。 惠誉下调了对房地产行业几个关键方面的预期。该机构预计。2023年新屋开工将下降20%,此前预期为下降11.9%,2022年的这一数据为下降2.9%。尽管2月新屋开工环比大幅上涨了9.8%,但惠誉认为,鉴于利率持续走高的前景,抵押贷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和波动可能会拖累“今年剩余时间内的新屋开工”。 惠誉预测,2023年房屋建筑商的销售中位数将下降16%-18%,“这是由于房屋交付量减少和房价略有下降”。此外,惠誉还预计,大多数房屋建筑商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率将下滑多达800个基点,“因为经营杠杆降低和激励措施提高只能部分抵消木材等建筑材料的降低。该机构认为,房屋建筑商M.D.C Holdings(MDC.US)将受到市场关注,因为2022年下半年新订单活动疲软预计将转化为较同行更低的销售额和更严重的利润率挤压。 在其他房地产行业关键指标中,惠誉预计,2023年独栋住宅开工将下降20%,此前预期为下降11.9%,2022年这一数据为下降10.9%;预计2023年新屋销售将下降7.1%,此前预期为下降7.0%,去年这一数据为下降16.8%;预计2023年现房销售将下降15%,此前预期为下降9.0%,去年这一数据为下降17.9%。 美国房屋建筑商包括:霍顿房屋(DHI.US),KB Home(KBH.US),普德集团(PHM.US),托尔兄弟(TOL.US),莱纳建筑(LEN.US),贝哲房屋(BZH.US),NVR(NVR.US),Meritage Homes(MTH.US),Taylor Morrison Home(TMHC.US),Tri Pointe Homes(TPH.US)。

  •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面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大幅变化 中国并没有简单跟随 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

    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宣昌能3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表示,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在短期内能否明显回落还存在不确定性,继续保持较高利率水平也可能对银行业等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都增大了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两难”甚至“多难”。 “近期,美欧个别少数银行业机构暴露出的风险表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快速调整在产生外溢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内溢影响。”宣昌能表示,过去长期低利率环境使部分金融机构习惯于在利率低波动性环境下摆布资产负债,缺乏对利率短期、大幅波动的预期和敏感性,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特征使其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并最终引发风险。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市场的开放、稳定与发展,给世界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与选择。宣昌能认为,这一方面是坚定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并形成了难得的低通胀经济环境。 “面对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大幅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国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并没有简单的跟随,而是‘以我为主’,从本国宏观经济状况出发自主决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潜在经济增长的要求相匹配,不使货币政策偏紧,也不搞‘大水漫灌’和过度刺激。”宣昌能表示。 近年来,中国的利率水平总体比较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并且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在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充分支持的同时,也形成了有利于稳定通胀、稳定预期的货币金融环境。 另一方面,宣昌能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日益深化,为投资者做好财富管理和资金配置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中国先后推出40多项对内、对外金融开放措施,大幅放宽了金融服务市场准入。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等全球债券指数。”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恢复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金融资产的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也会更加凸显。 此外,宣昌能还提到,环保、社会及治理(ESG)具备较多和较好的投资前景。气候风险是全球化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环保、社会及治理可持续发展领域能够汇聚全球普遍共识。自2020年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3060”目标承诺以来,中国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国际合作空间比较广阔。绿色金融发展为全球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

  • 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之最!美银行一周内从FED借走1648亿美元

    最近一周,美国的银行从美联储的两项担保工具总共借款1,648亿美元,显示出美国硅谷银行(SVB)破产后资金紧张加剧的迹象。 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当周,银行通过贴现窗口借贷1528.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高于前一周的45.8亿美元。贴现窗口是银行的传统流动性保障。此前的历史最高纪录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达到的1110亿美元。 此外,美联储新推出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又提供了119亿美元贷款。该计划是在上周末推出的,以美国国债等其他抵押品为抵押,向银行提供期限最多一年的贷款。 综合来看,通过这两家担保工具提供的信贷数据激增表明,在加州硅谷银行和纽约签名银行上周相继倒闭后,银行体系仍很脆弱,正在应对储户存款“搬家”等问题。 另外,上周其他信贷额度总计1428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提供的贷款。 “这与我们的预期大致相符,”美国银行证券(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驻纽约的美国经济主管Michael Gapen表示,“贴现窗口借款利率高于新的银行定期融资工具,可能反映出银行能够在贴现窗口质押的抵押品范围更广。” 根据摩根大通分析师的估计,新的担保计划最终能提供的流动性上限为2万亿美元,不过他们也得出了一个较小数值,约为4600亿美元,依据的是美国风险压力最大六家银行的无保险存款数量,这六家银行的无保险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最高。 除了依靠美联储外,美国银行业的“自救”行动也在进行着。 美东周四下午,美国六大行领衔的11家华尔街大型银行决定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300亿美元资金,以防止地区银行业危机进一步蔓延。SVB破产后,以第一共和银行为代表的美国地区性银行陷入股价暴跌的困境,投资者对这些银行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他们在一份联合声明中指出,“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采取了这一行动,反映出它们对第一共和银行以及各种规模银行的信心。”

  • 银行业动荡不安 看欧洲央行今晚如何抉择

    欧洲央行将于北京时间周四21:15公布利率决议。鉴于目前金融市场异常动荡,欧洲央行可能会被迫放弃再次大幅加息的计划,尽管通胀仍然过高。 此前,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于周四再次加息50个基点。但上周美国硅谷银行(SIVB.US)的倒闭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银行业的担忧,并导致银行股大跌。本周三,负面不断的瑞信(CS.US)再度引爆恐慌情绪,欧洲银行股大面积崩塌。 现在,欧洲央行需要在抗击通胀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进行协调。然而,此前多位官员重申欧洲央行将在周四加息50个基点至3%,这使其任务更加复杂。 丹麦银行分析师Piet Haines Christiansen称,除非欧洲央行认为通胀前景与一周前显著不同,否则放弃加息50个基点将损害其信誉。 欧元区2月份的通胀率为8.5%,低于去年秋天的峰值,但远高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前景可能依然严峻。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由于能源价格下跌,欧洲央行将下调对整体通胀的预测,但新数据将继续显示,2024年通胀将显著高于目标水平,2025年通胀略高于目标水平。排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预期料将上修。 通胀前景如此令人担忧,以至于在银行业出现动荡之前,多位政策制定者都主张在3月份之后继续加息。 加息预期迅速降温 不过,市场对欧洲央行抗击通胀的决心表示怀疑,并削减了对欧洲央行周四及以后加息规模的押注。货币市场定价显示, 投资者现在认为欧洲央行周四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只有40-45%,低于上周的100%,但仍高于周三的20%。 瑞信周三股价暴跌加剧了市场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担忧。瑞信随后表示,它将向瑞士央行借款不超过500亿瑞士法郎(约合537亿美元)以“支持”流动性。 一些人认为,银行业的压力已经大到足以让欧洲央行放弃自己的指引,并撤回紧缩计划。 巴克莱分析师Silvia Ardagna称,"在我们看来,目前的事态发展达到极端,有理由重新评估欧洲央行的行动。"“我们认为欧洲央行不加息的概率为20%,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0%,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0%。” 市场也迅速调整了预期。目前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利率峰值在3.25%左右,低于上周的4.1%。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欧洲央行继续加息50个基点,它也将改变最近暗示下一步行动的做法,并将为5月会议敞开大门,尽管加息的倾向仍然存在。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肯定会试图让投资者对欧元区银行的健康状况放心,称这些银行的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流动性都比以前的动荡时期要好。 但欧洲央行可能不会提供帮助银行的具体措施,因为它刚刚取消了一项关键流动性工具的补贴,以减少银行对央行现金的依赖。 不过,拉加德可能暗示,如果危机蔓延开始损害欧元区银行的健康,从而阻碍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欧洲央行将介入。 “欧洲央行将坚持分离原则:调整货币政策立场以实现通胀目标,并利用其他工具来维护金融稳定,”法国巴黎银行表示。“事实上,利率很可能是解决流动性问题的错误工具。”

  • 银行业动荡不安 华尔街担忧美国经济将“硬着陆”

    随着硅谷银行倒闭令银行业面临压力、以及对瑞信(CS.US)担忧情绪的升温,经济和市场的前景正变得黯淡,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在加剧。标普500指数周三收跌0.7%,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超过30个基点,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5%至一年来最低水平,这些数据都表明对经济衰退的焦虑情绪的加剧。 几周前,分析人士和投资者还在争论美国经济是否会很快陷入衰退,关于美国经济将出现“不着陆”的观点也逐渐占据上风,即经济继续增长、通胀高于预期。然而,在过去的这一周里,这种观点已被动摇。尽管近期的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和通胀等关键领域依然强劲,但一些投资者担心,在美联储启动的数十年来最激进的紧缩周期之后,银行业可能出现的更多动荡,并且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  John Hancock投资管理公司的联席首席投资策略师Emily Roland表示:“‘不着陆’的可能性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有些事情正在破裂,我们认为经济衰退可能已经提前。” 投行Cantor Fitzgerald & Co.的分析师周三指出,联邦基金利率与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之差已触及95个基点,在过去四次衰退中,其中有三次在衰退前达到这一水平。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几个月以来的持续倒挂也一直在发出衰退信号,尽管不少市场参与者认为衰退将是轻微的。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是美国经济“不着陆”这一观点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他认为,美联储无法迅速为经济增长和通胀降温,这将迫使政策制定者的加息幅度超出预期,并在明年某个时候引发经济衰退。不过,鉴于近期对银行业的担忧,Torsten Slok改变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会在下周会议上加息,因为经济衰退可能迫在眉睫。他表示:“一场金融事故已经发生。在信贷条件收紧的推动下,我们正从‘不着陆’走向‘硬着陆’。” 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 Tool显示,美联储在下周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6.4%,而不加息的可能性为33.6%(高于前一天的30.6%)。 资管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的高级投资策略师Brian Jacobsen表示:“美联储有加息直到某些东西崩溃的历史。我们正在看跌企业和商业模式崩溃。”他认为,标普500指数很可能跌穿去年10月份3577点的低位,较当前水平有8%的下行空间。而在两周前,他还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在年底前升至4400点。此外,他正在增加多空股票策略的头寸,并预计这将受益于美股和美债的波动。 瑞银美洲资产配置部门主管Jason Draho认为,标普500指数到年底时将在3800点附近。他同时表示,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增加,“‘软着陆’的几率已经下降,‘硬着陆’的可能性已经上升。” 不过,也有一些投资者不那么悲观。他们认为,监管机构对硅谷银行的紧急出手(包括为储户的资金提供担保等)将防止危机发生,并为经济“软着陆”创造条件。FlowBank市场策略师Paul de La Baume就表示:“美国监管机构在确保储户拿回资金方面的高度反应帮助组织了潜在的信心丧失。最近的事情也告诉我们,监管机构不愿意让经济处于风险之中。”

  • SVB“这口锅”美联储背定了?诺奖得主:FED政策冷酷无情且没必要

    在美国硅谷银行(SVB)爆雷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日前指出,这一危机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给经济造成的不必要且十分痛苦的结果。 在最新评论中,斯蒂格利茨抨击了美联储在SVB破产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近期市场混乱归咎于该行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 他说,“现在,由于鲍威尔冷酷无情、而且完全没有必要的举措,我们有了一批新的受害者,美国最有活力的行业和地区将被搁置。”他与其他评论员一致认为,SVB的崩溃将在未来几年波及科技行业。 “硅谷的创业企业家通常很年轻,他们认为政府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他们专注于创新,而不是每天检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他补充道。 斯蒂格利茨说,这次惨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美联储的错,因为央行官员去年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将利率提高了1700%。此举严重影响了债券价格。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2022年底美国全部银行持有债券的账面损失总额迅速膨胀至约6200亿美元,使美国金融系统在应对突发性冲击时脆弱性凸显。 事实上,自SVB爆雷事件以来,批判美联储激进政策的又何止斯蒂格利茨一个。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称,美联储的政策是SVB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并警告称,如果再加息50个基点,将增加更多银行倒闭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SVB危机,市场对于美联储下次会议的动向略显不确定,一直起起伏伏。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截至发稿投资者目前预计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81.2%,暂停加息的可能性为18.8%。

  • 市场押注澳洲联储将暂停加息 强劲通胀或不允许

    由于美国几家银行倒闭的影响正在搅动全球市场,债券交易员押注澳洲联储将叫停加息。与澳洲联储会议日期相关的利率掉期交易本周暴跌,因为硅谷银行(SIVB.US)的倒闭促使全球投资者猜测,一代人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紧缩周期已经结束。但贝莱德澳大利亚多元资产策略师Katie Petering指出,考虑到澳大利亚2.2万亿澳元(合1.5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中依然存在明显的强劲通胀压力,这似乎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与澳洲联储会议日期相关的利率掉期交易本周暴跌,因为硅谷银行(SIVB.US)的倒闭促使全球投资者猜测,一代人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紧缩周期已经结束。在美国,类似的掉期合约现在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很快暂停加息,并在不久后转向宽松政策。 Petering周二在悉尼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认为,澳大利亚无法在压制经济增长以遏制通胀和忍受通胀上升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由于新冠疫情,消费者也积压了大约3000亿澳元的储蓄,消费者很乐意花这些钱,尤其是在服务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澳洲联储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加息。” GSFM驻悉尼投资策略师Stephen Mill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你看到最近的GDP数据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在上升时,你就会发现澳大利亚仍然存在通胀问题。如果你认为头号问题是通货膨胀,这种想法很可能是正确的,那么就必须继续收紧政策。” 花旗集团首席经济学家Josh Williamson也表示,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商业调查数据显示,澳大利亚2月份商业信心大幅下降,这可能支持目前市场对澳洲联储在4月政策会议上按兵不动的预期。不过,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月度企业调查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商品价格仍在高位,再加上2月就业增长料强劲复苏,使得上述预期存在风险,未能成为澳洲联储4月议息会议的基本情况。

  • 美联储“大逆转”?投资大佬:Fed年内有望降息100基点

    最近几个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可谓一波三折,投资者情绪也跟着跌宕起伏。从去年底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有望转向,到今年初以来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碾碎降息预期,再到现在,硅谷银行顷刻间崩塌,美联储降息预期重新回归! 知名投资人拉里·麦克唐纳(Larry McDonald)日前表示, 硅谷银行崩塌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在今年12月前降息100个基点,以防止危机在金融体系中蔓延 。 这将标志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大举收紧货币政策的路线出现重大逆转。 麦克唐纳是策略咨询机构熊市陷阱报告(The Bear Traps Report)的创始人,也是《常识的巨大失败》(A Colossal Failure of Common Sense)一书的作者,该书描述了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破产。 麦克唐纳周五告诉媒体,美联储过去一年总计450个基点的加息令短期国债的回报更具吸引力,从而令储户减少了在SVB等银行的存款。 “ 从本质上讲,是美联储造成了这场银行挤兑。 ”他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上周五以“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为由,关闭硅谷银行,并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为接管方。这也使得硅谷银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商业银行倒闭案。此前,该行遭到了投资者的疯狂挤兑。 SVB危机始于该行宣布因出售210亿美元债券投资组合而损失18亿美元,这些债券投资组合受到了美联储加息的冲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危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蔓延到高收益、杠杆贷款,届时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另一种措施,可能在6到9个月内降息。”麦克唐纳表示。 麦克唐纳指出,虽然大型银行可能拥有管理利率风险的员工和专业知识,但像 SVB 这样的区域性银行不习惯这种利率环境。 市场打消3月加息50基点预期 目前,市场仍预计美联储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继续加息。但在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加息预期已经有所降温。 上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就业人数稳步增长,新增31.1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则上升到3.6%。2月就业增长数据与其它数据一致,表明在高通胀和加息压力下美国经济增长仍保持韧性。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在最新文章里指出,周五的非农数据并没有改变美联储官员对于经济前景和加息的判断,但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的风波却大幅打消了市场对于50基点加息的预期。 Nick Timiraos表示,华尔街投资者们担心,硅谷银行暴雷可能威胁到更大范围内的金融稳定。他们目前 更倾向于3月只加息25基点 。 而一些投行人士的转向更为明显。高盛最新研究报告称,鉴于最近银行体系承受的压力, 不再预期美联储将在3月22日的会议上加息 。高盛维持美联储将在5月、6月和7月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不变,现在预计终端利率为5.25-5.5%。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投行Evercore ISI的董事长埃德-海曼(Ed Hyman)日前表示, 美联储应该考虑暂停加息 ,原因包括硅谷银行倒闭造成的金融冲击,以及通胀数据的放缓。

  • 美前财长萨默斯:美联储加息至6%或更高的可能性接近50%

    当地时间周五(3月10日),知名财经评论员、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表示,美联储将政策利率上调至6%或更高水平的可能性接近五成。 自去年3月收紧货币政策以来,美联储连续8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4.50%至4.75%之间。这是该央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 萨默斯称:“我现在的猜测是,联邦基金利率达到6%或更高的可能性接近50%。” 在萨默斯发表评论前不久,美国劳工部公布了2月份非农就业数据。数据显示,美国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数为31.1万人,预期为20.5万人,失业率3.6%,预期为3.4%;平均小时工资年率为4.6%,预期为4.7%。 萨默斯评价称,这些数据喜忧参半,难以解读,但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美联储目前的利率不足以对经济增长构成很大限制性。 他解释道:“目前来看,经济在短期内似乎很强劲,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这预示着通货膨胀或硬着陆的风险。所以我认为我们仍然在超速行驶。”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强化了鹰派预期,为3月加息50个基点打开大门。鲍威尔称:“最新的经济数据比预期的要强劲,这表明最终的利率水平可能会比之前预期的要高。如果所有数据都表明有必要加快收紧政策,我们将准备加快加息步伐。” 一些美联储观察人士批评此举损害了该央行的信誉,并质疑美联储在上次利率会议上将加息幅度放缓至25个基点是否明智。 不过,萨默斯并不认可他们对美联储的批评。他表示:“我个人认为,在这个时候,美联储通过尽可能及时了解通胀的情况,来增加央行的可信度并不是一个错误。” 萨默斯指出,美联储可以在评估下周发布的2月CPI数据后,再对本月的利率决定做出最佳评估。美联储将于当地时间3月21日至22日召开议息会议。 至于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落点,萨默斯表示,如果美联储仍致力于2%的通胀目标,那么可能需要从现在开始进一步加息,这才是有意义的规模,将使终端利率接近6%的范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