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个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山东、福建分别推出(山东省)《关于进一步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及《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推动输配电价改革、拉大峰谷价差。另外,湖北等地推出《关于做好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调整工商业电价至“午时谷电”模式倒逼用户侧光伏配储。 2023年以来各省份分时电价相关政策百花齐放,在趋势上呈现:1)拉大峰谷价差;2)“两充两放”地区渗透率快速提高。 中信证券认为,在经济性大幅提高,叠加产业链降本、补贴政策落实等关键因素刺激下,国内工商业储能收益率迎来显著提升,具备区位优势的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受益。 ▍分时电价:通过价格信号实现电力供需再匹配,亦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需品。 在“大电网”模式下,我国主要采用电网代理购电的方式进行电力能源调配,但行政性质的调配难以满足用户侧日益复杂多元的需求,故价格信号成为电力供需再匹配的有效工具。1985年至今,峰谷分时电价经历了试行及推广期、深化期、全面推行期,在保障输配电能力、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风光新能源接入及用户侧居民用电及第三产业用电比例提升,电力系统消纳问题加剧。故2021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分时电价机制执行范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电力市场的衔接等六方面对现行分时电价作进一步完善。 ▍驱动因素:分时电价推进的背后是进一步向用户侧传导系统调节成本的诉求,地方出于储能产业及经济贡献视角亦有意拉大峰谷价差。 山东省《关于进一步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要求扩大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范围,明确将系统运行费用(包括煤电容量电价分摊标准、抽水蓄能容量电费分摊标准等)纳入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范围。在近年来风光能源高速装机的背景下我国电力消纳问题日益加剧,而消纳的核心矛盾在电价市场化——合理地向用户侧传导电价,故电价正是本轮电改的抓手。且从地方视角看,储能带来的产业及经济贡献也与其利益契合,故地方对拉大峰谷价差有较强的驱动力。我们认为,本次山东出台的文件明确向用户侧传导的大方向及详细执行范围或将成为全国大范围落实的积极信号,从短期来看峰谷价差拉大将进一步提升工商业储能收益率,长期来看电力系统有望通过向用户侧传导系统调节成本,理顺调节市场商业逻辑,加速电力市场化进程。 ▍发展趋势:峰谷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午时谷电”模式或将推广至更多地区,推动存量用户侧光伏配储需求释放。 湖北发改委在《关于做好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主要针对分时时段进行调整,将10:00-15:00调整为谷段时段(后调整为11:00-13:00)。考虑到正午是光伏发电量最大时段,“午时谷电”将直接降低光伏发电收益。目前,除了湖北外,落实该模式的主要是山东、浙江、甘肃等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大或风光大基地所在的地区。考虑到近年来新能源消纳问题加剧,系统调节成本必然上升,故我们预计峰谷价差仍有扩大空间,且从长期来看,“午时谷电”的落实有助于进一步接轨现货市场,符合能源主管部门诉求,故我们预计其他省份或将参照湖北模式推进“午时谷电”,届时,在分布式光伏收益减少的背景下用户侧存量光伏配储的需求将得以进一步释放。 ▍直接影响:峰谷价差扩大叠加“两充两放”渗透率提高,工商业储能收益率持续抬升。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拉大福建峰谷价差,提升峰时段上浮比例至58%,将谷时段下浮比例进一步降至63%,并将尖峰时段上浮比例提升至80%。自2023年以来,包括福建、湖南、上海在内的多省份持续拉大峰谷价差,据我们基于北极星电力网数据统计,2023年12月平均峰谷价差较2022年提升17%,其中,同期超70%省份较2022年峰谷价差提升,提升幅度超20%的省份近半。同时,目前近9成省份工商业储能可获得“两充两放”收益。我们测算,“两充两放”下浙江大工业储能项目IRR超过15%,其他省份收益率普遍超过10%,我们预计高收益率将刺激工商业储能在国内更多的省份加速涌现。 ▍风险因素: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能源数字化平台推广不及预期;电力市场改革不及预期;相关行业补贴提前退出。 ▍投资策略: 在补贴政策逐步落地、峰谷电价差持续拉大和供应链产品成本大幅下降的推动下,国内用户侧储能正在以经济性为主要驱动力,进入到从0到1的爆发阶段。我们认为主流储能厂商大多具备较强产品及系统制造能力,优势沉淀助力下有望快速挖掘用户侧储能放量机遇;同时,拥有用户侧客户和渠道资源的厂商同样具备较强爆发力。综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强产品力和业务经验的制造商;具备客户及项目资源优势的开发和运营商;具备能源管理和微网服务能力的细分龙头。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欧佩克+将在周四的会议上考虑明年进一步减产,以支撑原油价格。 消息传出后,国际原油一度上涨超1%,截至发稿,涨幅已收窄至0.75%。 (来源:英为财情)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约为4300万桶/日。 两位消息人士称, 欧佩克+已就进一步减产超过100万桶/日达成初步协议。 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合计13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会议的重点是2024年的计划。目前,欧佩克+总计减产约500万桶/日。 参与讨论的两名代表称,新一轮减产计划可能会使明年一季度市场上的供应量减少100万桶/日至200万桶/日。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Helima Croft表示,沙特自7月起自愿额外减产100万桶/日,但不想独自承担额外的减产。 Croft补充道:“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即俄罗斯和沙特将减产延期到2024年一季度,并组建一个愿意额外减产的团体。” 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已从9月底的近98美元/桶跌至约83.50美元/桶,原因是市场担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油供应出现过剩。 此前,原定于11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欧佩克会议推迟至11月30日举行。消息人士称,非洲成员国对其2024年产量配额不满,造成了会议被推迟,但这一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根据安排,欧佩克部长级线上会议于北京时间19点召开,随后将在22点召开更广泛的欧佩克+会议。
当地时间周四(11月30日),欧佩克秘书处在官网宣布,欧佩克+的多个成员国宣布额外自愿减产,总减产量达到每日220万桶,以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 新闻稿称,在这每日220万桶的减产量中,沙特阿拉伯为100万桶/日,伊拉克为22.3万桶/日,阿联酋为16.3万桶/日,科威特13.5万桶/日,哈萨克斯坦8.2万桶/日,阿尔及利亚5.1万桶/日,阿曼4.2万桶/日。 欧佩克秘书处称,这些减产措施的期限为2024年1月份到3月底。新闻稿称,为了支持油市稳定,明年3月底之后将根据市场的情况逐步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沙特减产的100万桶/日是延续了今年7月份开始的减产措施。这意味着该国明年第一季度产量将与今年下半年一样,维持在900万桶/日的水平附近。 同时,俄罗斯宣布会在明年第一季度自愿减产50万桶/日,其中包括30万桶的原油和20万桶/日的成品油。与沙特方面类似,俄罗斯的50万桶/日中的30万桶/日是今年措施的延续,新增的减产量为20万桶/日。 综上所述,欧佩克+在本次会议中实际上的削减量大部分是今年减产措施的延续,据媒体计算,新削减量为90万桶/日左右。 简而言之,该组织明年一季度的产量只比今年下半年少了大约90万桶/日,这一数字低于先前市场预期的100万桶/日。 内部分歧仍存 分析指出,欧佩克+本次宣布“自愿减产”而不是“集体减产”也反映了其内部的分歧。 Price Futures Group分析师Phil Flynn称,交易商担心减产是自愿而非强制性的,这引发市场对“成员国会否跟进并落实减产”产生疑问。 另一份新闻稿显示,根据欧佩克+配额,安哥拉产量定在110万桶/日,尼日利亚产量定在150万桶/日。发稿前不久,有消息称安哥拉部长拒绝欧佩克的产油配额,并表示该国将维持产量在118万桶/日。 Again Capital合伙人John Kilduff表示,欧佩克+在减产的凝聚力和合规性方面存在重大问题。他补充道,这一组织正受到美国等外部国家创纪录产量的挤压,同时他们正在失去亚洲国家的市场份额。 截至发稿,国际原油价格基准——布伦特原油跌幅扩大至2%,报每桶80.93美元;美WTI原油价格下跌2.7%,报每桶75.74美元。 欧佩克秘书处还宣布,巴西将于2024年1月起加入欧佩克+《合作宪章》。不过,巴西矿业与能源部长表示,该国“正在分析”受邀成为欧佩克+成员一事。巴西总统办公室也回应称,政府尚未对邀请作出回应。 还有欧佩克+代表提到,巴西即使明年1月加入组织,也不会立即参与到欧佩克+的石油减产行动中来。
北美油气商的合并浪潮正在蓄势而上。据一位知情人士周三(11月29日)表示,西方石油公司正在就收购石油生产商CrownRock进行商谈, 出价超过100亿美元 。 CrownRock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二叠纪盆地的一家页岩油开采商。该知情人士透露, 这笔交易可能会在几天内看到结果。 如果西方石油成功收购CrownRock,它将扩大西方石油公司现有的规模。2019年,西方石油在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支持下,以380亿美元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今年9月就有消息传出,由得州亿万富商Timothy Dunn领导的CrownRock公司已开始与投资银行讨论关于聘请顾问进行出售程序的相关事宜,预计该程序将于2024年初启动。 CrownRock寻求出售的决定也反映了,该公司有多么抢手。 公司所在的二叠纪盆地是美国最大的油田,其所带来的利润也是无比的丰厚。 该公司在Midland盆地北部拥有约86000英亩的净面积,而Midland盆地北部是二叠纪盆地的一部分。 据此前报道,康菲石油公司同样正在考虑收购CrownRock,而Diamondback Energy、Devon Energy、Marathon Oil和Continental Resources也在研究是否参与并购。 目前, 各大油气生产商都试图通过收购扩大规模,使得整个行业的压力加剧 。例如,埃克森美孚之前以600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雪佛龙以530亿美元收购赫斯公司(Hess Corp.)。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欧佩克+将继续就2024年石油政策举行会谈,目前定于周四举行的会议不会进一步推迟。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 上周,欧佩克在其官网宣布,原定于11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欧佩克第187次大会、联合部长级监测委员会(JMMC)第51次会议以及第36次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ONOMM)推迟至11月30日举行。 周二有媒体爆料称,会议可能会进一步推迟,因为各成员国坚持自己的立场,导致谈判很困难。 不过,消息人士称:“谈判正在进行中,但预计不会拖延。” 报道称,非洲产油国对其产量配额感到不满,是本次欧佩克+会议推迟的主要原因。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反对因生产能力调低他们2024年的产油配额。 近年来,非洲石油出口国一直在努力应对投资不足、运营中断和油田老化等问题。 在今年6月的会议上,欧佩克+削减了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刚果2024年的产量目标,这些国家不情愿地默许了新配额,但同时警告称,如果外部审计表明它们的产能更大,配额应再次上调。 根据欧佩克的官方数据,今年10月,安哥拉的原油产能达到了117万桶/日,较该国的2024年配额还有11万桶/日的差距;而尼日利亚的原油产能则达到了141.6万桶/日,比其2024年配额高出3.6万桶/日。 据悉,尼日利亚正在寻求158万桶/日的配额,安哥拉则要求每天生产118万桶。
据媒体最新报道,当地时间周三(11月29日),与会代表透露,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正在考虑实施新的减产措施,2024年的石油日产量或被削减多达100万桶。 报道称,最新的决定可能会在定于周四(11月30日)的线上会议中宣布,若属实可能会推高国际原油价格。 上周三,欧佩克宣布将原定于2023年11月26日举行的第187届欧佩克大会、第51次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会议和第36次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ONOMM)推迟4天至11月30日。两天后,该组织再发声明宣布将11月30日线下会议改为线上会议。 与会代表强调,新的减产措施尚无法得到保证,因为这一想法在欧佩克内部面临重大的阻力。他们表示,谈判还在继续,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是延长现有的产量限制。 今年6月份的时候,欧佩克+在第35次ONOMM上宣布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并将2024年原油总产量目标调整为日均4046万桶。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从7月起自愿额外日均减产100万桶原油,日产量降至900万桶。 代表们称,沙特方面支持在明日会议上采取新的减产措施,但组织中尼日利亚和安哥拉这两个位于非洲的最大产油国一直对被削减的配额不满意。他们还表示,配额被上调的阿联酋也不愿进一步减产。 代表们还提到,中东地区的冲突并没有在欧佩克的对话中被提及。尽管地缘政治出现了动荡,但自10月7日以来,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仍下跌了7%左右,现报每桶82美元。 另据美国投行高盛的报告,沙特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宏大的项目,包括在沙漠中建设一座巨型新城,该行预计沙特需要油价高于每桶88美元才能平衡财政预算。
北京时间周五晚间,国际基准油价快速拉升,短线涨幅接近1%。因有报道称,欧佩克+和非洲石油生产国据说正在就2024年产量水平接近达成妥协。 此前,由于沙特对其他成员国的产量水平不满,导致谈判陷入僵局,欧佩克+将原定于周日举行的会议推迟到11月30日,这将是它们自6月初以来的首次正式部长级会议。且颇为罕见的是,11月30日的会议改成线上举行。 过去两个月,在供应充足和经济背景黯淡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了15%,使得欧佩克+面临着进一步减产的压力。 据消息人士最新透露,他“有99%的信心”认为欧佩克+可能在11月30日达成协议。还有两位消息人士称,协议即将达成。还有一位消息人士则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之中。 尼日利亚石油资源部常务秘书Gabriel Tanimu Aduda周四表示,他不知道尼日利亚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在该国产量目标上是否存在分歧。 而此前的报道是,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拒绝接受较低的产量配额,甚至有传言称安哥拉考虑退出欧佩克+。 由于多年来未能达到设定的生产目标,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非洲国家在今年6月的上一次欧佩克+会议上被迫接受2024年较低的产量配额。 截至10月份,根据欧佩克引用的独立消息来源的评估,安哥拉的产量仍低于2024年的配额。尼日利亚的产量为138万桶/日,接近但仍低于独立消息来源所评估的158万桶/日的2024年配额。 几位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欧佩克+将延长甚至深化明年的石油供应削减,以支撑价格。市场也在观望沙特是否延长其额外的每日100万桶自愿减产,该减产原计划于12月底到期。 这次欧佩克+会议的召开将时值巴以冲突爆发七周多时间。这场冲突曾导致油价短暂上涨,其背景是冲突在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蔓延的风险更高。 独立能源专家Anas Alhajji评论称,随着欧佩克+作出下一重大决定的日期临近,“在经济未衰退的情况下”,该组织很难同意新一轮减产。他表示,即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减产也不是为了提高油价,而是要“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 Rystad Energy石油市场研究高级副总裁Jorge Leon表示:“欧佩克总是要在市场份额和价格之间作出取舍。”他说,从历史上看,欧佩克+一直把重点放在价格上,而且很可能会继续这样做。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Carsten Fritsch指出:“如果只有沙特延长自愿减产的协议,短期内油价可能还会下跌。”
自周三以来,国际油价已经连续两日走低,因为市场将欧佩克+推迟议产会议解读为,该组织明年可能不会深化减产。 但研究和咨询公司Energy Outlook Advisors的执行合伙人、拥有30年行业经验的能源专家Anas Alhajji日前警告称, 沙特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宣布减产举措,从而刺激油价飙升 。 欧佩克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原定于11月26日举行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推迟至11月30日。周四晚间,欧佩克再发声明,宣布11月30日的会议改成线上举行。 据悉,导致欧佩克+推迟会议的原因是非洲成员对其产量配额感到不满。 会议推迟令市场押注OPEC+在减产方面存在阻碍。石油交易员纷纷抢购看跌期权。根据洲际交易所(ICE)的数据,周三布伦特原油看跌期权的成交量达到了21.1万份,创下历史新高。看跌/看涨期权的成交量比率也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市场应为沙特意外减产做好准备 自9月以来,供应过剩已导致油价大跌近19%。因此,在欧佩克+宣布推迟会议前,交易员预计该组织将继续减产以保持油价稳定。受这一预期影响,市场提早做出反应,上周油价一度出现反弹。 在Alhajji看来, 交易员并没有错,只是他们押注得太早了 。他认为,市场应该为沙特出人意料的宣布减产做好准备 Alhajji表示,会议推迟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欧佩克+在与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国就产量配额达成一致方面存在问题,这些国家正在推动增加产量。但他指出,由于该组织没有就推迟会议的原因发表官方声明,这一切都是猜测。 Alhajji认为, 由于30日的会议在线上举行,这表明OPEC+成员国已经就其产量配额达成一致,会议将只是一个简短的形式 。 他还指出,深化减产可能通过三种途径实现: 欧佩克+减产、延长现有的自愿减产,以及新的自愿减产 。 Alhajji指出,市场应该预期欧佩克+的减产以及沙特及其盟友的自愿减产将持续到2024年1月或第一季度。这是因为石油需求在第一季度往往会出现季节性下降。但他预计, 沙特可能会宣布进一步自愿减产 。 他解释称,沙特可能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该国要想在石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油市处于现货溢价状态,即今天的价格远高于下个月的价格。 而现在,情况恰好相反。现在的市场处于期货溢价状态,也就是远月合约价格高于近月价格。这刺激了投资者和企业囤积石油,导致库存上升。他指出,如果沙特实施进一步减产,那么这将使期货曲线转为现货溢价状态。
据外媒援引一份文件草案显示,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持续发展,欧盟委员会将制定一项规模高达58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5万亿元)的计划,对欧洲的电网进行全面检修和升级,以应对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电力。 欧洲将投入巨资升级电网 据报道,欧盟行政部门预计将于下周宣布其电网投资计划。 该计划将聚焦于电网升级,特别是对于跨境电网的升级, 以使其更好地整合不同国家的可再生能源。 该计划还承诺将加快审批进程,并呼吁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提供新的融资工具。 “ 欧洲的电力网络正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 ,”文件草案上写道,“它们将需要满足与清洁交通、供暖和制冷、工业电气化和绿色氢生产启动相关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欧盟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产量上升,欧洲输电网络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加大——因为风能和太阳能的供应通常存在集中的日间或年间峰值,而这往往会对电网带来更大考验。 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对智能电网的需求也随之上升。 这份文件草案强调, 欧洲大陆40%的配电网已经使用了超过40年 。而且,在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加强电力网络安全的意义也随之凸显。 电网已成为限制可再生能源的瓶颈 事实上,在过去几个月内,欧洲的电力行业已经多次警告电网升级的紧迫性。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欧洲电力行业游说团体就曾警告称,欧洲的电网已经无法跟上欧洲大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张速度,并正在成为将更多清洁能源纳入电网的主要瓶颈。 “过去,我们虽然扩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市场份额,但这基本上是通过利用我们现有基础设施中的储备,”欧洲电力行业机构Euelectric负责人莱昂哈德·伯恩鲍姆(Leonhard Birnbaum)表示,“ 但现在,在越来越多的欧洲地区,我们已经用尽了储备。电网正逐渐成为瓶颈 。” 这一瓶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只能排队等待接入电网。 彭博NEF数据显示,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各自有超过150 GW的风能和太阳能容量等待并网。 伯恩鲍姆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电网运营商易昂(E.ON)的首席执行官。他透露,很多像易昂这样的电网公司正被大量来自电厂的接入请求所淹没。 上个月,国际能源署(IEA)曾发布报告称,如果各国要实现其气候目标并维护能源安全, 全球电网的投资必须翻一番 ,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以上。 彭博NEF分析师Felicia Aminoff则表示,欧洲在电网上的支出已经远落后于其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欧洲电网投资必须在目前的水平上翻一番。
当地时间周四,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必须面对一个历史性抉择:是继续加速气候危机,还是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目前,油气行业的清洁能源投资仅占全球总投资的1%左右,并继续大量排放导致地球变暖的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等。IEA表示,如果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的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就需要在清洁能源投资和减排两个方面都采取激烈的行动,而且必须要快。 这一警告发出之际,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即将在阿联酋迪拜开幕,各国将将评估其在《巴黎气候协定》中的进展。 联合国近日一项分析显示,到本世纪末,地球温度将上升3摄氏度,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碳。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世界可能会超过几个不可逆转的灾难性临界点,从冰盖融化到亚马逊雨林干旱等。 与此同时,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服务机构的专家们的说法,地球刚刚突破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温度里程碑。上周,他们透露,全球平均气温首次比西方工业革命以前高出2摄氏度以上。 IEA署长比罗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迪拜即将举行COP28之际,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面临关键时刻。随着全球遭受日益恶化的气候危机的影响,继续一切照旧的行为,既不对社会负责,也不对环境负责。” 两项举措 比罗尔告诉媒体,为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国际商定的1.5摄氏度的水平内,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必须采取两项措施。首先是减少其自身操作造成的各种污染,例如从地下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加工燃料并将其运送给消费者。这几种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15%。 他补充说,我们知道,这些排放,包括甲烷排放,可以很容易、很快地解决,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能以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解决。 第二项措施则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大幅增加对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这些公司现在在清洁能源转型中一直是“边缘力量”。 IEA发现,该行业去年在清洁能源项目上的投资约为200亿美元,仅占其总资本支出的2.5%左右。到2030年,这一比例需要飙升至50%,以帮助全球实现控制温度上升的目标。 这样的增长意味着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支出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根据IEA的报告,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该行业创造了约17万亿美元的收入:其中40%用于开发和运营油气资产,10%用于回报投资者,只有一小部分投资于清洁能源。 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一直在投资碳捕获技术,以消除空气中的碳污染,并捕获发电厂和工业设施产生的碳。捕获的碳可以被储存或再利用。但比罗尔告诉媒体,碳捕获“不是答案”,不过这些技术可以在水泥、钢铁等行业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罗尔评价道,在我们看来,如果说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可以让油气行业继续保持目前的油气生产趋势,同时降低排放量……这纯属妄想。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政策协调员Kaisa Kosonen在评论IEA的报告时说:“行业自我监管会导致集体灾难,因此真正的关键还得看COP28,届时各国政府将有机会以公平和快速的方式,同意让化石燃料成为历史。”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