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07个
周二(9月3日),国际原油期货双双暴跌,其中布油一度跌超5%,美油抹平所有年内涨幅。 截至收盘,WTI 10月原油期货收跌3.21美元,跌幅4.36%,报70.34美元/桶,主连价格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跌3.77美元,跌幅4.86%,报73.75美元/桶,主连价格自1月份来首次跌破75美元。 WTI主连价格日线图 消息面上,媒体报道称,处于利比亚权力斗争中心的央行行长Sadiq Al-Kabir表示,有“强烈的”迹象表明,各政治派别正接近达成协议,有望打破当前的僵局。 上月中旬,控制西部的利比亚总统委员会曾宣布更换Al-Kabir并任命一名新的行长,但此决定遭到国民代表大会反对,称此举超出了总统委员会的职责权限范围。 根据媒体的说法,当时Al-Kabir等银行工作人员在受到威胁后逃离了利比亚。日内,他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接受采访时称,他有信心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并准备返回利比亚。 上周,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任命的政府总理宣布控制下的所有油田和港口“遭遇不可抗力”,即暂停石油生产和出口。此举导致在利比亚120万桶日产量中,约60%的产能被关闭。 发稿前不久,Kabir在一份声明中写道,利比亚立法机构在联合国主办的谈判后达成一致,同意在30天内任命央行行长。利比亚当局要求提供五天时间,以便完成关于央行问题的磋商。 这些消息可能意味着,这个欧佩克成员国将很快恢复其全部产量。与此同时,原油的需求端出现了很多疲软的迹象。日内早些时候,美国公布的两项制造业PMI均不及预期。 先前,消息人士曾透露,正是由于利比亚的供应缺口,才让欧佩克+决定10月提高石油产量。鉴于最新的动态,一些机构推测,欧佩克+可能会将增产计划延期至12月份。 除此以外,高盛还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未来十年损害油价,因为这项技术可以改善物流进而降低需求,并增加可盈利开采资源的数量,从而增加供应。
当地时间周一(9月2日),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NOC)在官网宣布,其埃尔菲尔(El-Feel)油田遭遇“不可抗力”。 这意味着,埃尔菲尔这个关键油田将不能履行合同的义务,即暂停石油的生产。根据媒体的说法,导致这一结果是因为利比亚国内两大派别正在争夺该国中央银行的控制权。 来源: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官网 自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动荡。得到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与支持它的武装力量控制西部部分地区,国民代表大会则与“国民军”结盟,控制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 一周前,控制西部的利比亚总统委员会宣布更换该国央行行长。对此不满的东部当局随即下令其控制的所有油田和港口遭遇不可抗力,暂停石油生产和出口。 作为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利比亚的经济特别依赖其石油资源,而中央银行掌管着数十亿美元的能源收入,可以说是利比亚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数据显示,在此之前,利比亚每日的原油产量约为100万桶,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在东部停产后,该国日产量骤降至约45万桶。当时,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升破每桶80美元。 加上今天位于西南部埃尔菲尔的停产,利比亚每日的产油量将进一步减少约7万桶。日内,布油收涨0.47%,报77.29美元/桶。分析认为,利比亚油田的停产帮助欧佩克+收紧了市场供需关系。 先前有媒体报道,六位来自欧佩克+的消息人士透露,该组织将从10月起按计划提高石油产量。因为利比亚的供应中断,叠加大部分成员国为弥补过剩产量而承诺的减产,抵消了需求低迷的影响。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当地时间8月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将从明年1月1日起停止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境运输。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天然气公司之间关于向欧洲转运天然气的合同将于2024年底到期,乌克兰方面近期多次表示不会延长这一合同。
当地时间周四,利比亚多个油田陆续停止生产,日产量大约下降了一半以上,且停止了5个出口码头的石油装载。在各政治派别为争夺中央银行和石油收入的控制权而陷入了权力斗争后,利比亚石油产量和出口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利比亚东部政府本周一发表声明称,所有油田、码头和石油设施均遭遇“不可抗力”,暂停其控制下的所有石油生产和出口,直至另行通知。声明称,此举是为了回应利比亚西部政府试图接管利比亚央行而做出的。 利比亚是地中海地区的主要石油生产国,自2011年利比亚爆发反卡扎菲政权抗议活动以来,该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2014年,该国分裂为交战的东部和西部派系,而能源资源一直是各派系争夺政治优势的关键战场。 据港口工作人员透露,包括Es Sidra、Brega、Zueitina和Ras Lanuf在内的多个港口周四停止了出口业务。 工作人员还表示,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子公司Waha Oil Company控制的油田产量已从每日28万桶降至15万桶,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此外,Sharara、Sarir、Abu Attifel、Amal和Nafoora油田的生产也已停止或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这导致大约70万桶/日的石油产量停产,而利比亚7月份日产量约为118万桶。 咨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估计,产量损失可能达到90万至100万桶/日,并将持续数周时间。 控制大部分油田的利比亚东部政府声称,只有西部政府同意央行行长萨迪克·卡比尔复职,才可能重新恢复生产和出口石油。 在利比亚多年的混乱政局中,石油出口封锁经常被用作一种政治策略。然而,虽然较小的地方性封锁有时在几天内就解决了,但与重大政治或军事斗争相关的更大规模的封锁有时会持续数月。在2020年,东部政府几乎停止了所有的石油生产,持续了八个月时间。 联合国最新警告称,不要采取“单方面行动”,因为这“将使利比亚人民付出高昂的代价”,并有加速该国金融和经济崩溃的风险。
埃及在西部沙漠地区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新油田,这一发现将显著增强该国的能源生产能力。 该油田位于卡拉布沙开发区内的西费韦布斯-1区域,蕴藏着大量优质石油储量。 埃及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长卡里姆·巴达维表示,勘测人员在长期被视为油气资源丰富的西部沙漠地区持续努力,已成功钻入古生代砂层,仅古生代地层就拥有462英尺的净厚度。初步测试结果显示,该井日产原油高达7165桶,并伴生2300万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这批原油质量上乘,API度达到44度,预计将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高度追捧。 执行此次钻探任务的卡尔达石油公司(代表阿帕奇公司和埃及通用石油公司)证实了该地区存在大量烃类化合物。 巴达维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国内油气产量的新激励措施,旨在吸引更多投资并增加全国范围内的勘探活动。 除了油田发现外,石油和矿产资源部还启动了新一轮全球天然气勘探招标,目标涵盖地中海和尼罗河三角洲的12个区域,这是埃及利用其天然气储备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
尽管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仍未缓解,但华尔街已经开始对明年的原油前景感到失望。随着全球石油供应增加,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近双双下调了油价预测。 这两家银行目前预计,2025年全球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低于每桶80美元:高盛将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下调至每桶77美元,而摩根士丹利预计其将在75美元至78美元之间。同时,两家公司都预计,全球原油市场将出现过剩,未来12个月油价将呈下降趋势。 高盛:OPEC+的转变将打破市场平衡 美东时间周一,高盛分析师Daan Struyven团队发布报告称,OPEC+决定扭转自愿减产的局面,可能意味着OPEC+的目标是“从战略上约束非OPEC国家的供应”。 此前,OPEC+一直愿意以牺牲市场份额为代价,减少石油产量以支撑油价,但现在,OPEC+可能将会改变这一立场。 高盛预计,OPEC+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取消额外的自愿减产。 高盛指出,OPEC+此前的减产计划在维持原油市场平衡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一计划的转变可能会打破市场目前的短期平衡,使其转向更长期的方针,重点是约束非OPEC+国家的供应。 高盛将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区间下调5美元/桶至70-85美元,并将2025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测下调至77美元/桶,之前为82美元。 高盛还警告称,在许多情况下,原油价格可能会比其修订后的预测还低。 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徘徊于每桶80.12美元附近,今年以来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83美元。 近几个月来,由于投资者对石油需求增长放缓、非OPEC+地区供应增加以及OPEC+放松产量限制的计划感到担忧,石油价格已经持续下跌,目前已经跌去了今年迄今为止的全部涨幅。 大摩预测:油市明年可能过剩 上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也在报告中写到,尽管全球原油市场将在整个第三季度保持紧张,但第四季度预计全球石油市场将开始稳定,并可能在2025年出现供过于求。 由于预计2025年原油供应增加和需求疲软,该公司已将今年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从每桶85美元下调至80美元,目前预计到2025年底时,价格将逐步降至每桶75美元,略低于此前估计的76美元。 除了OPEC+的减产计划转变,中国需求减弱也是影响油市的重要因素。摩根士丹利强调了几个促成因素,比如液化天然气(LNG)动力卡车的销量激增,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都在减少中国的传统燃油车的需求。此外,该公司指出,石油化工原料需求增长放缓是需求增长预期下调的另一个原因。
由于全球石油市场需求回暖、供应偏紧,叠加地缘政治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上行走势,中国石油油气两大产业链平稳运行, 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 8月26日周一,中国石油披露2024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 1)主要财务数据: 营业收入: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主要由于集团原油、汽油价格上涨、天然气销量增加,以及煤油、聚乙烯等产品量价齐增。 净利润: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86.1亿元创新高,同比增长3.9%; 经营利润: 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249.29亿元,同比增长3.6%。 此外,董事会决定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2元,总派息额约人民币402.65亿元, 连续三年创历史同期新高 。 2)分部业绩 油气和新能源: 上半年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业收入为4497.23亿元,同比增长5.9%,主要由于原油价格上升、天然气销量增长。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77.45美元/桶,较上年同期增长4.5%。 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国内实现原油产量3.92亿桶,同比增长0.1%;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486.8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2.9%;油气当量产量8.07亿桶,同比增长1.5%。海外实现原油产量0.82亿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可销售天然气产量97.4十亿立方英尺,同比下降2.5%;油气当量产量0.98亿桶,同比下降0.5%。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 上半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营业收入为6355.66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由于炼油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上升、产销量增加。具体来看,公司上半年加工原油6.93亿桶,同比增长3.0%;生产成品油6011.9万吨,同比增长2.1%;化工产品商品量1904.3万吨,同比增长10.2%。 销售: 上半年销售分部营业收入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由于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及销量变化以及国际贸易收入增加综合影响。具体来看,公司销售汽油、煤油、柴油7905.3万吨,同比下降2.0%,其中国内销售汽油、煤油、柴油5844.7万吨,同比下降1.5%。 天然气销售: 上半年天然气销售分部营业收入为2980.79亿元,同比增长7.9%,主要由于国内天然气销售量价齐增。具体来看,公司销售天然气1472.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销售天然气1149.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 财报中指出,油气增储上产保持良好态势,炼油化工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成品油销售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天然气销售量效双增,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公司预计 国际油价将保持高位震荡运行。国内成品油市场面临新激烈竞争,天然气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未来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优化生产经营策略,保持油气两大产业链及各项业务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着力提升业务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布局。
当地时间周一,利比亚东部政府发表声明称,所有油田、码头和石油设施都面临“不可抗力”,将暂停出口石油。消息公布后,国际油价大幅走高。 据悉,近期利比亚各政治派别为争夺中央银行和石油收入的控制权而陷入了权力斗争,导致了上述事件的发生。 利比亚是地中海地区的主要石油生产国,自2011年利比亚爆发反卡扎菲政权抗议活动以来,该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2014年,该国分裂为交战的东部和西部派系。 虽然利比亚东部政府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目前大部分油田都在利比亚东部军事领导人哈利法·哈夫塔尔的控制之下。 利比亚的全国团结政府总部设在的黎波里,由临时总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贝贝赫领导,他于2021年通过联合国支持的进程当选。利比亚东部是全国议会所在地,目前在军事指挥官哈利法·哈夫塔尔的有效控制之下。东部政府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油田将关闭多久。 在联合国斡旋下,利比亚冲突各方2020年10月在瑞士日内瓦签署停火协议,并于当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政治对话期间就“通往选举的路线图”达成一致。但结束政治危机的努力还是失败了,主要派别仍然存在,经常爆发武装冲突,争夺对利比亚经济资源的控制权。 在西部派系试图换掉利比亚央行行长萨迪克·卡比尔之后,出现了最新一轮的紧张局势,双方的敌对武装派别都在动员起来。 利比亚央行是国际社会唯一认可的利比亚石油收入存放机构,石油为这个多年战乱的国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济收入。该国拥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原油储量,但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政治冲突后,石油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目标的袭击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加之利比亚东部政府表示将停止石油的生产和出口,石油价格一路上涨。周一欧盘时段,布油站上80美元/桶上方,WTI原油则攀升至77美元/桶以上。 花旗集团分析师表示,利比亚对石油收入的依赖意味着,谁控制了管理这些资金的国家机构,谁就能有效地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这已经变成了竞争派系的冲突区,每一方都在寻求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利比亚出口下降可能会暂时将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 荷兰国际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表示:“尽管中东局势在最近的升级后风险不断增加,但市场正变得越来越不受这些紧张局势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这种紧张局势已经持续了近一年,尚未对石油供应产生影响。”
当地时间周一(8月26日),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在官网更新了其《全球展望》。 埃克森美孚最新认为,到205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与目前水平持平,甚至略有增加。报告表示,发电、乘用车等方面对石油的需求会有所减弱,但化工和商业运输将会支撑需求保持在每日1亿桶上方。 来源:埃克森美孚 与之相比,国际能源署(IEA)的净零排放情景认为,若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理想控温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内,石油需求必须在2050年下降75%,至每日2400万桶。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埃克森美孚预测的轨迹发展,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将变得遥不可及。埃克森美孚经济学与能源总监Chris Birdsall告诉媒体:“IEA和我们都认为,世界并未走在那个(净零排放)路径上。” Birdsall说道:“我们必须对世界当前的路径保持高度清醒,否则我们就是在自欺欺人。”《全球展望》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将首次下降;到2050年将减少25%,但这并不足以防止气候发生显著变化。 整体来看,埃克森美孚的预测与其他行业参与者的看法基本一致。欧佩克先前预计,到2045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量将达1.16亿桶;管道运营商Enbridge也预计,每天的需求可能超过1.1亿桶。 包括埃克森美孚在内的许多能源公司都制定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但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些目标正逐年变得更加困难。 Birdsall解释道,如果现在不投资新的化石燃料项目,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埃克森美孚预计,如果没有新的投资,到2030年,石油供应将减少70%,降至每天3000万桶。这将导致原油价格飙升,并摧毁全球经济。 来源:埃克森美孚 媒体分析认为,这份报告可能会激怒环保主义者,这些人常年指责石油行业利用悲观叙事来阻碍气候行动并保护利润。对此,Birdsall指出,《全球展望》是一份基于真实数据和客观预期的、“实事求是的”预测。 Birdsall强调,“我们必须强烈传达这个信息,因为有些活动人士正推动‘把石油留在地底’。我们可以指出,这种方式已经开始渗透到政府政策之中,这真的很危险。”
今日港股石油股走势活跃,“三桶油”集体上扬均跑赢恒指。 截至发稿,中海油服(02883.HK)涨近2%,中海油(00883.HK)、中石油(00857.HK)、中石化(00386.HK)均涨超1%,中海油一度刷新两周以来高点。 消息面上,由于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加剧,黎以冲突出现升级,国际油价短线连续上涨。 截至发稿,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再度逼近每桶80美元。 有分析指出,以色列对冲突的回应可能包括攻击伊朗方面的石油供应和相关基础设施,这将使全球石油供应的3%-4%面临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预期中的美联储9月降息节点临近,也推高了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行情。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表示,降息时机已经到来,并强调会阻止就业市场进一步降温,宽松路径仍将取决于未来数据,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证券分析师左前明、胡晓艺还在8月26日的研报中指出,据EIA预计2025年原油市场仍将保持去库。 据IEA预测,2024-2025年中国化工用油需求或将出现更大回升。此外,由于欧美出行旺季促使成品油消费表现较好,海外汽油需求也仍在去库中。 不过,南华期货分析师刘顺昌则在8月25日的报告中表示,从历史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通常对应美国经济和油价走弱的时间段。 南华期货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进一步验证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原油需求端依然承压,预计油价在短期反弹后,向上空间有限,布油上方阻力或在80-82美元/桶附近。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