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美国的消费者买特斯拉汽车从来没有这么便宜过。 经过过去一个月的不断降价后,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售价比美国新车的平均售价低4,930美元。根据彭博社的分析,这是特斯拉Model 3比美国新车平均价格低的最多的一次。 特斯拉售价更高的 Model Y也是如此,这款车的价格在今年年初下调了1.3万美元。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美国售罄Model Y后小幅上调了这款车的售价。 特斯拉于1月12日首次在美国大幅降价,降价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福特汽车不久后也大幅下调了 Mustang Mach-E电动汽车的价格;Lucid Group随后提供7500美元的折扣;Rivian Automotive宣布进一步裁员;通用汽车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雪佛兰Blazer和Equinox SUV的电动版,届时正值美国首次电动汽车价格战的白热化阶段。 正如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所言,“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可能正在进入‘洗牌’阶段。” 与此同时,美国汽油车的价格却呈现了相反的走势。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辆汽油新车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万多美元,并在1月份达到47,920美元。汽油车价格上涨的趋势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推动,包括芯片短缺、原材料通胀以及汽车制造商有意保持低库存和高价格,同时斥巨资开发电动汽车。 而特斯拉Model 3电动汽车经过两次价格下调后,在美国的起售价为42,990美元,这还不包括美国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对于符合税收抵免条件的消费者来说,特斯拉Model 3的起售价仅为35,500美元,比美国新车的平均价格低了近12,500美元。在美国市场,特斯拉Model 3电动汽车的起售价已低于汽油车的平均售价。 多年来,汽车投资者一直在押注电动汽车的价格何时能与内燃机汽车持平。但这一点很难确定,因为这取决于所比较的汽车类型,以及是否考虑到了燃油节省。但无论如何衡量,特斯拉Model 3显然已经越过了这条线。 在不考虑积分和燃油节省的情况下,宝马3系是特斯拉Model 3最接近的竞争车型之一,而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定价比最便宜的宝马3系低800美元。而在租赁条款几乎相同的情况下,特斯拉Model 3 SR(标准续航版本)和丰田凯美瑞LE为期三年的租约成本几乎持平。目前,特斯拉Model 3 SR的月租费为349美元,略低于丰田凯美瑞LE的月租费(353美元)。 特斯拉不断调整汽车售价在汽车行业是独一无二的,未来马斯克可能会再次调整特斯拉汽车的售价。一方面,特斯拉正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德国柏林的新工厂提高产量,并扩大上海工厂的产能。如果需求跟不上,特斯拉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价来吸引新买家。 另一方面,据彭博社报道称,特斯拉正在改造其Model 3生产线,为新版Model 3做准备。特斯拉上一次对车型进行改版是在2021年1月,更新了Model S和Model X的内饰,当时特斯拉汽车的价格同样跌至相对于美国平均水平的历史低点。但在内饰更新后,特斯拉立即将价格提高了12%至15%,并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不断提高价格。
2月21日,乘联会预计,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35.0万辆,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4.3%;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40.0万辆,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20.3%,渗透率29.6%。 受春节时间提前影响,2023年初车市整体销售节奏明显提前。2月节后复工,居民工作与生活都逐渐回归常态。上旬车市处于节后温和恢复阶段,中下旬各地车市逐渐步入常态。各地方补贴的发放及新能源价格调整逐步落地也助推市场在节后恢复正常水平。 一、厂商销售动向 2月中旬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13.8%,整体让利水平与上月(13.7%)基本一致,终端价格较为稳定。由于春节时间点提前,销售节奏改变,2月车市异于常规季节性表现。据2月调研显示,占总体市场约八成左右的厂商零售目标较上月环比微增,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在135.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7.2%,其中新能源逐渐回温,零售40.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46.6%,渗透率约29.6%。 二、周度走势推算 在春节提前的影响下,受去年春节低基数影响,主要厂商零售第一、二周的日均同比分别为39%、52%。第三周车市稳定恢复,日均零售同比去年同期-14%。考虑到节后恢复效应及月底厂商冲量,预计第四周市场将有所回升,与去年同期持平,综合估算2月零售将达到135.0万辆。 三、3月车市步入正轨 作为疫情后的首个春节,2023年春节假期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12.2%,其中线下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3.5%,接触型消费明显改善,消费者信心回升。根据中疾控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在短期内已建立免疫屏障,经过此轮春运的考验,后疫情车市正处于平稳过渡期。随着疫情影响的进一步淡化,消费者信心持续稳定恢复,终端展厅客流热度节后持续升温,预计将在3月平稳步入正轨。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天津、广州、深圳、海南等限购城市的指标放松有所延续;福建、广东、上海、山东等地也陆续出台全省范围内购车补贴政策,对一季度车市构成稳定有力的支撑。地方促消费政策温和延续,河南等地延续2022年原有补贴政策,陕西、天津、沈阳等地也纷纷展开新一轮春节促销补贴活动,助力一季度汽车消费。随着新能源车企调价政策的落实,新能源车市将逐渐回温。比亚迪秦PLUS、智己LS7等新产品的发布也均取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新能源车市也正在逐步恢复正常节奏。
2月21日上午,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张家港保税区举行。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锋,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签约仪式现场,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与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就推进新能源产业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锋对天齐锂业近年来经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就为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张家港锚定“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目标,把新能源作为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持续深耕锂电等细分领域,先后引育了一批龙头标杆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上游正极材料、电解液、中游中小型锂电池等环节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对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和保税区党工委、管委会等领导及各级部门,全力支持公司项目建设、能源保障、安全环保等事宜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张家港是天齐锂业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省外生产基地,也是全球第一条全自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在实现了增产达能的同时,树立了行业标杆地位。而此次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作为天齐锂业“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一个投资项目,相信也一定能为张家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贡献“天齐力量”。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的决心,坚定了天齐锂业投资港城、扩大产能的信心。此次天齐锂业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的签约,不仅为张家港“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发展的锂电新能源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进一步夯实天齐锂业在锂电产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双方将携手并进,为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注:本次项目签约属于意向性协议,部分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亦不会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相关意向内容能否付诸实施以及具体实施内容均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2月21日上午,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张家港保税区举行。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锋,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签约仪式现场,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与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就推进新能源产业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锋对天齐锂业近年来经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就为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张家港锚定“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目标,把新能源作为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持续深耕锂电等细分领域,先后引育了一批龙头标杆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上游正极材料、电解液、中游中小型锂电池等环节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对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和保税区党工委、管委会等领导及各级部门,全力支持公司项目建设、能源保障、安全环保等事宜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张家港是天齐锂业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省外生产基地,也是全球第一条全自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在实现了增产达能的同时,树立了行业标杆地位。而此次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作为天齐锂业“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一个投资项目,相信也一定能为张家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贡献“天齐力量”。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的决心,坚定了天齐锂业投资港城、扩大产能的信心。此次天齐锂业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的签约,不仅为张家港“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发展的锂电新能源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进一步夯实天齐锂业在锂电产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双方将携手并进,为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注:本次项目签约属于意向性协议,部分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亦不会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相关意向内容能否付诸实施以及具体实施内容均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近日,洛阳钼业 TFM公司混合矿中区220KV电站母线成功搭接。这标志着混合矿项目中区电力“大动脉”顺利打通。 TFM 公司介绍,本次电力搭接工作从2月16日上午开始,涉及220KV迁改线路、220KV站母线搭接、33KV线路6#-12#跨接、线路与设备检测等系列工程。 在管理层的统一安排部署下,TFM公司与川铁电气施工人员一起努力,终于在2月17日通电投运。与此同时,TFM 公司利用此停电窗口期,组织实施了10K、15K系统设备大检修,积极提升设备运转率,努力创造“稳产、超产”的生产环境。 事实上,220KV母线的成功搭接也为TFM混合矿中区下阶段的顺利投运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电力线路搭接,混合矿中区的尾矿库建设、选矿生产线建设等也在快速向前推进。另外,混合矿中区核心设备——14#皮带机,于上个月顺利完成“单体试车”,由此,粗碎站至中间矿堆系统顺利打通。 混合矿项目是继TFM公司10K扩产增效项目、新电积车间项目之后,在刚果(金)投建的另一大型扩产增效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1亿美元,规划建设3条生产线,分别为350万吨/年混合矿生产线、330万吨/年氧化矿生产线和560万吨/年混合矿生产线,计划2023年建成投产。达产后,TFM公司预计将新增铜年产量20万吨、钴年产量1.7万吨。 (信息来源:洛阳钼业) TFM 矿是全球范围内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之一,高品位可有效减少冶炼成本;另一方面,目前TFM矿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浮选-硫酸化焙烧-萃取电积钴沉淀技术和洛阳钼业先进的铜钴资源湿法冶金回收利用技术,浮选法不仅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同时也能降低铜、钴矿物分离难度,从而显著提高铜、钴精矿的质量与回收率;而铜钴资源湿法冶金回收则可以进一步从铜矿尾矿中回收钴,领先的技术大大降低了成本,使TFM矿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此外以刚果(金)的TFM和KFM两个矿山统计,洛阳钼业今年计划产铜36-42万吨,产钴4.5-5.4万吨。对照该公司往年产量指引及实际情况,最终产能基本接近指引上限,加上该公司澳洲NPM矿每年2万吨铜产量,估计洛阳钼业2023年将实现铜产量4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第二大铜生产企业。而洛阳钼业钴产量则由2万吨增长至5万吨左右,“钴王之位”或将易主,洛阳钼业将成为全球第一大钴生产企业。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特斯拉计划收购锂矿公司 预计可在巴西年产76.6万吨锂】 为了应对原料成本上涨,特斯拉正考虑收购锂矿企业西格马锂业,这家锂矿公司目前的估值是30亿美元。据了解,西格马锂业的主要项目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处锂矿蕴藏丰富的狭长地带。项目仍在开发阶段,产量已达试验规模,预期实现年产76.6万吨锂的目标。 【南都电源:锂电回收目前已经具备7万吨的处理能力】 南都电源接受调研时表示,锂电回收目前已经具备7万吨的处理能力。锂电回收业务作为产业链闭环的重要布局,一方面是保证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也是稳定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保证公司毛利率的整体稳定。目前锂回收的提取率大概在90%以上。 【科达利: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6亿元】 科达利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6亿元,用于江西科达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三期)、科达利年产7500万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中矿资源在海南投资成立锂业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 中矿资源(海南)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姜延龙,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金属矿石销售;信息咨询服务等。该公司由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天齐锂业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在张家港签约】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张家港保税区举行。张家港是天齐锂业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省外生产基地。此次项目签约属于意向性协议,部分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ST必康:子公司拟投资年产3.5万吨六氟磷酸锂和1万吨六氟磷酸钠等产品扩建项目】 *ST必康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九九久科技计划在现有的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扩建,新增3.5万吨六氟磷酸锂和1万吨六氟磷酸钠的生产能力,以达到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盐生产规模。项目预计需新增投资22.54亿元。同日公告,公司与倚阳实业、恒元发展等各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终止公司拟向倚阳实业、恒元发展出售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陕西必康100%股权及资产事项。 相关阅读: Pilbara锂矿销售方式转变【SMM分析】 钠电负极|硬碳或将成为首选材料(附相关企业布局形态)【SMM分析】 志存锂业子公司竞标锂矿成功【SMM分析】 华能30亿元盐穴储能项目落子山东肥城!【SMM分析】 钠电概念热 中欣高宝六氟磷酸钠项目正式开建【SMM分析】 至少480亿元锂电投资涌入佛山【SMM分析】 亿纬锂能2024年营收目标不低于1000亿元【SMM分析】 龙蟠科技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 电解液行业谁将受益【SMM分析】 锂盐价格持续疲软 硫酸钴报价逆势上涨1000元!【新能源产业周度观察】 本周锂盐价格持续疲软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热点频出【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钠电概念热 中欣高宝六氟磷酸钠项目正式开建【SMM分析】 至少480亿元锂电投资涌入佛山【SMM分析】 亿纬锂能2024年营收目标不低于1000亿元【SMM分析】 龙蟠科技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 电解液行业谁将受益【SMM分析】 科信聚力获2年储能电芯长单!【SMM分析】 储能电芯市场大容量 高循环将成为行业趋势?【SMM分析】
奥联电子(300585.SZ)在宣布跨界钙钛矿后“大火”,不到两月股价暴涨两倍以上,然而2月21日却遭遇闪崩,20CM跌停。而背后的诱因,则是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华能清能院”)发布的一则澄清声明,直指奥联电子钙钛矿关键人物胥明军的研发经历造假。 “目前掌握有一定证据,更多证据正在收集中。”记者采访的奥联电子董秘表示,相信胥明军没有造假,并认为胥明军很有经验,将在钙钛矿子公司奥联光能发挥技术核心作用。 但从胥明军的个人信息上,仍然能发现诸多疑点。胥明军在其他领域从业20余年后,从2020年开始一跃成为钙钛矿“大神”。而履历上另一家企业无锡众能光储科技有限公司却表示,胥明军的简历“非常夸张”,称其并未担任过公司高管。 关键人物被指履历造假 21日上午,华能清能院在官微发布了《关于针对奥联电子发布失实公告的澄清声明》,称其与奥联电子无任何合作协议、技术交流和业务往来。 声明尤其指出,胥某简历中有关华能清能院的描述严重不实,胥某未曾受邀到访华能清能院,也未曾参与华能清能院钙钛矿中试线的任何设备调试和工艺研究。 记者就此联系到奥联电子董秘薛娟华, 她认为华能清能院的澄清声明并不属实,“我们公司肯定不存在披露虚假信息,相关情况可能存在一些误会,目前正在着手收集证据,将会进一步调查核实。” 从华能清能院的澄清声明来看,主要针对的还是“胥某”的个人履历方面,即奥联电子去年12月出资成立的奥联光能的总经理胥明军。 薛娟华亦向记者表示:“我们从没讲过跟华能清能院有什么合作,确实也没有跟华能清能院合作。” 在奥联电子此前跨界钙钛矿布局中,胥明军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在公司相关投资规划中被着重介绍。 由于公司投建钙钛矿电池的资质和能力储备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其在公告中所述的“专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的胥明军更是成为该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2月10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奥联电子补充说明胥明军的履历、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等。2月13日,奥联电子对该关注函作了回复。 奥联电子介绍,胥明军曾指导完成华能清能院 550×650mm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工艺设备设计,指导华能清能院 550×650mm 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效率验收达标,最高认证效率达到16.8%。 记者了解到,华能清能院在我国钙钛矿领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去年6月,由华能清能院主持编制的中电联《钙钛矿光伏组件》标准送审稿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成为我国首个钙钛矿光伏组件的通用技术标准。 但上述履历内容目前均被华能清能院否定。华能清能院指出:胥明军不存在“指导华能清能院550×650mm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效率验收达标,最高认证效率达到16.8%”等相关事实,且文中“16.8%”的认证效率数据为杜撰数据,与本公司认证数据不符。 技术大神竟也是半路出家 胥明军的履历究竟是否造假?据胥明军21日公开表示称,自己并不想介入口水战,一切以上市公司的回应为准。 在奥联电子董秘看来,胥明军完全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尽管胥明军的履历都是由其本人提供的,但公司在与胥明军展开合作前,对胥明军有做过一部分调查。” 其还表示,胥明军在钙钛矿领域较有成就,“他曾全程参与钙钛矿电池的设计,在落地装备领域很有经验,在奥联光能也将发挥技术核心的作用。” 董秘还透露,目前公司已经掌握有一些证据,表明胥明军与华能清能院有过联系,“胥明军在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履职时,华能清能院曾去杭州众能进行培训,当时哪些人参会,这些都是有记录的;钙钛矿电池认证的数据,也是有记录的。” 但华能清能院方面则不这么看。记者联系采访多位华能清能院相关人士,均称在公司没有听说过、也没有接触过胥明军,对胥明军的个人履历也不了解。 其中,一位总工程师级别的人士表示:“我完全不认识胥明军,公司(华能清能院)所发澄清声明内容都是正确的。” 而抛开真假,记者注意到,奥联电子披露的胥明军简历,也确实存在语焉不详且有疑点之处。 根据奥联电子公告,胥明军,1975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对于胥明军在2018年以前的工作履历,奥联电子以“军工/科技型企业从业经历“一笔带过。根据年龄推算,胥明军此时已参加工作20余年。 而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披露得更为详细一些:“胥明军历任浙江众能光储科技生产总监、无锡众能光储科技副总经理、杭州众能光电科技顾问、西安天鹰防务科技总经理,山东航宇科技副总经理兼技术部经理。” 天眼查显示,胥明军至少从2015年6月29日至今,一直担任西安天鹰防务科技的法人代表,目前持股20.1%。根据公开资料介绍,这是一家军、警用无人智能装备防务研发、制造企业。 此外,胥明军还曾是西安义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持股25%)及董事,在山东航宇科技有限公司任职副总经理兼技术部经理。但从公司经营范围来看,均与新能源业务无关,更不可能有钙钛矿电池业务了。 从履历看,胥明军深入新能源,是从2020年5月起至2022年3月,在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顾问开始。 此前无甚光辉历史,只是半路出家,突然成为钙钛矿“大神”,似乎是过于神奇了。 “我认为他的履历存在很大的美化程度。”有光伏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胥明军此前任职的公司,都在大设备制备上有所欠缺,他很难具备深厚完整的设计指导经验。 除在杭州众能担任过顾问以外,胥明军曾任职的另一家公司无锡众能光储科技有限公司,21日亦有高管对记者表示,“胥明军说成是指导我们,肯定有非常夸张的成分,他只是一个工作人员。公司一开始是想双向选择,没隔几个月我们就发现他确实不合适,到8月底我们就发出解聘通知辞退了他。公司董事会文件上也没有任命他为高管,只是一个生产总监。” 该高管进一步表示,“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披露信息是属实的,也是公认的。在他(胥明军)到杭州众能工作的时候,这条(钙钛矿)生产线就已经交付了。” 奥联电子表示继续推进钙钛矿 本次陷入漩涡的奥联电子本是一家以汽车动力控制零部件为主业的公司。但自上市以来,经营情况起伏较大。 财务数据显示,奥联电子2019-2021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4.16亿元、4.51亿元;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0.21亿元、0.32亿元、0.3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奥联电子实现的营业收入约2.75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0.2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则亏损。 主营业务不出彩,奥联电子欲搭乘新能源东风,进行业务转型。2022年12月9日,奥联电子宣布,全资子公司奥联投资与自然人胥明军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南京奥联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拟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装备的研发、生产、制备、销售等。其中,奥联投资出资4750万元,持股占比95%;胥明军出资250万元,持股占比5%。 从汽配到钙钛矿,踩上新风口后,奥联电子的股价一路飙升,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累计涨幅225%,市值也从20多亿元涨到70亿元。 尽管没有涉猎过光伏制造领域,但奥联电子胃口却不小。去年刚宣布切入钙钛矿赛道时,公司曾做出一系列产能规划,其中包括“2023年50MW钙钛矿中试线投产”、“2024年600MW钙钛矿装备和120M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5年内形成8GW钙钛矿装备和2G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能力”等。 近日,奥联电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中试线设备已经完成设计,部分设备部件已经完成加工,后续将规划成立钙钛矿研究院并联合国内钙钛矿技术研发领先的知名教授、专家团队,打造材料配方、工艺装备、组件生产三位一体的平台体系,争取快速建立、完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体系、制备能力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艺装备研制体系、规模化生产能力。 另外,根据公司此前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披露,截至目前,南京奥联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线设备已经完成设计,部分设备部件已经完成加工,暂未有已建成可投入生产的产能。2023年钙钛矿项目将新建中试线。但预计今年不会形成大规模销售,不会对公司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从行业前景看,在回复中,奥联电子表示,目前而言,钙钛矿电池处于行业形成期,公司认为距离行业成长期仍有3~5年时间,未来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速成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引用了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测算,预计2030年新增钙钛矿产能将达161GW。“鉴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行业前景好、市场空间大,我们对行业持乐观态度,因此积极布局。” 奥联电子董秘亦向记者表示:“我们公司是认真做钙钛矿的,进行了深入的储备与钻研,不是炒热点而做。目前钙钛矿业务也不会受该事件影响,进度将会正常推进。”
2022年,美国纯电动汽车的注册量占轻型车注册总量的份额从2021年的3.1%上涨至5.6%。多家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发布了数款电动汽车车型,包括福特F-150 Lightning和起亚EV6,对特斯拉的巨大市场份额产生了较小的影响。 电动汽车品牌排名 根据Experian的数据,去年,美国全新电动汽车的注册量为756,534辆,同比涨幅为57%。相比之下,美国整体汽车的注册量同比下跌11%,至1,360万。 其中,特斯拉的注册量为484,351辆,较上一年同比劲增41%,份额从2021年的71%下降到去年的64%。但是考虑到多数传统汽车制造厂商和初创公司在去年实现了不小的涨幅,因此特斯拉的份额下跌幅度不算太大。 AutoPacific总裁兼首席分析师Ed Kim表示:“特斯拉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因为它是第一个向早期使用者提供真正令人向往的电动汽车的品牌。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入局,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将会下降,但我们预计特斯拉的销量领先地位将继续保持。在我们的五年预测期内,特斯拉的销量将继续大幅增长。”鉴于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注册数量相对较低,短期内特斯拉的销量冠军宝座不太可能受到挑战。 就2022年注册量而言,福特是第二大电动汽车品牌,年度注册量增长了一倍多,达到56,464辆,市场份额为7.5%;雪佛兰的注册量为36,245辆,同比涨幅为41%,份额为4.8%;现代汽车集团品牌紧随其后,起亚的注册量增长了两倍多,达到28,506辆,市场份额为3.8%;现代的注册量同比大涨142%,达到26,826辆,份额为3.5%。Experian的数据显示,在传统豪华汽车品牌中,奥迪的市场份额最高,为2.1%。 分析师表示,由于去年电动汽车普遍供不应求,汽车制造商均在努力增产、缩短车辆的交付时间。特斯拉除了在加州弗里蒙特设有工厂外,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也有一家新工厂,而奥斯汀工厂已于去年开始生产Model Y车型,预计今年将开始生产Cybertruck皮卡。该公司表示,目前特斯拉美国电动汽车工厂的产能约为90万辆,主要用于美国本土销售。 就在一年多前,Edmunds曾预测称,随着新玩家的进入,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在2022年降至46%。但事实证明,特斯拉的需求依然强劲,产量大幅增长。Edmunds告诉《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该公司原本预计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将有更高的电动汽车产量,然而这些汽车制造商似乎进展缓慢,行事谨慎。 Edmunds基于自己的计算,估计特斯拉2022年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58%。Edmunds执行董事Jessica Caldwell表示:“销售电动汽车的汽车公司正在为自己的品牌积累大量富裕的新客户,因此他们希望确保从一开始就获得合适的客户,避免出现召回和客户服务投诉等问题。” 就在本周,福特因潜在的电池问题暂时停止了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的生产。去年,福特就已经召回5万辆电动Mustang Mach-E汽车;丰田因一个可能导致车轮脱落的制造问题召回了bZ4X;而雪佛兰也更换了Bolt电动汽车中有问题的电池组。 在豪华车领域,特斯拉也很轻易地成为2022年年度注册量最高的品牌。就目前而言,美国豪华车市场的重心依然是聚焦在内燃机车型领域。 根据Experian的数据,去年,15大豪华车品牌在美国的新车注册量为218万辆,同比下跌3.5%。但是,如果刨除特斯拉的数据,其它豪华车品牌的总注册量出现了11%的同比跌幅。 相较于特斯拉,德系、日韩系和其它美系豪华车品牌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远远落后。其中,宝马去年在美国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为14,159辆,奔驰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为11,444辆,奥迪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为16,186辆,沃尔沃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为6,917辆。 就车型而言,凯迪拉克的第一款电动汽车Lyriq跨界车在去年年底前只有157辆的注册量。保时捷纯电动车型Taycan的注册量为6,803辆。 特斯拉Model Y为年度注册量最高的电动车型 虽然传统汽车制造商和Rivian等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带来了多款重磅产品,但事实证明,特斯拉是一个很难从排行榜榜首被赶走的竞争对手。在去年最受欢迎的五款电动汽车中,特斯拉有四款,分别是Model 3、Model Y、Model S和Model X,福特的Mustang Mach-E排名第三。 特斯拉Model Y是去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达228,312辆,同比涨幅为35%。虽然福特F-150 Lightning和凯迪拉克Lyriq等新车型深受欢迎,但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J.D. Power电动汽车情报执行董事Stewart Stropp认为,“问题在于汽车制造商能否提高库存,相应地提高产量。”Stropp在接受《汽车新闻》采访时表示:“新车购买者对特斯拉以外的电动汽车也有兴趣,很多消费者对雪佛兰和福特一样很感兴趣。” 预计2022年新推出的电动汽车车型将在市场上引发更激烈的竞争,但进程缓慢。此外,雪佛兰等大品牌尚未开始计划中的电动汽车攻势,而消费者对今年推出的车型也寄予厚望,其中包括雪佛兰的电动Equinox和Silverado皮卡。 根据Experian的数据,在去年最受欢迎的10款电动汽车中,Mustang Mach-E的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0%,达到38,469辆;Bolt的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了41%,达到36,245辆;大众ID4跨界车的注册量同比涨幅为20%,达到19,665辆;Rivian的R1T皮卡也有13,148辆的注册量。 起亚EV6(20,072辆)和现代Ioniq 5(22,560辆)等新车型的份额也在增长,同样表现突出的还有奔驰EQS轿车(9,628辆)和宝马i4(8,705辆)。 但是,也有少数几款电动汽车去年的注册量出现下滑,包括保时捷Taycan(注册量下降28%至6,803辆)和日产Leaf(注册量同比下降18%,至12,115辆)。
据北极星光伏网及“能源发展与政策”公众号消息,《新能源基地跨省区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 这一文件 明确了确定储能配比的部分重要原则,也已提出评价中需考虑的关键参数。另有行业垂直媒体指出,这是国家层面出台的首份指导新能源储能配置规模的规划技术导则 。 意见稿针对“新型储能”给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 为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空气压缩储能、重力储能、抽汽蓄热储能等。 在配置容量分析中,意见稿提出,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的容量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通道送电曲线及输电电价竞争力约束,通过多方案比选优化配置方案。 同时明确,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 主要用于调峰和提高基地送电可靠性 ,根据调度运行需要可考虑用于为系统调频、作为事故备用等功能。 而配置的新型储能电站 “应考虑布局在输电通道送端” 。受端电网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进一步优化送端储能配置。电站主要分为分散布置与集中布置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考虑新能源场站或新能源汇集站,后者主要配置在枢纽变电站或外送通道换流站。 另外,文件指出,今后输电通道可考虑采用柔性直流方案外送纯新能源,则调峰压力全部转移到受端,可考虑在受端建设调峰电源或储能设施,实现通道受入电量与本地负荷的实时匹配。 意见稿也对储能配置规模计算、配置比例、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的新型储能技术经济性、财务分析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局2月13日在官网回复称, 目前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编制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储能电池、储能系统等涉安全强制性标准研制 。下一步,还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新型储能支持政策,并加强与川渝等地能源主管部门沟通,指导各地加强新型储能规划布局和调度运用,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互动”升级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速,新能源并网消纳及跨区电力输送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学顺上周也表示,将加快引导电储能、工商业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参与系统调节,发挥现有试点的示范效应, 推动电力系统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互动”升级 。 储能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 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不同程度开展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研究 ,多地通过开展省级试点示范、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广发证券指出,短期来看,由于建设速度快和缺电力(缺顶峰能力)问题扩大化,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2023年电化学储能有望迎来加速增长;2024年后需要与火电灵活性改造竞争配置。长期来看,电化学储能在调频、调峰、备用场景具有不同价值,应关注电力市场建设进展,若能够对电化学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价值充分定价,其经济性优势有望更早体现。 另外,还有分析师补充称,在电力输送方面,特高压成为电网投资重点方向, 2023-2024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特高压核准和建设高峰。同时,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下,建议关注微电网投资机会 。
据北极星光伏网及“能源发展与政策”公众号消息,《新能源基地跨省区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 这一文件 明确了确定储能配比的部分重要原则,也已提出评价中需考虑的关键参数。另有行业垂直媒体指出,这是国家层面出台的首份指导新能源储能配置规模的规划技术导则 。 意见稿针对“新型储能”给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 为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空气压缩储能、重力储能、抽汽蓄热储能等。 在配置容量分析中,意见稿提出,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的容量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通道送电曲线及输电电价竞争力约束,通过多方案比选优化配置方案。 同时明确,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 主要用于调峰和提高基地送电可靠性 ,根据调度运行需要可考虑用于为系统调频、作为事故备用等功能。 而配置的新型储能电站 “应考虑布局在输电通道送端” 。受端电网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进一步优化送端储能配置。电站主要分为分散布置与集中布置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考虑新能源场站或新能源汇集站,后者主要配置在枢纽变电站或外送通道换流站。 另外,文件指出,今后输电通道可考虑采用柔性直流方案外送纯新能源,则调峰压力全部转移到受端,可考虑在受端建设调峰电源或储能设施,实现通道受入电量与本地负荷的实时匹配。 意见稿也对储能配置规模计算、配置比例、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的新型储能技术经济性、财务分析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局2月13日在官网回复称, 目前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编制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储能电池、储能系统等涉安全强制性标准研制 。下一步,还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新型储能支持政策,并加强与川渝等地能源主管部门沟通,指导各地加强新型储能规划布局和调度运用,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互动”升级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速,新能源并网消纳及跨区电力输送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学顺上周也表示,将加快引导电储能、工商业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参与系统调节,发挥现有试点的示范效应, 推动电力系统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互动”升级 。 储能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 全国所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不同程度开展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研究 ,多地通过开展省级试点示范、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广发证券指出,短期来看,由于建设速度快和缺电力(缺顶峰能力)问题扩大化,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2023年电化学储能有望迎来加速增长;2024年后需要与火电灵活性改造竞争配置。长期来看,电化学储能在调频、调峰、备用场景具有不同价值,应关注电力市场建设进展,若能够对电化学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价值充分定价,其经济性优势有望更早体现。 另外,还有分析师补充称,在电力输送方面,特高压成为电网投资重点方向, 2023-2024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特高压核准和建设高峰。同时,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下,建议关注微电网投资机会 。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