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2月21日讯:澳大利亚锂矿巨头 Pilbara Minerals (皮尔巴拉矿业)公司2月20日早间发布公告,首次以 来料加工商业模式 签署一份 15000吨 锂辉石精矿标的的销售协议。这是该公司自2021年7月29日开创锂辉石精矿拍卖模式以来,又一次颠覆锂矿的商业逻辑。 建发资深锂矿运营陈仕仪 向SMM表达了 不同观点 : “其实Pilbara没有完全成功。 锂盐价格倒推本身就是 常规做法 ,并无新高度。Pilbara过去两年进行矿石拍卖,报价机构可参考采集矿石价格,Pilbara也进而逐步切换为 网站矿石计价 ,希望能 摆脱国内锂盐波动对矿山利益的影响 。 Pilbara的浅层目标在于引导价格上涨,深层目标在于切换 定价机制 ,他们锚定的一直都是 定价权 。但现在,以氢氧化锂倒推,仍是回到过去的方式,所以本质上他们并未完全成功。国内市场算是防住了一次潜在危机。 博弈仍在继续,胜负未见分晓。” 对于锂精矿的定价,SMM了解到:此前澳矿长协 多以锂盐价格联动 为主,但年初有消息称,或改为网站矿石定价。此次Pilbara转变签单方式,或 推翻此前矿石直接定价 的传言。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2月21日讯:今日早间,汽车整车板块异动拉升,汽车整车指数盘中一度拉长2.89%,在一众板块中涨幅居首。旗下个股的表现也不遑多让,江淮汽车盘中一度拉涨超9%逼近涨停,宇通客车、长城汽车、福田汽车、赛力斯等多股跟涨。截止收盘,汽车整车指数收涨2.17%,江淮汽车涨7.97%。 消息面上,2月20日,工信部发布第62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中, 宇通、吉利以及比亚迪等车企的部分车型均在列。 》点击查看详情 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中的重要分类,自进入2023年以来也屡屡被提及。在2022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的当下,国家及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2月20日,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还表示, 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此外,新华社也在其2月20日发布的《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一文中提到,特斯拉的大幅降价以及BBA等传统车企不断退出新能源车型,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更为严峻,且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盈利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都需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 也要警惕整车和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做好国内锂资源的适度开发,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而在包括大连、郑州、北京大兴、哈尔滨南京等地区陆续公布其各自促汽车消费政策之后,近日也有网友询问成都2023年是否会继续推出购车补贴政策,对此,成都市商务局在2月20日回复称,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细则正在制订中,待明确时间段、申报流程等事项后出台文件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布。 在2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更是表示, “ 考虑国家经济状况,考虑到更加大力度的刺激消费,所以个人主张,如果可以再延续一年。 ”此外,为避免是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他还建议,政策最好最好提前预告,而不是一年一预告,给予市场一定的心理准备。 而对于近期汽车市场利好频出的情况,东莞证券评论称,随着新势力车企陆续降价,以及多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同环比较大幅度增长。展望全年,疫情过后国内经济复苏强预期,购买力恢复和出行增加将有利于新能源车需求增长。 近日,在多家新能源汽车先后降价的浪潮推动下,又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施行购车优惠政策,其推出的“四0驱动”限时购车权益,包括“0首付、0月供、0利息、0等待”,权益覆盖了哪吒V、哪吒U-II及哪吒S三款车型,时间截止到3月31日。 除了汽车整车板块,今日能源金属板块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能源金属指数盘中最高一度涨至2.74%。寒锐钴业、盛屯矿业、腾远钴业等多股跟涨。消息面上,外媒消息称,在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的最新商业布局中,收购国外“锂矿”,进军电动车上游产业链可能将被提上日程。知情人士表示,总部位于加拿大的“西格玛锂业”是特斯拉目前着重考虑收购的采矿公司之一。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一纸澄清声明,把今年翻倍“牛股”奥联电子送上了热门。不仅有股价瞬间20CM的跌停,更有多个股民维权群火力全开,商讨维权事宜。有网友调侃称:当初电话会挤不进去,现在维权群挤不进去。 也有网友直指奥联电子是2023第一把大镰刀。 2月21日,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发布公告称,奥联电子此前披露公司合作方胥明军在华能清洁研究院的履历“严重不实”,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被指关键技术人员履历造假,资本市场反应迅速,接近午间收盘前,奥联电子快速下跌,午后开盘直接20CM跌停。截至收盘,奥联电子20.01%跌停报30.58元,当前市值53亿元。从资金流向来看,奥联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出3.21亿元,净流出额创历史新高,连续7日净流出,累计净流出6.02亿元。 之所以市场反应巨大,是因为奥联电子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而成为市场追逐的明星股,股价起飞的最初缘于公司与胥明军成立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装备的公司。 “钙钛矿大神”惨遭“打假”,不少追高的股民群情激愤,纷纷成立维权群,接龙买入日期与金额,计划向公司维权。“想当时电话会挤都挤不进去,现在维权群挤都挤不进去。” “挤不进去”的维权群 对于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的声明,奥联电子董秘对财联社记者回应表示,公司内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相关情况可能存在一些误会,目前公司在积极处理这个事情,有进一步的进展会同步消息。 此外,该董秘强调,公司在与胥明军展开合作前,是有对胥明军做过一部分调查的,而钙钛矿业务暂不受影响,进度将会正常推进。 尽管在对外回应后,奥联电子曾一度打开跌停板,不过最终以跌停收盘。从龙虎榜机构资金来看,当天净卖出1.27亿元,广发广州黄埔大道一营业部净卖出1.02亿元,知名游资宁波桑田路净卖出1647.6万元。 “造假”历来挑动投资者的神经,在奥联电子跌停后,投资者纷纷成立维权群,商讨维权事宜,接龙买入日期与金额,还有投资者表示“炒股太难了,回本就注销账户”。截至下午4点,已有维权群显示满员。 维权群甚至联动起来,有投资者表示,现在的奥联电子维权群是之前步步高维权群改名而来,正在加入汉王科技“维权”群。 据悉,2022年10月,步步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湖南证监局给予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根据《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规定》,受损投资者或可索赔,引发股民维权。 事实上,2月21日,除了奥联电子跌停,ChatGPT前期人气龙头汉王科技也盘中跌停,截至收盘,股价下跌幅度收敛为5.01%。凑热闹的投资者开始成立汉王科技“维权”群。 很显然,很多维权群里充斥着无持仓者,群内金句频出,很是欢快。进群营销拉客户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的群里还挤进了分析师。记者也挤进一个维权群,发现通过接龙买入日期与金额统计来看,股民多是在今年买入,还有今天才买入就惨遭跌停。 对于维权,多数投资者并无章法,多是百度搜索。其中有些投资者在指出,“没有监管部门或者其他执法部门的认定,这种自发组织的维权法院基本上没办法立案。”此外,除了维权之外,“如何回本”讨论最多的话题,投资者之间还相互支招。 重要合伙人被指资历造假 事件追溯到2022年12月9日,当时奥联电子披露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奥联投资与自然人胥明军共同出资设立南京奥联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联光能)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该公司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装备的研发、生产、制备、销售等。 公告一出,奥联电子股价随之大涨,2022年12月9日至今年2月10日期间,奥联电子股价增幅达到204.29%。股价异动引起深交所关注,2月10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中有一条要求“结合公司相关技术、资金、资质,胥明军的履历、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等,详细说明奥联光能从事相关业务的方式、方法及可行性”。 在胥明军在钙钛矿行业的业绩中有两条涉及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指导完成华能清能院550×650mm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工艺设备设计,指导华能清能院550×650mm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效率验收达标,最高认证效率达到16.8%。” 正是这两条经历引起了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的“打假”声明。2月21日,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措辞严厉。其表示,公司与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无任何合作协议、技术交流和业务往来。其公告中胥某简历中有关华能清能院的描述严重不实。 该声明还称,针对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该行为,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22年,不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欧洲、北美等新能源汽车新兴市场同样突飞猛进,带动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超预期大增。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其中的表现抢眼。 据韩国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在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219.3GWh,同比增长45.2%。 单位:GWh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虽然LG新能源长期占据该排名第一的位置,且与第二名的宁德时代市占率差距较大,但是2022年宁德时代以48.8GWh装机量,将市占率差距从2021年的21.1%锐减到2022年的7.4%,且宁德时代同比增长率超LG新能源5.7倍之多,显示出宁德时代更强劲的市场动能。 不仅宁德时代,在2022年该排名TOP10中,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马力十足”。 孚能科技、比亚迪、欣旺达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94.4%、114.4%、74.5%,均超过韩国、日本企业,同时,远景动力、亿纬锂能也表现不俗。2022年该排名TOP10中中国电池企业整体市占率同比提高8%,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BBA亮停售燃油车时间表 欧洲市场空间巨大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动力电池应用分会《2022年全球锂电产业供需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分布上,除中国稳居第一外,在德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支撑下,欧洲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巨大;北美市场在美国带动下,也呈现出强劲势头。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指出,消费端需求激增、产业政策支持会进一步放大电动车渗透速度,在多重因素影响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其中中国、欧洲、美国市场分列前三位。“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36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1150万辆、欧洲市场672万辆、美国市场420万辆、其他市场118万辆。” 欧洲市场活跃,将为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近期,欧洲议会还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按照协议,自2035年起,将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由此,燃油车产业在欧洲的萎缩将进一步加快,连传统燃油车巨头也无回头路,不得不把电动化提上日程。 主机厂方面,大众、宝马、奔驰、雷诺、戴姆勒等欧洲主流车企纷纷加快电动化转型。 大众集团虽然还未公布燃油车具体退出时间表,但其旗下品牌正在加快电动化脚步。其中,奥迪已于2021年提出“Vorsprung2030”战略,并确定2026年不再推出燃油车新车型,2033年起停止燃油车生产;宾利的步伐则更快,计划自2025年起仅推出电动新车型,2030年起停售燃油车。 按照相关规划,到2030年,宝马集团的全球总销量至少有一半将是纯电动车,旗下主要品牌也将全面推动电动化。 奔驰也表示,“已经准备好将在2030年之前销售100%的电动车。”据悉,奔驰旗下Smart品牌已率先完成电动化转型目标,欧洲市场中Smart新车仅有电动车型可供购买。 本土电池产业薄弱 中国头部企业“重注”布局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欧洲市场景气度上升,但是目前其本土电池产业相对薄弱,部分初创电池企业发展受阻。例如,成立于2019年的英国电池公司Britishvolt,近期已宣布破产,并由一家澳大利亚企业接手。谁也没想到,曾被时任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称赞为“ 电动汽车电池先驱”的Britishvolt,在宣布与阿斯顿 - 马丁和路特斯这两家英国知名车企达成相关合作意向后,直到破产也未能提供任何电池原型。 而面对欧洲市场“盛宴”,具备产业链、供应链、技术、人才、产品等优势的中国头部电池企业,投资布局欧洲的思路已十分明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欧洲市场足够大,下游客户需要电池,是中国电池企业加大在欧洲投资建厂的主要动因。” 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在内的中国电池企业,多数已在欧洲如火如荼地投资建厂,或正规划建设布局。 实际上,在欧洲建厂并非易事。历时3年多,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于去年12月终于实现锂电池投产。此外,去年8月,宁德时代还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其在欧洲的第二座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为100GWh,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建成后,或将成欧洲彼时最大的电池工厂。 100GWh“重注”布局的背后,与宁德时代众多在手定点项目及目标客户的有效资源保障密不可分。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先后获得戴姆勒、标致雪铁龙、宝马等海外一流车企定点项目或意向订单。随着其德国工厂投入运营及匈牙利工厂建设项目的推进,将可以从当地就近为客户提供电池配套,省去从中国长途运至欧洲的运输费用,实现其在欧洲地区的本地化供应,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和服务响应效率。 远景动力在法国、英国、西班牙已经布局三座零碳电池工厂。到2030年全部达产后,其在欧洲的电池产能将超80GWh,且具备实现105GWh的扩产潜力。同时,远景动力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布局建厂,全球化战略领先。 孚能科技欧洲布局较早,其与土耳其汽车企业TOGG共同成立了电池合资企业,规划产能为15 GWh。近日孚能科技表示双方合资项目正常推进中,预计2023年将逐步进入投产状态。 蜂巢能源则一边加速欧洲建厂,一边布局材料回收再利用产业。2020年,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国萨尔州建设其首家欧洲电池工厂,规划产能24GWh,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投产;2022年9月,其还宣布将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建设其第二家海外工厂,规划产能16GWh,预计2025年投产。2021年年底,蜂巢能源还与欧洲材料领域头部企业巴斯夫建立合作,致力于电池材料及其回收利用。 2022年以来,国轩高科多次宣布出海建厂。2022年6月,国轩高科宣布将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预计2025年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将达20GWh。不久前,国轩高科还与欧洲电池企业InoBat 携手,探索在欧洲合资建设40GWh产能的合作机会。此外,国轩高科还先后宣布将在美国、越南、泰国等国家建厂,将与其欧洲工厂共同构建起其全球网络。 2022年3月,亿纬锂能宣布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子公司签署意向书,拟购买45公顷地产用于建设圆柱形电池生产工厂。此外,亿纬锂能还曾宣布,布局位于德国勃兰登堡的工厂,将主要生产21700型三元圆柱电池。 从市场看,回顾2022年以BBA等为代表的欧洲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只能算差强人意,而随着特斯拉在今年初打响了车企降价第一枪,全球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头部车企将迎来巨变。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下,欧洲车企无一例外也将被逼入电动化的赛道之中,而对整车价格和关键性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动力电池,则必将成为车企关注的重点。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重注”布局欧洲恰逢其时,“跑马圈地”各展英姿,电池中国将持续关注。
2022年,不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欧洲、北美等新能源汽车新兴市场同样突飞猛进,带动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超预期大增。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其中的表现抢眼。 据韩国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在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219.3GWh,同比增长45.2%。 单位:GWh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虽然LG新能源长期占据该排名第一的位置,且与第二名的宁德时代市占率差距较大,但是2022年宁德时代以48.8GWh装机量,将市占率差距从2021年的21.1%锐减到2022年的7.4%,且宁德时代同比增长率超LG新能源5.7倍之多,显示出宁德时代更强劲的市场动能。 不仅宁德时代,在2022年该排名TOP10中,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马力十足”。 孚能科技、比亚迪、欣旺达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94.4%、114.4%、74.5%,均超过韩国、日本企业,同时,远景动力、亿纬锂能也表现不俗。2022年该排名TOP10中中国电池企业整体市占率同比提高8%,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BBA亮停售燃油车时间表 欧洲市场空间巨大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动力电池应用分会《2022年全球锂电产业供需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分布上,除中国稳居第一外,在德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支撑下,欧洲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巨大;北美市场在美国带动下,也呈现出强劲势头。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指出,消费端需求激增、产业政策支持会进一步放大电动车渗透速度,在多重因素影响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其中中国、欧洲、美国市场分列前三位。“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36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1150万辆、欧洲市场672万辆、美国市场420万辆、其他市场118万辆。” 欧洲市场活跃,将为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近期,欧洲议会还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按照协议,自2035年起,将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由此,燃油车产业在欧洲的萎缩将进一步加快,连传统燃油车巨头也无回头路,不得不把电动化提上日程。 主机厂方面,大众、宝马、奔驰、雷诺、戴姆勒等欧洲主流车企纷纷加快电动化转型。 大众集团虽然还未公布燃油车具体退出时间表,但其旗下品牌正在加快电动化脚步。其中,奥迪已于2021年提出“Vorsprung2030”战略,并确定2026年不再推出燃油车新车型,2033年起停止燃油车生产;宾利的步伐则更快,计划自2025年起仅推出电动新车型,2030年起停售燃油车。 按照相关规划,到2030年,宝马集团的全球总销量至少有一半将是纯电动车,旗下主要品牌也将全面推动电动化。 奔驰也表示,“已经准备好将在2030年之前销售100%的电动车。”据悉,奔驰旗下Smart品牌已率先完成电动化转型目标,欧洲市场中Smart新车仅有电动车型可供购买。 本土电池产业薄弱 中国头部企业“重注”布局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欧洲市场景气度上升,但是目前其本土电池产业相对薄弱,部分初创电池企业发展受阻。例如,成立于2019年的英国电池公司Britishvolt,近期已宣布破产,并由一家澳大利亚企业接手。谁也没想到,曾被时任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称赞为“ 电动汽车电池先驱”的Britishvolt,在宣布与阿斯顿 - 马丁和路特斯这两家英国知名车企达成相关合作意向后,直到破产也未能提供任何电池原型。 而面对欧洲市场“盛宴”,具备产业链、供应链、技术、人才、产品等优势的中国头部电池企业,投资布局欧洲的思路已十分明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欧洲市场足够大,下游客户需要电池,是中国电池企业加大在欧洲投资建厂的主要动因。” 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在内的中国电池企业,多数已在欧洲如火如荼地投资建厂,或正规划建设布局。 实际上,在欧洲建厂并非易事。历时3年多,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于去年12月终于实现锂电池投产。此外,去年8月,宁德时代还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其在欧洲的第二座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为100GWh,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建成后,或将成欧洲彼时最大的电池工厂。 100GWh“重注”布局的背后,与宁德时代众多在手定点项目及目标客户的有效资源保障密不可分。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先后获得戴姆勒、标致雪铁龙、宝马等海外一流车企定点项目或意向订单。随着其德国工厂投入运营及匈牙利工厂建设项目的推进,将可以从当地就近为客户提供电池配套,省去从中国长途运至欧洲的运输费用,实现其在欧洲地区的本地化供应,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和服务响应效率。 远景动力在法国、英国、西班牙已经布局三座零碳电池工厂。到2030年全部达产后,其在欧洲的电池产能将超80GWh,且具备实现105GWh的扩产潜力。同时,远景动力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布局建厂,全球化战略领先。 孚能科技欧洲布局较早,其与土耳其汽车企业TOGG共同成立了电池合资企业,规划产能为15 GWh。近日孚能科技表示双方合资项目正常推进中,预计2023年将逐步进入投产状态。 蜂巢能源则一边加速欧洲建厂,一边布局材料回收再利用产业。2020年,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国萨尔州建设其首家欧洲电池工厂,规划产能24GWh,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投产;2022年9月,其还宣布将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建设其第二家海外工厂,规划产能16GWh,预计2025年投产。2021年年底,蜂巢能源还与欧洲材料领域头部企业巴斯夫建立合作,致力于电池材料及其回收利用。 2022年以来,国轩高科多次宣布出海建厂。2022年6月,国轩高科宣布将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预计2025年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将达20GWh。不久前,国轩高科还与欧洲电池企业InoBat 携手,探索在欧洲合资建设40GWh产能的合作机会。此外,国轩高科还先后宣布将在美国、越南、泰国等国家建厂,将与其欧洲工厂共同构建起其全球网络。 2022年3月,亿纬锂能宣布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子公司签署意向书,拟购买45公顷地产用于建设圆柱形电池生产工厂。此外,亿纬锂能还曾宣布,布局位于德国勃兰登堡的工厂,将主要生产21700型三元圆柱电池。 从市场看,回顾2022年以BBA等为代表的欧洲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只能算差强人意,而随着特斯拉在今年初打响了车企降价第一枪,全球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头部车企将迎来巨变。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下,欧洲车企无一例外也将被逼入电动化的赛道之中,而对整车价格和关键性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动力电池,则必将成为车企关注的重点。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重注”布局欧洲恰逢其时,“跑马圈地”各展英姿,电池中国将持续关注。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2月20日晚间,南都电源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锂电产业链,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子公司南都华铂新材料拟投资建设年处理15万吨“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具体来看,项目投资预计38.5亿元,计划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主要包括锂电池拆解、修复、湿法提锂等;二期项目主要包括磷酸铁资源化及磷酸铁锂材料制造线。 对于为何进入电池回收市场,南都电源表示,“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旨在稳步推进锂电回收业务布局,促进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展,扩大产能规模和产品市场规模,顺应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的市场需求,契合公司大力发展新型储能的业务方向,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地位。 近年来,南都电源聚焦储能市场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已具备从储能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到运营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公司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近3GWh,并先后承担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如今,南都电源的加入可见电池回收的热度高涨。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和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退役”问题也正式提上议程。 相关数据显示,2022全年国内回收废旧锂电回收共300,258吨回收,市场规模约为146亿元,增长速度逐步加快。预计2030年,锂电回收市场规模可达2351亿元。 此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锂矿资源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瓶颈,而是短期供需矛盾叠加一些人为炒作的反应,随着国内原材料开采的推进以及电池循环回收系统的良性运转,锂矿资源紧张将得到大幅度缓解。” 不过,实现千亿产值,动力电池回收还面临不少坎坷,上至电池生产厂商,下至终端利用企业,回收产业牵涉众多。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整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技术装备、商业模式、政策体系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因此,正确的市场政策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强调要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2018年7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2021年3月,国务院发布政府工作报告,着重点名要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23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由此,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逐渐发展成熟。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2月20日晚间,南都电源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锂电产业链,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子公司南都华铂新材料拟投资建设年处理15万吨“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具体来看,项目投资预计38.5亿元,计划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主要包括锂电池拆解、修复、湿法提锂等;二期项目主要包括磷酸铁资源化及磷酸铁锂材料制造线。 对于为何进入电池回收市场,南都电源表示,“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旨在稳步推进锂电回收业务布局,促进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展,扩大产能规模和产品市场规模,顺应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的市场需求,契合公司大力发展新型储能的业务方向,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地位。 近年来,南都电源聚焦储能市场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已具备从储能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到运营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公司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近3GWh,并先后承担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如今,南都电源的加入可见电池回收的热度高涨。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和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退役”问题也正式提上议程。 相关数据显示,2022全年国内回收废旧锂电回收共300,258吨回收,市场规模约为146亿元,增长速度逐步加快。预计2030年,锂电回收市场规模可达2351亿元。 此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锂矿资源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瓶颈,而是短期供需矛盾叠加一些人为炒作的反应,随着国内原材料开采的推进以及电池循环回收系统的良性运转,锂矿资源紧张将得到大幅度缓解。” 不过,实现千亿产值,动力电池回收还面临不少坎坷,上至电池生产厂商,下至终端利用企业,回收产业牵涉众多。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整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技术装备、商业模式、政策体系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因此,正确的市场政策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强调要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2018年7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2021年3月,国务院发布政府工作报告,着重点名要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23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由此,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逐渐发展成熟。
2月21日,蔚来宣布2023年换电站建设目标,由原定新增400座,提升至新增1,000座,2023年将累计建成超过2,300座换电站。其中,约600座为城区换电站,将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但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约400座为高速换电站, 将加快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的布局速度。 在2022年NIO Day上,蔚来发布了第三代换电站,单日最大换电能力达408次。官方表示,目前,第三代换电站的量产工作进展顺利,预计4月份开始大规模量产,5月份换电站部署将提速。从6月份开始,将基本保持每月新增120至150座的建设速度。 目前,蔚来在中国市场已累计建成换电站1,315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348座)、充电站2,340座(充电桩13,734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63万根,累计为用户提供了超1,800万次换电服务。 NIO Power致力于打造 “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的加电服务,努力实现“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钛现货历史价格 龙佰集团日前披露了近来的调研活动内容记录,内容干货满满。 对于公司的钛矿储量和下阶段的扩产计划 ,龙佰集团表示:2021年底公司红格铁矿保有资源量13,310.72万吨。本次将庙子沟铁矿、徐家沟铁矿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后 ,公司控制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量增加超过一倍,即增加19,744.56万吨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加强自有“粮仓”建设,推进红格矿区两矿整合、徐家沟开发等钛矿新项目建设, 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实现年产铁精矿760万吨,钛精矿248万吨。同时公司推动瑞尔鑫生产线改造升级,提高钛精矿产能,到2025年实现40万吨/年钛精矿供货能力。公司在山东日照建设的年处理100万吨钛锆矿项目一期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具备年处理50万吨钛锆矿能力, 多措并举充分保证公司原材料供应。 对于在公司整体的扩产计划中,庙子沟矿和徐家沟矿的贡献产量,龙佰集团回复: 公司将庙子沟矿纳入子公司龙佰攀枝花矿产品有限公司管理后,在原有钛精矿产能30万吨/年,铁精矿60万吨/年的基础上,在“十四五”期间新增钛精矿产能40万吨/年,铁精矿产能160万吨/年。徐家沟铁矿的开采需要同时考虑成昆铁路及蓉丽高速压覆,公司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确定开采方案,并完成矿山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审批手续办理,在“十四五”末期使徐家沟矿达到可开采状态。 谈到公司铁精矿的盈利情况,龙佰集团介绍:2023年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减弱,宏观经济以加速复苏为主基调,钢材消费会呈现逐步回升的态势,对铁精矿的需求增加,铁精矿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公司并表振兴矿业后,铁精矿将实现量价齐升。 对于 海外矿山 的扩产计划,该公司介绍:公司协助澳洲东锆整合其名下位于澳大利亚的依梅智矿、明达里矿, 目标在5年内整合年产100万吨钛锆重矿物的海滨钛锆砂矿项目,澳洲东锆优先保障我公司的原材料采购需求。 据其所知,海外近几年并无新增矿产资源,钛矿厂商考虑到较高资本投入,基本没有扩产计划。 对于公司如何看待海外钛矿的价格走势,海外钛白粉的减产是否会影响钛矿的需求,龙佰集团回复:2022年国际钛矿市场总体呈上涨趋势,前三季度因能源供应不足、俄乌战争、人民币汇率贬值等因素影响,进口钛矿价格持续上涨。进入10月份以来,受到钛白粉市场低迷影响,钛矿价格有所下行。 目前越南矿山受政策影响出口量减少,肯尼亚矿山资源也相对紧张,2023年国际钛原料供应仍维持偏紧,海外钛矿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海外钛白粉厂商虽有一定程度减产,但国内钛白粉、海绵钛产能的增加仍对钛矿有较多需求。 此外,龙佰集团还介绍了 在攀枝花地区的氯化钛渣项目进展:公司5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创新工程生产线目前月产量达1万吨左右,产量逐月攀升。该项目大大提高了公司氯化法原材料的自供率,降低氯化法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龙佰集团前段时间发布了钛白粉的涨价公告,该公司本轮涨价的原因是 :2022年7月以来钛白粉市场需求低迷,钛白粉价格随之下行,大部分厂商受成本居高、亏损影响,出现停产减产,市场供给能力下降。2023年初,下游企业预期向好,囤货需求增加,新签订单充足,加之各项利好经济政策不断出台落地,下游市场需求加快恢复,公司因此发布涨价公告。本轮涨价后,公司钛白粉板块盈利改善,但对于中小厂商预计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将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灵活把握提价节奏,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对于截至2022年底公司海绵钛的产能以及未来产能规划,龙佰集团介绍 : 2022年底公司已经具备5万吨/年海绵钛产能,月产量4千多吨,居行业首位。2023年底公司在甘肃金昌的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二期)1.5万吨和云南禄丰的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二期)1.5万吨将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具备8万吨/年的海绵钛产能。 未来公司将在攀枝花等基地规划建设海绵钛项目,不断巩固龙头地位。 公司海绵钛的平均售价、目前5万吨海绵钛的产品等级以及不同产品价格差异,龙佰集团表示: 公司海绵钛产品的平均售价(含税)在7万元/吨左右。公司1级以上产品占比较高,每个等级价格相差2000-3000元/吨。随着军工及民用飞机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领域需求的增长,对优质海绵钛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公司将不断改进工艺,控制好成本,提升1级以上产品占比。 说到海绵钛的价格,我们以SMM海绵钛的历史价格为例,来看一下海绵钛的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SMM钛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最新的报价显示,2月21日,SMM海绵钛报价为70~84元/千克,均价为77元/千克,与前一交易日持平。据SMM了解,从2022年我国海绵钛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受军工需求旺盛影响,高端海绵钛市场偏强运行,同时作为占海绵钛主要生产成本的镁,在走出大热行情后价格逐步回归正常,海绵钛企业运行成本降低,工厂生产积极性提高,带动我国钛整体产量大幅上升,据SMM统计,2022年我国海绵钛总产量接近18万吨,同比增长26%。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对于海绵钛后市走向,某大型海绵钛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经历了3年多的疫情,海外需求稳步恢复,同时国内疫情解封,内需市场经历了第一轮疫情后有望回暖,预计2023年1季度海绵钛价格维持强势运行。 对于投资者担忧的海绵钛市场较小,公司的扩张如此快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下游哪些领域来承接这部分需求的问题, 龙佰集团表示:海绵钛的民用市场应用广泛且产品品质要求较低,供应厂商多,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状态。高端海绵钛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对产品品质要求较高,过去主要依赖海外进口。在全球钛材消费结构中,商用飞机与民用飞机占比达到56%,而中国航空航天的钛材消费量占比近年来持续提升,但目前占比仍不足20%。随着军用装甲车、歼20飞机、核潜艇、国产客机等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加之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对海绵钛需求的增加,未来高端海绵钛产品的需求增速较快。 此外, 龙佰集团还介绍了公司的锂矿进展 :公司与开源矿业就其境外子公司在坦桑尼亚多多马省持有的一宗硬岩锂矿探矿权进行合作,目前公司子公司与开源矿业成立的境内合资公司已在坦桑尼亚成立矿产资源勘探公司,相关准备工作就绪后将开展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同时公司也在国内外积极寻找并购整合优质锂矿资源。 龙佰集团还介绍了 公司的 五氧化二钒项目 建设的进展:公司拥有从废酸中萃取回收钒的技术及生产能力,目前在焦作已建成800吨/年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公司下属子公司云南东钪在禄丰县投资建设的800万吨/年废酸提钒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同时,公司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投资建设的钒钛铁精矿碱性球团湿法工艺年产3万吨V2O5创新示范工程分两期建成投产。光伏、风电等将带动储能行业高速发展,钒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不断在钒电池领域进行探索和布局。 最后,对于公司未来资本支出的重点,龙佰集团表示:一方面加大矿山资源的储备和开发力度,另一方面将在海绵钛和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着重发力。 海绵钛如前述所说,今年新增3万吨/年的产能,未来仍规划在公司现有基地扩产海绵钛。目前新能源电池材料如磷酸铁已具备10万吨/年的产能,2023年底公司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三期(10万吨/年)将建成投产。 后续公司规划在焦作、金昌、襄阳等基地继续扩张产能,尽快跻身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前列。 推荐阅读: 》小金属轮番抢眼钛迎“涨声”钛白粉企业纷纷跟进复苏还在路上!【SMM分析】 》钛白粉市场持续转暖 钛市场维持稳定运行【SMM钛现货周评】
钙钛矿是太阳能电池技术中最有前途的新材料之一。现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方法,通过在材料下面添加一层反射银,使材料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多。 在近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硅一直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首选材料,这要归功于它的丰富性和将光转化为电流的效率。但就在过去的十年里,一个新的竞争者在迅速崛起——钙钛矿,它便宜得多,而且在效率上已经赶上了硅。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可以将钙钛矿的效率提高3.5倍,甚至没有对材料本身进行任何调整。相反,研究小组发现,在其下面添加一层不同的材料,将改变钙钛矿中电子的相互作用,减少能量消耗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钙钛矿和其他光伏材料通过允许阳光激发材料中的电子,使它们跳出原子,在引导下产生电流来发电。但有时,电子会落入它们留下的“空穴”中,降低了整体电流,从而降低了材料的效率。这就是所谓的“电子重组”。 研究人员发现,将钙钛矿放置在由纯银或银和氧化铝交替层组成的衬底上,就能够大幅减少钙钛矿中的电子重组。他们解释称,这样做会产生一种镜子,产生电子-空穴对的反向图像,这降低了电子与空穴重新结合的可能性。 在测试中,工程师们表明,添加这些“银镜”层可以将光转换效率提高3.5倍。该研究的第一作者Chunlei Guo说,“一块金属可以做的工作与湿性实验室中复杂的化学工程一样多。随着新的钙钛矿的出现,我们可以使用基于物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性能。”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