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2月22日,据萧山发布, 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新能源汽车,购车价格(不包括相关税费,下同)在30万元(含)以上的补贴10000元;在20万元(含)—30万元的补贴4000元;20万元以下的补贴2000元。 燃油汽车,购车价格在40万元(含)以上的补贴10000元;在30万元(含)—40万元的补贴8000元;在20万元(含)—30万元的补贴6000元;在20万元以下的补贴2000元。 其表示,本次我区汽车购车消费补贴采取定额定量发放的方式,总额原则上不超过 5000万元 。其中新能源汽车 4500万元 ,名额 9710个 ;燃油汽车 500万元 ,名额 730个 。新能源汽车,30万元(含)以上补贴名额1260个;20万元(含)—30万元补贴名额7750个;20万元以下补贴名额700个。燃油汽车,40万元(含)以上补贴名额130个;30万元(含)—40万元补贴名额250个;20万元(含)—30万元补贴名额250个;20万元以下补贴名额100个。本次补贴先到先得,领完即止。(详细内容见下表) 点此查看原文: 2023萧山区汽车消费补贴来了!如何申领?来看攻略!
【网传多氟多钠离子电池3月份将推向市场?公司回应:现在已经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了】 针对多氟多钠离子电池3月份将推向市场的网络传闻,多氟多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现在已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合作方还不能讲,签有商业性保密协议。但是现在已经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了。电池生产出来需要实验室数据,最重要的是装车测试,车辆的匹配程度,还有冬标极寒、夏标极温测试。如果这款车发布,是会开发布会的,我们会在发布会之后进行相应的公告。”上述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 【普利特:签订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等产品年度购销框架合同】 普利特公告,子公司海四达与大秦新能源以及泰州大秦共同签订了《2023年度购销框架合同》,海四达将为大秦新能源及其子公司提供总计销售金额不低于6亿元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等产品。 【芳源股份:拟不超20亿元投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正极材料生产项目】 芳源股份公告,拟投资年报废3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 【专业人士:随着锂电池退役高峰期到来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备受市场关注。动力电池大多为锂电池,其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到8年,因此,业内预测,动力电池近两年将迎来退役高峰。对此,多位专业人士表示,锂电池回收行业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锂电池80%的锂电材料都可以回收,随着锂电池退役高峰期到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杭州萧山:对区内汽车消费补贴最高1万元】 据萧山发布,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新能源汽车,购车价格(不包括相关税费,下同)在30万元(含)以上的补贴10000元;在20万元(含)—30万元的补贴4000元;20万元以下的补贴2000元。燃油汽车,购车价格在40万元(含)以上的补贴10000元;在30万元(含)—40万元的补贴8000元;在20万元(含)—30万元的补贴6000元;在20万元以下的补贴2000元。 【重庆再发36条政策措施 置换新能源车最高补贴3000元】 2月21日,重庆市召开《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政策措施》解读新闻发布会,聚焦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共发布36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注重“扩内需”,包括系列直接惠及消费者的政策措施,例如3月1日至6月30日,个人消费者置换新能源乘用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元—3000元补贴。 》点击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溢价近400倍成交!国内再现“天价锂矿” 2月锂矿争夺风云再起【SMM专题】 宁王锂矿返利上下游如何应对?【SMM调研】 新能源锂电回收风口已至 梯次利用能否成为行业新风向?【SMM分析】 洛阳钼业TFM混合矿中区电力“大动脉”顺利打通【SMM分析】 SMM产业链分析:千字长文深度剖析钴产业链 一文了解钠电电解液材料(附相关企业布局形态)【SMM分析】 Pilbara锂矿销售方式转变【SMM分析】 钠电负极|硬碳或将成为首选材料(附相关企业布局形态)【SMM分析】 志存锂业子公司竞标锂矿成功【SMM分析】 华能30亿元盐穴储能项目落子山东肥城!【SMM分析】 钠电概念热 中欣高宝六氟磷酸钠项目正式开建【SMM分析】 至少480亿元锂电投资涌入佛山【SMM分析】 亿纬锂能2024年营收目标不低于1000亿元【SMM分析】 龙蟠科技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 电解液行业谁将受益【SMM分析】 锂盐价格持续疲软 硫酸钴报价逆势上涨1000元!【新能源产业周度观察】 本周锂盐价格持续疲软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热点频出【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钠电概念热 中欣高宝六氟磷酸钠项目正式开建【SMM分析】
随着奥联电子“履历门”事件进一步发酵,21日已20CM跌停的奥联电子,22日再度大跌,投资者在巨亏之余指斥其为“蹭热点惯犯”。 一位投资者称,“一家主营汽车电子设备、微利稳定的企业,从去年开始,动不动就搞生物医药、锂矿、钙钛矿。” 上述投资者所称的“搞生物医药、锂矿”,发生在去年4月29日,奥联电子彼时公告内容直指,公司收购某锂矿15%股权,以及受让投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的基金,公司股价在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5.85%。 另一起奥联电子“蹭热点”事件发生在去年6月份,公司曾公告战略合作称,“双方共同布局未来三年内联合生产10万台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和未来五年内联合进军百万台级别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公司股价在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近六成。 两个交易日换手率达近七成 继昨日以跌幅20%跌停后,奥联电子今日继续重挫。 2月22日,奥联电子以跌幅20%低开,盘中拉升跌幅一度收窄至3.89%,随后再次回落,截至收盘,跌12.39%,成交14.82亿元,实际换手率高达56.22%,滚动市盈率仍高达190.0。 近两个交易日,奥联电子累计跌幅达29.92%,振幅达39.39%,累计成交31.64亿元,两个交易日的换手率为65.16%。 公司股价此前已大幅上涨,去年12月12日,奥联电子启动行情,当日以涨幅20%封涨停板,2月9日,公司股价涨历史最高位,期间38个交易日上涨195.3%,随后股价回落,即便近半个月已累计下跌34.91%,但在本轮上涨回落的过程中仍有涨幅92.18%。 奥联电子的总市值发生较大变化,其2月22日收盘总市值仅有45.84亿元,近两个交易日总市值累计缩水19.58亿元,距离历史高位2月10日收盘时总市值差距更远,彼时总市值达72.89亿元。 奥联电子之所以经历一波大行情以及近两个交易日的暴跌,均与奥联电子“蹭热点”有关。 钙钛矿合作方履历被指“造假” 奥联电子连续两日暴跌的直接原因,直指钙钛矿合作方履历被指“造假”事件发酵。 2月22日,胥明军曾经就职过的杭州众能光电发布针对奥联电子发布失实公告的澄清声明,奥联电子《关注函回复》涉及的胥明军主要业绩内容有夸大或失实,公司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2月21日深夜,奥联电子收到关注函,深交所关注到,中华能清能院发布的《澄清声明》中表示,公司于2月13日发布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中的部分内容严重失实。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核实说明胥明军是否参与华能清能院钙钛矿相关设备调试和工艺研究;要求核实说明“最高认证效率达到16.8%”的具体含义,计算方法、来源及依据;要求公司进一步核实说明胥明军履历、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及其钙钛矿电池研发生产相关技术来源,是否存在竞业禁止的情况。 2月21日盘中,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发布针对奥联电子发布失实公告的澄清声明称,公司与奥联电子无任何合作协议、技术交流和业务往来。其公告中胥某简历中有关华能清能院的描述严重不实。胥某未曾受邀到访华能清能院,也未曾参与华能清能院钙钛矿中试线的任何设备调试和工艺研究,公司与其个人亦无任何业务往来。不存在“指导华能清能院 550×650mm 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效率验收达标,最高认证效率达到16.8%”等相关事实,且文中“16.8%”的认证效率数据为杜撰数据,与公司认证数据不符。 为证明公司进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并非“蹭热点”,奥联电子此前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中披露了技术合作方胥明军的履历,由此引发上述后续的轩然大波。 2月13日,奥联电子回复交易所关注函的公告提到胥明军的履历,即“指导完成华能清能院 550×650mm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工艺设备设计;指导华能清能院 550×650mm 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效率验收达标,最高认证效率达到 16.8%。” “蹭热点”生物医药、锂矿 奥联电子“蹭热点”有前科,去年4月份,因公司相关公告提及收购锂矿公司股权,以及受让投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的基金,公司股价同样遭到一波爆炒。 2022年4月29日,奥联电子发布公告,公司拟以7500万元收购岳阳升能持有的平江县鸿源矿业有限公司15%的股权,标的公司目前已取得平江县传梓源矿区0.1254平方公里钽、铌、锂辉石的采矿权及4.8758平方公里的硅石、钽、锂矿产的探矿权。 公司称,本次投资是公司通过受让鸿源矿业股权的形式,取得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的资源,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形成产业渗透的优势。 同日,奥联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盈嘉科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淄博盈科阳光蓝一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财产份额转让协议》,以2500万元受让盈嘉科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淄博盈科阳光蓝一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4.28%的财产份额。 公司称,本次受让基金份额事项,旨在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专业投资经验、资源优势和风险管控能力等,增强上市公司投资能力和资源水平,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 就在上述公告发布前两日即2022年4月27日,公司股价创近三年新低,随后在同年的4月29日至5月6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6.51%。 5月6日,奥联电子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等问题。 5月9日,奥联电子股价上涨6.84%,同日深交所向奥联电子发关注函,要求公司用浅白的语言说明鸿源矿业所产锂辉石的市场价值及采矿权等相关问题,要求公司结合淄博盈科投资的医药行业与公司经营业务的相关性对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蹭热点智能服务机器人 奥联电子去年蹭的另一个热点是与智能服务机器人有关,公司股价同样遭到市场炒作。 去年6月15日,奥联电子公告称,公司与洛必德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布局未来三年内联合生产10万台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和未来五年内联合进军百万台级别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 奥联电子称,公司此次与洛必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发挥公司在车规级元器件生产制造领域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完善的供应商体系优势,提升公司业绩。同时,公司与洛必德就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合作,先从零部件代加工开始,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至测试、检验和销售,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自2022年6月16日至21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56.37%。 6月20日,奥联电子再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公司股票于2022年6月16日、2022年6月17日、2022年6月2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规定的情形。 上述收购的锂矿、医药基金、商用机器人,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度较低。 公司官网显示,奥联电子是一家以汽车动力控制零部件为核心,同时涉及车身控制系统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 去年8月22日,奥联电子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下降2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2.61万元,同比增长1.64%;基本每股收益0.1182元。
奥联电子(300585.SZ)技术“大神”遭“打假”事件持续发酵,不仅深交所介入调查追问真相,“前东家”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澄清声明,逐条批驳胥明军履历。两日股价跳水三成后,已有投资亏损的股民在社交平台组织维权,提及要起诉上市公司。 那么,奥联电子是否应该为此“担责”呢?有资深证券律师告诉记者,如果胥明军的履历“失实”,且排除公司有意“炒作”,那么奥联电子需要尽快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自证清白”,否则可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此外,判断的关键在于履历涉嫌失实的内容是否具有“重大性”,而这取决于监管部门的认定。 尽管此时奥联电子显得焦头烂额,但之前该公司亦出尽风头,在跨界钙钛矿后股价飞涨两倍,系同期第一大牛股,同期起飞的A股公司也不止奥联电子一家,足见钙钛矿概念在二级市场上的受追捧程度。如今老牌光伏龙头、新晋光伏黑马、跨界布局公司相继涌入钙钛矿这一新兴赛道,产业投资热闹非凡。 但钙钛矿究竟是价值投资风口,还是盲目追风炒作?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钙钛矿产业化仍然存在很多难点,企业产线与实验室的效率差距很大,两年内很难有量产产品交付客户。 多方再质疑 胥明军履历涉嫌多处夸大 在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中,矛头对准了关键人物胥明军。深交所要求奥联电子核实说明胥明军是否参与华能清能院钙钛矿相关设备调试和工艺研究,如是,需说明其在华能清能院承担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指导完成”华能清能院相关工艺设备设计及验收的具体体现,核实说明“最高认证效率达到 16.8%”的具体含义,计算方法、来源及依据,上述表述是否客观、谨慎。 此外,深交所要求奥联电子进一步核实说明胥明军的履历、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及其钙钛矿电池研发生产相关技术来源,是否存在竞业禁止的情况;并要求奥联电子进一步说明关于与胥明军合作从事钙钛矿电池研发生产业务相关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而继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后,胥明军履历中涉及的另一家重点公司,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始下场“打假”。 今日,杭州众能的澄清声明显示,胥明军在杭州众能的工作时间为2021年2月-12月,共计11个月,而非奥联电子回复函中所述的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 杭州众能还称,奥联电子在回复函提及的胥明军多项业绩涉及该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有夸大或失实: 在胥明军入职公司前,100X100mm钙矿电池组件实验线已经完成全部设计; 在胥明军入职公司前,华能清能院550X650mm钙钛矿电池组件中试线工艺设备已完成向客户发货; 在胥明军任职公司期间,尚未开展制备反式结构100X100mm钙矿电池组件的效率认证工作; 其他胥明军履历中提及的1100X1300mm钙矿电池100MW试产线设计、壹号实验室实验线工艺装备生产等,杭州众能均指出,胥明军仅参与相关项目讨论。 此外,胥明军履历显示,其在任职奥联光能总经理前,最接近的一段工作经历是担任无锡众能光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记者今日再与无锡众能联系,该公司总经理咸先生表示,胥明军的实际职务只是生产总监,而并非副总经理,“他入职是公司初创时期,是考虑让他来分管生产,但管理层对他的表现不满意,仅为公司工作一年多后,我们选择辞退了他。” 针对杭州众能澄清声明相关事项,以及在无锡众能等公司的供职情况,今日记者多次致电胥明军进行采访,但对方均未接电话。 上市公司担责?关键在于失实内容是否“重大” 奥联电子“履历门”事件发酵后,股票在两个交易日下跌30%以上,不少投资者都声称受到上市公司误导,相继组建多个奥联电子维权群,那么奥联电子需要对此负责吗? 长期代理投资者索赔的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向记者表示,鉴于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澄清声明直指奥联电子发布的公告部分内容严重失实,2月21日、22日奥联电子股票暴跌。因此,奥联电子和胥明军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自证清白”。 “如果不能自证清白,奥联电子和胥明军可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后续可能引发证监部门关注或立案调查,甚至可能引发投资者起诉索赔。” 厉健称。 厉健律师进一步表示,是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关键,在于胥明军简历涉嫌失实的内容是否具有“重大性”,这主要取决于证交所或证券监管部门的依职权认定。 “如果认定其具有‘重大性’,则后续上市公司可能面临证交所自律监管措施,甚至引发证券监管部门立案和处罚,预计受损投资者也将依法起诉索赔。” “如果认定其不具有‘重大性’,仅是信披瑕疵,也有可能在上市公司发布致歉公告后,事件到此为此。” 厉健称。 此外,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天赋向记者表示:“从目前多方信息来看,我认为奥联电子信息披露涉嫌不真实,有可能构成虚假陈述。” 而此前记者在采访奥联电子时了解到,上市公司方面对胥明军的履历一直较为采信,并声称是用心研发钙钛矿,不是有意炒作股价。如果胥明军对简历关键内容存在作假,但奥联电子声称不知情,公司还需要承担责任吗? 朱天赋律师指出:“即使履历信息由胥明军提供,奥联电子仍然负有相应的审查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但是,如果确系胥明军提供的材料误导了上市公司,奥联电子亦可相应追究胥明军的法律责任。” 厉健律师则向记者称,如果胥明军对简历关键内容存在作假,结合股价异动情况,无论奥联电子是否被骗、是否有过失,上市公司均有可能承担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法律后果,“后续上市公司能否向胥明军追责,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的调查结论。” 厉律师进一步介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证券法》第八十四条规定:除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之外,信息披露义务人可以自愿披露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但不得与依法披露的信息相冲突,不得误导投资者。 钙钛矿受热捧 但产品两年内难量产交付 钙钛矿从去年进入公众视野,相关政策亦陆续出台,但真正成为市场焦点,则是在今年。尤其春节后,钙钛矿电池的实验室转化效率再度刷新,目前已超过主流光伏电池上市公司的量产转换效率。 从市场反响来看,奥联电子宣布跨界钙钛矿后,股价一度飞涨200%以上,由此可见受追捧程度。此外,其他钙钛矿概念股如科恒股份(300340.SZ)、京山轻机(000821.SZ),亦在二级市场上有不俗表现,今年股价涨幅分别接近80%与50%。 由于尚处蓝海地带,相比光伏行业其他领域,钙钛矿更加吸引企业跨界投资,以此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不少其他领域龙头企业,例如,宁德时代(300750.SZ)已经启动了钙钛矿中试线,长城汽车(601633.SH)则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协议,合作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建设钙钛矿光伏组件和100吨钙钛矿量子点生产线。 近年的新晋光伏“黑马”更是钙钛矿的拥趸者。宝馨科技(002514.SZ)2月3日公告,公司与相关方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开展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产业化技术研究以及商业化解决方案推广。宝馨科技表示,公司钙钛矿项目将于2023年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预计2024年进入中试阶段,5年内会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的目标。 1月31日,有“跨界王”之称的皇氏集团(002329.SZ)公告称,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黑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建立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 隆众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方文正向记者称,之所以钙钛矿近期受到关注,是因为它的效率提升很快,“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效率基本从10%上升到了实验室内的25.7%,而晶硅相应的发展需要50-70年。另外晶硅的效率基本已经达到极限,要突破该制约,钙钛矿电池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 据了解,在功率大型化发展趋势以及硅料限制下,光伏电池发展只有提高转换效率这条路径,而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逼近材料理论极限效率29.4%,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达31%,多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达45%,转换效率远高于晶硅电池。 但方文正亦指出,从实际产业化情况来看,钙钛矿的研发或产业化进度与晶硅不太一样。“晶硅电池片在实验室内部效率达到25%就可以直接量产,组件端的技术含量会低一些。钙钛矿的结构是薄膜型太阳能电池,没有电池片概念,它从基板直接跳跃到模组的步骤。所以目前的大规模项目不能代表最终钙钛矿量产的效率,主要是为了吸引投资、融资的需求。” 方文正还认为,目前钙钛矿产业化的效率与实验室的效率差距很大,这意味着钙钛矿行业仍然是以研发为主,并且后续两三年的重点仍然将会是效率的提升,“最终的产品需要兼顾稳定性和效率,预期到2025年才会有量产钙钛矿产品对外销售。”
作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力拓(RIO.US)在发展锂业务方面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一些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准备支付一个力拓无法匹敌的价格。 据悉,锂是力拓的头号收购目标,但据发现,特斯拉(TSLA.US)等公司似乎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这种被力拓CEO称为“非常昂贵”的大宗商品。 据悉,特斯拉一直在考虑收购矿商Sigma Lithium Corp.。但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力拓对36亿美元市值的Sigma并不感兴趣。 十多年前,力拓进行了两笔灾难性的交易,几乎让该公司破产。此后,力拓转向了更为保守的立场,专注于将创纪录的利润返还给股东,而不是寻求并购。 然而,由于中国矿商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力拓在过去5年错失了从铜到锂的许多机会。这种做法招致了新董事长Dominic Barton的批评,他曾表示,不愿并购是有代价的。 力拓热衷于在锂市场增长,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到目前为止,该公司以8.25亿美元的价格在阿根廷购买了一个锂矿,但其在塞尔维亚的旗舰Jadar项目的计划去年因政府公司在数千名抗议者走上街头反对该项目而受阻。 这使得该公司寻求购买更多锂,并向最大的投资银行询问矿商。然而到目前为止,力拓发现要价很高。 尽管如此,力拓CEO Jakob Stausholm表示,有机会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汽车制造商想要的是锂,但他们也需要矿工的能力,”“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 力拓CFO Peter Cunningham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必须保持纪律。 Cunningham表示,“我们当然看到了投资增长的机会,但我们只会在看到价值的地方投资。”“我们将继续寻找,直到找到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机会。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会投资。”
2月21日晚,*ST必康(002411)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九九久科技”)计划在现有的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扩建,新增35,000吨六氟磷酸锂和10,000吨六氟磷酸钠的生产能力,以达到年产50,000吨六氟磷酸盐生产规模。项目预计需新增投资22.54亿元。 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在北厂区建设形成年产18,000吨六氟磷酸锂及副产能力,二期在南厂区建设形成年产17,000吨六氟磷酸锂、10,000吨六氟磷酸钠及副产能力。 根据九九久科技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述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为98.35亿元,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为6,496.46万元,年均所得税为8.19亿元,年均税后利润为24.58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约4年。 公告显示,九九久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六氟磷酸锂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位居国内行业前列。近年来九九久科技在六氟磷酸锂产品领域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前期投资建设的项目均一次性试生产成功,有助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目前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日趋成熟,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且九九久科技已建立了一批优质且稳定的客户群体,产品质量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 此外,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钠产品自进入中试阶段以来,其公斤级样品经国内多家科研单位测试,性能优异;经多家头部钠离子电池企业试用,用户反馈良好。 *ST必康表示,本次扩建项目投资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子公司九九久科技的产品结构,增强九九久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九九久科技的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为九九久科技的后续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月21日晚,*ST必康(002411)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九九久科技”)计划在现有的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扩建,新增35,000吨六氟磷酸锂和10,000吨六氟磷酸钠的生产能力,以达到年产50,000吨六氟磷酸盐生产规模。项目预计需新增投资22.54亿元。 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在北厂区建设形成年产18,000吨六氟磷酸锂及副产能力,二期在南厂区建设形成年产17,000吨六氟磷酸锂、10,000吨六氟磷酸钠及副产能力。 根据九九久科技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述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为98.35亿元,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为6,496.46万元,年均所得税为8.19亿元,年均税后利润为24.58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约4年。 公告显示,九九久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六氟磷酸锂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位居国内行业前列。近年来九九久科技在六氟磷酸锂产品领域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前期投资建设的项目均一次性试生产成功,有助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目前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日趋成熟,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且九九久科技已建立了一批优质且稳定的客户群体,产品质量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 此外,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钠产品自进入中试阶段以来,其公斤级样品经国内多家科研单位测试,性能优异;经多家头部钠离子电池企业试用,用户反馈良好。 *ST必康表示,本次扩建项目投资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子公司九九久科技的产品结构,增强九九久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九九久科技的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为九九久科技的后续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月21日,龙蟠科技(603906)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锂源”)拟将持有的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盈达”)19.0935%的股权转让给四川朗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晟新能源”),股权转让对价为3,818.69万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四川盈达股权。 同时四川盈达的其他股东中,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如山汇优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南鸿跃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拟分别将持有的四川盈达18.3878%、18.2633%和9.5135%的股权分别以3,677.57万元、3,652.66万元和1,902.7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朗晟新能源,龙蟠科技放弃优先购买权。 据介绍,四川盈达的主营业务为磷酸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龙蟠科技自新增磷酸铁锂业务后,为丰富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加强供应链稳定性,已通过控股公司山东锂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参股公司湖北丰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规划了总计20万吨的磷酸铁产能,其中部分产能已建成投产。 龙蟠科技表示,本次转让四川盈达股权,有利于推动公司非核心业务资产的投资退出,收回投资资金,加强自身磷酸铁产能建设,进一步聚焦主业的发展。 资料显示,在正极材料领域,龙蟠科技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列的新能源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14.2万吨,同比增长151.0%,其产值在磷酸铁锂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增长至1655.9亿元。其中,龙蟠科技2022年磷酸铁锂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另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龙蟠科技2022年整体正极材料市场份额国内排名第四。 白皮书分析,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十家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接近60%,市场集中度较2021年有所提升。前十企业中,磷酸铁锂企业数量上升到6家,而三元材料企业数量下降到4家。EVTank指出,2022年,全行业规划和开建了大量的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产能,预计在2023年开始逐步形成有效产能,未来磷酸铁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竞争将异常惨烈。
2月21日,龙蟠科技(603906)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锂源”)拟将持有的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盈达”)19.0935%的股权转让给四川朗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晟新能源”),股权转让对价为3,818.69万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四川盈达股权。 同时四川盈达的其他股东中,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如山汇优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南鸿跃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拟分别将持有的四川盈达18.3878%、18.2633%和9.5135%的股权分别以3,677.57万元、3,652.66万元和1,902.7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朗晟新能源,龙蟠科技放弃优先购买权。 据介绍,四川盈达的主营业务为磷酸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龙蟠科技自新增磷酸铁锂业务后,为丰富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加强供应链稳定性,已通过控股公司山东锂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参股公司湖北丰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规划了总计20万吨的磷酸铁产能,其中部分产能已建成投产。 龙蟠科技表示,本次转让四川盈达股权,有利于推动公司非核心业务资产的投资退出,收回投资资金,加强自身磷酸铁产能建设,进一步聚焦主业的发展。 资料显示,在正极材料领域,龙蟠科技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列的新能源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14.2万吨,同比增长151.0%,其产值在磷酸铁锂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增长至1655.9亿元。其中,龙蟠科技2022年磷酸铁锂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另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龙蟠科技2022年整体正极材料市场份额国内排名第四。 白皮书分析,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十家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接近60%,市场集中度较2021年有所提升。前十企业中,磷酸铁锂企业数量上升到6家,而三元材料企业数量下降到4家。EVTank指出,2022年,全行业规划和开建了大量的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产能,预计在2023年开始逐步形成有效产能,未来磷酸铁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竞争将异常惨烈。
随着拜登政府发布针对联邦政府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定,中国“桩企”出海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面对拜登充电桩“美国造”的政策,中国“桩企”又该如何走好出海这步棋?未来该如何更好实现突围? ▍部分中国“桩企”已计划在美建厂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美国充电桩限制政策对桩企侧影响或有限,长期来看可通过在美国建产能等方式减轻政策限制。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面对拜登充电桩“美国造”的政策,部分中国“桩企”已有在美建厂的计划,另有部分中国“桩企”尚处于“观望”状态。 其中,道通科技方面明确表示:“目前公司在北美充电桩订单主要来自于当地的商业客户,政府补贴项目占比较小,所以影响可控。长期来看,政策限制会逐步趋严,尤其是对美国本土制造的要求,因此公司2023年有在美国本土组建工厂的计划。” 业绩快报显示,道通科技2022年实现充电桩营收为9459.59万元,收入中大部分订单来自于欧洲市场,交流桩产品占比较高。去年四季度以来,该公司欧美的直流桩订单逐步加速。 香山股份在欧洲、北美已建有相关制造基地,“未来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决定是否在海外的制造基地增加新能源产品产线。”香山股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香山股份充电桩欧标产品已在欧洲开始销售,其美标产品还在进行相关认证。 与此同时,由于业务布局、海外认证等因素,部分中国“桩企”对此尚处于“观望”状态。 其中,盛弘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第一时间关注到了美国政策变化,“当前公司出海业务主要聚焦于欧洲市场,接下来也将优先在欧洲市场集中发力,因此该政策(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小,对于北美市场的规划,(我们)还将持续评估政策影响。” 盛弘股份于2011年进入充电桩市场,是国内最早布局充电桩赛道的企业之一。2022年,该公司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BP)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商。 炬华科技方面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公司充电桩产品还需完善出海认证,目前尚未在美国设厂,短期内(公司)不会受影响,目前正与合作伙伴探讨应对方案及未来规划。” 此外,《科创板日报》记者还多次致电绿能慧充、科林电气、易事特证券部,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中国“桩企”正加速出海进程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根据阿里国际站最新跨境指数显示,截至目前,国际市场的充电桩需求主要来自欧美市场。另据广发证券研究显示,欧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充电桩市场正快速放量。 不过,由于海内外充电桩产品标准不同,通过海外认证成为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截至目前,国内多家“桩企”加速海外布局,旗下产品陆续通过出海认证标准,并加快渠道布局,部分产品已投入市场。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盛弘股份、道通科技、炬华科技、香山股份等企业旗下多款产品已获多项海外认证,并逐步实现交付。 具体来看,海外认证方面,其中,盛弘股份不同型号的直流桩、交流桩产品均通过欧标、美标认证;道通科技直流桩40KW-240KW各功率段已通过欧美相关认证并上市销售;炬华科技已申请下美国ETL认证、欧洲CE认证等;香山股份也于2月16日发布公告称,目前该公司充电桩欧标产品已在欧洲开始销售,美标产品正进行相关认证。 “考虑到海外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从去年开始布局充电桩出海,目前相关产品正进行欧标认证。”金冠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渠道布局方面,除盛弘股份加入欧洲能源巨头BP供应商名单外,道通科技已进入美国内华达州电力公司充电桩供应商名录,其交流桩产品已进入costco、BestBuy等海外商超渠道,直流桩已陆续与多家海外CPO(充电站运营商)、运营商等达成合作;绿能慧充海外销售渠道以分销商、服务商、集成商为主,为车队、CPO等提供大功率快充设备。 此外,特锐德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充电桩海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于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市场。 ▍充电桩市场竞争或将加剧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入加速期,充电桩市场有望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尽管欧美地区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矛盾、公桩建设滞后等问题颇为明显,但其充电桩市场商业模式下所实现的毛利率水平颇为亮眼。 招商证券研究显示,海外市场对充电桩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较高,毛利率水平相对国内更高。目前充电桩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国内市场约20%-30%,海外市场约30%-40%。 此外,有新能源充电桩运营商从业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国内充电桩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利润正被进一步瓜分。” 从竞争格局来看,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我国充电桩产业链经历洗牌后布局更加合理,供应链更为全面。目前留存下的企业多为上市公司,且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此外,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供应链分工也更为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海外认证标准、产品市占率、海外销售渠道、产品维保渠道等考验,中国“桩企”出海处于持续发展阶段。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据IEA测算,全球充电桩市场在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加快建设的背景下,乐观预计在2025年建设完成公共充电桩692万座,预计在2030年建设完成公共充电桩1537万座。其中,美国预计在2030年建设完成132万座,欧洲预计建设完成241万座。 “随着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充电桩需求亦水涨船高,行业竞争或将愈发加剧。”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对于整个充电桩市场而言,如何更好掌控背后的运维数据、深层服务,避免单纯通过‘烧钱’地推,依然是关键的待解难题。”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