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投资50亿 又一硅基项目开工!【SMM现货评论】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2月22日讯: 2月21日,位于宁波市的杉杉锂电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于2022年6月28日签订,项目投资约50亿元,从原料加工、反应合成、中间品加工、表面改性到成品加工,集全工序于一体。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1万吨,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 ; 二期项目规划年产能3万吨,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 项目完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年税收超10亿元,亩均税收可达400万元,将成为杉杉科技第一个纯品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硅基一体化基地。 据宁波杉杉硅基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介绍,该项目是杉杉股份第一个纯品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将为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强链。 项目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实现部分设备调试,2024年部分投产,2026年全面建成投产。 在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快充性能、经济性等主要指标均有更高期待,全球主要国家亦高度重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并出台相应规划。硅基负极材料结合了碳材料高电导率、稳定性及硅材料高容量等优点,是目前最具潜力的负极材料,符合未来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方向。 据SMM统计,目前硅基负极应用在4680动力电池上,其终端应用车型主要是 特斯拉Model Y及Model 3 ,而特斯拉 4680的供应主要是自供和指定松下供应 ,从布局来看, 2022年特斯拉4680电池能够率先进行量产,松下2022年计划进行生产 ,而国内 宁德、亿纬、比克的量产集中在2024年,SMM预计2024年达到硅基产业化进程拐点。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再生铅原料库存高企 炼厂“以价控量”! 揭秘废电瓶供应宽松的背后【SMM调研】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2月22日讯:据SMM近期调研显示,近期安徽、江西等地再生铅冶炼厂纷纷出现了原料库存较高的情况,甚至安徽地区部分炼厂原料库存几乎收满,园区内排队卸废电瓶的车辆络绎不绝。 而除了安徽地区,江西地区再生铅冶炼厂也普遍面临原料库存较多的情况,炼厂库存多在5000吨以上。 因此,在原料库存高企的背景下,有不少再生铅冶炼厂都开始采用“以价控量”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即通过降低废电瓶采购价格控制废电瓶的采购量。 这一情况也反映在了 SMM废电动车电池 的报价上,自今年2月6日以来,废电动车电池现货报价便正式进入下行通道,截止2月22日, 废电动车电池 现货价格报8900~9050元/吨,均价报8975元/吨,较2月3日的9075元/吨下跌100元/吨,跌幅达1.1%。 》点击查看SMM铅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对于出现上述库存量持续走高的原因,SMM认为,其一是疫情放开,国内疫情形势明显好转,居民出行频率增多,带动电动车电池报废量增加。同时,随着元宵节后,越来越多的贸易商陆续进入市场,其对废电瓶回收的量也快速增加,整体市场废电瓶供应量走向宽松。 此外,部分地区再生铅冶炼厂生产不稳定也是导致安徽等地库存高企的又一原因。据SMM了解,近期,包括山东、河北以及江西等地的部分再生铅冶炼厂还处于生产不稳定的阶段,甚至有部分炼厂还未复工,对废电瓶的需求量减少,导致当地废电瓶流入周边地区。安徽地区的再生铅炼厂便是因此而库存持续攀升,有部分冶炼厂的原料库存甚至已经达到了2万吨以上。 那么在当下供应宽松,炼厂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废电瓶后续报价是否还有下跌空间? SMM认为,后续需持续关注铅价走势、再生铅冶炼厂生产情况等综合因素对废电瓶价格的影响。 欲知更多铅锌行业动态,敬请关注SMM将于5月16~19日召开的2023年第十八届国际铅锌峰会!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https://meeting.smm.cn/390

  • 溢价近400倍成交!国内再现“天价锂矿” 2月锂矿争夺风云再起【SMM专题】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2月22日讯:近期,锂矿方面风云再起,前有墨西哥总统签署法令来加强锂资源国有化、国内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溢价近400倍,叫价逾60亿拍下新疆某地锂矿勘查探矿权,后又有被称为“锂价风向标”的Pilbara转变其锂矿销售方式…….SMM整合了近期国内外锂矿方面的热点事件,具体如下: 墨西哥总统签署法令 加强锂国有化 2月20日外媒方面消息,墨西哥总统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在索诺拉州签署法令,加强锂矿国有化,将这项宝贵的原材料整合为“国家财产”,以进行负责任的勘探和开采。 墨西哥总统还强调,“锂国有化”意味着这项资源将不能外国人开采。其表示,推动锂这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战略性矿产的勘探和生产,是整个北美地区人民和政府的目标,汽车厂将 因此被彻底重新改造,这也是锂必不可少的原因。 据此前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墨西哥以170万吨的锂资源储量排名全球第十。此前墨西哥曾专门成立一家国有公司——墨西哥锂业公司负责开采锂金属,而墨西哥几乎所有的锂资源都站在索诺拉州,2023年该地碳酸锂产量预计可达1.75万吨。到2026年,产量预计将翻一番,达到3.5万吨。 加拿大要求三家中企剥离在加锂矿资产后续:两家已出售 自2022年11月2日开始,加拿大关于要求三家中国工农公司在90天内剥离或撤销在加拿大本地锂矿资产的消息便引发行业共振。 而随着90天期限已到,目前已经有两家企业陆续出售在加资产。首先是中矿资源,其子公司香港中矿稀有早在2022年12月2日,便向澳大利亚上市公司Winsome出售其所持有的加拿大动力金属公司(PWM)750万股普通股股票、认购权证及《包销协议》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香港中矿稀有提名的董事已经向PWM提交了董事辞呈。 而盛新锂能,虽然在2月上旬还表示从公司与加拿大政府相关部门的多次沟通交流来看,事情似乎仍有缓和的余地,但在2月17日晚间,公司还是发布公告宣布出售其手中关于在加拿大的锂矿资产。公告显示,公司全资香港孙公司盛泽国际以交易对价3455.39万加元,向加拿大公司Gator Capital出售所持智利锂业全部股权。原本盛新锂能可以通过间接投资加拿大智利锂业获得位于阿根廷萨尔塔省Arizaro盐湖的矿权。 不过同时,盛新锂能也表示,此次交易是公司按照加拿大创新、科技和经济发展部的要求,对智利锂业相关权益的处置和剥离, 不会对公司 2023 年及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家曾经被“点名”的企业,仅有藏格矿业旗下子公司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方面尚无动作。2月上旬其曾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最初收到加拿大政府的通知后,后续再没有收到通知要求,公司子公司藏格矿业投资(成都)有限公司仍然持有其在加拿大超级锂业的股权,暂时没有酝酿出售。 溢价近 400 倍 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逾 60 亿元竞得新疆某地锂矿勘查探矿权 2月20日,一则关于“溢价近400倍,逾60亿元竞得新疆某地锂矿勘查探矿权”的新闻在锂电圈子里引发热议,据悉,该探矿权的名称为: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勘查,面积为105.3935平方千米。 此次拍卖挂牌起始价为1580.9025万元,最终成交价高达60.88亿元,被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毫无疑问的是,如今该探矿权超60亿元的竞拍价早已赶超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天价锂矿”——斯诺威股权拍卖刷新的逾20亿元的记录,堪称国内锂矿史上的又一“高光时刻”。 》点击查看详情 Pilbara 锂矿销售方式转变 2月20日,澳大利亚锂矿巨头Pilbara Minerals发布早间公告称,公司首次以 来料加工商业模式 签署一份 15000 吨 锂辉石精矿标的的销售协议。这是该公司自2021年7月29日开创锂辉石精矿拍卖模式以来,又一次颠覆锂矿的商业逻辑。 对于锂精矿的定价,SMM了解到, 此前澳矿长协 多以锂盐价格联动 为主,但年初有消息称,或改为网站矿石定价。此次Pilbara转变签单方式,或 推翻此前矿石直接定价 的传言。 》点击查看详情 特斯拉计划收购锂矿公司 预计可在巴西年产 76.6 万吨锂 2月22日最新消息,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特斯拉公司正考虑收购巴西锂矿商西格马锂业,有媒体了解到,西格马锂业最大股东、巴西A10投资公司考虑出售西格马锂业,正在与多家潜在买家洽谈,特斯拉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当前相关谈判仍在起始阶段,因此后续结果未定。 公开资料显示,西格马锂业的主要项目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处锂矿蕴藏丰富的狭长地带。目前该项目仍在开发阶段,产量已达试验规模,预期或实现年产76.6万吨锂的商业目标。 锂矿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新战场 锂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以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对于锂矿方面的动作可以看出,目前锂矿之争不仅仅限于产业链企业之间,甚至在向着国与国之间蔓延。而除了上述两国,身为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的智利也一直在意图将锂矿资源把握在自己手中,此前智利驻成都总领馆总领事迪亚兹便坦言智利政府目前正在筹划在国内建立一个规范和整顿锂矿开采的新制度,以促进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之前智利更是曾想利用调整税收的方式来“搞钱”,其此前新宪法草案中对采矿行业规定了更为严格的环保准则,可能会推高企业开采成本,最终该提案的新宪法因未能得到民众支持而胎死腹中,这也令全球铜、锂行业以及智利投资者们松了一口气。 碳酸锂近期价格持续下滑 但业内布局锂矿热情不减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近期,受下游需求仍不太理想,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截止2月22日, 国产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降至39~43万元/吨,均价报41万元/吨,单日下跌7500元/吨。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基本面来看,SMM此前调研显示,近期碳酸锂市场存在些许散单成交,但由于正极厂下游需求恢复情况仍不太理想,导致长协提货并未完全恢复,零单采购零星。 》点击查看详情 不过即便如此,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带动下,锂长期高景气度的特点,锂电池产业链布局锂矿的步伐依旧没有受到影响。这一点,从上述提到的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探矿权拍卖,溢价近400倍成交的盛况便可以窥见一二。 此外,中矿资源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下属全资公司Tanco投资1.76亿建设100万吨/年采选项目,扩大公司锂盐、铯盐业务原料的生产规模。而在不久之前,中矿资源刚刚拟出资合计2000万美元通过收购和增资取得URT锂矿项目51%权益。该锂矿项目截止于2023年2月1日的资源量估算结果为:控制+推断类别锂矿产资源量174.3万吨矿石量,氧化锂(Li2O)平均品位约为0.9%。 而车企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特斯拉,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也将向Lithium Americas Corp.投资6.5亿美元,并将在内华达州共同开发一个大型锂矿——Thacker Pass矿,据悉,该矿是美国最大的已知锂矿,也是全球最大的锂矿之一。Lithium Americas估计,在该矿提取和加工的锂可以支持每年至多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 星源材质江苏南通百亿级基地投产 全球战略布局持续完善

    2月21日上午,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在江苏南通成功举行。 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星源材质(300568.SZ)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18日。南通基地项目占地超过800亩,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额110亿元,规划产能为30亿平方米湿法隔膜、16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及配套的涂覆隔膜,建设期限分为三期,于2022年2月举行开工仪式。2022年9月,南通基地一期涂覆生产线投产,截止目前一期厂房建设已全部交付使用。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内层组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对锂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航天航空、医疗及数码电子产品等领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低碳产业迅速发展,也为锂电隔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5.3%,达到133.2亿平米。其中,星源材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星源材质表示,此次,南通基地投产仪式正式举行,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不仅意味着公司供应实力进一步升级,更标志着南通星源成为业内首家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建设速度第一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绿色隔膜工厂。 隔膜头部企业龙头地位稳固 2021年,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一步提高了锂电产业布局门槛,以高能量密度为主,鼓励发展核心技术,淘汰污染大、能耗高、产能低的企业,为锂电隔膜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隔膜技术、生产和客户三大壁垒下,头部企业在技术、融资、扩产等方面具备优势,先发优势明显,拥有稳固的护城河,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最初,锂电隔膜被日韩企业垄断,成立于2003年的星源材质,是国内较早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是中国第一家打破国外垄断的锂电池隔膜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同时具备干法、湿法、涂覆膜制备技术的企业。公司以“星源膜创造新生活”为使命,始终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的绿色能源建设贡献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星源材质在行业内树立了“SENIOR”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天津力神、韩国LG化学、三星SDI、日本村田、SAFT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可反映了星源材质产品、技术、服务的竞争实力,且国际知名客户背书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内外市场。 全球化产能布局持续加码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根据美国锂桥联盟(Li-Bridge)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预计将激增5倍以上,锂电池需求强劲,将持续拉动锂电隔膜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中高端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星源材质持续扩大公司干法、湿法隔膜产能及高性能涂覆锂电池隔膜产能。2022年7月,公司完成特定对象的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35亿元,主要投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项目;9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对欧洲星源追加投资不超过1.92亿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欧洲星源二期项目湿法生产线、涂覆生产线扩产及配套设备项目;对欧洲高级控股公司追加投资不超过6.8亿元人民币,用于其全资子公司星源材质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土地及厂房。 日前,星源材质公告拟投资100亿元建设佛山锂电隔膜基地,预计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湿法/干法/涂覆各32/16/35亿平产能。该项目的建设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星源材质长期市场份额,且湿法隔膜和涂覆隔膜的占比增加,也有望提升单平盈利能力,为公司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截止目前,星源材质形成了以深圳总部为中心,以深圳星源、合肥星源、常州星源、江苏星源、欧州星源、南通星源、南海星源、东盟基地(规划中)八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深圳、日本大阪及德国等研发中心并存的全球战略布局。 作为全球中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主流供应商之一,星源材质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事项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若GDR顺利发行,有利于公司加深拓展海外布局和国际融资渠道,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和国际化形象。随着公司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公司的全球化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经营业绩方面,星源材质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由于所处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前期投入项目产能释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以及成本管控,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150.98%-165.12%,盈利水平显著增长。

  • 星源材质江苏南通百亿级基地投产 全球战略布局持续完善

    2月21日上午,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在江苏南通成功举行。 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星源材质(300568.SZ)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18日。南通基地项目占地超过800亩,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额110亿元,规划产能为30亿平方米湿法隔膜、16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及配套的涂覆隔膜,建设期限分为三期,于2022年2月举行开工仪式。2022年9月,南通基地一期涂覆生产线投产,截止目前一期厂房建设已全部交付使用。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内层组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对锂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航天航空、医疗及数码电子产品等领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低碳产业迅速发展,也为锂电隔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5.3%,达到133.2亿平米。其中,星源材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星源材质表示,此次,南通基地投产仪式正式举行,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不仅意味着公司供应实力进一步升级,更标志着南通星源成为业内首家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建设速度第一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绿色隔膜工厂。 隔膜头部企业龙头地位稳固 2021年,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一步提高了锂电产业布局门槛,以高能量密度为主,鼓励发展核心技术,淘汰污染大、能耗高、产能低的企业,为锂电隔膜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隔膜技术、生产和客户三大壁垒下,头部企业在技术、融资、扩产等方面具备优势,先发优势明显,拥有稳固的护城河,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最初,锂电隔膜被日韩企业垄断,成立于2003年的星源材质,是国内较早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是中国第一家打破国外垄断的锂电池隔膜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同时具备干法、湿法、涂覆膜制备技术的企业。公司以“星源膜创造新生活”为使命,始终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的绿色能源建设贡献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星源材质在行业内树立了“SENIOR”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天津力神、韩国LG化学、三星SDI、日本村田、SAFT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可反映了星源材质产品、技术、服务的竞争实力,且国际知名客户背书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内外市场。 全球化产能布局持续加码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根据美国锂桥联盟(Li-Bridge)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预计将激增5倍以上,锂电池需求强劲,将持续拉动锂电隔膜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中高端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星源材质持续扩大公司干法、湿法隔膜产能及高性能涂覆锂电池隔膜产能。2022年7月,公司完成特定对象的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35亿元,主要投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项目;9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对欧洲星源追加投资不超过1.92亿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欧洲星源二期项目湿法生产线、涂覆生产线扩产及配套设备项目;对欧洲高级控股公司追加投资不超过6.8亿元人民币,用于其全资子公司星源材质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土地及厂房。 日前,星源材质公告拟投资100亿元建设佛山锂电隔膜基地,预计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湿法/干法/涂覆各32/16/35亿平产能。该项目的建设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星源材质长期市场份额,且湿法隔膜和涂覆隔膜的占比增加,也有望提升单平盈利能力,为公司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截止目前,星源材质形成了以深圳总部为中心,以深圳星源、合肥星源、常州星源、江苏星源、欧州星源、南通星源、南海星源、东盟基地(规划中)八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深圳、日本大阪及德国等研发中心并存的全球战略布局。 作为全球中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主流供应商之一,星源材质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事项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若GDR顺利发行,有利于公司加深拓展海外布局和国际融资渠道,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和国际化形象。随着公司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公司的全球化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经营业绩方面,星源材质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由于所处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前期投入项目产能释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以及成本管控,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150.98%-165.12%,盈利水平显著增长。

  • 亿纬锂能排名升至第4!1月装机整体同比微降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16.2GWh,较去年同期下降2.3%;环比下降55.8%。 1月份,动力电池装机同环比均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春节长假,以及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出,多家车企在2022年12月抢装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受配套车企影响,今年1月中国市场装机TOP10排名再生变化,亿纬锂能凭借640.9MWh的装机量排名上升至第4位;同时,正力新能源再次回归TOP10阵营。今年1月装机量TOP10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和正力新能。 2023年1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 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单位:MWh) 从电池材料类型来看,1月份磷酸铁锂装机10.8GWh,同比增长22.1%,环比下降54.9%;三元电池装机5.4GWh,同比下降30.4%,环比下降57.4%。 从市占率来看,宁德时代1月装机中国市场市占率为44.3%,较去年同期的44.8%微降;比亚迪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20.9%升至34%。 1月装机来看,亿纬锂能比较亮眼,首次进入TOP4,市占率也提升至4%。亿纬锂能装机排名上升主要得益于其为广汽、小鹏等客户的配套快速上量。 除了第一二名外,实际上其它电池企业对客户的开拓进展,对排名影响依然比较大,相信随着各家企业客户、订单、产能的陆续释放,今年后续的月排名TOP10仍然会有较大变化。 电池中国梳理1月份装机TOP10配套车型情况如下:  宁德时代  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为7.2GWh,同比减少14.4%。 1月份宁德时代在乘用车领域装机为6.7GWh,主要配套客户分别为特斯拉、蔚来、smart、理想、极氪、赛力斯、广汽、长安深蓝等。 其中,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贡献装机量约为2248.6MWh,蔚来ET5贡献装机407.5MWh,极氪001带动宁德时代装机214.1MWh。另外,问界M5装机134.8MWh、长安深蓝SL03装机133.9MWh。 近期,业内传言宁德时代将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帮助下游客户降低电池成本,预计这一计划将会进一步绑定其与重要客户的合作。  比 亚 迪  1月比亚迪装机达到5.5GWh,同比增长59%,市占率也提升至34%,主要得益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增长所致。数据显示,比亚迪在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13万辆,同比增长62.4%。 从装机车型来看,1月比亚迪元PLUS、宋PLUS、海豚、秦PLUS和汉等车型装机量位居前5,分别带动1191MWh、997.7MWh、686.7MWh、496.7MWh和470.5MWh电池装机。 此外,1月份,比亚迪还为岚图FREE、赛力斯SF5、红旗E-QM5和长安UNI-V等车型配套动力电池。  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在1月份实现789.5MWh装机,继续保持第三位置。其配套车型主要有广汽AION S/Y、合创Z03、长安深蓝SL03,以及小鹏旗下车型和零跑相关车型。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在今年1月排名上升至第4位,配套车型主要有广汽AION S(211.3MWh)、合众哪吒S(194.3MWh)、小鹏汽车P5/P7/G9等多款热销车型。 从广汽和小鹏各系列车型动力电池装机可以看出,亿纬锂能已经成为两家车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而得益于上述车企相关车型的热销,带动其装机快速增长,在1月份同比增长90.2%。 在乘用车领域,亿纬锂能聚焦大圆柱和方形叠片大铁锂电池。去年12月,公司发布了新一代大圆柱电池及“π”电池系统。其中,亿纬锂能新一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可实现9分钟超快充;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降低50%;采用90%镍含量与硅碳材料。 “π”电池系统在CTP集成技术基础上,应用高效复合新型材料和新型胶黏剂,使系统减重10%,能量密度高达260Wh/kg,支持整车续航超1000km。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09.1MWh,市占率为3.8%,排名第5。从配套车型来看,国轩高科1月主要为东风EV纳米BOX,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kiwi、五菱荣光、宏光mini等车型,以及长城欧拉好猫、长安奔奔、创维EV6、江淮思皓E10X和奇瑞eQ1等车型配套。  欣 旺 达  1月欣旺达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约408.8MWh,排名第6位,主要配套车型包括雷诺e诺、小鹏G9、启辰D60、极氪001、景逸S50和几何M6。 在动力电池快速出货配套主流车企的背景下,2022年欣旺达持续推进产能建设,在珠海、什邡、宜春、枣庄、义乌等地都布局了大型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基地。  LG新能源  LG新能源1月在中国市场装机为218.3MWh,均配套特斯拉(上海)工厂。其中特斯拉Model Y带动其装机202.5MWh、Model 3带动装机15.8MWh,电池类型均为三元电池。 近日,据媒体报道,LG新能源正在开发磷酸铁锂软包电池,该公司或将向特斯拉供应这一电池。消息人士称,该电池目前处于研发阶段,能量密度高于宁德时代供给特斯拉 Model 3 的电池,但成本同样更高。 另外,1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154.8MWh,主要配套车企有长城汽车、合众新能源、东风汽车等;孚能科技1月装机量为154.5MWh,配套车企包括奔驰EQA/B、广汽埃安等;正力新能1月装机104.8MWh,排名第10,配套车企包括蔚来、零跑等。

  • 亿纬锂能排名升至第4!1月装机整体同比微降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16.2GWh,较去年同期下降2.3%;环比下降55.8%。 1月份,动力电池装机同环比均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春节长假,以及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出,多家车企在2022年12月抢装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受配套车企影响,今年1月中国市场装机TOP10排名再生变化,亿纬锂能凭借640.9MWh的装机量排名上升至第4位;同时,正力新能源再次回归TOP10阵营。今年1月装机量TOP10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和正力新能。 2023年1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 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单位:MWh) 从电池材料类型来看,1月份磷酸铁锂装机10.8GWh,同比增长22.1%,环比下降54.9%;三元电池装机5.4GWh,同比下降30.4%,环比下降57.4%。 从市占率来看,宁德时代1月装机中国市场市占率为44.3%,较去年同期的44.8%微降;比亚迪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20.9%升至34%。 1月装机来看,亿纬锂能比较亮眼,首次进入TOP4,市占率也提升至4%。亿纬锂能装机排名上升主要得益于其为广汽、小鹏等客户的配套快速上量。 除了第一二名外,实际上其它电池企业对客户的开拓进展,对排名影响依然比较大,相信随着各家企业客户、订单、产能的陆续释放,今年后续的月排名TOP10仍然会有较大变化。 电池中国梳理1月份装机TOP10配套车型情况如下:  宁德时代  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为7.2GWh,同比减少14.4%。 1月份宁德时代在乘用车领域装机为6.7GWh,主要配套客户分别为特斯拉、蔚来、smart、理想、极氪、赛力斯、广汽、长安深蓝等。 其中,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贡献装机量约为2248.6MWh,蔚来ET5贡献装机407.5MWh,极氪001带动宁德时代装机214.1MWh。另外,问界M5装机134.8MWh、长安深蓝SL03装机133.9MWh。 近期,业内传言宁德时代将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帮助下游客户降低电池成本,预计这一计划将会进一步绑定其与重要客户的合作。  比 亚 迪  1月比亚迪装机达到5.5GWh,同比增长59%,市占率也提升至34%,主要得益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增长所致。数据显示,比亚迪在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13万辆,同比增长62.4%。 从装机车型来看,1月比亚迪元PLUS、宋PLUS、海豚、秦PLUS和汉等车型装机量位居前5,分别带动1191MWh、997.7MWh、686.7MWh、496.7MWh和470.5MWh电池装机。 此外,1月份,比亚迪还为岚图FREE、赛力斯SF5、红旗E-QM5和长安UNI-V等车型配套动力电池。  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在1月份实现789.5MWh装机,继续保持第三位置。其配套车型主要有广汽AION S/Y、合创Z03、长安深蓝SL03,以及小鹏旗下车型和零跑相关车型。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在今年1月排名上升至第4位,配套车型主要有广汽AION S(211.3MWh)、合众哪吒S(194.3MWh)、小鹏汽车P5/P7/G9等多款热销车型。 从广汽和小鹏各系列车型动力电池装机可以看出,亿纬锂能已经成为两家车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而得益于上述车企相关车型的热销,带动其装机快速增长,在1月份同比增长90.2%。 在乘用车领域,亿纬锂能聚焦大圆柱和方形叠片大铁锂电池。去年12月,公司发布了新一代大圆柱电池及“π”电池系统。其中,亿纬锂能新一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可实现9分钟超快充;制造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降低50%;采用90%镍含量与硅碳材料。 “π”电池系统在CTP集成技术基础上,应用高效复合新型材料和新型胶黏剂,使系统减重10%,能量密度高达260Wh/kg,支持整车续航超1000km。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09.1MWh,市占率为3.8%,排名第5。从配套车型来看,国轩高科1月主要为东风EV纳米BOX,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kiwi、五菱荣光、宏光mini等车型,以及长城欧拉好猫、长安奔奔、创维EV6、江淮思皓E10X和奇瑞eQ1等车型配套。  欣 旺 达  1月欣旺达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约408.8MWh,排名第6位,主要配套车型包括雷诺e诺、小鹏G9、启辰D60、极氪001、景逸S50和几何M6。 在动力电池快速出货配套主流车企的背景下,2022年欣旺达持续推进产能建设,在珠海、什邡、宜春、枣庄、义乌等地都布局了大型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基地。  LG新能源  LG新能源1月在中国市场装机为218.3MWh,均配套特斯拉(上海)工厂。其中特斯拉Model Y带动其装机202.5MWh、Model 3带动装机15.8MWh,电池类型均为三元电池。 近日,据媒体报道,LG新能源正在开发磷酸铁锂软包电池,该公司或将向特斯拉供应这一电池。消息人士称,该电池目前处于研发阶段,能量密度高于宁德时代供给特斯拉 Model 3 的电池,但成本同样更高。 另外,1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154.8MWh,主要配套车企有长城汽车、合众新能源、东风汽车等;孚能科技1月装机量为154.5MWh,配套车企包括奔驰EQA/B、广汽埃安等;正力新能1月装机104.8MWh,排名第10,配套车企包括蔚来、零跑等。

  • 宁王锂矿返利上下游如何应对?【SMM调研】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2月22日讯:近期,一则关于宁德时代“锂矿返利”的消息席卷锂市场,重磅消息在各大微信群及社交媒体疯狂转发评论,但锂电产业链企业尤其是锂盐厂及终端车企如何解读,以及计划如何应对?据SMM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相关资深行业专家给出了以下观点。 某 上游 资深人士给出了如下判断: 首先,目标群体局限性。这项降价策略,并非针对所有车企,而是选定了几家成长较快且已建立深度合作的车企,如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极氪汽车等客户。 其次,目的性明确。宁德此举的第一目标是占据市场,第二目标是深度绑定下游车企并一起与上游进行博弈,第三目标是引导锂市场价格下行。 另有 上游 人士表示: 宁德此举是否成功仍待观望。若成功,则上游盐厂、正极等企业乃至下游的议价权将明显减弱。当前,部分盐厂有意加强直接与车企合作,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准备。   某 终端 人士:缺乏资源掌控、成本议价能力较弱的二、三线电池企业未来命运更为坎坷。在细分领域寻找市场机遇或是小型电池厂出路。 另有 终端 企业表明,十分欢迎上游盐厂直接与车企合作。针对宁德的操作,表示风险较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掌控的资源量大概率有限。且除去宁德锁定的锂盐之外,其他锂盐价格走势将由市场供需等因素决定。 还有 终端 企业表示: 宁德此举有反击2022年某电池厂降价抢市场的意味。同时,在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降价行为本身合理,但固定价格的计划风险较大。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唐鹏 021-51666749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 新能源锂电回收风口已至 梯次利用能否成为行业新风向?【SMM分析】

    SMM2月22日讯: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各大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布局锂电回收再利用,甚至非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也在积极入局锂电回收,跟随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企业规划再生资源产业,联动上下游全产业链,从而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规模日益增长。 电池回收分为两大板块,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 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生产、使用、报废、分解以及再利用。电池容量降低为80%后,就需要报废。此类动力电池除了化学活性下降外,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电池容量低于60%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因此可以将电池容量在60%—80%范围内的电池重组,梯次应用于电能要求更低的场合;对于再利用循环寿命较小以及容量低于60%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回收,提取出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应用于电芯、模块、系统的生产,使动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一个闭环状态。这是电池回收理想的一个状态 ,但现实是2022年因碳酸锂价格一路上行,部分电池回收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将原本尚可以进行梯次利用的锂电池进行破碎打粉高价卖出,使其过早的流入再生的回收途径,这是梯次利用的乱象之一。 据SMM调研,业内人士普遍反映“梯次电池价格的水太深了“,那么影响梯次电池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 电池的剩余容量、电池品牌、正极材料的类别、电芯类别、以及电池规格等都会影响梯次电池的价值。 值得一提, 与再生领域不同的是,在再生环节软包、铝壳、圆柱电池由于出粉率不同,通常价格是软包>铝壳>圆柱,但在梯次领域却是反过来的,由于圆柱电池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而软包电池易发生鼓包的情况而无法使用,所以在梯次行业里,电池的价格大致是圆柱>铝壳>软包。 在梯次电池的容量方面, 在50Ah-100Ah的电池,可应用场景更多,可以用作路灯、低速车小动力,而100Ah以上的电池,应用场景可能只局限于储能领域,所以应用场景较多的电池价格就会更高。 其实梯次利用的应用场景分为静态场景及动态场景。静态场景主要为化学储能,应用于包括发电侧/配电侧/用户侧储能、通讯基站后备电源、家庭/ 商业储能、分布式发电/微网等,动态场景主要是工程机械、低速电动车、物流车,城市环卫车、农机、无人机等等。 在1C倍率下正常放电时,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衰减速度远远小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不含钴、镍等价值较高的金属材料。而磷酸铁锂电池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多呈缓慢衰减趋势,当电池容量衰减到80%后,从汽车上退役下来的磷酸铁锂电池仍有较多循环次数,因此具备较高梯次利用价值。 依据电池容量的衰减程度,一般分为电池包使用(电池容量大于或等于80%)、电池组梯次利用 (电池使用容量处于60%至80%)和单体电池梯次利用(可用容量衰减至20%至60%)等三个阶段。 理论上来说,由于梯次利用的电池在容量低于20%时,最终仍会拆解回收,不过由于其存在20%-80%能够用作其他领域的可用容量,所以相较于直接拆解经济效益更大,是未来电池回收利用的主流方向。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放弃SK ON 福特牵手LG新能源在土耳其建电池厂

     2月21日,福特汽车公司、LG新能源和土耳其Koç控股公司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若各方能达成最终协议,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在土耳其安卡拉(Ankara)附近建设新电池工厂。福特称,该工厂将是欧洲最大的商用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之一。 新合资企业将位于安卡拉附近巴尔格肯特(Başkent)的一个工业区。该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破土动工,计划于2026年开启生产。根据三方的承诺,该工厂的年产能至少为25 GWh,并且可能会增加到45 GWh。 福特在声明中表示,在此次合作建立合资企业之前,福特已与LG新能源和Koç 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其中,福特和LG新能源已经合作了十多年,LG新能源的波兰工厂为福特Mustang Mach-E和E-Transit供应电池。福特与Koç的密切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近一个世纪前,其中包括60多年前成功成立的福特奥托桑(Ford Otosan)合资企业。 福特电动汽车产业化副总裁Lisa Drake在声明中表示,“在过去的8年里,福特一直是欧洲领先的商用车品牌。我们希望通过福特Pro汽车服务和分销业务,继续为客户提供最高效和创新的汽车,支持他们实现业务目标。” 到2035年,福特将在欧洲推出多款产品,包括纯电动厢式货车和乘用车、新一代零排放汽车,为客户提供不断改进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LG新能源首席执行官Youngsoo Kwon表示:“我们与福特的长期业务关系是我们致力于提供无与伦比的产品竞争力、稳定的产量和全球运营专业知识的结果。与福特和土耳其Koç合作,我们将引入领先的电池技术,进一步推动欧洲电动汽车的转型,从而引领全球倡议,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 不过,福特最初的选择并不是LG新能源,而是SK ON。去年11月份,有报道称,SK On和福特在欧洲的合资企业将在土耳其建立新的电池工厂。新工厂将于2025年建成,预计将总共建设18条生产线,初期年产能为30 GWh,预计未来最高可达45 GWh。但是,今年1月份,传福特将放弃与SK ON的交易,并将于1月底或2月初与LG新能源签署备忘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