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福特、LG新能源和土耳其Koc放弃建设电池合资工厂

    据路透社报道,11月10日,土耳其Koc控股表示,其已取消此前与福特汽车以及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达成的电池合资工厂协议。 今年2月份,福特汽车公司、LG新能源和Koc控股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若各方能达成最终协议,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在土耳其安卡拉(Ankara)附近建设新电池工厂。福特当时称,该工厂将是欧洲最大的商用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之一。 因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福特、LG新能源和土耳其Koc放弃建设电池合资工厂 上周,Koc控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目前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不及预期,现在不是投资电池的合适时机。”此外,Koc控股还称,其将继续致力于支持福特汽车Kocaeli工厂的电动汽车生产工作,并将根据电动汽车市场的动态评估未来的潜在电池投资。 LG新能源表示,鉴于目前消费者采用电气化产品的速度较慢,三家公司已一致同意放弃该计划。LG新能源称,“LG新能源和福特正在共同制定一项计划,以利用LG新能源的现有生产设施为福特的电动汽车生产电池,深化两家公司的长期业务关系。” LG新能源为福特、通用汽车、特斯拉等公司供应电动汽车电池,在美国、韩国、中国、波兰、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设有生产基地。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表示谨慎。10月份,LG新能源曾警告称,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了电动汽车的销售前景,其2024年的营收增长将放缓。

  • 为吸引特斯拉建厂 印度政府终于考虑作出这一“重大让步”

    据媒体周一(11月13日)报道,印度政府官员透露,该国正在考虑降低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以吸引特斯拉在当地建厂。 两名知情官员透露,这一要求是特斯拉方面提出的。先前这家电动汽车龙头多次要求获得特许权,作为其在印建厂的先决条件,双方的谈判在这议题上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其中一名官员表示,“印度政府内部也认为,至少在过渡期他们需要一些关税减免。或许会有某种类型的‘日落条款’。”日落条款指的是具有施行期限的法律。 或下调至15% 今年4月,印度政府将价值低于4万美元的汽车进口关税从60%进一步提高至70%,将半散件组装汽车的进口税由30%提高到35%。若整车车价超过4万美元,征税比例甚至达到100%。 官员们表示,目前印政府考虑将进口关税的比例统一 下调至15% ,但他们补充称,内部尚未就这一拟议政策达成一致。 其中一位说道,“我们希望制定一个对印度有利的一揽子计划,而不是为单独一家公司定制。”他补充称,“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其他公司也可以自由利用这个窗口。” 特斯拉与印度政府 在过去一年,特斯拉高管至少与印度政府官员见过三次面。今年6月,在美国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会见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莫迪在会谈中要求马斯克考虑将印度作为制造基地之一。 本周,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将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APEC等会议。一名印度官员透露,戈亚尔可能会在那里与马斯克会面。有消息称,戈亚尔8月时已在闭门会议中会见过了特斯拉高管。 据称在与印度政府的谈判中,特斯拉表示可能会以不到3万美元的价格生产一辆汽车。除了在印度销售以外,特斯拉还可能将印度作为生产中心,出口到临近的其他国家。 有风险的选择 分析认为,对特斯拉来说,押注印度是一个大胆但有风险的选择。当下,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大多人仍倾向于购买两轮车。虽然增长空间巨大,但汽车价格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刺激到需求。 另外,印度的营商环境、道路状况也形成制约因素,并且新进车企还需与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玛鲁蒂铃木公司和现代公司等竞争。韩国大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因巨额亏损放弃了在印生产

  • 美汽车业罢工风波未平?福特和通用均有大量工人反对新劳资协议

    在持续整整六周后,美国汽车业大罢工上月底终于偃旗息鼓,目前三大车企的工人正就新的劳资协议进行投票。然而,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均有不少工人投票反对新的协议。 9月15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针对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三家汽车制造商发起了罢工,目的是为了在新的劳资协议中争取更好的条件。 经过多轮谈判,这场大罢工最终在10月30日落下帷幕,UAW和三大车企均达成了临时协议。拟议的合同包括薪资上涨25%,并恢复了对生活补贴的调整,其薪资上调幅度超过了过去20年中数份劳资合同的总和。 达成临时协议后,UAW将协议提交给其成员进行投票表决,这需要大约两周时间,工会采取简单多数表决,过半数成员同意即可获得通过。 然而,对三大车企来说,目前已经出炉的投票结果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上周五,UAW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表示,密歇根州通用汽车弗林特装配厂的工人以微弱优势否决了拟议合同。该装配厂51.8%的工人投票反对拟议合同。 而福特汽车的工人对拟议合同的投票也进展不顺。UAW当地分支机构表示,福特路易斯维尔装配厂和肯塔基州卡车工厂的生产工人投票反对合同,而技术工人投票赞成合同。 UAW当地分支机构表示,55%的生产工人反对拟议合同,但69%的技术工人赞成。该工会没有透露投票总数和总支持比例。 若拟议合同未获通过,目前尚不清楚UAW是否会再次发起罢工。在上一轮罢工中,三大车企的9家装配厂和38家零部件分销设施被波及,共有近5万名工人参与。持续40多天的罢工让三大车企和供应商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UAW是美国最大的工人协会之一,在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中,UAW的工会成员多达14.6万人,约占美国汽车制造业全部工人数量的56%。

  • 【SMM分析】佰思格千吨硬炭产线有望年内投运 加速钠电产业链配套完善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13日讯: 近日,遂宁高新区企业生产热火朝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处处可见奋斗的身影。在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万吨级锂电/钠电硬炭负极材料项目施工现场,综合大楼正在进行内外装饰装修,3栋厂房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毕,目前2条千吨级硬炭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另有2条千吨级硬炭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将于近期投料试生产。“今年,我们将完成6条千吨级硬炭生产线的投运,目前已完成整体进度的75%。”公司总经理樊伟介绍,6条生产线全部投运后,年产能可达4000-5000吨。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整体投产后可实现年产万吨锂电/钠电硬炭负极材料,营收可达6亿元以上。2023年1月,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首条千吨级硬碳生产线顺利投产,首批高容量产品成功交付到客户手中。 区别于锂离子负极材料石墨的合成,硬碳的合成需要经历芳香化、缩聚、石墨层形成、石墨层生长、片层生长堆叠等历程。目前常用的硬碳前驱体主要是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如毛竹、椰壳、淀粉、核桃壳等,同时也可以使用无烟煤、沥青、酚醛树脂等化工原料。不同前驱体得到的硬碳产品具有显著的性能差异,且原料来源不同,成本构成也有显著差别。 在2021-2022年碳酸锂价格”暴涨“及新能源行业需求快速发展背景下,钠离子电池”热度“一时达到顶峰;而进入2023年,在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及锂价的快速回落,”钠锂经济性“问题备受关注。目前,锂离子电池配套材料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其中负极材料占比最高的仍为人造石墨负极,其产能较为充足甚至已出现过剩局面,且人造石墨价格已回落至近年来的最低位;而钠电目前配套的材料体系虽较为明确,但其中负极硬碳环仍属瓶颈:早期国内电池厂家负极采购多以海外尤其可乐丽的硬碳负极为主,2022年日本可乐丽椰壳硬碳价格甚至达到约20 万元/ 吨。国内负极企业虽在加快技术研发但苦于当时仍未大规模量产,导致硬碳较为依赖进口,对于钠电池来说材料成本部分增加。 虽目前国内负极企业如佰思格、贝特瑞、杉杉等负极企业已研发量产成本更具优势的硬碳产品,但相对来说产业仍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且技术存在壁垒,存在一定产品溢价,对于钠电池来说虽未来的降本空间较大但短期或仍较难超越锂电池的经济性。未来随钠电产业链各环节技术进一步突破及产能扩大带来的规模化效应,钠电池的发展有望按下”加速键“。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 【SMM分析】钛白粉企业在磷酸铁锂产业布局情况三部曲之一:基本概况

    SMM11月13日讯, 近年来,新能源赛道火热,磷酸铁锂产业链中,磷源、铁源和锂源是三大核心原料。有原料优势的企业纷纷加入该赛道,如磷化工企业、钛白粉企业等等,他们布局新能源领域具有天然优势。磷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磷酸、磷酸一铵是磷酸铁(锂)的核心磷源,钛白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硫酸亚铁是磷酸铁(锂)的主要铁源。 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在磷酸铁(锂)行业的布局都是行业大鳄出手,财大气粗,速度较快。 图1:磷化工企业布局 图2:钛白粉企业布局 一、钛白粉企业概况 关键字: 硫酸亚铁(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原料之铁源)、硫酸法工艺、纳米级钛白粉(磷酸铁锂生产之重要添加剂) 磷酸铁锂工艺中, 固相法磷酸铁工艺是主流,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磷酸铁主原料除了磷源外,铁源主要是铁块(铁粉)和硫酸亚铁,其中硫酸亚铁在铵法和钠法工艺中使用, 此两种工艺占磷酸铁市场的85%以上 。 钛白粉生产企业布局磷酸铁锂产业的优势是铁源和其他副产品如双氧水、烧碱等,铁源硫酸亚铁是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中的副产品。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因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设备相对温和,对钛矿的品位要求较低等优点,被大多数钛白粉生产企业所采用。目前国内较大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基本都采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 占比约83%,有400多万吨产能。每生产1吨钛白粉将生产2.5-3吨硫酸亚铁,中国硫酸亚铁的产能在千万吨 。 图3:钛白粉、硫酸亚铁产能和完全释放产能后的磷酸铁产量(铵法和钠法) 另外,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 纳米级钛白粉被作为添加剂使用,主要的作用是提高结构稳定性、电导率和充放电循环性能 。 二、钛白粉企业在磷酸铁锂行业的布局概况 在磷酸铁锂赛道火热背景下,钛白粉企业纷纷跨界切入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产业中。如 中核钛白、金浦钛业、龙佰集团、安纳达、鲁北化工金海钛业、胜威化工、宜宾天原、金茂钛业、惠云钛业 等。其中,宜宾天原氯化法钛白粉10万吨(规划:短期实现40万吨、长期实现100万吨的目标),进入磷酸铁锂赛道主要是有磷资源。 图4:磷酸铁锂行业中钛白粉企业产能列表 同时有磷酸铁和磷酸铁锂布局企业 : 中核钛白、金浦钛业、龙佰集团、鲁北化工金海钛业、宜宾天原 布局磷酸铁企业 : 胜威化工、金茂钛业、惠云钛业、安纳达   相关阅读: 磷化工企业在磷酸铁锂正材料产业布局情况(三部曲之一) 磷化工企业在磷酸铁锂正材料产业布局情况(三部曲之二) 磷化工企业在磷酸铁锂正材料产业布局情况(三部曲之三)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 因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 福特、LG新能源和土耳其Koc放弃建设电池合资工厂

    据路透社报道,11月10日,土耳其Koc控股表示,其已取消此前与福特汽车以及韩国电池制造商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达成的电池合资工厂协议。 今年2月份,福特汽车公司、LG新能源和Koc控股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若各方能达成最终协议,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在土耳其安卡拉(Ankara)附近建设新电池工厂。福特当时称,该工厂将是欧洲最大的商用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之一。 上周,Koc控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目前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不及预期,现在不是投资电池的合适时机。”此外,Koc控股还称,其将继续致力于支持福特汽车Kocaeli工厂的电动汽车生产工作,并将根据电动汽车市场的动态评估未来的潜在电池投资。 LG新能源表示,鉴于目前消费者采用电气化产品的速度较慢,三家公司已一致同意放弃该计划。LG新能源称,“LG新能源和福特正在共同制定一项计划,以利用LG新能源的现有生产设施为福特的电动汽车生产电池,深化两家公司的长期业务关系。” LG新能源为福特、通用汽车、特斯拉等公司供应电动汽车电池,在美国、韩国、中国、波兰、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设有生产基地。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表示谨慎。10月份,LG新能源曾警告称,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了电动汽车的销售前景,其2024年的营收增长将放缓。

  • 沙特阿拉伯欲成为电动车电池制造中心

    据彭博社报道,沙特阿拉伯欲发展成为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中心,以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发展国内汽车工业。 沙特投资部长Khalid Al-Falih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沙特正在考虑投资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制造氢动力汽车,作为其在中东建立汽车制造业纽带计划的下一步。日前,Al-Falih在彭博新经济论坛上表示,“下一步是供应链”,当局“希望电动汽车电池将成为关键的供应链制造机会”。 根据沙特的计划,到2030年,其计划每年生产50万辆电动汽车。此外,沙特财富基金已与倍耐力达成协议,将斥资5.5亿美元建设一家轮胎工厂,为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Group和现代汽车等正在该国西海岸建设工厂的公司提供服务。 10月22日,韩国总统尹锡悦(Yoon Suk Yeol)在访问沙特阿拉伯时宣布,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将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合作在沙特阿拉伯建立一家汽车厂。 除了供应链之外,沙特还在一直投资汽车制造商。就在上周,有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正在进行洽谈,拟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Human Horizons )投资至少2.5亿美元。此外,11月8日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将其在阿斯顿·马丁的持股比例增加了2.6个百分点,达到20.5%。

  • 宁德时代旗下2.5万吨/年氢氧化锂项目完工!

    近日,由中国化学成达公司总承包的宜宾市伟能锂业科创有限公司一期年产2.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已具备投料试车条件。 该项目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设计,2022年12月3日现场土建开工,历时12个月建成并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这是成达公司继2022年完成四川天华时代锂能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后又一成功建设的优质锂盐项目。 该项目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工业园区,是当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项目以锂辉石为原料,采用锂辉石硫酸法冶炼工艺和硫酸锂苛化冷却结晶法工艺生产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该项目生产能耗低,零生产废水排放、废渣综合利用、资源回收率高,综合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项目的建成投用,对我国锂行业产业升级、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各专业深度交叉,管理协调难度极大。成达公司精心组织、周密策划,组建高能项目团队,克疫情、战高温、抓安全、保质量、推进度,最终实现工程目标。 项目的顺利完工,充分展现了成达公司深厚的专业技术实力和丰富的EPC总承包管理经验,体现了设计服务优质、安全管控全面、质量把控精准的工程管理理念。项目的成功对于成达公司锂盐技术的积累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成达公司未来在锂电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份额:宁德时代追平LGES!比亚迪同比增逾5倍

    11月9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28.0GWh,同比增长54.9%。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已经追平韩国电池巨头LGES。 具体来看,1-9月,宁德时代和LGES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装机量分别为64.0GWh和64.1GWh,市场份额均为28.1%。其中,与2022年同期装机量相比,宁德时代增幅高达104.9%,LGES增幅为49.2%。 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日本松下凭借33.6GWh的装机量以及14.7%的份额排在第三位,装机量同比增长33.2%。松下是特斯拉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占据特斯拉北美市场电池用量的大部分份额。 韩国电池企业SK On以及三星SDI分列第四、五位,装机量分别为24.4GWh和21.6GWh ,同比分别增长13.7%、41.4%,市场份额分别为10.7%、9.5%。SK On已经完成了市场需求旺盛的方形和LFP电池的开发,预计未来将扩大其市场份额。 中国另外一家头部电池供应商比亚迪(002594)位居第六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1-9月的0.4%增长到2023年1-9月的1.8%,海外装机量升至4.1GWh,同比大增539.4%,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TOP 10公司(中国以外市场)中增幅最大的一家。 丰田与松下合资电池公司PPES、PEVE分别排名第七位和第十位,装机量分别为3.3GWh和2.0GWh,市场份额分别为1.4%、0.9%。 中国电池企业孚能科技和远景动力分列第八、九位,装机量分别为3.0GWh和2.7GWh ,市场份额分别为1.3%、1.2%。 值得一提的是,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TOP 10公司(中国以外市场)中,上榜的四家中国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三家装机量实现同比正增长,且增幅均达三位数,这三家电池公司市场份额也出现明显增长。 此外,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包括中国市场)约为485.9GWh,同比增长44.4%。从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来看,中国企业依然占据6席,市占率达62.9%。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占率之和依然过半,达52.6%。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1-9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101.2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销量89.8GWh,占比88.7%,累计同比增长120.4%。 来自海关总署的另一组数据显示,1-9月,我国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新三样”产品出口值连续14个季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交付开始爆发,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据电池网梳理的国内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整体情况信息来看,目前,我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数量已达32个(包含电芯、模组PACK工厂),其中,22个工厂公布了规划产能,总计超过552.5GWh。从项目地点来看,统计在内的32个海外项目中,21个为欧美地区。 不过,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提到,中国的电池企业中,虽然宣布在海外布局产能的公司有不少,但近期可以实现大规模产能释放的并不多,海外建厂存在诸多挑战,但在成本持续下行、磷酸铁锂需求增长、电池技术创新持续发力等趋势下,中国电池企业海外订单持续增长的确定性较强。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