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47个
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周四宣布,由于电动汽车需求低迷,该公司将暂停生产其纯电动F-150闪电皮卡数周。 这是该车企调整电动化战略的又一举措。 福特表示, 其位于底特律郊区的Rouge电动汽车工厂将从11月18日至1月6日停产七周 ,包括此前计划的年底假期停产。该工厂大约730名小时工将被临时解雇。 “我们将继续调整生产,以实现销售增长和盈利的最佳组合。” 福特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 生产放缓代表着 F-150闪电皮卡的失宠。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等高管曾吹嘘这款车与Model T一样重要,后者是全球首款量产车,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车型。 福特宣布上述停产计划之际,由于成本上升和消费者接受度问题,全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长速度没有许多人预期的那么快。 福特今年放缓了汽车电动化的脚步。该公司8月表示,将取消一款类似于全尺寸SUV征服者的三排座纯电动车型,并推迟推出F-150的新电动版本。 由于消费者需求低迷,福特电动汽车部门遭受了大幅亏损,因此该车企最近选择将更多的投资放在混合动力汽车上,而不是电动汽车上。 尽管今年F-150闪电皮卡销量大幅增长,但由于成本问题以及相关的销售补贴计划, 福特在这款车型上也录得亏损 。 福特本周一表示,今年前9个月,其电动汽车业务亏损37亿美元,预计全年这一亏损将达到50亿美元。 福特高管曾表示,该车企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低于目前这一代,除非能在一年内实现盈利,否则不会推出新产品。
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 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相关决定预计将于当地时间30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反补贴税将于31日起正式实施。 被抽样的中国出口生产商将被征收以下反补贴税: 比亚迪:17.0% 吉利:18.8% 上汽集团:35.3% 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在提出个别审查请求后,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关税。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 2024年7月4日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临时关税将不予征收。
美东时间周二盘后,美国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 由于第三季度利润超过预期,该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近4%。公司称,这主要是受其模拟芯片订单复苏以及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改善的推动。 中国汽车市场强劲推动业绩增长 财报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里, 该公司的每股盈利为1.47美元,高于LSEG编制分析师预期1.37美元。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至41.5亿美元,为七个季度以来的最小降幅。 德州仪器首席执行官哈维夫·伊兰(Haviv Ilan)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终端市场需求反弹的支撑下,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供应商的订单有所改善,提振了德州仪器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半导体的销售。同时,面向汽车市场的收入也出现了个位数以上的增长。 伊兰表示:“ 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我们的产品销售额在那里不断增长,这才是真正推动第三季度增长的原因。 ”不过,他表示,预计全球其余地区的汽车市场将持续疲软。 为芯片股财报季开了个好头 在本轮财报季中,德州仪器是第一家公布业绩的美国主要芯片制造商。而且,由于德州仪器拥有芯片行业最长的客户名单和最丰富的产品类别,因此,该公司的财报预测往往能够反映整个半导体行业,乃至宏观经济多个领域的健康状况,因而其财报也被看作经济“晴雨表”。 如今,德州仪器第三季度财报好于预期,也算是为美股芯片股财报季开了一个好头。 “最重要的是,德州仪器现在认为,非工业终端市场将出现周期性复苏,并预计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尽管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的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好坏参半。” Summit Insights分析师Kinngai Chan表示。 不过,德州仪器对于未来的预期却仍然悲观。德州仪器预计第四季营收和盈利表现都将低于分析师预期,因他们预计工业市场持续疲弱,客户难以清理现有库存。 该公司预计营收在37亿至40亿美元之间,低于分析师40.7亿美元的平均预期。
全球电车市场正在复苏,中国市场表现依旧最为亮眼。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数据显示,9月全球纯电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大增30.5%,达到169万辆。 其中,中国市场占据大半壁江山,9月电车销量增长47.9%至112万辆,再创纪录。欧美电车市场经历阶段性低迷后,也呈现复苏态势。今年早些时候,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减少补贴并放缓淘汰燃油和柴油车的目标,欧洲电车需求持续降温。 9月,美国和加拿大电车销量同比增长4.3%至15万辆,欧洲电车销量增长4.2%至30万辆。美国第三季度电车销量更是同比大增11%创下历史新高,市场份额接近10%的里程碑。 中国9月电车销量亮眼,“接下来每个月都可能再创新高” 8月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后,Rho Motion数据显示,中国市场9月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9%达到112万辆,再创纪录。 该公司数据经理Charles Lester表示,在中国市场,纯电汽车(B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渗透率增长速度均超出预期,“到今年年底,每个月的销量都可能创下新高”。 上周,中国乘联会表示,中国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连续三个月突破50%,9月达到53.3%,较2023年9月增长16.8个百分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2.3万辆。2024年1-9月零售713.2万辆,同比增长37.4%。自主品牌比亚迪、理想汽车以及小鹏汽车9月份均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单月销量纪录。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形势来看对今年第四季度的车市抱以乐观态度,“我们总体认为,中国车市将呈现一个逐步走强态势,尤其四季度在报废更新以及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之下,会获得良好的发展。” 美国第三季度电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加拿大9月电车销量增4.3% 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数据显示,9月美国和加拿大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3%,达到15万辆。 此外,考克斯汽车公司的凯利蓝皮书(KBB)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至346,3091辆,电车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8%攀升至8.9%,销量和市场份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电车渗透率接近10%的门槛,这也被认为是美国电动汽车普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考克斯汽车公司预计,2024年将成为美国电车的“增长之年”。 该公司行业洞察总监Stephanie Valdez Streaty表示,美国电车销量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激励措施和车企的折扣优惠。他指出,虽然同比增长有所放缓,但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继续走高。KBB报告显示,美国第三季度激励措施平均超过12%,远高于7%的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Rho Motion公司数据经理Lester表示,由于美国将于11月5日举行正式大选,美国市场的销量增长缓慢而稳定,因此难以预测未来走势。 9月欧洲电车销量增长4.2%,英国增长24%、德国增长7% 今年早些时候,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减少补贴并放缓淘汰燃油和柴油车的目标,欧洲电车需求持续降温。 不过,当前欧洲电车市场正在复苏。Rho Motion数据显示,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4.2%,总计售出30万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英国24%的销量增长,以及意大利、德国和丹麦等国家的销量提升。 Lester补充说,德国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7%的同比增长,“绝对是个好消息”。然而,欧盟明年设定的中期碳减排目标将对欧盟市场构成新的考验。 目前,Rho Motion预计,2025年欧洲纯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达到378万辆,2030年将达到978万辆,分别比之前的预测下调了24%和19%。
据外媒报道,10月15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ES)表示,已与福特汽车签署两项供应协议,将在2032年前为福特电动商用车供应109千兆瓦时的电池,这是LG新能源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根据双方签署的两项长期协议,LG新能源将为福特位于波兰弗罗茨瓦夫工厂生产的逾100万辆电动商用车提供足够的电池。据悉,这些电池将主要为福特下一代E-Transit(Transit厢式车的电动版)提供动力,一直以来,Transit在全球商用车市场都占据主导地位。从2018年至2023年,福特E-Transit也一直是全球销量最佳的电动轻型商用车,并且目前在欧洲依然是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最初,福特需要的一部分电池本应由福特汽车和LG新能源在土耳其的合资企业提供。然而,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两家公司决定全部从LG新能源位于波兰弗罗茨瓦夫的工厂采购。 LG新能源将为福特汽车提供的电池预计将是高性能的三元软包电池,并将分两个阶段交付:2026年至2030年间交付34千兆瓦时的电池,2027年至2032年间再交付75千兆瓦时的电池。 LG新能源尚未披露其与福特汽车签署的协议价值,但业界估算,该交易价值或超过13万亿韩元(约合95亿美元)。考虑到LG新能源不仅将供应电芯,还将供应完整的电池模组(这通常会带来更高的营收),该交易价值可能还会攀升。据悉,去年,电芯的平均售价约为每千瓦时89美元,而更复杂的电池模组售价则更高。 对于LG新能源而言,与福特汽车的这一合作伙伴关系巩固了其在电动商用车市场的供应地位。未来几年,在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对绿色交通的推动下,欧洲电动商用车市场平均每年预计将增长36%。全球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表明,欧洲商用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欧洲的商用车将有一半是电池驱动的。 除了欧洲,LG新能源和福特汽车还在共同努力拓展北美市场。2025年,福特Mustang Mach-E的电池生产将从LG新能源位于波兰的工厂转移至其位于密歇根州的工厂,以充分利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激励措施。 本月早些时候,LG新能源刚刚宣布一项为期10年的供应协议,将从2028年起向梅赛德斯-奔驰的一家子公司供应50.5千兆瓦时的电池,供应范围涵盖北美及其他地区。 目前,LG新能源运营着7家电池工厂,其中3家位于美国,其余4家分别位于韩国、波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
10月15日,2024芜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后市场生态博览会开幕。本次大会汇聚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后市场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动态、出海趋势等方面议题。 在大会现场,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永彬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 伯特利主营业务涵盖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业务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机械制动产品、电控制动产品、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部件等。 “在转向产品方面,伯特利正在推进电控转向产品的研发,并逐步实现向线控转向系统进阶。在智能驾驶领域,该公司正推广已有的L2及L2+级别ADAS产品的商业化。”袁永彬介绍道。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出海”浪潮汹涌,伯特利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在出海区域选择上,伯特利董事长袁永彬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基于现实因素, 该公司将优先考虑与中国关系友好且互免签证的国家,如:“一带一路”国家等。 据悉,伯特利墨西哥生产基地已投产,其“墨西哥年产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于2020年起筹建,2023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同时,伯特利还启动了墨西哥二期轻量化项目建设,并筹建墨西哥新增年产50万套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卡钳生产线。“目前,墨西哥二期项目顺利推进中。”袁永彬透露。 就轻量化产品方面,在袁永彬看来,轻量化产品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将进一步拓展轻量化产品品类,如:副车架、铸铝卡钳、轮房等。”产能方面,该公司国内轻量化生产基地正进行三期项目建设,以满足汽车副车架、空心控制臂等轻量化产品生产需要。 新品研发方面,据悉, WCBS1.5已成功在多个客户项目上成功量产,WCBS2.0在首个客户项目上实现小批量供货。 另外,该公司电动尾门即将量产,EMB和悬架等新产品还处于研发过程中。
据路透社报道,10月14日,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加速欧洲本土汽车制造商工厂的关闭,因为欧盟关税将推动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建设工厂,从而加剧欧洲工厂产能过剩的问题。 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加强在欧洲的商业化布局,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各国政府正试图吸引中国车企去当地建厂,在欧洲本土生产汽车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避免欧盟即将实施的对华电动汽车关税。 唐唯实在2024巴黎车展上表示,关税是一种“良好的沟通工具”,但也会产生副作用。他补充道:“欧盟关税加剧了欧洲制造业体系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汽车制造商规避关税的方法是在欧洲建设工厂,此举或将加速欧洲工厂的关闭。” 唐唯实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提到了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的案例,并表示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建设其首座欧洲汽车装配厂。 同时,唐唯实称,中国汽车制造商不会去德国、法国或意大利建厂,因为他们在这些能源等成本较高的国家会面临成本劣势。唐唯实还表示,意大利的能源成本过高,是Stellantis西班牙生产设施能源成本的两倍。“这是意大利汽车行业的一个巨大劣势。” 不过意大利此前曾表示,正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就可能的制造业投资进行谈判。
据外媒报道,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在10月11日表示,墨西哥已经有了国产紧凑型电动汽车的原型车,假以时日该车型将可以与印度等国生产的电动汽车相媲美。 辛鲍姆曾是一名能源研究员,她在10月1日的就职演说中将小型汽车作为其承诺的一部分。此举是墨西哥发展供应链、减少对进口产品依赖的努力的一部分。 辛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建立起供应链,使电动汽车中的所有零部件都在本国生产,从而尽可能减少进口。” 辛鲍姆没有透露可能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但她说,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墨西哥的制造商将与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多种车型。 辛鲍姆说道:“墨西哥有一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生产电机,因此我们的想法是将这些公司与墨西哥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组装这款电动汽车。” 辛鲍姆表示,与特斯拉公司的汽车不同,这种汽车将更容易生产,类似于中国和印度生产的摩托车的小型替代品。她说道,这将帮助该国实现使道路更安全以及发展墨西哥铜和锂产业的双重目标。 墨西哥前总统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曾宣布锂将是国家的财产,但在墨西哥的储量中,锂被蕴藏在粘土中,这使得锂资源的开发进程十分缓慢。辛鲍姆在10月10日表示,墨西哥州正在研究新技术,以可承受的成本提取锂。 在墨西哥城(Mexico City)交通拥堵的地区,中国生产的轻便型电动两轮车非常受欢迎。在墨西哥南部的部分地区,印度微型汽车已被用作出租车。另外,尽管墨西哥高层官员最近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摆脱亚洲进口汽车,但是依然有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希望提升在墨西哥的销量。
据商务部网站10月12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没有改变,已正式邀请欧方尽快派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面对面的磋商,并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希望欧方能够与中方相向而行,尽早安排来华并以建设性态度加快推进磋商,争取早日达成妥善解决方案。 有记者问,据有关消息,中欧双方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开展了20余天的磋商,今日中方团队已返回国内。请问磋商有何进展?另据有关报道称,欧委会正在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单独与部分企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这位发言人说,9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继续推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协议谈判,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自9月20日开始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方充分听取中欧业界诉求和意见,在磋商过程中就欧方具体关注多次提出务实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展现了最大诚意和灵活性。但遗憾的是,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位发言人强调,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没有改变,已正式邀请欧方尽快派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面对面的磋商,并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希望欧方能够与中方相向而行,尽早安排来华并以建设性态度加快推进磋商,争取早日达成妥善解决方案。 谈及第二个问题,这位发言人表示,中方一直本着最大的诚意和善意与欧方进行对话磋商。中方认为,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在内的不同类型中国企业已授权中国机电商会,提出了代表行业整体立场的价格承诺方案,这是当前中欧磋商的基础。如欧方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与部分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会给双方磋商带来干扰,不利于推进磋商整体进程。中方希望欧方充分展现诚意,认真对待业界的核心关切,在当前磋商的基础上尽早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问:据有关报道,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了相关报道。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 中国电动汽车坚持市场主导、立足充分竞争,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增加了世界绿色公共产品的优质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变做出了重要贡献。欧方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不仅阻碍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延缓欧盟自身绿色转型进程,还将影响全球应对气变的共同努力。 中方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始终从维护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局出发,一直秉持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的最大诚意。6月底以来,中欧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了十余次司局级技术磋商和两次副部级磋商。9月19日,王文涛部长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全面、深入、建设性的会谈,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开启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的价格承诺磋商。之后的短短14天里,中欧技术团队已经进行了6轮技术磋商,中方反复并充分听取了中欧业界的诉求和意见,在磋商中全过程展现了开放合作的态度,显示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中方坚决反对欧方的终裁草案,但也注意到欧方表达要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中方希望欧方清醒认识到,加征关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动摇和阻滞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中方敦促欧方真正展现出落实政治意愿的实际行动,回到通过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正确轨道上来。中方也必将采取一切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