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77

  • 特斯拉股价还能涨10倍?“木头姐”高调吹捧:Robotaxi将是转型关键

    美东时间周二,人称“木头姐”的美国方舟投资管理公司主管凯西·伍德(Cathie Woo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特斯拉逐步推出其Robotaxi业务,将推动其股价上涨约10倍。 三年前,“木头姐”正是靠着重仓特斯拉而大赚一笔,并在华尔街一炮走红。而如今,她再次高调吹捧特斯拉,认为特斯拉将借助Robotaxi业务,从一家“单纯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在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上获得丰厚利润。 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是最大的AI项目 伍德预计,自动驾驶出租车生态系统将会是一个全球收入可达8万亿至10万亿美元的机会,而特斯拉有望成为该行业龙头。 “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是当今最大的人工智能项目,”她说,并补充说,Ark对特斯拉的估值主要基于其自动驾驶的潜力,“如果我们是对的,这只股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伍德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络业务的商业模式,和“一锤子买卖”的汽车制造销售的商业模式大不相同: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那些能够以最安全、最快捷的方式运送乘客的供应商将获得最大的业务份额。 同时,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络的提供商将能够从其平台上的车队产生的收入中获得30%至50%的分成,从而获得“具有爆炸性现金流的经常性收入”,以及超过50%的利润率。 “木头姐”还大胆预测,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输行业逐步普及,自动驾驶卡车可能会削弱铁路行业的定价竞争力。她补充说,资深投资者巴菲特青睐的铁路系统可能受到冲击。 特斯拉将实现商业转型 在伍德发表上述言论之前,由于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放缓,截至4月22日,特斯拉年内股价一度累计下跌近43%。尽管过去两个月内,特斯拉股价大幅反弹,已经抹去了年内的大部分损失,但其表现仍远远落后于“七巨头”中的其他六家。 但在“木头姐”看来,Robotaxi将让特斯拉的股价一飞冲天。因为她预计,在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上,特斯拉将引领美国市场。 “木头姐”透露,随着近日特斯拉股价反弹,她所管理的创新ETF已经从特斯拉身上获得了一些利润,但她预计该股价还将继续上涨,因为她相信特斯拉即将分享更多关于其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的信息。 尽管马斯克已经在X上承认,特斯拉将推迟其Robotaxi的发布时间,这一消息也令特斯拉股价近日有所回调,但“木头姐”并不担心。 “我们可能离Robotaxi的机会越来越近了,而不是更远了,”她表示,马斯克“想向我们展示一些比8月8日看到的更令人惊叹的东西。他认为,到10月份可能就能做到这一点。” 伍德长期以来一直看好特斯拉,在她的方舟创新ETF中,特斯拉是第一大重仓股。该基金今年亏损近9%,并且由于大量投资者赎回,其资产规模已经缩水约三分之一。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今年累计上涨了18%左右。

  • 推迟机器人出租车发布时间 特斯拉股价遭受重击

    周四,特斯拉(TSLA.US)股价遭受重击,公司宣布备受期待的机器人出租车的发布时间将从8月推迟到10月。这一消息导致特斯拉股价暴跌超8%,市值蒸发了超过600亿美元。截至收盘,该股收跌8.44%,报241.03美元。 此前,特斯拉股价持续上涨,涨势由两位数的收入增长支撑。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推迟上市的消息传出之前,股价的强劲表现已经让一些人感到担忧。截至周三,特斯拉股价已飙升44%,且连续11天上涨,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最长的涨势。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特斯拉的预期市盈率为90倍,这一水平上一次出现是在2022年初。 投资者看好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潜力,并押注马斯克能够将公司打造成人工智能巨头,因此特斯拉股价不断飙升。他们认为,当马斯克最终推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时,将巩固公司作为领先人工智能企业的地位。 然而,现实情况却显得更加悲观。市场对电动汽车的热情有所减退,特斯拉的销量正在下滑,利润也在减少。 根据Cox Automotive最新的电动汽车销售报告,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首次跌破50%,降至49.7%。与此同时,Cox估计,电动汽车的整体销量占整个市场的约8%,高于去年第二季度的7.2%,这被称为一个“破纪录”的季度。 报告显示,特斯拉目前占据49.7%的市场份额,而福特(F.US)的Mustang Mach-E、福特Lightning EV皮卡和E-Transit货车则以7.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 特斯拉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来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能否唱上主角?

    时隔一年又两个月,特斯拉传出正在制定自己宏图计划的第四篇章,这令市场多少有些狐疑。 去年4月5日,特斯拉发布其宏图计划第三篇章,承诺将发展完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当时这一愿景颇令投资者失望。 市场原本预计特斯拉将在第三部分中提出一款更便宜的电动汽车,因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自己爆料称将推出一款价格在25000美元左右的电动车,但最终人们发现特斯拉只在第三篇章中泛泛而谈其可再生雄心,这直接导致了特斯拉股价的下跌。 而就在数小时前(北京时间周二凌晨3点),马斯克又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将推出特斯拉宏图计划的第四部分。他还吹嘘称,这一定会是史诗级的计划。 目前,人们还对第四篇章的内容一无所知。参考第三篇章从“泄题”到最终面世的时间,特斯拉第四篇章的庐山真面目或许要到2025年才能揭开。 宏图计划回顾 市场对于特斯拉的宏图计划一直十分看重,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目标虽然遭遇了颇多挫折,但大部分都在过去几年中陆续完成。从某一方面来说,特斯拉的宏图计划就是市场判断该公司发展方向和发展进度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2006年8月2日,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的第一篇章,核心目标分为: 打造跑车; 打造一辆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汽车; 打造一辆更加便宜的汽车; 完成上述内容还能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 后来,特斯拉成功通过Roadster、Model S和Model 3基本实现了上述目标。随后,特斯拉收购了Solar City,算是为整个第一篇章画上句号。 十年之后,2016年,马斯克又提出宏图计划的第二部分。目标为: 打造带有无缝集成电池存储的令人惊叹的太阳能屋顶; 扩大电动汽车产品线,以满足所有主要细分市场的需求; 通过大规模车队学习开发比手动驾驶安全10倍的自动驾驶能力; 当消费者不使用汽车时,让它为人们赚钱。 其中,关于汽车产品部分,计划中的新型皮卡已经以Cybertruck之名上市,Model Y补上了紧凑型SUV的空档,重型卡车Tesla Semi也已顺利交付。只剩下特斯拉展望的“高乘客密度城市交通”这一款产品还没有消息。 而自动驾驶能力和特斯拉闲置时赚钱(如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想法迟迟无法落地。尤其是自动驾驶业务,其一直受到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查。 着急的第四部分 大部分投资者还在等待特斯拉继续完成第二部分,没想到特斯拉“画风突变”,转头在第三篇章中大肆宣传其可持续计划。当时还有媒体嘲讽称,特斯拉宏图计划的第三篇章看起来是个失败之作。 在宏图第三篇章的完整报告中,列出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提到的能源转型愿景的细节,例如全球能源系统需要约30 TWh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和240 TWh的储能;并计算出世界实现能源转型将需要在未来20年内投资10万亿美元。 这份神来之笔或许也是打击特斯拉股价的一个原因。过去一年中,特斯拉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过30%,远远逊于大盘表现。投资者期待有一份更加明确的计划来提振信心,这可能也是促使马斯克放出第四篇章消息的一个关键原因。 更为微妙的是,就在上周,特斯拉召开了其年度股东大会。在会上,特斯拉股东批准了马斯克于2018年被承诺的天价薪酬包和特斯拉注册地迁移提议,被视为马斯克在特斯拉统治地位的再次确立。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特斯拉股东大声表达了对马斯克的反对,这也让资本市场开始对特斯拉的发展感到忧心忡忡。马斯克此时抛出第四篇章的钩子,其中也有稳定市场信心的意图。 回到第四篇章本身,由于特斯拉最近一直在强调其 人工智能 公司的属性,可以预测的是,马斯克可能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值得资本追捧的宣传噱头。 而除了人工智能之外,马斯克最近夸耀的 特斯拉机器人 可能也会是一大亮点。此外,悬而未定的 自动驾驶 也有机会继续在第四篇章中出现。 可以预测的是,在第四篇章中,马斯克也许会更乐意提出一些具体的观点或者产品描述,这在他近期的种种言论中已经透露出蛛丝马迹。

  • 就在下周四 马斯克再演“讨薪记”

    特斯拉股东大会从来不缺“看点”,这次马斯克将再度上演“讨薪记”。 美东时间下周四(北京时间6月14日周五凌晨4:30),特斯拉召开了2024年股东大会,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项是是投票表决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560亿美元薪酬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CEO,马斯克从不领取传统的固定工资,他的全部薪酬都与公司市值和业绩挂钩。 特斯拉董事会在2018年授予了马斯克一份价值560亿美元的激励性股票期权作为未来数年的薪酬,但前提是马斯克必须实现一系列增长和盈利目标。 然而在今年早些时候2024年,由于特拉华州一名法官裁定当时对投资者信息披露不足,此前投票被判无效,因此需要再次表决。 时隔六年,特斯拉市值扩大约九倍,而马斯克创办的其他企业如人工智能公司xAI和社交平台X也渐成规模,令外界对其分心投入其他业务的担忧与日俱增。同时电动车竞争加剧,特斯拉增长和利润率均出现下滑。 这次马斯克的天价薪酬方案能顺利通过吗? 特斯拉股东会批准马斯克薪酬方案吗? 特斯拉股东们对这一方案分歧仍存,此前特斯拉投资者、加州格伯川崎CEO投票支持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而第三方股东顾问机构Glass Lewis则公开表态反对。 本周六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表态称,将投票反对该薪酬方案。 根据LSEG的数据,该基金是特斯拉第八大股东,持有特斯拉0.98%的股份,规模约77亿美元。 该基金表示,尽管他们赞赏马斯克领导下特斯拉所创造的价值,但他们对薪酬方案的总规模、绩效触发结构、股权稀释以及关键人物风险缓解措施的不足感到担忧。该基金在2018年也曾投票反对这一薪酬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薪酬是美国企业界首席执行官的最大薪酬,去年该基金对半数以上超过 2000 万美元的美国首席执行官薪酬计划投了反对票,警告这些计划与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不符。 尽管分歧存在,但多数分析师预计这一薪酬计划将通过。 早期投票似乎表明计划大概率将通过,交易平台eToro上个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约25%的股东已经进行了投票,其中超80%的人赞成这一方案。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es表示,根据他的客户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受访者预计投票结果为“赞成”。虽然结果可能获通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在当前股价之中, 预计投票结果公布后,特斯拉股价短期内下行空间或大于上行空间。 若方案获批,在消除不确定性这一方面将利好股价,但也意味着马斯克持续在AI等其他领域投入的隐患仍在。 分析认为,特斯拉需要马斯克的驱动力,但长期来看马斯克将如何平衡在特斯拉和其它业务的投入,仍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讨薪不成功的话,马斯克可能离职? 本周,特斯拉董事长Robyn Denholm呼吁股东们批准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并警告如果马斯克的薪酬没有得到批准,他可能会离开特斯拉。 她表示: 这显然不是钱的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Elon的注意力,激励他专注于为我们公司实现惊人增长。Elon兑现了他的承诺,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了巨大价值。我们也应表明我们支持他对特斯拉的愿景,并认可他的非凡成就,这将激励他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Denholm在提交给美国SEC的致股东信中写道: Elon不是一个典型的高管,特斯拉也不是一家典型的公司。因此公司为关键高管提供报酬的典型方式并不能为特斯拉带来业绩,激励像Elon这样的人需要一些不同的东西。 Denholm强调 ,马斯克需要有“动力”,即获得有史以来最大CEO薪酬方案才能留在特斯拉。马斯克可能会在没有动机的情况下逃到“其他地方”,他不缺乏想法,以及他可以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做出惊人改变。 尽管特斯拉是马斯克财富和知名度的主要来源,但他如今领导着 SpaceX、The Boring Company、Neuralink、X 和 xAI等多家公司,负责许多不同的项目,这可能让他的注意力从特斯拉上移开。 值得一提的事,马斯克仍在寻求对特斯拉更多的控制权,即25%的股份,目前他持有约13%的股份。 今年1月马斯克曾公开对当前持有的股份表示不满 ,他表示没有约25%的投票控制权,他会觉得不安,宁愿在特斯拉以外开发产品。

  • 特斯拉欧洲销量跌至15个月新低 仍未出现马斯克承诺的好转迹象

    一个月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认为第二季度会好很多。”但最新的数据显示,马斯克当时可能还是太乐观了。 当地时间周三(5月22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了月度新车注册报告。数据显示,欧盟今年4月份新车注册量达到913,995辆,较2023年3月份的数据高了13.7%,是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 其中,欧盟4月份纯电动汽车(BEV)的注册量增长了14.8%至108,552辆,在更广的(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英国)区域内,BEV注册量也增长了14.4%至144,656辆。分析指出,这两个数字称得上“令人鼓舞”。 但就在这种环境下,特斯拉4月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仅同比增长3%至11,254辆,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英国区域的注册量更是下降了2.3%,录得13,951辆,为202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4月23日时,马斯克曾告诉投资者,特斯拉在第一季度遇到了红海海运中断、柏林工厂被纵火等问题,公司预计二季度能从这些因素中恢复过来。但有分析师指出,特斯拉失望交付量的主因是“需求问题”。 近几个月,德国、瑞典等国家已经停止或撤回了电动汽车补贴,给欧洲地区销量的增长带来了阻碍。财联社去年12月份就曾提到,德国是特斯拉在欧洲最大的市场之一,这家公司可能在2024迎来“最难卖车年”。 周二,特斯拉股价收涨6.66%,但年初至今仍累跌24.90%,成为了美股“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那一个。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直言:“在第一季度业绩公布后,‘七巨头’的绰号需要被淘汰了。” 本周早些时候,特斯拉股东联盟在一份公开信中敦促其他股东拒绝批准公司董事会提出的薪酬方案。据了解,董事会给马斯克开出了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与之相比,当年马斯克买下推特公司花费了440亿美元。 股东联盟认为,马斯克因控制包括推特在内的五家公司而分心,导致他没有为这家汽车制造商的最佳利益服务,“特斯拉正遭受重大的治理失败,需要我们紧急关注并采取行动。”该团体指出,收购推特的决定“对特斯拉的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股东联盟指出,与六年前相比,马斯克对外部业务的承诺只增不减。先前有报道提到,马斯克去年创立了一家名为xAI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为了支持xAI的发展,特斯拉从内部向其抽调了部分人工智能专家。

  • 心灰意冷!特斯拉产品发布主管辞职 抨击马斯克裁员决定

    特斯拉公司产品发布主管Rich Otto在任职近七年后,目前已宣布离开特斯拉。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这位未能脱离“七年之痒”宿命的特斯拉老员工,对于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大裁员决定,显然是颇多怨念。 据Rich Otto当地时间本周三在LinkedIn上发表的声明显示,他已于上周辞职。 此前,他曾在特斯拉任职近7年,参与过Model S Plaid和Cybertruck的首次交付等公司重要活动。 Otto在声明中称,“伟大的公司是由伟大的员工和伟大的产品共同组成的,而伟大的产品只有在员工茁壮成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最近的裁员动摇了公司及其士气,使这种和谐失去了平衡,很难看到长远的发展。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Otto还表示,“特斯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与任何人合作的文化:这意味着伟大的想法和影响力可能来自任何人,是员工走出舒适区、承担大型项目并茁壮成长的催化剂。” “我希望特斯拉以及所有受裁员影响的员工能很快恢复元气。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尽管找我,”Otto称。 大裁员下心灰意冷 毫无疑问,从Otto发布的声明看,特斯拉今年大面积裁员的决定,是导致其最终决定离开特斯拉的主要原因。 在努力应对需求降温和投资者对利润的担忧之际,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今年4月宣布,该公司计划裁员10%。该公司在当月向员工发出了一份由马斯克签署的裁员备忘录,其中提到需要精兵简政,减少重复劳动。 备忘录中称,“这将使我们能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并对下一个增长阶段周期充满渴望。” 而据美国媒体报道,从那时起,该公司已经裁掉了整个超级充电业务部门。当地时间4月29日,马斯克在公司内部发送一份备忘录宣布,特斯拉超级充电团队负责人丽贝卡·蒂努奇(Rebecca Tinucci)和新产品负责人丹尼尔·何(Daniel Ho)将携整个团队离职,该团队约有500名员工。 此外,负责特斯拉电池、电机和能源产品工程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利诺(Drew Baglino)也已于4月辞职。 此次裁员正值马斯克和特斯拉陷入动荡之际,此前特斯拉在上月发布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第一季度交付报告。 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第一季的交付量仅为386783辆,远低于FactSet追踪的分析师预期的457000辆。与2023年第一季度交付的42.3万辆电动汽车相比,这一数字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该公司目前正在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也必须应对需求降温。特斯拉去年曾多次降价以刺激需求,但此举对公司的利润率造成了拖累。 与此同时,特斯拉股价在今年迄今为止的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累计下跌了30.4%,而标普500指数则在同期上涨了9%。

  • 特斯拉向超170万中国车主交付车辆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或本月开工

    电池网从浦东发布获悉,2014年至今,特斯拉中国车主数量从最初的15位,增长到170多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持续向全球输出智能制造的“中国样本”。同时,这十年间,中国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从21.64万台,飞跃到了2000多万。 具体来看,特斯拉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当年,只有15位车主。2014-2016年,特斯拉累计在华交付了2.12万辆车,到了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销售超过2万辆,相当于前三年总和,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9年,特斯拉在华销量约5万辆;2020年特斯拉在华销量翻近3倍达14.8万辆,成为中国市场电动车销冠;2021年翻倍增长至32.07万辆。2022-2023年,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分别为43.98万辆以及60.37万辆,同比增长37.1%以及37.3%。 特斯拉快速成长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中国速度”的加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自2019年正式投产以来,依托着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一流的“中国智造”能力,一跃成为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整车工厂,实现了平均30多秒下线一辆整车;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特斯拉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到94.7万辆,在其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 上海超级工厂进一步助力我国智能制造生态链完善、技术提升、规模扩大。目前,在上海、苏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地区形成了汇聚电池、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全生态链,形成完整的“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特斯拉宣布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于2024年5月开工,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量产,规划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完善中国构建智能制造生态链,继续用“上海速度”和“中国智造”加速向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变。 电池网注意到,2023年12月22日,特斯拉在上海完成拿地签约,宣布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启动。据悉,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每台商用储能电池可储存超3兆瓦时能量,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系统、峰值需求管理等多场景应用。 4月初,特斯拉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特斯拉部署了4053兆瓦时的储能产品,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季度部署量。

  • 特斯拉裁员“一浪接一浪”:据传最新行动瞄准这些部门……

    媒体周一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开启了新一轮的裁员行动,这次对准的是软件、服务和工程部门。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的部分员工在上周末收到了电子邮件,这是公司大范围裁员计划的一部分。此前,特斯拉上个月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0%以上,并解散了电动汽车充电部门。 有消息称,马斯克原本希望裁员20%,因为其季度汽车交付量下降了20%。最终,他还给高管们发了电子邮件,告诉他们如果不进行更高比例的裁员,那么高管自己也会被解雇。 马斯克给出了裁员的几个理由,他首先告诉员工,这是由于特斯拉过去几年员工人数快速增长,导致招聘效率低下和角色重复。他还告诉投资者和员工,这是为了“为下一阶段的增长进行重组”。 特斯拉上个月在通知中披露,将在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纽约州裁员6700多人,裁员还包括大量高管离职。该公司还预计,第二季度将为大规模裁员计入超过3.5亿美元的成本。 特斯拉股价周一收涨1.97%,报184.76美元,但今年迄今该股跌幅已达约26%。 由于利率上升减缓了电动汽车的普及,特斯拉一直面临着销量下降和竞争加剧的压力。分析人士表示,特斯拉希望将重点放在自动驾驶软件、机器人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上,马斯克可能会削减某些团队的开支,为这些项目保留现金。 为省钱绞尽脑汁 近段时间以来,特斯拉为了省钱可谓是“绞尽脑汁”。除了大规模裁员外,上周有报道称,特斯拉已经放弃了在其首创的千兆铸造(gigacasting、以下统称“一体化压铸”)工艺方面进行创新的计划。 “一体化压铸”是一项尖端技术,旨在通过使用具有大型压力机,将汽车车身底部的大部分压铸成一个整体。而在一辆典型的汽车上,车身底部原本应该由数百个单独的部件组成。因此,该技术原本有望彻底改变汽车制造的方式,而特斯拉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但现在,特斯拉据称已停止这一创新计划,并选择回归更传统的三段式铸造方法。据悉,特斯拉最近推出的两款新车型Model Y跨界SUV和Cybertruck皮卡均采用了传统的三段式铸造方法。 今年4月,特斯拉还表示,正在研发“新车型”,这些车型将使用其现有的平台和生产线——此举有望让该公司更好地控制资本支出。

  • 马斯克是天才还是疯子?解雇充电团队引发北美市场集体头疼

    特斯拉上周出人意料地解雇了几乎整个Supercharge充电业务团队,令市场投资者面面相觑,怀疑特斯拉是不是发错声明。 作为市场共识的是,特斯拉在充电网络这一领域上拥有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望尘莫及的巨大优势,而此刻特斯拉的裁员举动无疑像是裁到了自己的大动脉。 更令电动车市场窒息的是,就在过去一年中,多家特斯拉竞争者已陆续与特斯拉签订了使用特斯拉北美充电标准(NACS)的协议。要不是特斯拉自己还在制造电动汽车,其他汽车制造商很难不怀疑特斯拉是故意设了个圈套给它们跳。 包括通用汽车、福特、起亚、本田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则一边私下怀疑特斯拉是不是“疯了”,一边坚定表示不会改变其对客户的承诺。 通用汽车在最新的声明中表示,没有关于NACS过渡计划的新消息,正在关注超充(Supercharge)团队的变化以及其潜在影响。福特也称其为客户提供的充电服务几乎并不会改变。Rivian安抚客户称,车主仍可以继续访问特斯拉的充电网络。 即便特斯拉的充电业务并未就此中断,但分析师仍认同,马斯克的裁员举动将导致北美特斯拉超级超电站网络铺设速度将明显放缓,某些地点的建设将不得不面临停止。 北美市场集体头疼 马斯克的“神来一笔”让整个北美电动车市场感到头疼。 市场研究公司Escalent负责移动和能源实践的副总裁KC Boyce表示,解雇超充团队将减慢车辆对充电网络的访问,并减慢基础设施部署的步伐,最终抑制特斯拉和非特斯拉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Escalent数据显示,充电基础设施的可用性会影响买家采用电动汽车的决定,而特斯拉的充电网络显然已经成为北美市场里面最大的玩家,直接对整个电动车市场施加影响。 Boyce猜测,马斯克想要进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出租车的计划,很可能是以牺牲其充电网络业务作为代价。 但也有人认同马斯克的裁员举动。EV inFocus 时事通讯主编Peter Ramsay认为,马斯克限制充电支出的举措实际上是明智之举。他估计特斯拉去年的充电业务收入仅为17.4亿美元,占到总收入的1.5%。相对而言,其赚钱能力对特斯拉来说有些微不足道。 不过,Ramsay表示,特斯拉的充电业务可以独立发展,并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他认为将特斯拉充电业务出售或许能进一步推动特斯拉的发展。 商业充电公司EV Realty首席执行官Patrick Sullivan则指出,特斯拉“校友”无处不在,被特斯拉解雇的500个充电行业人才一旦找到新工作,市场将看到他们更大的影响力。

  • 为节约成本 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团队被裁!约500人受影响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美国特斯拉公司负责电动汽车充电的团队表示,马斯克在4月29日晚上通过邮件告知他们整个团队都被裁撤,大约500人受影响。   据法新社报道,马斯克此举是为节省运营成本,却引发业内人士担忧。因为目前几乎所有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都已加入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网络。   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全美拥有2261个超级充电站。马斯克4月30日表示,特斯拉仍计划增加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只是建设速度将放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