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85个
从1995年第一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上线,到29年后的2024年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的里程碑——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 同一天,在湖北另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十堰,举办了“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到深交所、北交所专家和天风证券、达晨财智等投资机构参与,共同探讨资本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助力当地产业跑出“加速度”。 十堰被称为中国商用车之都,全市拥有从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3160多家,可生产100多种车型、4000多种零部件,是全国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群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十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链的迭代离不开资本的助力。在沙龙上,十堰市政府副秘书长洪术成表示, 汽车是十堰的主导产业,今年7月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当前十堰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机遇期,将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资本投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 十堰正在推进“千亿千企”技改提升三年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下一代汽车生态圈,力争2026年汽车产业产值超2500亿元 。 在推动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十堰打造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矩阵,培育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9家,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中重卡产量增长264%。其中,东风D600平台加快建设,预计新车型明年6月下线;三环汽车提升改造6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去年全年产量;大运汽车新建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可实现4.5吨到31吨商用车柔性化生产。 目前,十堰生产的智能网联公交已经在35座城市商业化运营,无人驾驶小巴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过去两年来,十堰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省63%,商用车出口占全省77%。 撬动更多资本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十堰正在做的事情。2023年,十堰市利用车百基金和市产投公司等,采用控股、参股等方式,支持产业链节点中优质企业发展壮大,吸引领军企业、高成长性零部件企业来十堰投资,实现产业聚集。 今年年初,深高投新动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功备案,落地十堰市茅箭区。 该基金是十堰市首支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的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存续期7年,首期实缴规模1.25亿元,重点投资十堰市茅箭区及其他地区智能制造、汽车、新型电池、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 深高投新动能基金落地后, 十堰市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由上年的5支增加到7支,总规模超28亿元。
在11月15日开幕的2024广州车展上,“迪王”比亚迪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车企之一。这家正值成立三十周年的企业,以浩大的声势包下整个1.2馆。 车展上,比亚迪公开亮相多款全新车型,包括MPV夏、仰望U7、腾势Z9和方程豹豹8等。正如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的判断,“迪王”的参展阵容不仅展示了其多年来在电动化领域的坚持,也在体现了向智能化“改变”趋势。 电动化领域的能力一直是比亚迪产品的核心卖点。在本届车展上发布内饰的王朝系列中的夏,将搭载第五代DM混动技术。这一混动技术集合高效动力系统、超低油耗与长续航里程等优势,使比亚迪在今年下半年的国内混动市场形成了“断崖式”的领先姿态。 数据显示,比亚迪10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66.5%;前10个月累计销量325万辆,占据了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三成。其中,10月PHEV车型占比超六成,前十个月占比58.01%。 作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的仰望U7,同样在车展上发布EV、PHEV双旗舰版本。仰望U7 EV版配备仰望专属高性能刀片电池,CLTC续航里程可达720公里;PHEV版则搭载全新自研高性能发动机,综合续航里程1000公里。在发布会上,比亚迪展示了仰望U7连续零百弹射测试的成绩。基于仰望U7三电技术与热管理系统的能力,仰望U7实现连续弹射77次,零百成绩都维持在3秒内,且性能无衰减。 如果说“电动化”转型已成为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比亚迪的“过往”,那么“智能化”则是下一阶段的“序章”。仰望U7搭载了易四方和云辇-Z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研的底层控制软件为支撑,构建了全数字底盘,实现仰望U7整车全算法控制。 这一底层控制软件,实现了对易四方、云辇-Z 两大技术的贯通和集成控制。通过传感器感知信息、智算中心决策、电机执行指令,实现了三向六自由度车身姿态全数字化调节,有效缩短感知-决策-执行的路径。 在智驾方面,于仰望U7同台亮相的腾势Z9,搭载了DiPilot300高阶智驾系统,具备高快领航和城市领航辅助功能。 除了加强智驾的自研能力,一直以来倾向于垂直整合的比亚迪做出的重大“改变”则是选择与华为联手。比亚迪在车展前夕发布的方程豹豹8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可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贯通,全程自主应对闸机、环岛、窄道掉头等复杂场景,并支持离车泊入、泊车代驾、远程挪车等多种智能泊车功能。 在智能座舱方面,比亚迪夏和腾势Z9均搭载了DiLink 150智能座舱,而豹8座舱部分还配备了方程豹硬派专属AI智能座舱,并采用4nm制程的BYD 9000芯片。 “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改变,是顺应市场趋势的行为。”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在电池领域具备的先发优势,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确实存在“短板”,“智能化能力的构建绝非朝夕可完成,这便需要比亚迪在坚持自研的同时拓展外部资源的合作,以快速应对市场需求。” 11月18日,比亚迪将迎来自己30周岁的“生日”。据王传福此前透露,在比亚迪品牌成立30周年之际,公司即将迎来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在此背景下,此次广州车展无疑成为比亚迪开启下一个三十年的“序章”。
面对利润普遍下滑的事实,BBA们不再刻意追求极致的电动化转型,转而在继续推出传统燃油车以稳住销量与品牌基盘的同时,通过与本土供应链的合作强化智能能力参与中国市场竞争。 2024广州车展现场,梅赛德斯-奔驰共有29款车型亮相,其中既有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新款纯电EQE,也有2025年款GLC轿跑SUV;阵容同样强大的宝马,在官宣即将推出搭载V2X技术车型的同时,“最年轻的M”——国产BMW 2系四门轿跑车首发亮相。 “这(BMW 2系四门轿跑车)既是第一款国产的M性能轿车,也是第一款诞生于沈阳的BMW四门轿跑车。”在业内人士看来,BMW2系coupe的国产,不仅延承了宝马“驾驶乐趣”在智能电动时代的品牌理念,更体现出BBA们在中国市场的集体“觉醒”。 以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参展的奥迪,也是这一“觉醒”的代表。在带来包括全新纯电奥迪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及首款AUDI E概念车的同时,产品命名体系变更后的奥迪A5L(原奥迪A4)亦同台亮相。其中,由一汽-奥迪投产的A5L诞生于奥迪最新燃油车平台PPC,而奥迪-一汽生产的Q6L e-tron则出自奥迪全新纯电平台PPE。 在“南奥迪”的上汽奥迪,奥迪·上汽项目首款产品AUDI E概念车,在项目正式签约五个多月后便首次公开展出。该车型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由奥迪提供车产品设计和工程技术,上汽集团则提供与电动智能有关的技术生态系统。 “(奥迪-上汽智能电动汽车合作项目)首款车型在未来几周后开始生产,计划明年夏季投放市场。”广州车展稍早前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llner)表示,奥迪-上汽项目将推出三款纯电车型,“这三款产品在奥迪与上汽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中,目前双方已开始谈论下一步的合作内容。” 稳住燃油车基盘,稳步推进电动化转型并强化智能能力,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已是BBA们的共识。 广州车展前夜举行的奔驰科技日上,奔驰再现了其L2++无图智驾的全球首秀。按照奔驰方面的说法,其全新打造的“无图”L2++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应用端到端大模型、数据驱动地标检测,可实现感知决策的一体化。这一系统基于纯视觉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只要有导航,哪儿都能开”。 在车展首日亮相的全球奥迪A5L采用PPC平台与PPE平台共享的奥迪最新E³1.2电子架构,这一由5个计算平台组成的运行核心,成为深度接入高阶智能驾驶等技术方案的前提。尽管一汽-奥迪方面并未官宣与华为的合作,但有一汽-奥迪内部人士透露,这一高阶智驾方案即为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此前,比亚迪方程豹8、阿维塔11增程版等车型,已率先实现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的搭载。 与奔驰、奥迪的单车智能驾驶不同,宝马采用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径下的智驾方案。按照计划,从2025年1月起,搭配“车路云一体化”V2X模块的全新BMW 5系将在沈阳量产,这是宝马首次推出搭载V2X技术的车型。 “V2X技术对于高阶自动驾驶的高质量信号传输至关重要。”宝马中国方面表示,目前,宝马V2X技术可实现前车紧急制动预警(EBW)、闯红灯预警(RLVW)以及十字路口横向来车碰撞预警(ICW)3个场景功能,不仅能够做到“超视距”安全预警,更不受摄像头、雷达等传统感知系统的限制,在主动紧急制动AEB功能基础上再加强安全预警能力。“V2X技术量产既给‘纯粹驾驶乐趣’再叠一层安全buff,也将为宝马推进未来高阶自动驾驶提供先机。” 不仅是智能驾驶,在智能座舱方面,奔驰在广州车展前展示了MB.OS全新域控制架构,该架构由奔驰自研,覆盖车端到云端且实现软硬件解耦,支持相同功能在不同车型上实现高度一致性,并且实现每年多次覆盖多维度功能的升级,让所有车都能实现终身进化。宝马X3则搭载最新一代BMW操作系统,界面以“零层级”为原则,中央显示屏地图打底,配合小组件无须进入子菜单,便可在显示导航的同时操作驾驶相关常用功能。 “BBA们历史包袱太重,早期其新能源车一直脱离不了燃油车的底色。”业内人士表示,前期BBA主要是“油改电”方案,纯电续航里程、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竞争力都有限,即便是降价,在市场上也不受欢迎。“在不断被市场‘教育’后,BBA们开始‘觉醒’,相继拿出更受消费者关注的智能化产品。”
在2024广州车展上,荟聚了多家新造车企业的D区热闹非凡,而位于17.2馆的小米汽车更是带来“泼天的流量”。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不仅为自家征战纽北的SU7 Ultra原型车站台,也来到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乐道、小鹏、理想等友商展台,所到之处皆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 高管之间“友好互动”的背后,却是企业之间的暗自较量。当前,国内智能驾驶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众多车企纷纷推动高阶智驾的普及,“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驾驶体验正在逐步落地。得益于端到端技术的支持,视觉方案的能力被进一步强化。如何实现高阶智驾平权,则成为车企之间的角力点。 11月7日,售价区间18.68万-21.88万元的小鹏P7+正式发布后,订单暴涨至服务器宕机。这款新车全系标配小鹏纯视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小鹏汽车表示,“小鹏P7+的用户对车辆智能化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智能驾驶功能成为他们选择购买的主要因素。” 在本届车展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将启动“车位到车位”智驾方案测试,未来将在AI天玑5.5.0上全量推送。基于小鹏图灵AI智驾体系,小鹏汽车成为行业首家用一套智驾软件以及基于端到端大模型实现“车位到车位”的企业。该方案以一套软件逻辑,打通地库、闸机、城区道路等场景,并且轻地图 、轻雷达,路线还能无感生成。 同样带来了智驾平权产品的还有零跑汽车。此前已在巴黎车展亮相的零跑汽车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B10在国内首次展出,零跑汽车董事长兼CEO朱江明称,“零跑汽车明年的产品重点是‘B系列’车型,这一系列针对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的A级车。” B系列是零跑汽车实施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研发的开始。零跑汽车表示,公司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全新LEAP 3.5架构上配置以端到端大模型为基础的高速及城区的高阶智驾功能。 此次拥有独立展台的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其首款车型L60上也搭载了纯视觉方案。“智驾方面,乐道会在今年年底把现有功能做迭代,明年与蔚来一样有新的智驾策略,一定会有一个真正的端到端。”乐道总裁艾铁在本届车展透露了乐道智驾方案的进度。 不仅是在展馆内,车展开幕前一天,雷军通过直播展示了小米汽车的“车位到车位”的智驾能力。按照计划,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则于11月16日开启定向邀请内测,12月底开启先锋版推送。理想汽车则宣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驾驶技术架构——端到端+VLM双系统的最新进展:11月底随OTA 6.5版本车机系统向AD Max用户推送,将成为首个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的车企。 当汽车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后,降低成本、下探市场、提升市占率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相信(20万元以下市场)是未来两三年大家要发力和互卷的点,也是智能汽车‘千元机’的价位段。”斑马智行副总裁袁博表示。 在成本压力下,端到端加持的纯视觉技术,成为车企实现智驾平权的首选方案。“当前国内的激光雷达便宜的需要一两千元,贵的在数千元人民币价位。”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直言,尽管激光雷达的价位较数年前动辄万元已降低,但对利润正受到挤压而愈发微薄的主机厂而言,削减这项配置或许能够在成本、利润和产品竞争力上带来更多空间。
当一众新造车企业凭借创始人IP成为车展“人气王”时,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国家队”,在羊城给出了未来三五年内投资合计超2200亿的“钱景”目标。 “广汽将聚焦品牌、产品、科技和国际化四个领域,争取在三年时间里,打造‘新广汽’。”2024广州车展首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宣布正式启动三年“番禺行动”,“这是集团对行业的一系列思考和权衡,旨在无论是产品体验,还是技术领先,广汽在2027年都要进入全球第一阵营。因此,改革、调整、转型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站在主场迎接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今年广汽集团豪气包下整个2.2馆,埃安品牌第三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UT、昊铂品牌旗下豪华智能旗舰SUV昊铂HL,以及广汽本田烨P7量产版等众多新车齐聚于此。 让“东道主”广汽如此“大动干戈”的正是“番禺行动”的发布。按照这一计划,到2027年,广汽自主品牌年产销将达到20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60%。其中,2025年上市7款产品,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广汽传祺将与华为深入合作,推出全新的中高级SUV、MPV和轿车三大系列车型,全部搭载华为的高阶智驾技术;埃安、昊铂的主力车型将全系搭载广汽增程技术,纯电续航、综合能耗都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番禺行动’是基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宏观环境变化、广汽自身的经营状况及特色,为未来三年发展所做的全面规划。”冯兴亚透露,未来三年,广汽自主品牌将密集推出22款全新车型;进入智驾领域全球第一阵营;集团将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挑战出口50万辆。不仅如此,全固态电池技术也会按计划在2026年装车搭载。“未来三年,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集团将至少投入500亿元,确保‘番禺行动”的资金需求。” 同样放出“豪言”的还有长安汽车。据长安汽车发布的信息,未来五年内长安计划投入超500亿元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和人形机器人。其中,在飞行汽车领域,将同步开展低空飞行器和飞行汽车两种形态的产品及其产业;在机器人领域,将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2026年前推出长安飞行汽车产品,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较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更大手笔的是中国一汽集团。“以2000万辆为分水岭,新能源汽车正在度过‘多元创新’的尝鲜期,全面进入‘高质创新’的跃升期。”在广州车展前举行的一汽红旗2024新能源之夜上,中国一汽总经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总裁刘亦功表示,未来五年,一汽红旗还将投入1200亿元研发资金,着力攻克983项关键核心技术。 于车展开幕当日开启预订的中大型豪华纯电SUV红旗天工08,便基于红旗最新发布的天工纯电平台和九章智能平台打造,计划于12月中旬正式上市。另外两款天工家族成员B级豪华纯电轿车、B级豪华纯电SUV也将于2025年陆续上市。 “当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车市主流时,造车新势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威马、爱驰等新势力品牌退出市场,哪吒、高合等品牌“遇挫”,未能突围成功的新势力品牌已至衰退期。“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国家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谁能够大胆创新,破除体制上的障碍,谁就能从竞争中突出重围。”
SMM11月15日讯:本周锂电回收产废价格重心略有上移。本周初时,在市场终端超预期的刺激下,碳酸锂价格上升明显。三元电池方面,虽镍盐价格有降低,但受碳酸锂价格的拉升,伴随钴盐价格小幅度抬头,三元锂电池和钴酸锂黑粉系数均有0.5左右的上升;磷酸铁锂电池产废在本周初时,现货市场部分厂商亦受市场情绪带动,部分打粉厂商对外报价亦存在明显上行,市场磷酸铁锂极片黑粉高幅价格从周一的2900元/锂点左右上行至3000元/锂点左右,部分厂商报价甚至突破3300元/锂点大关。但从实际成交来看,考虑到近期碳酸锂受多种因素几度快速冲高回落,且高价产废导致成本倒挂问题得不到解决,湿法冶炼端企业整体接货意向平淡,对高价产废较为抵触。同时在本周四至周五,碳酸锂价格出现快速回落,进一步加强了各企业的观望情绪,除刚需采买外,并未有过多备货,因此市场成交重心虽有上行,但企业整体以稳为主。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贺021-20707850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马斯克对4680电池的押注将会失败,永远不会成功,我们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他(马斯克)沉默了,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制造电池。这是关于电化学的,而他擅长芯片、软件、硬件和机械。”近日宁德时代曾毓群这番话,再次引发了市场对4680圆柱电池的关注。 特斯拉在去年推出4680电池的时候,表示该电池相较于前一代电池,4680电池在能量方面提高5倍、续航里程提高16%、动力方面提高6倍、成本方面降低14%。这种圆柱电池采用大电芯,单体比小圆柱电池要大5-6倍,系统集成效率会更高;并且其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标准比较统一,后期的能量密度也会较高。特斯拉提出的干电极技术相比传统的湿法技术,干法电极成膜的均匀度和一致性更难控制,而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极又较大较厚,因此生产的难度更高。 2024年9月15日,特斯拉宣布其第1亿颗4680电池正式下线,从第5000万颗电池下线到第1亿颗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特斯拉在4680电池规模化生产和制造工艺优化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今后特斯拉的4680电池预计将应用于多种车型,包括Model Y、电动皮卡Cybertruck和电动卡车Semi。有报道称,特斯拉正在准备四种不同版本的4680电池,分别代号为NC05、NC20、NC30和NC50,每种设计用于不同的车型和用途: NC05电池将用于即将推出的Robotaxi、Cybertruck和Semi; NC20电池将提供更多能量,用于SUV、Cybertruck和其他未来车型; NC30和NC50电池将在负极中引入硅碳,以提高电池性能,NC30用于Cybertruck和一款电动轿车,而NC50用于注重性能的车型,如下一代特斯拉Roadster。 随着4680电池的量产提速,特斯拉的大圆柱电池技术路线逐渐形成了一条强大的产业链。目前已经有不少整车厂、电池厂商已经在快速跟进,以下是SMM统计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的4680电池阵营: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2024广州车展有多款重量级新车颇具热度,鸿蒙智行“四界”的首次同台被视为其中的最大看点之一。 “尊界将于11月26日的华为发布会上,与Mate70手机一同正式发布。”11月15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站在汇集问界、智界、享界的2024广州车展鸿蒙智行主展台上,透露了尊界的正式发布时间。记者注意到,展台角落中首次设置了尊界的专属区域,后者被黑色玻璃围成了一个“秘密展台”。 财联社记者在前期品鉴中看到了写有“尊界S800”车名的实车,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于另外“三界”,百万级的定位使其具备超豪华车的很多元素。修长大气的车身长度目测已远超5米,车头大灯下方、侧面门把手、贯穿式尾灯三个区域均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星状灯带,银色、紫色构成的双拼色不禁让人想到了它的对标品牌——劳斯莱斯。 “车头特别帅,车身特别长,车尾特别亮。最核心的东西在车内,后续会向大家介绍。”余承东在形容尊界时表示。 此次并非尊界的正式亮相,故内饰部分并未与外观一同展示。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即将于11月26日举办的华为发布会上,尊界将与华为Mate70一同完成正式首秀,预售价24.8万元起的智界新S7也会同步公布正式售价。 除尊界外,余承东在本届车展上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一同为智界新S7站台。 由于交付周期过长等问题,曾陆续完成“两次上市”的智界S7并未达到华为、奇瑞方面的销量预期,但双方高层一直没有回避导致前述挫折的交付问题。 尹同跃表示,智界S7此前的交付问题是由于团队没有适应节奏、做好准备,“之前是我们拖了后腿,这次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加班加点,宁可牺牲奇瑞的产能,也要保证智界的交付。”余承东亦表示,自己和尹同跃一直在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目前工厂已采取双班制工作方式、昼夜不停地生产,智界的交付能力会很快得到明显提升。最新数据显示,智界R7在30天内的交付量已累计突破1万台。 从目前数据看,问界在保证持续热销的同时,智界已形成加速上扬的态势。11月9日-11月10日数据显示,鸿蒙智行全系大定突破6000台,其中问界M7、问界M9、智界R7大定分别突破2200台、1800台和1500台。
11月14日安培龙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一家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项目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该客户供应EHB制动系统压力传感器。根据客户预测,本次中标项目生命周期为5年,中标订单周期为1年,周期预计总金额约为4020万元人民币。 本次中标项目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陆续交付,对2024年年度业绩暂无重大影响。如后续订单陆续顺利转化,预计将对公司 2025 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影响金额及影响时间将视订单的具体情况而定。安培龙表示,本次项目中标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及产品质量的认可,对公司车规级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下一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如何实施关税存在不确定性,这促使多伦多道明银行(Toronto-Dominion Bank)旗下投行TD Cowen的分析师Brian Morrison对两家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即利纳马(Linamar Corp.)和Martinrea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简称“Martinrea”),持更为悲观的看法。 Brian Morrison将利纳马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初期将继续存在关税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他将利纳马的目标股价从89加元大幅下调至68加元。 由于利纳马第四季度财务预期疲软,以及该公司工业部门业绩表现缺乏明确性,Brian Morrison决定对该股持更为谨慎的态度。Brian Morrison写道,尽管利纳马股票仍具有长期价值,但该股短期内或将成为一个“低市盈率价值陷阱”。 与此同时,Brian Morrison维持Martinrea的“买入”评级,但将该公司的目标股价从18加元下调至13加元,理由是该公司的产量预期不明朗以及美国关税所带来的风险。 多伦多当地时间11月13日下午,利纳马的股价下跌1.1%至59.65加元,而Martinrea的股价则大幅下滑近10%至9.75加元。 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承诺将采取大范围行动来限制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包括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60%的关税,以及对从其他贸易伙伴进口的产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 利纳马首席执行官Linda Hasenfratz表示,美国进口关税将增加跨境产品的成本,这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因为一些汽车零部件在组装成整车之前需要多次跨境运输。 Linda Hasenfratz表示,美国汽车行业的任务在于说服特朗普政府,是北美合作而非关税,将使美国汽车行业在全球更具竞争力。 Martinrea执行主席Robert Wildeboer向分析师透露:“我们经历过股价大幅下跌的困境,但我们成功挺过来了,且对我们来说结果还不错。我们认为,一旦Martinrea克服贸易挑战,未来几年形势会很好。” 2018年,随着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就一项新的区域贸易协定展开激烈谈判,当时利纳马和Martinrea的股价均大幅下跌,但随后又再次上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