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9

  • 消费偏弱交仓增多 铅锭社库再度累增【SMM铅锭社会库存】

            SMM2月17日讯:据SMM了解, 截至2月17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5.34万吨,较2月10日增加0.72万吨;较2月13日增加0.11万吨。         今日为沪铅2502合约的交割日,持货商移库交仓,周末铅锭社会仓库继续到货,库存延续增势。近期,下游企业虽基本恢复,但对铅锭的采购需求表现欠佳,各地现货由升水转向贴水,且贴水幅度扩大,截至2月17日,河南、湖南等地炼厂厂提货源报价对SMM1#铅均价贴水50-0元/吨出厂,期现价差在200元/吨以上。同时再生精铅报价对1#铅均价贴水150-0元/吨出厂,下游企业选择较多,短期铅锭社库难改增势。

  • 【2.17锂电快讯】商务部妥善解决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符合双方利益

    【雷军:2月14日订小米汽车依然要排队六七个月】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2025北京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演讲时透露,小米利用9个月时间交付了超过13.5万辆车。如果2月14日订车,依然要排大概六七个月的时间。 (北京青年报) 【商务部:妥善解决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符合双方利益】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4日与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视频通话,双方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汽车产业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王文涛表示,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基础扎实、空间广阔,中方欢迎包括奔驰集团在内的欧洲车企扩大对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妥善解决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符合中欧双方利益和业界普遍期待。希望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和奔驰集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委会尽快作出政治决定,在双方多轮磋商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同中方相向而行,尽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康林松表示,包括奔驰集团在内的欧洲汽车产业界高度关注欧中电动汽车案,支持和期待双方早日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奔驰集团将秉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财联社) 【恩捷股份子公司:预计公司硫化锂与固态电解质2026年-2027年进入千吨级量产阶段】 湖南恩捷首席科学家刘芳洋表示,目前公司对于硫化锂与固态电解质的开发处于中试阶段,预计2024年-2025年底建成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10吨级硫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电解质膜中试生产线,预计2026年-2027年底进入量产阶段,建成千吨级硫化锂量产线,建成千吨级硫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线,实现超薄硫卤化物电解质批量生产。小财注: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恩捷股份全资子公司。(财联社) 【广汽埃安电池研发部李进:正推进建设人工智能开发平台 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进度】 广汽埃安电池研发部部长李进表示,“人工智能现在发展很快,我们也在推进建设人工智能的开发平台”,他透露说,在全固态电池开发中,希望通过利用仿真计算和AI深度学习模型,对固态电解质进行创新型的开发,攻克妨碍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的稳定性、安全性、加工性和固固界面融合等问题。(财联社) 【长安汽车:审议通过《关于参与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整合方案的议案》】 长安汽车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14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度审计计划》、《2025年度融资计划》等多项议案。其中,《2025年度融资计划》同意公司开展不超过96.57亿元的带息负债融资;《关于开展票据池业务的议案》同意公司开展不超过300亿元额度的票据池业务;《2025年度投资计划》涉及金额较大,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此外,公司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和《关于参与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整合方案的议案》等。 相关阅读: “不堪重负”! 电解钴报价再跌1000元 短期供需结构或难扭转? 【周度观察】 【SMM分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SMM分析】中国科学家突破锂电池寿命极限 废旧电池"打一针"即获新生 【SMM分析】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开发出环保高效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锂提取技术 【SMM分析】赣锋锂业阿根廷Mariana盐湖项目正式投产 【SMM分析】磷酸铁价格稳定中隐现两极分化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SMM分析】1月国内需求逐步回落 储能电芯产量环比减少14% 【SMM分析】海外锂要闻 【SMM数据】2025年1月六氟磷酸锂开工率下行 【SMM数据】2025年1月电解液开工率下滑 【SMM分析】北汽福田与宁德时代开启十年战略合作 2月初磷酸铁锂价格继续下探【SMM分析】

  • 吉利“百日维新”:极氪、领克百亿级股权整合交割完成 年内推L3级自动驾驶

    旨在战略聚焦的吉利“台州宣言”发布后,汽车业一场历时3个月的百亿级股权合并案初步落下帷幕。 2月14日,极氪、吉利汽车分别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上述股权交割事项完成后,极氪科技集团正式宣告成立。 “新成立的集团公司将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并在产品研发、制造、用户运营、智能化四大板块开启内部管理变革。”据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介绍,新成立集团公司的产品研发协同预计效率提升15%以上,“大制造+大质量”一体化管理预计效率提升20%以上,构建“双品牌价值金字塔”用户管理体系,并以AI驱动企业管理质变,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以上,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的智慧型企业转型。 通过此次股权交割,极氪和领克的战略整合进一步清晰,将在产品定位、用户沟通、海外市场等方面形成差异与协同。以销售为例,极氪、领克两大品牌独立运营,但通过新组建的用户委员会进行沟通。海外市场方面,领克、极氪将成立面向除欧洲外的新兴市场的统一海外销售公司,2025年计划在海外累计落成超200家门店。 “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要实现40%的增长率,达成7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成为新能源时代的BBA。”安聪慧表示,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专注“豪华、极致、科技”,主打30万及以上市场,以中大型车为主,中型车聚焦纯电,大型车聚焦超级电混;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专注“潮流、运动、个性”,主打20万及以上市场,小型车聚焦纯电,中大型车聚焦混动。“未来两年之内,要成为年销百万级的、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去年11月14日,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并表示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领克其余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今年2月11日,领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股东变更,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领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变更为安聪慧,注册资本从75亿元提高至76.53亿元。 产品规划方面,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将发布5款全新产品,其中4款为混动车型。极氪品牌将推3款新车,包括猎装车极氪007GT、全尺寸旗舰SUV和大型豪华SUV,两款SUV均搭载超级电混技术;领克品牌将推2款新车,包括领克900和一款EM-P插混产品。 在智驾领域,极氪科技集团的未来新品将以“软硬件全栈自研,全部高阶”的平台化开发模式,实现智驾路线的高效协同。其中,作为全球首款搭载英伟达索尔芯片的自研浩瀚智驾量产车型,领克首款旗舰大六座SUV领克900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极氪自研浩瀚智驾的L3级自动驾驶即将正式落地,搭载相关技术的新车将于4月上海车展期间亮相,预计在年底具备量产车交付能力。 “今年极氪科技集团将聚焦超级电混、全链AI和全域安全三个重点全面发力。”安聪慧表示。

  • 比亚迪推“智驾平权” 多车企回应 “扛得住” 上游产业链成受益方

    近日,比亚迪的“智驾平权”在汽车赛道激起千层浪。 一直以来,智能驾驶技术主要集中应用于部分高端车型,消费者体验的价格门槛高。而此次比亚迪发布的智驾车型覆盖了王朝、海洋等多个系列,将高速智能领航驾驶(高速NOA)车型的价格拉低到了7万元级。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近期发微博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把成本做低,让最基础的智能驾驶辅助普及,值得表扬、可喜可贺的!而混淆高阶智能驾驶概念,把最基础入门级的智能驾驶辅助说成高阶智驾,是不合适的。” 《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了上海、深圳、武汉、成都等多地的多个新能源品牌店,一线人员均认为比亚迪的全系智驾策略,并不会对自家的中高端车型产生太大的冲击。 一方面,搭载城市智能领航功能(城市NOA)的比亚迪车型起售价已经超过20万,与友商同样搭载城市NOA车型相比价格并未有更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一线人员普遍认为,比亚迪智驾属于起步阶段,体验上不一定能追上先发企业。 在产业链端,由于比亚迪整体庞大的销量,加上比亚迪设定的60%以上智驾车型的销售目标,这将会给上游企业带来客观的订单量增长。而在投资人看来,比亚迪将价格战卷到技术战,不仅给上游带来产能压力,还对供应链提出了严格的成本要求,供应链侧的利润率有待观察。 智驾车型“加量不加价”引消费者关注 比亚迪推出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根据硬件配置、功能定位、适用车型及品牌细分为A、B、C三个版本。 其中A版采用三激光雷达、五个毫米波雷达和十一个摄像头的配置,搭载英伟达双Orin芯片。B版配备单激光雷达结合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算力基于单OrinX。C版采用纯视觉方案,由五个毫米波雷达、十二个摄像头和十二个超声波雷达组成,芯片为地平线J6M或英伟达Orin N。 其中A版和B版支持城市智能领航驾驶(城市NOA),而目前纯视觉方案的天神之眼C目前不支持完全意义上的城市NOA,仅支持高速智能领航驾驶(高速NOA),但未来不排除为该型号OTA升级固定通勤线路的城市NOA功能。 从比亚迪官网《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搭载天神之眼B方案的车型起售价最低的车型为汉、唐和宋三款。 《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了深圳地区的比亚迪海洋网门店,该门店店员告诉记者,目前支持智驾的展车尚未到店,试驾车型仅有比亚迪宋Plus一款。“新款和旧款外观和内饰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智能驾驶功能。” 该名店员还补充道,目前新款上市,官方并未调整旧款价格,但店内针对老款车型有7000元左右的价格优惠。“具体优惠咱们还可以谈,目前新款上市时间还不长,订购新款根据车型的不同,还要等待一到两个月。” 在《科创板日报》记者询问时,顾客到店看车开口第一句就是询问关于比亚迪新款智能驾驶相关功能。该名顾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听说上了智驾款车辆才进店体验的。我也看了领克Z10和小鹏Mona M03,现在智驾(高速NOA)基本都是标配功能了。花一样的钱,肯定是功能多一些更好。” 另一位比亚迪汉DMI精英款的车主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这台车年前提车落地价才18万,当时销售没有提改款的事情。我们也觉得改款刚上市价格肯定也没有优惠,再说比亚迪汉改款也不会有太大升级。谁知道2个月不到,比亚迪发布了智驾款,指导价也没涨。” 比亚迪销售门店称,由于新款和老款在硬件配置上面有所差异,后期不能通过OTA方式给老款升级增加智驾功能。“退车肯定是没办法了,我们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补偿政策,而且老款都已经给提车优惠了。” 记者了解到,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还有包括广汽埃安 AION RT、宝骏云海、等车型支持高速NOA功能,但将高速NOA下拉到10万元以下车型的仅有比亚迪秦L、海豹05和海鸥这三款车型。其中小鹏Mona M03顶配版售价15.58万元还支持城市NOA,是目前支持该功能售价最低车型。 高阶智驾比亚迪尚无价格优势 但会冲击合资车市场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目前自主品牌20万级别的车型基本都标配了高速NOA,而城市NOA功能则基本需要额外付费增配至25万以上,仅有小鹏P7+在20万级别车型上标配了该功能,无需额外付费。 其中小米、极氪、智己、飞凡、蔚来、魏牌等的高阶智驾车型,在上市时都推出限时免费政策。除了增配(买断)之外,特斯拉、华为鸿蒙智行的“三界(问界、智界、享界)”和阿维塔同时采用买断和订阅两个方式;蔚来及其子品牌乐道则采用订阅模式,即按月付费。 《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成都、上海、武汉等地的鸿蒙智行、蔚来、极氪等多家门店,但各家销售都认为比亚迪此次全系升级智驾不会对自家品牌造成太大影响。 在华为鸿蒙智行的销售看来,比亚迪的优势在于系列齐全价格范围广,与华为的品牌优势定位不同。“华为的智驾系统是国内车企第一梯队,为L3级别,其中强项在于192线激光雷达,而有些车企采用的128线激光雷达,在分辨性、安全性方面较弱。” 该名销售还补充称,即便是落地价24万左右的问界M5也搭载了169线程的激光雷达。 在小鹏门店走访时,销售对记者表示,目前小鹏智驾与鸿蒙智行都处在第一梯队,且小鹏的容错率比较高,基本可以做到零失误。“而比亚迪的智驾才刚刚上车,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确认是否好用。” 而领克方面的销售则认为,10万级别的车型中,小鹏Mona M03的智驾可能要强一些,但其他品牌(高速NOA)都采用的第三方方案,区别不会很大。 此外,走访中蔚来、极氪、特斯拉等其他品牌门店销售都认为,比亚迪高端车型(如腾势、方程豹等)智驾能力并不在行业第一梯队,而王朝系和海洋系车型与自家主销车型并不在同一价位,因此并不会对自家品牌造成太大影响。 以极氪为例,《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极氪7X豪华大五座SUV的长续航四驱智驾版原价27万元,叠加国补和品牌优惠后的落地价格在25-26万左右。而该品牌价格最低的智驾车型最终落地价为15万元。 有汽车行业从业者认为,尽管比亚迪的“全系智驾“ 策略对于此前已经在高端车型上推行智能驾驶的自主品牌影响有限,反而是合资品牌可能会遭受较大的压力。 该名从业者进一步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道,在智能驾驶领域,很多合资车都还处于观望或者起步阶段。“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智驾软硬件研发本身是有成本的,如何对智驾车型定价来摊薄成本,以及是买断制还是订阅制,这些都是还未入局合资品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 上述人士表示,对于刚刚推出智驾车型的合资品牌而言,自身的品牌既是“资产“,也有可能是”负债“。若智驾布局滞后,即使有品牌历史和传统优势,也会给人技术保守、老化的印象,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根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合资品牌中,东风日产推出了搭载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高阶智驾系统东风日产N7,定价在15万元至20万元之间;预计在2025年内上市的奥迪A5L将有望采用华为的ADS 2.0系统或ADS 3.0系统;一汽丰田推出的丰田bZ3C预计会在2025年初上市,搭载了端对端大模型,基本可以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 在丰田汽车门店,门店销售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3月3日将正式上线具有城市NOA的新车型铂智 3X,目前正在盲订阶段。“520续航的款式加上城市NOA,价格估计在15万元左右。目前价格还没有确定,比亚迪天神之眼出来后,可能会带动我们卷价格,价格说不定还会再低一些。” 比亚迪“全民智驾”,或带动上游产业放量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比亚迪今年预计的全年销量在500万台以上,其中60%以上的车型将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技术,即市场将迎来超300万台智驾新能源车的增量。 这意味着,智驾芯片、摄像头模组、车载光学镜头、激光雷达、高速连接器等上游零部件企业将会迎来一大笔订单。 其中舜宇光学、欧菲光是比亚迪车载光学的重要供应商。欧菲光主要包括车载摄像头、车载镜头、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等产品线。 激光雷达方面,据券商调研显示,速腾聚创产品占到比亚迪高阶方案中的80%,涵盖比亚迪汉、海豹、仰望U8、腾势N7、海狮07、宋L等12款车型。速腾聚创称,“天神之眼”A和B都是配置激光雷达的方案。 此外,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也于2月11日宣布,与比亚迪在智驾方面的合作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上车阶段。 禾赛科技称,旗下产品主要供应给比亚迪“天神之眼”B平台,包括比亚迪、腾势品牌的大部分新车型都将搭载禾赛ATX激光雷达,2025年比亚迪旗下十余款车型将搭载禾赛激光雷达陆续上市,预计今年向比亚迪的交付量将达到几十万台。 地平线作为比亚迪国内唯一的智驾芯片供应商,在2月10日宣布,“天神之眼”系统将搭载征程6系列,其中征程6M率先量产上车。征程6系列将在比亚迪旗下包括王朝、海洋系列等车型上量产搭载,覆盖10-20万级别主流市场。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芝麻智能的相关负责人称,公司与比亚迪有长期合作关系,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的推出,特别是在全系车型上的普及,表明智能驾驶技术向中低端车型普及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黑芝麻智能方面还补充称,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快速在低价车型上配备,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新机遇。整个汽车供应链企业都将从中受益,并反哺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比亚迪的智驾策略给上游供应商带来可观订单的同时,但也有可能引发产能压力,对成本控制要求也会增高,加剧上游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竞争。 一位关注早期的投资人认为,接下来智驾会成为车企的“标配”。但她表示,比亚迪在放量的同时对于供应链管控非常严格,未来链上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有待观察。 泥藕资本投资副总裁顾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对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是意料之中。但比亚迪是行业闻名的“价格屠夫”,卷完硬件卷智驾,这个压力不仅传递给自己的供应商,也会通过终端市场传递给整个行业生态。

  • 【SMM分析】中国科学家突破锂电池寿命极限 废旧电池"打一针"即获新生

    SMM 2月15日讯: 北京时间2月13日凌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以封面论文形式刊登了复旦大学彭慧胜/高悦团队颠覆性研究成果——通过"精准医疗"式创新技术,成功实现锂电池寿命突破性提升至原有水平的10-100倍。或将彻底改写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 突破行业百年桎梏 传统锂电池自1990年问世以来始终受制于6-8年的寿命极限,其核心症结在于正极材料中的活性锂离子会随着充放电逐渐消耗。当锂离子损失达到临界值,即使其他组件完好无损,电池也只能报废。每年因此产生的数十万吨退役电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带来严峻的环境挑战。 复旦团队独辟蹊径提出"医疗思维"解决方案:如同为衰竭器官注入强心剂,只需给废旧电池注射特制"分子药剂",即可精准补充流失的锂离子。这种名为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的载体分子,能使电池在经历上万次充放电后仍保持96%的原始容量,将循环寿命从现有的500-2000次革命性提升至12000-60000次。 AI赋能分子设计革命 为实现这一构想,研究团队突破传统科研范式,开创性地融合人工智能与有机电化学技术。通过构建包含电化学活性、分解电压、稳定性等十余项关键参数的数字化模型,运用非监督机器学习从海量分子中筛选出理想载体。历时四年研发的锂载体分子不仅性能卓越,其成本更控制在电池总成本的10%以内,展现出极强的商业转化潜力。 重构产业生态蓝图 该技术突破带来三重革命性改变:首次实现电池无损修复,开辟"循环经济"新模式;打破正极材料必须含锂的铁律,为绿色环保电池研发开辟新路径;更颠覆了"电池报废即回收"的传统处置方式。目前研究团队已启动宏量制备,并与全球顶尖电池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彭慧胜教授表示,"未来通过定期'疫苗式'维护,电池寿命可望实现指数级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该项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全球新能源产业或将在未来十年迎来颠覆性变革。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贺021-20707850

  • 【SMM分析】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开发出环保高效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锂提取技术

    SMM 2月15日讯: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的中子科学部团队在2月10日宣布,由金亨燮博士带领的研究组开发出一种环保技术,可以从废弃的磷酸铁锂电池中高效提取锂。该技术通过在200℃下与氯气反应10分钟,将正极材料以氯化锂形式分解提取。氯化锂之后可通过现有的商业化流程转化为碳酸锂或氢氧化锂,用于合成新电池的正极材料。 与传统的酸性溶液处理方法不同,这种技术不会损坏正极材料中的磷酸铁结构,几乎不造成损伤,可以重新合成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或用于新一代锂金属电池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生成的副产品为更环保的盐水形态,优于传统方法产生的酸性废水。 为了验证技术的有效性,研究团队利用韩国唯一的研究用核反应堆“Hanaro”进行中子衍射分析,证实从磷酸铁锂电池中提取的锂的效率达到99.8%,纯度为98.8%。目前,该技术已获得韩国国内专利,研究院正在寻找有意进行技术转让的企业。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贺021-20707850

  • 【SMM数据】2025年1月六氟磷酸锂开工率下行

    1月份,六氟磷酸锂的整体开工率约为65%,相比12月下降了约8个百分点。终端市场在1月的需求增速下降,整体需求下跌,因此六氟磷酸锂工厂的开工率有所下调。展望2月,预计终端需求可能会持续下跌,从而使得六氟磷酸锂的需求有一定回落,预计2月开工率约63.3%。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42(或加微信如下)任晓萱,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