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6个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芯市场维持平稳运行态势。主流厂商排产节奏保持高位,受益于车展新车型密集上市带动的需求上涨,特别是A级及以上新能源车型对高规格电芯的拉动作用明显。市场端,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重回50%以上,终端去库存进展平稳,有效支撑动力电芯出货;海外市场在美欧政策边际转暖、车型周期切换背景下,出货量逐步修复。整体来看,动力电芯市场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供需结构趋于优化,出货节奏平稳推进,结构性需求拉动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据外媒报道,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近日提出一项全面的税收改革法案,拟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并废除旨在推动汽车制造商增产零排放车辆的燃油效率标准。 根据该提案,现行每辆车7,500美元的电动车新车税抵免和4,000美元的二手车税收抵免政策将于12月31日正式废止。不过,对于电动汽车累计销量未达20万辆的车企,新车税收抵免政策可额外延续一年。该提案将于近日提交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审议。 美国电动汽车运输协会(Electric Drive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主席Genevieve Cullen对此提案提出批评,称“这种通过削减联邦政府在电气化领域的投资来放弃美国能源创新领导地位的做法,其短视程度堪称灾难级。” 她警告称,该提案将“让中国等竞争对手获得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严重威胁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和就业岗位。 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已向电动汽车消费者发放逾20亿美元税收抵免。 该提案还显示,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仍可享受一项关键电池生产税收抵免政策,但一项新增限制条款规定:若车辆采用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或基于中国企业的技术许可协议生产,则将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该限制条款拟于2027年正式生效,届时福特、特斯拉等美国车企采用中国电池技术生产的电动汽车,或将无法享受税收抵免优惠。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同时提议终止先进技术车辆制造贷款计划,拟撤销所有未拨付资金,并计划自2027年起取消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定。相关程序将由美国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主导推进。 在美国前总统拜登任期的最后几周敲定的未偿还贷款中,包括向福特汽车公司和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的合资企业提供96.3亿美元,用于在美国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建设三座电池制造工厂;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和三星SDI的合资企业获得75.4亿美元贷款,用于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设两座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工厂;Rivian获得65.7亿美元贷款,用于其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的一家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8年开始生产尺寸更小、价格更低的电动汽车。
【不满大幅裁员 福特汽车德国工人举行罢工】 福特汽车在德国科隆的两家汽车厂的工人周三举行罢工,抗议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欧洲裁员数千人。福特的裁员反映了汽车行业更广泛的变革,大众汽车、日产汽车和通用汽车等公司纷纷开始裁员,以应对来自中国厂商的新竞争、需求疲软以及向电气化转型的高昂成本。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 占新车总销量超四分之一】 国际能源署5月14日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电动汽车市场仍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新车总销量超过四分之一。报告提及,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同比增长约25%,首次占全球汽车市场2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增势明显。报告还显示,中国市场继续领跑,2024年电动车销量超过1100万辆,占国内新车销量近五成。亚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也增长迅速,年增幅超过60%。国际能源署预计,若各国如期履行能源与气候承诺,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40%以上。 (央视新闻) 【德众汽车:预计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今年增长 动力电池项目有望下半年试产】 德众汽车董秘易斈播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4年报暨2025年一季报说明会上表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营收3500万,预计全年同比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公司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试产。前述两块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盈利增长点。(财联社) 【巨一科技:为小米汽车提供电驱动总成智能装测装备】 巨一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小米汽车在智能装备领域有业务合作,为其提供电驱动总成智能装测装备,未来公司将与小米汽车保持密切沟通,力争在智能装备和电机电控零部件领域达成更多合作。(财联社) 【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 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 现代汽车沙特工厂5月15日举行动工仪式,这是该公司在中东地区的首座生产基地。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财联社) 【巴西官员:比亚迪巴西工厂预计到2026年底将全面投入运营】 巴西巴伊亚州劳工部长Augusto Vasconcelos周一在一段视频中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巴西的新工厂到2026年12月将“全面投入运营”。他补充说,到今年年底,该工厂应该开始用半成品套件生产汽车。 相关阅读: 关税暂缓刺激碳酸锂期货涨逾3% 抢出口预期能让碳酸锂“站起来”吗?【SMM快讯】 4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创近十年新高 前4个月汽车产销首次超千万!【SMM专题】 【SMM分析】“日内瓦会谈”后,美国对华关税调整对新能源终端的影响 【SMM分析】2025上海车展: 智能化 豪华化 电动化 【SMM分析】Sibanye Stillwater芬兰锂矿项目成本激增17% 2026年投产计划不变 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同比跌超25% 矿企业绩冰火两重天”锂价何时能崛起【SMM专题】 【SMM分析】2025年4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滑7% 同比增加40% 盐湖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超22% 到2030年形成20万吨/年锂盐产能 假期归来首日汽车零部件板块掀“涨停潮” 精进电动三连板 市场假期表现向好【热股】 【SMM分析】电解钴现货价格走强 【SMM分析】钴中间品现货价格上行 【SMM分析】电解钴生产经济性下行 4月电解钴产量环比下行 【SMM分析】4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持稳偏弱 5月预期基本持平 【SMM分析】4月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增长0.36% 【SMM分析】4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7.38% 【SMM分析】进退之间:美国汽车关税补偿政策的现实妥协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 【SMM分析】4月磷酸铁市场平稳 企业承压价格难调涨 锂 驱动绿色革命 解析产业链重塑能源未来【SMM科普】 【SMM分析】受钴酸锂市场需求的推动 4月份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显著增加 一季度汽车行业开局产销均达两位数增长 关税笼罩下 二季度有何预期?【SMM专题】 SMM: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或达470GWh左右 各市场有何表现? 3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环比一减一增 表现如何【SMM专题】 电解钴现货报价继续上涨 原料高企致部分冶炼厂减产 这一钴盐价或仍坚挺【周度观察】
在4月连续密集释放产品后,鸿蒙智行5月的新动作集中在了最年轻的“两界”。 5月14日有消息称,鸿蒙智行智界、尚界专网渠道招募大会于今日举行,招募对象为“全国具有4S运营资质的优秀经销商”。“届时尚界经销商就能看到新车外观了。”有业内人士称。 同日,财联社记者从鸿蒙智行APP获悉,该客户端已在品牌列表中新增“尚界”品牌板块,并推出“新车心愿单”活动,活动截止至5月31日。记者据悉,“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已完成终审,计划于今年秋季上市;而在5月初,“尚界”品牌办公总部完成搬迁,正式落户上海浦东新区。 稍早时候,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分公司、临港产业区公司共同签署“尚界高端智能新能源车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落户临港新片区。根据规划,“尚界”整车生产项目将于5月开工、秋季车辆下线。同时,为整车配套的上汽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也同步落地。“尚界”工厂投产后,上汽临港基地整车年产量将提升至28万辆,预计直接和间接带动临港新片区汽车产业链产值每年增加500亿元,并通过供应链协同效应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 “上汽前期投入60亿元人民币,组建超5千人专属团队。”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曾表示。 “第五界”筹备首款车型上市的同时,被称为鸿蒙智行“第四界”的尊界首款车型——尊界S800即将正式公布售价。“(尊界S800)将于5月底上市。”有接近华为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鸿蒙智行“五界”加速产品布局的背景下,华为汽车版图正处于多维度升级、迭代中。 日前深蓝汽车表示,搭载鸿蒙座舱、并计划二季度升级华为乾崑ADS 4的深蓝S09,将于5月22日上市交付;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打造的智能越野车型猛士采用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并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新车已进入上市倒计时阶段。另有市场消息称,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或将推出一款售价区间在15万-25万元的全新车型,该车搭载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的同时,有望配备一颗激光雷达。 “随着鸿蒙智行‘五界’车型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平衡、合理布局渠道网络是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尊界必须为用户带来超豪华品牌的售前、售后体验。同时,主机厂合作伙伴的交付、服务能力也将备受考验。”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在汽车行业转型大潮中,叠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日系车企正在集体面临危机。 5月13日,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财年第四财季(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营业利润为735.7亿日元,同比大幅下滑76%,市场预期为2545.7亿日元;第四财季净利润305.7亿日元,同比暴跌87%,市场预估为1515.6亿日元。本田汽车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以及日元走强等因素,将给公司带来近30亿美元的损失,“2025财年营业利润将下降59%至5000亿日元。”该公司预计。 不仅如此,由于目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汽车决定将去年4月25日宣布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电动汽车价值链的计划推迟约两年,以加强公司在北美的电动汽车供应链。本田汽车原本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以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 另外一家日本车企财报同样未达预期。日产汽车当天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公司受销售竞争加剧的影响,全球销量保持在334.6万辆。全年净销售额为12.6万亿日元,净亏损为6709亿日元,而2023财年为盈利4266亿日元。 “公司决定不发布截至2026年3月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日产汽车表示,包括去年11月公布的裁员9000人的计划在内,到2027财年(2027年4月至2028年3月),在日本国内外计划共裁员2万名,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5%;到2027财年为止,将公司全球工厂数从17家缩减到10家。 未发布年度利润预期的还有马自达汽车。5月12日,马自达汽车推迟公布对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合并财报预期。该公司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汽车加征关税导致不透明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现阶段难以计算。财报显示,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马自达的净利润比上一财年下降45.1%至1140亿日元。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日本车企被迫承担高昂的销售激励成本,而在中国市场仍未完全跟上节奏。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已超过60%;与之相反,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再次下降至11.2%。今年4月,丰田汽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20.8%至142,800辆,连续3个月同比上升;而本田和日产汽车销量分别连续15个月和13个月同比下滑,其中本田4月在华销量减少40.8%至43,689辆,日产减少15.7%至46,295辆。当月,日系品牌在华零售份额12.2%,同比再降2.7个百分点。 冈三证券(Okasan Securities)首席策略师松本史雄认为,日本汽车业正面临关税压力、日元升值和中国竞争对手的三重夹击,严峻的商业环境可能引发行业重组。
《科创板日报》记者 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有意布局日本市场 。此外,瑞士、土耳其也在海外计划内。 在中东市场,百度萝卜快跑已与迪拜道路交通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迪拜市区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和服务,计划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这是萝卜快跑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和服务。 此外,萝卜快跑还获批了中国香港首批右舵左行地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于机场外公路区域展开试验。《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百度正在积极与特区政府讨论,希望今年可以扩大测试范围。目前香港团队数十人左右,有望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今年2月的财报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是萝卜快跑重要的扩张之年,将积极寻求合作,包括移动服务运营商,出租车公司,第三方车队运营方等。 除了百度外,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在内的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也都在布局海外市场。一名行业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这是由于海外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已经开始大规模批准商用,国内还在等待政策东风。 从地域分布来看, 各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 。比如,文远知行在法国、瑞士、西班牙已有实际落地,并通过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的合作,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在中东地区,文远知行借由与Uber的战略合作,在阿布扎比、迪拜落地Robotaxi公开运营服务,并计划未来五年将新增15座国际城市,在欧洲、中东等区域部署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在新加坡,文远知行与新加坡知名环卫公司Chye Thiam Maintenance合作落地L4级自动驾驶环卫车。 而小马智行在欧洲、中东和亚洲也均有产品和业务布局,并在近期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于2025年下半年接入Uber的平台。双方合作将于今年在中东市场率先启动,未来计划逐步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小马智行还于卢森堡设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并在近期获得了卢森堡交通与公共工程部颁发的首批Robotaxi测试许可,成为首批获准在当地开展路测的企业。 不过,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 Robotaxi的发展前景受到技术瓶颈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制约。 2024年12月,通用汽车宣布停止对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提供Robotaxi研发资金支持,主要因为扩大业务规模所需的时间和成本过于高昂,而且竞争日益激烈。Cruise的技术团队将与通用汽车的团队合并,转向开发个人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 谷歌旗下Robotaxi公司Waymo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谷歌母公司今年一季报显示,"其他业务"板块(包含Waymo和生命科学业务Verily)收入同比下滑9%至4.5亿美元,亏损额则从去年同期的10.2亿美元扩大至12.3亿美元。 “在乘用车厂的既有版图之外, Robotaxi 能否构建起独立的生态位,尚存在疑问 。”某车路协同领域专家向《科创板日报》表示,"当前行业毛利率难以覆盖高昂的研发成本,整体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预计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需2-3年培育期。"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