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

  • 商务部:聚焦汽车、家电的重点品类 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等介绍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并答记者问。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一批消费领域新政策 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一批消费领域的新政策。比如,近期将研究出台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天津等20个城市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建设,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 商务部:聚焦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品类 举办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各类促消费活动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持续营造良好市场氛围。将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当前集中精力办好消费月这场标志性活动。同时,将突出重点时段,如冬季冰雪、岁末年初等节点,聚焦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品类,举办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各类促消费活动。不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服务消费,落实好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丰富服务消费供给,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发展数字消费,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扩大绿色消费,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商务部:将指导各地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资金 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拨付进度 李刚介绍,截至10月30日,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累计收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167.6万份,1631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2403万台。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资金,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拨付进度,让消费者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商务部:上海、北京、广州将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给予资金支持 李刚表示,这次消费月把打造精品首发季摆在突出位置,就是要大力推进首发经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商品供给和消费体验。活动期间,上海、北京、广州将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给予资金支持,重庆将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特色伴手礼品牌培育。下一步,商务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大众汽车三季度营业利润下跌43% 此前祭出降本“三连招”

    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周三(10月30日)公布的季度营业利润率降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进一步佐证了该公司所面临的困境。 本周一(10月28日),大众工会领袖声称,该公司计划至少关闭德国境内三家工厂、裁员数万人、并削减员工的月薪,作为大范围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以提高竞争力。 受到关厂、裁员、降薪“三连招”的影响,大众汽车的股票在本周一和本周二经历了两连跌。其优先股今年已经下跌了20%,在德国DAX指数中是表现最差的股票之一。 深陷困境 周三公布的最新季度数据显示,大众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为28.6亿欧元(合31亿美元),相较上年同期下跌42.8%;营业收入为785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微跌0.5%;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64%,仅为15.8亿欧元。 并且,大众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降至3.6%,为四年多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业绩结果为大众管理层在德国采取激烈措施提供了理由。大众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周三(10月30日)在一份声明中称,今年前9个月,大众核心品牌的营业利润率仅为2%,“这凸显了大幅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迫切需要。” 海外市场销量下滑,加上欧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大众汽车在今年下半年两次发布盈利预警。并且,电动汽车发布的失败也阻碍了扭亏为盈的努力。 大众汽车预计,2024年的营收预计将从2023年的3220亿欧元下降0.7%至3200亿欧元;利润率预计将降至5.6%,低于之前6.5%至7%的预期。 频繁下调年度业绩预期的举措反映出大众汽车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当地时间周一,德国大众汽车劳资委员会主席Daniela Cavallo表示,企业管理层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工厂,并裁减数万名员工,所有员工的月薪也将削减10%,这些都是公司的降本举措。 同日,德国工人罢工参加集会,以抗议大众汽车德国工厂的关闭计划。到目前为止,大众汽车与工会的谈判尚未取得任何成果,谈判期将于下个月结束,大众汽车德国工厂或从12月1日起发起警告性罢工。

  • 继蔚来后再下一城 阿联酋投资机构CYVN拟收购迈凯伦汽车业务

    周二,巴林主权财富基金Mumtalakat与阿布扎比投资公司CYVN Holdings LLC宣布已达成非约束性协议,CYVN Holdings将收购Mumtalakat所持汽车制造商迈凯伦(McLaren)汽车业务的100%股权。 根据交易条款,CYVN Holdings还将获得迈凯伦集团的非控股股权,但双方未透露更多细节。 迈凯伦集团除了英国超级跑车制造业务外,还拥有一级方程式赛车队——迈凯伦赛车。 而CYVN是一个由阿联酋阿布扎比政府拥有多数股权的投资机构,其战略重点是智能出行产业,大股东为当地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 (ADIA)。 CYVN被中国投资者熟悉,还是其与蔚来的交易。去年7月和12月,CYVN对蔚来进行两次战略投资,投资金额合计约33亿美元。在去年12月的投资交易完成后,CYVN实际持有蔚来总股本约20.1%,成为蔚来第一大股东。 CYVN Holdings的投资将为迈凯伦带来额外的资本、先进的工程专业知识以及前沿技术,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此外,迈凯伦还将受益于CYVN Holdings团队广泛的跨行业经验,CYVN团队此前已在蔚来汽车、Forseven和Gordon Murray Technologies等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 此次合作依托迈凯伦在精英赛车运动领域的卓越成就,拓展其全球最负盛名的高性能汽车系列,并在全球30个地区建立超过110家经销商网络。 今年3月,巴林主权财富基金Mumtalakat成为英国超级跑车公司迈凯伦的最大股东后,正式收购了该公司的全部所有权。自2007年起,Mumtalakat便成为迈凯伦的投资者,当时它从创始人股东罗恩·丹尼斯和曼苏尔·奥杰手中购买了30%的股份。

  • 研究:到2035年 德国汽车行业转型或导致流失18.6万个岗位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到2035年,德国汽车行业的转型可能导致18.6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其中约四分之一已经流失。 研究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委托研究机构Prognos进行。报告显示,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德国汽车行业已经流失了4.6万个工作岗位,而这主要是向电动汽车过渡导致的。 作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大户”, 欧盟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境内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55%,最终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而交通运输行业脱碳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数据显示,欧洲约四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该行业也是欧盟唯一碳排放量持续上升的行业。 欧盟去年通过了一项政策,从2035年起欧盟境内将禁止销售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车,这意味着燃油车未来将不再允许销售。在德国提出豁免要求后,欧盟委员会承诺制定法律途径,将允许仅使用合成染料(又称电子燃料)的新车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VDA在报告中称,由于昂贵的电价、高税率以及不断增加的繁文缛节,德国汽车行业失去了竞争力。 大众汽车工会周一表示,该公司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工厂,裁员数万人,并缩减德国所有剩余工厂的规模。 VDA称:“事实是,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合适的政治框架条件、有竞争力的环境,以便尽可能多地将附加值和就业留在德国,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 二手车市“银十”众生相:“以旧换新”激活市场、保时捷全系亏本卖车

    虽已至深秋,但作为全国二手车市场“晴雨表”的北京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又称“花乡二手车市场”)内,却迎来了久违的回暖迹象。 “今年虽然整体环境不好,但最近的情况比前几个月强多了。”10月28日,花乡二手车市场内一派繁忙,此前扎堆打牌、聊天的景象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抽奖、促销活动,以及估价、议价、验车等交易场景。 “现在店里有活动,分期购车无额外手续费和服务费,过户交车后还可以抽取千元大奖。”深切感受到“情况变好”的这位二手车经销商负责人一边在店内张罗着,一边把手指向了店外,“那些很多都是特价车,我们着急出,价格很合适。” 自今年9月初北京“升级版”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后,车源变得多了起来,这也让这家市场内规模较大的车商店外停放了不少二手商品车。 “据协会统计,‘中国汽车消费节’于国庆期间在深圳、天津、苏州等城市举办了15场汽车巡展相关活动,累计销售车辆87755台,共实现销售额近160亿元,参观人数近300万人次,持续扩大汽车消费,有效促进了老旧车辆的淘汰与更新,为二手车市场注入了大量优质车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 不过,虽然已实施多月的以旧换新政策让市场变得热闹起来,但由于新车市场的价格优惠力度并未减小,对二手车市场行情带来的直接冲击仍然巨大,“赔本卖车”仍是常态。 近期一家位于深圳的某保时捷经销商,将保时捷Macan裸车价降至35.8万元,这一价格已接近宝马5系、奥迪A6L等车型的新车售价。“我也听说这事儿了,确实新车那边的‘价格战’让(二手车)价格根本上不去。”对于新车“价格战”向二手车市场的传递,前述商家负责人颇有些无奈,“前几天我们有一辆不到50万收的保时捷Macan,最后才卖了41万多。现在保时捷的车全系都卖不上价。” 记者注意到,市场内有很多悬挂“特价”字样的二手商品车,包括22万元的2018款奔驰E300L、19.9万元的2018款宝马5系530Li等。 除了交易的整体回暖和继续饱食新车价格战的“恶果”,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也让此前被二手车商们“嫌弃”的二手纯电车变得多了起来。市场内,问界M7、问界M9、小鹏G6、特斯拉Model 3/Y等新车市场热销车型的能见度明显提升。一位正在擦拭问界M9的商家向记者直言,一方面主动去收一些品质比较好的车,另一方面也是大环境所致。“以后新能源车的车源会越来越多,我们也要提前尝试着去多做一些。” 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其中汽车3.45亿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同比增长39.41%,创历史新高。9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6个城市超过300万辆。“汽车转让登记数量持续增长,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上半年全国共办理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1752万笔。网上办理车辆和驾驶证业务5307万笔。” 据最新数据,10月第三周(10月14日-10月20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41万辆,环比上周下降4.15%,较9月同期交易量增长7.7%。“本周交易量小幅震荡回落是上周交易量冲高回落后的市场波动,但仍高于9月同期水平。”流通协会表示,据可比口径计算10月1日-22日交易量为118万辆,较9月同期增长了5%,本月还有9个工作日,预计交易量在168-170万辆左右。”

  • 总投资70亿!包含新能源汽车和固态电池!5大项目落地浙江海宁

    “海宁发布”消息显示,10月25日,浙江省海宁市在北京举行怡华通集团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怡华通集团产业链5个项目签约落户长安镇、高新区,总投资超70亿元。 其中,怡华通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子公司东风特汽携手实施的东风新能源重卡和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规划总用地约358亩,总投资约55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作为东风新能源重卡和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智能制造基地的产业链配套项目,高能量密度锂硫固态电池智能制造、怡华通超级总部基地、奥特自动化焊接装备、高端商用车电驱智能制造4个项目同时签约。

  • 特斯拉三季度财报震撼市场 华尔街怎么看?一文看懂

    在发布了一份惊艳市场的Q3业绩报告后,特斯拉股价周四大涨约22%,创下11年来最佳单日表现,马斯克的财富也相应的一夜暴涨超260亿美元。 从第三季度的盈利表现和利润率的提高,到增长前景的改善、廉价电动汽车进展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推出, 有许多东西都引起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注意。 财报显示,特斯拉Q3营收为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8%,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53.7亿美元;净利润约为2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合每股0.62美元,明显超出分析师预期;营业利润率为10.8%,高于去年同期的7.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在周四大涨22%之后,特斯拉今年迄今的涨幅也仅4.85%。而华尔街分析师们对该股后市的表现也颇有争议。不过整体来说,还是看涨的人数居多。 看涨组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分析师John Murphy在特斯拉业绩强劲的背景下 上调了特斯拉的目标价。 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Cybertruck电动皮卡首次实现正毛利率、执行/成本削减、税收抵免和销量增加,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有所提高,我们将略微提高每股收益预期。” Murphy表示,他很高兴看到汽车业务的毛利率走强,能源和服务业务(特斯拉预计2025年该业务的销量将翻一番)的毛利率高于预期。 因此,他将目标股价从255美元上调至265美元,并维持该公司的买入评级。 展望未来,美银认为,2025年将“处于有利位置”,特斯拉将迎来“第二波增长”。 Murphy表示:“(从对财报电话会议的积极评论中)得出的结论是,特斯拉正在为下一波增长充电。管理层预计,到2025年,汽车销量将大幅增长20-30%。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很可能是由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更有可能是明年下半年)开始生产的一款更实惠的汽车和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推动的。” 他还指出,在特斯拉10月10日举行的Robotaxi活动之后,该公司的全自动驾驶汽车(FSD)的使用率有所上升,4680电池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他认为4680电池在成本水平方面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电池”。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明星分析师Adam Jonas 则特别关注了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预测,即到2025年,特斯拉的销量增长率可能达到20%至30%,马斯克称这是“最好的猜测”。 他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马斯克的目标“显然取决于公司是否有能力通过推出更便宜的(下一代)车型、提供融资和改进功能来提高人们的负担能力。” 大摩目前预计,到2025年,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年增长率将为14%(207万辆),这将以预计的第四季度交付总量为基础,折合成年率,相当于第四季度交付约51万至52万辆。 该团队认为,在第三季度,投资者更专注于降低汽车成本和提高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试图评估特斯拉向人工智能和其他业务转型的价值。特斯拉仍是摩根士丹利的“首选”,目标价为310美元。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分析师Edison Yu称,第三季度汽车和能源业务的利润率“令人印象深刻”,并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将环比增长11%,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季度环比增长。 “我们的观点仍然是,特斯拉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处于有利地位,可以利用端到端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他写道,并重申了该公司的买入评级和295美元的目标价。 不过华尔街上最看好特斯拉的,无疑还是其“死忠粉”、 美国投行Wedbush知名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 。 艾夫斯说, 这是给投资者的“提前的圣诞礼物”。 他说:“我认为就是利润率。这是特斯拉股价今天大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看看他们的商品成本下降了30%到40%,明年可能会再下降20%到30%……我认为现在的增长复兴将持续到2025年。” 艾夫斯表示, 利润率与特斯拉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产品以及其他增长动力相结合,最终将带来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值。 他说:“现在降价已经完全成为过去,我们认为,对华尔街来说,这是证明特斯拉未来几年继续进行AI/FSD转型时提高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经历动荡的2024年之后,利润率实现了亟需的提升,多头将在本季度欢呼雀跃。” “我们可能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乘坐Cybercab,所以我们不是在谈论未来5年、10年的事情。这将在未来几年成为现实。 这将是下一个增长阶段:自动驾驶FSD、人工智能。 ”他补充说。 艾夫斯对这次财报电话会议印象深刻,他说这是马斯克和特斯拉多年来最好的一次。 他维持了对特斯拉增持评级和300美元的目标价。 其余看涨特斯拉的华尔街大佬还包括:Piper Sandler分析师Alexander Potter(目标价310美元)、Canaccord Genuity 分析师George Gianarikas(目标价278美元)和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师William Stein(目标价238美元)。 看跌组 摩根大通分析师Ryan Brinkman 指出,虽然投资者可能会对特斯拉超乎寻常的利润增长感到兴奋,但 推动这波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并不能被看作长期的增长因素。 他建议,投资者不要太看重特斯拉财报后股价第一时间的“爆发式上涨”,并认为 Q3财报带来的行情“不可持续”。 他特别提到,特斯拉当季盈利和现金流有所改善, 但背后的驱动力确实不可持续的。 其中就包括,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的所谓“卖碳”收入,以及异常高的营运资本收益。 财报显示,通过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出售碳信用额度,特斯拉三季度获得了7.39亿美元的纯利润。作为背景,特斯拉只生产电动汽车,因此有大量用不上的碳信用额度,该公司一直会出售碳信用额度来获取收益。 Brinkman维持对特斯拉的减持评级不变,不过将目标价从130美元小幅上调至135美元。 此外,同样看跌特斯拉的还有TD Cowen分析师Jeff Osborne。他表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的业绩受到强劲的毛利率推动,并提到,公司新车发布仍有望明年上半年顺利进行。不过,他给出的评级仍为“中性”,目标价为180美元。

  • “欧洲宁王” 面临财务困境 沃尔沃汽车不愿向其伸出援手

    沃尔沃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骆文襟(Jim Rowan)最新表示,由于汽车需求放缓和地缘政治动荡,公司已把年度销量增长预期减半。 骆文襟还提到,沃尔沃汽车将不会对陷入困境的合作伙伴Northvolt进行投资,不会向其提供直接的财务支持。他解释道,公司自己需要“勒紧裤腰带”,并警告汽车行业将“继续面临压力”。 骆文襟称,沃尔沃汽车已经实现了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因此不会受到Northvolt麻烦的影响。目前,Northvolt正试图筹集新的资金,有迹象显示这家“欧洲的宁德时代”正面临越陷越深的财务困境。 瑞典动力电池公司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是欧洲最有价值的私人科技公司之一,与大众、沃尔沃等多家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有合作伙伴关系。 由于快速扩张,Northvolt一度面临资金耗尽的困境。上周,Northvolt宣布向瑞典税务机关缴纳了2.87亿瑞典克朗的月度税款,此前媒体曾质疑资金紧张的Northvolt是否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 “我也希望看到Northvolt能取得成功,”骆文襟说道,“即使Northvolt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的电池供应来源多种多样。” 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福特公司出售了旗下多个汽车品牌。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与福特汽车正式交割,获得了沃尔沃汽车100%股权。 日内,沃尔沃汽车在业绩报告中表示,公司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增长7%至8%,低于7月份12%至15%的预期。公司还预计,今年的自由现金流将保持负值。 沃尔沃汽车第三季度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强于市场预期。骆文襟在报告中写道,“我们在Q3表现出韧性,这反映在我们的整体财务业绩上。”但他也承认,宏观经济逆风正在加剧,地缘政治也愈发复杂。 骆文襟告诉媒体,由于利率整体偏高,该公司主要市场对汽车的整体需求正在减弱,“外部逆风显然正在加剧,这是当今不可避免的商业现实。” 他补充道,为应对市场动荡,公司将专注于价格纪律而不是销量。上月,沃尔沃汽车将电动化目标由2030年全面实现纯电动汽车调整为至少90%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在德国、瑞典等国停止或削减补贴后,一些车企收缩了电动汽车的野心。沃尔沃汽车高管解释道,公司因需要适应市场情况而作出调整,但仍将继续致力于实现全面电动化。

  • 广汽智行大旗再落子!3亿美元加码滴滴自动驾驶

    广汽又出手了。 近日,滴滴自动驾驶完成C轮2.98亿美元融资,该轮投资由广汽集团领投,滴滴参与。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 这不是广汽集团第一次出手自动驾驶领域,稍早前小马智行也被广汽集团相中。 广汽集团所在的广州,是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广汽集团的自动驾驶布局也因而有了更深厚的土壤。 再度“出手”滴滴自动驾驶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滴滴自动驾驶成立于2019年,专注自动驾驶的研发。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博,最终受益人为程维,即滴滴出行创始人。 滴滴自动驾驶在成立第二年就获得软银愿景基金5.25亿美元的A轮投资,估值一举达到34亿美元,晋升“独角兽”之列。 近年来,滴滴自动驾驶还获得了中俄投资基金、IDG资本、CPE源峰的投资。2021年以后,持续得到广汽系资本的关注。 2021年5月,广汽集团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超3亿美元战略投资,后者估值高达超40亿美元;2023年10月,广汽资本和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加码,完成1.49亿美元融资。 此次,广汽集团再度押注2.98亿美元,至此,广汽系资本累计向滴滴自动驾驶注资近8亿美元。 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产品应用,一直是滴滴自动驾驶的目标。 早在2021年3亿美元融资时,《科创板日报》记者就注意到,滴滴自动驾驶将L4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研发与量产,列为内部重点项目。 2020年6月,滴滴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L4 级别的自动驾驶服务,之后在北京、广州和上海示范区域内实现混合派单。同时计划到2025 年,在11个城市开放运营。 滴滴出行CEO程维曾表示,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车型的迭代版本将能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滴滴的定制车希望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除自有Robotaxi 车队外,滴滴自动驾驶还计划开放无人网约车运营平台,计划在2025年接入第三方车队。 全面押注自动驾驶与Robotaxi,广汽拼了 此次广汽集团再度出手,既有利于滴滴自动驾驶加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推动首款Robotaxi量产车落地,也是广汽集团自身全面押注自动驾驶与Robotaxi之举。 该笔出资之前不久,广汽资本才通过全资子公司广汽资本,向小马智行投资2700万美元,约合1.91亿元人民币。此外,广汽系其他成员也在通过合作积极进行自动驾驶布局。广汽埃安与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广汽传祺则与华为进行合作。 在自动驾驶领域,《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从2018年开始,广汽集团就开始进军,并与小马智行合作,组建Robotaxi 车队;2021年,广汽集团“牵手”滴滴自动驾驶,双方在2023年5月发布了“AIDI计划”,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推进无人驾驶新能源量产车项目。 到2024年4月,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的合资公司安滴科技,正式获批工商执照,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量产L4车型。 一位华南投资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汽集团在自动驾驶这盘大棋中,十分“活跃”。 “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广汽在自动驾驶领域具备了从L2到L4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成为国内首批获准开展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的车企;另一方面,备受关注的Robotaxi也实现商业化示范运营。” 该位投资人表示, 在广州南沙区,目前广汽投资孵化的如祺出行,已提供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的商业化混合运营。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中,广州已开放大量测试道路,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比如部署智能化路侧单元(RSU)设备,建设城市级的车联网统一数据平台等,这均为Robotaxi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撑。 上述投资人表示,今年6月,广汽入选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首批准入企业名单。 “作为广州唯一入选的申请主体,广汽旗下如祺出行将与广汽研究院、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组成联合体,参与L3自动驾驶车辆服务,因此广汽集团近段时间接连投资,也是通过‘技术+量产+运营’的模式,夯实自动驾驶领域实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广汽集团在今年4月发布了“智行2027”行动计划,提出于2027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2-3座城市打造城际立体出行样板,以全链条立体智慧出行方式,参与“1小时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

  • 阿维塔百亿增资项目挂牌 或继续为入股华为引望寻求外部资金

    10月22日,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增资项目挂牌,信息披露起始日期为10月22日,期满日期为11月18日。不过,阿维塔方面并未在此次挂牌中披露拟募资金总额。 “此次公示的增资项目,是公司正在进行C融资的流程之一。”有阿维塔科技内部人士对记者回应表示。 10月11日,财联社记者曾独家获悉,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在公司重点供应商伙伴沟通会上透露,目前公司正在进行C融资,募集资金达100亿元,投后估值将超过300亿元。 此前,阿维塔科技在2021年-2023年已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80亿元。这意味着,此次C轮融资的金额将超越之前的总和。 “(此次公示的增资项目)或是为入股‘引望’做准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入股引望的“新身份”会让阿维塔吸引到不少全新的投资方,“大家都想借机间接介入‘分一杯羹’,但拿出上百亿元对当下的阿维塔而言并非易事。继续寻求外部资金,自然是其促成股权交易的重点。” 10月16日,财联社记者独家披露“阿维塔已通过自有资金,向华为完成了第一笔23亿元的支付”。8月19日,长安汽车公告,子公司阿维塔科技将斥资115亿元购买华为引望10%股权;翌日,双方正式签署投资协议。本次交易的资金来源为阿维塔科技的自有资金,转让价款分三期支付,相应分别设置付款先决条件。本次交易后,阿维塔科技对引望持股比例为10%,华为对引望持股比例为90%。此后,有知情人士透露,阿维塔科技在成为华为引望第二大股东之后,长安系还有10%优先购买权,后续长安会以115亿价格再入股10%,不排除仍由阿维塔全部购买。 销量提升的同时,阿维塔科技的净亏损也在扩大。2022年,阿维塔全年营收为2834万元,净亏损达到20.15亿元;2023年,随着销量的整体爬坡,阿维塔营收增长至56.45亿元,但全年净亏损达到36.93亿元;今年上半年,阿维塔营收61.52亿元,超越去年全年,净亏损为13.95亿元。在现金流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手现金仅96.7亿元。 “入股引望,给阿维塔品牌估值和上市进程提供了想象空间。”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技术拉不开差距的时候,汽车行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成本竞争,这时候“垂直整合”成为降本的重要抓手;而智能技术恰恰是单一企业“垂直整合”效能较弱的一环,原因仍在于规模。长安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引望模式”,实际上就是搭建联合研发和采购的技术共享平台。“如果‘引望模式’成功,不仅有助于阿维塔品牌起飞,还将探索出高投入高风险技术商业化的新路。”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