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24

  • 易纲: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4月12-13日,二十国集团(G20)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于美国华盛顿召开今年第二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主要讨论了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发展可持续金融、提升金融部门韧性、促进普惠金融以及国际税收等领域的工作进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会议,副行长宣昌能陪同参会。 易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易纲强调,各方应采取切实行动确保第16次份额总检查如期顺利完成,中方愿与各方一道落实债务处置共同框架。易纲感谢各方对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工作的支持,并表示人民银行作为工作组联合主席,将与各方密切合作完成今年工作任务。 会议成员普遍认为,受高通胀、货币政策收紧、地缘局势紧张等系列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风险。部分成员关注近期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各方同意加强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维护金融稳定。 会议支持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重申将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6次份额总检查如期完成。各方呼吁更多国家参与特别提款权转借,支持落实好债务处置共同框架,帮助脆弱经济体经济复苏。 会议肯定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在完善动员充足气候融资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融资、加强可持续金融能力建设三方面工作的积极进展,期待工作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各方支持加强加密资产监管的国际协调,同意更新《G20普惠金融行动计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强劲反弹,中国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测十分接近,这一目标切实可行。同时,他还对中国在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一系列地区经济合作倡议实施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

  • 上海锌:今日锌价大幅拉涨 现货成交明显走弱【SMM午评】

    SMM4月14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2390~22550元/吨,双燕成交于22470~2263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2320~22480元/吨。今日锌价上涨,跟盘报价普通国产品牌对2305合约升水100~110元/吨,贸易商均价成交下调至10~20元/吨,贸易商出货为主,以均价成交为主。第二交易时段,锌价继续上行,普通国产报价对2305合约升水80~10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305合约升水160-180元/吨附近,成交明显走弱。今日盘面大幅拉涨,贸易商出货为主,然低价让利意愿较低,跟盘报价相对坚挺,下游企业锌价上涨后刚需采买后点价为主,整体成交明细走弱。

  • 上海锌:贸易商出货增多 均价升水下行【SMM午评】

    SMM4月13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2050~22200元/吨,双燕成交于22120~2227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1980~22130元/吨。今日锌价小幅下挫,跟盘报价普通国产品牌对2305合约升水110~130元/吨,贸易商均价成交在20~30元/吨,贸易商出货增多,以均价成交为主。第二交易时段,锌价继续走弱,普通国产报价对2305合约升水110~13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305合约升水180-200元/吨附近,成交未见明显好转。今日盘面下行,临近交割,贸易商出货情绪增加,另有部分外来低价品牌进入,均价升水下行,下游企业仍以观望为主,贸易商间成交为主。

  • 上海一季度房产大宗交易成交企稳 外资密集调研中国楼市寻找投资机会

    上海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活跃度,正在稳步提升。 据仲量联行监测数据,2023年一季度,上海房地产大宗交易总成交量约247.6亿元,共有13宗交易,同比增长0.65%。 “整体来看,一季度大宗交易市场延续了2022年四季度的活跃态势,投资热度持续回归,投资者对上海投资市场的预期更加积极。”仲量联行投资部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总监孙翎表示。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的成交金额占上海房产大宗交易成交总额的80%,较去年的40%出现显著上升。 其中,产业园区及长租公寓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两宗超50亿元的大体量项目,将产业园区成交量占比拉高至72.4%。尽管长租公寓单项目体量较小成交金额有限,不过就成交数量而言,长租公寓在所有成交中的占比达到23%。 戴德梁行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卢强指出,对比过去几年一季度数据可以发现,今年一季度沪大宗交易市场成交量处于相对低位,但另一方面,投资市场热度未来回暖的态势,要好于预期。 “从我们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外资对国内房地产的兴趣不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来的稳定性、韧性及增长速度,让不少外资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今年春节以来,不少外资投资机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调研,正在上海等热点城市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卢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孙翎也告诉记者,随着疫情措施得以进一步优化,国内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境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热度再次回归。 “去年年底以来,不少外资在亚太地区的活跃度有所提升,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多家深耕国内市场的外资机构,计划在合适的时机设立人民币基金,为投资中国市场开辟新的投资途径。另外,新加坡、东南亚地区的资金,以及中东地区和欧洲的部分投资机构加大了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力度,正在上海等城市物色投资标地物。”孙翎表示。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从一季度的成交情况来看,产业园、物流仓储、办公楼,为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领域。 为何外资投资热情较高,但一季度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的实际成交规模未出现大幅增长?对此,卢强对记者表示,这与大宗交易的特点及外资的投资策略有关。 “外资在策略上看好中国市场,但在具体进行投资时是很谨慎的,再者,完成房地产大宗投资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很快在交易上体现出来。此外,对于拟投资项目的市场表现,投资机构还需要最新的数据支持,除了看一季度的情况,还可能会看二季度甚至三季度的表现,如果项目收益情况能够达到投资收益标准,其才可能真正出手。”卢强称。 “我们预计,随着房地产政策企稳,以及投资活动复苏态势明显,大宗交易成交量有望在下半年集中得以体现。”卢强补充道。

  • 住建部:行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据住建部网站,4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调研,考察近零能耗示范楼和光电建筑、参观BIM展厅、听取科研工作汇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参加调研。 倪虹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具体工作实践中。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科技赋能,要加强科技引领,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工作突出位置,持续巩固提升世界领先技术,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法、新产品,把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提上去,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 倪虹强调,要举全行业之力打造一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研基地、创建一批世界级建筑科研院所,努力造就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智库建设,让智库在政府制定重大政策时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应急时担当参谋助手、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倪虹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承担两个支柱产业,一个是建筑业,2022年增加值占GDP6.9%;另一个是房地产业,2022年增加值占GDP6.1%,两个支柱合起来占13%。把两根柱子稳住,对稳定经济大盘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增强责任意识。行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自觉担当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使命责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表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软件、绿色建筑成套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IMBase系统,已推广到1000多家建筑业企业,在3000多个实际工程中应用。将继续把服务公益事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己任,对标世界一流建筑科研院所,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人才队伍培养,为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科技进步作出新贡献。

  • 黑石全球房地产基金获得304亿美元资本承诺

    黑石周二表示,为其最新的全球房地产基金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X获得了304亿美元的总资本承诺。黑石表示,其房地产项目投资战略全球、亚洲和欧洲三大机会主义策略目前总共有500亿美元的资本承诺。 由于预计宏观趋势会发生变化,黑石房地产部门已将其投资组合从面临逆风的资产(如传统的办公室和购物中心)转移到物流、租赁住房、酒店、实验室办公室和数据中心等资产。该公司表示,在过去30多年里,它在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全球基金中投入的1000多亿美元的承诺资本提供了16%的净内部回报率。 黑石房地产全球联席主管Ken Caplan表示:“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是为黑石地产量身定制的。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市场波动和混乱的时期,我们做出了一些最好的投资。” 而几个月以来,黑石旗下房地产信托基金(这一类别统称为REIT,其中黑石的产品简称BREIT)遭遇了挤兑压力。在3月份,黑石集团700亿美元体量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收到了45亿美元的赎回请求,较2月增加了15%;黑石连续第五个月限制赎回,仅获批6.66亿美元。自去年11月以来,黑石一直在限制投资者从BREIT撤资,因为投资者的撤资要求超过了该基金资产净值的预设5%。

  • 上海锌:市场升水报价坚挺 贸易商间成交为主【SMM午评】

    SMM4月12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2040~22190元/吨,双燕成交于22130~2228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1970~22120元/吨。今日锌价小幅上涨,跟盘报价普通国产品牌对2305合约升水110~130元/吨,贸易商均价成交在30~40元/吨,贸易商以均价成交为主,下游采购情绪不佳。第二交易时段,锌价走弱,普通国产报价对2305合约升水110~13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305合约升水200-220元/吨附近,成交未见明显好转。今日盘面小幅上行,惜售情绪下,市场整体报价延续坚挺,贸易商间成交为主,下游昨日已有部分采购,今日观望为主,整体成交走弱。

  • 康力电梯:去年房地产开工低迷致新梯产量下滑 钢价回落或使利润改善

    受到去年房地产行业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A股“电梯第一股” 康力电梯(002367.SZ)的营收与净利润均有下降。不过,今日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称轨道交通业务、海外业务营收增速明显。虽然年度直梯台量仍维持在3万台多,但从经营性现金流、客户结构来说有所改善。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在轨交类项目上持续发力,使得营业收入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2022年康力电梯实现营收 51.15亿元,同比下降1.07%; 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32.38%。另外,去年康力电梯毛利率降至23.89%,为近五年最低。康力电梯在业绩会上解释下滑主要归结为行业需求不振。 电梯新梯业务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关联度较高,2022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 13.33 万亿,同比下降 26.7%。行业市场主体信心不足,下游新开工、施工意愿不高,对电梯行业的订单及出货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数据,2022 年全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5.89%,为国内电梯行业新梯产量统计数据首次下滑。 不过,因下游地产行业环境的变化,公司经营上注重风险管控,关注有效订单及优质订单。康力电梯去年公司新开发客户中,经营稳健、定位中高端的国央企客户数量显著增加。部分客户为首次向国产品牌开放战采库,目前大部分合作的央企和国企客户已进入项目订单及采购阶段。 根据信息汇总,去年康力电梯在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中标数量做到了全行业第一名。公司中标金额约40.31 亿元,在全国中标金额占比约 48%。中标项目数量、中标总金额和总台量等关键指标均行业领先。 在AI持续大热的背景下,康力电梯亦在重视电梯智能化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同电梯产品及使用场景的融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公司的电梯均已具备一定的智能性。” 对于今年业绩展望,康力电梯持有乐观态度,“根据市场销售和反馈看,今年较 2022 年均有较好的改善。今年大环境是政府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而近期钢材价格回落,或对康力电梯改善业绩带来帮助。公司此前中标成都轨交项目31.84亿元订单,公司称,由于材料成本下降,项目的预算利润会比投标时的概算利润增加,并且公司对轨交类大项目进行按项目采购竞标,利用采购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康力电梯还认为,老旧小区加装梯市场决策过程和审批程序相对复杂,目前整体市场容量仍然不大,但随着老龄化进程及居家养老的推广,作为民生工程,加装梯市场总体向好。当前这个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局部性特征,以广东、上海、成都、杭州为代表的城市地方性推动较快。公司会进一步进行资源投入,发展旧楼加梯经销商体系,力争通过机制盘活公司在旧楼加梯市场的业务机会。

  • 深圳一季度二手房接近参考价成交成主流 4月楼市成交量或将回落

    市场需求逐步回归理性后,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接近参考价已是主流。 深圳乐有家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各区二手房成交TOP10小区中,过半成交价低于参考价。此外,一季度深圳成交热点楼盘主要位于龙华、龙岗、福田、南山、罗湖,主力成交户型以3房、4房为主,且基本以低于或接近参考价的价格成交。 “虽然3月二手房市场有所回暖,交易量出现上升,但大部分区域的楼价并未增长,客户比较理性,并没有出现追涨入市的情况。”深圳中原总经理郑叔伦称。 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宋丁认为,过半二手房成交价低于参考价,说明深圳二手房参考价政策已发挥实质性作用,多数业主愿意以接近参考价的价格售出,房价回归至合理水平。 乐有家研究中心指出,在刚过去的3月,深圳全市挂牌均价再度回到下降区间,环比下跌0.6%。3月上旬出现少部分业主反价的现象,但下旬报价逐渐回归理性,报价开始回落。 从供应端情况来看,当前深圳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处于高位,仍处于买方市场。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二手住宅挂牌量超5.3万套。 二手房挂牌量较高情况下,3月深圳二手房成交占比一度超过一手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同时,二手市场的过户量与网签量,均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3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创新高,过户量3949套,网签量约5000套左右,趋近深圳楼市月度成交量的荣枯线,成交量回到2021年5月之前,逐步逼近2021年“2.8新政”前水平。 不过,进入4月,市场普遍预期深圳二手房交易量或将低于3月。 宋丁指出,放盘量大、供过于求,政策未出现预期中的松动,需求侧动能不足等因素,都将影响4月深圳二手房的交易量。 供应方面,二手房挂牌量增大的同时,开发商明显加快了推盘节奏,项目批售及推售个数均呈双位数增加。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3月深圳新房批售20个项目,环比增加15个,其中15个为含住宅项目。此外,3月深圳共计有14个项目入市,较上月上升11个,推售面积55.9万平方米,龙岗区供应面积最大,占比为30.4%。 在政策方面,深圳3月24日发布住房公积金贷款新规,对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进行动态调整。新规建立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动态调整机制,加大了对购买首套住房、多子女家庭购房、购买绿色建筑住房等情况的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按照不同情况划分,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分别上浮20%、30%、40%不等,职工家庭最高可贷额度为126万元。 郑叔伦认为,公积金政策向多子女倾斜,相当于降了贷款利率,但对于目前的楼市而言力度相对有限。 “从当前市场供需来看,深圳二手房市场整体延续了2月以来的反弹势头,无论带看量、成交量均持续上升,压抑的需求得以进一步释放。不过,市场仍存在观望情绪,客户信心未能完全恢复,市场热度在4月下半月也出现下降,另外,随着二手房挂盘量不断创新高,二手房市场或面临后继乏力的局面。”郑叔伦称。

  • 高盛乐观看待中国地产复苏 民企地产债具备高回报潜力

    高盛近日认为,随着商业前景改善,中国房地产公司发行的高收益美元债券有机会获得高额回报。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新屋销售连续第二个月增长,表明中国监管机构从去年末开始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推动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民营地产债具备高回报潜力 高盛资产管理亚洲固定收益主管萨尔曼•尼亚兹(Salman Niaz)表示:“在我们看来,目前民营地产商存在高回报机会——这类机会既存在于那些没有违约的公司,也存在于一些已经违约的公司。” 尼亚兹表示,与此同时,由于信用风险溢价“相当有限”,国有建筑公司债券的利润潜力受到更大限制。 过去两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紧缩对民营地产商的打击尤为严重,导致去年出现创纪录的违约。 “我们的观点是,大多数违约已经完成,”他说,“可能还会出现一些违约或不良交易,但从系统角度看,大部分痛苦已经过去。” 债务重组已取得进展 除了住房销售增长,债务重组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中国恒大和融创中国最近都发布公告称,已经与境外债权人小组就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了协议。 尼亚兹预测,那些业务规模大、多元化、在高质量城市开展业务以及具强大管理团队的公司,将为信贷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根据彭博社的一项指数,中国房地产公司的高收益美元债券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回报率约为53%。在中国优化新冠防疫措施,并支持房地产行业复苏之后,中国地产债在今年1月份进一步攀升。 不过,随着美联储等海外主要央行继续加息,以及美国和欧洲一些银行倒闭,导致全球市场趋向避险,中国地产债的反弹之势也暂时停止不前了。 "我们喜欢中国重新开放的主题,也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前景是积极的,但近期可能会有一些波动," 尼亚兹表示,“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因为并非所有开发商都是同一类型的。”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