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506个
SMM7月31日讯: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收50%关税,把阴极铜等铜原料排除在外,击落COMEX铜的市场表现,COMEX铜在7月30日以暴跌收盘之后,7月31日继续大幅下挫,截至31日17:35分左右,COMEX铜报4.3890美元/磅,跌21.43%;伦铜报9639.5美元/吨,跌幅为0.61%;沪铜跌1.3%,报78040元/吨;而随着COMEX铜的暴跌,纽伦价差也大幅缩窄至36.58美元/吨。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公告,宣布对几类进口铜产品征收关税。公告显示,将自8月1日起对 进口半成品铜产品 (例如铜管、铜线、铜棒、铜板和铜管)及 铜密集型衍生产品 (例如管件、电缆、连接器和电气元件)普遍征收50%的关税。白宫表示, 铜输入材料 (例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和阳极铜)和 铜废料 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美国总统有权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采取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或设定配额等措施。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9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此次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具体征税范围和豁免品类。 》点击查看SMM期货数据看 COMEX铜与LME铜价差明显缩窄 随着COMEX铜的暴跌,COMEX铜与LME铜的价差也出现了缩窄。按照7月31日17:35分左右的价格来看,COMEX铜4.389美元/磅的价格与LME铜9639.5美元/吨的价差为36.58美元/吨,这一价差较前期动辄逾2000美元的价差出现明显缩窄。 后市 随着美国将于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和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的普遍关税,而铜原料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铜贸易流预计将逐步回归常态,铜价也将摆脱关税扰动,重返基本面主导的交易逻辑。 短期来看,美国国内铜材市场将继续消化前期大量进口铜所积累的库存。由于前期 “抢进口” 的铜数量可观,这些库存将在一定时间内满足美国国内部分需求,使得美国铜进口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本土将近50-60万吨/年的铜材刚性进口需求会逐渐显现,进口铜量在未来有望回升,但回升幅度将受到关税成本以及全球铜供应格局变化的制约。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终端 对于铜的后市,从宏观面来看,鲍威尔淡化9月降息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后移支撑美元,将使得铜价承压。而库存方面,目前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COMEX铜库存、LME铜库存均出现增加,或将压制铜价的市场表现。而供应端偏紧的态势尚未改变,仍将给铜价带来供应端口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需求端仍处传统消费淡季,市场需重点关注铜价下行后能否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形成阶段性供需再平衡。短期铜价在供需双弱,且暂无宏观暖风的刺激下,或将继续维持偏弱震荡的格局。 点击查看美国白宫发布的调整输入美国的铜产品进口相关链接: 》ADJUSTING IMPORTS OF COPPER INTO THE UNITED STATES 》Fact Sheet: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Takes Action to Address the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from Imports of Copper 推荐阅读: 》深度分析美国7月30日铜关税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SMM分析】 》特朗普: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收50%关税 》8月1日开征!特朗普宣布50%“铜关税”:只针对半成品,不包含这两类材料 》周末全国库存小幅增加 本周供需格局或令库存继续走增加【SMM周度数据】 》智利Codelco认为美国铜关税将阴极铜排除在外是“好消息” 》南方铜业预计贸易冲突将对铜造成冲击,但对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查看SMM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周内市场延续供需双弱的状态,截至本周四时华北地区现货升贴水为贴水140元/吨–贴水80元/吨,均价贴水110元/吨。进入月末节点,下游以刚需采买为主,而由于持货商已提前处理货源,库存压力较小,出货意愿不强,令周内现货升贴水持续小幅走高。展望下周,伴随铜价重心持续下行,预计消费需求将迎来提振。同时9月将进入华北主要供应冶炼厂的集中检修期,需提前进行备货,因此预计将给予持货商挺价动力。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7月31日(周四),荷兰国际集团(ING)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表示,高额关税仅适用于半成品铜产品和铜密集型衍生产品进口,目前美国过剩的铜库存可能会被再出口。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和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的普遍关税,自8月1日起生效。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9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美国媒体警告,此举恐将导致美国制造商投入成本飙升,给美国制造业带来沉重打击。 但白宫表示,铜输入材料(例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和阳极铜)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 在这一声明发布之前,COMEX期铜较LME期铜的价格升水为28%,在预期的关税措施出台之前,大量的铜就被运往了美国。 ING分析师Ewa Manthey表示:“随着COMEX-LME期铜套利的瓦解,精炼铜强势流入美国的情况也将随之结束。” 因此,部分过剩的铜现在可以重新出口到全球市场,并流入像LME仓库这样的其他主要储存中心,从而对伦敦铜价造成压力。 此外,澳新银行研究部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市场此前大多预计该关税将适用于原材料金属,导致在预期关税生效日期前出现大量进口。 澳新银行表示,目前存在一个切实的风险,即存放在COMEX仓库中的25万吨铜现在将被重新出口到国际市场,从而给铜价带来下行压力。 (文华综合)
》查看SMM硅产品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7月31日讯:SMM统计7月31日工业硅主要地区社会库存共计54万吨,较上周环比增加0.5万吨。其中社会普通仓库11.9万吨,较上周减少0.1万吨,社会交割仓库42.1万吨(含未注册成仓单及现货部分),较上周环比增加0.6万吨。
SMM统计: 7月31日,SMM统计上海保税区电解铝库存为88500吨,广东保税区库存19000吨,总计库存107500吨,库存较上周减少3300吨。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2025年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半成品铜材征收50%的进口关税,但对铜精矿、粗铜、精炼铜等上游原料产品给予豁免。这一决定令市场大为震惊,瞬间改写了此前基于全面征税预期所建立的交易逻辑。当日,美国铜期货在COMEX市场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暴跌超18%。此前,基于“全面征税”的预期,COMEX铜主力合约较LME 3M铜价差一度超过28%,引发大量市场套利行为,自2025年2月至7月期间,全球贸易巨头将铜源源不断的电解铜运往美国抢占窗口。这一政策转向不仅令市场剧烈波动,也对未来铜贸易流向、区域间价差、生产布局以及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埋下了诸多变数。 从短期来看,此次政策调整对LME与COMEX价差造成了直接冲击。此前由于市场普遍预期所有进口精炼铜都将被加征关税,COMEX铜持续拉涨。然而,关税豁免的公布导致套利逻辑崩塌,价差急剧收敛。考虑到美国当前可支配的显性库存约25万吨,据SMM了解包含非注册仓单、埋没库存等另有35万吨的隐性库存,合计约60万吨左右,基本能够覆盖短期内本土电解铜消费需求。不排除在短期内COMEX-LME铜价差有转为负值的可能性。但即便价差倒挂,是否形成可持续的反向套利空间仍值得观察,概率偏低。 随着套利驱动的终结,从亚洲地区“搬铜”至美国的操作将戛然而止。此前在途运输中的电解铜,由于失去关税套利空间,可能重新评估去向。从成本和现实操作角度出发,考虑转口费用与现货贴水等因素,大多数货源仍极有可能最终流入美国市场交至COMEX或LME在美国的仓库。同时,受套利逻辑驱动而非真实需求导致的短期流入已结束,意味着后续电解铜的流向将重新回归价格驱动与供需基本面逻辑。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保税区电解铜市场将率先感受到影响。在美国吸收亚洲电解铜能力消退后,中国离岸市场上的电解铜溢价水平也将逐步回归,摆脱此前异常升水的状态,重新回到以LME/SHFE比价、进口窗口和国内供需为基础的定价逻辑上。目前国内市场正处于电解铜显性库存较低的阶段,SHFE近月合约一度呈现BACK结构。如果LME市场继续维持甚至加深Contango结构,则存在近月进口窗口再度打开的可能性,带动离岸电解铜溢价上涨。但该趋势是否出现,仍需观察国内冶炼厂在低TC下的电解铜产量表现,若后者维持高位,则进口窗口将难以真正打开。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此轮对半成品铜材加征高额关税,显然意在扶持本土制造业与下游加工环节的投资与扩张。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美国铜材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将首当其冲,其铜加工业利润空间面临被压缩甚至转移的风险。与此同时,为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有望在本土加速构建从精炼铜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供应链,这一进程将显著抬升对精炼铜原料的进口需求。当前美国年均电解铜消费量约为170至180万吨,其中年进口量约为90万吨,铜材进口1年约60-70万吨。根据市场测算,若制造业产能扩张持续推进,该数字将在未来数年内提升至230至250万吨水平,增量可达约60万吨。 面对如此增长的原料缺口,美国势必加强与南美、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的铜资源合作。其中,智利和秘鲁作为全球主要精炼铜出口国,其对美出口比例有望持续提升;非洲部分产能以及印尼的新建项目也可能部分转向美国市场。这一贸易重构过程中,美国本土电解铜升水将随着当前库存去化持续抬升,加工材加工费也有望同步上涨,并最终向终端市场传导,推升用铜企业成本。在当前美国处于能源转型与电气化升级的关键期之际,这一成本传导过程无疑将对部分用铜需求形成抑制。不过,随着美国冶炼厂投资落地并释放产能,电解铜价格结构及供应压力有望逐步回归平衡。届时,铜价升水、加工费与终端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将趋于理性,形成新一轮的价格发现体系。 此轮关税闹剧背后,是全球铜贸易格局的重新划分趋势。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洲铜资源供应圈”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消费与转口中心”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成型,全球市场由以往的单向流通转向区域化、内循环特征加强的格局。在此背景下,非洲与印尼等地的铜资源争夺将愈演愈烈,成为资源博弈的新焦点。同时,也不排除在美国电解铜产能建设完成之后,出于保护内需或抑制进口竞争的目的,美国再次对精炼铜进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令全球市场长期存在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总体来看,7月30日的政策转折并非一个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战略下的阶段性布局。其带来的短期价差剧烈波动、套利机会迅速终结和全球流向调整,是对市场预期机制与全球资源配置的一次校准。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未来数年对铜产业链布局、区域竞争格局及政策博弈所埋下的深远影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