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0个
近年来,桥水中国全天候策略在国内市场持续稳健的表现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关注。桥水中国旗下某全天候增强型产品近日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该产品一季度净值收益率为6.3%,去年回报也有10.4%。 今年一季度,该产品全天候投资组合中,每个子投资组合的相对表现提供了解增长和通胀预期变化的有用视角:这是基于一季度内,在增长和通胀低于预期时表现良好的资产更加出色。在主动管理策略上,桥水中国在包括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在内的每个资产类别上,都实现了正的阿尔法收益。其中,低于预期的通胀和超预期的降息有利于其债券多头头寸,一季度中后期经济周期性条件的改善则支持了股票多头头寸,同期,上述产品大宗商品头寸也有小幅正回报。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会保持宽松政策,由此适度增配短期债券。”桥水中国预计,政策将保持宽松态势。在长期展望方面,桥水中国略微增配长期债券,因为目前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比其认为的可能发生的、可持续的情形更为紧缩。此外,桥水中国也适度增配股票,因为市场对未来盈利预期相当悲观,同时当前估值位于具有吸引力的区间。 全天候组合及大宗商品头寸均斩获收益 近日,桥水中国旗下某全天候增强型产品发布了最新月度报告。该产品今年一季度净值收益率为6.3%,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期间,每年收益率分别达2.3%、6.0%、10.4%。 作为一只多资产混合型基金,上述产品投资标的为中国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目标是通过高度分散化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其策略有两个组成部分,核心部分是全天候的分散化方式,通过在不同经济环境之间实现平衡,从而获取资产的回报,同时降低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波动;另有一部分通过主动管理(阿尔法)进一步提高基金的收益和稳定性,即:根据当下的观点主动地调整组合,捕捉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中由于宏观定价错位而产生的市场拐点。 3月,该产品投资组合中的全天候部分超于现金的收益率为2.5%(费前)。此月投资者倾向于增持风险资产、减持现金,这推动一篮子风险资产价格上涨并使得全天候部分录得正收益。 “整体而言,3月份的风险资产延续了自 2月以来的上涨趋势,主要受到政策持续宽松和国内经济环境略微好转的影响。”桥水中国表示,从经济环境的角度看,偏好增长率低于预期的资产表现强于偏好增长率高于预期的资产,偏好通胀率高于预期的资产表现强于偏好通胀率低于预期的资产。 在主动管理层面,上述产品3月份在大宗商品头寸上获得收益,在股票和债券方面的头寸则基本持平。 适度增配短债和股票 今年一季度,桥水中国全天候增强型产品也取得了较为不俗的回报。在此期间,该产品全天候投资组合中,每个子投资组合的相对表现提供了解增长和通胀预期变化的有用视角:这是基于一季度内,在增长和通胀低于预期时表现良好的资产更加出色。 “经济增长弱于预期时,表现良好的资产——债券,胜过经济增长强于预期时表现良好的资产——股票和大宗商品,反映了周期性复苏持续面临挑战。通胀低于预期时,表现良好的资产——债券,优于通胀高于预期时表现良好的资产,因为去杠杆和供给侧刺激造成的反通胀压力仍在持续。”桥水中国称。 桥水中国解释,从资产的角度,一季度债券和黄金表现良好,股票表现尚可,而周期性大宗商品表现不佳。尤其是3月下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部分抑制了风险资产的涨势,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黄金因其避险属性继续上涨。 在主动管理策略上,桥水中国在每个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上,都实现了正的阿尔法收益。“进入 2024 年第一季度,我们当时看好债券和股票。回头看,低于预期的通胀和超预期的降息有利于我们的债券多头头寸,而季度中后期经济周期性条件的改善则支持了股票多头头寸。本季度我们的大宗商品头寸也有小幅正回报。”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会保持宽松政策,由此适度增配短期债券。”桥水中国观察到,经济中仍然存在较大的负向产出缺口,通胀在接近于零的水平,房地产去杠杆持续拖累经济。所以,该公司预计政策将保持宽松态势。 在长期展望方面,桥水中国略微增配长期债券,因为目前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比其认为的可能发生的、可持续的情形更为紧缩。 桥水中国也适度增配股票,因为市场对未来盈利预期相当悲观,同时当前估值位于具有吸引力的区间。“我们预计未来的盈利增长将超过当前的市场预期。” 在大宗商品方面,该公司整体持相对中性态度。
今年迄今,大宗商品涨势强劲。除了黄金外,其他原材料也同样光彩夺目。根据Apex Trader Funding首席执行官Darrell Martin的说法,近几个月来,大宗商品交易一直在蓬勃发展,从工业金属到石油,所有商品都在升温。 “这些市场波动创造了大量机会,对交易员来说是惊人的。这给了他们很多进入市场并以这种方式创造收入的机会。”他说。 推动这轮涨势的是多种实物原材料的大幅上涨,这使得以大宗商品为基础的标普高盛商品指数(GSCI)今年以来上涨12.8%,轻松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7%的涨幅。有媒体评论称,这引发了大宗商品交易历史上赚钱的时期,自2022年以来,四大私人商品交易公司已经净赚了500亿美元。 “这是典型的大宗商品周期后期涨势,”全球投资公司Carlyle分析师Jeff Currie表:“我们正在关注全球经济增长,工业生产已经触底,它开始变得扩张性。这是在低库存,而不是大量闲置产能的背景下实现的。” 整体而言,市场专家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强劲上涨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 库存短缺 供应不足是推动铜和可可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核心问题。 美银在最新报告中写道:“铜供应危机已经来临。铜矿供应紧张正日益制约精炼铜生产:备受讨论的铜矿项目缺乏问题终于开始产生影响。” 该行称,预计到2026年,铜价将触及每磅5.44美元,较目前的每磅4.28美元上涨27%。 今年到目前为止,该金属上涨了11.6%,Currie和Martin都将这一繁荣与疫情后的生产反弹联系起来。但在美国银行看来,铜也是能源转型的中心,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扩张,铜将进一步受益。 可可的情况也类似,干旱和歉收使这种原料飙升至创纪录水平。过去12个月,可可期货价格上涨了256%,每吨价格达到创纪录的10,900美元。 有媒体评论称,虽然这看起来像是生产国的一次霉运,但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未来的农产品短缺。 咖啡豆 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虽然供需失衡也波及原油,但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前景是影响石油和黄金涨势的另一个因素。 Martin说,今年到目前为止,金价已经上涨了近15%,尽管其成功的部分原因是2023年的表现不佳。上周五,金价再创历史新高,达到每盎司2424美元。 粘性通胀、央行大规模买入,以及地缘政治动荡,都推高了这个“避险天堂”。由于这些原因, Martin预计黄金价格将在三到五年内翻两番。 尽管其他人的估计没有这么大胆,但亚德尼(Ed Yardeni)和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等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黄金将分别上升50%和30%。亚德尼还预计,如果中东冲突升级,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达到每桶100美元。 虽然2024年对大宗商品交易商来说是一个福音,但一些人对价格飙升的宏观影响提出了警告。市场专家说,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导致通胀再次飙升,从而降低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 Currie说:“如果他们降息,(大宗商品)还会上涨;但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所以他们不会降息。因此,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胜利,这又回到了我的观点,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商业周期的这个阶段,大宗商品总是最好的选择。”
今夜,全美最大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等为美股财报季揭幕,率先公布业绩的摩根大通净息收入不及预期盘前大挫;欧央行官员安抚市场,降息预期回升,商品全线大涨。 美国股指期货普跌 盘前时段,美国股指期货普跌,截止发稿道指期货跌0.28%,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43%,纳指100期货跌0.55%。 摩根大通跌4.2%,此前公布的财年净利息收入展望逊于预期。 周五公布的财报显示,摩根大通一季度净息收入为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预计今年将从净息收入总额约为900亿美元。该行Q1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达到20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市场业务收入下降5%,低于预期,不过股票和固定收益交易业务表现均超出预期。 此外,该行预测全年经调整后的费用约为910亿美元,高于之前的预期。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表示,尽管美国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但考虑到战争、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的通胀压力以及紧缩政策的影响,展望未来,仍然对一些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保持警惕。 几个月来,戴蒙一直在警告通胀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顽固,他在周一发布的年度致股东信中表示,摩根大通为2%至8%“甚至更高的”利率水平做好了准备。 花旗银行盘前涨超1.5%,该行此前公布一季度营收21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03.8亿美元。 七姐妹盘前波动不大,仅亚马逊微涨,其余均小幅下跌。隔夜强势反弹超4%、力挺美股的超级权重股苹果及英伟达均跌约0.2%。 现货黄金徘徊于2400美元附近 中东阴云继续撑油价 现货黄金较本周CPI公布后的低位大幅反弹,日内涨超1%,现报2398美元/盎司。 5月交割的美油期货合约涨1.34%,至每桶86.15美元。6月交割的布油期货涨1.16%,至每桶90.79美元。 消息面上,中东局势面临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最大的升级风险。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正准备应对伊朗最快于周五或周六对以色列南部或北部发动直接袭击。 此前以色列突袭伊斯兰共和国驻叙利亚大马士革领事馆,造成七名伊朗军官死亡,推动油价反弹,但本周由于通胀数据和美国原油库存对市场构成压力,油价小幅下跌。 Rapidan Energy总裁、布什政府前高级能源官员Bob McNally称,如果伊朗直接攻击以色列,布油期货可能飙升至每桶100美元,如果事态升级导致石油贸易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中断,油价可能会飙升至每桶120美元或130美元。 美元继续领跑主要货币 华尔街普遍收敛降息预期之际,美元再获支撑,美元指数日内上涨0.59%,至105.9,周涨幅达到1.5%。 此外,日本财务省未对日元汇率进行干预,日元兑美元周五徘徊于34年低位,报1美元兑153.34日元。 消息面上,市场预计经济疲软的欧洲经济体已经率先顶不住高利率的压力,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更快开始扭转货币紧缩政策,这一趋势本周已对欧元和英镑构成压力。 ---- 以下为17:09更新内容: 周五,商品爆发迎来大爆发,金、银、铜、油齐涨,美股期货涨跌不一,AI股盘前走低,银行股财报季拉开帷幕。降息预期升温,欧股走高;此外,美元走强、非美货币承压,欧元跌至5个月低点。 商品爆发:金、银、铜、油大涨 金价强势,现货黄金涨至2400美元/盎司上方,续创历史新高。 现货白银一度涨近2%,续刷三年新高,逼近29美元/盎司关口。 由于供应风险增加和需求前景改善,基本金属延续涨势。铜铝冲高,LME铜价日内涨超2%,最高报9568.00美元/吨,创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伦铝自2023年2月以来首次突破2500美元/吨,有望实现连续第五周上涨,锡价自上周五收盘以来上涨11%。 市场预计国内经济复苏提振需求前景,铁矿石价格迎来两年来最好周度表现。 油价徘徊在高位,布油、美油均涨超1%,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涨至每桶90美元左右,美油涨涨86美元/桶左右。 消息面上,中东紧张局势升温,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大楼,造成包括伊朗军事人员、叙利亚平民在内的十余人死亡,伊朗强烈谴责此次袭击并誓言报复。 美股期货涨跌不一 AI股盘前走低 美股三大期指下挫,道指期货涨0.12%,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13%,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29%。 美股AI股盘前走低,AMD跌近2%,英特尔跌超1%。 美股银行股拉开财报季帷幕,随着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等主要银行开始披露第一季度财报,市场焦点将转向企业盈利。投资者将密切关注银行的前景以及围绕净利息收入和投资银行等主要利润驱动因素的评论。 降息预期升温 欧股走高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近1.04%,德国DAX指数涨近0.93%,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29%,法国CAC 40指数涨近1%。 欧股市出现两个多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市场预期欧央行将在六月份开始结束前所未有的加息行动,场预计欧元区今年将降息三次,而美联储降息的次数将少于两次。 美元走强、非美货币承压 美元继续走强,美元指数报105.78。 非美货币承压,欧元跌至5个月低点,日元跌破153关口。 持续更新中
周二(4月2日)欧洲时段,近期走强的黄金和原油继续保持强势,现货金价连日刷新历史高位,国际原油价格也涨近2%,回到近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具体行情显示,北京时间周二17:30左右现货黄金报每盎司2266.90美元,刷新前一日创下的2265.78美元历史高位,日内最高涨幅为0.6%,现有所回落,报每盎司2256.11美元。 现货黄金日线图 油价方面,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日内突破每桶89美元,最高报每桶89.09美元;WTI原油期货也一度涨超2%,现报每桶85.08美元,双双录得2023年10月3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布伦特原油期货日线图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日内仅微跌,现仍位于近一个半月的高位附近,近期与金价、油价一起整体走高。美元走强主要由于美国强于预期的经济和美联储对降息格外谨慎的态度。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昨日公布的3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3,创2022年9月以来最高,也是自那时以来首次超过50荣枯线。上周五公布的2月份个人支出环比暴涨0.8%,是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凸显了美国经济的韧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同日的一场会议上表示,“经济强劲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急于降息。”他还强调,需要看到更多通胀方面的进展才会采取行动。隔夜交易员一度预计6月份“首降”的概率已不足50%。 分析师Ross Norman表示,“黄金上涨如此不寻常的原因在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都在上升,通常这些因素都是黄金的阻力,但金价仍在继续走高。”Norman补充道,当前还是季节性需求的淡季,对黄金来说环境本应是非常糟糕的。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散户和央行的潜在买盘正受到投机者的加入,他们在黄金突破2,200美元后扩大了本已较高的多头头寸。”Hansen指出,“毫无疑问,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又增加了一层额外的支持。” 而当前最紧张的必然是“巴以”和“俄乌”两个地区的局势。中东冲突再升级!当地时间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袭。据伊朗媒体2日报道,袭击已造成7人死亡。 俄乌冲突方面,乌克兰媒体称,一架乌远程无人机2日凌晨袭击了俄罗斯五大炼油厂之一的俄鞑靼斯坦共和国炼油厂的设施,袭击后发生了火灾。俄罗斯媒体称,俄消防人员在20分钟后将火扑灭,炼油厂的生产工作并未受袭击干扰。 另一方面,欧佩克+或将继续执行减产政策。摩根大通分析师预测,2024年下半年石油价格有可能冲高至100美元/桶。除此以外,俄乌冲突可能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发稿前不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该国正在为战争做准备。 盛宝银行分析师Hansen在社交媒体上提到,黄金价格与“北约国防ETF”的走势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能表明地缘局势给金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据外电3月26日消息,世界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景顺投资公司(Invesco Ltd.)表示,当央行降息时,大宗商品价格通常上涨,这支持了未来几个月内做多原材料的理由。 该公司资深大宗商品和另类投资策略师Kathy Kriskey表示,在宽松周期开始之前和以后的几个月里,原材料价格通常会出现积极的回报。她并称,在实现软着陆的情况下,涨幅尤其大,支持了将其纳入更广泛投资组合的理由。 美联储(FED)官员上周维持利率不变,并维持今年三次降息的预期。与此同时,交易商押注从英国到欧洲的其他央行今年也将削减借贷成本。 “每个人都在关注其他资产类别,但从过去五个宽松周期内看大宗商品的表现,实际上不错,”Kriskey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基本面良好。随着人们对于经济环境越来越适应,他们会花更多的钱。” 近几周,在铜、可可、原油和黄金价格飙升推动下,大宗商品价格得到提振。到目前为止,价格波动减少仍然主导市场,因大多数市场供应充足。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本周表示,随着借贷成本下降、制造业复苏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大宗商品今年的回报率可能超过15%。 景顺在大宗商品领域管理者几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其最大的基金PDBC拥有47亿资产,今年到目前为止有流入也有流出。
据外电3月25日消息,高盛(Goldman Sachs)坚持2024年做多大宗商品的观点,今年迄今为止,大宗商品的回报率为9%,预计到年底将进一步升至15%,因需求的周期性和结构性支撑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推动。 高盛在周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预计2024年标普GSCI大宗商品指数(S&P GSCI Commodity Index)中除镍和锌外的能源和工业金属等特定行业的回报率将达到20%。 到目前为止,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数据重振了人们对今年大宗商品周期性支撑的信心,该行补充说,美国和欧洲从今年6月开始降息预计进一步支撑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特别是铜、铝和成品油。 对大宗商品的结构性支撑依然完好无损,绿色金属需求强劲和石油产品今年迄今的利润率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大宗商品投资作为一种地缘政治对冲手段仍有可能发挥作用,这一点从目前的红海航运中断和最近对俄罗斯炼油能力的袭击就可以看出。 铜的看涨特性,比如逐渐稀缺,尤其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支持了该行对12个月价格上涨40%的预测目标。 不过,高盛对于美国天然气、锂、镍和锌等大宗商品则持看跌观点。 该行称:“我们继续推荐投资者做空2024年10月Henry Hub天然气。” “在工业金属里,基本面最为利空的依然是电池原材料......我们认为,现在宣布这几个熊市果断结束还为时过早。” 按12个月基准,该行认为钴(26,000美元/吨)、镍(15,000美元/吨)和碳酸锂(10,000美元/吨)下行目标分别为9%、13%和27%。
今年3月以来,黄金、铜、原油、可可等各类大宗商品价格开启“狂飙”模式。 国际黄金从每盎司2050美元涨至接近2200美元;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伦铜价格已经突破9000美元/吨,创近1年新高;原油价格也连续上涨,ICE油价突破83美元/桶。 美国ICE期货交易所5月交割的最活跃可可期货本周一度逼近8400美元/吨,年内涨幅已经超过100%,今年以来上涨超过10%的主要农产品还包括牛肉、瘦猪肉、橙汁和糖等。 汇丰银行经济学家Paul Bloxham领导的团队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位于历史高位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受限,大宗商品市场处于供给侧的"超级挤压"状态,并非需求驱动的"超级周期",推动"超级挤压"的三个关键结构性因素是 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 。 汇丰银行在报告中称,2024年大宗商品供应仍将处于“超级挤压”状态,从长期和结构性角度来看 ,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高, 预计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4%,2025年将下跌4%。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位于历史高位由供给推动 汇丰在报告中指出,大宗商品价格自2023年年中以来总体保持稳定,相对历史水平长期处于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2022年年中的历史高点下降了34%,但按名义计算仍比2015-2019年的平均水平高出40%: 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远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例如,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82美元,铜价超过每吨8500美元,铁矿石价格高于每吨100美元,黄金价格最近创下历史新高,接近每盎司2200美元。 汇丰认为,需求强劲是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的部分原因,但关键因素仍然在于供给侧的"超级挤压"状态,推动"超级挤压"的三个关键结构性因素是 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 尽管全球经济放缓但大宗商品需求仍保持高位。对于中国来说,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了对金属的需求。能源转型正在提振发挥需求,中国正加大对太阳能、风电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绿色"产品的需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投资也得到了大量政府补贴的支持,发挥了作用。 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位于历史高位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持续受限。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大宗商品市场处于供给侧的"超级挤压"状态,而不是需求驱动的"超级周期"。 供给侧的"超级挤压"未结束,大宗商品将继续上涨 汇丰指出,供给受限并非存在于每一个大宗商品,但从长期和结构性角度来看 ,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将继续,供给侧的"超级挤压"并未结束: 尽管在2023年锂和镍供应增加,美国页岩油也增加了供应但我们认为这是个例。OPEC+的行动和其他地缘政治因素继续限制原油供应,对于金属来说,新的产能供给仍然有限。此外,虽然粮食供应有所改善,但地缘政治和气候相关问题推高了许多"精细食品"的价格。 除了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汇丰强调2024年地缘政治风险很高,2024年即将到来的大量选举,特别是美国大选,导致大宗商品存在供应中断的风险: 我们认为许多国家出于地缘政治原因寻求将大宗商品供应链本地化,市场碎片化程度正在上升,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上行压力。 汇丰认为,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在推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过去六个月,巴以冲突成为了油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此外,OPEC+石油供应削减的延长也支持了油价。对于天然气来说,欧洲的地缘政治冲突使得天然气供应风险仍然存在: 尽管2023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但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OPEC+持续的供应限制成为油价保持高位的关键因素。汇丰银行石油和天然气团队预计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石油市场将持续处于明显的供应短缺状态,主要原因是OPEC+对于原油供应的限制。 2024年油价将大致保持在70-80美元/桶的范围内,地缘政治风险将在每桶70美元中期为油价提供支撑。 汇丰指出,黄金最近飙升至历史新高,部分是由美联储降息的前景叠加美元疲软、地缘政治风险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推动了黄金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汇丰强调, 黄金价格容易受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被视为“避险”资产的黄金或在关键的选举年走强,但美元不会在2024年不会持续疲软,这可能给金价带来下行压力,预计金价在2024年将回落到1947美元/盎司 : 2024年美元的走势将对黄金的方向产生重大影响。2023年末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减弱,推动美元下跌。如果对降息的预期是黄金上涨的一个支撑因素,那么美元疲软就是另一个支撑因素。然而我们认为,美元疲软不会持续到2024年末,这对黄金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给金价上行带来压力。 虽然地缘政治可能不是影响黄金的决定性因素,但在过去几年里重要性明显上升。2024年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无疑将影响黄金。预计将举行75次选举,如果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可能会引起"避险"黄金买盘。 汇丰认为 , 金属价格普遍受到各国能源转型的影响,铜铝等关键金属将逐步进入供需缺口阶段 ,预计铜价将在2024年涨至8818,铝价将涨至2195。 金属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绿色转型的影响,像铁矿石、铜和铝这样的关键商品得到了能源转型的提振。矿业投资受到不确定性的阻碍,包括对地缘政治变化及其可能对政策产生的影响的担忧。 但行业持续面临的供应中断也带来了显著的上行风险。由于投资不足导致的持续供应紧缩大多数金属的风险/回报偏向上行。考虑到当前和未来的供应紧缩,大量的需求都可能导致金属市场出现供应短缺,推高金属价格。 对于铜而言,最近Cobre Panama的生产受阻和主要生产商下调产量将使中短期内的市场比之前预测的更加紧张。新矿山长期投资不足,资本支出远低于2012年/超级周期的峰值,可能需要进一步投资来增加整个行业的总体产能。 与此同时,汇丰认为,地缘政治和气候因素在推动农产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可可、咖啡、橙汁和橄榄油在内的一系列精细食品都出现了显著的价格上涨: 2023年大部分时间,好于预期的供应一直是压低农产品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玉米和小麦。然而,受限的供应方面可能仍在支撑价格。这一点在大米等商品上尤为明显。印度大米出口禁令以及厄尔尼诺现象都可能导致全球大米供应趋紧推高价格。 "精细食品"和饮料类商品对天气状况更为敏感。报告中跟踪的42种商品价格中,有三种商品的价格在2024年1月出现了大幅度的同比涨幅——可可豆、橙汁和咖啡。 厄尔尼诺现象在西非造成了极端潮湿的天气,导致可可作物出现真菌病,阻碍了可可豆的生产和收获。另一方面,由于化肥成本压力增加,生产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加大了可可树受到病虫害的损害。
高盛前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 LP)能源路径部门的首席战略官杰夫·柯里(Jeff Currie)表示,如果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降息,油价将远高于目前普遍认为的每桶70至90美元。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种环境下,我会做多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 这是柯里从高盛跳槽到凯雷集团以来的首次接受采访,他为高盛效力了27年。投资者们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年长一点的投资者一定听说过“大宗商品超级周期”,这就是柯里的成名作。这也是他在次贷危机前做出的大胆预测,随后油价冲到147美元/桶的历史新高。至此,他一战成名。 顺便一提,他在前几年也喊出过“商品超级周期再现”的预测。 在最新采访中,柯里表示,中国支持制造业和欧洲重建库存的举措,都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尤其是石油和铜。他说:“这方面的好处是显著的。” 在他发表上述言论的一天前,铜价触及11个月高点,市场猜测降息可能刺激需求,再加上对矿山和冶炼厂铜供应风险的担忧。近几个月来,油价一直相对稳定,不过由于担心俄罗斯炼油厂停产的影响,布伦特原油周二升至每桶87美元出头。 Currie说,从长远来看,能源转型的不协调和混乱将导致价格波动加剧。他说,同时拥有传统化石燃料资产和绿色能源是对冲这些风险的关键。 “三年前,每个人都是绿色环保的,而本周他们都在质疑,”他说,“现实是介于两者之间。” 他指的是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今年的主题是“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和地缘政治”。多家大型石油公司负责人当天发言,探讨地缘政治紧张、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挑战下油气企业的战略调整。 在该会议上,法国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普亚纳认为,世界既需要传统化石燃料能源供应体系,也需要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壳牌首席执行官瓦埃勒·萨万则表示,壳牌的优势在于能源整合,目前正努力“稳定石油生产”,精简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利润在2023年突破1000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水平,这让大宗商品交易商得以积累大量现金用于购买资产和开拓新市场。咨询公司奥纬咨询(Oliver Wyman LLC)的分析显示,尽管这一数字较2022年的惊人纪录(约1500亿美元)有所下降,但仍轻松超过了2008年、2009年等之前表现强劲的年份。 咨询师Adam Perkins表示:“我们看到整体利润相当不错,这实际上是因为供需方面仍然有点紧张。”尽管分析指出,大宗商品行业许多参与者的业绩尚未公布,但预计最大的几家独立贸易商的利润将比2022年的创纪录水平平均下降30%以上。 柴油和燃料油的中断和供应短缺抵消了与俄罗斯相关的原油价格波动性下降,而天然气和电力交易的利润也保持相对较高。购买、储存和运输全球大宗商品的公司正在经历历史上赚钱的时期,它们拥有巨额资金,以巩固其作为能源、金属和食品战略供应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仍在蹒跚地从化石燃料转型,而全球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 一些独立贸易商已经收购了炼油厂、仓储资产、发电厂、甚至其他贸易公司,同时还得到了意大利、德国、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大量支持,以保证天然气和铜等基本商品的供应。 Adam Perkins表示:“传统上,能源安全领域的这一角色不会由独立贸易商扮演,但他们‘正在被拉入这一角色’。”
花旗加入华尔街看多大宗商品的队伍中,其北美大宗商品研究主管Aakash Doshi最新表示,在未来12-18个月的时间内,金价可能飙升至每盎司3000美元,油价可能升至每桶100美元。这意味着黄金有可能出现50%的上涨,原油也有超过20%的涨幅。 花旗表示,全球各国央行大幅增加黄金购买量,或是出现滞胀,再或是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都可能推动黄金大幅上涨。其中,最有可能令金价升至3000美元的情形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们加速去美元化。这一形势已经存在,只不过当前发展缓慢。一旦加速,将导致对美元的信心危机。 近年来,随着各国央行寻求储备多元化并降低信用风险,他们的黄金购买量已经加速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其中,中国央行和俄罗斯央行购买黄金占据主导,印度、土耳其、巴西央行也都增加了黄金的购买。 世界黄金协会1月份报告称,世界各国央行连续两年净购买黄金超过1000吨。花旗认为,如果这一数字再次快速翻倍,达到2000吨,那么对黄金非常有利。在全球央行加速购买黄金的情况下,黄金购买量可能会增加一倍,从而挑战珠宝消费作为黄金需求最大驱动力的地位。 花旗认为,另一个可能推动金价升至3000美元的因素是“全球深度衰退”,这可能会令美联储迅速降息。美联储不是降息到3%、而是降息到1%甚至更低,这将使金价达到3000美元。黄金价格往往与利率呈反向关系。不过花旗指出,这是一种低概率的情景。 此外,滞胀——即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是花旗认为的另一种可能触发金价大涨的因素。不过花旗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低。 除了上述三种潜在的触发因素之外,花旗认为,2024年上半年金价平均为略高于2000美元,下半年金价的基本预测为2150美元,到2024年底之际,金价可能会创下新高。 花旗对今年油价的基本预测为每桶75美元左右。但花旗在报告中强调,油价是有可能再次达到三位数100美元的。令油价上涨的催化剂包括:地缘政治风险上升、OPEC+进一步减产、以及主要产油地区的供应中断。 当前的巴以冲突并未影响石油生产或出口,唯一重大影响是也门胡塞武装对穿越红海的油轮和其他船只袭击。不过花旗认为,伊拉克受到了冲突的影响,任何进一步冲突升级都可能损害到该地区其他的OPEC+成员国。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引发人们对冲突可能蔓延到中东其他地区的担忧。 花旗表示,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很容易受到供应中断的影响,美国可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政策。 花旗分析师还写道,其他地缘政治风险也不能排除,例如,如果乌克兰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的炼油厂,将影响俄罗斯的石油供应。 当前,华尔街大行对“1995翻版”的讨论日益盛行,摩根大通认为,商品市场有望“重现”上世纪90年代的繁荣,甚至涨势更猛。摩根大通指出,美联储首次降息前后,大宗商品往往迎来正收益。美联储“首降”后,能源和贵金属的涨势最为强劲。当前的商品市场与1995年间美国经济“软着陆”之间有相似之处,彼时大宗商品在美联储降息后大涨2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