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0

  • 全球商品库存告急:中国以外地区商品可用库存天数创31个月最大环比降幅

    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迎来一波牛市,然而进入6月份行情有所降温,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除中国外的全球商品库存快速下降。 摩根大通在7月5日的报告中指出: 2024年6月份全球商品库存的可用天数保持在65.4天,与5月份的65.3天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然而,如果排除中国市场之外, 全球商品库存的可用天数环比下降3.5%至61.3天,为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也是31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分商品类别来看,摩根大通表示,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原油和精炼产品的库存减少: 全球石油和成品油的可用天数在6月大幅下降了2.5天,为四年来最大的月度降幅。其中OECD地区的库存持续,主要是炼油活动有所活动,以满足北半球夏季的需求。 随着原油库存的下降,原油价格近期保持强势,布伦特原油期货升至86美元/桶。有分析指出,三季度原油消费仍将处于旺季,进一步去库存仍会支撑油价上行。 其他商品方面,棉花等农产品以及铜、镍等基本金属供应有所增加: 在农产品方面,由于棉花供应量的增加,农产品库存的可用天数在两个监测指标中都有所上升。同样由于铜和镍供应量的增加,基本金属库存的可用天数也有所上升。 此外,摩根大通指出,尽管大宗商品库存具有季节性,但中国以外地区库存下降速度高于往常: 大宗商品库存本质上具有季节性,从季节性来看6月份的库存可用性通常保持稳定,5年平均环比增长0.12%,而排除中国的全球商品库存监测(GCIM)通常环比下降约1.06%。 2024年6月的GCIM可用性与趋势一致,环比增长0.06%。然而, 中国之外的GCIM的下降速度要快得多,环比下降了3.5%%,是季节性标准的三倍以上。

  • 汇丰:大宗商品市场正从“弱牛市”转向“超级牛市”

    文华财经据外电6月28日消息,汇丰银行(HSBC)一位经济学家周五表示,如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11月5日的选举中获胜,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分化加剧和供应扰动。 在周四举行的首场总统辩论中,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开局不利,这引发人们对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总统的猜测。 汇丰负责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全球大宗商品的首席经济学家Paul Bloxham表示,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在与结构性供应限制推动的高价格作斗争,还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Bloxham在全球市场论坛(GMF)上表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或趋势转变是我们正在关注的全球宏观经济风险。” “这将增加大宗商品市场进一步分化的风险,并造成供应扰动,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曾在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经济分析部门工作的Bloxham表示,地缘政治、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共同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超级挤压”。 汇丰5月份的统计模型显示,尽管价格已经走高,但大宗商品正从“弱牛市”阶段转向“超级牛市”阶段。汇丰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不太可能回到之前的趋势,并将“永久性地保持高位”。 Bloxham预计,大型生产商,尤其是那些涉及铜等能源转型材料的生产商,将从中受益。他还说,拉美经济体、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尼也可能成为赢家。

  • 澳新银行: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将令大宗商品市场承压

    从历史上看,实际利率的下降与大宗商品价格的强劲上涨相对应。然而,澳新银行研究分析师周四表示,由于美联储保持谨慎态度,在美联储开始降息之前,“全球宽松周期”的影响可能会减弱。 6月初,加拿大成为七国集团第一家降息的央行,随后欧洲央行也进行了五年来的首次降息。然而,欧洲的宽松政策并没有得到美联储的配合。 澳新银行分析师Daniel Hynes和Soni Kumar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可能会推迟投资者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回升,因为美国利率是全球资产配置的主要驱动力。这也可能因顽固的高通胀而变得复杂,高通胀可能会导致利率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消费国的大宗商品需求仍笼罩在阴云之下。该经纪公司表示:“大宗商品市场的政策背景仍处于以能源转型为中心的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确定性似乎反映在投资者仓位上,看涨投资者的仓位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 “在需求前景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任何由供应驱动的价格上涨都可能受到抑制。” 澳新银行进一步指出,原油市场仍然受制于欧佩克的供应政策。持续的减产应该会支撑油价,但市场容易受到地缘政治问题的影响。随着对石油需求的担忧逐渐消散,该经纪公司预计,任何经济放缓都将相对短暂,这可能会给市场预期带来上行空间。 在金属方面,该经纪公司表示,黄金市场可能会从美联储的降息转向中得到暗示,今年的投资需求对于缓解价格上涨导致的实物需求下降至关重要。同时,报告称,在金价上涨的背景下,强劲的基本面可能会刺激投资者对白银的兴趣。

  • 黄金等大宗商品备受关注 期货资管如何抓住“小众策略大众化”良机?对话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朱琳

    在长期监管趋严的态势下,“小众”的期货资管行业一直在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今年以来,创新高的金价让市场再次关注到大宗商品的投资价值,中国央行黄金储备持续增加,至今年5月底维持在7200万盎司以上的高位,购金热潮并未消退。不仅是现货黄金,金融市场上各类黄金相关的基金产品也成为抢购的对象。 在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朱琳眼里,强劲的金价走势正是一次期货资管发挥自身优势、令期货资管“小众策略大众化”的良机。见证了国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超过100只的历程,她认为,期货资管已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期货及衍生品类策略的加入能够丰富产品线,一定程度上解决财富管理市场的供需错配。 距离资管新规发布已满六年,在此期间,期货资管规模稳中有升,至今年4月底接近3000亿元关口。朱琳直言,衍生品的特质决定了围绕着该领域的期货资管很难出现规模的大幅攀升,但日益凸显的大宗商品投资需求也不容忽视,期货资管发挥特色的关键在于对产品设计多下功夫。 “以黄金为例,市面上相关的黄金理财产品、基金大同小异。而期货资管的差异化优势在于深刻理解底层资产、投资者需求的基础上,再结合对衍生品的运用能力和大宗商品的研究能力设计产品,呈现更具特色的资管产品,从而得到客户的肯定。”她强调,这个“肯定”不在于带来多大规模的资金,而是以此帮助投资者真正理解和参与到期货市场,这才是期货资管的价值所在。 “小众策略大众化” 财联社:请您大致介绍下中信期货资管所推出的聚焦黄金衍生品的策略特色。为什么今年选择聚焦在黄金衍生品为代表的贵金属领域? 朱琳: 作为期货公司资管,如何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在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匹配投资者风险收益需求的同时,还能实现自身稳健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市场背景来看,目前国内上市的大宗商品期货、期权及金融衍生品品种已超过100个,结合当前资产管理新时代的特点和财富管理的转型升级,我们充分利用研究优势和产品设计与投资能力,努力打造具有期货公司特色、匹配投资者配置需求的资管产品。 另外,随着今年大宗商品市场回暖,我们认为期货资管更应该把握周期机会,主动研发挂钩大宗商品的衍生品投资策略,实现“小众策略大众化”。 比如我们今年推出的挂钩黄金衍生品的投资策略,就是匹配高净值人群当下配置需求的一次尝试。作为中信期货资管投研团队长期跟踪研究的大宗商品品种之一,我们一直认可黄金的配置价值。这次推出的策略既有固收资产打底、挂钩黄金二元小雪球期权的特色投资策略,配置一定比例的固收资产,同时又能适度跟随黄金未来走势;也有策略利用黄金期货实现金价上涨时收益翻倍,在金价发生大幅下跌时实现有效保护的“进可攻、退可守”配置效果。 纵观财富管理市场,以大众熟悉的股票、债券为投资标的的产品比较多,期货及衍生品类策略的加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线。前述挂钩黄金衍生品投资策略的适配客群有很明显的区分度,风险偏好、流动性、风控等都跟市面上同类型产品有所差异,策略的设计也能融入我们在黄金品种上的研究成果。 财联社:请大致介绍下公司资管部门团队的情况,策略丰富的背后,公司如何进行上述策略的研发工作? 朱琳: 策略的丰富是我们中信期货资管团队多年努力心血的结晶。目前中信期货资管中心成员超140位,投研人员则在60名左右,可以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同时还拥有专业的交易与风控团队,支持全流程的投资、估值、TA等资产管理业务系统,实现业务链安全有效运行。 在策略的研发过程中,近十年来在投研团队和系统的持续投入,是我们克服的最大“难点”。事实上,并非每家资管机构都舍得花这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去投入。中信期货资管一直努力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我们目前的策略研发很大程度上基于后台强大的技术支持,相关的技术研发成员历史任职于交易所、国内外头部投资机构、互联网大厂,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依托中信期货自身的机房托管和完善的机房间低延迟线路资源,能够尽量降低交易滑点,提高策略收益。 做深做广打破路径依赖 财联社:随着年内期货市场手续费政策调整,寻求资管、场外衍生品业务等其他发力点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公司资管业务是否有新的规划或调整? 朱琳: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金融行业下,传统期货经纪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将进入长期下降通道这一必然趋势,年初期货市场手续费政策的调整只是“催化剂”。 如何打破对传统期货经纪业务的路径依赖?公司整体的布局可以提炼为“做深、做广”两点。 “做深”是增值服务效益。对客户,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我们不满足于提供传统期货经纪服务,而是通过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以及财富管理、研究服务、国际(海外)期货及衍生品交易、贸易融资等丰富的服务形态,持续提升服务“附加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做广”则是要服务更广大的客户群体。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期货投资者,而是服务全产业链的产业客户、金融机构客户和合格个人投资者,实现投资者结构的均衡,致力于为更广大的客户提供更多、更广的服务场景,满足客户更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从期货资管来看,自2012年获批业务资格,中信期货资管业务已走过逾1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管理规模超千亿元。中信期货一直希望将资产管理培育为期货行业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先导业务”,长期对这一业务给予大力支持。 当前中国资管行业经历深刻的变革,以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为起点,“打破刚兑”的要求重塑中国资管行业,行业处于迭代升级的路上。过去几年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等逐渐退出市场,我国金融产品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居民财富的资产配置转型需求越来越迫切,符合居民配置需求的金融产品亟待充裕。期货资管的这一探索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回归受人之托的初心 财联社:随着前述两个有期货特色的资管投资策略的推出,团队后续将在挂钩大宗商品及其他期货品种的衍生品策略研发上如何发力? 朱琳: “展现期货资管特色,满足各类投资者需求”是我们发展业务的宗旨。近十年以来,我们已经打造出具有期货资管特色并能够匹配各类投资者不同需求的策略线,其中包括FOF系列策略、可转债策略,以及围绕商品及衍生品领域的量化、套保套利、主观交易等策略。 在大宗商品领域,我们留意到,今年除了贵金属,有色、能化等品种也有非常明显的趋势。而产业链上下游的期货客户除了套期保值的需求,往往还有资产配置的需求。面对这类客群,我们充分运用产品设计的创新优势,从更精细的角度为他们“量身定制”挂钩各种大宗商品的衍生品投资策略满足这类客群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在权益领域,我们即将推出挂钩中证500指数的指数策略,在叠加固收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场内衍生品交易工具的使用跟踪中证500指数涨幅,实现对权益资产的布局。 财联社:整体来看,随着近年资管行业整体的业态变化,未来期货资管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朱琳: 正如前面所说,近年资管行业整体面临的最大变化源于资管新规的落地,核心是“打破刚兑”。行业监管逐步趋严也是近年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期货资管、保险资管在内的中国资管行业未来的关键词仍是发展,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阶段性的调整巩固、正本清源是必要的,但发展的行业主旋律并未改变。 具体到各细分资管行业,未来的业态既不是草莽发展,也不应该是“资管机构赚钱而投资者不赚钱”或者管理人“隐含兜底、隐性刚兑”等畸形发展,而一定是规则清晰、运行规范、竞争有序、资管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一致的良性发展。 未来资管行业的发展,“回归初心”至关重要。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体现资管机构的管理人责任,全面服务于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这也是资管机构“功能性”的最好体现。 期货资管则需要更加强调突出体现期货行业特色,发挥在大宗商品期货、衍生品领域的优势,展现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真正在中国资产管理领域树立起自身的行业形象,赢得投资者的长期认可。 以上几点,既是机遇,也是路径,还是挑战。我们真诚地期待,中国期货行业能够携手在资管领域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康庄大道。

  • 大宗商品狂飙后 华尔街继续看多资源股

    在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需求支撑盈利的背景下,资源股在过去三个月跑赢大盘。 与此同时, 华尔街继续看好矿业股和能源股,认为丰厚的股东回报和相对大盘的大幅折价,为这些行业股票提供了上行空间。 摩根大通分析师Mislav Matejka最新报告指出,下半年工业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提振矿业公司的每股收益。Matejka还认为,能源股能带来强劲的现金流,具有吸引力的股息收益率,且可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rtijn Rats团队维持了对能源行业的“增持”评级,指出未来几年能源公司的结构性前景持续向好。 他们预计, 在旺季需求推动下原油供应趋紧,油价将在今年夏季呈上行趋势。 但在此前,OPEC+称9月底起逐步取消自愿额外减产,布油跌破80美元/桶。 此外,能源股的吸引力还来自于其巨额的股东回报,壳牌和英国石油等能源巨头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中均将股票回购列为重点工作。 分析师预计, 今年欧洲企业有望向股东返还创纪录的超过6000亿欧元(合6520亿美元),能源公司将是主要贡献者。 分析师还指出,伴随经济持续复苏,欧洲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停滞后,2025年将重返增长轨道。 大摩旗下的另一个团队,Alain Gabriel等分析师,更看好欧洲的金属和矿业股票。 他们指出,矿业股目前的交易价格相对历史水平而言有较大折价。稳定的需求环境和持续偏紧的供应,将继续支撑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良好水平。 在过去三个月里,大宗商品整体上表现出了“牛市”风采,尤其是铜、镍等基础金属价格狂飙。 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分析师Manish Kabra等人认为, 当下,相较于金属本身,该行业公司股票是瓜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红利的更佳选择。 Kabra说,金属价格的上涨表明,矿业公司每股收益增速可能已经到了拐点,并补充说,其团队更看好矿业股而非能源股。 Liberum策略分析师Susana Cruz表示,大宗商品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美国经济放缓,不过她也指出,欧洲经济复苏势头转好,可能会在下半年对需求形成支撑。

  • 瑞银:大宗商品涨势将持续 逢低买入铜

    据外电5月28日消息,瑞银(UBS)周二表示,包括黄金、原油和铜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飙升,并可能进一步走高,这受到包括供需关系、地缘政治问题和美国可能降息在内的积极基本面支撑。 瑞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走高,接下来6-12个月内广泛大宗商品指数总回报率约为10%。”分析师并称,其广泛的大宗商品UBS CMCI综合指数今年迄今已上涨近11%。 **石油需求仍然强劲** 瑞银表示,石油仍然是寻求敞口的首选大宗商品,并淡化了近期供应过剩的担忧,因OPEC 成员国表现出坚定地遵守220万桶/日的资源减产协议。 瑞银称:“5月前19天,OPEC原油出口为2023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遵守OPEC 的减产协议依然很重要。” 在需求面上,实时流动性数据表明石油需求健康,预计今年需求将增加150万桶/日,高于长期年度增速120万桶/日。 **黄金继续大放光芒** 瑞银表示,随着各国央行(特别是中国)的买入,黄金第一季度的靓丽表现可能会持续。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需求不断上升之际,金价可能继续上涨。 该行补充称,黄金的对冲需求仍然旺盛,因中东战事导致地缘政治紧张。 瑞银称,黄金也可能从美联储(FED)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降息,推动更多资金流入黄金ETF中获得提振。 **继续做多铜** 瑞银称,空头挤压推动铜价升至纪录高位,但自此以后涨势放缓,不过包括供应有限在内的积极基本面仍然完好,预计到年底时铜价将达到每吨11,500美元,并在2025年中期达到12,000美元或者更高。 “我们推荐投资者继续做多铜,并逢低买入,”瑞银补充称,暗示在解决铜供应挑战方面缺乏进展。瑞银补充表示:“中国再次稳定楼市的政策应会提振投资者兴致。”

  • 中信金属:释放公司部分投资价值 拟择机减持参股公司艾芬豪不超过2%股票

    中信金属5月27日晚间公告:为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公司部分投资价值,更好地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公司于2024年5月24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择机减持参股公司部分股票的议案》,同意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择机减持不超过25,390,428股艾芬豪股票,占艾芬豪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具体比例以实际减持为准,相关股票减持和披露需同时遵守加拿大证券法律)。 对于持股情况,中信金属的公告显示:中信金属通过全资子公司中信金属非洲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14,671,533股艾芬豪股票,占其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4.78%,前述股票不存在抵押、质押或者其他第三人权利,也不涉及争议、诉讼或仲裁事项及被查封、冻结等,以及妨碍权属转移的其他情况。 对于交易数量及方式,中信金属表示:通过加拿大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择机减持不超过25,390,428股股票,占艾芬豪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具体比例以实际减持为准)。 谈及减持目的,中信金属表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中信金属通过全资子公司中信金属非洲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14,671,533股艾芬豪股票,占其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4.78%,中信金属所持艾芬豪股票对应市值约为307亿元人民币(按照艾芬豪2024年4月30日股价测算),实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为释放公司部分投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拟在当前实现较好收益的减持窗口期进行本次股票减持交易。 中信金属还公告了本次减持对公司在艾芬豪股东权利的影响: 本次减持计划完成后,如按照最大减持数量测算,中信金属对艾芬豪持股数量为289,281,105股,比例仍超过20%(按艾芬豪目前的股本总额计算),对公司在艾芬豪的董事席位等股东相关权利无影响。 本次减持是公司综合考虑后的战略经济行为,不妨碍公司对艾芬豪长期以来的战略投资。 本次减持不影响公司聚焦上游资源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信金属将持续加强与艾芬豪的长期稳固战略合作。 对于艾芬豪的基本和财务情况:中信金属的公告显示:艾芬豪英文名IvanhoeMinesLtd.,成立于1993年4月29日,注册地为:Suite654-999CanadaPlace,Vancouver,BritishColumbia,CanadaV6C3E1,主营业务主要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于2012年10月2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TSX:IVN。根据2024年4月30日艾芬豪股价18.66加元/股测算,其总市值约为237亿加元(折合美元约为175亿美元)。艾芬豪主要股东构成如下:中信金属持股比例约24.78%,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13.03%,RobertM.Friedland持股比例约12.84%,其他基金、公众股东持股比例约49.35%。截至2023年12月31日,艾芬豪总资产50.00亿美元,净资产35.81亿美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3.19亿美元(2023年财务数据已经审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艾芬豪总资产50.76亿美元,净资产36.34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66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据mining的消息显示:艾芬豪公司目前与紫金集团共同拥有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amoa-Kakula大型铜矿综合体,该铜矿于2021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在其最后阶段,Kamoa-Kakula预计将成为全球前三大铜矿综合体,最高年产量可达70万吨。 中信金属此前披露登陆A股市场后的首份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9.99亿元,同比增长4.89%,其中黑色金属实现收入511.72亿元,有色金属实现收入736.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6亿元,同比增长34.88%。 2023, 公司海外重大项目提前投产,保障关键资源稳定供应;境内投资项目运营稳定,为公司贡献良好稳定收益。 艾芬豪矿业旗下重点项目建设顺利,为公司贡献权益利润5.82亿元。秘鲁邦巴斯铜矿全年生产铜精矿含铜30.2万吨,销售铜精矿含铜37.5万吨,为公司贡献权益利润3.19亿元。巴西矿冶公司生产运营情况稳定,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西部超导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在新领域的推广应用。 中信金属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铜业务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投资及贸易品种。投资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对艾芬豪矿业、秘鲁邦巴斯铜矿等世界级资产的账面价值约145亿元,当年为公司贡献权益利润约9亿元;贸易方面,公司引入新团队,积极拓展新品种,业务规模增长显著, 2023年铜业务年营收规模突破500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抓住市场机遇,积极营销,大力拓展渠道,铜业务业绩保持良好。 中信金属在其2023年年报中介绍:中信金属的主要业务聚焦金属矿产资源领域的大宗商品贸易和相关上游资源投资,主营的贸易品种主要包括铁矿石、钢材、锰矿、铬矿等黑色金属产品,以及铜、铝、铌、镍等有色金属产品;投资项目主要有艾芬豪矿业、秘鲁邦巴斯铜矿、巴西矿冶公司、西部超导、中博世金等。公司在黑色金属的铁矿石、有色金属的铜和铌等产品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已成为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公司拥有一批境内外优质投资项目,在金属矿产资源领域的资源投资,具有资源稀缺、储量大、潜能大、寿命长、品位高、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高等优势。

  • 澳大利亚政府将扩大关键矿产投资

    据Mining.com援引彭博通讯社报道,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尔默斯(Jim Chalmers)表示,还有几天澳大利亚就要宣布年度财政预算,暴利的市场对于澳大利亚调整预算来发展关键矿产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周日,查尔默斯在堪培拉接受采访时表示,“关键矿产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国内外投资者如此关注关键矿产的原因,但是我们必须确保能够吸引并发展它”。 周二晚上,澳大利亚财政部将公布预算,目标是实现短期控制严重通货膨胀与投资未来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行业是该国推动世界绿色能源革命投资的举措之一。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国非常希望借助澳大利亚电池金属来降低对外进口依赖,这些金属能够用来生产太阳能板、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 预算核心之一是中左翼政府提出的《澳大利亚未来制造计划》(Future Made in Australia),其中包括借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而提出的一系列刺激高技术和绿色制造的措施。 虽然细节尚未公布,但查尔默斯表示,这项政策包括了“税收激励、定向补助,确保我们拥有吸引、吸收和利用所有私人投资的体制”。 查尔默斯称,与美国政府大量投资相比,澳大利亚的计划是“不是替代私人投资”,而是吸引更多私人投资。 “我们在资源潜力、工业基础、能源保障、人力资本以及投资吸引力方面有无以伦比的优势”。 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宣布,将投入5.66亿澳元支持矿产资源勘查,重点是关键矿产。不过,查尔默斯表示,还需要更多支持措施。 澳大利亚预计将连续第二年实现预算盈余,彭博社调查显示盈余将达110亿澳元,反映出该国劳动力市场极度紧张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 主要商品出口目标国的经济走势将决定澳大利亚未来财政平衡情况。

  • 世界银行:大宗牛市令通胀居高不下 各大央行或被迫推迟降息

    世界银行表示,未来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走软,但仍会保持在远高于新冠疫情前的价格水平,这将使各国央行更难降低通胀率,从而不得不推迟降息。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Indermit Gill在周四表示:“全球通胀仍未被战胜,而当前的大宗商品牛市是阻碍通胀走低的关键力量,这意味着今明两年的利率仍可能高于目前的预期。” Gill补充道,世界正处于一个脆弱的时刻,一场重大的能源冲击可能会将过去两年抗通胀成果毁于一旦。 根据该机构的报告,大宗商品价格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大跌近40%,石油、天然气和小麦价格均大幅下跌,这推动全球通胀率下降了两个多百分点,但此后大宗商品价格基本保持不变。 大宗牛市 不过,今年以来,形势发生了剧变。就在周五,伦铜自2022年以来首次突破每吨1万美元关口,与年初相比,现在已经上涨了约17%。 黄金和原油的涨势则更受市场关注,今年到目前为止,国际金价已经上涨了近14%,本月初曾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但冲突随时可能再度升级。 布伦特原油在4月初飙升至91美元/桶,比2015-19年的平均水平高出近34美元,该国际石油基准目前的交易价格约为每桶88美元。 尽管经济增长低迷,但大宗商品价格却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许多工业大宗商品供应紧张,以及清洁能源技术提振了一些工业金属的需求。 世界银行表示,价格上涨的主要风险是中东地区冲突升级,这可能会加剧全球通胀,进一步推迟货币宽松政策。“一系列不利的结果仍然是可能的,涉及一个或多个主要产油国的进一步冲突升级,可能导致该地区的开采和出口受到限制,从而迅速减少全球石油供应。” 世行副首席经济学家Ayhan Kose声称,重大问题在于,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而全球经济增长却在放缓,这种分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通胀压力 世界银行预测,温和的供应中断可能会使布伦特原油今年的均价升至每桶92美元,而更严重的冲突下,油价超过每桶100美元,从而使全球通胀率上升近一个百分点。 此外,其他上行风险包括美国能源供应减少,以及页岩油生产商可能无法实现生产目标,因为该行业目前倾向于将增加的利润分配给股东,而不是将其再投资于开采。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央行必须高度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尤其是能源和食品价格,因为它们会对通胀产生直接而迅速的影响。 欧洲央行暗示可能会在6月开始下调基准利率,而美联储则表示,在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活动强劲之后,可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下调利率。 世界银行预测,该行编制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今年和明年料将分别下降3%和4%,这相当于比2015-19年期间的平均水平高出约38%。今明两年许多经济体的通胀率仍会高于目标水准。

  • 全球最大主权基金:“大宗牛”料成各国抗通胀大难题!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Nicolai Tangen周二表示,目前金融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投资者“最大的担忧”是大宗商品上涨对通胀前景可能的影响。 他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飙升可能会成为主要央行继续抗击通胀的一个重大问题。”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着1.6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该基金由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NBIM)负责运营,而Tangen正是NBIM的首席执行官。迄今为止,该基金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投资了8800多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之一。 数据显示,衡量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自年初以来已涨超12%,超过标普500指数同一时期约7%的涨幅。此外,今年以来,油价和铜价也分别上涨了13%左右,而金价近几个月来也屡创新高。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大宗商品市场过热时,Tangen回答说,“是的,最大的担忧是这对通胀可能意味着什么。” “因此,如果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这将影响到终端产品价格,后者将会更高。谈到通胀预期时,这可能是真正的不确定因素。”他补充道。 央行抗通胀更难 欧洲央行(ECB)行长拉加德上周也强调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她表示,除非出现重大冲击,不然欧洲央行仍将降息,但她强调,该行需要“高度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显然,能源和食品价格(对通胀)有直接且迅速的影响。”她说。 欧元区3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4%,低于2月的2.6%,增强了近期降息的预期。现在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先于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由于多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仍顽固地“粘”在3%左右,而且预计几个月内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市场已将“首降”时间推迟至了9月份。 Tangen表示,央行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的道路将十分艰难,主要央行的行动将有所不同,取决于当地的通胀压力。他承认,目前有多种因素支撑着通货膨胀。 他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对全球粮食收成的影响、贸易路线的一些变化等等,工资通胀也可能高于我们的预期。” “当然,我们预计降息幅度将低于今年早些时候市场的预期。我不得不说,令我惊讶的是,市场对它的反应如此之好。我本以为市场对推迟降息的反应会更消极。”他补充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